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7200811265900
DOI 10.6846/TKU.2008.00696
論文名稱(中文) 後李光耀時期新加坡外交政策之研究〈1990-2007〉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Singapore’s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 Lee kuan Yew Perio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東南亞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王君容
研究生(英文) Chun-Jung Wang
學號 69323010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07-06-20
論文頁數 14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志恆
委員 - 羅福全
委員 - 陳鴻瑜
關鍵字(中) 新加坡
外交政策
東協
關鍵字(英) Singapore
foreign policy
ASEA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是以後李光耀時期的新加坡外交政策做研究┴內容,由於冷戰的結束,東南亞區域環境也產生的相當大的轉變,新加坡身為此區域中的一員,也一直是東南亞國家協會的成員國之一。因此區域情勢的轉變對新加坡亦產生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在此一時期的新加坡,對如此波動的區域變化下,外交政策的變化究竟如何,則是本文要探究的重點。

   新加坡為東南亞區域的國家,區域環境所產生的影響自然無法坐視不管,正因如此,區域內的穩定與否則時時牽動著新加坡。後冷戰時期以來,區域環境並沒有隨著冷戰的結束而停止,種族的糾紛,經濟利益的爭奪都讓此區域在進入後冷戰時期依然動盪不安。此外隨著美、蘇勢力的撤出,此區域權力真空下所帶給新加坡的不安全感,都讓星國不得不以更彈性的外交手段面對這些情勢的變化,讓新加坡在外交政策上變得更彈性務實。由於上述的影響,本文將先就影響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因素作一分析,後再就星國的外交政策的決策過程中,決策時所考量的各項要素作歸納整理,來了解新加坡的決策過程後,開始就星國在後冷戰時期對於區域國家所採行的外交政策及互動模式做一探究,以能對新加坡在90年代的外交政策變化有一完整的了解。

  此外,新加坡在後冷戰時期,尤其是對美、中、日等大國,亦或是對主要週邊國家的外交關係變化,皆突破冷戰時期的互動,且能以更多元的外交政策,來求取國家的最大利益。反之,新加坡與我國的地理位置、經濟結構---等情形皆有相仿之處,星國成功的案例,可讓同是小國的我國做一借鏡。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is a study about Singapore’s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cold war period. Southeast Asia has changed a lot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eing part of the area, Singapore is also member of the ASEAN, this is why the changes in this region affect her as well. This paper deals about how the changes in this region affect the foreign polic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is part of Southeast Asia, this is why she has to take part in whatever happens in this region, and the stability in this area is also one of her main concern. In the post-cold war, Southeast Asia’s activities have been quite intense due to the economic crisis, ethnic conflicts, all this make this area unstable in the post-cold war period . Besides, with the withdrawing of American and Russian influence, the power-vacuum brings the feeling of unsafety in this area, this is why Singapore had to make changes in her foreign policies in order to fit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a more pragmatic and flexible way.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listed below, this thesis is first doing some analysis on what influences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Singapore, then it tells what are the main concerns when Singapore is forming her policies. By knowing first the way in which she forms her policies, we then discover the pattern Singapore uses towards her neighbors, so that we could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nges in her policies.
 In the post-cold war period, Singapore has been able to develop better policies towards great powers such as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ven their neighbors. In that way, she will be able to pursue the most of her national interest. Hoping provide the comparison example to Taiwan, which is also a small state from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5
第三節、研究架構、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文獻回顧………………………………………………10
第二章後冷戰時期影響新加坡外交政策之因素
第一節 國際環境因素………………………………………….14
第二節 國內環境因素………………………………………….21
第三節 決策者因素…………………………………………….31
第三章 新加坡外交政策之思維
第一節 新加坡外交政策取向……………………………..35
第二節 國家角色……………………………………………….49
第四章 新加坡與亞太國家的關係
第一節 新加坡與周邊國家的關係…………………………...54
第二節 新加坡與東協的關係………………………………….64
第三節 新加坡與主要大國的關係…………………………….76
第五章 結 論…………………………………………..95

【附錄1】 東南亞地區各國領土和海洋爭議衝突統計………………….99
【附錄2】 美日安保條約的修改與演變(1951-1999)…………………103
【附錄3】東南亞回教激進組織及其活動概況……………………………105
【附錄4】新加坡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概況………………………..106
【附錄5】李光耀的主政環境與政治領導…………………………………107
【附錄6】東協合作架構與項目……………………………………………108
【附錄7】美國與亞太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軍事關係……………………..110
【附錄8】中國參與亞太地區多邊安全機制的情形……………………….110
【附錄9】「東協憲章」要點………………………………………………111
【附錄10】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三次水資源談判的時間差異……………...114
【附錄11】朱鎔基總理在第四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晤(10+1)上的講話
………………………………………………………………………………...115
【附錄12】中國與東協國家主要對外貿易夥伴………………………….118
【附錄13】「東協加三」、「東協加一」大事列表………………………..121
【附錄14】柬埔寨和平進程中的日本力量……………………………….122
【附錄15】日本領導人針對侵華戰爭發表言論表……………………….123
【附錄16】東協各國與日本洽簽經濟夥伴關係的時程………………….124
【附錄17】東南亞各國人口、獨立年代及與中共、蘇聯建交日期…….125
【附錄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於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126

