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0908211800
DOI 10.6846/TKU.2009.00765
論文名稱(中文) 地緣與血緣:清代淡水地區漢籍移民民間信仰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urrounding and Consanguinity: Research into Folk Faith among Immigrants in Danshui During Chi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Document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吳柏勳
研究生(英文) Por-Hsine Wu
學號 69228006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5
論文頁數 14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彥文
委員 - 周彥文
委員 - 周宗賢
委員 - 張素玢
關鍵字(中) 淡水
泉州
汀州
移民
民間信仰
關鍵字(英) Danshui
Quan state
Ting state
immigrant
folk fait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從臺灣歷時性縱向發展來看,淡水歷經了西班牙、荷蘭、明鄭、清代、日治以至於民國時期,是臺灣歷史四百年的縮影。觀察此一區域的發展,從大航海時代西方海權國家伸進入東海,臺灣島一時成為西方海權與日本等國所覬覦的對象,而位於臺灣西北地帶,又是淡水河出海口的淡水地區,自然成為各國發展對華貿易所爭取的軍事據點,並且也發展了初步的商業行為與漢民墾居的型態。
    當十七世紀,清代漢人向外發展形成移民推力的潮流時,淡水此時更是漢籍移民起水上岸與移住的重要地區。並且,在移民社會初期,發展了與原鄉文化緊密聯繫的社群關係。其後,在區域型態中更建構了移民朝向在地化發展的文化脈絡。
    本文透過淡水地區文獻資料的分析,探究此一區域在地理形勢上,何以是海權國家所爭奪之地,並且在清代移民熱潮中成為重要的進入口岸。其次,通過對淡水地區民間信仰的觀察,繫聯清代漢籍移民與原鄉的關係,藉以討論淡水地區移民社會初期的族群分類及其社會互動的情形。最後,本論文透過分析淡水地區民間信仰祭祀圈的形成及其演變,說明其原因與該地區本地化發展下的社會脈絡。
英文摘要
Danshui as a small town ruled by Spain, Holland, Ming Dynasty represent by Cheng-Cheng-Gong, Ching Dynasty, Japan and Republic of China epitomized the 400 years history of Taiwan. While western Ocean hegemony come out of Asia east-sea, Taiwan was cast the covetous eyes of those countries. Danshui, located on the northeast of Taiwan and the terminal of Danshui River, became a stronghold which control the Far East trade, and developed basic business and cultivation of Han people. 
       In 17th centenary Ching dynasty, Han people tide to emigrate, at that time, Danshui was an important region which berthed the ship and the immigrants. Danshui developed a tight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igration and their home town, and follow up, developed the culture based on Taiwan local folk.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rough the documents why Danshui was so important among these hegemonies, and how it became a port of immigrants. Secondly, this research observe the local religion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nshui and home tow, and discuss the social group of Danshui and also their interaction. Finally, this research discuss the folk sacrifice group to follow up how they merge into the new socie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 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主題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7
第五節  相關研究回顧                                                    10
第二章  淡水的開發與漢人入墾                                                    16
第一節  海權時代的淡水                                                    16
第二節  清領以前的漢人足跡                                                    27
第三節  清代漢人移民的開拓                                                    34
第三章  清代淡水地區移民信仰與其原籍的關係                                                    49
第一節  移民類屬與民間信仰的分類                                                    49
第二節  民祖籍的自然環境                                                    54
第三節  移民祖籍主要的民間信仰                                                    69
第四章   清代淡水地區移民社會的構成與民間信仰                                                    91
第一節   媽祖信仰與福佑宮                                                    91
第二節   保生大帝信仰與八庄九角的輪祀                                                    96
第三節   定光古佛信仰與鄞山寺                                                   102
第四節   張尪公信仰與集應廟                                                   106
第五節   觀音信仰與淡水龍山寺                                                   109
第六節   清水祖師信仰與清水巖                                                   113
第五章   結論                                                   122

圖  目  次

圖1-1  淡水鎮地圖                                                   3
圖1-2  淡水鎮地圖                                                   3
圖2-1  1597年 呂宋、臺灣與中國沿海圖                                                   21
圖2-2  1597年淡港、雞籠港位置圖                                                   21
圖2-3  1626年臺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                                                   22
圖2-4  1654年 淡水及其附近村落,並雞籠嶼圖                                                   24
圖2-5  1654年 淡水及其附近村落細圖                                                   24
圖3-1  日治時期淡水地區漢籍各邑人口數比例圖                        50                                         
圖3-2  清代泉州府籍圖                                                   55
圖3-3  清代汀州府地圖                                                   61
圖4-1  淡水、三芝地區大道公輪值順序圖                                                  100









