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1511313200
DOI 10.6846/TKU.2015.00619
論文名稱(中文) 反烏托邦科幻電影之女性英雄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Heroines in Dystopia Science Fiction Film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鄭亦茹
研究生(英文) I-Ju Cheng
學號 60105010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2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趙庭輝
委員 - 唐大崙
關鍵字(中) 反烏托邦
科幻電影
女性主義
女性英雄
關鍵字(英) heroines
dystopia
science fiction
feminis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科幻電影又稱作「陽性電影」,敘事上通常以「科學」推進劇情發展,勾勒出人類對未來的想像。當「反烏托邦」的元素進入科幻電影的敘事場域,意味著與在「性別隱喻」中等同於男性的科學被視為不完美未來之濫觴,推翻了邏各斯的二元對立型態。科幻電影和恐怖電影近質同源,延續恐怖電影為撫平閹割焦慮對女性採物化之手段,科幻電影在性別角色的配置上亦受其影響,但在此語境下的科幻電影也出現了若干女性英雄,本研究從未來反烏托邦世界中的父權背景切入,分析女英雄身處之地所帶來的宰制困境,後以女性主義分析女性英雄在當中的位置探討性別議題,及其與環境的互動。

  本研究選擇《異形》、《魔鬼終結者》、《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為研究文本,研究結果發現,科幻電影的反烏托邦概念通常體現於女性英雄的職場上,而在職場上都會有個具體的父權化身,處處限制女性英雄的作為。另外,女性英雄雖具「雄化」的外型,並手持具有陽具象徵之武器,看似肯定了男性特質,但其確立英雄地位的要因和手段通常和女性特質有關,彷若第二波女性主義之一的陰陽同體觀;而在劇情的安排下,這些外型遠離花瓶性角色、蛇蠍美人等物化女性的女性英雄也確實能以情慾為器,並且善用母職、性徵、浪漫愛等女性特質,成就其女性英雄形象。
英文摘要
Science is the element used to develop the story in science fiction films. It is presented as a masculine element. When the element of dystopia is brought to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of a film, science becomes the fountainhead of a negative future in which the idea of words and ideas as superior is destroy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backgrounds of heroines from such a background, beginning by analyzing their environments. It then investigates the heroines’ status, how it’s affected by gender issues, and finally their interaction in the film’s narrative as viewed according to feminist ideas.

  This study selected three prominent sci-fi film series for analysis: “Alien”, “Terminator”, “The Hunger Game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concept of dystopia usually emerges in the heroines’ workplaces, which will also show the embodiment of patriarchy restricting the heroines’ behavior. Sometimes the heroines’ appearances are masculinized while they don phallic symbols in the form of weapons, but they can also use their femininity to accomplish their heroic goals, similar to what second-wave feminism would call “androgyny”. In the plots, although the heroines’ looks may be far from standard ideas of beauty, they also can evoke male desire,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motherhood, and so romantic love will still often become a key element of such heroin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相關文獻回顧	5
第三節、研究問題	15
第四節、研究方法	18
第五節、理論視野	21
第貳章 科幻電影之演化	32
第一節、科幻概念	32
第二節、科幻電影歷史	36
第三節、科幻文本的反烏托邦情節	41
第四節、科幻電影中的女性角色	45
第叁章 科幻電影中未來世界的父權體制	48
第一節、從全球化到跨星球公司-《異形》的資本主義	49
第二節、人工智慧的叛變-《魔鬼終結者》的賽博朋克	56
第三節、娛樂至死-《飢餓遊戲》的集權統治	61
第肆章 反烏托邦敘事空間中的性別議題開展	65
第一節、身為母親的英雄	65
第二節、親近生態本質的女性英雄	82
第伍章 結論	91
第一節、結論	91
第二節、研究發展與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附錄:分析電影文本簡介	111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目
刁筱華譯(1996)。《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原書:Tong, R. [1989].Feminist thought: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朱崇儀(2014)。《Irigaray:堅持性別差異的哲學》。台北:臺灣大學。

