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1513535300
DOI 10.6846/TKU.2015.00623
論文名稱(中文) 「行動學習載具」教學創新推廣歷程之研究─以新北市某私立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Diffusion of Mobile Learning Devices in Teaching—A Case Study in a Private Elementary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黃莘丰
研究生(英文) Hsin-Feng Huang
學號 69875007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7-13
論文頁數 11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徐加玲(clhsu@mail.tku.edu.tw)
委員 - 顏晴榮
委員 - 黃儒傑
關鍵字(中) 行動載具
行動學習
教學創新
關鍵字(英) Mobile devices
Mobile learning
Innovation instruc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網路的普及、無線網路的布建以及行動載具技術的提升,讓大家對資訊的取得更為方便且不受限制。因此,結合數位資訊與行動概念的「行動學習(M-learning)」便隨之誕生。本研究將行動學習視為教學創新的方法,結合數位學習與行動科技的特點,利用行動載具與無線網路,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並且也能夠與同儕和教師之間進行即時性的互動。
本研究希望能針對學校在進行行動學習研究時,在行政團隊的規畫、教師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來進行了解。並針對實驗後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評估進行過行動學習後學生是否有所改變。藉以作為後續其他學校要進行行動學習實驗時的參考,以及教學設計時的範例。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校在推動行動學習方案時,行政團隊在規畫上需要考慮人、事、物三方面的整合,進行專業分工。
二、行動學習具有行動性、便利性、立即性等特點,因此改變了教師教學的模式,同時也創新了教學方法。
三、根據教學的需要,結合各種適合的APP,讓教學更有意義。
四、學生在接受行動學習方案後,在學習興趣與學習態度上有很大的提升,但學習成效上未有明顯差異。
英文摘要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the progressively extend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and the enhance of the mobile devices technology. Let everyone can catch the information convenient and unlimited.
For this reason, the concept of 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 has produced that combines the both meaning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mobile. In this study, the mobile learning will be as the way of innovation instruction, comb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arning and mobile technology together, and use the mobile devices and wireless network which can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to learning anywhere and all the time, all in all, it can interactive between teachers and peers instantly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when the mobile learning implements in the school, the planning of executive team, teachers’ instruction design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has changed or not. And it aims to analysis the students who has experimented by mobile learning to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 has changed or not.
By showing this example can let other schools reference this result to implement the mobile learning experiment and instruction design.
1.When the School is promoting the project of mobile learning, the planning of executive team need to considerat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aspects among people, things, and objects to be division of specialization.
2.The mobile learn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ity, convenience, immediate and the other, so, it not only changes the mode of teacher’s teaching, but also innovatives the methods of instruction .
3.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eaching, combined with many varieties of suitable APPs,it makes the teaching become more meaningful.
4.After the students receive the project of mobile learning, altough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learning attitude have improved greatly,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has no differences significant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行動學習與行動載具…………………………………	6
    第二節 教學創新………………………………………………13
    第三節 行動學習載具融入教學創新之相關研究……………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28
    第二節 個案研究………………………………………………33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38
    第四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43
    第五節 信效度檢核……………………………………………48
    第六節 研究倫理………………………………………………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50
    第一節 行動學習載具教學創新推廣歷程方案之規劃………50
    第二節 行動學習載具教學創新推廣歷程方案之教師教學…56
    第三節 行動學習載具教學創新推廣歷程方案之學生學習…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8
    第一節 結論……………………………………………………68
    第二節 建議……………………………………………………71
參考文獻………………………………………………………………73
附錄……………………………………………………………………82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82
    附錄二 訪談大綱………………………………………………83
    附錄三 行動學習綜合態度問卷………………………………85
    附錄四 行動學習實施計畫……………………………………87
    附錄五 行動學習教師研習課程一覽表………………………94
    附錄六 課程規畫實施原則……………………………………95
    附錄七 教學設計………………………………………………98
    附錄八 國語文學習態度問卷調查分析結果…………………110
    附錄九 行動學習綜合態度問卷各項度平均分數表…………111
    附錄十 國語文閱讀理解前後測相依樣本t檢定之分析………113
    附錄十一 文件使用同意書……………………………………114
表 次
表2-1-1行動載具的教學運用方式…………………………………11
表 2-3-1行動載具融入教學創新之相關研究………………………25
表 3-3-1 研究場域SWOTS分析表…………………………………40
表3-4-1訪談對象參與專案之角色與主要工作……………………44
表4-3-1 行動學習綜合態度問卷三項度平均分數表………………64
表4-3-2 數學各項度題號分類表……………………………………65
