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9201518475200
DOI 10.6846/TKU.2015.00642
論文名稱(中文) 再現與重構—蔣介石宋美齡故居之築居思維與展示詮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pres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welling, Thinking and Exhibition of Chiang Kai-Shek & Soong May-Ling’s Former Residenc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游書宜
研究生(英文) Shu-Yi Yu
學號 899380025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7-27
論文頁數 20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光庭
共同指導教授 - 賴怡成
委員 - 吳光庭
委員 - 王俊雄
委員 - 陳珍誠
委員 - 黃瑞茂
委員 - 宋立文
關鍵字(中) 蔣介石與宋美齡
名人故居紀念館
逐居歷程
築居情境
人為重構論
現象學
詮釋學
關鍵字(英) Chiang Kai-Shek & Soong May-Ling
Former Residences
The Habitation Moving
Dwelling and Thinking
Artificial Reconstruction
Phenomenology
Interpret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來名人故居紀念館在海峽兩地都引起高度熱絡的參觀訪次,形成一種蔚為「文化知性之旅」的風尚,引人窺探風雲人物的真實面貌與日常行誼,並且實質回饋了可觀的觀光經濟。於是這種「販售一種恰好的情境,引你入夢」成為一種新興的博物館展示學問,其背後所包攝的「人為重構論」脈絡,就歷史人物的真實築居性與故居展示的人為建構性,值得探究。蔣介石、宋美齡可謂是近代史上爭議性極高之人物,他們遺留在海峽兩岸量多質佳之故居,儼然成為本研究最佳之首選對象。
本論文第一主旨在重回「蔣介石宋美齡故居」的最初「築居情境」,找尋蔣宋二人對應時勢的築居情形和心路歷程,也藉由歷史的宿命所形成他們獨有的「逐居歷程」,選擇具有代表性與完整性之「廬山美廬」、「南京美齡宮」、「臺北士林官邸」作為本文深入探討的對象。第二主旨則承上述研究基礎,探問故居展示之詮釋問題,以審視在人為建構論下之意義不全問題,因此本論文提出自行建構之輔助觀看視角:「觀看名人故居的詮釋視界—觀表徵、觀隱蔽與顯現、觀宣揚與嘲諷」作為後續開展的基本預設,希望藉以這後設性的「宏觀」視野,為當前的「名人故居展示文本之虛有與闕如」提供一個健全的新視域與方法,期能為每一處名人故居之參觀者欲自行建構自己的意義體系找尋一個「新答案」。於此,本論文將透過「現象學理論」與「人為重構理論」兩部分,進行名人故居研究理論體系的反思與建構。本論文共分為五章:
首先,「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問題與範疇」、「研究方法及步驟」、「研究架構圖輿寫作架構安排」等,其中「文獻蒐集」與「田野調查」的內容,尤其對於海峽兩岸蔣宋故居進行的地毯式田調作業,耗時費力,也曾親臨許多狀況不明的故居進行勘查與記錄,是為本文前行研究的分析貢獻,也對案例的選擇做出明確的解析,是本論題導出的重要依據。
其次,「第二章理論分析與建構」內容由「名人故居紀念館的課題」、「築居情境之現象學理論」、「歷史場域之人為重構論」、以及在小結處提出「自我的觀點視角建構」四大內容組成。本章藉由「現象學」與「詮釋學」多位哲人名論做為基礎與導引,建構屬於本研究之「名人故居人為重構理論體系架構」,重新界定觀看名人故居的新視界可能。
再則,在「第三章蔣介石宋美齡故居之築居思維分析」章節裡,本文利用收集之文獻與現象學做引導,對三個故居進行詳細的蔣宋二人築居思維分析,也以此作為續章的基礎對展示詮釋提出主張。第四章「蔣介石宋美齡故居之展示重建分析」裡,藉由使用第貳章自行建構的意義體系輔助視角三元素去檢視三個故居的展示詮釋,嘗試探索在真實的案例中,我們運用此輔助視角三步驟之後,能否對於詮釋過後的空間增加辨識能力與解讀能力,使參觀者可看見更多、理解更深入。
準此,在「第五章結論與建議」中,總結三個案例在築居思維的進程比較分析,展示重建部分亦做交叉製表比對,以揭露現今的展示問題與改進可能。論文最後,首先提出歷史空間化所具有的凝結新史觀能量,讓歷史的建構無須倚靠外力,而能以健全且洞悉的視角自我建立屬於自己的史觀。接續,亦將本研究長期與臺北士林官邸的接觸與觀察,提出歷史名人故居與歷史遺產單位最重要的經營之道在於「理念」之見,提出剖析與說明,可望提供相關單位參考與借鏡。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takes three memorialized former residences (Mt. Lushan's Villa Meilu, Nanjing's Soong May-ling Villa, and Taipei's Shilin Official Residence) as its axis, and explores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f two historical figures in modern history, Chiang Kai-shek and Soong May-L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ir dwelling and thinking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nd it researche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ir former residences. The moving of Chiang Kai-shek and Soong May-Ling's habitation, entailed by the changing times, the former residential cottages they left behind,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es form a high degree of axial evolution in time and spa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quence of historical events herein assisted this paper in attaining a more accurate grasp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main subjects of memory, and this is the first research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to reflect the dwelling and thinking then current in the residence owners, and their life courses. Thus, the present study is generated with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ir dwelling lives as its starting point, integrating different writings on the people, events, times, places, and things at the three former residences and similar written profil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a textual cutting and tidying, and also to act as a control preparation for examining the exhibit texts on display.
