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8200610330800
DOI 10.6846/TKU.2006.01140
論文名稱(中文) 政治權力與歷史詮釋:以蔣渭水之形象變遷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Political power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the change of Jiang wei-shuei's im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吳婉珣
研究生(英文) Wan-Hsun Wu
學號 68955005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7-11
論文頁數 14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翠蓮
委員 - 李培元
委員 - 劉淑惠
關鍵字(中) 蔣渭水
政治權力
形象變遷
歷史詮釋
傅柯
知識-權力
關鍵字(英) Jiang Wei-shuei
Political power
the change of imag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Michael Focault
knowledge-pow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積極參與日治時期政治社會運動的蔣渭水,早年曾受漢學薰陶,及長又接受日式近代教育洗禮;由於蔣氏之政治生命隨著二○年代的過去而結束,不同於其他知識分子經歷日後國民身分轉變的衝擊,使其政治形象的純淨度得以保全,但也因此在日後引發各方政治立場爭相詮釋。
    蔣渭水形象在各時代的解讀差異甚大,於日本殖民者眼中是民族主義的煽動者,戰後被國民黨政府視為中國民族主義者,黨外時期的反對運動主張蔣氏是體制內改革者,解嚴後則有愈來愈多學者認為他是台灣民族主義者;此外,八○年代後,蔣渭水的形象解讀開始出現百家爭鳴的現象,因此本文針對蔣渭水形象在各時代的轉變加以分析,討論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過程及影響,進而推論出歷史人物或事件之詮釋與政治權力的關聯。
    蔣渭水的形象解讀之所以在各時代有所不同,以傅柯「知識-權力」理論的分析來看,是與「誰有權解釋」有關,意即蔣渭水形象是依據當代有權發聲者的認知或需求而產生不同的詮釋角度,並型塑成一套對當權者有利的知識體系。
    藉由探討蔣渭水的形象變遷過程可知,歷史人物定位的解讀並非約定成俗,各時代的詮釋方式是隨著當時的權力運作而有所不同,擁有權力者取得發聲權,以左右人物或事件的歷史解釋。
英文摘要
Jiang Wei-shuei was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the social movement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1895-1945). He was well educa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as a child and later received modern Japanese education. Jiang’s political career ended with the 1930s, which also means that his political image remained intact unlike other intellectuals who also underwent the impact of citizenship changes. However, this caused a multitude of interpretations made by those from a variety of political standings.
  Jiang’s image suffered grea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ges. He was an agitator of nationalism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a Chinese nationalist to the post-war Nationalist Party government; a revolutionist within the system to the ‘Tang Wai’ (non-KMT) oppositionists. After the lift of the martial law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regard him as a Taiwanese nationalist. From the 1980s onwards, there were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Jiang’s image. This essay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transitions from different ages and discuss the reasons, the process, and impact of such differences and conclu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ower and past events and individuals.
  Jiang’s image may b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over the year may be the result of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interpret’ according to Michael Focault’s ‘knowledge-power’ theory. This is to say that Jiang’s image was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r requirements of those who has the authority at the time and formed in such a way that favors these people.
  It can be observed from studying how Jiang’s image changed overtime that the image of a historical figure might not always remain constant. Interpretations may vary with power play of the time. Those who hold power determines how past events or figures are interpret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7

第二章  蔣渭水生平與思想主張……………………………………19
第一節  蔣渭水其人生平……………………………………………19
第二節  蔣渭水的思想主張…………………………………………28

第三章  蔣渭水的形象定位(一):官方…………………………57
第一節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看法………………………………57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時期的定位……………………………………80
第三節  日治時期與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論述建構…………………104

第四章  蔣渭水的形象定位(二):民間…………………………113
第一節  解嚴前詮釋衝突……………………………………………113
第二節  解嚴後重新解讀……………………………………………124
第三節  民間社會多元詮釋型態……………………………………131

第五章  結論…………………………………………………………138
徵引書目………………………………………………………………141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史料
《臺灣民報》,台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3 年。
《臺灣新民報》,台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3 年。
王國璠纂修,《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忠義》,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
年。
王詩琅原修,盛清沂整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抗日先賢篇》,台北: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年。
王詩琅纂修,《臺北市志稿.卷九:人物志-特性.抗日》,台北:臺北市文獻委
員會,1961 年。
王詩琅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特行篇》,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1962 年。
江亮演等編纂,高育仁等主修,林洋港等監修,《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
志-社會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年。
吳三連原著,張炎憲編,《吳三連全集(六):戰後政治運動及其他》,台北:財
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2 年,一版一刷。
林獻堂原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一)》,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
究所籌備處,2000 年,初版。
林獻堂原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二)、(三)、(四)》,台北:中央研
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年,初版。
張深切著,陳芳明等主編,《張深切全集[卷二]-里程碑(下)》,台北:文經
出版社,1998 年,初版。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原題:臺北市志初稿:社
會志-政治運動篇)》,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 年,再版。
黃典權等編纂,高育仁等主修,林洋港等監修,《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
志-人物表篇、人物傳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年。
黃旺成原修,李汝和整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九:革命志-抗日篇》,台北:臺
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年。
黃旺成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九:革命志-抗日篇》,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2002 年,初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
卷](臺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南天書局,1995 年,台北二刷(1939
年台北初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二冊.