【附錄19】台灣對東協及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統計表…….128

參考文獻………………………………………………..129
















圖表目錄

【圖1-2.1】伊斯頓系統理論與霍斯蒂決策理論揉合而成之理論架構……7
【圖1-3.1】:研究架構圖…………………………………………...9
【圖2-1.1】台海情勢圖……………………………………..……..15
【圖2-1.2】東亞國界與領土爭議分佈圖………………………......17
【圖2-1.3】2006 年北韓試射飛彈落點、核子試爆地點……………….17
【圖2-2.1】新加坡國家地形圖……………………………………….25
【圖2-2.2】 東南亞區域海峽航道之串聯…………………………...26
【圖3-1.1】東協會員國地圖分布…………………………………….37
【圖4-2.1】「東協加三」會員國分布圖………………………………68
【圖4-3.1】日本海運路線與援助東南亞的相關國家………………….89
參考文獻
壹、中文專書
1.王逸舟,1995,國際政治學- 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
2.王漢興、潘鼎等合譯,Wu,Yuan-Li、 Dick Wilson & David Hawkins著,1974,新 馬國防問題專輯:新加坡的戰略函意;新加坡的未來地位;新馬的防衛策略(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Singapore; The Future Role of Singapore; The Defence of Malaysia and Singapore)。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3.田中青,1993,站在新的起跑線上的東南亞。台北:五南。
4.田弘茂、謝淑媛、蕭全政,1996,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
5.田林慶子著,吳昆鴻譯,1993,超管理國家—新加坡。台北:東初。
6.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7.吳俊才,1976,東南亞史。台北:正中。 
8.吳建德,1996,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
9.吳建德,1996,中國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
10.吳福生、謝豐安譯。James M. Smith,William C. Thomas編,2002,恐怖主義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11.宋鎮照,1996,東協國家之政經發展。台北:五南。
12.-------,1999。台海兩岸與東南亞-三角政經關係之解析。台北:五南。
13.李子繼、李顯立,1990,新加坡發展政策與趨勢(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編印。
14.----------,1990。新加坡發展政策與趨勢(下)。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編印。
15.李文志,1997,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憬藝。
16.李文志、吳若予、陳治萍、楊鈞池、蕭全政合編。1996。《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
17.李文志、許介鱗、蕭全政合編。1994。《亞太經濟合作與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業強。 
18.李本京。1991。中共與國際社會研究。台北:正中。
19.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台北:世界書局。
20.---------。2000。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台北:世界書局。
21.李炳南,1999,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 
22.李英明。2003。2002-2003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台北:遠景。
23.李偉成、譚溯澄譯,K. J. Holsti著,1988,國際政治分析架構。台北:幼獅文化。
24.李偉成譯,派伊著,1991,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台北:五南。
25.周世雄,1994,國際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台北:五南。
26.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
27.易君博,1984,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28.林中偉譯,Pierre Menanteau 著,1997,「詭譎多變的亞太地區」,亞太安全譯文彙輯(Ⅱ),台北:史政編譯局。
29.林中偉譯,Sabine SCHERER 著,1999,「中共在南海的擴張策略」,亞太安全譯文彙輯(Ⅲ),台北:史政編譯局。
30.林中斌。2000。2010年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 
31.林若雩譯,Michael R. J. Vatikiotis著,1999,東南亞政治與發展,台北:韋伯,
32.林添貴譯,Zbigniew Brzezinski原著,1998,大棋盤,台北:立緒。
33.林碧炤,1991,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
34.邱智淵,1988,東南亞國家協會與區域主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論文。
35.邱瑞繁,1990,新加坡民主社會主義的實踐,台北:啟業書局。
36.保羅(Kennedy,Paul)。1992。《世界強權的興衰》,陳景彪譯。台北:風雲時代。
37.柯新治,2003,新新加坡,台北:天下雜誌。
38.洪丁福,1996,國際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啟英文化。
39.洪鎌德。1994。新加坡學。台北:揚智。
40.孫國祥、張亞中。2002。《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 
41.孫國祥、陳世民、黃奎博、童振源、賴岳謙合編。2003。《2002-2003亞太綜合安全年報》。台北:遠景。
42.孫國祥等著,2003,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2-2003),台北:遠景基金會。
43.---------。2004,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3-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
44.高一中、楊紫函譯,Douglas J. Murray、Paul R. Viotti著,2001,世界各國國防政策比較研究,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45.高一中譯,William T. Tow著,2003,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46.高登偉譯,Alex Josey著。1982。新加坡第一。台北:金陵圖書。
47.國防部史政編印室譯,Christopher A. McNally、Charles E. Morrison編,2002。2001亞太安全觀,台北:國防部史政編印室印。
48.國防部史政編印室譯,Leadship Handbook新加坡部隊領導統御手冊,2002,台北:國防部史政編印室印。
49.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Richard Sokolsky等著,2001東南亞在美國對中共策略中的角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印。
50.張亞中、孫國祥2002。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基金會。
51.張定綺譯,Warren Fernandez、陳澄子等著,1999。李光耀治國之鑰。台北:天下。
52.張錫鎮,1999,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53.陳正,華文版責任編輯,2005,新加坡年鑑2005,新加坡:聯合早報新聞及藝術部出版。
54.陳欣之,1999,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
55.陳峰君主編,1999,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
56.陳烈甫,1984,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台北:台灣商務。
57.陳善忠,2003,冷戰後美國亞太戰略下之美日安保新架構與台海安全,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8.陳嶽、陳翠華,1995,李光耀-新加坡奠基人。台北:克寧。
59.陳鴻瑜,1987,南海諸島主權與國際衝突,台北:幼獅。
60.---------,1992,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渤海堂。
61.---------,1997,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南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62.---------,2001,東南亞論衡(一),台北:翰蘆。
63.---------,2001,東南亞論衡(二),台北:翰蘆。
64.黃奎博。2003。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美國與亞太關係:反恐優先、穩定第一」。台北:遠景。 
65.黃奎博。2003。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台北:大屯。 
66.黃朝茂、宋一之,1999,1998-1999 亞洲的安全保障,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67.新加坡新明日報編,1991,從李光耀到吳作棟,新加坡:新明日報。
68.楊保筠。1996。中國在東南亞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北京:當代世界。 
69.楊紫函譯,Collins,Alan著,東南亞的安全困境,2004,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
70.劉富本,2000,浴火重生的東南亞國家,台北:五南。
71.劉德海。1997。南韓對外關係。台北:永望。黃奎博。2003。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台北:大屯。 
72.歐信宏、胡祖慶合譯,Goldstein, Joshua S. 著,2004,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雙葉。
73.歐賢超,2002,「亞洲價值」的詮釋與實踐— 新加坡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74.蔡政文等人合編。1989。亞太地區區域組織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75.鄭資約。1947。南海諸島地理誌略。南京:商務印書館。 
76.蕭全政,1994,亞太經濟合作與台灣安全角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77.蕭新煌、顧長永。2001。《新世紀的東南亞》。台北:五南。
78.閻學通。1999。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 
79.謝瑞龍,2003,新安全觀與東協區域論壇的形成(1994-1999),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80.謝福進。2003。東亞政經情勢-區域反恐與經濟競合。台北:遠景。 
81.顏建發,1996,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台北:業強。
82.顧長永,1995,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
83.	---------,2000,台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互賴發展的順境與逆境,台北:風雲論壇。
84.顧效齡、蘇瑞烽譯,Alex Josey著。1981。創造奇蹟的新加坡。台北:長河。

