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0910401900
DOI 10.6846/TKU.2009.00768
論文名稱(中文) 胡錦濤的戰略-科學發展觀的意涵
論文名稱(英文) Hu's strategy -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王德利
研究生(英文) De-Li Wang
學號 79426007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8
論文頁數 1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介正
委員 - 魏艾
委員 - 趙春山
關鍵字(中) 胡錦濤
科學發展觀
意識型態
關鍵字(英) Hu Jinta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deolo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在胡錦濤上台後,由於社會衝突惡化,使中國共產黨政權遭受嚴厲的挑戰。胡錦濤於2003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十六屆黨三中全會中提出科學發展觀,並得到廣泛的重視。然而什麼是科學發展觀?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目的為何?對中國未來發展有何影響?本文即透過歷史研究途徑,運用文獻分析法,首先藉由探討胡錦濤在掌權過程中,其內、外部環境影響因素,來分析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之背景與動機。其次探討科學發展觀發展過程,與理論內容並將之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思想逐一比較,以充分了解「科學發展觀」理論的特點。檢視目前中共在經濟發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提高人民素質方面及創造社會環境方面所提出的政策,以回顧科學發展觀是否能解決中國當前面臨之挑戰,並尋得「科學發展觀」之意涵即為本文研究之目的。
    經研究後發現,中國目前最大的發展問題在改革開放政策產生的社會問題正嚴重侵蝕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因此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動機在於以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基礎上,藉由全面、協調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等各層面的發展,解決中國當前因改革開放產生的各種問題,讓中國得以永續發展。而在科學發展觀對中國未來發展之影響上。經由研究可以透過幾個層面來觀察。就政治發展而言,政治改革或許會較過去幾位領導人開放。在經濟發展上,缺乏配套與監督機制,仍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使得經濟成長將趨緩。在社會發展上,短期內改善的機率不高。在軍事發展上,軍隊現代化獲得較大進展,但是短期內仍無法見到軍隊國家化。至於科學發展觀是否能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經綜合分析結果,本研究認為中國未來發展除了軍隊建設外,其餘方面的發展受到政治改革牛步化影響,恐怕並不如想像樂觀。在政治改革無法期待的情況下,中國內部社會、經濟、文化等問題,可能一時亦難以獲得解決。而科學發展觀恐怕仍將淪為另一個政治口號無法落實。
英文摘要
China's Hu Jintao came to power, du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social conflict,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gime suffered severe challenges. Hu Jintao in October 14, 2003 Sixth Party 10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attention. But what is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u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ean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first came to power by Hu Jintao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to analyze the Hu Jinta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Secondly,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ory and with the content of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ree such as thinking of one by one as compar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ory of characteristics. View the PRC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pect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mproving the people's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the creation of social policy put forward to recall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o solve the challenges currently facing China, and fin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meaning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After study found that China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ies in the social issues are severely eroded the basi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o Hu Jinta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he motive to the one-party dictato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using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all levels to solve China's current reform and opening up due to various problems, so that the Chines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mpact. Research by a number of levels can be observed. 