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8201417203900
DOI 10.6846/TKU.2014.00845
論文名稱(中文) 公共藝術策展作為都市設計的取徑:台灣公共藝術策展案例之研究(2002~2012)
論文名稱(英文) Public Art Curations As An Approach Of Urban Design: Cases Study On Public Art Curations In Taiwan (2002-2012)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朱百鏡
研究生(英文) Pai-Ching Chu
學號 895380102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7-10
論文頁數 2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陳珍誠
委員 - 賴怡成
委員 - 陳愷璜
委員 - 康旻杰
關鍵字(中) 公共藝術
都市設計
行政設計
策展人技藝
在地創作
關鍵字(英) public art
urban design
administration design
intelligence of curator
site-specific ar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試圖就「公共藝術策展」作為都市設計的手段與方法之一,進行理論與空間形式的架構性描述與生產。將當代藝術討論中在地創作(site-specific art)的創作內容與形式,以都市設計工作中「差異性」建構地點特殊性的工作內容進行重組,給予知識性建構並提出公共藝術作品的分析性架構。

空間的物理形式上,雕塑物件擺脫以「印痕」(engram)方式作為地點標示的功能,進行具有強化地點敘事的延伸性作用。在地創作實踐中的空間介入,說明作品進行「都市縫補」與「生活路徑描繪」等空間生產形式的可能性,同時透過公共藝術設置中臨時性作品的功能性意義,說明空間由交換價值回歸到使用價值的過程。空間的社會形式中,現況創作生態下,作品所製造的社會形式來自於「動員能力」;而公共藝術的積極性目的,則在於透過作品召喚潛在的集體,並由作者於地點特殊性的考察下,透過召喚集體的過程建構特定地點中的主體性與美學經驗,用以支應「地方學」與「在地智能」的建構。

行政官僚以公眾利益為主體的空間計劃書寫作中,行政資源作為一種「可被操作」的美學經驗,反應在行政官僚的工作內容,以「行政資源取得」、「設置計劃書寫作」、「執行小組設立」與「委託代辦遴選」為形式,進行以公共利益為主體的空間計劃。並透過經驗研究的內容,說明行政官僚透過「行政干預」,與策展人和藝術家團隊進行有效溝通的過程。

策展人與空間專業者合作下的技藝;在地創作的策展類型作為空間生產的手段;必須擺脫美術館/藝廊模式的策展形式下,商業價值造成策展內容與地方經驗的斷裂。空間生產的「策展智能」建構目的,同時說明在地創作策展的特徵:反應在「強化策展人的空間認知」、「空間專業工具與操作手法的挪用」、「空間資料拆解的能力」與「藝術家創作政治與地點重新配對」等策展工作的內容。
英文摘要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mbark on a framework description and production in a theoretical and spatial form by employing “public art curation” as a means and a method of urban design. Through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of site-specific art in the discussion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dissertation seeks to reconstruct the “difference” constructive singular task/content in the work of urban design. This will give an epistem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a public artwork. 

As the physical form of space is concerned, the object of the sculpture can hardly get rid of the engram function as landmark that strengthens the narration and derivation of a place. The spatial engagement of the site-specific art explains the possibilities of spatial production, such as “urban weaving” and “living path re-mapping.” Meanwhile, through the functional meaning from the temporary work in the public art, it explains a process from value in exchange to value in use. In the social form of space, under the existing creative ecology, the social forms that the work produces come from the “ability of mobilization.” The active purpose of the public art resides on the potential collectivity that the work summons. Also, under author’s singular investigation, it constructs subjectivity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a certain plac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ummoning the collectivity. It is made to susta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studies” and “local knowledges.”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 employs the public interest as the subject of spatial project writing. The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serve as a “manipulatable” aesthetic experience that reflects in the work cont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 in forms such as “the obtaining of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the writing of setting plan,” “the establishment of execution group” and “the selection of entrusting agency” used to function as a subjective spatial plan of public interest. Through the content of experiential research, it accounts for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ced by the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curator and the artist groups. 

