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1201408552700
DOI 10.6846/TKU.2014.00851
論文名稱(中文) 高中生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與行為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Behaviors of Cyber Bullying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1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楊琬琳
研究生(英文) Wan-Lin Yang
學號 69969003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1-17
論文頁數 13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麗君
委員 - 柯志恩
委員 - 李宜玫
關鍵字(中) 高中生
青少年
網路霸凌
同理心
從眾行為
關鍵字(英) high school student
adolescents
cyber bullying
empathy
conform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態度ABC模式為基礎,以瞭解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與行為之關係,並加入同理心、從眾行為兩變項深入探討。除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網路霸凌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同理心、從眾行為之差異情形外,更探討變項之間的相關,並找出預測網路霸凌行為的模式,藉此提供未來研究者與相關機構適當的建議。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599位學校位於台北市、新北市之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為樣本,研究工具包含「網路霸凌的知識、信念、情感、行為、從眾行為、同理心量表」,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回歸等統計方法進行數據的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
一、性別的不同在網路使用時間、網路霸凌、同理心、從眾行為皆達顯著差異。
二、網路使用時間在網路霸凌的知識、信念、情感、行為與同理心、從眾行為上皆達顯著差異。
三、學制的不同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知識、信念、情感、行為上有所差異。
四、態度ABC模式在網路霸凌議題中得到印證;與行為的相關中,情感高於認知;訊息內涵中,信念與網路霸凌行為相關最高。
五、同理心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相關,且與網路霸凌情感的相關最高。
六、從眾行為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相關,且與網路霸凌行為的相關最高。
七、透過網路霸凌信念、情感、同理心與從眾行為,可以有效預測網路霸凌行為,又以網路霸凌的信念預測力最強。
八、網路霸凌的認知、情感與行為間可互相預測,並彼此影響。
九、針對各網路霸凌變項之預測模式中,預測網路霸凌行為的模式解釋力最高。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based on ABC model of attitude, investigates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behaviors of cyber bullying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mpathy and conformity as two additional variables.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variance of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behavior, empathy, and conformity of cyber bullying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e. gender, region, school system, and grade), as well 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d to come up with a model for predicting cyber bullying behaviors, which could be utilized by other researchers and related institutions in the future. A survey study of 599 high school students located in Taipei City and New Taipei City was conducted, using “Knowledge, Beliefs, Affection, Behavior, Conformity, and Empathy of Cyber Bullying Scal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for analyzing collected data.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cludes:
1. Gender difference affects internet usage time, cyber bullying, empathy, and conformity significantly.
2. Internet usage time is a significant variable which affects the knowledge, belief, affection, behavior, empathy, and conformity of cyber bullying.
3. Difference of school system was reflected on the cognition, knowledge, affection, and behavior of cyber bullying.
4. ABC model of attitude was verifi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ehavior and affe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ehavior and cognition; among the cognitive components, beliefs have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behavior of cyber bullying.
5. Empathy is correlated with the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behavior of cyber bullying, and it ha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affection.
6. Conformity is correlated with the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behavior of cyber bullying, and it ha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behavior. 
7. Cyber bullying behaviors can be efficiently predicted by the beliefs, affection, empathy, conformity of cyber bullying. The beliefs of cyber bullying would be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among all.
8. The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behavior of cyber bullying can be predictors for one another as they affect each other.