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olitical reform may be more open over the past several leader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lack of support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s, will become a constrai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ing economic growth will slow down.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short term to improve the chances are not high. In the military development, military modernization was great progress, but still can not see short-term nationalization of the military. As for whether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China's development.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military construction, the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act of snail's pace of political reform, I am afraid not as optimistic imagination. Political reform can not be expected in the circumstances, China's internal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issues, and they are also difficult to resolve. I am afraid that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become nothing more than another political slogan will not be able to imple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02
  第四節  概念界定••••••••••••••••••••••••••••••••••••••••••••••••••••••05
第二章	「科學發展觀」的緣起與發展背景••••••••••••••••••••••••••••••••••06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的崛起與改革開放前的發展•••••••••••••••••••••••••••••06
  第二節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發展問題•••••••••••••••••••••••••••••••••••••••08
  第三節 胡錦濤時代中國的發展問題•••••••••••••••••••••••••••••••••••••••13
第三章  「科學發展觀」的論述過程••••••••••••••••••••••••••••••••••••••••25
  第一節 初期理論建構階段•••••••••••••••••••••••••••••••••••••••••••••••25
  第二節 中期理論發展階段•••••••••••••••••••••••••••••••••••••••••••••••26
  第三節 近期理論成型階段•••••••••••••••••••••••••••••••••••••••••••••••30
  第四節 科學發展觀與毛、鄧、江思想論述過程比較•••••••••••••••••••••••••31
第四章  「科學發展觀」的內容••••••••••••••••••••••••••••••••••••••••••••36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36
  第二節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與目標••••••••••••••••••••••••••••••••••••••••40
  第三節  科學發展觀的手段••••••••••••••••••••••••••••••••••••••••••••••42
  第四節  毛、鄧、江、胡發展思想的差異••••••••••••••••••••••••••••••••••45
第五章  「科學發展觀」的特點••••••••••••••••••••••••••••••••••••••••••••49
  第一節  與時俱進-發展路線的修正•••••••••••••••••••••••••••••••••••••••49
  第二節  以人為本-發展的目的在執政興國•••••••••••••••••••••••••••••••••51
  第三節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54
  第四節  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平衡發展-符合經濟規模的建軍思想•••••••••••••57
第六章  「科學發展觀」的實踐••••••••••••••••••••••••••••••••••••••••••••60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政策••••••••••••••••••••••••••••••••••••••••••60
  第二節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中國未來發展••••••••••••••••••••••••••••••••••81
第七章  結論••••••••••••••••••••••••••••••••••••••••••••••••••••••••••••87
參考書目••••••••••••••••••••••••••••••••••••••••••••••••••••••••••••••••92
    
 
圖表目錄
表ㄧ「科學發展觀」論述過程••••••••••••••••••••••••••••••••••••••••••••••32
圖ㄧ科學發展觀的架構••••••••••••••••••••••••••••••••••••••••••••••••••••48
表二中共中央歷次全會對國企改革的要求••••••••••••••••••••••••••••••••••••62
圖二2003-200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與增長速度••••••••••••••••••••••••••••••••63
圖三2003─2008年中國能源消耗總量••••••••••••••••••••••••••••••••••••••• 66
圖四2003─2008年中國入學人數••••••••••••••••••••••••••••••••••••••••••••71
圖五中國2003─2008年農村與城鎮居民收入••••••••••••••••••••••••••••••••••76
圖六中國2003─2008年農村與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成長率••••••••••••••••••••••••7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ㄧ、中文書籍
尹慶耀,《共黨理論批判》(台北:正中書局,1976)。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2)。