政治運動》,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 年,第一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出
版社,1988 年,初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翁佳音譯,《臺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台
北:稻鄉出版社,1992 年,初版。
蔣渭水原著,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 年,初
版。
蔣渭水原著,白成枝編,《蔣渭水遺集》,台北:蔣先烈遺集刊行委員會,1950
年。
蔡培火原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一):家世生平與交友》,台北:財團
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年,一版一刷。
蔡培火原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台
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年,一版一刷。
盧世標纂修,盧纘祥等監修,《宜蘭縣志.卷九:革命志-抗日篇》,宜蘭:宜蘭
縣文獻委員會,1962 年。
盧世標纂修,盧纘祥等監修,《宜蘭縣志.卷八:人物志-歷代人物篇》,宜蘭: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2 年。
(二)專書著作
H.L. Dreyfus & P. Rabinow ed.,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g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gago Press, 1983.
H.L. Dreyfus & P. Rabinow,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
桂冠出版公司,1992 年,初版。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
Michel Foucault,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8.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72.
Michel Foucau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0.
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Michel Foucault, in Colin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 Harvester Press, 1980.
Michel Foucault,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年,初版
七刷。
Michel Foucault,尚衡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桂冠出版公司,
1994 年,初版。
Michel Foucault,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1 年,一版一刷。
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出版公司,1998 年,初版三刷。
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8
年,初版四刷。
Michel Foucault,嚴鋒編譯,《權力的眼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一版一刷。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台北:臺灣風物,1977 年。
王詩琅,《臺灣人物誌-臺灣人物》,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9 年,初版。
王曉波,《臺灣意識的歷史考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 年,初版。
李筱峯,《臺灣史100 件大事》,台北:玉山社,1999 年,第一版一刷。
李筱峯、王佳怡協同撰述,《與馬英九論臺灣史》,台北:玉山社,2006 年,初
版一刷。
李筱峯、莊天賜,《快讀臺灣歷史人物2》,台北:玉山社,2004 年,初版一刷。
杜聰明,《回憶錄》,台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73 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晚報,1989 年,初
版。
孟樊(陳俊榮),《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出版公司,2001 年,初版一
刷。
林柏欣,《蔣渭水先生逝世七十週年紀念專刊》,台北: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
2001 年。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1998 年,一版一
刷。
黃煜文,《傅柯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台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90
年,初版。
黃煌雄,《臺灣的先知先覺者-蔣渭水先生》,台北:輝煌出版社,1976 年,初
版。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先知先覺》,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 年,初版一
刷。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06 年,初版一
刷。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一)》,台北:三民書局,1977 年,四版。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二)》,台北:三民書局,1988 年,四版。
葉炳輝、許成章合著,《南天的十字星-杜聰明博士傳》,高雄:新民書局,1960
年。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北:晨星出版社,2000 年,初版。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出版社,1985 年,初版一刷。
