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1812225700
DOI 10.6846/TKU.2018.00633
論文名稱(中文) 交互教學法結合即時反饋系統ZUVIO運用於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成效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cipro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ZUVIO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翁筱涵
研究生(英文) Hsiao-Han Weng
學號 70574015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6-11
論文頁數 12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瓊穗
委員 - 呂翠華
委員 - 李世忠
關鍵字(中) 資源班
學習障礙
閱讀理解
即時反饋系統
交互教學
ZUVIO
關鍵字(英) Resource Class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Reciprocal teaching
ZUVIO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透過交互教學法結合即時反饋系統ZUVIO是否能提升學障學生學習語文之動機,及是否能有效增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研究者採用單一受試實驗法之A-B-M設計,並以國中九年級學習障礙學生三位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106年12月至107年1月,並透過研究者自編的閱讀理解測驗,蒐集其文本理解表現的資料。最後,將蒐集的資料整理,以目視分析、C 統計等方式進行資料處理,以探究教學介入之立即與維持成效。並訪談學生、學生個管老師以及教室日誌,作為質性資料蒐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
本研究成果如下:

一、	交互教學結合即時反饋系統ZUVIO介入後,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提升有立即成效。

二、撒除交互教學結合即時反饋系統ZUVIO介入後,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具有維持成效。

三、在研究結束後,受試之學習障礙學生對此教學活動有正向反應。

四、在研究結束後,受試學生之資源班老師對此教學活動有正向反應。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iprocal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ZUVIO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A-B-M design of the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consist of three ninth-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of the same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The teaching experiment lasted for six weeks from December 2017 to January 2018 collected information through self-design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The researcher investigated the immediate and maintenance effects, interviewed the students, the case-management teacher, and classroom logs, collected these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visual inspection and C statistic. 
The statistical result reveals that:

1.	After using recipro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ZUVIO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d shown immediate effects on comprehension tests.

2.	After removing recipro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ZUVIO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the student had shown maintenance effects on test comprehension tests.

3. After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considered the course had a positive effect.

4. After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the teachers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considered the course had a positive effec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誌……………………………………………………………………………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錄……………………………………………………………………………vi
表目錄………………………………………………………………………vi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五節	預期貢獻……………………………………………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10
第二節	交互教學策略應用…………………………12
第三節	學習障礙學生的閱讀教學策略相關研究……20
第四節	IRS即時反饋系統…………………………………………………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31
第二節	研究架構……………………………………………………………………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39
第四節	教學設計……………………………………………………………………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8
第一節	受試者各階段閱讀文本能力分析及討論………48
第二節	訪談資料分析……………………………………………………………67
第三節	綜合討論……………………………………………………………………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7
第一節	結論………………………………………………………………………………77
第二節	建議………………………………………………………………………………79
參考資料…………………………………………………………………………………………81
附錄一、教案設計………………………………………………………………………88
附錄二、自編閱讀理解題目……………………………………………………98
附錄三、受試者訪談大綱………………………………………………………120
附錄四、受試者個管老師訪談大綱……………………………………121
附錄五、家長同意書…………………………………………………………………122
附錄六、教室日誌………………………………………………………………………123

表目錄
表2- 1國內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策略相關研究整理…………20
表3- 1三位受試者標準測驗能力整理…………………………………33
表3- 2課程安排與節次表…………………………………………………………43
表4- 1受試一自編閱讀理解測驗之階段內分析摘要表……50
表4- 2受試一自編閱讀理解測驗之階段間分析摘要表……51
表4- 3受試二自編閱讀理解測驗之階段內分析摘要表……55
表4- 4受試二自編閱讀理解測驗之階段間分析摘要表……56
表4- 5受試三自編閱讀理解測驗之階段內分析摘要表……61
表4- 6受試三自編閱讀理解測驗之階段間分析摘要表……62
 
圖目錄
圖2- 1 ZUVIO出題介面…………………………………………………………………27
圖2- 2 ZUVIO教師課程介面………………………………………………………28
圖2- 4 ZUVIO學生版課程介面…………………………………………………29
圖2- 3 ZUVIO學生版登入介面…………………………………………………29
圖2- 5 ZUVIO問答題顯示……………………………………………………………30
圖2- 6 ZUVIO單選題顯示……………………………………………………………30
圖3- 1研究架構…………………………………………………………………………………34

