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1022243100
DOI 10.6846/TKU.2010.00664
論文名稱(中文) 士林後港墘水利設施與近代社會變遷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Modern Social Transition of Shilin Hougangic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江聰明
研究生(英文) Tsong-Ming Jiang
學號 79603015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5
論文頁數 24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明勇
委員 - 周宗賢
委員 - 陳靜珮
關鍵字(中) 社子島
後港墘
械鬥
葛樂禮颱風
基隆河截彎取直
關鍵字(英) Shezi Island
Hougangic
fighting
typho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民國53(1964)年基隆河未截彎取直前,後港墘原位於社子島的東南方,一個基隆河下游南岸的農、漁村,隔著基隆河與士林相望。所見景物除了農夫辛勤踩踏水車灌溉作物之外,河畔上常遇見水上人家撈捕蜆及聽見鴨群「押押押……」的叫聲,偶爾能瞧見「嬰兒落港」的情景。
後港墘與士林只有一水之隔,因兩地分屬於泉、漳兩地移民之墾地,在開發過程中,難免有一些磨擦和衝突,也常引起群體對立,甚至釀成血流成渠的械鬥,但群體的對立與衝突是社會整合的一種契機。在地方士紳努力之下,雙方關係漸次有改善。後於同治、光緒年間,開啟了基隆河兩岸的通航,彼此交流更加密切。另昭和14(1939)年日本政府又興建完成社子吊橋,使得後港墘的生活圈依附士林更深。
大正年間,日人曾在後港墘開鑿社子圳,其使用電力馬達引水灌溉農田是臺灣吏上第一次。因水源問題的解決,居民再也不用煩惱於枯水期只能利用漲潮時引入基隆水滋潤作物。困擾多時的人力問題,也因這項水利設施,終於獲得解決,多餘人力接續投入捕「蜆」之相關行業,居民經濟隨之好轉。
低窪的地形為後港墘造就了經年水災的受體環境,夏秋兩季造訪臺灣的颱風暴雨,以及冬季東北季風所帶來的豪雨,致使當地常遭受洪水之侵襲。故於民國52(1963)年葛樂禮颱風侵襲臺灣,大臺北地區遭受百年以來的大水災,損失慘重時,政府為了防止類似的水災再發生,在次年(1964)年執行臺北防洪計劃,自圓山至雙溪口間開鑿了一條人工河。因基隆河截彎取直,從此本地正式與社子島分離,居民彼此互動交流的情形日漸減少。
後因填平了舊河道,拆除了社子吊橋,後港墘的土地與士林市區相連在一起。因河川阻礙兩地交通與文化交流等的問題,也隨著舊河道消失,彼此關係逐漸密切。此後,本地歷經四十幾年的開發,也由一個農業村落轉型為士林區工商業發逹的地區。
研究後港墘的歷史,無法脫離與士林的關係,但也不能遺忘與社子「血濃於水」的歷史淵源,才能將先民墾荒的艱辛歷程,公諸於世。
英文摘要
Until the re-routing of the Keelung River in 1964, the fishing village of Hougangic was located downstream to the southeast of Shezi Island, an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Keelung River from Shinlin.  Scenes from this area were of farmers industriously irrigating crops using human-powered irrigation wheels, and riverside families catching freshwater clams.  Additionally, the sound of ducks quacking could be heard and occasionally scenes of "the infant falls harbor", when infants fell out of their strapping while the mother was working.
As mentioned, Hougangic and Shihlin were separated by the Keelung River and were inhabited by emigrants from Quan Zhou and Zhang Zhou.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emigrants from these two places inevitably had disputes and conflicts, often involving large groups, and sometimes even resulting in serious bloody battles.  However, these conflicts ended up being turning points for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mprov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ose of higher social standing.  In the years of Tongzhi and Guangxu, cross-river trade was opened along the Keelung River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became much closer.  In the 14th year of Zhao (1939),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built Shezi Suspension Bridge, resulting in Hougangic having a deep dependence on Shihlin.
In the years of Dazheng, the Japanese excavated Shezi Chuan in Hougangic, allowing Taiwanese to irrigate farmland using electric motors for the first time. Because of this solution to the headwaters problem, the residents no longer needed to wait for high tide to feed water from the Keelung River to their crops during dry periods. Manpower had been a problem for some time, but this was also finally solved because of this water storage facility.  The surplus manpower devoted themselves to clam-related industries, and residents' financial situations improved.
Hougangic was in a low-lying area. Typhoon rain-storms often visited Taiwan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the pouring rain brought by the northeast wind in winter meant that this place often suffered serious flooding. Typhoon “Glory” hit Taiwan in 1963 and the Greater Taipei Area suffered from the worst flooding for a hundred years, causing serious losses.  The government tried to prevent similar flooding from taking place again and carried out a flood control plan in Taipei, excavating an artificial river from Yuan Shan to Shuang Xi Kou the next year (1964).  Because of the re-routing of the Keelung River, from now on this place was formally separated from Shezi Isle.  The new course of the river isolated Hougangic and Shezi Isle and the residents’ interactions gradually reduced.
Since filling in the old riverbed and tearing down Shezi Suspension Bridge, Hougangic and downtown Shihlin have been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overland.  As the river had obstructed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as well as cultural interaction, etc.,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old river location began the gradual process of improv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Since then, this area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40 years and Shihlin has transformed from a small agriculture village into a business industry.
