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2006490200
DOI 10.6846/TKU.2020.00613
論文名稱(中文) 「有夢,也敢追夢」 原鄉原住民外出求學復原力探究
論文名稱(英文) “Having dreams, and go pursue them.” Study on Resilience of Indigenous People Leave Hometown for Stud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陳芊卉
研究生(英文) Chien-Hui Chen
學號 60569009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6-27
論文頁數 19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貴傑(cgcjeff@mail.tku.edu.tw)
委員 - 吳欣蕙
委員 - 徐加玲(clhsu@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原鄉原住民
復原力
外出求學
關鍵字(英) Indigenous Students
Resilience
Going Away to School(GA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許多原鄉原住民學生在原鄉完成基礎教育後,便面臨至異地求學之生涯抉擇,國內研究指出外出求學過程,原住民學生將承受跨文化、跨脈絡因素之衝擊,當個體缺乏資源和因應能力時,則無法完成學業。本研究動機為了解完成學業之原鄉原住民學生,在遭遇生涯阻礙困境時因應的方法。

本研究目的在於還原原鄉原住民外出求學的過程中,在異地求學面臨逆境之適應經驗,以及在異地求學克服逆境之復原力展現。研究設計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採取立意取樣,並以半結構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關於原鄉原住民異地求學復原力之展現的故事。研究訪談位五位受訪者,三位完成高等教育學位學歷、兩位因生涯規劃而在就學期間選擇休學。

本研究發現外出求學的原鄉原住民遭遇之逆境有下列六項特點:(一)從山上到山下的環境變動、(二)學校大環境改變的不適應、(三)學習不適應、(四)人際不適應、(五)經濟困難狀況,以及(六)對生涯的茫然。

本研究發現外出求學的原鄉原住民之復原力保護因子有下述內涵:(一)個人保護因子:(1)正向情緒、(2)內控信念、(3)積極因應問題、(4)幽默、(5)實際控制期待、(6)自我增強、(7)自助行動。(二)家庭保護因子:家人的支持。(三)外在保護因子:(1)學校提供的資源、(2)同儕支持、(3)政府原住民學費減免制度。

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與討論,對於未來研究、原鄉原住民外出求學規劃和原住民青少年教育工作等幾個層面,提出若干建議,做為學術研究、心理輔導及教育工作的參考。
英文摘要
Many indigenous students have to face the choice of leaving hometown for their career after completing basic education. Domest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digenous students who study away from their hometowns may experience cross-cultural and cross-contextuality shock. With the lack of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 of adaptation ability, many of them have difficulties in completing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ly.

The motiva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indigenous students who completed their higher education, their ways of responding when encountering obstacles with adversity circumstances in their career.The aim of the study is return to the process of indigenous students who adapt to study with the adversity experience and their resilience to overcome the tough period in their go away to school. The research design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purposive sampling and uses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llect stories about the resilience of these indigenous students go away to school. The study has conducted with five interviewees: three of them had completed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t of them took a temporary leave because of others career planning.
  