丁樹範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12)。
丁望,《胡錦濤:北京二十一世紀領袖》(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2003)。
丁望,《胡錦濤與共青團接班群》(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2005)。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編輯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5)。
王成福主編,《改革開放20年重大決策述要》(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王紹光、高新,《江澤民面臨的挑戰》(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
任如初,《中共跨世紀接班人胡錦濤》(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
任慧文,《鄧後權力交班內幕》(台北:書華出版,1997)。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1月初版)。
朱新民,《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1991)。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江澤民、王寶玲、王擎天各自表述,《三個代表》(台北:啟思出版集團,2003)。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
何清漣,《現代化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
何增科,《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吳安家,《中共意識型態的變遷過程與持續(1949~2003年)》(台北:國史館,2004)。
李明政,《意識型態與社會政策》(台北:洪葉文化,1998年10月)。
李英明,《中國:向後鄧時代轉折》(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8月)。
李英明, 《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型態的辯證》(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
林琳文,《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文化,1997)。
俞吾金,《意識型態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孫向祝,《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徐崇溫,《「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烏杰,《鄧小平思想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4)。
馬玲、李銘,《胡錦濤新傳》(台北:泰電電業,2006)。
涼熱,《中國告急-經濟、金融、社會三大危機急診》(台北:新來文化,2009)。
寇建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的轉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2003年7月25日)。
郭華倫,《中共史論(四)》(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9)。
陳文通,《科學發展觀新論》(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陳培雄,《毛澤東戰爭藝術》(台北:新高地出版社,1996年6月)。
陳墇津,《中共的權力機制》(台北,唐山,1995年3月)。
陸劍傑,《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
程安輝、于文俊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1995年)。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1998)。
薄富爾著,鈕先鍾譯,《戰略緒論》(台北:麥田,1996年)。
陽光斌,《中國政府與政治導論》(台北:五南,2007)。
黃天健譯,Gerhart Niemeyer著,《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
楊開煌、王誠,《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
廖蓋隆,《毛澤東思想史》(台北:洪葉文化,1994)。
廖蓋隆,《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
劉佩瓊,《當代中國解讀》(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年2月)。
劉勳庭譯,《共產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黎明文化,1976)。
劉曉,《意識型態與文化大革命》(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劉曉,《當代中國意識型態風雲錄》(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潘兆民,《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台北:結構群,1996)。
張文廣主編,《解碼中共「十七大」-胡錦濤時代政策之剖析》(台北:國防大學,2007.12)。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資訊,2000)。
鄭竹園,《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3)。
鄭武國譯,Anthony Giddens著,《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9)。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韓文甫,《鄧小平傳》(台北:時報出版,1993)。
薩公權,《中共十年經改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1)。
蘇紹智,《十年風雨:文革後的大陸理論界》(台北:時報文化,1996)。
蘇紹智,《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的再認識》(台北:風雲論壇,1995)。
二、期刊、論文
于建榮,<胡錦濤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思想〉,《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學報》,第7卷第2期,2006年,頁26-28。
小石,〈十一五時期中共經濟發展方向分析〉,《中共研究》,第40卷第4期,2006年4月,頁60-70。
小石,〈中共統籌城鄉發展-兼論江、胡政策差異〉,《中共研究》,第40卷第7期,2006年7月,頁57-77。
小石,〈對中共通過「十一五規劃建議」之探討〉,《中共研究》,第39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36-48。
中共研究編輯委員,〈中共面臨「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中共研究》,第38卷第3期,2004年3月,頁8-16。