As the know-how with the curator and spatial experts is concerned, the means of site-specific art curation as spatial production has to get rid of the curative form of “art museum/art gallery,” that is, the business value that causes the gap between the curative content and the living experience. The goal of forging the curative intelligence explains the features of site-specific curation: it is reflected on the curative works such as “the reinforcement of curator’s spatial cognition,” “the spatial professional tool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operative methods,” “the ability of decomposing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artist’s creation and the re-assembling with plac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部份:方法論

第一章、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背景:當下公共藝術創作進行空間生產的條件 …………………………….…8
1.2.1. 商業性價值下炒作的偉大作品 ……………………………………….….12
1.2.2. 與作品自身分離的參與形式 ………………………………………….….16
1.2.3. 缺乏歷史基礎的策展人「技藝」.........................................................20
1.2.4. 從「庸俗」的觀眾到「行政設計」:行政官僚意識形態的揭露 ……..25
1.3. 研究問題:公共藝術策展作為「都市設計方法」的提問 …………………………28

第二章、相關文獻討論 ……………………………………………………………………34
2.1. 空間專業的知識背景:從「差異性」到「都市意義」的描述 ……………………35
2.2. 情境主義國際(SI)作為空間再異化的描述與差異性的歷史書寫 ………………41
2.3. 情境主義下的空間生產形式 …………………………………………………………44
2.4. 當代藝術作為典範:「新類型公共藝術」與「關係美學」 ………………………46
〔第二章〕小結 ……………………………………………………………………………50

第三章、研究設計 …………………………………………………………………………54
3.1. 分析方法 ………………………………………………………………………………54
3.1.1. 作品內容軸向 ………..………….……………………………….…..….…54
3.1.2. 作品類型軸向……………………….………………………………..….…57
3.1.3. 作品落點的意義與移動的可能性  ……………………..…………………61
3.2. 研究對象:街區型公共藝術策展 ……………………………………………………64
3.3. 研究方法 ………………………………………………………………………………68
第二部份:公共藝術策展中的空間形式

第四章、研究對象的基地背景描述 ………………………………………………………71
4.1.「大同新世界-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迪化污水廠公共藝術設置」的歷史背景與都市過程 …………………………………………………………………………………71
4.2. 「迴計劃—新北市中港大排公共藝術設置計劃」的歷史背景與都市過程 ………78
〔第四章〕小結 ……………………………………………………………………………82

第五章、公共藝術作品中空間的物理形式 ………………………………………………83
5.1. 作品的象徵意義與觀眾閱讀的斷裂 …………………………………………………85
5.2. 作品作為「地點標示」的都市功能 …………………………………………………90
5.3. 作品作為都市縫補的功能 ……………………………………………………………98
5.3.1. 作品象徵意義中空間「連續性」的假想 ………………………..………99
5.3.2. 「生活路徑」的描繪與提示 …………………………………………….103
5.4. 臨時性作品配合活動形式作為「節慶」中的差異地點 …………………………..107
5.4.1. 節慶下的空間場域 ……………………………………………………….107
5.4.2. 節慶感的提升—活動形式之外的採購項目 …………………………….112
〔第五章〕小結 …………………………………………………………………………..115

第六章、公共藝術作品中的社會形式 …………………………………………………..117
6.1. 「動員機制」與其延伸性意義 ……………………………………………………..118
6.2. 潛在「集體」的觸發 ………………………………………………………………..129
6.3. 作品建構特定地點中的主體 ………………………………………………………..137
6.4. 現有生活圖層的再定義 ……………………………………………………………..143
〔第六章〕小結 …………………………………………………………………………..150
第三部份:公共藝術策展中的機制討論