The research found the indigenous students have six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y are facing adversity in their go away to school:
(1)Difficulty in adaptation to a new environment away from their hometown.
(2)The gap of studying at school in a new environment.
(3)The difficulty to adapt in learning.
(4)The difficulty of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5)The economic difficulties.
(6)Their confusion of life care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earch also found indigenous students who go away to school have these factors in positively of the protection resilience as the following: 
(1) Personal protection factors, including: (a) positive emotions, (b) belief in internal control, (c) active response to problems, (d) humor, (e) actual control expectations, (f) self-enhancement, (g) self-help actions.
(2) Family protection factor, family support. 
(3) External protection factors, including: (a)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school, (b) peer support, (c) tuition and miscellaneous fees exemption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the study develop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Indigenous students who plan to go away to school and the education work of the indigenous adolescent, which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academic researc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al wor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原住民教育發展歷史脈絡9
第二節	逆境經驗的意涵與相關研究14
第三節	復原力內涵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29
第二節	研究流程31
第三節	研究者與協同分析者33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36
第五節	資料搜集的方法43
第六節	研究工具45
第七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歷程47
第八節	研究之嚴謹性53
第九節	研究倫理56
第十節	前導性研究的發現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67
第一節	火種精神繼承者67
第二節	踏上射日之路—外出求學的原因72
第三節	尋日之路不易—外出求學的逆境82
第四節	溫柔月光—外出求學復原力保護因子114
第五節	歸途—再次踏上部落的土地13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4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5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149
第三節	研究反思	153
參考文獻		159
一、	中文部分	159
二、	外文部分	167
附錄資料		169
附錄一、	人體研究暨倫理初階教育訓練-訓練證明	169
附錄二、	台灣大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核可證明171
附錄三、	研究邀請函172
附錄四、	受訪知後同意書173
附錄五、	訪談大綱	177
附錄六、	訪談紀錄格式178
附錄七、	研究者反思日誌格式179
附錄八、	108學年度南投縣原住民重點學校列表180
附錄九、	原住民族教育法182

表目次  
表 1  107學年度大專院校以上原住民學生人數及比率摘要表	2
表 2  復原力三波流變之沿革摘要整理	20
表 3  受訪者背景資料表	43
表 4  受訪者訪談日期與訪談概況	44
表 5  逐字稿編號方式範例	49
表 6  逐字稿謄寫範例	49
表 7  開放式編碼範例	50
表 8  主軸編碼範例	51
表 9  選擇性編碼範例	52
表 10  評分者間信度修正過程	54
表 11  外出求學逆境經驗整合表	112