中共研究編輯委員會,〈難以落實的「科學發展觀」-年中大陸政經社會發展〉,《中共研究》,第38卷第6期,2004年6月,頁6-10。
尹保雲,〈中國意識型態的重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31期,2000年,頁
    117-125。
方華,〈吏治不彰事故難以根除〉,《中共研究》,第42卷第10期,2008年10月,頁8。
方華,〈胡溫政權的近憂與遠慮〉,《中共研究》,第41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12。
王世榮、王曉敏,〈全球化視野下加快中國民主化進程的現實思考〉,《中國政治
    期刊》,第3期,2005年,頁3。
王正旭,〈胡溫漸進政改思路評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0期,2006年10月,頁1-4。
王定士,〈中共「十七大」前後中俄在中亞地區的戰略競合〉,《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33。
王信賢,〈「十七大」後社會政策規劃與中國大陸社會穩定〉,《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頁261-266。
王秋子,〈從建構類型研究中共政治變遷〉,《中共研究》,第40卷第4期,2006年4月,頁41-59。
王偉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共黨史研究》,2006年,頁4-5。
王崗峰,〈以人為本是和諧社會的本質和核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卷第期,2006年,頁68-72。
王嘉州,〈論「三個代表」與政治繼承〉,《中國事務》,第10期,2002年10月,頁22-38。
王積盛,〈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失衡衍生之問題〉,《中共研究》,第37卷第11期,2003年11月,頁64-71。
王鑫,〈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理論〉,《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8月,頁78-82。
田炳坤,〈中國共產黨的反腐敗與法制化〉,《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8期,2004年8月,頁92-104。
矢吹晉,〈論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歷史月刊》,第195期,2004年4月,頁52-60
    。
何思慎,〈日中關係:風波或坦途〉,《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7期,2007年7月,頁7-11。
余英時,〈鄧小平「政治改革」的真相〉,《明報月刊》,2006年9月,頁42-47
    。
吳仁傑,〈中共提出三個代表思想情況及顯示意函〉,《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8期,2000年8月,頁77-82。
吳仁傑,〈中共權力繼承機制探討與展望〉,《中共研究》,第39卷3期,2005年3月,頁44-65。
吳仁傑,〈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意涵與未來發展〉,《中共研究》,第35卷第11期,2001年11月,頁28-46。
吳仁傑,〈從中共修改黨章探討其路線發展〉,《中共研究》,第36卷第12期,2002年12月,頁33-43。
吳仁傑,〈對中共加強學習鄧小平理論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10期,1998年10月,頁34-42。
吳元梁,〈論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創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151期,2006年,頁35-29。
吳玉山,〈意識型態與列寧主義的國家論〉,《東亞季刊》,第15卷第3期,1984年,頁41-42。
吳明澤,〈中國十一五規劃「推進城市化健康發展」之邏輯、現況與未來〉,《經濟前瞻》,2006年11月5日,頁46-50。
吳恆宇,〈江澤民對共產理論的實踐〉,《復興崗學報》,七十五期,2002年9月,頁31-51。
呂育馨、吳明澤,〈中國「十一五規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理想與實現〉,《經濟前瞻》,第110期,2007年3月,頁66-68。
宋國誠,〈中國第三次社會轉型-中共「17大」與「新發展觀」〉,《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4。
李立言,〈「馬克思主義工程」與中共意識型態危機〉,《中共研究》,第40卷1期,2006年1月,頁91-101。
李孟茂,〈中國經濟、政治的Images,Real and Unreal〉,《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2卷第6期,頁54-65。
李明,〈「十七大」前後推動中共東北亞政策的「軟權力」〉,《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27-232。
李明哲、羅俊宏,〈中國「三農」問題之探討:尋租理論與農村幹部尋租活動之研析〉,《中共研究》,第40卷第3期,2006年3月,頁78-91。
李英明,〈權力、路線與意識型態的互動關係〉,《東亞季刊》,第22卷第4期,1991年,頁42-51。
沈有忠,〈鄧小平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5期,2004年1月,頁79-90。
沈明室,〈共軍對「三個代表」思想的實踐與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8期,2003年8月,頁43-57。
林元輝,〈日本阪神震災的傳播檢討〉,《新聞學研究》,第62期,2000年1月,頁183-186。
林尚立,〈從中共十七大前瞻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改革〉,《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93-210。
林昱君,〈中國「十一五」貿易發展戰略之調整〉,《經濟前瞻》,第107期,2006年9月,頁76-81。
林麗香,〈解放軍政治角色轉變之研究〉,《中共研究》,第39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82-101。
邱坤玄,〈「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評估〉,《東亞研究》,第38卷第1
期,2007年1月,頁213-232。
金榮勇,〈胡溫外交策略及其運用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5期,2007年5月,頁121。
侯遠長,〈中國共產黨與科學發展觀〉,《中州學刊》,第4期,2004年7月,頁
    4-9。
侯遠長,〈科學發展觀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發展思想一脈相承〉,《信陽師
    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1-5。
姜新立,〈中共意識型態之演變與發展(下)〉,《中共研究》,第34卷第5期,2000年5月,頁60-69。
姜新立,〈中共意識型態之演變與發展(上)〉,《中共研究》,第34卷第4期,2000年4月,頁77-86。
施子中,〈中共十七大後的情勢發展變化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24。