Since this paper affirms the active role played by the exhibitors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hibited texts at their former residences, I believ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xts exhibited at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famous figures to a large degree comes from the conscious interpretations and guidance of the curator / leadership. Hence, the 'Artificial Reconstruction Theory' subject included in this paper, asserts that behind the strong desire people have to solidify remnants of memory of historical places, each have their own enigmatic mentality. That is to say, both those in power and the public have their own purposes in mi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and its glory. Attempts are made to use Chiang Kai-shek and Soong May-ling in this way as a blueprint for open cross-strait memorial residences. With respect to this skill of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I carry out a deconstruction, and thereupon,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e paper explores in depth society's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hegemony theory. Following upon this, through hermeneutics directed at the inspirations behind bringing exhibits in the historical domain, we look at interpretation issues of text exhibits at the former residences, including: the reasons for the will to power, over-interpretation and inadequate interpretation, hiding the truth, problems...and so forth.
The paper ends by using recurring elements of self-constructing significant systems, to view the exhibitio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hree former residences. That is, it makes application of these significant system analysis viewpoints, and looks back over time with the help of three case studies examin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reby making use of the 'symbolic or metaphorical perspective', the 'hidden and revealed perspective', and the 'satire and praise perspective', to bring viewers closer to the truth, in an attempt to make up for what is lacking in the texts, and expose the fiction and guided historical viewpoints in today's exhibits.