圖目次
圖 1 研究程序流程圖	31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丁嘉妮(2007)。憂鬱症家屬與患者相處過程中的逆境經驗及其復原力發展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卜少平(2009)。大學生就學貸款與課後打工的性別差異(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玉麟(2004)。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教師之友,45(3),85-93。
王昭琪(2007)。國中生之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生活科學學報,11,1-31。
王郁茗、王慶福(2007)。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8(4),397-415。
王慧豐、陸正威(2004)。談都市原住民學生的生涯教育。北縣教育,48,62-66。
瓦歷斯貝林(2006)。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一輯:民族教育。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及智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3,193-207。
江玉娟、趙善如(2007)。原住民部落少年的生涯成熟與未來生涯抉擇-以屏東縣少年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79-122。
江麗美、李淑瑶、陳厚愷(譯)(2008)。家族再生一逆境中的家庭韌性與療育(原作者:F. Walsh)。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6)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5c)。原住民族簡介。取自:https://is.gd/CIGFgO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9)。108年臺灣現住原住民人口數按族別及年齡分統計表。取自:https://is.gd/hoaILF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9)。55個原鄉列表。取自https://is.gd/HqPuM2
余漢儀等著(1998)。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台北市:三民。
吳宜蓁(2004)。布農工人子女學做工(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吳怡瑱(2009)。國小學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正向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吳明隆、林慶信(2004)。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37-55。
吳欣蕙(2016)。部落青少年外出求學與生涯建構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吳香質(2005)。服務學習對低自我概念學生復原力建構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巫有鎰、黃毅志(2009)。山地原住民成績比平地原住民差嗎?可能影響臺東縣原住民各族與漢人國小學生學業成績差異的因素機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41-89。
李佳蓉(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奉儒譯(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C.Bogdan & S.K. Biklen)。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李美珠(2007)。自然體驗方案對國中生正向情緒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台北。
李逸偉(2019)。陪伴老人家在部落生活-Sakul部落文化健康站的夢想。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7,159-165。
李毓娟(1996)。大學生的心情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珍珍(2001)。犯罪青少年自尊困擾問題及其因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周惠民(2007)。析論美國原住民高等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25-146。
孤草(2002)。逆境心理學。高雄市:宏文館。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132,70-86。
林俊雄(2001)。台灣地區連鎖加盟事業經營管理者逆境回應與工作滿足、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榮秦、唐硯漁(2001)。臺灣地區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住民學生高中學生情緒商數與思考風格之先期研究。明志技術學院學報,33,197-206。
林維芬、徐秋碧(2009)。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31-178。
武自珍(1997)。理性情緒心理學入門心靈探索系列1。臺北市:心理。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輔導季刊,41(2),37-45。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原住民委員會(2018)。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107學年度)。取自:http://www.ns.org.tw/download/20130701/107%E5%AD%B8%E5%B9%B4%E5%BA%A6%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6%95%99%E8%82%B2%E8%AA%BF%E6%9F%A5%E7%B5%B1%E8%A8%88%E5%85%A8%E6%96%87.pdf
原住民族教育法(2013)。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2005)。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孫頌賢(2008)。尋找協助家庭的施力點:危機與保護因子並重的家庭韌性觀點。應用心理研究,39,4-7。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 S. Anselm、C. Juliet)。台北:巨流。(原住出版年:1990)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6)。最新教育研究法(原作者:Cohen、Louis、Manion、Lawrence、Morrison、Keith),台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439/?index=3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張光甫(2006)。學術倫理、研究倫理。教育文粹,35,4-11。
教育部(2006)。發展原住民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95 年至99 年)。取自:https://indigenous.moe.gov.tw/EducationAborigines/FileUpload/webFile/991230(%E7%99%BC%E6%96%87%E7%89%88)%E7%99%BC%E5%B1%95%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6%95%99%E8%82%B2%E4%BA%94%E5%B9%B4%E4%B8%AD%E7%A8%8B%E5%80%8B%E6%A1%88%E8%A8%88%E7%95%AB.pdf
教育部(2010)。發展原住民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100 年至104 年)。取自:http://163.23.200.99/sub/administration/upfile/1031218R.pdf
教育部(2016)。發展原住民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105 年至109 年)。取自:https://indigenous.moe.gov.tw/EducationAborigines/FileUpload/webFile/%E7%99%BC%E5%B1%95%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6%95%99%E8%82%B2%E4%BA%94%E5%B9%B4%E4%B8%AD%E7%A8%8B%E5%80%8B%E6%A1%88%E8%A8%88%E7%95%AB(105-109%E5%B9%B4).pdf
教育部(2019)。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原住民族教育。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4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許木柱 (1989a)。少數民族的社會心理適應:以加州華人為例的人類學探討。海外華人研究,1,89-105。
郭喬心(2002)。國小原住民校長生涯歷程之分析─四個校長的故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佩文(1998)。南沙群島國際衝突解決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佩文(1998)。原住民非行少年成長環境與學校經驗之探究(頭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佩鈺、林杏足(2004)。高危險群青少年復原力之探討。輔導季刊,40(3),32-41。
陳枝烈(2010)。原住民族教育:18年的看見與明白。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南君(2018)。進入山地,請說國語—概述195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國語政策。原住民族文獻,36,2-12。
陳昺麟(2001)。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之介紹。勤益學報,19,327-342。
陳張培倫(2010)。原住民族教育改革與原住民族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8,1-27。
陳張培倫(2018)。學歷越高,離部落越遠?當大學教授遇到原住民族考生。取自:https://reurl.cc/D16ZZm
曾文志(2005)。促進兒童發展的介入政策與實務。師友月刊,462,43-51。
曾文志(2005)。復原力的構念與研究之分析。臺中護專學報,4,45-68。
湯仁燕(1998)。原住民教育發展的困境與突破。中等教育,43(3),50-59。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5-101。
黃昭綺(2017)。童年逆境經驗與韌性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雅文(2008)。六年級學生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挫折復原力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0,133-148。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葉川榮(2002)。都市原住民國中學生學校適應之殖民論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葛錢林、温泉信(1994)。衝出逆境:強者心理。臺北縣:心雨
詹宜璋(2010)。原住民之族群不利地位認知與歸因類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2),195-214。
詹宜璋(2014)。原住民族貧窮與救助的社會文化意涵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7,111-128。
廖佳慧(2004)。成人生涯阻礙因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張京棣、劉若蘭、曹麗英(1999)。護專原住民新生學校適應行為之探討。長庚技術學刊,14(4),619-626。
劉世閔(2005a)。淺談研究倫理(一)。教育研究月刊,139,126-128。
劉世閔(2005b)。淺談研究倫理(二)。教育研究月刊,140,139-141。
劉世閔(2013)。一位魯凱族校長推展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8,121-153。
劉世閔、鄭姿妮(2013)。一位魯凱族校長推展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8,121-154。
劉取芝、吳遠(2005)。壓彈:關於個體逆境適應機制的新探索。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4(2),111-115。
劉若蘭、陳迺葒、曹麗英、李可珊(2004)。從文化差異面向探討技術學院原住民新生之入學適應經驗。長庚技術學刊,3,177-196。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
劉若蘭、廖張京棣、李可珊、葉安華、徐麗明、藍茜茹(2000)。長庚護專原住民新生學習動機之相關因素探討。長庚護專學報,2,139-152。
蔡素妙(2002)。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瑞群(2002)。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群瑞、蕭文(2004)。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1,59-79。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菁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麗雪(2006)。國民小學內外控傾向、學生能力與外表吸引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社交技巧的調節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鄭如安(2009)。論復原力的展現:一位青少女的安置復原故事。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8(2),91-133。
憲法增修條文(2005)。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2
蕭文(2000)。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後壓力症候反應心理復健上的影響。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7。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駱明慶(2004)。升學機會與家庭背景。經濟論文叢刊,29,117-152。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簡綾凡(2010)。諮商員工作浩劫的復原歷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藍茜茹、徐麗明(2011)。大專原住民護生之學習歷程、校園適應與文化調適之探討--以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4,155-171。
羅中恆、黃志賢、林榮秦(1999)。明志技術學院原住民新生生活規範適應之研究。明志技術學院學報,31,153-161。
譚光鼎(1997)。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8,1-27。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2)。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2002)。原住民學生適應與流失問題~新竹縣原住民學生的探究。原住民教育季刊,27,45-68。
譚光鼎、葉川榮(201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大學生學習行為特質之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9,1-36。