貳、中文期刊:
1.王飛,2004,。「新加坡與美國的合作關係軍事」,東南亞期刊,第3期,頁54。 
2.王高成,1995,「東協與亞太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1期,頁60-67。
3.王崑義,2001,恐怖主義與轉變中的國際安全-兼論『911』事件以後的兩岸關係,新世紀國際安全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 
4.王慶新,1998,「冷戰後美國與東南亞的安全關係及其在區域金融危機之際的變化」,亞洲評論。
5.江西元,2002,「911事件後美國外交安全戰略走向」,國際政治月刊,第11期,頁68~69。 
6.何秉松,2002,「現在恐怖主義之意義與反恐怖主義的國際實踐」,國政研究報告。 
7.余忠勇譯,Wilfried A. Herrmann 著,2001,「東南亞的戰略架構」,國防譯粹,第27卷,第3期。 
8.吳弦譯,Frank Umbach著,1999,「金融危機下的亞洲軍備競賽」,載於亞太安全譯文彙輯(三),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9.吳東野,2003,。「全球反恐聯盟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1期,頁1-40。 
10.宋鎮照,1994,。「中華民國與東協四國之經濟依賴發展關係」,台灣經濟月刊,第203期。
11.---------,1994,「中華民國與東協國家之國際政治經濟分析-兼論南向政策」,台灣經濟月刊,第212期。
12.---------,1994,「解析中華民國南向政策之國際政經意涵與發展」,中山社會科學學報,第8卷,第3期。 
13.---------,1995,「美國、中共與東協三角關係與台灣因應之道」,美歐月刊,第10卷,第10期。
14.---------,1996,「台海兩岸與東南亞國家之關係與策略」,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5期。
15.---------,1996,「美國霸權在亞太地區之挑戰」,美歐月刊,第11卷,第3期。 
16.---------,1997,「中共與東協雙贏共識的契機與變數」,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69期。 
17.---------,1997,「東南亞金融風暴之政治經濟意涵」,海峽評論,第85期。 
18.李文志,2001,「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臺灣的安全戰略」,東吳政治學報,第13期,頁129-174。 
19.李奕鵬,1998,「試析東盟『平衡大國』外交戰略」,東南亞研究,第5期。 
20.李柏泉,1976,「新加坡之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15卷,第12期,頁65-68。 
21.李玲燕,2003,「關於九一一事件的思考」,當代亞太,第1期,頁15-32。 
22.李國雄,1995,「東協安全機制的演變與區域秩序」,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9期。 
23.---------,1995。「東協的區域組織發展與挑戰」,問題與研究,第3卷,第4期。 
24.李登科,1997。「南向政策與務實外交政策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2期。 
25.林文程,1999,「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頁74-114。
26.------,2001。「恐怖主義的特質與反恐怖主義的困境」,立院院聞,第29卷,第10期,頁38。 
27.林正義,1995。「中共的亞太安全戰略」,國家政策雙週刊。 
28.---------,1995,「台灣在亞太地區的安全策略」,國家政策雙週刊。 
29.---------,1996,「亞太安全保障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2期。
30.---------,1996,軍備轉移與外交政策:新加坡個案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1期,頁221-241。
31.林仲涵,1997,「1996-1997年東盟形勢報告」,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1997年。 
32.林若雩,1999,「由東協九國河內高峰會結論看東協未來合作的前景」,經濟情勢暨 評論,第4 卷,第4 期, 頁1-13。
33.--------,2001,「東協整合發展與兩岸關係」,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 
34.林欽明,2000,「東南亞區域整合的趨勢」,東南亞投資雙月,2000年8月。 
35.林碧炤,1999,「台灣的綜合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頁1-15。  
36.林曉光,1997,「試論美國亞太戰略的新思維」,國際問題,第1-2期。 
37.金家鎮,1984,「從戰略層面看東南亞軍事地理的特徵」,問題與研究,第23卷,第9期,頁80。 
38.姚朝森,1997,「現代化、意識形態與國家安全:新加坡「亞洲價值論」的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3期,頁18-20。 
39.洪鎌德,1989,「新加坡為什麼走這步棋-允許美軍使用軍事設施因由」,百姓,第203期,頁60-61。
40.徐本欽,1997,「中共對南海的戰略思想與利益」,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4期。 
41.-------,1988。,「新加坡政治領導層與繼承問題」,問題與研究,第27卷,第7期,頁42-51。 
42.徐本欽著,陳佩修譯,1996,「新加坡對東南亞國家協會區域合作的觀點」,東南亞季刊,第一卷第二期,頁14-22。  
43.秦昱華,2002,「新加坡的外交戰略」,國防雜誌,第18卷第3期,頁21-46。 
44.袁珠盈,2001,「冷戰後東盟的亞太戰略」,國際政治,第4期,頁110-113。 
45.馬瓔,2002,「兩岸關係中的東南亞因素」,東南亞研究,第3期,頁4-9。 
46.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際組,1993,「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權力關係之變化﹒學術座談會紀要」,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7期,頁1-23。 
47.張亞中,2002,「全球化的台灣安全:大戰略的思維」。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頁27-64。 
48.張隆義,1997,「冷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7期,頁1-16。 
49.張耀秋,1990,「第二次雅加達會談與高棉局勢展望」,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7期,頁36-42。
50.-------,1991,「東埔賽非問題非正式會議評析」。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8期。1991年5月,頁12-19。 
51.-------,1991,「東埔賽問題國際會議評」,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4期,頁43-51。 
52.------,1993,「東局政治解決展」,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2期。,頁49。 
53.莫大華,1996。,「後冷戰時期東協的軍備競賽與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3期。
54.------,1998,「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8期, 頁22。 