The history of Hougangic cannot escape from its relationship with Shihlin, or forget the original "blood  thicker than water" history with Shezi. In this way, the process of how hard the pioneers worked to reclaim the wasteland can be demonstrat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一、研究範圍  …………………………………6
二、研究限制  ………………………………………8
第三節   研究回顧 ……………………………9
一、後港墘的地理變遷  ……………………………9
二、後港墘與區域史研究  …………9
三、祭祀圈與信仰圈  ………………………10
四、後港墘的產業變遷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3
一、研究方法  ……………………………13
二、研究流程  …………………………………15
第二章   後港墘的地理變遷   ………………………………16
第一節   地震前的臺北盆地-永曆元(1647)年至康熙32(1693)年  21
第二節   康熙臺北湖-康熙33(1694)年至雍正 12(1734)年 ……………24
第三節   沙洲沖積浮現-乾隆6(1741)年至同治10(1871)年   …………33
第四節   洲渚發育成形-光緒元(1875)年至光緒18(1892)年  …………45
第五節   葫蘆形狀之島嶼-明治37(1904)年至民國52(1963)年 ………56
小結 ………………………61
第三章   後港墘的水利設施   ………………………………64
第一節   清朝時期的水利設施 ……………………………66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水利設施 ………………88
第三節   基隆河截彎取直 ………………………98
第四節   基隆河舊河道填平工程 109
小結 ………………………………………114
第四章   後港墘的產業變遷   …………………………119
第一節   農業 ………………………………122
一、稻作……………………………………128
二、麥……………………………132
三、甘蔗………………………132
第二節   漁業 …………………………135
一、蜆…………………………135
二、紅蟲…………………………………138
第三節   飼養業 ……………………………………141
第四節   工商業 ……………………………………149
小結 ……………………………………………158
第五章   後港墘居民生活型態的變遷   ……………………162
第一節   同安移民的開墾 …………………………165
第二節   聚落的變遷 ………………………………169
第三節   交通的變遷 ……………………174
一、水運…………………174
二、陸運與橋樑………………………180
第四節   文教的變遷 ……………………………183
一、清朝時期………………183
二、日治時期………………183
三、戰後時期…………………………186
第五節   民間信仰的變遷 ………………………………190
一、獨立的小祭祀圈……………………………190
二、主要神明的信仰………192
三、中元普渡…………………………199
四、繞境活動………………………………………202
小結  ………………………………208
第六章   結論   ………………………………211
參考書目  …………………………………216
附錄一  ……………………………………237
附錄二  ………………………………………239
附錄三  ………………………………241
表2-1 永曆元(1647)年-永曆8(1654)年基隆河部落戶口23
表2-2   清代古地圖中的「和尚洲」 ……………42
表2-3   日治時期社子島的各行政區域 …………………58
表3-1   雍正13(1735)年-乾隆43(1778)年淡水廳田園增加表66
表3-2   肇昌公本派世系表 …………………80
表3-3   日治時期台灣水利組織名稱及法規沿革表 ………90
表3-4   社子圳一覽表 ……………………94
表3-5   社子抽水站一覽表 ……………………94
表4-1   明治41(1908)年臺北盆地田園時價    ……………124
表4-2  民國50(1961)年社子島各里的水田旱田面積  125
表4-3  昭和11(1936)年-昭和14(1939)年臺北市蜆的捕獲量136
表4-4   民國57(1968)年-民國61(1972)年臺北市蜆的捕獲量136
表4-5   民國64(1975)年-民國68(1979)年臺北市其他水產業動物捕獲量139
表4-6   大正14(1925)年-昭和13(1938)年七星郡各街庄鴨隻數量統計表142
表4-7   民國53(1964)年基隆河截彎取直前在後港墘設立的大型廠房………150
表4-8    民國74(1985)年基隆河舊河道填平前在後港墘設立的工廠   ………151
表4-9    在地化及全球化產業種類………155
表4-10  昭和12(1937)年 - 民國95(2006)年後港墘戶數人口數的變化…159
表4-11  民國48(1959)年社子島各里之職業人口分配表…160
表5-1   清領時期後港墘移民的祖籍…… 167
表5-2   日治時期後港墘的各角頭 ……………171
表5-3   明治40(1907)年-明治42(1909)年臺北廳渡船場概況表…………177
表5-4   日治時期後港墘鄰保會設施分析表 …………185
表5-5   日治時期岡田謙所調查後港墘之祭祀表 ………191
表5-6   日治時期士林地區各村落年曆祭典 …………193
表5-7  後港墘的土地公廟  ………197
表5-8  大龍峒保安宮中元祭典芝蘭一堡輪流的地區  ………200
表5-9 民國41(1952)年陽明山管理區各地祭祀日期 ……203
表5-10  民國60(1971)年以後士林區統一祭典主神時間表…206
圖1-1   民國72(1983)年社子吊橋 …2
圖1-2   民國97(2008)年士林社子地區地圖 …2
圖1-3   民國89(2000)年士林區的七大生活圈 ……5
圖1-4   民國53(1964)年基隆河截彎取直對照圖 ……………6
圖1-5   民國85(1996)年後港墘的空照圖 ……………8
圖2-1   光緒5(1879)年臺北府淡水縣分圖六-港仔墘位置……17
圖2-2   光緒13(1887)年報丈字條吳隆源報丈社仔后港墘園……19
圖2-3  永曆8 (1654)年荷蘭大臺北古地圖﹙部分﹚ ………22
圖2-4   康熙33(1694)年康熙臺北湖 …………………………25 
圖2-5 康熙33(1694)年臺北湖面的範圍假想圖  ………………28
圖2-6   康熙55(1716)年諸羅縣志山川總圖 ﹙部分﹚…………29
圖2-7   雍正5(1727)年-雍正12(1734)年雍正中葉臺灣輿圖(部分)29
圖2-8   康熙38(1699)年-康熙43(1704)年康熙中葉臺灣輿圖(部分) …32
圖2-9   乾隆6(1741)年重修臺灣府志淡水圖(部分)…………33
圖2-10  乾隆21(1756)年 - 乾隆24(1759)年乾隆中葉台灣輿圖(部分)35
圖2-11   民國98(2009)年葫蘆堵福德宮   ………………36
圖2-12   民國98(2009)年大龍峒福壽宮   ………………37
圖2-13   乾隆25(1760)年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部分)   ……38
圖2-14   道光10(1830)年 -同治8(1869)年道光中葉的臺灣軍備局圖(部分)38 
圖2-15   同治10(1871)年淡水廳志分圖一   …………………40
圖2-16   同治元(1862)年同治初年淡水圖   ……………41
圖2-17   同治12(1873)年臺灣島清國屬地北部圖   ……………41
圖2-18   乾隆29(1764)年-乾隆53(1788)年乾隆中葉臺灣軍備圖  ……42
圖2-19   乾隆55(1790)年-嘉慶14(1809)年乾隆末葉臺灣郵傳圖  ………42
圖2-20   光緒元(1875)年臺北府淡水縣圖………………45
圖2-21   光緒18(1892)年淡水縣簡明總括圖冊芝蘭二堡庄界圖   ……48
圖2-22   光緒14(1888)年淡水縣圖   …………………49
圖2-23   光緒18(1892)年淡水縣簡明總括圖冊大加蚋堡庄界圖   ……51
圖2-24   光緒18(1892)年淡水縣簡明總括圖冊芝蘭一堡庄界圖   ………52
圖2-25   民國57(1968)年社子吊橋   …………………56
圖2-26   明治37(1904)年社子島圖   …………57
圖2-27   乾隆21(1756)年  - 民國52(1963)年社子地區基隆河道變遷推測圖63
圖3-1   雍正13(1735)年-乾隆43(1778)年淡水廳田園增加指數曲線圖 …67
圖3-2   鴨母港仔、後港仔位置圖 …………………72
圖3-3   道光16(1836)年立杜賣盡根田業與人契字 ………74
圖3-4   明治37(1904)年後港墘內的小河流 ……………76
圖3-5   顏良拈得埔園及厝四界圖 ………81
圖3-6   溪水拈得埔園及厝四界圖 ………82
圖3-7   有義拈得埔園四界圖 ……………83
圖3-8   道光17(1837)年後港墘四界推測圖 ………84
圖3-9   雍正13(1735)年伍華生立賣田契字 ………86
圖3-10   雍正13(1735)年伍華生水田的方位圖   ……87
圖3-11   民國53(1964)年社子圳位置圖   ………94
圖3-12   民國99(2010)社子圳的遺址   …………95
