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1010262200
DOI 10.6846/TKU.2010.00641
論文名稱(中文) 於梨華小說創作道路與主題嬗變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f Evolution for Creative Road and Theme on Yu LiHua’s novel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劉秋蘭
研究生(英文) Chiu-Lan Liu
學號 79501016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9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共同指導教授 - 蘇敏逸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石曉楓
關鍵字(中) 於梨華
留學生
無根
無根的一代
尋根
覺醒的一代
關鍵字(英) Li-Hua Wu
returned students
rootlessness
rootless generation
tracing root
and aroused gener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五○年代至六○年代前期,西方現代派文學成為臺灣文學的主流,而其中一脈強勁的支流—留學生文學,標誌者一群從大陸流寓到臺灣的留學生,因不滿臺灣的政治與經濟環境,開始繼父輩「政治放逐」之後的「自我放逐」生涯。他們在東西方文化的夾縫中求生存,內心充滿被邊緣化的彷徨與苦悶,形成了一種「無根失落」的情緒,他們的身心始終徘徊在「去」與「留」之間。七○年代後期的留學生文學,因政治、外交、經濟、文化上發生了重大變遷,在主題表現上有了轉變,跳脫了六○年代個人「無根」的苦悶主題,開始將視野推向上一代的歷史,及下一代的未來,它體現了人類對故國、生命本身的回歸與依戀,反映出海外華人「尋根」、「歸根」的渴望。八○年代以後,海外華人作家的創作觸角不斷向外延伸,創作題材不再局限於「留學生」個人,作家的筆觸轉而停留在對「人性的觀照」,藉此向讀者展示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身份的人在融合後所呈現出的共同的人性問題。
    於梨華,出生於中國上海,輾轉流寓到臺灣,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她以自身經驗,誠實地描繪海外華人的生活百態及心靈軌跡,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鼻祖」、「無根一代的代言人」。她秉持著作家的格局要放大、視野要開闊、以及觸角要延伸的心態,在近五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在主題內容上不斷力求深化。她的小說中表達了海外華人「無根的一代」的苦悶、「覺醒的一代」的彷徨與「關注人性」的文化心理,這也是作家個人創作的心靈軌跡。
    本論文以社會研究、文化研究及內容研究方式,就於梨華本人的經驗及她的留學生小說內容進行分析,依其創作主題意識的歷程區分為「無根」、「尋根」與「歸根」及「關注現實生活」等三個時期,透過各階段的主題精神探討與作品內容析論,希望藉此研究機會,認識這特定時空、特定的一群人所交織出來的文學現象,並重新審視於梨華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定位。
英文摘要
Abstract:

Date back to the age of from 1950’s to 1960’s, Western modern literature had been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 literature. However, one of the strongest literary mainstreams paid the weight on literature of returned students, named a group of Chinese pursuing their sophisticated education escaped from China and then fled into Taiwan.  As for their unsatisfactory with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tatus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 they had initially selected to live on the standard of self-exiled career followed by political banishment inclined to their fathers.  They tried to survive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Their consciousness was occupied by marginalized anxiousness and depression making them feel the statement of rootless emotion. In addition, their mind still remains the statement of contradiction about how to make the decisions between “leave” and “return.” 
     At the end of 1970’s, literature of returned students reflected a permanent alternative on account of politics, diplomacy, economic, culture whose topic of literature transformed from the sorrowful subject of rootless emotion into the expanse of literature perspective traced back the history of former generations and the future of offspring.  Not merely did it indicate returned students’ nostalgia toward their lives and original countries, but also reflected overseas Chinese’s desire of “tracing root” and “returning root.”  Until the age of 1980’s, writers of overseas Chinese widely created their remarkable work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mportantly, those of which were no longer constrained to the versions of returned students, but transferred it into the particular perspective towards humanity providing readers with an exhibition of human’s problems regarding racial coalition with distinctive race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s.
    Li-Hua Wu, born in Mainland of China, fled to Taiwan and settled down.  She was fully educated through American education after obtaining her bachelor in Taiwan.  Her works honestly illustrated a variety of overseas Chinese’s life spectrums and spirited trace based on her personal experience, known as “the master of literature of returned student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rootless generation.”  By advocating both wild perspectives and different angles of analysis, the topics she conducted were constantly deeply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experience of 50 years creative writing capability.  Her novels conveyed the depress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nxiety of rootless generation, helpless of aroused generation,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of concerning on humanity.  That is, it could serve writers as creative soul trace. 
    My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methods of research, social research, cultural research, as well as content research, precisely and concisely analyzing the content of Li-Hua Wu’s novels based on her personal experience of being a returned student.  Moreover, it i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rough the consciousness of creative topic, “rootlessness,” “tracing root,” “returning root”, and “the concern of realistic life.”  Besides, it is probed and spirited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both productions and creative topics.  Hopefully by means of the opportunity of conducting my thesis, I could apparently acknowledge the literary phenomenon specific space and certain scholars mutually derive from; above all, looking over and estimating discreetly Li-Hua Wu’s position of Taiwan literature histo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7

