§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1201508325400
DOI 10.6846/TKU.2015.00644
論文名稱(中文) 新感覺派施蟄存小說敘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research of Shi Zhicun narrative of Neo-Perfectionis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周偉弘
研究生(英文) WEI HUNG CHOU
學號 69802008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15
論文頁數 15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顏崑陽
委員 - 黃文倩
委員 - 莊宜文
關鍵字(中) 施蟄存
新感覺
敘事
關鍵字(英) Shi Zhicun
Neo-Perfectionists
narrativ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施蟄存的「新感覺」小說在三○年代的中國被視為一種現代化的小說,其原因在於打破了中國的傳統敘事角度及運用了創新的心理分析手法,將傳統小說的創作題材進行了一種新式的、具內在性的表現方式。在本論文裡討論到的部分,可看出在一個受到外來文化衝擊的時代裡,創作者是如何運用這些「舶來品」與其時代結合,企圖以當代的眼光去吸收及展現於文本當中。順著這樣的思考過程,閱讀者可以從創作者的創作當中,窺見其創作內部所具有的特殊時代意義。在施蟄存的小說裡即是一種矛盾的、焦慮的、亟欲轉變的渴望,透過小說人物的自我形塑過程,閱讀者亦能感受到在字裡行間隱藏著作者的特殊時代觀,在本論文中所談論到的雖未能深及創作者的最原初意識,但卻可以提供研究者另一種分析角度,將其創作的內在根源結合社會背景,試圖重現出當時的社會風貌。
施蟄存的小說在被劃歸為「新感覺」派的同時,雖然很難斷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價值定位,然而若單就文本內部的人物形象呈現方式、創新的心理分析手法嘗試、獨特的敘事技巧及其所具有的特殊文學時代性來探討,本論文試圖以身為一個閱讀者進入文本層次之後的一系列探索,由文本內部空間漸進式的進入小說人物內心最後回歸到外緣的語言層次,依據這樣探索的過程欲建立一套屬於施蟄存小說的敘事論述。
英文摘要
"New Feeling" Analyzing the novel's 30 China is seen as a modern novel, the reason i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and the use of an innovative technique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e creation of traditional fiction themes were and a new, with the inherent nature of the expression. In this thesis discussed the part can be seen in an era of being foreign culture shock, the creator is how to use these "exotic" combination of its era, trying to absorb and contemp orary vision to show them in the text. Along this thought process, the reader from the creators of creation among glimpse inside their creative special significance era has. In Shizhecun novels that is a contradiction, anxiety, anxious desire for change, through the fictional self-shaping process, the reader can also feel the hidden between the lines of the concept of a special era, in this paper, as though unable to talk to the most deep and original creators of consciousness, but it can provide researchers analyzed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ir creative combination of social background, trying to reproduce the prevailing social outloo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新感覺派施蟄存小說敘事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問題導出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評述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論述步驟	12
第二章 施蟄存其人與新感覺派	22
第一節 施蟄存小說創作歷程	22
第二節 新感覺派的緣起與流變	28
第三節 日本新感覺派概況	31
第四節 中國新感覺派的特質	35
第三章 施蟄存小說內涵分析	38
第一節 小說人物內在現實的建立	38
第二節 限制視角的運用	43
第三節 小說人物的自我形象塑造	46
第四節 作者之創作意識	50
第四章 施蟄存小說中的內部觀看結構	53
第一節 內在現實與「電影眼」	53
第二節 觀察眼的存在與界定	55
第三節 觀察眼的層次分析	58
第五章 施蟄存小說敘事的順序、時距與頻率	62
第一節 施蟄存小說敘事的順序	62