55.-------,1998,「後冷戰時期東協國家對東南亞區域建立信心安全措施之省思」,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1期,頁82-101。 
56.許懷聰,1984,「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23卷,第8期,頁22-34。
57.郭憲綱,2004,「美國反恐新階段評析」,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 
58.郭臨伍,1997,「台灣參與亞太多邊組織之策略」,國策期刊,第171期。 
59.陳一新,2001,「布希政府亞太戰略的構想與部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
60.---------,2001,「從布希外交團隊與領導風格看美國外交與兩岸政策」,遠景季刊,第2卷,第1期。 
61.---------,2003,「2002 年美『中』台三邊關係總檢討與未來展望」,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 
62.陳文賢,1998,「從權力平衡的觀點看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3期。 
63.陳文賢,1999,「從權力平衡的觀點看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3期,頁74。  
64.陳佩修,2004,「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任務與反恐聯盟建構」,全球政治評論,第5期,頁93-115。
65.---------,2004,「當前國際恐怖主義對亞洲國家的威脅與影響—以東南亞區域為例」,載於『九一一』三週年之觀察與省思—全球恐怖主義與國際反恐現況分析,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台中。 
66.---------,2004,「論東南亞國協『安全治理』的機會與限制」。,全球政治評論,第7期,頁70。 
67.---------,2004,「邁向「安全共同體」的建構?論東南亞國協「安全治理」的機會與限制」,全球政治評論,第7期,頁69。 
68.陳佩修譯,徐本欽著,1996,「新加坡對東南亞國家協會區域合作的觀點」,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2期,頁14-22。 
69.陳杰,1988,「新加坡外交-其生存之道」,東南亞研究,第1期,頁68。 
70.陳欣之,1996,「東協諸國對『中國威脅論』的看法與回應」,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1期,頁29-30。
71.----------,2003,「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季刊,第4卷,第3期,頁1-40。 
72.陳治萍譯,1996,「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議定書」,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3期。 
73陳鴻瑜,1989,「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10期,頁36-52。
74.---------,1990。「東南亞的區域主義及其面臨之挑戰」,東亞季刊,第23卷,第1期,頁33。 
75. ---------,1991,「新加坡的威權主義民主與發展型態」,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3期,頁29-40。 
76.---------,1993,「美國自菲律賓撤軍及其與東南亞之安全關係」,美國月刊,第8卷,第3期,頁37-38。 
77.---------,1998,「東南亞金融危機對區域各國軍備現代化及安全之影響」,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2期。 
78.---------,1999,「後冷戰時期東南亞之區域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 
79.喬一名,1996,「中共與新加坡的政經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3期,頁63。 
80.曾雪如,1993,「東協成立自由貿易區的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5期,頁42-51。 
81.黃介正,2002,「『布希主義』及其對亞太安全之可能影響」,歐亞研究,第5卷,第8期。 
82.黃奎博,2000,「冷戰後中共與東南亞國協之政治合作」,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 
83.楊永明,1997,「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理論分析」,美歐季刊,第12卷,第3期。 
84.楊志恆,1998,「新加坡國防政策之研析:新加坡模式」東亞季刊,第3卷第1171 期》,1998年,頁47-60。 
85.楊津瑞,2002,「東亞經濟合作─進展、問題及前景」,東南亞研究,第5期,頁28-31。 
86.楊馥愷譯,1996,「東協友好宣言」,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2期。
87.---------,1996,「東南亞國家協會宣言『曼谷宣言?1967年8月8日』」,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1期。 
88.溫北炎,2002,「印尼回教主流派與極端派初探」,東南亞研究,第4期,頁27-31。 
89.董娟娟,2003,「從監視社會理論看新加坡抗SARA戰役」,臺灣社會學年會會議論文,頁3。 
90.劉必榮,1995,「後冷戰時期東南亞政治秩序」,東吳政治學報,第4期。 
91.劉復國,1999,「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頁21-36。 
92.劉琳,2003,「東南亞恐怖組織概況」。東南亞縱橫,第2期,頁48。 
93.劉德海,2002,「1990年代以來南韓與印尼的政經關係」,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2 卷第1期,頁30-46。
94.蔡增家,1999,「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9期,頁87。
95.蕭全政,2001,「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頁201-222。 
96.謝福進,2002,「後冷戰時期東協與中共之安全戰略目標衝突─臺灣議題」,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頁67-103。
97.-----,2002,「對後冷戰時期東協對中共安全戰略研究概念的評析」,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2卷第2期。 
98.鍾建平,2002,「中共與東南亞的交往:反避險戰略」,遠景季刊,第3卷第4期。
99.蘇義雄,1989,「論國際恐怖行動」,中興法學。
100.顧長永,1991,「新加坡與中共之政治經濟關係」,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12期,頁67-80。
101.------,1991,「論美軍在菲律賓的去留」,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15期,頁67-86。 
102.------,1994,「從政治經濟層面論中共的東南亞華僑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9期,頁15-35。 
103.-------,1997,「中共與東南亞政治經濟關係」,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69 期,頁2-3。
104.顧瑩華、李盈嬌,2005,「東協加一的發展及對台灣的衝擊」,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全球台商e焦點,第24期。