圖3-13   民國50(1961)年社水圳   …………96
圖3-14   民國90(2001)年士林區後港、社子地區行政區域圖   96
圖3-15   昭和8(1933)年社子略圖 ………………97
圖3-16   民國52(1963)年葛樂禮颱風路徑圖   ………99
圖3-17   民國52(1963)年葛樂禮颱風雨量分佈圖   ………100
圖3-18   民國53(1964)年基隆河改道原案與新案的河道位置圖   ……101
圖3-19   民國98(2009)年社子港仔溝及池塘遺址   ………106
圖3-20   民國54(1965)年社子島地圖   …………108
圖3-21   民國71(1982)年-民國74(1985)年舊基隆河道填平工程   ………113
圖3-22   民國74(1985)年舊基隆河道填平工程   ……………113
圖3-23   民國52(1963)年以前社子島圖   …………118
圖3-24   民國53(1964)年基隆河截彎取直後社子島圖   …118
圖3-25   民國74(1985)年基隆河填平工程後社子島圖   …118
圖4-1     昭和9(1934)年士林與後港墘相對位置圖 …120
圖4-2     民國50(1961)年社子島的土地利用   ……127
圖4-3     民國60(1971)年百齡國小附近的水田   ………130
圖4-4     稻草堆高的情景   ………………131
圖4-5     稻草製作紙漿過程   …………………131
圖4-6     民國75(1986)年基隆河紅蟲的交易   ………140
圖4-7     大正14(1925)年-昭和13(1938)年七星郡各街庄鴨隻數量圖   …142
圖4-8     明治45(1912)年基隆河養鴨人家   ………145
圖4-9     大正12(1923)年基隆河家鴨的分列式   …………145
圖4-10   民國99(2010)年捷運巨星大樓圖   ……………156
圖4-11   昭和12(1937)年  - 民國95(2006)年後港墘戶數人口數的變化圖159
圖5-1   同安縣境圖   …………165
圖5-2   日治時期後港墘的各角頭位置圖 …………………172
圖5-3   昭和3(1928)年後港墘渡船頭  …………179
圖5-4   日治時期後港墘渡口情景 ………………179
圖5-5   昭和14(1939)年社子橋的竣工式  ………181
圖5-6   民國59(1970)年後港國小預定地 …………188
圖5-7   民國59(1970)年後港國小校長與教師至士林國小接領學童 …………188
圖5-8   民國61(1972)年教師將借讀陽明國中的學童接回後港國小就讀 ……189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中文類
三重市編纂委員會,《三重市志》,臺北:臺北縣三重市公所,1996.09。
三重市編纂委員會,《三重市志續編》,臺北:臺北縣三重市公所,2005.07。
士林街役所編,杜武志譯,〈士林街要覽〉,《臺北文獻》直字142,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12。
士林鎮誌編纂委員會,《士林鎮誌》,臺北:士林鎮誌編纂委員會,1968.07。
士林區戶政事務所,《臺北市士林區封域地名沿革》,臺北:士林區戶政事務所,1997.06。
中華學術院臺灣方志編輯委員會,《陽明山新方誌》,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72.02。
不著撰人,《臺灣府地輿全圖》,臺北:大通書局,1987。
尹章義、洪健榮、李逸峰,《五股志》,臺北:臺北縣五股鄉公所,1997.11。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06。
行政院文建委員會,《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2:12,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0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重要文獻彙編》,臺北:農田水利會聯合會,2002.06。
行政院文建委員會,《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2:25,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12。
何喬遠,《同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何喬遠,《閩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
吳士功,〈請准臺民搬眷並嚴俞渡疏〉,《請奏疏選彙》,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李丕煜主修,《鳳山縣志》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2005.06。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12。
周璽,《彰化縣志》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12。
林正慧、曾品滄主編,《李景暘藏臺灣古文書》,臺北:國史館,2008.05。
林興仁主修,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施琅,《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1958。
洪英聖,《畫說乾隆臺灣輿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02。
洪英聖,《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02。
范咸纂輯,《重修台灣府志》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06
郁永河,《禆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09。
高拱乾纂輯,《臺灣府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11。
高賢治編,《大台北古契字》一,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12。
高賢治編,《大台北古契字》二,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11。
張炎憲、曾品滄主編,《楊雲萍藏台灣古文書》,新店:國家圖書館,2003.12。
張勤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4,〈經濟志水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02。
陳三井總纂,《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1.10。
陳三井總纂,《臺北市發展史》四,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3.06。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3.06。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06。
陳漢光、賴永祥,《北臺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7.10。
陽明山管理局編,《陽明山管理局39年》,臺北:陽明山管理局,1951。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06。
新莊市編纂委員會,《新莊市志》,臺北:臺北縣新莊市公所,1996.09。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6,〈經濟志:農林漁業〉,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11。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7,〈教育志:學校〉,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1.05。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首,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91.11。
臺北廳總務課編,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等譯,《臺北廳誌》,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0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北部地區古文書專輯》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12。
臺灣縣政府編,《臺灣縣新聞史料彙》,手抄影印本1-33冊(抄錄大正9年至民國40年有關臺北縣地區之新聞報刊資料,現藏於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銀本,文叢第74種,1961。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06。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06。