表4-3-3 程序性知識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65
表4-3-4 概念性知識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66
表4-3-5 應用解題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67
圖 次
圖2-2-1創新教育的概念意象圖……………………………………15
圖2-2-2 Gardner 的創造力互動觀…………………………………18
圖 2-2-3 Csikszentmihalyi 的三指標系統架構……………………	20
圖3-1-1 研究架構圖…………………………………………………29
圖3-1-2 研究流程圖…………………………………………………30
圖4-1-1班級置物櫃…………………………………………………53
圖4-1-2校內私有雲DS-File…………………………………………54
圖4-1-3電子教科書…………………………………………………54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秋錳(2004)。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緒溢(2011)。電子書包,開啟無限寬廣的學習。西元2014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945enet.com.tw/epaper/contents/ha/100/01.htm
史美奐(2003)。國中教師創新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4)。學生數學解題思維探究─建構反映題解題分析(上)。西元2015年7月6日,取自:http://mathseed.ntue.edu.tw/main.htm
何真如(2015)。國小教師教學體驗學習、玩興與教學創新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宗霖(2007)。運用專題導向學習策略與無所不在學習環境於國小六年級生態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明隆(2011)。以數位化行動學習迎接新挑戰。T&D飛訊,124,1-21。
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吳端樺(2012)。桃園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幽默風格與組織玩興氣氛對員工創行為之影響。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臻昀(2013)。行動學習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環境素養之成效。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宋曜廷、張國恩、于文正(2006)。行動載具在博物館學習的應用:促進「一人 一機」互動的設計。博物館學季刊,21(1),17-33。
李心瑩(譯)(2002)。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原作者:Howard Gardner)。台北: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99)
李美嬌(2010)。教師成就動機、教學創新與教學校關係之探討─以桃園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書瑜(2014)。行動學習應用於探索教育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百里(2012)。國家競爭力 創新力取代GDP。西元2014年3月6日,工商時報。
林加振(2013)。運用行動載具進行英語字彙與閱讀教學。新北市教育,8,83-85。
林君美(2014)。利用行動學習來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效-以兩步驟文字題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宛(2003)。全球化對高等教育革新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美(201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認知專業成長與教學創新關係之探討─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校務經營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莉馨(2009)。淺談行動學習。西元2014年1月1日,取自:http://elearning.rad.gov.tw/files/13-1000-308.php
林煌凱(2002)。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碧芳(2004)。中小學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與創意教學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式之檢驗。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P.113-127。
柯惠菁、陳奕君(2013)。行動載具應用於身心障礙者教育之初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9,28-32。
洪中明(2010)。學校創新教學之策略管理。北縣教育,70,52-55。
洪珮真(2004)。行動載具融入國小自然科學習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六金(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電子書包」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胡敏曲(2004)。知識經濟時代國小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孫憶明(2013)。電子書包在台灣進入關鍵時刻。民國103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758/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法。台北:五南。
高台茜(2005)。未來教室學習─以無線網路應用為基礎的認知學徒制學習環境。台大教與學電子報第九期。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台灣海洋科技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
張國恩、宋曜廷、侯惠澤、陳裕隆(2008)。台灣中小學行動學習實施與運用現況探討。本文發表於行動與無所不在數位學習研討會。
張國恩、宋曜廷、陳平福、侯惠澤(2004)。國外行動學習案例探討。本文發表於行動學習之數位內容建置及運用技術研究研討會。
張基成、顏啟芳(2012)。以擴充的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行動英語學習之接受度。電子商務學報,14(1),97-120。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西元2014年1月1日,取自:http://www.networklab.csie.ncu.edu.tw/moeplan/network_3.htm
教育部(2003)。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西元2014年1月1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2.php
許健平、王緒溢(2002)。學習無疆界— 未來教室。載於陳德懷、林玉珮主編,啟動學習革命-全球第一個網路教育城市亞卓市,171-181。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許婉鈴(2010)。高雄市國小教師教學創新與學習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麗瑩、黃莘丰、吳淑敏、陳科佑、張芳菁(2012)。行動學習在康橋-資訊融入國語文教學探究。本文發表於2012 ICEET數位學習與教育科技國際研討會。
郭明德(2009)。創造力理論模式之探討及其在學校創新教學上的啟示。研習資訊,26(2),65-74。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怡錚(2008)。國小教師工作家庭衝突、希望信念與教學創新之關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德懷(2002)。「電子書包」是不是「書包」。載於陳德懷、林玉珮主編,啟動學習革命-全球第一個網路教育城市亞卓市,195-208。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彭富源(2001)。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的困境與因應。研習資訊,18(3),40-48。
游弋姍、魏慧美(2007)。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創新內在動機與教學創新行為之相關研究。中等教育,58(5),108-129。
游家政(2003)。創新教學方案的設計與評鑑-以統整主題單元為例。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179-212),臺北:師大書院。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台北:風雲論壇。(原書Arthur A. Berger (2000). Media and Communacation Research Method: Qualiative and Quantative Approache.)