參、英文專書:
1.Acharya, Amitav. 1995. ASEAN and Asia-Pacific Multilateralism: Managing Regional Security, in Amitiav Acharya and Richard Stubbs (Eds.), New Challenges for ASEAN: Emerging Policy Issues. Vancouver: UBC. 

2.Acharya, Amitav. 1992. Regionalism and Regime Security in the Third World: Comparing the Origins of the ASEAN and GCC. In Brian L. Job (Ed.), The Insecurity Dilemma: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Third World States.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3.Acharya, Amitav. 1995. ASEAN and Asia -Pacific Multilateralism: Managing Regional Security. In Amitav Acharya and Richard Stubbs (Eds.), New challenges for ASEAN: Emerging Policy Issues. Vancouver: UBC. 

4.Albright, Madelaine K. 1997. Statement to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Kuala Lumper. 

5.Amnold, Wolfers.1962. 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6.Bedlington, Stanley S.1978. Malaysia and Singapore: The Building of New States.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7.Buzan, Barry . 1991. People, State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w York: Harvard Wheastsheaf. 

8.Buzan,Barry People,State and Fear :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 Boulder , co. ,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1)

9.Carolina G.Hernandz. 1995. The Security Environment of South-East Asia in the 1990s,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g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South-East Asia, New World Hotel,. Manila, Philippines. 

10.Cheng, Joseph Y.S. 2003.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The Impact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September 11 Inciden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83-126. 

11.Chew, Ernest C. T. & Edwin Lee. 1991. A Histor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12.Cooper, John. 1985.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Southeast Asia Divided : The ASEAN Indochina Crisis, ed by Donald E. Weatherbee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13.Chalmers, Malcolm.1996. “Confidence-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 Bradford Arms Register Studies, No.6, G. B.: Westview Press . 