第二章  於梨華生平經歷與創作背景..............9
  第一節  於梨華的生平及著作..................9
      一、童年時期............................9
      二、臺灣時期............................10
      三、留美時期............................12
  第二節  創作背景............................16
      一、戰後初期臺灣的威權統治..............17
      二、美國經援與留學風氣..................18
      三、保釣運動的衝擊......................21
  第三節	 解嚴與開放..........................24
      一、於梨華的創作態度....................24
      二、於梨華的寫作分期....................27
   
第三章   「無根」時期(1963~1975)創作小說的主題表現31
  第一節	 無根意識的形成......................31
      一、自我放逐的開始......................32
      二、物質生存的困境......................36
      三、邊緣化與夾縫感......................37
  第二節  無根一代的心靈軌跡..................40
      一、出走後的心靈裂變....................40
      二、身份認同的迷失......................48
      三、「去」與「留」的困惑與抉擇..........49
  第三節  悲劇性的愛情........................51
      一、尋愛不得............................52
      二、異國戀的困境........................53
  第四節	 變調的婚姻..........................54
      一、寂寞的婚姻..........................55
      二、交換的婚姻..........................56
      三、婚變—女性迷失的突圍................58
      四、主婦的矛盾與掙扎....................59

第四章   「尋根」、「歸根」時期(1975~1989)小說主題意轉變及其特色....................64 
  第一節	 主題意識的轉變......................64
      一、尋根意識的覺醒......................65
      二、關注視界的開闊......................67
  第二節  民族家國的認同與回歸............... 68
      一、認同—民族家國意識的甦醒............68
      二、回歸—從「尋根」到「歸根」..........70
第三節    從「無處是家」到「處處是家」........74
     一、 從「自我放逐」到「落地生根」........74
     二、 落地生根後的再社會化................76
  第四節	 中西文化撞擊下的重審與省思..........77
      一、審視—覺醒後對根的重審..............78
      二、省思—兩種文化的雙重批..............83
    
第五章	「關注現實生活」時期(1989—)小說的主題內容與特色87
  第一節	 寫作主題的昇華......................87
      一、作家心態的開放......................87
      二、與時俱進探討多元社會問題............89
   第二節	 華人三代間的問題....................90
      一、世代間的代溝與衝突..................91
      二、安養與生死問題......................95
   第三節	 對人性探索的深化....................100
      一、揭示人性的弱點與黑暗................100
      二、投注人文關懷........................104
   第四節 女性生存境遇的書寫..................107
      一、女性身份的定位......................108
      二、女人生存的困境......................111

第六章    結論.................................113
參考書目.......................................115
參考文獻
一、於梨華作品
於梨華,《夢回青河》,臺北:皇冠出版社,1963年。
於梨華,《歸》,臺北:文星出版社,1963年。
於梨華,《也是秋天》,臺北:文星出版社,1964年 。
於梨華,《變》,臺北:文星出版社,1965年。
於梨華,《雪地上的星星》,臺北:皇冠出版社,1966年 。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臺北:皇冠出版社, 1967年。
於梨華,《白駒集》,臺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年。  
於梨華,《焰》,臺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
於梨華,《會場現形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於梨華,《考驗》,臺北:大地出版社,1974年 。
於梨華,《誰在西雙版納》,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78年 。
於梨華,《傅家的兒女們》,臺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 。
於梨華,《三人行》,臺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
於梨華,《尋》,臺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
於梨華,《柳家莊上》,臺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
於梨華,《相見歡》,臺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
於梨華,《情盡自選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0年 。 
於梨華,《一個天使的沈淪》,臺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 
於梨華,《屏風後的女人》,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於梨華著,哈迎飛、呂若涵編,《人在旅途—於梨華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年。  
於梨華,《在離去與道別之間》,臺北,瀛舟出版社,2002年。
於梨華,《秋山又幾重》,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
於梨華,《彼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

二、專書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10月 。
王德威,《小說中國》,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6月。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9月。
白先勇,《紐約客》,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8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吉錚,《孤雲、會哭的樹》,臺北:文星書店,1967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李永熾,《世紀末的思想與社會》,臺北:萬象圖書出版社,1993年。
李黎,《海外華人作家小說選》,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3年12月。
汪景壽,《臺灣小說作家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3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8月。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87年6月。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林國炯等編,《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臺北:人間出版社,2001年。
彥火,《海外華人作家掠影》,香港:三聯書局,1984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1991年11月。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979年10月。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孫康宜,《耶魯‧性別與文化》,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
陳賢茂主編,《海外華文文學史》(共四卷),廈門:鷺江出版社,1998年。
陳義芝,《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黃紅娟,《海外華人女性文學綜論》,北京:中國現代當代文學部份,2005年9月。
黃重添等合著,《臺灣新文學概觀》,臺北縣:稻禾出版社,1992年。
黃重添,《臺灣長篇小說論》,臺北縣:稻禾出版社,1992年8月。
黃娟,《邂逅》,臺北:南方出版社,1988年6月。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6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10月。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楊守森主編,《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心態》,臺北: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11月。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臺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5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劉登翰主編《臺灣文學史》(下),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魯迅,《魯迅小說合集》,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應錦襄、林鐵民等著《世界文學格局中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隱地,《隱地看小說》,臺北:大江出版社,1967年。
龍應臺,《龍應臺評小說》,臺北:爾雅出版社,1987年。
叢甦,《中國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
龔忠武等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臺北:人間出版社,2006年。