朱龍春(2013)。《父權意識形態的銘寫》。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小英(2008)。《科學、文化與性別:女性主義的詮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莉君 譯(2010)。《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Berger, J. [1972]. Ways of Seeing . London: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nd Penguin Books)

吳鄭重(2010)。《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台北:聯經。

呂妮霖,(2008)。《好萊塢後現代童話電影的敘事轉向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李天鐸、謝慰雯譯(1997)。《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原書:Lapsley R.&Westlake M. [1988].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李天鐸譯(1993)。《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原書:Allen, Rober C. [1992]. Channels of Discourse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UK: Routledge)
李亞梅 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台北:遠流出版。(原書:Schatz, T.[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McGraw-Hill Humanities)

李佳霖(2009)。《蘿賓‧麥金莉「英雄的皇冠」之女性英雄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所碩士論文。

李明芝 譯(2008)。《雙面好萊塢-科學科幻大不同》。台北:博雅書屋。(原書:Perkowitz, S. [2007]. Hollywood Science :  Movies, Science, & the End of the World.) 

李美蘭(1999)。《論瑪格麗特.愛特伍德女性反烏托邦小說「女僕的故事」中的宰制與顛覆》。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李悅寧(2003)。《凝視.寓言─女性主體意象之探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李顯立等 譯(1996)。《解讀電影》。台北:遠流。(原書:Bruce F. Kawin [1992]. How Movies Wo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林谷蓉(2003)。《精省後中央與地方權限衝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怡君(2005)《以女性烏托邦主義的文類研究觀點談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使女的故事」》。東吳大學英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雪如(2007)。《白朗特「簡愛」小說中女性英雄成長過程的主型意義》。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林惠燕(2007)《歐菲德在基列國的奮鬥求生:瑪格麗特.艾特伍的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啟明 譯(1997)。《電影概論》。台北:五南。(原書:Dick, B.F. [1990]. Anatomy of film (2nd ed). St. Martin's Press.)

姚羽倢(2014)。《軍事題材電影中女性角色研究-以好萊塢電影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論文。

唐維敏 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原書: Larsen, P., [1991]. Texual Analysis of Fictional Media Content. In Klaus Jensen and Nick Jankowski (Eds).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徐嘉廉(2008)。《美國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之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時序東(1994)。《美國通俗科幻電影劇情之研究-結構主義神話分析之應用》。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迺儀(2006)。〈科技性別氣質在媒體中呈現的轉變:以女性機車廣告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

馬小悟 譯(2010)。《科幻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原書:Roberts, A. [2006].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Palgrave Macmillan.)

張文聰(2005)。《科幻電影的科技資本主義寓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 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台北:群學。(原書:Chodorow, N.J.[1999].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2nd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張君玫 譯(2003)。《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台北:群學。(原書:Haraway, D.J. [2010].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Routledge.)

張秀亞 譯(1973)。《自己的屋子》。台北:純文學。(原書:Woolf, V. [1929]. A Room of One's Own. Mariner Books.)

張柟(2012)。《蘋果密碼:性別社會學》。台北:秀威資訊。

張峰、呂霞 譯(1988)。《英雄和英雄崇拜 : 卡萊爾演講集》。(原書:Carlyle, T. [1841]. On Heroes, Hero-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  James Fraser, London.)

張捷威(2004)。《重新審視瑪姬.皮爾西「時間邊緣的女人」中之烏托邦:生態女性主義閱讀》。淡江大學英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凱滿(1997)。《自我解構-解構自我:機器戰警,銀翼殺手與魔鬼終結者第二集中的生化人》。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

張錦華、劉容玫 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原書:Zoonen, L.V.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SAGE.)

梁秉鈞 編(2010)。《策劃創意寫作系列:電影中的香港故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許以勤(2008)。《科技的異化,科幻的真實:從科學怪人到商品化複製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瑞琪(2009)。《歐洲史詩的女性英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陳旼旼(2014)。《身體的論述: 從生態女性主義角度探討愛特伍的兩本反烏托邦小說》。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逸平(2005)。《科幻電影的未來學意涵》。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麗雪(2005)。《機器裡的靈魂:當代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麗雪、郭幼龍 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原書: 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Wiley-Blackwell.)