Finally, in addition to cross-comparison summarizing the three cases in terms of both dwelling and thinking, as well as exhibit reconstruction, tables for comparison, and respective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also made. Also presented is what kind of research restrictions there were, which makes one feel that this study does have some limitations. At the thesis end, I first put forward that time and space possesses a solidifying of new energy in historical viewpoints, advocating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be allowed to be free from external forces, and that one be able to establish one's own historical viewpoints through sound and insightful perspectives. Moreover, due to this study's long-term contact and observations at Taipei's Shilin Official Residence, I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treating the 'concept' of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historical figures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units, as the concept leads operational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and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provide relevant units with a reference and an example to draw up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V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緣起與目的	1
1-2研究問題與範疇	7
1-3研究方法及步驟	9
1-3-1文獻蒐集與研究	9
1-3-2理論分析與建構	9
1-3-3田野調查	12
1-3-4案例研究	17
1-4論文結構	21
1-4-1研究架構圖	21
1-4-2寫作架構安排	22
第二章 理論分析與建構	24
2-1名人故居紀念館的課題與案例	24
2-1-1名人故居紀念館的成立緣由、宗旨與形態	24
2-1-2當前名人故居紀念館的發展課題	26
2-1-2-1將展示視為一種保存	27
2-1-2-2將展示視為一種文本閱讀	28
2-1-2-3將展示視為一種被建構的歷史	29
2-1-3臺灣與大陸地區名人故居紀念館的現況發展	30
2-1-4臺灣政治名人故居之展示現況案例	32
2-2築居情境之現象學理論	35
2-2-1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棲居與築造	36
2-2-2段義孚(Yi-Fu Tuan)的「地方地理學」視野	38
2-2-3提姆·登特(Tim Dent)的物質意義研究:將展示視為一種「物」的連結	42
2-2-4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情境氛圍與周圍物品的深層次探討	45
2-2-5凱文林區(Kevin Lynch)使成為一座「可讀性」的城市之思維	47
2-2-6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顯現與隱蔽:「視覺可見」與「視覺不可見」	48
2-3歷史場域之人為重構理論	50
2-3-1班哲明(Walter Benjamin)的驗明自身理論	50
2-3-2巴里·施瓦茲(Barry Schwartz)的社會集體意識理論	52
2-3-3葛蘭西(Gramsci, Antonio)的文化霸權理論	56
2-3-4大衛貝肯(David Baker)的展出即是保存理論	58
2-3-5施賴爾馬赫(Schleier-Macher)、狄爾泰(Dilthey)、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詮釋學理論	59
2-3-6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權力意志」理論	62
2-3-7艾柯(Umberto Eco)的「過度詮釋與詮釋不足」理論	66
2-3-8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與呂格爾(Ricoeur)的「詮釋現象學」	68
2-3-9紀爾茲(Clifford Geertz)的「重建意義之網」理論	72
2-4發現與建構:從人為重構的故居展示中尋找意義體系的再現	74
第三章 蔣介石與宋美齡故居之築居思維分析	77
3-1廬山美廬	77