二、	外文部分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Psychologist, 56(3), 218-226.
Josselson, R., & Lieblich, A.(Eds.)(1993). 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 Loden: Sage.
Kaplan,C.P., Norman,E., Stillson,K., & Tuener,S.(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strategies: A modified consultation model. Social Work in Education, 18(3),158-168.
Lazarus, R. S., (1981).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enia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503-516.
Lewin, K. (194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Selected Papers on Group Dynamics (1935-1946). New York: Harper.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Miller, M.C. (2001). Life mastery through adversity. Retrieved 2011.6.15. From http://www.nursehealer.com/Adversity.htm.
Neuman,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Allyn and Bacon.
Phinney, 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pp.499-514.
Qian, Z., & Lichter, D. T. (2007). Social boundaries and marital assimilation: Interpreting trends in racial and ethnic intermarri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2(1), 68-94.
Rankin, S. R., & Reason, R. D. (2005). Differing Perceptions: How Students of Color and White Students Perceive Campus Climate for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6(1), 43–61.
Waller, M. A. (2001). Resilience in ecosystemic context: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1(3), 290-297.
Walsh, F. (1998).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Werner,E.E.(1993).Risk,resilience,and recove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04), 503-515.
Wilson, W. J. (1987).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The Inner City, 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lson, W. J. (1996). When Work Disappears: The Word of the New Urban Poor.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