賴探玄,〈臺北市大事記〉五,《臺北文獻》直字25,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73.09。
臨時臺灣調查局,《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04。
日文
士林公學校編,《臺北市鄉土讀本わが里》,臺北:士林街役場,1938.07。
士林街役場編,《士林街概要》,臺北:成文書局,1938.03。
臺北州役所編,《臺北州》,臺北:臺北州役所,1929。
臺北州役所編,《臺北州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03。
臺北州役所編,《臺北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03。
臺北廳總務課編,《臺北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03。
二、報紙
〈蔗種小試〉,《臺灣新報》,明治30年1月29日,第180號,第1版。
〈台北縣鴨人工孵化の數〉,《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2年7月5日,第351號,第2版。
〈鵞鴨勝雞〉,《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3年2月25日,第544號,第4版。
〈社子水利〉,《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7月21日,第2165號,第4版。
〈士林早市〉,《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8月3日,第2176號,第4版。
〈孟蘭大勝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8月19日,第2190號,第6版。
〈植蔗嚴禁損壞〉,《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9月9日,第2280號,第4版。
〈建築里道〉,《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11月22日,第2268號第,第6版。
〈臺北廰下公共營造物,渡船場〉,《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年12月14日,第2886號,第3版。
〈田園時價〉,《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年10月2日,第3028號,第3版。
〈臺北の渡船場〉,《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2年2月7日,第3230號,第7版
〈社仔だふり:一期米の豐作〉,《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年6月15日,第4680號,第7版。
〈圓山亭開業〉,《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年10月24日,第4806號,第7版。
〈查種麥地〉,《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年12月5日,第4845號,第5版。
〈麥の栽植調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年12月7日,第4847號,第5版。
〈臺北名所名物,蜆茶屋〉,《臺灣日日新報》,大正3年9月9日,第5114號,第4版。
〈鵞鴨羽毛,輸出香港,昨年約廿萬圓〉,《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0年3月8日,第12548號,第4版。
〈農民喜設埤圳〉,《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1年8月21日,第7986號,第4版。
〈きのふ基隆川の家鴨の分列式の一群〉,大正12年3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第8234號,第7版。
〈教育會飼鴨映畫〉,《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年3月20日,8197號,第五版。
〈途中千羽家鴨飼の狀況を台覽遊ばされっ〉,《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年4月26日,第8234號,第7版。
〈七星水利組合,評議員の選舉〉,《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年5月14日,第8242號,第2版。
〈灌溉唧筒試運轉〉,《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年7月23日,第8321號,第4版。 
〈七星水利組合總會〉,《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3年2月27日,第8541號,第2版。
〈籌設唧筒灌溉〉,《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3年11月16日,第8804號,第4版。
〈一萬羽の家鴨竿一っで自由自在〉,《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5月31日,第9004號,第2版。
〈一萬羽の家鴨放飼を,明治橋下台覽に供すろ〉,《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5月29日,8998號,第五版。
〈埤圳增設請願,七星郡守實地觀察〉,《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11月6號,第9159號,第1版。
〈吉岡知事視察水路〉,《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5年8月3日,第9429號,第4版。
〈農業電化の魁,士林庄社子電動機附唧筒を,設置第二期作より揚水灌溉,農民間に科學禮讚の聲〉,《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5年8月3日,第9429號,第5版。
〈社子電動機唧筒,三日初通水灌溉,農民驚嘆科學偉大〉,《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5年8月4號,第9434號,第4版。
〈一萬羽の家鴨追,明治橋下で,台覽に供す〉,《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5年11月1日,第9519號,第2版。
〈全島的旱魃に,獨り北叟む農村電化の魁,臺北州下士林庄社子農民〉,《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年3月29日,第10394號,第3版。
〈蜆ひろひ,淡水河所見〉,《臺灣日日新報》,昭和5年8月25日,第10906號,第7版。
〈人事〉,《臺灣日日新報》,昭和7年1月30日,第11424號,第4版。
〈蜆採り〉,《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2年4月27日,第13322號,第9版。
〈蜆採り〉,《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2年5月20日,第13345號,第5版。
〈社子橋竣工〉,《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4年4月27日,第14048號,第2版。
〈終年究竟為誰忙酬神不嫌拜拜多:陽明山區一張拜拜曆〉,《聯合報》,第6版(1952.02.18)。
〈經濟天地:臺灣羽毛業的發展〉下,《聯合報》,第5版(1953.04.11)。
〈淡水河翻船,倒糞溺人,僱客二人獲救〉,《聯合報》,第3版(1958.04.27)。
〈淡水河防洪計劃經決定,首期工程費五億元,即由省府儘速施工,今年颱風季將可免水患〉,《聯合報》,第2版(1964.01.02)。
〈淡水河防洪計劃決定〉,《聯合報》,第2版(1964.01.20)。
〈社子居民昨請願反對開鑿新河道〉,《聯合報》,第2版(1964.03.11)。
〈基隆河改道計劃核定〉,《聯合報》,第3版(1964.03.12)。
〈社子島居民也要求築堤,陳情議會不願鑿河〉,《聯合報》,第3版(1964.03.12)。
〈反對基隆河改道事,查係有人冒名請願〉,《聯合報》,第2版(1964.04.01)。
〈基隆河改道工程〉,《聯合報》,第2版(1964.11.06)。
〈基隆河舊道闢人工湖,陽明山著手規劃〉,《聯合報》,第2版(1965.07.18)。
〈廢棄番仔溝填為新生地〉,《聯合報》,第2版(1965.07.19)。
〈台北社子北投公路,五十八年完工〉,《聯合報》,第2版(1966.08.02)。
〈陽局將在士林區後港區興建一所小學〉,《聯合報》,第6版(1970.04.28)。
〈陽局籌措建設經費,萬事俱備只欠錢〉,《聯合報》,第6版(1970.11.06)。
〈後港里通河街設置聯合車站〉,《聯合報》,第7版(1972.09.15)
〈士林社子髒亂,市府逐步改善〉,《聯合報》,第6版(1974.02.22)。
〈花三億元經費填土,可多五十萬坪土地〉,《聯合報》,第6版(1974.04.21)。
〈利用基隆河,擬以淡水河砂填平〉,《聯合報》,第6版(1974.07.08)。