3-1-1歷史與背景(美廬的由來與夏都時代)	79
3-1-2場所與環境特性	83
3-1-3空間與主體記憶	85
3-1-3-1主體的樣貌形式	85
3-1-3-2空間使用狀態與現今展示暨現況繪製圖	86
3-2南京美齡宮	101
3-2-1歷史與背景(美齡宮的由來與國民政府時代)	103
3-2-2場所與環境特性	105
3-2-3空間與主體記憶	106
3-2-3-1主體的樣貌形式	106
3-2-3-2空間使用狀態與現今展示暨現況繪製圖	108
3-3臺北士林官邸	127
3-3-1歷史與背景(士林官邸的由來與政府播遷來台的時期)	130
3-3-2場所與環境特性	132
3-3-3空間與主體記憶	135
3-3-3-1主體的生活寫照	135
3-3-3-2空間使用狀態與現今展示暨現況繪製圖	138
第四章 蔣介石宋美齡故居之展示重建分析	157
4-1廬山美廬	158
4-1-1廬山美廬的表徵	158
4-1-1-1「文告」表徵一種國共領導人的對抗與較勁—毛澤東的勝出與蔣介石的挫敗	158
4-1-1-2「物件」表徵一種蔣介石與宋美齡富裕貴氣的側面	159
4-1-2廬山美廬的隱蔽與顯現	160
4-1-3廬山美廬的宣揚與嘲諷	162
4-1-3-1毛主席的「平民茅坑」與宋美齡的「崇洋浴廁」	162
4-1-3-2毛澤東的「取而代之」—蔣介石空間成為毛澤東空間	163
4-1-3-3宣揚毛澤東的「儉樸物件」與張學良的「愛國事蹟」	164
4-2南京美齡宮	165
4-2-1美齡宮的表徵—「西式空間機能」表徵一種科學理性的思想	165
4-2-2美齡宮的表徵—「中式建築外觀」表徵一種民族主義	169
4-2-3美齡宮的宣揚—隱蔽樸實低調的南京憩廬,顯現高調奢華的南京美齡宮	170
4-3臺北士林官邸	174
4-3-1場所表徵與物件表徵	174
4-3-2士林官邸的隱蔽與顯現-隱蔽蔣介石當年反共復國的心思	178
4-3-2-1隱蔽書房內的戰情地圖室	178
4-3-2-2隱蔽士林官邸全區當年戒備森嚴的實況及龐大服務後勤空間	179
4-3-2-3隱蔽異鄉憶鄉亭:慈雲亭	182
4-3-3士林官邸的宣揚與嘲諷	1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5
5-1案例比較與討論	185
5-1-1築居思維部分	185
5-1-2展示重建部分	191
5-2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	193
5-2-1大陸地區文獻史料的封閉與闕如	193
5-2-2臺灣名人故居缺乏正名與管理	194
5-2-3名人故居的展示研究方向	195
5-3研究貢獻與建議	196
5-3-1歷史遺產管理單位經營理念之重要性	196
5-3-2歷史空間化的意義及對民眾史觀的影響	200
參考文獻	203



圖目錄
圖1-1逐居與築居解釋圖文	3
圖1-2本研究理論架構圖	10
圖1-3蔣介石宋美齡的逐居歷程	12
圖1-4田野調查範圍總圖	14
圖1-5龍門行轅	17
圖1-6龍門行轅	17
圖1-7蔣氏故居豐鎬房	18
圖1-8蔣氏故居玉泰鹽鋪	18
圖1-9黃山官邸	18
圖1-10黃山官邸	18
圖1-11憩廬	19
圖1-12憩廬	19
圖1-13愛廬	19
圖1-14愛廬	19
圖1-15澄廬	19
圖1-16澄廬	19
圖1-17大門閉鎖的澄廬	19
圖1-18研究架構圖	21
圖2-1新竹張學良故居	32
圖2-2新竹張學良故居	32
圖2-3新竹張學良故居	32
圖2-4新竹張學良故居	32
圖2-5新竹張學良故居	33
圖2-6新竹張學良故居	33
圖2-7新竹張學良故居	33
圖2-8新竹張學良故居	33
圖2-9北京的北城	40
圖3-1廬山美廬環境位置圖	78
圖3-2廬山牯嶺別墅一景	79
圖3-3蔣介石宋美齡在廬山廬山含鄱口	81
圖3-4蔣介石宋美齡在廬山美廬	81
圖3-5廬山上的牯嶺街道	83
圖3-6美廬含園林配置圖	84
圖3-7美廬立面圖	85
圖3-8美廬二樓中正陽台	85
圖3-9風水考量之家具擺設:廬山美廬	88
圖3-10風水考量之家具擺設:南京美齡宮	88
圖3-11風水考量之家具擺設:奉化故居	88
圖3-12風水考量之家具擺設:奉化故居之四平八穩床	88
圖3-13宋美齡的畫作《憶鄉圖》表達三處她最想念的家園:溪口、南京、廬山	89
圖3-14美廬展示相片:陳潔如在廬山	90
圖3-15廬山美廬平面圖一樓	92
圖3-16廬山美廬平面圖二樓	94
圖3-17廬山美廬一樓現況展示照片	96
圖3-18廬山美廬二樓現況展示照片	99
圖3-19南京美齡宮環境位置圖	102
圖3-20抗戰勝利回到紫金山中山陵	104
圖3-21 蔣介石與宋美齡在美齡宮	104
圖3-22美齡宮在當年被讚譽為遠東第一別墅	105
圖3-23猶如一串寶石項鍊的美齡宮	105
圖3-24美齡宮樣貌的形式	107
圖3-25美齡宮建築的語彙	107
圖3-26警備人員臥室	108
圖3-27警備人員浴室	108
圖3-28洗衣間	108
圖3-29 廚房	108
圖3-30配膳室	108
圖3-31汽爐間	108
圖3-32宴會大廳	109
圖3-33會客廳	109
圖3-34如今的美齡宮凱歌堂	110
圖3-35曾經的美齡宮凱歌堂	110
圖3-36蔣介石書房	110
圖3-37上層餐室外觀	111
圖3-38上層餐室內景	111
圖3-39美齡宮下層平面圖	112
圖3-40美齡宮中層平面圖	114
圖3-41美齡宮上層平面圖	116
圖3-42美齡宮下層現況展示照片	118
圖3-43美齡宮中層現況展示照片	121