9. Among the prediction models for variables of cyber bullying, the one for predicting behaviors of cyber bullying has the highest strength in predicting future incident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網路霸凌	13
第二節 態度ABC模式	26
第三節 以態度ABC模式探討網路霸凌	31
第四節 從眾行為、同理心與網路霸凌行為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實施步驟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0
第一節 高中生網路使用、網路霸凌、同理心與從眾行為現況之分析	60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網路使用時間、行為類型在網路霸凌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6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同理心及從眾行為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88
第四節 高中生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與行為之相關分析與討論	95
第五節 網路霸凌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及同理心、從眾行為對網路霸凌之預測效果分析與討論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09
第二節 建議	112
參考文獻	118
附錄一:高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問卷(問卷初稿)	125
附錄二:高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問卷(預試用)	130
附錄三:高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問卷(正式用)	134
附錄四: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138

表次
表3-2-1 預試取樣人數分佈表……………44
表3-2-2 正式施測樣本人數分配表……………45
表3-2-3 有效問卷人數分配表……………45
表3-3-1 各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51
表3-3-2 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3
表3-3-3 信度分析摘要表……………54
表3-3-4 正式問卷各量表說明表……………55
表4-1-1 受試者背景資料之現況分佈表……………60
表4-1-2 受試者於網路霸凌、同理心、從眾行為之分佈狀況表……………61
表4-2-1 不同性別受試者之網路使用時間摘要表……………63
表4-2-2 不同性別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認知總分、知識與信念
得分摘要表……………64
表4-2-3 不同性別受試者之網路霸凌情感摘要表……………64
表4-2-4 不同性別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行為摘要表……………65
表4-2-5 不同學校地區受試者之網路使用時間摘要表……………66
表4-2-6 不同學校地區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認知總分摘要表……………66
表4-2-7 不同學校地區受試者之網路霸凌情感摘要表……………67
表4-2-8 不同學校地區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行為摘要表……………67
表4-2-9 公、私立及高中、職學校受試者之網路使用時間摘要表……………68
表4-2-10 不同學制受試者之網路使用時間摘要表……………69
表4-2-11 公、私立及高、中職學校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認知總分、知識與信念摘要表……………69
表4-2-12 不同學制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認知總分、知識與信念摘要表……………70
表4-2-13 公、私立及高、中職學校受試者之網路霸凌情感摘要表……………71
表4-2-14 不同學制受試者之網路霸凌情感摘要表……………71
表4-2-15 公、私立及高、中職學校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行為摘要表……………71
表4-2-16 不同學制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行為摘要表……………72
表4-2-17 不同年級受試者之網路使用時間摘要表……………73
表4-2-18 不同年級受試者之網路網路霸凌認知總分、知識與信念摘要表……………74
表4-2-19 不同年級受試者之網路霸凌情感摘要表……………74
表4-2-20 不同年級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行為摘要表……………75
表4-2-21 不同網路使用時間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認知總分、知識與信念摘要表……………76
表4-2-22 不同網路使用時間受試者之網路霸凌情感摘要表……………77
表4-2-23 不同網路使用時間受試者之網路霸凌行為摘要表……………78
表4-2-24 「查資料、做作業」與否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之摘要表……………79
表4-2-25 「聊天、社交互動」與否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之摘要表……………80
表4-2-26 「寫文章」與否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之摘要表……………80
表4-2-27 「線上遊戲」與否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之摘要表……………81
表4-2-28 「看影片」與否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之摘要表……………82
表4-2-29 「瀏覽網頁」與否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之摘要表……………82
表4-2-30 「上論壇或BBS」與否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之摘要表……………83
表4-2-31 網路使用行為在網路霸凌的認知總分、知識、信念、情感與行為差異之摘要表……………83
表4-3-1 不同性別受試者之同理心摘要表……………87
表4-3-2 不同學校地區受試者之同理心摘要表……………87
表4-3-3 公、私立及高中、職學校受試者之同理心摘要表……………88
表4-3-4 不同學制受試者之同理心摘要表……………88
表4-3-5 不同年級受試者之同理心摘要表……………89
表4-3-6 不同網路使用時間受試者之同理心摘要表……………89
表4-3-7 不同性別受試者之從眾行為摘要表……………90
表4-3-8 不同學校地區受試者之從眾行為摘要表……………90
表4-3-9 公、私立及高中、職學校受試者之從眾行為摘要表……………91
表4-3-10 不同學制受試者之從眾行為摘要表……………91
表4-3-11 不同年級受試者之從眾行為摘要表……………92
表4-3-12 不同網路使用時間受試者之從眾行為摘要表……………92
表4-4-1 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與行為之積差相關摘要……………94
表4-4-2 網路霸凌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及同理心、從眾行為之積差相關摘要……………95
表4-5-1 網路霸凌的認知、情感與行為迴歸分析表……………99
表4-5-2 網路霸凌的信念、情感與行為及同理心、從眾行為對網路霸凌知識之迴歸分析表……………100
表4-5-3 網路霸凌的知識、情感與行為及同理心、從眾行為對網路霸凌信念之迴歸分析表……………101
表4-5-4 網路霸凌的知識、信念與行為及同理心、從眾行為對網路霸凌情感之迴歸分析表……………101
表4-5-5 網路霸凌的知識、信念與情感及同理心、從眾行為對網路霸凌行為之迴歸分析表……………102
表4-5-6 不同網路霸凌預測模式之分析摘要表……………104

圖次
圖3-1-1 「高中生同理心、從眾行為及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架構圖……………43
參考文獻