黃淑貞(2014)。《應用普洛普理論探討新女性英雄形象-以動畫電影「勇敢傳說」為例》。 

葉李華 主編(2004)。《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葉承志 譯(2007)。《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電視時代》。台北:貓頭鷹。(原書:Postman, N. [2005].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Penguin Books.)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裴學儒(2001)。《軍隊文化、男性氣概與性傾向壓迫--台灣男同性戀者的兵役經驗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莉螢(2002)。《就陰莖母親(The Phallic Mother)的影響論異形系列中》。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北成等 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原書:Foucault, M.[1975]. 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French: Gallimard.)

蔡琰(1999)。《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出版社。

戴柔秀(1999)。《虛擬未來──科幻電影之敘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台北:高等教育。

顏忠賢(1996)。《影像地誌學: 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台北:萬象。

魏玓 譯(2003)。《科幻電影奇航—遊走虛擬螢幕空間》。台北:書林出版。(原書:King, G. & Tanya Kryzywinska[2000]. Science Fiction Cinema: From Outerspace to Cyberspace, Wallflower Press.)。台北市:書林。

顧燕翎 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中文參考期刊
Lin,P. (2007). 〈嗑科幻(Cult-ing SF Films)--從異形入侵到虛擬實境〉。《電影欣賞》,25:2,25-32。

吉布斯(W. Wayt Gibbs),鍾樹人 譯(2004)。〈科學人剪影:機器也該有恐懼感?〉。《科學人》,24,31-32。

吳政峰(2010)。〈悲劇的美學-以電影中情愛的衝突與和解之類型分析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藝術研究學報》,3:1,23-27。

宋美樺(1988)。〈千面女英雄︰「克拉麗莎」中的神話架構〉。《中外文學》,14:10,8-22。

李有成(1994)。〈異形反撲〉。《中外文學》,22:12,187-193。

李明璁、林穎孟(2013)。〈從情緒勞動到表演勞動:臺北「女僕喫茶(咖啡館)」之民族誌初探〉。《臺灣社會學刊》,53,103-141。

林建光(1998)。〈後現代/科技/人: 論八、九零年代美國科幻小說與電影〉。《電影欣賞》,93,32-38。

林寶元 譯(1989)。〈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電影欣賞》,42,21-31。(原文:Mulvey, L.[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 pp.6-18)

施舜翔(2011)。〈Plato寓言童話再現:論《魔髮奇緣》中母性形象扭曲〉。《文化研究月報》,115,112-117。

施舜翔(2012)。〈疲軟的後設與女性問題:從《詭屋》看校園驚悚片發展困境〉。《文化研究月報》,134,33-36。

洪櫻芬(2010)。〈理性與情感之關係-論休謨的道德情感主義〉。《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6:2,13-21。 
高玉娟(2010)。〈社會運動為甚麼要唱 Beyond 的歌?── Beyond 所體現的搖滾原真性及社群力量〉。《文化研究@嶺南》,21,1-32。

孫秀蕙(1999)。〈廣告與兩性〉,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 再現》。台北:心理。

徐海娜(2011)。《影像中的政治無意識︰美國電影中的保守主義〉。北京:中央編譯。

索亞斌(2000)。〈如此美麗,又如此膚淺——90年代以來科幻電影印象〉。文藝報,2000年12月2日。

勒官(Ursula K. Le Guin),馬耀民 譯(1994)。〈美國科幻與他者〉。《中外文學》,22:12,65-67。

張小虹(2009)。〈愛的不可能任務:《色|戒》中的性-政治-歷史〉。《中外文學》,38:3,9-48。  
蕭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台灣社會學刊,30,135-164。

張麗萍、劉筠、李季學(2009)。〈千面女英雄:朵麗斯.雷莘的「馬莎奎斯特」為例〉。《外國語文教學與跨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81-195。

莎珍(Pamela Sargent),呂文慧 譯(1994)。〈科幻小說、女性與女性主義〉。《中外文學》,22:12,174-185。

傅大為(1999)。〈融會在玉米田裡的「非男性」科學──關於「女性科學」的哲學論爭與新發展〉。《歐美研究》,29:2,1-40。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學刊》,8,5-42。