圖3-44美齡宮上層現況展示照片	124
圖3-45臺北士林官邸環境位置圖	128
圖3-46士林官邸等高線區位圖	129
圖3-47士林官邸正館外圍圖片	131
圖3-48新蘭亭	133
圖3-49凱歌堂	134
圖3-50家庭聚會照	137
圖3-51家庭聚會照	137
圖3-52士林官邸一樓穿堂	138
圖3-53士林官邸一樓特展穿廊	138
圖3-54士林官邸一樓小客廳	138
圖3-55士林官邸一樓小客廳舊照片	138
圖3-56士林官邸一樓餐廳	139
圖3-57士林官邸一樓餐廳舊照片	139
圖3-58士林官邸一樓大宴會廳	139
圖3-59士林官邸二樓起居室	141
圖3-60士林官邸二樓蔣介石臥室	141
圖3-61士林官邸二樓飯廳	142
圖3-62士林官邸二樓宋美齡畫室	143
圖3-63蔣介石宋美齡在士林官邸畫室	144
圖3-64士林官邸二樓宋美齡書房	144
圖3-65士林官邸二樓蔣介石書房	145
圖3-66士林官邸平面圖一樓	148
圖3-67士林官邸平面圖二樓	150
圖3-68士林官邸一樓現況展示照片	152
圖3-69士林官邸二樓現況展示照片	154
圖4-1美廬入口處的文告與圖片展示牆	158
圖4-2 宋美齡展廳	159
圖4-3 宋美齡的歐洲鋼琴	159
圖4-4燒製有蔣字圖樣的美廬宴客餐盤	159
圖4-5美廬一樓客廳	160
圖4-6宋美齡西式衛浴間	162
圖4-7毛澤東茅坑	162
圖4-8美廬二樓客廳	163
圖4-9毛澤東使用的遞菜籃	164
圖4-10毛澤東使用之用品	164
圖4-11標示牌:「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手跡」	164
圖4-12美齡宮外觀	165
圖4-13格林威治的皇后住宅外觀	165
圖4-14房屋平面採用正方形配置與對襯	166
圖4-15房屋平面採用正方形配置與對襯	166
圖4-16立面玄關中央部份較為突出	167
圖4-17立面玄關中央部份較為突出	167
圖4-18立面玄關中央部份較為突出	167
圖4-19立面玄關中央部份較為突出	167
圖4-20地面層的處理較為粗糙	167
圖4-21地面層的處理較為粗糙	167
圖4-22文藝復興式長窗	168
圖4-23文藝復興式長窗	168
圖4-24美齡宮的建築表徵	169
圖4-25憩盧的客廳	171
圖4-26憩廬的餐廳	171
圖4-27憩廬的外觀	171
圖4-28蔣介石步出南京總統府	172
圖4-29南京總統府平面配置	172
圖4-30南京總統府子超樓會議廳	172
圖4-31南京總統府子超樓蔣介石編號119辦公室	172
圖4-32美齡宮2007年裝修前外貌	173
圖4-33美齡宮2007年裝修前內部	173
圖4-34美齡宮2013年裝修後外貌	173
圖4-35美齡宮2013年裝修後內部	173
圖4-36戰情室	178
圖4-37戰情室內地圖	178
圖4-38士林官邸軍事保安圖	179
圖4-39士林官邸慈雲亭	182
圖4-40廬山美廬涼亭	182
圖4-41 奉化樂亭記	182
圖4-42慈雲亭	183
圖4-43士林官邸特展文宣印製品	184
圖5-1蔣中正宋美齡紀念品館	198



表目錄
表1-1田野調查案例與方法歸納表	20
表3-1廬山美廬基本調查表	77
表3-2南京美齡宮基本調查表	101
表3-3臺北士林官邸基本調查表	127
表5-1築居思之場所表徵比較表	187
表5-2空間與主體記憶表	188
表5-3意義體系之再現建構表	19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正文教基金會. 「中正文教基金會.」 中正文教基金會. 引見於 2015年7月17日. http://www.chungcheng.org.tw/.
臺北士林官邸官網. 「臺北士林官邸官網」.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shilin/.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家春秋—民國蔣宋孔家族往事》. DVD.
洪維健. 《風雲行館》, DVD.
文化建設委員會, 及王惠君. 「《歷史建築保存·維護·再利用執行手冊》.」 臺北: 臺灣科技大學, 2004.
方方. 《到廬山看老別墅》. 北京市: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
王丰. 《蔣介石宋美齡—臺灣傳奇》. 臺北市: 博揚文化, 2010.
王行娟. 《賀子珍的路》. 北京市: 作家出版社, 1992.
王志弘, 李秉霖及李家儀. 《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臺北: 群學出版社, 2011. 
王俊雄. 「〈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 博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2002.
王嵩山. 《博物館展示的景觀》. 臺北: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1.
———. 《博物館蒐藏學》. 臺北: 原點出版, 2012.
———. 《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 臺北市: 到鄉出版社, 2005.
