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1517474500
DOI 10.6846/TKU.2015.00629
論文名稱(中文) 文化展示與地方性建構─以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Cultural Exhibition and Place Construction - A Case Study of Taipei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曹皕晴
研究生(英文) Pi-Ching Tsao
學號 60105031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6
論文頁數 15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林福岳
委員 - 紀慧君
關鍵字(中) 展示
懷舊
文化產業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關鍵字(英) Exhibition
Nostalgia
Cultural Industry
Treasure Hill Artists Villa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地方文化保存與推廣為現今文化傳播主要發展方向之一,近年地方著重於結合文化產業發展及透過新博物館理念來傳播地方聚落的印象,使地方得以透過日常生活的展示來傳播地方文化。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地方意象如何透過展示環境與觀覽體驗來建立地方懷舊之經驗與地方特性,以瞭解地方性是如何建構的。

    近年位於台北公館旁,原為歷史聚落之寶藏巖,經由藝術與文化融合將其保存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使其展現出聚落之新舊面貌。本研究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個案,探討地方如何透過展示環境來傳播地方特性。研究採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參與觀察法以視覺資料分析來紀錄展示環境,紀錄之內容包含聚落展示環境之呈現內容與記錄遊客觀覽所產生之行為,並以深度訪談法探查遊客對觀覽的回應,將展示環境與地方懷舊進行確認。

    結果顯示,首先,地方性之建構是經由觀覽者的慣習來協助展示環境的傳播。觀覽者在場域中會展現與維繫個人的文化品味,其於接收展示符號時會進行符號的解讀與區辨,同時喚起個人過往的文化經驗與懷舊情緒來幫助體驗展示環境。其次,寶藏巖的展示環境亦呈現出貼近的生活體驗與懷舊的新時間感兩種地方感受與認同。再者,地方的建築物扮演過往記憶之連結者,寶藏巖中建築展示之聚落搭建形式與生活體驗能建立地方懷舊情感,觀覽者的慣習引發其對於家產生記憶連結,並對地方產生文化想像,使懷舊情感扮演地方傳播中觀覽者與建築展示間的溝通促進者。

    研究結果提供未來文化工作者運用展示方式保存地方文化時作為建議,如欲增加當地之地方性,可著重規劃視覺性的展示,包含保留地方的特殊傳統建築與加強文字圖像等文化符號。
英文摘要
Culture preserving and presentations are the way to develop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it combines cultural industry and new museum to develop local village. Within this development, it makes place curate objects to communicate local culture. The study examined how display has made nostalgia exper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 It may lead to construct the place’s identity.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developed a historical village named Treasure Hill Artists Village in Gongguan area of Taipei. It shows the integration of art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This research used a case study of Treasure Hill Artists Village by examining the display. The study use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and visual objects recording to analysis display. It defines the exhibition of the village and visitors’ experience. The researcher defines the exhibition to be cultural signs, and interview to survey the responses of experience. I seek to understand the linkage between display and nostalgia image in the visiting process.

The findings also have shown that the study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place construction could be a useful strategy to develop the local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I suggest the local curators can use more visual displays and local buildings to create a pla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展示 6
第二節	文化資本 33
第三節	地方懷舊 47
第四節	個案介紹 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觀念與設計 6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70
第四章	研究分析 73
第一節	空間 73
第二節	展示特殊性的傳播與接收 80
第三節	文化形構地方 93
第四節	文化符號的蒐集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1
附錄 150