〈基隆河廢河道改善用計劃,將闢為新型綜合社區〉,《聯合報》,第6版(1974.09.02)。
〈基隆河廢河道改善利用計劃〉,《聯合報》,第2版(1974.09.02)。
〈市聞剪景,基隆河廢河道如何使用要看林洋港的意見〉,《聯合報》,第6版(1976.06.16)。
〈基隆河廢河道市府決定填平〉,《聯合報》,第6版(1976.07.01)。
〈基隆河廢河道市府研究採新施工法〉,《聯合報》,第6版(1976.07.18)。
〈社子堤內後港段劃定為工業區:劍潭一帶居民二百餘人表異〉,《聯合報》,第6版(1976.09.04)。
三、專書
三腳渡親水藝術節編輯委員會,《來去渡船頭歡喜結水緣:第二屆三腳渡親水藝術節全記錄》,臺北:台灣水創意會社,2002.05。
三腳渡親水藝術節編輯委員會,《臺北市最後碼頭:走尋三腳渡》,臺北:臺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2001.02。
士林區公所編,《古早芝蘭新士林》,臺北:臺北市士林區公所,2001.12。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08。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1983.03。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1987.03。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8.10。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04
王志文,《滄海桑田話社子》,臺北:臺北市社子文教基金會,2001.12。
王志文,林志峰主編,《台北蘆葫寺志》,臺北:財團法人台北葫蘆寺,2007.10。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媽祖廟閱覽》,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08。
王健旺,《台灣的土地公》,臺北:遠足事業有限公司,2004.08。
王執明等,《台灣土地故事》,臺北:秋雨文化,2004.01。
王萬邦,《台灣的古圳道》,臺北:遠足事業有限公司,2005.01。
王鑫,《地形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101。
冉福立著,江樹生譯,《17世紀荷蘭人繪製之台灣老地圖》,臺北:漢聲雜誌社,1997.12。
史明,《我的故鄉八芝蘭:士林》,臺北:施朝輝,2001.10。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吳三連基金會,2007.05。
石再添,《地形學講義》,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71。
石再添主編,《臺灣地形學概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5。
石計生,《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GIS解析》,臺北:儒林書局,2003.02。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06。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11。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中,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06。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87。
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05。
百齡國小編,《台北市士林區鄉土教材系:教師手冊》,臺北:士林區百齡國小,1994.12。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書局,2009.09。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級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吳文星,《社會領導階級與同化政策:以國語普普及運動中心》,臺北:正中書局,1995。
吳文星、廣瀨順皓、黃紹恆、鍾淑敏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下,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9.11。
吳田泉,《臺灣農業史》,臺北:自立晚報,1993.04。
吳昆財,《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01。
吳密察監修,《臺灣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
吳瑞雲,《大龍峒史蹟源流》,臺北:大龍國小,1996.11。
李東明,《永遠的北淡線》,臺北:玉山社,2003.09。
李根蟠,《中國古化農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12。
李根蟠,《中國農業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06。
李鹿苹,《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02。
李進億、楊蓮福,《臺灣環境發展歷史與蘆洲》,臺北:博揚文化,2005.07。
李順仁、黃提銘、林秀美主編,《族群的對話》,臺北: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10。
李筱峰、林呈蓉,《台灣史》,臺北: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03。
沙學浚,《城市與似城聚落》,臺北:國立編譯館,1974.07
周廷模,《鴨的飼養與管理》,臺北:五洲出版社,1984.08。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書局,2007.12。
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一,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5.11。
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四,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4.03。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縣中和:知書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03。
林明裕,《淡水河故事》,臺北:民生報社,1986.01
林明裕,《台灣草地故事》,臺北:錦冠出版社,1988.01。
林美容,《人類學與台灣》,臺北:稻香出版社,2008.04。
林美容,《白話圖說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12。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09。
林美容,《媽姐信仰與台灣社會》,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03。
林美容,《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2006.03。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8.04。
林衡道,《臺灣歷史民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04。
施百鍊,《八芝蘭大事記》,臺北:臺北芝山巖慈濟宮,2000.10。
施百鍊,《八芝蘭的故事》,臺北:臺北市士林區里長聯誼會,2006.09。
施百鍊,《士林文化縮影》,臺北:臺北芝山巖慈濟宮,1998.04。
施添福,《清代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柯志明,《米煻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臺灣的發展從屬》,臺北:群學出版,2003.03。
洪伯溫,《台北地誌新探》,臺北:龍文出版社,1993。
胡振洲,《聚落地理學》,臺北:三民書局,1997.03。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08。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06。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間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07。
郡益生、錢易主編,《人與水》,潘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3。
高傳棋,《清代臺北交通》,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2008.10。