尼采. 歷史的用途與濫用. 翻譯 陳濤及周輝榮.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列斐伏爾. 「〈『列斐伏爾』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間化轉向〉」. 收入 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 翻譯 郭恩慈. 城市與設計學報.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 臺北: 臺灣開明書局, 1991.
米歇爾·傅柯. 《知識考古學》. 北京市: 三聯書店, 1998.
吳宗慈. 《廬山志》. 九江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呂理政. 《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 臺北: 南天出版社, 1999.
李育行. 「〈歷史性建築再利用為展示館之空間形式探討〉.」 碩士論文, 中華大學 建築研究所.
李乾朗. 「〈名人故居〉.」 中國時報36版, 2000年4月7日.
李維倫. 「〈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 2004.
———. 「〈“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 《應用心理研究》, 期 22期 (2004年): 157–200頁.
汪國權, 及王炳如. 《廬山夏都紀事》. 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3.
沈克寧. 《建築現象學》.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7.
季鐵男. 《建築現象學導論》. 臺北: 桂冠圖書, 1992.
———. 「《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建築現象學導論〉.」 收入 建築現象學導論. 臺中: 東海大學建築系研究所, 1990.
宓熙,汪日章, 孫崇憲,居亦橋, 王正元. 《在蔣介石與宋美齡身邊的日子:侍衛官回憶錄》. 南京市: 團結出版社, 2005.
昂貝多·艾柯 (Umberto Eco). 《詮釋與過度詮釋》. 翻譯 王字根.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5.
「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 城市與設計, 期 第五∕六期 (郭恩慈年): 171–85.
哈布瓦赫 (Halbwachs, Maurice). 《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 翻譯 畢然及郭金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帞瑪(Richard E Palmer). 《詮釋學》. 翻譯 嚴平. 臺北市: 桂冠出版社, 不詳.
施永剛, 及張凡. 《蔣介石與宋美齡:民國第一家庭傳奇》. 北京市: 華文出版社, 2010.
施植明.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 翻譯 施植明. 臺北: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5.
段義孚 (Tuan Yi-Fu). 《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 翻譯 潘桂成. 臺北: 國立編譯館, 1999.
班哲明(Walter Benjamin).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臺灣攝影, 1998.
耿鳳英. 「〈身體、行為與博物館展示〉.」 博物館學季刊 17, 期 4 (2003年): 35–45.
高達美. 《真理與方法》. 翻譯 洪漢鼎. 時報出版社.
張婉真. 「〈做為文本的展覽敘事結構分析研究〉.」 博物館研究專刊, 期 第4號: 31–55.
———. 《論博物館學》. 臺北: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2005.
畢恆達. 「〈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期 7 (1993年): 97–110.
許美雲. 「〈名人紀念館營運管理之研究〉.」 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2000.
郭肇立. 「〈歷史建築的時代意義〉.」 《建築師》, 期 7月號 (1983年): 14.
陳佳利. 《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 臺北: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2007.
陳致宏. 《德國史家朵伊森(J.G.Droysen)的歷史思想與現實意識—以《希臘化時代史》為研究對象》. 國立臺灣大學, 2002.
陳國寧. 「〈談名人故居紀念館的經營與規劃〉.」 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2000.
陳嘉映. 《海德格哲學概論》. 北京市: 三聯書店, 1995.
陶涵.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 北京市: 中信出版社, 2012.
普魯斯特. 《追憶逝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翻譯 周克希. 時報出版, 2004.
游書宜. 「〈史蹟博物館之情境再現探討:以建築現象學理論來解析名人故居〉.」 博物館學季刊, 期 26 (2012年): 67–87.
賀承軍. 《建築:現代性,反現代性與形而上學》. 第一版. 臺北: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
黃光男. 《博物館廣角鏡》. 臺北: 臺北市立美術館, 1994.
黃克武等訪問;週維朋等記錄. 《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記錄》(上下篇). 臺北市: 中研院進史所, 2012.
黃秀妃等訪問. 《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行誼口述訪談錄》. 臺北市: 國史館, 2014.
黃淑媛. 「〈傳統戲曲的展示空間之再現研究〉.」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2003.
葉樹源. 《建築與哲學觀》. 臺北: 世峰出版社, 1983.