圖目錄

圖2-4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官網 64
圖4-1-1  通往寶藏巖藝術村動線伴隨綠樹 74
圖4-1-2  沿巷道走入寶藏巖藝術村 74
圖4-1-3  沿路牆面之彩繪圖 74
圖4-1-4  彩繪引導出對聚落之藝術想像 74
圖4-1-5  寶藏巖聚落前方之寶藏巖寺 75
圖4-2-1  聚落中地勢的起伏 81
圖4-2-2  房舍和地景的呈現 81
圖4-2-3  房屋與地景之層疊形貌 81
圖4-2-4  聚落內樓梯 84
圖4-2-5  樓梯與轉角 84
圖4-2-6  聚落內多斜坡式的巷道 85
圖4-2-7  巷道與樓梯能帶動觀覽行為 87
圖4-2-8  工作室以招牌與擺設建立藝文符號 89
圖4-2-9  工作室外展示手作活動介紹 89
圖4-3-1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入口處解說圖 94
圖4-3-2  以文字說明展示介紹聚落 94
圖4-3-3  聚落內的方向引導圖 95
圖4-3-4  房屋為水泥房為主 99
圖4-3-5  屋頂多以斜式呈現 99
圖4-3-6  牆面呈現多種建材之新舊交疊 99
圖4-3-7  家戶說明牌分享居民生活記憶 109
圖4-3-8  觀覽者閱讀家戶說明牌 109
圖4-3-9  紀錄片再現居民與地方的生活記憶 112
圖4-3-10 休憩亭為居民休息交誼之地點 114
圖4-3-11 住戶自製指標分享臘肉 116
圖4-3-12 懸掛於自家庭院的臘肉展現生活感 116
圖4-3-13 居民於農園種植作物 117
圖4-3-14 農田與器具展現日常景象 117
圖4-3-15 創意圖騰建立地方新意象 121
圖4-3-16 創意物件使地方增添新鮮感 121
圖4-3-17 藝術創作引發觀覽者紀錄與互動 122
圖4-3-18 歷史斷面結合藝術燈飾呈現創意融合 123
圖4-4-1  房屋與牆面是引發觀覽者紀錄的展示 128
圖4-4-2  紀念印章能協助觀覽經驗建立 130
圖4-4-3  藝術工作室設置之紀念印章 130
圖4-4-4  觀覽者於遊客三角窗服務中心蓋印印章 13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Mike Crang著)。 

王志弘譯(1995)。《人文地理學辭典選譯》,台北。(R.J. Johnston, Derek Gregory, and David M.Smith著)。

王嵩山(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書寫》。台北:稻香。

王啟祥(2002)。〈從休閒觀點析論博物館觀眾開發的困境與對策〉,《博物館學季刊》,16:4,121-131。

王龍德(2012)。《以生態博物館作為苗栗縣圳頭社區發展策略之研究》。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獻會(2010)。〈寶藏巖的前世今生與共生聚落〉,《臺北文獻》,174。

朱宛莉(2010)。《冬山河地區觀光發展對當地文化景觀及居民地方依附影響之探討》。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美蓮(2008)。《文化遺產旅遊遊客懷舊傾向、涉入、體驗、滿意度及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光中(2009)。〈文化地景與社區發展〉。《科學發展月刊》,439,38-45。

李淨慈(2011)。《凝視太巴塱:拼貼一個部落的神話與地景》。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呂怡儒(2001)。《台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市:南天。

李佩芸(2012)。《遊客懷舊情緒、幸福感與地方依附之相關研究─以台南老屋為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林育如(2009)。《博物館感動經驗與其精神價值:四個案例之研究》。國立臺南                   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伶(2005)。《花蓮松園別館之地方感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雨澄(2005)。《影舞者的夢醒時分:小眾影迷習癖與場域之分析。》國立交    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

林怡君(2007)。《客家族群休閒文化與休閒風格之研究─以台中縣東勢鎮為   鎮》。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賢、王維靖、劉沛瑜、王乃玉(2009)。〈重新檢視一般遊客旅遊決策模式  —以襲產觀光遊客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2:4,81-104。

林政弘(2005)。《臺灣地區博物館經營管理政策》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彥辰(2005)。《雲林縣古坑鄉華山社區發展與地方感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滿圓(2008)。《台灣公有歷史性建築再利用的另一個春天》。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

林盈如(2014)。《苗栗銅鑼客家文化園區跨文化傳播之接收分析》。國立聯合大  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男、許毅璿(2007)。〈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  附」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5:1,41-71。