表 目 次
表1-1  本論文研究內容與方法                                                  7
表 1-2 本論文參考之相關電子資料庫資源索引                                                  15
表 3-1 日治時期淡水地區漢籍各邑人口數                                                  50
表 3-2  泉州府唐、宋時期戶數統計表                                                  65
表 3-3 泉州唐、宋、元三代人口數統計表                                                  65
表 3-4 泉州府飢荒年表                                                  65
表 3-5 汀州府歷代戶口、暨人口數統計表                                                  67
表 3-6汀州府飢荒年表                                                  67
表 3-7媽祖聖蹟封賜顯揚表                                                  70
表 3-8保生大帝封賜顯揚表                                                  79
表 5-1  咸豐年間臺北地區械鬥事件                                                  125


附 錄
附錄4-1 鄞山寺石碑記(一) 119
附錄4-2 鄞山寺石碑記(二) 120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方志、遊記 

蔣毓英
  2002        《臺灣府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高拱乾
  2002        《臺灣府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周鍾瑄
  1999       《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培桂
1993        《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余文儀
  1993       《續修臺灣府志》(上)、(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51        《臺灣省通志稿》,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
  1960        《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白惇仁(總纂)
  1989        《淡水鎮志》,臺北:淡水鎮公所。
郁永河
  1999        《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叔璥
  1999        《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960        《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二、中文資料
(一)專書

方豪
1969       《方豪六十自定稿(及補編)》,臺北:著者自印。
1994	       《臺灣早期史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方豪(等著) 《臺灣史蹟研究料輯要》,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王曾才(主編)
1978       《臺灣史研討會記錄-中華民族在臺灣的拓展》,臺北,臺大歷史系。
王詩琅
  1974      《臺灣社會生活》,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王世慶       
1976       《臺灣研究中文書目》,臺北:環球。
1994       《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6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2004       《臺灣史料論文集》(上)、(下),臺北:稻鄉出版社。
 王見川、柯若樸(主編)
  1995-1996  《民間宗教》,臺北:南天出版社。
王見川、李世偉
  1999       《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       《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尹章義
  1986       《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晚報。
1989       《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1       《張世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世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1702-198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江樹森(編譯)
  2000       《熱蘭遮城日記》,臺南:臺南市政府。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
  1985-91     《臺灣文化志》(上)、(中)、(下),臺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艾馬克(著)、王興安(譯)
  2003        《十九世紀的臺灣北部: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李國祁      
1978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臺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李乾朗(主持) 
1994       《艋舺清水巖調查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1996       《淡水福佑宮調查研究》,臺北:臺北縣政府。
宋增璋
  1980       《臺灣撫墾志(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宗賢
  1983       《臺灣的民間組織》,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5       《血濃於水的會館》,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周宗賢(主編)
  1995       《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國史館。
  1999       《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臺北:國史館。  
林衡道
  1976       《臺灣開拓始話》,臺北:青文出版社。
  1984       《臺灣史蹟源流》,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
林衡道(主編)
  1997       《臺灣古蹟概覽》,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林再復
  1984        《閩南人:一六二一 ~ 一八九五》,臺北:知音出版社。
林美容
1991        《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3         《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8        《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文獻目錄》,
2000        《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
林美容(主編) 
2003        《信仰、儀式與社會》,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林偉盛
  1993        《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林天蔚
  1995        《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林淑慧
  2004         《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
卓克華
  1990        《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臺北:臺原出版社。
  2003        《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揚智      文化出版社。
  2004        《從古蹟發現歷史》,臺北:蘭臺出版社。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
  2002        《清代臺灣海運發展史》,臺北:博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施添福
  1987        《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漢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大地理學系。
翁佳音
  1992        《臺灣通史類著作題解與分析》,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8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徐泓
  1980        《清代臺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臺北:行政院國科會。
張勝彥
  1981        《臺灣史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
張炎憲(主編)
  1989        《臺灣和人移民史研究書目》,臺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張炎憲、曾品凔(主編)
  2003        《 楊雲萍藏臺灣古文書》,臺北:國史館。
張建隆
1995	        《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曹永和
  1979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0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0        《中國海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亦榮
《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
陳紹馨
1979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紹馨,傅瑞德(Morton H. Fried)
  1968       《臺灣人口之姓氏分佈》,臺北:臺大社會系。
陳其南
  1987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1990        《家族與社會 : 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7        《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 : 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臺北:允晨出版社。 
陳捷先        
1984        《中國的族譜》,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6        《清代臺灣方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陳秋坤、 洪麗完(主編)
  2001        《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許雪姬
1987        《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1994        《北京的辮子 : 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社。
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
  2003        《淡水學學術研討會2001年:歷史、生態、人文論集》,臺北:國史館。  
黃富三等(主編)
  1997        《臺灣史檔案文書目錄》,臺北:臺灣大學。
連橫
  1979        《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
程大學
  1986        《臺灣開發史》,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程紹剛(譯註)
  2000        《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楊熙
1981	《清代臺灣:政治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
溫振華、戴寶村
  1998         《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
  1971        《中原文化與臺灣》,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94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慶六
2003       《族譜文獻學》,臺北:南天出版社。
潘英(編著)
  1987        《同宗同鄉關係與臺灣人口之祖籍及姓氏分布的研究》,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1992        《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葉振輝
  1985        《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標準出版社。
溫振華
2000        《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臺北:臺北縣文化局。
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編譯)
2001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澤民
2004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枝萬
  1983        《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戴炎輝(主編)
  1971        《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戴寶村     
  1983        《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1860-1894)》,臺北:師大史研所。