第二節 施蟄存小說敘事時距	71
第三節 施蟄存小說敘事的頻率	79
第六章 施蟄存小說敘事的語式與語態	85
第一節 施蟄存小說敘事的語式	85
第二節 施蟄存小說敘事的語態	104
第七章 結論	123
參考書目	127
附錄 施蟄存小說創作篇目與出版書目	13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施蟄存作品集:
追 上海 水沫書店 1929
娟子姑娘 上海 亞細亞出版局 1929
上元燈 上海 水沫書店 1929
上元燈 再版 上海 新中國書局。1932
將軍底頭 上海 新中國書局 1932
李師師 上海 良友書局 1932
梅雨之夕 上海 新中國書局 1933
善女人行品 上海 良友書局 1933
旅舍集 上海 良友書局 1935
小珍集 上海 良友書局 1936
待旦錄 上海 懷政文化出版社 1947
四喜子的生意 博文書店 1948
文藝百話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
沙上的腳跡 瀋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5
十年創作集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
北山樓詩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
北山四窗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1
往事隨想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北山散文集(一)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
北山散文集(二)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
閑寂日記,昭蘇日記 上海 文匯出版社 2002
蝴蝶夫人 北京 京華出版社 2005
施蟄存精選集 北京 燕山出版社 2006

二、現代專著:(依出版時間)
施蟄存主編 文飯小品 上海 脈望出版社 1935年2月
施蟄存、杜衡主編 現代 上海 上海書店 1984年9月
李歐梵 新感覺派小說選 台北 允晨文化 1988年初版
陳平原 中國敘事小說模式的轉變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嚴家炎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年
嚴家炎 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 臺北 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1989年4月
趙凌河 中國現代派文學引論 北京 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7年3月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 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12月
黎活仁 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魯迅.何其芳.施蟄存作品的精神分析 臺北 業強出版社 1993年
李歐梵著 王德威主編 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 臺北 麥田出版社 1996年9月
陳子善、徐如麒編選 施蟄存七十年文選 上海 文藝出版社 1996年4月
葉渭渠 日本文學思潮史 北京 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7年3月印本
王德威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19-20世紀中文小說新論 臺北 麥田出版社1998年
李歐梵 徘徊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 上海 三聯書局 2000年3月
黃獻文 論新感覺派 武漢 武漢出版社 2000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 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 中國現代小說史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年再版
彭小妍 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 臺北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2001年1月
楊迎平 永遠的現代-施蟄存論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7年
黃裳等著,陳子善編 夏日最後一朵玫瑰:記憶施蟄存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6月
傑哈.簡奈特 辭格III 台北 時報出版 2003年

三、期刊論文:(依發表時間)
李歐梵 中國現代小說的先驅者施蟄存、穆時英、劉吶鷗作品簡介 台北 聯合文學 第三卷第十二期 1987年8月
鄭明娳、林燿德專訪 與新感覺派大師施蟄存先生對談 聯合文學 第六卷第九期 1990年
閻振宇 中日新感覺派比較 文學評論 第三期 1991年
吳立昌 三十年代的創新能手-心理分析小說家施蟄存 上海大學報 第5期1991年
余鳳高 施蟄存小說創作論 紹興師專學報 第1期 1991年
徐頑強 情欲與理性衝突下的悲劇命運-論施蟄存的歷史小說集《將軍底頭》 湖北大學學報 第6期 1992年
陽迎平、黃忠來 評施蟄存的小說《魔道》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第12卷 第5期 1992年
李亞林 新感覺派小說敘事方式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第1期 1993年