高賢治主編,《臺灣宗教》,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5.03。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台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8.09。
張炎憲,《歷史文化與臺灣》,臺北:臺北風物雜誌社,1992.10。
張祖基等著,《客家舊禮俗》,臺北:眾文圖書,1994.05。
張素玢,《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03。
莊展鶻,《臺北地質之旅》,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
陳三井,《環境與稻作生產》,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01。
陳士賢,《臺灣的媽祖廟》,臺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06。
陳正祥,《臺灣地名辭典》,臺北:南天書局,1993.12。
陳正祥,《臺灣地誌》下,臺北:南天書局,1993.10。
陳正祥,《臺灣地誌》上,臺北:南天書局,1993.10。
陳吉宏,《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對我國之衝擊評估與適應策略》,板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1.12。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莊街的研究》,臺北:稻香出版社,1996。
陳明言,《台灣的糖業》,臺北:遠足文化,2007.02。
陳冠學,《高階標準台語字典》上,臺北:前衞出版社,2009.08。
陳修,《臺灣話大詞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09。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志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08。
陳敏明等,《大台北空中散步》,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11。
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史館,1996.06。
陳鴻圖,《活水利生:臺灣水利與區域環境的互動歷程》,臺北:文英堂,2005.02。
陳鴻圖,《臺灣水利史》,臺北:五南書局,2009.11。
傅寶玉,《古圳:南桃園水圳空間與文化》,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10。
黃振超主修、曹永和總纂,《日治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經濟軍事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10。
楊純明,《環境與稻作生產》,臺中縣霧峰:臺灣省農業試驗所,1996.06。
楊萬全,《水文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2.01。
楊蓮福主編,《三重埔風情畫:三重市改制四十週年專輯》,臺北:臺北縣三重市公所,2003.01。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03。
萬良,《臺灣省臺北縣鄉土地理學之研究》出版地不祥,出版年不祥。
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2002.01。
劉克襄,《臺灣舊路踏查記》,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1995.05。
蔡志展,《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9.06,
蔡明坤、王淑慧,《六堆內埔客家聚落伯公廟:以美和‧和興‧內埔‧內田與興南村為例》,臺北:南天書局,1996.08。
鄭政誠,《三重埔的社會變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06。
鄭肇經,《中國水利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10。
賴澤涵,《台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2008.10。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05。
戴寶村、王峙萍,《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臺北:玉山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11。
謝宗榮,《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臺北:博揚文化,2006.05。
謝坤仁,《士林興革記》,臺北:謝坤仁,2005.09。
謝明昌,《氣候變遷對臺灣水文環境影響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經濟部,1995.06。
鍾家禾,《鴨和鵝飼養法》,臺北:聯華出版社,1985.02。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左岸文化,2005.08。
梶原通好著,李文祺譯,《台灣農民的生活節俗》,臺北:臺原出版社,1998.01。
四、期刊文章
中文類
三尾良次郎著,何聰明譯,〈1930年的臺北州〉,《臺北文獻》直字142,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12。
山根幸夫著,吳密察譯,〈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臺灣風物》32:1,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2.03。
中村孝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台灣蕃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4。
中村孝志主講,曹永和翻譯,高玉似、陳怡君記錄,〈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灣風物》41:3,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1.09。
王一剛,〈日據初期的習慣改良運動〉,《臺北文物》9:2,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0.11。
王一剛,〈淡水河流域的變遷〉,《臺北文物》1:1,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2.12。
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的關係〉,《臺灣文獻》36: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06。
王志文,〈以地理學的觀點來分析淡水河畔社子地區的古契約與地圖〉,《淡江史學》19,臺北:私立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2007.06。
王志文,〈兩河環抱共福禍:社子中洲埔「李復發號」之七十股公產〉,《臺北文獻》直字148,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2004.06。
王志文,〈淡水河岸保生大帝神明會之角頭分布:以蘆洲社子的兌山為例〉,臺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2002.06。
王志文,〈臺北淡水河畔社子沙洲歷史地理變遷〉,《白沙歷史地理學報》4,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7.10。
王志文,〈歷史地圖的地名探討:以社子地區為例〉,收於范毅軍主編,《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內政部,2005。
王志文、廖倫光,〈客家聚落與防禦體系與刺竹圍人文景觀研究〉,《新竹文獻》21,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08。
王崧興,〈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臺北:中央研究院,1973。
王進生,〈茡薺〉,《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二,臺北:豐年社,2005.09。
石計生,〈全球化士林的產業生態空間位移: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取向〉,《東吳社會學報》16,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報,2004.06。
西岡英夫,杜武志譯,〈浮洲村落「社子」:鄰近島都的特殊村落之鄉土觀察記〉,《臺北文獻》直字138,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1.12。