14.Chairman’s statement. 1994.The First ASEAN Regional Forum.Bangkok Press.

15.Dougherty James E. and Robert L.1987. Pfaltzgraff.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nd edition, N. 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6.Easton, David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17.Fifield, Russell H.1992. Southeast Asia Command,” In K. S. Sandhu, Sharon Siddique, Chandran Eshurum, ed. by The Asean Reader.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8.Godement, Francois . 1999. The Downsizing of Asia .New York: Routledge. 

19.Gunaratna, Rohan. 2002. Inside Al Qeada: Global Network of Terror. Australia: Victoria, Scribe Publications. 
20.Gunaratna, Rohan. 2003. Terrorism in the Asia-Pacific Threat and Response.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y. 

21.Holsti, K. J. 1997. International Politics;Framework for Analysis,New Jersey:Prentice-Hall .
22.Hill, Michael and Lian Kwen Fee, 1995,The Politics of Nation Building and Citizenship in Singapo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3.Heiner, Hanggi. Asean and the Zopfan Concept.1991.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24.John, Cooper.1985.a and Southeast Asia.” In Southeast Asia, Divided: The ASEAN Indochina Crisis, ed. by Donald E. Weatherbee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 

25.Leifer, Michael. 2000. Singapore’s Foreign Policy: Coping with Vulnerability. London: Routlege. 

26.Lau Teik Soon.1973.N and Future of Regional”, In The Great Power and Southeast Asia, ed. By Lau Teik Soon. 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7.Mack, Andrew. 1993. Concepts of Security I the Post-Cold War. Working Paper 1993/8,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8.Malcolm, Chalmers. Confidence-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U.K: Westview Press, 1996Mohammed, Ayoob.1990.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Indian Perceptions and Policies.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9.National Security Coordination Centre. 2004. The Fight Against Terror , Singapore’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USA: National Security Coordination Centre. 
30.Rabasa,Angel “The Changing Political-Military Environment: Southeast Asia,” in Zalmay Khalizad et al.,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Toward a New U.S. Strategy and Force Posture,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2000)
31.Routledge1990: London and New York. 
32.Robert Keohan and Joseph Nye.1989.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second edition. 
33.Robert Keohane & Joseph 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2001.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third Edition. 
34.Singapore Fact and Pictures ,新加坡年鑑,2002年。 
35.Singh, Bilveer. 1999.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States Revisited: A Study of Singapore’s Post-Cold War Foreign Policy. Yogyakarta: Gadjah Mada University. 

36.Tan, Andrew. 2002. The New Terrorism: Implications and Strategies. In Andrew Tan &Kumar Ram Akrishna, eds., The New Terrorism: Anatomy, Trends and Counter-Strategies.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37.Tan, Andrew. 2003. Terrorism in the Asia-Pacific: Treat and Response–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 In Rohan Gunaratna, ed., Terrorism in the Asia-Pacific: Threat and Response.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38.Tan, Andrew. 2003. The New Terrorism: How Southeast Asia Can Counter It. In Uwe Johannen, Alan Smith, James Gomez, September 11&Political Freedom: Asia Perspective.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39.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ategic Studies (Eds.). 1990,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40.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3/2004.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2003) 

41.Waltz,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79); Tim Huxley, Defending the Lion City –The Armed Forces of Singapore,(Australi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000) 

肆、英文期刊:

1.Acharay, Amitav. 1998. “Culture, Security, Multilateralism: The Asian Way and Regional Order.”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19(1), 61-154. 

2.Baldwin, David . 1997.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3(1): 5-12.

3.Buszynski, Leszek,.. 1992. “Southeast Asia in Post-Cold War Era,” Asian Survey, 32(9): 845-846.

4.---------. 1993. “ASEAN Security Dilemmas.”Survival, 34(4): 1-94.

5.Cheng, Joseph. 2001. “Sino-ASE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23(3): 420-452。

6.Furukawa, Eiichi. 1994. “ASEAN Regional Forum: A Process for Confidence Fermentation,”paper present to 8th Asia Pacific Roundatable, organize by the ASEAN Institutes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Kuala Lumpur.

7.---------. 1994. “ASEAN Regional Forum: A Process for Confidence Fermentation,”paper present to 8th Asia Pacific Roundatable, organized by the ASEAN Institutes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Kuala Lumpur.

8.Hernandz, Carolina G. 1995. “The Security Environment of South-East Asia in the 1990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g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South-East Asia,Manila, Philippines. 1-4.

9.Huxley, Tim, 1991 .‘Singapore and Malaysia: A Precarious Balance?’ The Pacific Review, 4/3 .

10.Lee, Lai To. 1993.” ASEAN-PRC 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Problems, Proposals, and Prospects, Asian Survey, 33(11): 1095-1103.

11.Leifer, Michael. 1997.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 p.151.“Hussin Mutalib , At Thirty , ASEAN Looks to Challenges in the New Millennium,”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19(1): 74-80.

12.Leifer, Michael 1988 “Israel’s President in Singapore: Political Catalysis and Transnational Politics,” The Pacific Review ,Vol.1, No.4, pp.341-52.