第七章、「行政設計」—行政官僚體系於公共藝術策展中的功能性價值 …………..153
7.1. 「歷史行動者」價值下的空間計劃書寫作 ………………………………………..155
7.2. 「委託代辦」的功能性角色 ………………………………………………………..161
7.3. 執行小組成員的組成結構與意識形態 ……………………………………………..164
7.4. 「公共利益」為主體的空間計劃書 ………………………………………………..169
〔第七章〕小結 …………………………………………………………………………..175

第八章、策展人與藝術家之間的工作機制 ……………………………………………..179
8.1. 「美術館/藝廊體系」的空間介入想像 …………………………………………..179
8.2. 「純粹度」造成作品形式與參與形式的分離 ……………………………………..185
8.3. 商業性價值造成的溝通障礙 ………………………………………………………..189
8.4. 「在地創作」的策展工作中藝術家團隊的工作模式 ……………………………..197
8.4.1. 策展人的空間認知 ……………………………………………………….202
8.4.2. 空間專業的工具論 ……………………………………………………….206
8.4.3. 空間資料的拆解與藝術家的配對工作 ………………………………….208
〔第八章〕小結 …………………………………………………………………………..211


第九章、研究結論與後續研究方向建議 ………………………………………………..213


參考文獻 …………………………………………………………………………………..226


圖目錄:
圖 1-1:研究問題(本研究繪製)................................................................................7
圖 1-2:Richard Serra 於1981年設置於紐約聯合廣場(Federal Plaza) 的作品「傾斜之弧」(Tilted Arc) ……………………………………………………………………13
圖 2-1:相關文獻討論(本研究繪製) ………………………………………………….33
圖 3-1:根據文獻回顧所生產的研究架構(本研究整理)..........................................53
圖 3-2:將現有案例放置於分析架構後的圖像:作品分析圖(本研究整理) ……….60
圖 3-3:公共藝術策展分析架構(本研究整理) ……………………………………….63
圖 3-4:公共藝術大事記(本研究整理) ……………………………………………….65
圖 4-1:「大同新世界」作品配置圖 …………………………………………………….71
圖 4-2:「迴計劃—新北市中港大排公共藝術設置計劃」作品配置圖  ………………78
圖 5-1:林珮淳作品《蛹之生》 ………………………………………………………….85
圖 5-2:田原桂一作品《澄—光之柱》 ………………………………………………….88
圖 5-3:李俊陽作品《游—守護者》..........................................................................93
圖 5-4:駱麗真作品《朗朗》 …………………………………………………………….96
圖 5-5:台灣水團隊作品《溯—新莊之窗》 …………………………………………….99
圖 5-6:黃瑞茂與吳鼎武.瓦歷斯作品系列《引導一段無法到達的旅程》 ………...102
圖 5-7:林龍如、熊宜一作品《大地重現》 …………………………………………..105
圖 5-8:楊春森作品《漂—超現實的新科技生命體》 ………………………………..109
圖 5-9:「媒體露出」台灣水團隊作品《溯—新莊之窗》 ……………………………113
圖 5-10:「藝文採購」英國藝術家 Filthy Luker 的充氣系列作品《Art Attack》 ….113
圖 5-11:台灣藝術發展協會與帝門藝術基金會共同策劃《社區環境藝術培育計劃》 ………………………………………………………………………………………………114
圖 6-1:顏名宏作品《一種接觸的美學》 ………………………………………………118
圖 6-2:葉蕾蕾作品《我們在天空飛翔》 …………………………………….………..120
圖 6-3:容淑華作品《活—民眾參與及社區營造》 …………………………………..126
圖 6-4:江洋輝作品《友好事實:我們同一國!》 …………………………………..128
圖 6-5:「無重力行動群」作品《新路秧田—空間激能測試》 ……………………..130
圖 6-6:李俊陽與其作品《幻戲迷牆》 ………………………………………………..133
圖 6-7:鍾文音作品《我的阿嬤學堂—桌椅與化妝鏡之間,重返凝凍的光陰》 …..137
圖 6-8:黃子欽作品《迪化街二段 386 號》 …………………………………………..141
圖 6-9:劉和讓作品《易物計劃》 ……………………………………………………..142
圖 6-10:受訪者(A-04)提到:「我覺得他最屌的是,他直接把紅豆餅的車子推到現場,開幕那天兩個小時內免費讓大家吃。」 ………………………………………….149
圖 7-1:現有公共藝術執行作業(本研究整理).....................................................152
圖 7-2:公共藝術設置中,行政官僚得以進行的操作內容。(本研究整理) ……..154
圖 8-1:不同類型策展人在藝術家團隊與行政官僚之間的功能(本研究繪製) …..178
圖 8-2:C. Walsh  作品《演—分類迷障》 ……………………………………………190