宋祖慈(2006)。〈從違建到藝術聚落 寶藏巖的變身故事〉,《台北畫刊》,461:64-69。

杜宜芳(2003)。《年輕人對於懷舊商品認知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岑(2007)。《探索不同世代於懷舊空間的情感詮釋─以台灣故事館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玲霞(2005)。《文化資本與書籍消費的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  文。

周真剛(2002)。〈試論生態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及其在中國梭嘎的實踐〉,《貴州民族研究》,4,42-48。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子育(2008)。《博物館社區非觀眾的經驗與想像─基隆市「陽明海洋文化藝  術館」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世昌(2011)。《以生態博物館發展地方觀光遊憩策略之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宜君(2011)。《文化傳播與社區營造:馬偕街之場域形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 客家魅力: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觀點、策略與案例》。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3,頁21-76。

高淑玲(2011)。《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耿鳳英(2003)。〈身體、行為與博物館展示〉《博物館學季刊》,17:4,35-45。

陳妘芯(2013)。《鹿港老街之真實性、懷舊情感與地方依附之關係探討─從居民與遊客觀點》。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佳利(2004)。〈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18(4):43-57。

陳貞吟(2004)。《懷舊體驗之情緒與價值─以遺跡觀光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博士論文。

陳虹廷(2008)。《城鎮發展下的連結與解散─蒜頭糖廠地景變遷與空間再結  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韋利(2011)。《博物館與無形文化遺產保護之研究:以臺灣傳統戲曲類博物館選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蓉(2006)。《遊客觀光意象與地方依附感關係之探討-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憶萱(2010)。《華人遊客文化資產懷舊意向及其旅遊行為之探討─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如(2010)。《真實性對觀光意象及地方感影響之探討~以礦業遺產觀光中黃金博物園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碩士論文。

梁光余(2001)。《博物館組織概論》。台中市:舜程印刷。

張文采(2011)。〈建築‧藝術‧博物館〉,《博物館簡訊》,56:11-15。

張世倫(2006年5月)。〈聚落‧藝術‧寶藏巖〉,《台灣光華雜誌》,31:5,26-35。

張亦君(2013)。《以社群活化角度探討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碧玲(2010)。《文化資本對文化保存承諾之影響》。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湘怡(2010)。《從文化資本與資訊資本探討閱聽眾收視行為─以板橋地區有 線電視新聞頻道為例》。

張家甄(2005)。《古蹟與歷史建築再利用為餐飲設施之文化與空間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張譽騰(2011)。《博物館學12堂課》。台北市: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張譽騰(2003)。《生態博物館 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張譽騰(2003b)。《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郭子嘉(2007)。懷舊氣氛豐富度、懷舊情緒與購買意圖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禎祥(1996)。〈社區博物館〉,《現代美術》,67,64-69。

章綺霞(2014)。《以ZMET探討文化地景如何形塑旅遊目的地意象─以八卦山 國家風景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許功明(1998)。《博物館與原住民》。台北市:南天。

許惠晴(2011)。《新博物館空間中觀覽者文化資本、資訊尋求行為與目的地意象之研究─以淡水馬偕街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傳陽(2014)。《傳播:新博物館與地方》。新北市:韋伯文化。

許靜波(2007)。〈論文化景觀的特性〉。《地理環境研究》,4,73-77。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質性研究導論》。台北:高等教育。(Corrine Glesne著)

曾光華、陳貞吟、張永富(2004)。〈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旅客懷舊體驗的內涵與價值〉。《戶外遊憩研究》,17(4),43-69。

曾慈慧、沈進成、陳麗如(2011)。〈礦業遺產觀光中真實性對觀光意象、地方 感與遊後行為意圖之影響〉。《戶外遊憩研究》,24:3,79-111。

曾薏丞(2011)。《文化消費空間─解讀「家」的意象:以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睿怡(2011)。《段義孚論「家」之形成與意義─一個生態學觀點的考察與研究》。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碩士論文。

黃光男(2002)。《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著(200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