13.Amitav Acharya, 1999 .‘Realism,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Asian Economic Crisi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21/1 April .

14.Rodan, Garry 1996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Conflict: Asia’s New Significance,” The Pacific Review ,Vol.9, No.3, pp.328-51.

15.Wolfers, Arnold. 1952. “National Security as an Ambiguous Symbo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67(4): 481.

伍、報章雜誌:

《中國時報》
1.	〈日本政府的外務省贊成和東協的自由貿易區,農林省和大多數非都會地區產生的國會議員則強烈反對〉,2004年9月26日,版一。

《自由時報》
1.	〈東協加一的發展及對台灣的衝擊〉2005年2月7日,版二。

《南洋星洲聯合早報》
1.	〈李顯龍警告恐怖份子可能利用船隻發動攻擊〉,2002年5月8日,版一。 
2.	〈東協八國簽署多邊法津互助條約共同反恐反黑〉,2004年5月8日,版九。
3.  〈東南亞海盜威脅日益嚴重〉,2002年5月18曰,版七。
4.  〈新加坡各方面取得成就 ,新加坡絕不是「小紅點」〉,2004年8月  10日,版二。

《聯合報》
1.	〈反恐使美國新加坡走到一起結成夥伴關係〉,2004年9月12日,版十。

陸、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 
中央日報,http://www.cdn.com.tw/daily/2002/08/08/text/910808h7.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東南亞國家協會秘書處:http://www.aseansec.org/ 
自由時報新聞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亞洲時報,在線報導,http://www.atchinese.com/ 
亞洲新聞網,http://www.cna.tv/stories/singapore/view/9962/1/b5/.html 
非常新加坡網,http://www.singapore.com.tw/html/city2.htm 
星洲日報,http://www.sinchew-i.com/ 
美國中情局網,http//www.cia.govworldfactfactbookindex.html 
美國國家資訊網,http://usinfo.state.gov/topical/pol/arms/homepage.htm 
雅虎奇摩新聞網, http://tw.news.yahoo.com/ 
新浪網,新聞,專題報導,http://news.sina.com.hk/cgi-bin/news/ 
聯合早報,http://www.zaobao.com/migrate/country_index.html 
新加坡外交部:http://www.gov.sg/mfa/ 
新加坡國防部:http://www.mindef.gov.sg/main/ 
新加坡東南亞國家研究院(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http://merlion.iseas.ac.sg/iseas.html 
新加坡戰略研究院(IDSS):http://www.ntu.edu.sg/idss/ 
吳德鳳,〈東亞金融危機下之亞太權力互動〉, 
http://home.kimo.com.tw/liutaho/2003081302.htm 
宋燕輝,〈美國與南海島嶼主權爭議:由「積極中立」走向「積極關功」〉, 
http://www. dsis.org tw/peaceforum/paper/2001-02/APS0102001.htm 
潘日輝,國家安全概念的持續與變遷講座,http://home.kimo.com.tw/strategicstudy/comment/5/4.htm 
潘日輝,〈南海問題研究〉網路資料, 
http://home.kimo.com.tw/strategicstudy/comment/7/4.htm 
蕭新煌,〈重新認識東南亞的幾個課題:台灣觀點〉, 
http://www.sinica.edu.tw 
大紀元,〈北韓決定不參加東協區域論壇〉, 
http://www.epochtimes.com/b5/3/6/12/n327628.htm 
大紀元,〈馬來西亞接連巨資購買軍備引起關注〉, 
http://www.epochtimes.com/b5/3/6/3/n322996.htm 
中共人民,〈國際論壇:東亞合作漸入佳境〉, 
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4/20021108/861292.html 
中共人民,〈周邊安全環境的變化及對我國的影響〉,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2/18/20001214/348930.html 
中共大連友誼集團網,〈中國共產黨〉,http://www.dlyy.com.cn/dj/dang3.asp 
中共中央委員會,〈與鄰為善 以鄰為伴〉, 
http://www.qsjournal.com.cn/qs/20030216/BIG5/qs%5E353%5E0%5E6.htm 
中共中國新聞,〈六方會談後看半島危機:朝鮮問題怎一核字了得〉, 
http://news.sina.com.tw/sinaNews/chinanews/glPolitics/2003/0902/11325671.htm 
中共千龍,〈馬來西亞斥鉅資採購軍備東南亞戰略平衡動搖〉, 
http://inter.qianlong.com/4420/2003-6-3/183@878292.htm 
中共北方,〈中國代表團向東協區域論壇提交新安全觀立場文件〉,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2/Aug/182123.htm 
中共北大在線,〈綜述朝鮮半島地緣政治格局和外交戰略框架〉, 
http://www.confuse2000.com/confuse34/02.htm 
中共仙桃投資,〈中國與東盟宣言共避南海衝突〉, 
http://members.lycos.co.uk/chinaweekly/html/ns001617.htm 
中共仙桃投資,〈東亞自由貿易區:13國新墾〉, 
http://www.xttzw.com/article/shownews.asp?newsid=3399 
中共仙桃投資,〈印度與東盟親密接觸〉, 
http://www.xttzw.com/article/shownews.asp?newsid=3035 
中共多維週刊,〈江澤民說要以兩手對付西方的兩手〉, 
http://www.chinesenewsweek.com/28/ChinaAffairs/2139.html 
中共社科院,〈北韓加入東協區域論壇及其意義〉, 