李永適,〈當臺北遇到強震:盆地裡的危機〉,《土地地理雜誌》141,臺北: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12。
李進億,〈淡江河下游地區的「水信仰」〉,《臺灣風物》58:1,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08.03。
李進億,〈臺北橋的興建與三重埔的區域發展(1889-1945)〉,《臺北文獻》直字167,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9.03。
卓克華,〈士林市場歷史沿革考略〉,《臺北文獻》直字139,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03。
周宗賢,〈大龍峒陳悅記小史〉《臺北文獻》直字105,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3.09。
周宗賢,〈清代台灣民間的地綠組織〉,《臺灣文獻》34: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岡田謙著、陳乃孽譯,〈臺灣北部村落に於ける祭祀圈〉,《臺北文物》9:4,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0.12。
林金郎,〈從關帝信仰演進談社會變遷中的信仰改革〉,《歷史月刊》263,臺北:歷史智慧出版社,2009.12。
林明聖等著,〈慶熙臺北湖考釋〉,收於《第三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9.05。
洪伯溫,〈臺灣釋名拾掇〉,《臺北文獻》直字105,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3.09。
洪健榮,〈洪患對戰後臺北區域發的影響:以五股鄉為例〉,《臺灣文獻》51:1,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3。
紀榮達,〈淡水口寺廟系列:關渡宮〉,收入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編,《1998淡水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9。
高賢治,〈士林惠濟宮與開漳聖王〉,《臺北文獻》直字120,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7.06。
張明雄,〈臺北地區平埔族的興起及衰落〉,《臺北文獻》直字72,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06。
張政亮、鄧國雄、吳健蘭,〈台北地區漢人聚落拓墾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4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4.05。
張勝彥,〈清代臺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臺灣文獻》34: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戚啟勳,〈葛樂禮颱風侵襲期間台灣之雨量分析〉,《氣象學報》,9:3-4,臺北:臺灣氣象所,1963.12。
莊金德,〈台北市新併六區早期開發史略〉,《臺北文獻》直字9、10期合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9.12。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3。
郭維立記錄,〈士林鎮鄉土座談會〉,《臺灣風物》4:5臺南:臺灣風物雜誌社,1954。
陳富美,〈論基隆河截彎取直〉,《地理教育》,1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3.06,頁132。
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1,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陳漢光,〈北投區之歷史沿革〉,《臺北文獻》直字11、12期合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70。
陳漢光,〈台北市士林區建置沿革〉《臺北文獻》直字9、10期合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9。
陳鴻圖,〈日治時期台灣水利事業的建立與運作:以嘉南大圳為例〉,《輔仁歷史學報》12,臺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2001.06。
黃富三,〈清代臺彎的土地問題〉,《食貨月刊》複刊4:3,臺北:食貨月刊社,1974.06,
黃雯娟,〈清代臺北盆地水利事業〉,《臺灣文獻》4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溫振華,〈毛社翁社社史〉,《臺灣風物》58:2,臺北:臺灣風雜誌社,2008.06。
溫振華,〈光復以前景美地區的民間信仰〉,收於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編,《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究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直字88,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9.06。
溫振華,〈開闢〉,《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3.06。
溫振華,〈蘆洲湧蓮寺:一座鄉廟的形成〉,《北縣文化》50,臺北:臺北縣文化委員會,1996。
楊倉亭,〈小港區的由來〉,《高雄文獻》19:4,高雄:高雄文獻委員會,2006.12,頁14。
漢聲雜誌社編,〈同安安溪篇〉,《臺灣的泉州人》20,臺北:漢聲雜誌社,1988。
臺灣氣象所研究室,〈民國五十二年颱風調查報告〉,《氣象學報》,9:3-4,臺北:臺灣氣象所,1963.12。
劉輝香記錄,〈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口述歷史座談會專輯〉,《臺北文獻》直字134,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0.12。
劉曉東,〈臺北市地名憶舊〉,《臺北文獻》直字68,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4.06。
潘阿鹿,〈社子沿革〉,《臺灣風物》4:5,臺南:臺灣風物雜誌社,1954。
潘英,〈臺灣地區同籍聚落及同姓聚落探索〉,《臺北文獻》直字84,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
蔣秀純,〈士林區耆老座談會紀綠〉,《臺北文獻》直字77,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09。
蔡相煇,〈近代化與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文獻》51: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06。
蔡錦堂,〈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42:4,臺北,臺灣風物社,1992.12。
鄭志明,〈臺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臺北文獻》直字68,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4.06。
鄭志明,〈臺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臺彎民間宗教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4
賴子清,〈大龍峒孔廟與保安宮座談〉,《臺北文獻》直字120,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87.06。
謝宗榮〈大龍峒保安宮癸未年三朝慶成醮醮典行事〉上,《臺北文獻》直字153,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2005.09。
謝英宗,〈康熙臺北湖古地理環境之探討〉,《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7,臺北:臺灣大學地理系,2000。
聶德寧,〈漳泉人文差異的歷史考察〉《臺灣文獻》51: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藍志玟,〈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保生大帝信仰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2002.06。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初探〉,《臺灣文獻》49:4,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12。