(二)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譯)
  1955       <近代臺灣史要>,《臺灣文獻》,6(2):55-66。
尹章義
  1985       <中國現代化的實驗室-臺灣>,《臺灣文獻》,36(3/4):11-14。
方豪
1976       <中原文獻與臺灣研究>,《臺大歷史學報》,3:225-226。
毛一波   
1960	       <臺灣社會的發展>,《臺北文物》,9(1):69-72。
王世慶
  1978       <臺灣地區之族譜調查研究>,《臺北人文》,1:20-32。
     1980       <臺灣地區族譜編纂史及其在史料上的地位>,《臺北文獻直》,51/52:207-248。
  1983       <蔡牽>,《臺北文獻直》,61/62:1-20。
白長川  
  1983       <臺灣人的血緣地-安溪各鄉鎮之姓氏分布>,《臺北文獻直》,67:55-72。
李國祁
   1978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臺灣史研討會記錄:55-64。臺北:臺大歷史系。
李棟明
  1970       <臺灣早期的人口成長與漢人移民之研究>,《臺北文獻直》,13/14:134-161。
1976       <臺灣居民籍貫別姓氏研究>,《臺灣文獻》,27(4):64-77。
1977       <臺灣人口籍別與姓氏研究>,《臺北文獻直》,39:21-78。
李添春
  1962       <臺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臺北文獻》,1:67-76。
林衡道
1964       <臺灣史譚>,《臺灣文獻》,15(3):90-102。
  1971       <臺灣開拓史話>,《臺灣文獻》,22(4):38-42。
林美容
  1987       <從祭祀圈來看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臺灣風物》,37(1):53-81。
邱奕松
  1986       <臺灣人之根-臺灣根源之探討>,《臺灣文獻直》,76:47-83。
周宗賢
  1983        <清代臺灣的地緣組織>,《臺灣文獻》,34(2):1-14。
Le Gendre,C.W.(著);周學普(譯)
1961          <廈門與臺灣>,臺銀,12(1):249-286。
姜道章
  1959       <淡水之歷史發展>,《大陸雜誌》,23(9,10,11):24-29,24-27,23-26。
  1961       <淡水之今昔>,《臺灣文獻》,12(3):111-141。
1963       <臺灣淡水之歷史與貿易>,《臺研叢》,90:155-179,臺北:臺銀經研室。
施振民          
1973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191-208。
     1973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191-208。
胡世明
  1976        <淡水的一頁滄桑史>,《臺北文獻直》,38:233-242。
凌純聲
  1956        <臺灣的航海帆筏及其起源>,《中研院民族所集刊》,1:1-23。
唐羽
   1987-88      <清代臺灣移民生活史之研究>(上)、(中)、(中續),《臺灣文獻》,38(1),39(1,2):1-88,85-194,55-112。
張勝彥
  1978         <臺灣古名考略>,《臺灣文人》,3:17-25。
張淑芬
  1980         <清代安溪縣移民臺灣之研究>,《高雄文獻》5/6:217-246。
張建隆
  1999         <田野調查與淡水史研究>,《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317-338,臺北:國史館。
 2003         <看見的,和看不見的‧淡水-十七世紀初,西、荷及清人對淡水的記述與認知>,《淡水學學術研討會2001年:歷史、生態、人文論集》,47-79,臺北:國史館。
莊吉發  
  1983         <清世宗禁止偷渡臺灣的原因>,《食貨》,13(7/8):21-29。
  1999         <從故宮檔案看清代的淡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49-74,臺北:國史館。
2003         <歷史與地理:清代淡水海域的自然生態與經濟活動>,《淡水學學術研討會2001年:歷史、生態、人文論集》,191-189,臺北:國史館。
莊金德
  1964         <清代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臺灣文獻》,15(3,4):1-21,40-62。
莊英章
  1978         <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49-57。
陳忠華
  1968         <閩人移殖臺灣史略>,《臺北文獻直》,1/2/3/4:69-81。
陳漢光
  1968         <明末清初北臺武備>,《臺北文獻直》,1/2/3/4:37-55。
陳國棟
  1978         <西班牙及荷蘭時代的淡水>,《臺灣人文》,3,4:27-38,25-34。
  1983         <淡水聚落的歷史發展>,《臺大建築與城鄉學報》,2(1):5-20。
曹永和
  1953         <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6(1):192-207。
  1963         <早期臺灣的開發與經營>,《臺北文獻》,3:1-51。
1963         <臺灣水災史>,《臺研叢》,76:16-5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7         <臺灣水災史-清代臺灣水災與風災>,《臺灣研叢刊》,91:154-193,臺北:臺銀經研室。
1976         <荷據時期臺灣開發史略>,《臺灣文獻》,26(4)/27(1):213-223。
1985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言與思》,23(1):3-17。
盛清沂
  1971         <宋元兩代本省開闢史料之探討>,《臺灣文獻》,22(4):1-15。
  1983         <說上淡水溪之內外港>,《臺北文獻直》,61/62:135-152。
盛清沂、林興仁、吳基瑞
  1956         <臺北縣氏族略>,《臺北縣文獻叢輯》,2:141-352。
陳紹馨