程柏舒(2005)。《遺跡觀光遊客懷舊情感及其影響因素─以舊山線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學系碩士班論文。

賀雯萱(2004)。《從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概念探討台北縣平溪鄉菁桐村礦業景觀路徑經驗之展示架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采婕(2012)。《集體記憶與文化地景-以戰後北投公園的變遷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

廖世璋(2014)。〈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28(1): 35-71。

趙偉伶(2005)。《哈瑪星社區文化發展之研究—生態博物館學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蔡怡君譯(1996:16)〈從古物的守護神到流行的風向板─談博物館通俗化的利弊〉(Lowenthal, Davis著)《博物館學季刊》,10:2。

蔡柏儀(2013)。《認知地圖中的記憶空間與地方意象─以南投縣竹山鎮林圮埔老街為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系環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淑真(2006)。《中堆客家聚落文化景觀的圖式與重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蔡怡玟(2011)。《淡水老街的慢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蔡源煌(1992)。《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

劉子菁(2008)。《遺跡觀光中懷舊情感是否需要真實性》。國立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百苓(2008)。《以生態博物館檢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伶(2003)。《台灣旅遊活動的階層區分現象》。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沛瑜(2007)。《客家襲產旅遊度假區之懷舊意象─以北埔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劉俊志(2004)。《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差異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哲男(2007)。懷舊物件迷懷舊傾向對其消費態度之影響─以古董機車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8)。〈習性與偶成性:P. Bourdieu與N. Luhmann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維公(1991)。《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潘小琴(2007)。《社會階層與文化消費關係─以台灣藝術消費品味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劉維公(2001)。《迎接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台北市:藝術館。

鐘士佳、高育芸、李英弘(2006)。〈高雄市城市光廊場所依戀之研究〉。《中華建築學刊》,2:2,3-15。

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兼論美國二座社區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2(4),89-103。

蘇峰山編(2002)。《意義、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嚴采馨(2013)。《藝文咖啡館經驗空間、地方感與創業認同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書目

Altman, I., & Low, S. M. (1992)Place attachment. New York: Plenum Press.

Alexander, J. C.&Steven Seidman;吳潛誠總編校(1997)。《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台北:立緒。(譯自Cultural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

Baker, S. M. & Kennedy, P. F., (1994). Death by nostalgia: A diagnosis of context-specific cas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1, 169-174.

Bocock, R.(1992).Consumption and lifestyle. Social and cultural forms of modernity. Oxford :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1972).Esquisse d’une theories de la Pratique. Precedee de troisetudes d’ethnlogie Kabyle. Geneva:Droz. 

Bourdieu ,P. (1980)Le Capital. 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31:2-3.

Bourdieu ,P. (198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 tr. R. Nice, Poetics,12:311-56.

Bourdieu ,P.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G. (Eds), Handbook of Theory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1989).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 Nice, Trans.).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P(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R. Nice, Trans.). Oxford :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oic J. D.(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l Sauer(1925)〈The Morphology Landscape〉《en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7(2).

Davis, F., (1979), Yearning for Yesterday: Sociology of Nostalgia. New York: Free Press.

Holak, S. L. & Havlena, W. J., 1998, Feelings, Fantasies, and Memories:An Examination of The Emotional Components of Nostalgia,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2 (3), pp.217-226

Holbrook, M. B.,& Schindler, R. M.(1989)Some exploratory finding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al tast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6(1),119-124.

Lamont, T. and Lareau, A.,(1998).”Capital: Allusions, 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sociological Theories 6:153-158.

Julia D. Harrison(1993)〈Ideas of museums in the 1990s.〉《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 ship》,13:160-167.

Relph, E. (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Tuan, Yi-Fu.(2011)Introductio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pp.3-7).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uan, Y. F.(1979)Thought and landscape: The eye and the mind’s eye. In D. W. Meing(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pp.89-102).New York: Oxford.

Tuan, Yi-Fu.(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Urry, John(2002)。《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台北市:書林出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