施哲雄,〈中共十七大後的情勢發展變化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19。
柯歡,〈中共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概況與面臨之挑戰〉,《中共研究》,第33卷第4期,1999年4月,頁63-73。
柳金財,〈中共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發表一號文件之農村改革意涵與問題〉,《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2期,2008年2月,頁17-25。
胡全威,〈胡錦濤的機遇與挑戰〉,《歷史月刊》,2002年9月,頁74-80。
胡雲華,〈中國“十一五”規劃的經濟戰略與遠景分析〉,《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8卷第11期,2005年10月,頁57-61。
胡雲華,〈“十一五”規劃與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分析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9卷第6期,2006年6月,頁68-72。
唐勃,〈中共意識型態的適應與調整〉,《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7期,2004年7月,頁12-22。
唐彥博,〈中國貪腐問題與防治措施之檢視〉,《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4期,2008年4月,頁53-71。
孫明德,〈中國經濟結構不均現況與調整措施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9卷第5期,2006年5月,頁71-76。
孫明德,〈由「三個代表」到「和諧社會」看中國經濟戰略的轉變〉,《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8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62-66。
馬祥祐,〈解構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說〉,《中共研究》,第37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22-33。
高長、蔡依帆,〈中共十一五經建規劃評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4期,2006年4月,頁1-4。
高茂郁、高佳芳,〈中共「十一五」規劃所遭遇的「改革開放難題」〉,《經濟情勢暨評論》,第11卷第3期,2005年12月,頁71-91。
高騰蛟,〈胡溫外交策略及其運用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5期,2007年5月,頁123。
寇健文,〈錦濤七一講話與江胡兩人的權力態勢〉,《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7期,2003年7月,頁1-4。
張五岳,〈中共十七大後的情勢發展變化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27。
張弘遠,〈中共十一五規劃評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1-4。
張兆安,〈關於中國"十一五"規劃的兩大思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8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67-70。
張克中,〈從胡錦濤訪美談美中關係〉,《中共研究》,第40卷第4期,2006年4月,頁30-34。
張國聖,〈當代中共官方意識型態發展的詮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25-47。
郭建寧,〈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3期,2006年,頁11-15。
陳文科,〈論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理論基礎〉,《淮海工學院學報》,第3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5。
陳津萍,〈論中共十一五規劃綱要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著眼與影響〉,《國防雜誌》,第21卷第4期,2006年8月,頁103-118。
陳津萍,〈胡錦濤「科學發展觀」之戰略涵義〉,《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4卷第499期,2008年6月,頁19-34。
陳海可,〈中共政治工作對解放軍影響之探討〉,《國防雜誌》,第20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49-57。
陳德昇,〈中共「十七大」區域經濟發展動向〉,《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頁256-260。
傅立文,〈2008中共國防與軍事〉,《中共研究》,第43卷第2期,2009年2月,頁67。
傅岳邦,〈中共「三個代表」的制度分析:新制度論的觀點〉,《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2期,2003年2月,頁7-29。
傅岳邦,〈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體質轉型之展望〉,《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2期,2001年12月,頁39。
傅豐誠,〈中國經濟的現在與未來〉,《經濟前瞻》,2006年1月,頁42-55。
湯尼.賽契,〈中國未來的挑戰〉,《中共研究》,第40卷第2期,2006年2月,頁79-90。
程超澤,〈中國大陸艱難的經濟發展之路〉,《中共研究》,第40卷第8期,2006年8月,頁68-89。
程超澤,〈在生成中的大陸外生性金融危機〉,《中共研究》,第41卷第5期,2007年5月,頁63-83。
程超澤,〈在國際政治棋局中的中國崛起〉,《中共研究》,第41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44-63。
程超澤,〈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中共17屆三中權會釋放的重大政策信號〉,《中共研究》,第42卷第10期,2008年10月,頁。
程超澤,〈論中國模式的成型〉,《中共研究》,第42卷第6期,2008年6月,頁
    64-78。
黃清賢,〈全球化背景下轉化中的中共意識型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4期,2006年10月,頁119-156。
楊志恆,〈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建軍與高階將領人事調整〉,《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2期,2006年2月,頁6-10。
楊念祖,〈胡溫外交策略及其運用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5期,2007年5月,頁117-120。
楊開煌,〈在教條主義與修正主義之間的胡錦濤〉,《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8期,2007年8月,頁1-10。
楊開煌,〈解讀中共十七大〉,《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
    49-63 。