表目錄:
表 3-1:受訪者名單(本研究整理)..........................................................................70
參考文獻
1. 一般著作:
Bishop, Claire. (2006). THE SOCIAL TURN: COLLABOR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Artforum International. 
Bourriaud, Nicolas. (2002). Relational Aesthetics. Les presses du reel.
Dessauce, Marc (Ed.). (1999). The inflatble moment: pneumatics and protest in 1968. NY: Princeton Architectual Press.
Knight, Cher Krause. (2008). Public Art: Theory, Practice and Populism. MA: Blackwell.
Kwon, Miwon. (2004).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Miles, Malcolm. (2004). Urban Avant-Gardes: art, architecture and change. NY: Routledge.
Pietromarchi, Bartolomeo (Ed.). (2005). the [un]common place. Barcelona: Fondazione Adriano Olivetti and Actar.
Sadler, Simon. (1999). The Situationist City.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Castells, M.(1983)。 一個跨文化的都市社會變遷理論 (陳志梧譯)。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 223-300)。 台北市: 明文。
Castells, M.、Portes, A.(2002)。 底層的世界:非正式經濟的起源、動力與影響 (夏鑄九、王志弘譯)。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 333-366)。 台北市: 明文。
Debord, G.(2007)。景觀社會(王昭風譯)(第 2 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Debord, G.(2007)。 附錄:飄移的理論 (王昭風譯)。載於 景觀社會。(第 2 版,頁 105-109)。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Debord, G.(2007)。 附錄二:異軌使用手冊(王昭風 譯)。載於 景觀社會。(第 2 版,頁 110-116)。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Dessauce, M.(主編)(1999)。The inflatble moment: pneumatics and protest in 1968。 NY: Princeton Architectual Press。
Forester, J.(1995)。面對權力的規劃(劉梅君、江明修譯)。台北市:五南。
Frampton, K.(2007)。建構文化研究:論 19 世紀和 20 世紀建築中的建造詩學(王駿陽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Giddens, A.(2010)。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批判:權力、財產與國家(郭忠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Graafland, A.(2005)。建築的社會場域:阿姆斯特丹、東京、紐約(葉朝憲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Grout, C.(2002)。藝術介入空間(姚孟吟譯)。台北市:遠流。
Harvey, D.(2007)。巴黎,現代性之都(黃煜文譯)。台北市:群學。
Harvey, D.(2010)。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王志弘、王玥民譯)。台北市:群學。
Jacob, M. J.(2004)。 不入流的觀眾 (徐文瑞譯)。載於 S. Lacy(主編), 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頁 63-74)。 台北市: 遠流。
Kester, G. H.(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悧等譯)。台北市:遠流。
Lacy, S.(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等譯)。台北市:遠流。
Lefebvre, H.(2002)。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 (王志弘譯)。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第 4 版,頁 19-30)。 台北市: 明文。
Miessen, M.(2012)。參與的惡夢(翁子健譯)。北京:金城。
Miles, M.(2003)。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遠景(簡逸姍譯)。台北市:創興。
Pred, A.(2002)。 結構歷程與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 (許坤榮譯)。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第 4 版,頁 81-103)。 台北市: 明文。
Soja, E. W.(2004)。第三空間(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台北縣:桂冠。
Sonfist, A.(主編)(1996)。地景藝術(李美蓉譯)。 台北市: 遠流。
Venturi, R.(1997)。向拉斯維加斯學習(賀承軍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林宏璋(2005)。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姚瑞中(2004)。台灣廢墟迷走。台北市:田園城市。
姚瑞中+LSD(2013)。海市蜃樓 III: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察。台北市:田園城市。
夏鑄九(1995)。 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之同道。載於 理論建築—朝向空間時間的理論建構。(第02冊,頁 20-47)。 台北市: 台灣社會研究。
夏鑄九(與許坤榮、符耀湘合作)(1995)。 台灣非正式營造系統中關於木材使用之營造措詞初擬。載於 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 1987-1992。(第03冊,頁 107-134)。 台北市: 台灣社會研究。
張一兵(2007)。 代譯序:德波和他的《景觀社會》(王昭風譯)。載於 景觀社會。(第 2 版 )。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梁虹(2007)。 中譯序:德波與激進的「景觀社會」評論。載於 景觀社會評論。(頁 1-9)。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建宏(2010)。一種獨立論述。台北市:田園城市。
黃建宏、蘇育賢(2009)。CO-Q。台北市:田園城市。