朱彤 穆時英新感覺小說敘述模式的創新 天津師大學報 第5期 1993年
劉進才 敘事傳統的顛覆和詩騷傳統的回歸-從敘事角度看新感覺派小說 天中學刊 第十卷增刊 1995年9月
王振亮 重評新感覺派小說的創作方法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第6期 1996年
王振亮 新感覺派小說研究述評 東方論壇 第2期 1997年
劉曉蘭 無意識中的意識-淺析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 南平師專學報 第18卷第1期 1999年
蔣淑嫻 論施蟄存的東方心理分析小說 湛江師範學院學報 第20卷 第1期1999年
劉艷 心理分析小說的現代流變-對郁達夫、施蟄存、張愛玲的歷時性考察 東岳論叢 第21卷 第4期 2000年
楊迎平 中國現代文學心理分析小說回眸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第2期2000年
楊迎平 新時期施蟄存研究述評 中國文學研究 第1期 2000年
黃忠來 步履蹣跚的30年代現代派小說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第4期 2000年
王健 黃金枷鎖桎梏的兩條女性生命-曹七巧與嬋阿姨形象評析 國文天地 第15卷 第9期 2000年
黃德志 悖離、整合、歸依-論施蟄存小說創作方法的衍變 江漢論壇 2000年
黃忠來、楊迎平 論施蟄存現代派小說的非現代性主義特質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 2001年
黃忠來、楊迎平 評李今的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 文學評論 第6期 2001年
郭詩詠 建構潛意識的內在空間:論施蟄存《將軍底頭》的「內在性」問題 中山人文學報 第14期 2002年
郭詩詠 論施蟄存小說『技術化視覺性』與心理分析之關係 電影欣賞季刊 2002年
蔡登山 愛慾與怪誕-施蟄存的新感覺世界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2002年
楊迎平 海派文學研究綜述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 第2期 2003年
黃德志、肖霞 施蟄存年表 淮陰師範學院學報 第25卷 2003年
楊迎平 從社會性的譴責批評到文學性的審美鑑賞-論海派文學研究的視角轉移 涪陵師範學院學報 第20卷 第3期 2004年
楊迎平 從《善女人行品》看施蟄存小說的內心獨白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第21卷 第3期 2005年
蔡登山 迷茫與焦灼的漫遊者-記「新感覺派」作家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2007年
黃毓婷 滿載的特快車正以高速奔馳-新感覺派的興衰、理論以及作家 日本文學 3月號 2008年
黃忠來、楊迎平 借鑒與超越:施尼茨勒小說的中國版本-論施蟄存的小說創作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第28卷 第6期 2008年
黃瑤 掙扎下的快感-淺析施蟄存《石秀》中的「虐戀」主題 文學評論 三月刊 2009年
曹瑞 都市心靈的放縱與回歸-析施蟄存精神分析小說《梅雨之夕》 現代語文2010年
吳福輝 施蟄存對新感覺派身分的有限認同 漢語言文學研究 第1卷 第3期2010年9月
楊迎平 施蟄存的小說翻譯對其小說創作的影響 中國比較文學 第2期 2010年
楊迎平 施蟄存小說與佛洛伊德 小說評論 第4期 2010年
王春 科學精神和施蟄存的都市審美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第11卷 第3期2010年
翁菊芳 諷刺色彩的歷史圖景中蘊涵著深刻的「內部現實」-施蟄存歷史小說探析 黑河學刊第7期 2011年7月
庾婉婷 傳統因子對都市知識分子的影響-解讀施蟄存小說《梅雨之夕》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文學院 2011年
趙凌河 施蟄存文學年譜 東吳學術 第5期 2012年
趙鵬 上海都市文化語境與唯美主義文學思潮的發生 社會科學家 第6期2012年
張娟 三四十年代上海現代市民小說中的「都市漫遊者」敘事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3期 2012年
王一燕 上海流連-施蟄存短篇小說中的都市漫遊者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8期
張雪紅 論20世紀30年代新感覺派小說的現代性與藝術性 求索 2012年

四、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
王明君 中國新感覺派小說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邱孟婷 「新感覺」的追尋-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小說研究 臺中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李黛顰 十里洋場的漫遊者-上海新感覺派的都市書寫 臺北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陳依雯 新感覺派的頹廢意識研究 高雄 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廖祿存 施蟄存現代文學研究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周奕君 通往典範之路-以八○年代現代小說史對「新感覺派」的建構為例 花蓮 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
高嘉萍 施蟄存新感覺時期作品研究 臺北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