劉苗苗(2012)。〈70年代「新好萊塢」科幻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48-53。

劉瑞琪(2000)。〈女性主義藝術史研究方法論〉。《近代中國婦女研究》,8,195-235。

蔡麗玲(1998)。<性別認同與精神分析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6,397-417。

蔣曉麗、王志華(2014)。〈娛樂至死.虛實互構.全景監獄——論《饑餓遊戲》中傳媒技術的文化影射〉。《當代文壇》,2014:3,91-94。

魯樞元(2010)。〈古典烏托邦.烏托邦.反烏托邦-讀陶淵明記〉。《閱江學刊》,4,142-146。

謝秉陞、許瀞文(2007)。〈以精神分析觀點探討女性網路相簿點閱者認同位置的建構與差異〉。《資訊社會研究》,13,229-255。

鍾佩怡(2002)。《我把羅曼史變教材了》。台北:女書文化。

聶欣如(2013)。〈冷戰思維和美國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建構〉。《上海大學學報》,30:3,38-48。

蘇恩文(Darko Suvin),單德興 譯(1994)。〈科幻與創新〉。《中外文學》,22:12,27-45。

顧忠華(2000)。〈社會科學中的價值問題〉。《台灣哲學研究》,3,47-76。

英文參考文獻
Booker, M. K. (2006). Alternate Americas: Science Fiction Film and American Culture Hardcover. Praeger.

Clover, C. J. (1992). Men, Women, and Chainsaws: Gender in the Modern Horror Fil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hn, J. (2013). The Robot Will See You Now. The Atlantic, 311(2), 58-67.

Creed, Barbara (1993). The Monstrous-Feminine: Film, Feminism, Psychoanalysis. Routledge.

Fromm, E. (1955). The sane society. NY: Rinehart.

 Giannetti , L. (1976). Understanding Movies (2nd ed.). Prentice Hall.

Hendershot, C. (1999). Paranoia, the Bomb, and 1950s Science Fiction Films.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Jenks, C. (1998). Core Sociological Dichotomies. SAGE.


Kuhn, A. (1990). Alien Zone:  Cultur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Science Fiction Cinema. New York :Verso.

 Langford, B. (2005). Film genre: Hollywood and beyond (2nd e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Melzer, P. (2006). Alien Constructions: Science Fiction and Feminist Thought.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Palumbo , D. (2008). The Monomyth in James Cameron's The Terminator:Sarah as Monomythic Heroine.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41(3), 413-427.

Pearson, C. & Katherine Pope (1981).  Female Hero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Literature. R. R. Bowker.

Penley, C. (1989). 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Film, Feminism, and Psychoanalysis.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enley, C. (1991). Close Encounters:  Film, Feminism, and Science Fic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Rees, M. (2004). Our Final Hour: A Scientist's Warning. Basic Books.

Roberts, R. (1993). A New Species: Gender and Science in Science Fic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uss, J. (1973). The image of women in science fiction.Warner Modular Publications. 

Schubart, R. (2007). Super Bitches and Action Babes: The Female Hero in Popular Cinema. McFarland & Company.

Sobchack, V.C. (1997). Screening space: the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料
WOMEN’S MEDIA CENTER .《The Status of Women inthe U. S. Media 2014》.檢閱日期:2015/6/8。
網址:http://wmc.3cdn.net/6dd3de8ca65852dbd4_fjm6yck9o.pdf

王思熙(2009)。《大自然的震撼課》。經典雜誌,第135期。檢閱日期:2015/4/11。
網址:http://e-info.org.tw/column/ethics/2004/et04061401.htm

朱崇儀。〈Irigaray與佛洛伊德和拉康的「對話」》。國科會人文學中心。檢閱日期:2015/5/25。
網址:http://english.fju.edu.tw/lctd/asp/theory/theorists/7/introduction.htm

鄭軍、王榮生。《中國科幻之路》。檢閱日期:2015/3/22。
網址:http://www.51flying.com/say/theory.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