2. 公共藝術專書:
竹圍工作室(主編)(2010)。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開創環境教育的另類模式。 台北縣: 竹圍創藝國際。
吳瑪悧等(2012)。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市:竹圍創藝國際。
身聲劇場(主編)(2010)。藝想天開上街去—淡水藝術踩街系列 NO 2009。 台北縣: 身聲劇場。
林登讚(主編)(2011)。玩美新城:新北市公共藝術導覽。 新北市: 新北市文化局。
胡朝聖、袁廣鳴(2005)。魔幻城市:科技公共藝術。台北市:文建會。
倪再沁(2005)。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台北市:文建會。
張惠蘭(2011)。 流動的色彩密碼。載於 看見 360 度寶藏巖:寶藏巖公共藝術探索專刊。(頁 47-54)。 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曾旭正(2005)。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台北市:文建會。
黃健敏(2005)。節慶公共藝術嘉年華。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黃瑞茂(2010)。藝域書寫:生活場景與公共藝術的行動對話。台北市: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OURs。
熊鵬翥(主編)(2008)。藝術走著瞧:台北縣公共藝術導覽。 台北縣: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顏名宏(2005)。場域游走:互動公共藝術。台北市:文建會。
蘇瑤華(主編)(2011)。看見 360 度寶藏巖:寶藏巖公共藝術探索專刊。 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3. 期刊雜誌:
呂佩怡 (2011)。 「Off-Site 藝術」初探。現代美術學報,22,頁 9-36。 
呂佩怡(2012)。當代藝術展覽在都市開發與更新裡的角色。藝術觀點 ACT,45,頁 50-56。
夏鑄九 (2010)。 全球化台北的都市再發展策略之文化表現—台北市北大同文化園區計畫與大同新世界公共藝術方案的形成與執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6,頁 1-16。 
黃瑞茂、朱百鏡 (2008)。 「淡水社區工作室」參展報告。建築師,頁 94-97。 


4. 成果發表、設置報告書與會議記錄:
中港大排公共藝術執行小組「第四次會議紀錄」(中華民國98年5月1日)。
中港大排公共藝術執行小組「第七次會議紀錄」(中華民國98年8月14日)。
中港大排公共藝術執行小組「第八次會議紀錄」(中華民國98年9月10日)。
中港大排公共藝術執行小組「第十次會議紀錄」(中華民國98年11月11日)。
中港大排公共藝術「第一次勘驗會議紀錄」(中華民國100年9月23日)。
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完成報告書(2005)。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公共藝術99年實務講習手冊(2010)。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迴計劃:新北市中港大排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成果專刊(2012)。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中港大排污染改善暨河廊環境營造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劃」設置完成報告書(2012)。新北市。
陳冠甫等(主編)(2006)。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 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簡丹(主編)(2003)。2002年台北公共藝術節—內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活動成果編輯。 台北市: 台北市文化局。