圖4- 1受試一自編閱讀理解測驗得分情形……………………………49
圖4- 2受試一提問作答整理…………………………………………………………52
圖4- 3受試一摘要作答整理…………………………………………………………52
圖4- 4受試二自編閱讀理解測驗得分情形……………………………55
圖4- 5受試二提問作答整理…………………………………………………………57
圖4- 6受試二摘要作答整理…………………………………………………………58
圖4- 7受試三自編閱讀理解測驗得分情形……………………………60
圖4- 8受試三提問作答整理…………………………………………………………63
圖4- 9受試三摘要作答整理…………………………………………………………6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第七版)。臺北:五南。
王怡婷(2008)。學習障礙學生之閱讀理解教學原則及策略。特殊教育輔助科技,2,19-22。
王怡萱(2016)。探究Kahoot 雲端即時反饋系統輔助高中國文學習之效益。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5,37-57。
王倩文(2016)。小組遊戲競賽教學法結合即時回饋系統於大學課堂應用之教學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第二版)。臺北:心理。
王瓊珠、陳淑麗(2010)。突破閱讀困難─理念與實務。臺北:心理。
何雅貞(2014)。交互教學法在資源班閱讀理解教學的調整與應用。雲嘉特教,20 期,60-66 。
李咏吟(198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
李姿德、林芃娟(2003)。交互教學法對增進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1,127-152。
李俊毅(2013)。即時回饋系統應用於國小資訊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豐展(2005)。台北市國小教師教學信念、學校環境因素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李麗貞、王淑惠(2008)。交互教學法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0,71-92 頁。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周台傑(2007)。學習障礙者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二版(頁72-105)。臺北:五南。
孟瑛如(2002)。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 台北:五南。
孟瑛如、吳東光、陳虹君(2013)。國小資源班及普通班教師針對閱讀困難學生使用多媒體閱讀理解網路教材之現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9 (2),127-156。
林呈彥、姚經政(2017)。雲端行動學習app融入實作課程:以手擲機為例。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3(4),1-13。
林佩欣(2004)。交互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林佩欣、周台傑(2004)。交互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報,19期,87-122。
林姿岑(2010)。IRS即時反饋系統應用國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柯華葳、詹益綾(2009)。國民小學閱讀理解篩選測驗(第二版):指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洪邦傑(2016)。IRS即時反饋系統融入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以數與量為例。明道大學,彰化縣。
洪儷瑜(2000)。學習障礙者教育。臺北:心理。
胡永崇(2006)。閱讀的相關因素及學習障礙學生之閱讀補救教學。屏師特教,13,29-37。
徐新逸、吳佩瑾(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翁兆言、翁楊絲茜、詹雅晴、張晶貽(2016)。探究互動科技結合提問式閱讀策略對學習成效與興趣之影響—以中學生國語文學習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3( 2),117-137。
張世彗(2015)。學習障礙─第二版。臺北:五南。
張雅婷(2011)。交互教學法對增進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探究。臺東特教,34 期 ,24-29 。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中華民國102年9月2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1020125519B號令修正發布。
許淑玫(2008)。交互教學歷程中學生錯誤發問類型及教師鷹架建構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73-96。
許雅珊(2011)。多媒體繪本融入故事結構教學對提昇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雅惠(2015)。交互教學法結合圖像組織策略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世芬(2010)。社會取向的學習論與教學。載於葉玉珠等,教育心理學—第二版(頁139-186)。臺北:心理。
陳奕卉、孔淑萱(2016)。同儕協助學習策略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特教論壇,21期 , 1-25。
陳姝蓉、王瓊珠(2003)。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221-242。
陳昭維(2009)。「互動即時回饋系統」應用於國小高年級英語字彙教學成效之探討─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家慧(2004)。數位化評量系統融入低年級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按按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廣陵(2010)。相互教學法對提昇國小閱讀困難個案學童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傅秀媚(2003)。融合班級中教學策略之應用(二)-交互教學法與過程本位教學法。中師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9201,153-168。
曾瓊瑩、孟瑛如、吳東光(2007)。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在網路上分享自編教材情形及其動機之初探。特教論壇,2,56-69。
黃惠珊(2013)。交互教學法對於國小認知或學習功能輕微缺損之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琡懿(2007)。資訊融入國小四年級面積診斷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瓊儀(2012)。臺灣近十年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4),243-267。
楊於珊(2014)。交互教學對提升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楊振銘、陳宛辰、趙品灃(2017)。數位學習對特殊教育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6(3),51-60。
鄒心蓓(2004)。交互教學法對提昇國小資源班學生課文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廖唐撤(2007)。互動式教學系統於國小高年級數學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潘新燕(2004)。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與評量:以「按按按」互動系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蔡慧茹(2016)。電子教科書對國中學習障礙生國語文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鄭順源(2012)。IRS即時反饋系統應用在高雄市國三數學課程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東諭(2012)。運用IRS發展課程設計歷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數學領域教學「統計圖表」、「未知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謝美璇(2009)。應用IRS提升原住民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成就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英文部分
Baldissin, N., Bettiol, S., Magrin, S., & Nonino, F. (Eds.). (2013). Business game-based learning in management education. Theory, design and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in the MEET project. Udine, Italy: The Business Game srl.
Brown, A. L., & Day, J. D.(1983). Macrorules for summarizing texts: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22, 1-14.
Bor-Tyng,W.(2016) "Applying PBL and ZUVIO to Enhanc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yber Society and Education, 9(1), 2016-06.
King, C. M., & Parent Johnson, L. M. (1999) . Constructing meaning via reciprocal teaching.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8(3) ,169-186.
Lederer. (2000). Reciprocal teaching of social studies in inclusive elementary classroom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3(1), 91-106.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117-175.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8).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thinking skills to promote comprehension in the context of group problem solving.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9, 53-59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1. On the Horizon, 9(5), pp. 1-6.
Robin, B. (2008). Digital Storytelling: A Powerful Technology Tool for the 21st Century Classroom. Theory Into Practice.
Rogoff, B., & Gardner, W. (1984). Guidance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An examination of mother-child instruction. In B. Rogoff & J. Lave(Eds.), Every day cognition:Its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pp. 95-116).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senshine, B., & Meister, C. (1994). Reciprocal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i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4), 479-530.
Seymour, J. R., & Osana, H. P. (2003). Reciprocal Teaching procedure and principle: two teachers’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 325-344.
Stricklin, K. (2011). Hands-on reciprocal teaching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mainstream and special (SLI) educ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0(5), 559-576
Todd, R. B., & Tracey, D. H. (2006). Reciprocal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on: A single subject research study. Online Submission.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Eds. and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