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8201820303500
DOI 10.6846/TKU.2018.00646
論文名稱(中文) 以休眠為基礎應用於農場感測棒之節電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Based on Sleeping Mechanism Applied to Farm Sensing Sticks for Power Sav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王柏皓
研究生(英文) Bo-Hao Wang
學號 60641004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8-07-17
論文頁數 5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瑞發
委員 - 林偉川
委員 - 陳瑞發
委員 - 陳建彰
關鍵字(中) 智慧農業
休眠
節電
農場監測
關鍵字(英)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Sleeping
Power saving
Farm monitor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的興起,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農業等等的案例也在逐漸增加。當無法配置電力給予感測器時,感測器只能透過電池維持運作。
在智慧農業中,我們會將感測器佈建於農田裡,因農田在耕作時需要整地及犁田,因此無法在農田中配置有線電力給感測器,感測器只能透過電池供給所需電力,此時電力的消耗及持續運作時間將會成為重要的課題。整個系統的運作皆仰賴感測器感測的數值,若感測器因為沒電可能會影響系統判斷甚至導致系統異常,而農夫得時常檢查感測器電池狀況及更換電池,使農夫工作量不減反增。
因此本研究目的為透過蒸發散量及土壤濕度建立休眠時間推測模型,推測土壤濕度的變化,進行休眠程序,減少感測器電量耗損,並加入外部喚醒機制,避免在休眠過程中未能偵測到環境發生劇烈變化之事件,除了減少電力消耗延長運作時間之外,也確保能夠掌握環境變化。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ases of smart cities, smart families, smart agriculture, etc.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When the power cannot be configured to give the sensor, the sensor can only operate through the battery.
In the wisdom agriculture, we will build the sensor in the farmland. Because the farmland needs to be grounded and plowed when it is cultivated, it is impossible to arrange wired power to the sensor in the farmland. The sensor can only be supplied through the battery. Electricity is needed, and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time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depends on the value sensed by the sensor. If the sensor is powerless, it may affect the system judgment or even cause the system to be abnormal. The farmer often checks the sensor battery condition and replaces the battery, so that the farmer's workload is not reduce but increase.
Therefore, this thesis purposes a model to establish a sleep time estimation based o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soil humidity, estimate soil humidity changes, perform dormancy procedures, reduce sens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add an external wake-up mechanism to avoid failure to detect during sleep. In addition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and extend operating hour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meet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e me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動機	2
1.3研究目的	3
1.4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相關技術	5
2.1蒸發散估算法	5
2.2土壤濕度感測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8
3.1整體架構	8
3.2研究流程	12
3.3定義影響土壤濕度事件	13
3.4節電策略	14
3.4.1農地環境及氣候因素	14
3.4.2降低電力耗損之方法	16
3.4.2.1休眠時間推測模型	17
3.4.3避免感測資料遺失	28
第四章 模擬實驗	33
4.1模擬環境	33
4.2模擬情境	36
4.2.1模擬灑水	37
4.2.2模擬灑水案例	39
4.2.3模擬降雨	41
4.2.4模擬降雨案例	42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方向	45
5.1結論	45
5.2未來方向	47
參考文獻	48
附錄一 英文論文	50

 
圖目錄
圖 1、整體架構圖	9
圖 2、架構運作流程圖	11
圖 3、研究流程	12
圖 4、農地環境及氣候因素分類流程圖	15
圖 5、狀態1,降低電力耗損決策流程	16
圖 6、休眠時間推測模型分析圖	17
圖 7、土壤濕度蒸發預估時間模型	18
圖 8、蒸發散量公式	21
圖 9、土壤濕度變化量	24
圖 10、狀態1,降低電力耗損之方法執行決策結果	27
圖 11、狀態2,避免感測資料遺失決策流程	28
圖 12、狀態2,避免感測資料遺失執行決策結果流程	29
圖 13、狀態3,避免感測資料遺失執行決策結果流程	30
圖 14、狀態3,避免感測資料遺失決策流程	31
圖 15、狀態4,避免感測資料遺失執行決策結果流程	32
圖 16、狀態4,避免感測資料遺失決策流程	32
圖 17、不同灑水間隔時間各運作模式的持續時間	37
圖 18、每5小時灑水土壤濕度變化	39
圖 19、模式1感測濕度變化與灑水案例	39
圖 20、模式2感測濕度變化與灑水案例	40
圖 21、模式3感測濕度變化與灑水案例	40
圖 22、不同降雨時數之各運作模式運作時長	41
圖 23降雨濕度變化	42
圖 24模式1感測濕度變化與降雨案例	43
圖 25模式2感測濕度變化與降雨案例	43
圖 26模式3感測濕度變化與降雨案例	44
 
表目錄
表 1 估計法所需氣象參數	6
表 2環境狀態表	15
表 3蒸發散單位轉換表(資料來源:[11])	23
表 4模擬環境數值	33
表 5計算後環境模擬數值	34
表 6運作模式間隔時間	36
表 7不同灑水間隔時間各運作模式的持續時間(小時)	37
表 8不同降雨時數之各運作模式運作時長(小時)	41
表 9間隔5小時灑水模擬情境運作結果	45
表 10模擬降雨案例運作結果	46
表 11各運作模式優缺點	46
參考文獻
[1] 葉信富, 陳進發, & 李振誥. (2005). 潛勢能蒸發散經驗公式之最佳化比較. 農業工程學報, 51(1), 27-37.
[2] Yeh HF, HI Lin, CH Lee (2013) Assessment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an Evaporation in Taiwan. (in English with Chinese abstract) J.Taiwan Agric. Engineer. 59:13-21.
[3] Jensen ME, RD Burman, RG Allen (1990).Evapotranspiration and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s. ASCE manual and reports on engineering practice No. 70, ASCE, New York.360pp.
[4] Xu CY, VP Singh (2002) Cross comparison of empirical equations for calculating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ith data from Switzerland.Water Resour. Manage. 16:197-219.
[5] Blaney HF, WD Criddle (1959) Determining water requirements in irrigated areas from climate-logical and irrigation data.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Technical Paper 96.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U.S. Dept. of Agriculture.Washington, D.C. 
[6] Linacre ET (1977) A simple formula for estimating evaporation rates in various climates, using temperature data alone. Agric. Meteorol.18:409-424.
[7] 葉信富, 王士銘, 李哲瑋, & 李振誥. (2014). 利用有限氣象參數評估蒸發散量之研究. 作物, 環境與生物資訊, 11(4), 203-218.
[8] 林俐玲, 蘇煒哲, & 蔡義誌. (2008).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飽和水力傳導度與粗孔隙之探討.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40(2), 195-204.
[9] 張敏德,黃裕益,盛中德(2002)。電阻式土壤水分計於灌溉控制之應用農林學報51(1)。29-39
[10] 李明達(2001)。水分逆境下植物影像特徵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89NTU00415011)
[11] Allen, R. G., Pereira, L. S., Rase, D., and Smith, M., (1998).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d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56, FAO, Rome.
[12] 楊清富. (2014). 土壤水分感測技術及應用. 臺南區農業專訊, (87), 18-21.
[13] Bilskie, J., & Scientific, C. (2001). Soil water status: content and potential. Campbell Scientific, Inc. App. Note: 2S-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