5. 論文:
王筱文(2008)。城市中公共藝術的介入所造成影響層面之研究—以「粉樂町 Ⅱ-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素慧(2004)。公共藝術形塑特定街區之探討—台北市敦化通廊公共藝術與北京市王府井街、長安街城市雕塑之案例研究。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吳思慧(1995)。公共藝術生產的公共過程與「公共性」建構—以台北市東區捷運通風口公共藝術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佩怡(2000)。後九〇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策展的「本土/國際」策略探討。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于聖(2005)。造圖索冀地圖集體藝術創作計畫。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林佳(2009)。當觀眾變成共同創作者:參與式藝術創作意義探究(1990~2009)。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6. 網站與網頁文章: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富邦案
http://zh.m.wikipedia.org/wiki/台北都市防災設施
http://zh.wikipedia.org/wiki/鍾文音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http://www.ct.taipei.gov.tw/zh-tw/C/About/History/1/3/12.htm
http://www.ct.taipei.gov.tw/zh-tw/C/About/History/1/3/15.htm
http://www.ct.taipei.gov.tw/zh-tw/C/About/History/1/3/16.htm

O`Neill, P.(2007)。 The Curatorial Turn: From Practice to Discourse。取自 http://artitude-monthly.blogspot.tw/?m=1
法令條例總說明:「臺北市公共藝術推動自治條例」暨「臺北市公共藝術基金收支保管運用自治條例」總說明。取自 http://taipeipublicart.culture.gov.tw/tw/fund.php?fund_contents_id=6
大龍峒保安宮。取自 http://www.baoan.org.tw/HTML/Dalongtong/dalongtong.asp
北費城社區重建的故事。取自 http://www.baoan.org.tw/HTML/Dalongtong/dalongtong.asp
王聖閎。 當「日常生活」成為課題:藝術行動中的文化反省。取自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160/788/64
吳垠慧(2013)。調查蚊子館 姚瑞中獲集群藝術獎。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042900332.html
侯杰(2012)。托尼·克拉格:藝術無用  所以偉大。取自 http://cul.china.com.cn/renwu/2012-03/20/content_4885293.html
陳其南/陳琳。 公共藝術觀念之建構:結合社區總體營造。取自 http://taipeipublicart.culture.gov.tw/tw/knowledge.php?knowledge_contents_id=143
陸家豪(2012)。 中港大排公共藝術 雨水冰棒重視水資源。取自 http://bigboat.typepad.com/hcnews/2012/01/中港大排公共藝術-雨水冰棒重視水資源.html
黃秀麗(2013)。 郝龍斌:讓臺北市真正成為創意設計之都。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郝龍斌-讓臺北市真正成為創意設計之都-102917630.html
黃瑞茂(2013)。 Re-program:都市過程中,都會社區營造再思考。取自 http://blog.yam.com/tanw/article/59432902
黃鈺琴(2010)。 季・拉黑子・達立夫-台灣大百科全書。取自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313
楊成瀚(2013)。 一場有關城市的早熟性展示:「城市魅感」(Urban Synesthesia)展。取自 http://artitude-monthly.blogspot.tw/2013/03/urban-synesthesia.html
劉曉瑾(2007)。 塞拉(Richard Serra)—四十年雕塑回顧展。取自 http://publicart.moc.gov.tw/artist/artist_single.php?id=25
簡子傑(2003)。 再會《文化測量》:2003年7月4日記於北藝大圖書館。取自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160/229/64
簡麗庭(2012)。 從現場實作到文件展演:「打開 當代」封關大展。取自 http://artitude-monthly.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4817.html
龔卓軍(2012)。 山也BOT,海也BOT,但友誼無法BOT—朋友社會的空間美學模式。取自 http://act.tnnua.edu.tw/?p=519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