三、單篇(期刋)論文

丹虹,〈於梨華的鎮海情結〉,《文化交流》,2002年第6期。
白先勇,〈流浪的中國人—臺灣小說的放逐主題〉,《明報月刊》,1967年1月。
朱立立,〈美華文學與臺灣作家群〉,《華僑大學學報》第3期,2003年。
朱立立,〈臺灣旅美文群的認同問題探析〉,《華文文學》總第73期,2006年2月。
李歐梵,〈四十年來的海外文學〉,收錄於張寶琴、邵玉銘等編,《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6月。
於梨華,〈三十五年後的牟天磊〉,《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於梨華,〈海外華文作家面臨的挑戰〉,《文學自由談》,1998年6期。
范銘如 ,〈《黃昏•廊.廊裡的女人》〉導讀,《文學臺灣》第1期,2001年。
夏志清,〈評於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中央日報》,1966年10月18日。
唐翼明,〈記晨邊社—並論留學生文學〉,《文訊》第173期,2000年3月。
馬森,〈出籠之鳥與離水之魚〉,《文訊》第173期,2000年3月。
陳莉萍,〈一曲自我放逐的悲歌〉,《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6卷第3期,2003年9月。
陳娟,〈於梨華與留學生文學〉,《上海文論》,1991年6月。
陳瑞文,〈談於梨華的長篇小說-「變」中的人物及主婦病〉,《中外文學》,1974年5月。
陸士清,〈我所知道的於梨華〉,《寧夏文藝》,1980年3月。
張讓,〈鄉愁的方位〉,《文訊》172期,2000年2月。
黃光國,〈臺灣留學生出國留學及返國服務之動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6期,1989年。
趙淑俠,〈從留學生文藝談海外知識份子〉,《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
趙淑俠,〈留學生文學的蛻變〉,《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鄭美蓮,〈中國留學生為何選擇居留美國之研究〉,《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2期,1978年12月。

魯西,〈海外華文文學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1999年7月。
劉敏,《自我的迷失找尋—析於梨華《考驗》中的女主人公吳思語》,《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5月。
劉秀美,〈略論留外華人小說中主題意識之轉〉,《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劉秀美,〈鄉愁的方位—對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文訊》第173期,2000年3月。
劉豔,〈落地生根後的文化抉擇〉,《理論學刊》,2003年第4期。
盧菁光,〈從「告別」談起〉,《第三屆香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
蔡雅薰,〈六、七○年代臺灣留學生小說述論〉,收錄於陳義芝主編,《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12月。
蔡雅薰,〈臺灣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的發展與近況〉,《文訊》172期,2000年2月。
簡政珍,〈白先勇的敍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第26卷第2期,1997年7月。
闕瀅芬,〈從於梨華、吉錚論「留學生文藝」之多元發展〉,《東方人文學雜誌》第2卷第3期,2003年9月。
謝昉,〈留學生文學中「他者化」角色的文學化闡釋〉,《華文文學》總第55期,2003年2月。
顏子魁,〈美援對中華民國經濟發展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11期,1990年8月。
顏元叔,〈筆觸•結構•主題〉,《現代文學》第38期,1949年7月。
叢甦,〈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172期,2000年2月。
譚興國,〈會見於梨華—旅美散記〉,《當代文壇》,1994年第6期。

四、學位論文

許擇昌,《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二十世紀中葉臺灣留美學生為例》,國立暨南大學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5年。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學位論文,1994年。
朱芳玲,《論六、七○年代臺灣留學生文學的原型》,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5年12月。
林翠真,《臺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與於梨華為考察對象》,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所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
王文芳,《家屬安置老人於長期照護機構之經驗》,私立中國醫藥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闕瀅芬,《吉錚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徐迎,《於梨華小說的「自我書寫」》,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林原君,《陳若曦小說研究1979~1995》,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韓文霞,《論於梨華作品中「根」的意識》,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林家綺,《華文文學的離散主題:六、七○年代「臺灣留學生文學」研究—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吳孟琳,《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系國為研究對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周世欣,《遊子心.懷鄉情—於梨華小說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周倩鳯,《七○年代臺灣留學生小說的國/家認同—以外省籍留美青年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