臺灣省文獻會主編,《臺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 年,再版。
蕭友山,《臺灣解放運動の回顧》,台北:三民書局,1946 年。
謝春木,《臺灣人の要求》,台北:臺灣新民報社,1931 年。
謝春木,《謝南光著作選(上、下)》,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年,初版。
簡炯仁,《臺灣民眾黨》,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年,初版。
蘇新,《憤怒的臺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 年,初版一刷。
(三)期刊論文
Michel Foucault, ’Politics and reason’ in L. Kritzman ed.,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 and other writings 1977-1984”.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八十年代編輯部,〈座談會:八十年代民主政治發展〉,《八十年代》二卷三期,
1981 年3 月。
八十年代編輯部,〈偉大的醫者–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特別報導–昔日臺灣社會
中傑出的醫師〉,《八十年代》一卷六期,1979 年11 月。
王大佑,〈前輩的身影–兼弔陳逢源先生〉,《八十年代》五卷三期,1982 年10
月。
王曉波,〈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內的路線
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七期,1997 年。
李南衡,〈日據時代臺灣的言論自由〉,《八十年代》一卷二期,1979 年7 月。
李哮佛,〈臺灣歷史不容閹割〉,《八十年代》五卷二期,1982 年9 月。
亞洲人編輯部,〈「治警事件」前後之回顧〉,《亞洲人》一卷一期,1980 年2 月。
亞洲人編輯部,〈從參選到落選的心路歷程〉,《亞洲人》六卷二期,1984 年1 月。
卓國豪,〈不准紀念蔣渭水〉,《八十年代》一卷四期,1979 年9 月。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宜蘭文獻-烈士蔣渭水特輯》,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1965 年。
林濁水,〈中國民主黨組黨始末〉,《亞洲人》二卷五期,1982 年4 月。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四十二期,2001 年。
姚人多,〈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當代》,一五○期,
2000 年。
胡啟明,〈陳水扁談體制內–議員如何推動民主運動〉,《關懷》十期,1982 年10
月5 日。
翁平,〈「體制內改革」「改革體制」的理論探索–訪台大胡佛教授〉,《關懷》九
期,1982 年9 月5 日。
康文雄,〈噶瑪蘭的後代–宜蘭黨外生生不息〉,《亞洲人》三卷五期,1982 年10
月。
張炎憲,〈一九二○年代的蔣渭水〉,《臺灣風物》四十一卷四期,1991 年12 月。
張炎憲,〈一九二○年代的蔣渭水〉,《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紀念暨臺灣史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要》,高雄:高雄縣政府,1991 年。
張炎憲,〈日治時代臺灣社會運動-分期和路線的探討〉,《臺灣風物》四十卷二
期,1990 年6 月。
張炎憲,〈臺灣民眾黨的創立者-蔣渭水〉,《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三冊)》,台北:
自立晚報,1985 年,初版。
許淑真,《政治與傳記書寫:謝雪紅形象的變遷》,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0 年。
陳永興,〈第二號「臨床講義」–給黨外人士看病〉,《八十年代》四卷六期,1982
年7 月。
黃森松,〈黨外.議會.群眾–探索臺灣本土民主運動的方向與方法〉,《亞洲人》
六卷一期,1983 年12 月。
黃煌雄,〈日據時期臺灣民族運動發展概論〉,《八十年代》四卷一期,1982 年。
黃煌雄,〈民主的香火:中國民主運動發展史(二)–臺灣部份(1946-81)〉,《八
十年代》四卷一期,1982 年2 月。
黃煌雄,〈如何紀念臺灣抗日英烈〉,《亞洲人》一卷六期,1981 年10 月。
黃煌雄,〈臺灣近代民族運動的歷史意義〉,《八十年代》五卷一期,休士頓演講,
1982 年8 月。
黃煌雄,〈蔣渭水其人其事〉,《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紀念暨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要》,高雄:高雄縣政府,1991 年。
黃煌雄,〈職業革命家.社會運動家.政治改革家〉,《八十年代》一卷三期,1979
年8 月。
黃煌雄,〈黨外再出發〉,《八十年代》三卷四期,1981 年11 月。
黃煌雄、高鈴鴻,〈我們的嚴正聲明〉,《八十年代》一卷四期,1979 年9 月。
黃煌雄整理,〈蔣渭水先生遺訓〉,《八十年代》一卷四期,1979 年9 月。
黃裕元,〈論人物研究與歷史觀—以林獻堂之「民族思想」為例〉,《史匯》四期,
2000 年。
蔡憲崇、謝德錫,〈林獻堂與蔣渭水–臺灣政治人物的比較研究(一)〉,《關懷》
十期,1982 年10 月5 日。
盧清泉,〈臺灣民族運動的社會經濟內容–一個臺灣左派的臺灣民族運動觀〉,《臺
灣新文化》,1987 年10 月。
蕭欣義,〈蔣渭水之外的臺灣民族運動〉,《八十年代》五卷四期,1982 年11 月。
戴振豐,《葉榮鐘與臺灣民族運動(1900-1947)》,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1999 年。
簡炯仁,〈日本帝國的殖民統治與臺灣意識的興起〉,《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紀念暨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1991 年。
顏尹謨,〈通過體制改革體制〉,《關懷》九期,1982 年9 月5 日。
(四)非文字資料
《追念民主鬥士與文化先鋒–蔣渭水:蔣渭水臺灣大眾葬葬儀紀錄片》DVD,
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5 年。
《臺灣百年人物誌:熱血男兒–蔣渭水》DVD,台北:公共電視製作,2002 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