漢娜·帕庫拉 (Hannah Pakula). 《宋美齡新傳》(The Last Empress). 翻譯 林添貴. 臺北:遠流出版社, 2011.
漢寶德. 《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 臺北: 田園城市文化, 2000.
———. 《情境的建築》.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
劉懷玉. 《現代性和平庸與神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6.
德雷福斯 (Hubert L.Dreyfus), 及拉比諾 (Pual Rabinow). 《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 翻譯 錢俊. 臺北市: 桂冠出版社, 1995.
歐陽懷龍, 及謝玲超. 《從桃花源到夏都—廬山近代建築文化景觀》. 上海市: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2.
鄭國賢. 「〈時空異置下論文化資產展示中記憶與經驗之斷層: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所, 2003.
諾伯舒茲. 《實存·空間·建築》. 翻譯 王淳隆. 臺北: 台隆書店, 1994.
霍布斯邦. 《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翻譯 陳思仁. 臺北市: 貓頭鷹出版社, 2002.
櫻井哲夫. 《福柯—知識與權力》. 石家庄市: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Appadurai, A. 「〈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解初析〉.」 翻譯 郭恩慈. 城市設計, 期 5/6 (1998年): 71–185.
Assmann, J. Kollektives und kultuelles Gedächtnis. In: Orte der Erinnerung: Denkmal, 9.Gedenkstätte, Museum. Heinri: Ulrich Borsdorf, 1999.
Baker, D. Managing Historic Sites and Buildings: Reconciling Pres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Routledge, 1999.
Bocock, Robert. 《文化霸權》(Hegemony). 翻譯 田心喻. 遠流出版社, 1991.
Burcaw, G. Ellis. 《博物館這一行》. 翻譯 張譽騰. 臺北: 五觀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2000.
Dent , T. 《物質文化》. 翻譯 龔永慧. 臺北: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09.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NY: Vintage, 1982.
Geertz,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文化詮釋》. Basic, New York., 1973.
Giedion, S.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Harris, John, 及Gordon Higgott. Inigo Jones: Complete Architectural Drawings. First Edition edition. Drawing Center, 1989.
Heidegger, Martin (海德格). 「〈時間與存在〉(Time and Being) (1962).」 收入 《海德格爾選集》, 翻譯 孫周興譯. 上海三聯書店, 1996.
———. 「〈詩歌中的語言〉.」 收入 《海德格爾選集》, 翻譯 孫周興. 上海三連書店, 1996.
———. 「〈築‧居‧思〉(1951 ).」 收入 《海德格爾選集》, 翻譯 孫周興. 上海三聯書店, 1996.
Hooper-Greenhill, Eilean. Museum and Their Visitor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Kavanagh, G. E. Museum Provision and Profess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anger, S. Feeling and Form: A theory of Art., 1953.
Lynch, Kevin (凱文‧林區). The Image of the City《城市意象》. 臺北: 華夏出版社, 2001.
Merleau-Ponty, M., 及Edie, James M.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2 本.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5.
Noberg-Schulz, C. 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
———.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 翻譯 施植明. 臺北: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0.
Pallasmaa, J. The Eyes of the Skin,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 Wiley-Academy.
Pape, Thomas, Wundram, Manfred及Marton, Paolo. Palladio: The Complete Buildings. 25th edition. Köln: Taschen, 2008.
Philip Smith. 《文化理論面貌導論》. 翻譯 林宗德. 臺北市: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2008.
Ricoeur, P. Interpretation Theory.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976.
———. The hermeneutical function of distanciation.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1.
———. The model of the text: Meaningful action considered as a text.  In From text to action.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1.
Schwartz, Barry. The Social Context of Commemoration: 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2.
Shelton, Anthony Alan. The museum as a staging ground for symbolic action. 2006.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2006.
Tim Cresswell.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翻譯 王志弘徐苔玲. 臺北: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2006.
Tuan, Yi-Fu.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5th or later Edition edition. Minneapolis, Minn.: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2001.
Urry, J. How Societies Remember the Past in Theorizing Museums: Kevin Moore, Museum and Popular Culture.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Weil, S. E. Rethinking the Museum and Other Meditation.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89.
Zevi, Bruno. Architecture as space : 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建築空間論》. 臺北: 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1994.
Zumthor, Peter (彼得‧卒姆托). Atmospheres《建築氛圍》.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