http://www.cass.net.cn/chinese/s28_yts/wordch-en/ch-qklmj.htm 
中共社科院,〈東亞合作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 
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4/20021108/861292.html 
中共南方,〈台灣的價值何在?〉, 
http://61.144.25.119/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hktwma/taiwan/zhentantt/ 200210300674.htm) 
中共南方,〈傳統安全威脅因素〉, 
http://www.southcn.com/news/ztbd/llb/keyword/200212200628.htm 
中共崔煒,〈東南亞國家軍備競賽悄然升溫〉, 
http://www.hledol.com/military/doc/docp30.htm 
中共商務部資訊化司,〈自然地理〉, 
http://id.mofcom.gov.cn/article/200305/20030500088482_1.xml 
中共新華,〈布希譴責印尼巴厘島爆炸事件,並許諾美將協助調查〉, 
http://news.sohu.com/33/84/news203658433.shtml 
中共新華,〈恐怖主義困擾東南亞經濟〉,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2-11/01/content_615299.htm 
中共新華,〈全球熱點大視角:展望世界主要地區形勢〉,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1/14/content_689732.htm 
中共經濟資訊聯播,〈中國與東盟正式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http://finance.tom.com 
中共報導周刊,〈2003年朝美對決與東亞地緣政治〉, 
http://www.xttzw.com/dm/news/news55.htm 
中共報道中國,〈東盟與中國在金邊簽署南中國海行為宣言〉, 
http://www.reportchina.org/71.htm 
中共觀滄海,〈南海地區戰略形式縱論〉,http://www.gchjs.com/wz/wz302.htm 
中華民國外交,〈2002年外交年鑑〉, 
http://www.mofa.gov.tw/almanac2002/homepage.html 
中華民國外交,〈當前外交政策(2002年10月16日)〉, 
http://www.mofa.gov.tw/newmofa/MajorSpeeches/chien911016.htm 
中華民國外交,〈2003年5月16日新聞背景參考資料〉, 
http://www.mofa.gov.tw/newmofa/newsback/newsback920516-2.htm 
中華民國外交,〈當前外交政策(2003年3月26日)〉, 
http://www.mofa.gov.tw/newmofa/MajorSpeeches/tu920326.htm 
中華民國國貿局,〈東南亞國家協會暨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現況〉, 
http://www.trade.gov.tw/region_org/asean_3.htm 
台灣新世紀,〈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作為對台灣安全的啟示〉, 
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21020/20021020-4.html 
台灣新世紀,〈北韓核武危機與東北亞局勢〉, 
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30309/20030309-1.html 
台灣智庫,〈美日台三邊戰略對話-台北回合(邱義仁2002年8月19日),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archives/000729.html 
自由電子新聞,〈布希今晤金大中,北韓是焦點話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feb/20/today-int1.htm 
美國之音,〈東南亞各國彙聚曼谷討論反恐〉, 
http://www.voa.gov/chinese/archive/worldfocus/apr2002/fri/04190208asiaterrorismgbtxt.htm 
美國之音,〈東南亞國家加強司法合作一致反恐〉, 
http://www.voa.gov/chinese/archive/worldfocus/jul2002/mon/0701022asiaterrorlawgbtxt.htm 
和平會訊,〈訴諸國際法與設立國際法庭〉, 
http://www.peace.org.tw/about/advice/advice_03_focus.htm 
奇摩新聞,〈日本將斥資十五億美元為東協培育專業人才〉, 
http://tw.news.yahoo.com/2003/12/11/international/cna/4418473.html 
政大國關中心,〈美國的亞太戰略情勢〉, 
http://iir.nccu.edu.tw/2002report/ustoasia.htm 
政大國際關係,〈新型安全觀與兩岸關係〉, 
http://iir.nccu.edu.tw/newact.htm 
情報預測,〈Strategic Forecasting〉, 
http://www.stratfor.biz/Story.neo?storyId=218754 
國際戰略研究室,〈後冷戰時期我國南海戰略之研究〉, 
http://www2.tku.edu.tw/~titx/strategy/southsea.htm 
楊永明國際事務,〈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 
http://140.112.2.84/~yang//Paper-ARF-0300.htm 
新加坡國際廣播電臺,〈馬印相繼購買俄戰機是否會引發東南亞軍備競賽?〉,http://www.rsi.com.sg/chinese/newsscan/view/20030523132600/1/b5/.html 
遠景資料,〈東亞經濟整合對各方有利無害〉,http://www.future-china.org.tw/csipf/press/digest/dgst901119.html 
聯合理財,〈睦鄰、安鄰、富鄰,中共新外交思維〉, 
http://archive.udn.com/2003/10/8/NEWS/FINANCE/FINS4/1606165.s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17-07-21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17-07-21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