王勇智、曾寶瑩、陳舒儀(譯)(2010)。社會認知:一種整合的觀點(原作者:A. Martha, W. Iain, & D. Ngaire)。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6)
王惠儀(2009)。國中學生網路霸凌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王智弘(2006)。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192。取自:http://www.heart.ncue.edu.tw/newspaper/
王湘盈(2003)。從眾行為之個人影響因素及其決策過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王鈺簪(2012)。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與偏差行為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1年1月)。2011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1101d.pdf
刑事警察局(2008)。什麼是網路霸凌?【線上論壇】。取自http://bullying.cib.gov.tw/
朱美瑰(2007)。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朱美瑰(2008)。網路犯罪新型態~看不見的拳頭:青少年網路霸凌現象初探。諮商與輔導,268,6-10。
朱淑樺(2010)。探討影響青少年購買飲料從眾行為之研究:以高高屏高中職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高雄。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 Aronson, T. D. Wilson, & R. M. Akert)。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2003)
吳宏斌(2010)。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的經驗覺察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吳峻豪(2007)。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和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吳雅雯(2010)。探討電腦網路玩家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以Facebook「開心農場」線上遊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吳詩琳(2010)。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巫秀蓮(2009)。成年人對網路霸凌認知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李彥徵(2011)。焦點解決團體諮商對網路成癮傾向青少年的網路成癮傾向、自尊、情緒智能及同儕關係諮商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李政賢(譯)(2009)。社會心理學(原作者:R. J. Crisp, & R. N. Turner)。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7)
李偉斌(2002)。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員口與反應之歷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兒童福利聯盟(2011年2月)。2011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smartkid.org.tw/dBlog/blog.asp?qbid=849
兒童福利聯盟(2012年2月)。2012年台灣網路霸凌現象調查報告發表記者會【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341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發表記者會【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3
林妍汎(201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
林佩瑩(2009)。臺北縣高職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苡彤(2009)。國中生關係攻擊角色與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燕(2004)。青少年父母教養方式,人際關係與寂寞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立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琦君(2010)。高職生網路使用型態與人際關係、網路成癮之探究—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碧欣(2011)。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同理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蓉蘭(2003)。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
施穎偉(2012)網路遊戲與網路霸凌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洪蘭(譯)(2008)。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原作者:L. Sax)。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7)
張仁俊(2011)。網路霸凌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珂(2007)。論大學生網民的從眾心理。中國青年研究,2007(4),67-69。
張嘉容(2010)。澎湖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 R. Smith & D. Mackie)。臺北市:藝軒。(原著出版年:1996)
許文宗(2010)。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許永熹(1982)。從眾行為。輔導月刊,18,12-19。
許仲毅(2008)。國小學生網路成癮、從眾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許瓊方(2005)。消費者網路購物從眾行為之研究 –以Yahoo!奇摩拍賣網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教育部統計處(2013)。性別統計指標彙總性資料。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973&Page=20272&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陳佩庭(2007)。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陳怡如(2003)。學童從眾行為之性別、人際排斥與社會地位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社會心理學。台北,新文京。
陳國威、陳小梅(2005)。學童欺凌─心理剖析。香港教師中心學報,4,141-149。
陳淑慧(2007)。高職學生人格特質、網路使用類型與網路成癮關係之探討-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
陸洛(譯)(2007)。社會心理學(原作者:J. D. DeLamater, & D. J. Myers)。臺北市:湯姆生。(原著出版年:2006)
曾文志(2005)。親子溝通用心談 - 如何和孩子談關鍵話題。台北,師友月刊。
曾琬鈴(2010)。青少年網路霸凌行為形成原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社會心理學(原作者:R. A. Baron & D. Byrne)。臺北市:洪葉。(原著出版年:1999)
黃士珍(2010)。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黃安邦(譯)(1986)。社會心理學(原作者:D. O. Sears, & J. L. Freed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5)