蘭畬,〈淺談艋舺津渡〉,《臺北文獻》直字120,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7.06。
日文類
三澤義助,《傳説の布哇》,日本東京:お伽倶楽部事務所,1916。
西岡英夫,〈浮洲部落社子:島都に近ぃ特殊部落の鄉土的觀察〉上,《臺灣時報》,昭和8(1933)年11月。
西岡英夫,〈浮洲部落社子:島都に近ぃ特殊部落の鄉土的觀察〉下,《臺灣時報》,昭和8(1933)年12月。
西岡英夫,〈臺北州農業傳習所と三角埔〉上,《臺灣時報》,昭和9(1934)年11月。
西岡英夫,〈臺北州農業傳習所と三角埔〉中,《臺灣時報》,昭和9(1934)年12月。
西岡英夫,〈臺北州農業傳習所と三角埔〉下,《臺灣時報》,昭和10(1935)年1月。
岡田謙,〈臺灣北部村落に於ける祭祀圈〉,《民族學研究》,4:1,東京:三省堂,1938. 01。
岡田謙,〈臺灣農村の娛樂問題〉,《臺灣時報》,昭和17(1942)年8月。
高崎達之助,《布哇に於ける鳳梨缶詰事業》,日本東京:缶罐普及協會,1924。
五、學位論文
王志文,〈社子島人文聚落之變遷〉,臺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9.06。
王志文,〈淡水河岸同安人祖公會角頭空間分佈:以燕樓子、兌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為例〉,臺南: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6。
王意惠,〈二重疏洪道與更寮區域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01。
李進億,〈蘆洲:一個長期環境史的探討(1731-2001)〉,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06。
林育平,〈三重市都發展及其居民環境識覺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07,
林欣慧,〈看到社子島:從文化地景到地域性〉,臺北: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08。
林恆昌,〈清領時期和尚洲開發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06。
林豐彥,〈社子島區域地理〉,臺北: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61.06。
邱逸民,〈臺北地區的水利建設與人文發展〉,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05。
連明琴,〈台北地區洪患因子特性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85.06。
陳允芳,〈北投傳統人文景點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08。
陳鴻志,〈台北市社子島洪患間題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碩士論文,1999.06。
陳鴻圖,〈嘉南大圳研究(1901-1993):水利、組織與環境互動歷程〉,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05。
曾春鎂,〈新埔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1684-1945)〉,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08。
葉長麟,〈社子島地理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65.05。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07。
董羽,〈臺北盆地水災因素之分析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05。
詹詩園,《蘆洲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1684-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06,頁153。
劉承洲,〈士林都市地理之比較〉,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地理系碩士論文,1967。
劉厚君,〈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2.06。
劉發泉,〈臺北市士林區與北投品聚落地理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75。
六、網路資源
http//www.cakediy.com.tw/river.htm,2008年7月22日。
http://gis210.sinica.edu.tw/placename/input/detail.asp?id=11919,2009年11年22日。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http/www.cwb.gov.tw,2008年8月22日。
中央社網頁,http://km.cca.gov.tw/myphoto/h_main.asp?categoryid=38,2009年8月22日。
中視氣象台,http/www.ctv.vom.tw/000/Dc29.htm,2009年8月22日。
行政院科學委員會,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10244&ctNode=40&mp=1,2009年05月11日、2009年6月30日。
臺北市監理處,http://www.mvo.taipei.gov.tw,2008年10月23日。
臺北市士林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slhr.taipei.gov.tw,2009年11月24日。
臺北市士林區戶政事務所資訊網,http://w2.slhr.taipei.gov.tw/a1/wpa.asp,2009年11月24日。
臺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網站,http://www.slhs.tp.edu.tw/,2010年1月5日。
臺北市士林國小「校史館校史沿革」,http://163.21.181.9/slin/d/d3.htm,2009年10月30日。
臺北市立陽明高中,http://www.ymsh.tp.edu.tw,2010年1月5日。
臺北市百齡國小,http://www.bles.tp.edu.tw,2010年1月5日。
臺北市社子國小,http://www.stps.tp.edu.tw/index.php,2010年1月5日。
臺北市社子國小「社子紀要」,http://www.stps.tp.edu.tw/modules/tinyd/index.php?id=1,2009年10月30日。
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tm-new/index.htm,2009年12月23日。
鄭懿瀛,〈老照片說故事〉,文建會國家資料庫,www.cca.gov.tw,2009年8月22日。
七、訪談記錄
江聰明採訪記錄,〈陳李阿含口述〉,2009年5月7日、2009年7月28日、2010年1月1日,地點:陳李阿含宅。陳李阿含,明治44(1911)年生;黃陳蘭,昭和10(1935)年生。
江聰明採訪記錄,〈陳萬居口述〉,2009年4月27日、2009年8月16日、2009年11月8日,地點:陳萬居宅。陳萬居,昭和3(1928)年生。
江聰明採訪記錄,〈張輝口述紀錄〉,2009年3月21日,地點:三腳渡。張輝,三腳渡之漁戶。
江聰明採訪記錄,〈楊義清口述紀錄〉,2009年11月28日,地點:臺北市士林區後港里辦公室。楊義清,昭和17(1942)年生,現任臺北市士林區後港里里長。
江聰明採訪記錄,〈張輝雄口述紀錄〉,2009年1月5日、2009年4月24日、2009年8月12日、2009年10月8日,地點:張輝雄宅。張輝雄,昭和13(1938)年生,現為臺北市士林區百齡里一鄰鄰長。
江聰明採訪記錄,〈沈文繡口述紀錄〉,2008年10月5日,地點:百齡國小。沈文繡,民國47(1958)年生,現任臺北市百齡國小事務員。
江聰明採訪記錄,〈王秋英口述紀錄〉,2009年8月12日,地點:前港街68巷10號附近;王秋英,民國50(1961)年生。
江聰明採訪記錄,〈陳世揚口述紀錄〉,2010年1月1日,地點:陳世揚宅;陳世揚民國44(1955)年生。
江聰明採訪記錄,〈陳森木口述紀錄〉,2008年8月11日,地點:臺北市士林區福中里辦公室;陳森木,現任臺北市士林區福中里里長。
江聰明採訪記錄,〈楊保全口述紀錄〉,2008年9月24日,地點:楊保全宅;楊保全,大正2(1913)年生,現任臺北市士林區後港里里長楊義清之父。
江聰明採訪記錄,〈周益口述紀錄〉,2008年10月28日,地點:臺北市士林後港墘景佑宮。周益,三腳渡之漁戶。
江聰明採訪記錄,〈翁儀賰口述紀錄〉,2009年8月17日,地點:臺北市士林區百齡里辦公室;翁儀賰,民國38(1949)年生,曾任後港福德宫主任委員。
江聰明採訪記錄,〈蔡國清口述紀錄〉,2008年2月4日,地點:臺北市士林後港墘景佑宮。蔡國清,景佑宮委員。
八、影音資料
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攝製,「基隆河廢河道改善利用計劃工程」VCD,臺北:榮民工程,198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