楊開煌,〈對江澤民十六大政治報告之研析〉,《中共研究》,第36卷第12期,2002年12月,頁25-32。
趙建民,〈中共十七大後的政治發展〉,《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47-271。
趙建民,〈中共十七大後的情勢發展變化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30。
趙建民,〈科學發展觀與胡錦濤路線〉,《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2期,2007年12月,頁43-46。
趙春山,〈中共十七大後的情勢發展變化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18-138。
趙國材,〈「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評估〉,《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17-226。
劉文斌,〈胡錦濤六二五講話意涵分析〉,《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9期,2007年9月,頁22-42。
劉文斌,〈蛻變控制盛行的中共〉,《中共研究》,第43卷第2期,2009年2月,
    頁。
劉孟俊,〈中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背景分析〉,《經濟前瞻》,2006年11月5日,頁40-45。
劉孟俊、吳明澤 、 林昱君 、 張榮豐,〈中國經濟發展與策略變革〉,《經濟前瞻》,第108期,2006年11月,頁40-60。
劉宜友,〈轉型中的中共人民解放軍研究〉,《中共研究》,第41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107-125。
慧峰,〈大陸面臨能源吃緊與社會形勢嚴峻之挑戰〉,《中共研究》,第39卷第9期,2005年,頁4-17。
蔡宏明,〈中共十七大後的情勢發展變化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35。
蔡國裕、鄭立群,〈中國大陸農地產權變遷之關鍵因素分析〉,《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1期,2008年11月,頁23-42。
蔡學儀,〈解析中共新領導人胡錦濤〉,《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6期,2003年7月,頁94-104。
鄭大誠,〈胡錦濤與解放軍〉,《中共研究》,第42卷第6期,2008年6月1日,頁116-129。
龍飛,〈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的意涵〉,《中共研究》,第34卷第7期,2000年7月,頁29-39。
龍飛,〈對江澤民欽定胡錦濤為接班人之探討〉,《中共研究》,第33卷第11期,1999年11月,頁13-24。
應天行,〈中共「可持續發展」所面臨問題與對策〉,《中共研究》,第40卷第10期,2006年10月,頁119-130。
謝昌生,〈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1期,1997年,頁5。
韓慶祥,〈論以人為本的深層意蘊〉,《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10卷第1期,2006年,頁28-29。
顓鴻,〈大陸城鄉環境汙染嚴重影響深遠〉,《中共研究》,第40卷第2期,2006.2,頁35-39。
顓鴻,〈大陸黨政幹部貪腐盛行〉,《中共研究》,第40卷第4期,2006年04月,頁35-40。
顓鴻,〈中共面臨貪腐盛行與經濟過熱兩大壓力〉,《中共研究》,第40卷第10期,2006年10月,頁3-19。
魏艾,〈中共十七大後的情勢發展變化論壇〉,《中共研究》,第41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121。
邊裕淵,〈對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的探討〉,《中共研究》,第39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102-134。
蘇子宏,〈中共政治民主化發展現況與展望〉,《中共研究》,第41卷第5期,2007年5月,頁44-62。
蘇奐之,〈中共改革攻堅面臨困境〉,《中共研究》,第40卷第4期,2006年4月,頁4-20。
蘇奐之,〈中共對內和諧對外和平之困境〉,《中共研究》,第39卷第12期,2005年12月,頁4-19。
蘇奐之,〈中共冀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中共研究》,第40卷第8期,2006年8 月,頁4-20。
三、報紙
人民日報
中國時報
青年日報
解放軍報
聯合報
四、網際網路
人民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8/3/1/n2028671.htm
中共中央黨校	                  http://www.ccps.gov.cn/
中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http://www.sasac.gov.cn/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http://big5.gov.cn/
中國軍網                         http://www.chinamil.com.cn/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ns.hk:89/
中國經濟網	                    http://big5.ce.cn/
中國網	                  http://big5.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http://ghs.ndrc.gov.cn/
文匯報網站                       http://big5.news365.com.cn:82/
世界新聞網	                  http://www.worldjournal.com/
全球防務網                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2-27306.html
多維新聞網	                  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1772.htm
青年日報	                  http://news.gpwb.gov.tw/
南方網	                  http://big5.southcn.com/
紀念建黨80周年專題網站  	     http://njdj.longhoo.net/
海峽評論	                  http://www.adanstar.com/
財經網	                  http://www.caijing.com.cn/
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http://myy.cass.cn/
華夏經緯網	                  http://big5.huaxia.com/
新浪網	                  http://finance.sina.com.cn/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歐亞基金會	                  http://www.fics.org.tw/
五、英文資料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200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