黃建群(2010)。網路霸凌素養課程對網路霸凌認知與行為意圖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黃柏蒼(2010)。台灣青少年網路成癮之心理病理因子與性別差異:其與網路使用、壓力、衝動性之關聯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
楊環華(2008)。以「從眾」理論來探討青少年偏差行為。台灣教育,653,57-60。
詹壬菡、方彩欣(2012)。論網路虛擬社群中的從眾行為現象。設計研究學報,5,153-167。
詹楷伶(2011)。同理心訓練對改善國小五年級學童同儕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廖苑伶(2012)。青少年道德脫離、同理心、對暴力電玩之熱愛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廖苑伶(2012)。青少年道德脫離、同理心、對暴力電玩之熱愛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廖國良、黃正魁、張仁俊、劉籹君(2012)。臺灣網路霸凌之實證研究。資訊與管理科學,5(1),31-55。
劉妍君(2009)。國中生之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教育大學,台北。
蔡志鑫(2009)。金門地區高中職學生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
謝宏明(2002)。網際網路法律問題管轄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簡恆信(1999)。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
魏翊雄(2012)。青少年網路霸凌行為及影響因子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
Belsey,B. (2006). Bullying.org: a learning journey. Bulletin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Teacher’s Association, 49(4),20.
Bryant, B. K. (1982). An index of empath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53, 413-425. 
Chris, M. (2007). Cyberbulling. Trends & Tudes,2007(6).Retrieved from:
http://www.harrisinteractive.com/news/newsletters/k12news/HI_TrendsTudes_2007_v06_i04.pdf
Duck, J. & Fortey, K. (2003) .The same yet different:The role of distinctiveness in adolescent conform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5,41.
Feshbach, N. D., & Feshbach, S. (196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aggression in two age group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 102-107.
Kaukiainen, A., Bjorkqvist, K., Lagerspetz, K., Osterman, K., Salmivalli, C., Rothberg, S., & Ahlbom, A. (1999).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intelligence, empathy, and three types of aggression. Aggressive Behavior, 25, 81-89.
Kowalski, R. M., Limber, S. P. & Agatston, P. W.(2008). Cyber Bullying: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US: Wiley-Blackwell.
Li, Q. (2006).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A research of gender difference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7(2), 157 –170.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Lovett, B. J., & Sheffield, R. A. (2007). Affective empathy deficits in aggressiv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ritical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7, 1-13.
Mayberry, M. L., & Espelage D. L. (2007). Associations among Empathy, Social Competence, & Reactive/Proactive Aggression Subtyp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6, 787-798.
McKenna, K.Y.A., & Bargh, J.A. (2000). 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 57-75. 
Nelson, M.(2003). School bullies going high tech. Retrieved from http://www.canoe.ca/NewsStand/ 
Olweus(2011). Bullying is a Serious Issue. Retrieved from http://www.violencepreventionworks.org/public/bullying.page
Patchin, J. W., & Hinduja, S. (2006).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4(148),69.
Shariff, S. and Gouin , R.(2005). Cyber-Dilemmas: Gendered Hierarchies, Free Expression and Cyber-Safety In School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ii.ox.ac.uk/research/cybersafety/extens-ions/pdfs/papers/shaheen_Shariff.pdf .
Smith, P.K., Mahdavi, J., Carvalho, M., Fisher, S., Russell, S. and Tippett, N. (2008). Cyberbullying: 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9(4) ,376-385.
Strom, P., & Strom, R. (2005). When teens turn cyber-bullies. Education Digest, 71(4), 35-41.
Willard , N.(2003). Off-camp us, harmful online student speech.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1(2), 65-93. 
Willard, N. (2007). Cyberbullying and cyberthreats: responding to challenge of online social aggression, threats, and distress. USA: Research Press: Champaign Illinois. 
Wolak, J., Mitchell, K., & Finkelhor, D. (2006). Online victimization of youth: Five years later. 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 Exploited Children.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h.edu/ccrc/pdf/CV138.pdf   
Younes, W. (2007). A workshop by educators for students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USA: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