  1958         <姓氏、族譜、宗親會>,《臺灣文獻》,9(3):15-32。
  1966         <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中研院民族所集刊,22:9-14。
陳漢光
    1954         <臺灣移民史略>,《臺灣文化論集》,2:47-74,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中原文化與臺灣》:331-353,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1972         <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8(3):113-126。
許嘉明
    1978         <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黃富三
  1985         <清代臺灣開發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3(1):18-24。
黃富三、翁佳音
    1986        <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117-149,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黃秀政
  1979         <清代臺灣的分類械鬥事件>,《臺北文獻直》,49/50:339-414。
黃典權
  1958         <蔡牽朱濆海盜之研究>,《臺南文化》,6(1):74-102。
黃啟文
  1953         <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2(1):55-58。
溫振華
  1978         <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師大歷史學報》,6:245-270。
溫振華、江葱
  1999         <清代淡水地區平埔族分布與和人移墾>,《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7-47。
楊錫福
  1954         <臺灣開發史>,《臺灣文化論集》,2:75-90,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趙忠玉
  1965          <明清兩代臺北的保安措施>,《臺北文獻》,8:68-96。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編)
  1981          <臺灣史料:清代的官制>,《南瀛文獻》,26:63-91。
廖漢臣
1953          <臺北縣的開發>,《臺北縣文獻叢輯》,1(1):308-320。
漢聲雜誌社(編)
1989         <臺灣的泉州人專集. 三邑篇>,臺北:漢聲雜誌社。
蔡淵洯        
1983          <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的轉變>,《史聯雜誌》,3:34-64。
1986         <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45-67。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蘇同炳
<蔡牽始末>(上)、(下),《臺灣文獻》25(4),26(1):                  
                   1-24,1-16。
賴永祥          
1976         <淡水開港與設關始末>,《臺灣風物》,26(2):3-17。
賴子清
1969         <清代北臺之考選>(上)、(下),《臺北文獻直》,9/10,11/12:166-183,43-61。
薛棟樑
  1960         <臺灣拓殖史略>,《臺北文化》,8(4):14-32。
戴寶村
  1999         <淡水、三芝的大道公信仰>,《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367-387,臺北:國史館。
饒穎奇
  1971         <大陸移民來臺路線文稿>,《南投文獻叢輯》,26:10-11。
鍾秀清
  1986         <艋舺的街市形成與民間信仰>,《民俗曲藝》,44:4-42。 
王志文
  2001         <淡水河岸同安人祖公會角頭空間分布─以燕樓李、兌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為例>,臺南:南師大鄉土所碩士論文。
  2004         <臺閩同源宗族空間組織差異研究--以臺北淡水河岸與廈門環西北海域地區為例>,臺北:文化大學地研所博士論文。
江樹生
  1966         <清領以前臺灣之中國移民>,臺北:文化史研所碩士論文。
官宥秀
  2001          <臺灣閩南語移民歌謠研究>,花蓮:花師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純武
  2003          <雙忠崇祀與中國民間信仰>,臺北:師大史研所博士論文。
許瑞浩
  1988          <清初限制渡臺政策下的閩南人活動>,臺北:臺大歷史系碩士論文。
黃有祿
  2000          <推力與吸力:明清閩南的海外移民(1567-1840)>,暨南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
   

三、外文資料

臺灣總督府調查課
  1915         《臺北廳社寺廟ニ關スル調查》,臺灣分館稿本。

臺灣總督府官防調查課
  1928         《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灣時報發行所。

白非利(Baity, Philip Chesley)
1970        《Religion in a Chinese town》,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林美容、三尾裕子(編)
1998        《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文獻目錄》,東京都:風響社。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中譯,江燦騰主編
  2005        《臺灣宗教信仰》,東大圖書。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