黃郁文(2008)。運用行動學習載具於國小學童網路互評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瓊容(2004)。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新北市教育局(2012)。「新北雲世代,攜手教學趣」-打造雲世代學習共同體。西元2015年3月15日,取自:http://epaper.ntpc.gov.tw/epaper/epaper/epaper.ASP?p0=1638&cid=1&pid=26
楊明娟(2014)。行動學習融入寫作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寫作態度與寫作學習成效的影響。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溫佳儕(2014)。行動學習融入國小數學領域教學之研究-以「報讀表格」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趙佳芬(2005)。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歐慧敏(2002)。運用多元智慧理論在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教學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
蔡仁隆(2003)。國民小學教師認知知識經濟時代與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盧思羽(2015)。行動載具融入國三英語課對學生學習成效與科技模式接受度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欣純(2006)。校園情境式無所不在學習系統在英文學習上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英文文獻
Bekkestua(2003). Mobile Education – A Glance at the Future. Retrieved Mar 15, 2015, from http://www.dye.no/articles/a_glance_at_the_future/
Caverly, D. C.(2003). Techtalk: How Technology Has Changed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27: 38~39.
Chen, Y., Kao, T., Sheu, J., & Chiang, C.(2003). A mobile learning system for scaffolding bird watching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 336-346.
Chen, G., & Kotz, D.(2000). A survey of context-aware mobile computing research: Dartmouth computer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 Retrieved Mar 15, 2015, from http://www.cs.dartmouth.edu/reports/TR2000-381.pdf.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313-33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 Wolfe (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rch approach to creativity: Implic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n Heller, K. A., Monk, F. J., Sternberg, R. J. & Subotnik, R. F. (eds.)(2000).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P.84.
Gardner, H.(1993). Creating minds. NY: Basic Books.
Hummel, K. A., & Hlavacs, H. (2003). Anytime, Anywhere Learning Behavior Using a Web-Based Platform for a University Lecture. Retrieved Mar 18, 2015, from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68.7905&rep=rep1&type=pdf
Klopfor, E., Squire, K., & Jenkins, H.(2002). Environment detectives: PDAs as a window into a virtual simulated world. In Milrad, M., Hoppe, U., & Kinshuk (Eds.),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103-106.
Keegan., D. (2004). Mobile Learning :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18th AAOU conference, Shanghai, Ch.
Kynäslahti, H.(2003). In Search of Elements of Mo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In  Kynäslahti, H. & Seppälä, P. (eds.) Mobile Learning 41-48. IT Press, Helsinki.
Lai, C.-H., Yang, J.-C., Chen, F.-C., Ho, C.-W., & Chan, T.-W.(2007). Affordances of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interplay of technology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s. Journal compilation, 23(4), 326-337.
Mrriam, S. B.(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Topland, K. O.(2002). Mobile learning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on multi-channel e-learning servic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Gimastad: Agder University college.
Prensky, M.(2005).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A Cell Phone?─Almost Anything!
Quinn, C.(2002). mLearning: mobile, wireless, in your poket learning. Retrieved Dec 19, 2014, from http://www.linezine.com/2.1/features/cqmmwiyp.htm.
Rogers, E. M.(2003). Diffusions of innovations (5th ed). New York: Free Press.
Sharples, M. and Beale, R. (2003). A technical review of mobile computational device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392-395. 
Stake, R. E.(1981). Case study methodology:An epistemological advocacy. In W. W. Welsh (ed.), Case study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inneapolis, MN:Minnesota Research and Evaluaton Center.
Yin, R. K.(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stions.
Yin, R. 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