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6201922444600
DOI 10.6846/TKU.2019.00635
論文名稱(中文) 數位身體與符號再現:社群網路下形塑的觀光凝視對於旅遊意象的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Figure and Symbol: Influence of Tourist Gaze through Social Media on Tourists’ Perception of Trave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黃柏凱
研究生(英文) Po-Kai Huang
學號 60470008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8
論文頁數 8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國華
委員 - 顏建發
委員 - 彭莉惠
關鍵字(中) 社群媒體
觀光凝視
旅遊
未來
關鍵字(英) Social media
Tourist gaze
Futures
Trave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社群網路的發展、意見領袖開始崛起、資訊傳遞也日益便利、資訊與數據影響加劇,這些因素影響著受眾在社群當中的觀光凝視的形塑。本研究為數位身體與符號再現,在數位身體的部份主要是對應麥克魯漢的「使用者即內容」;符號再現則是對應布希亞的擬像,數位身體與符號再現影響觀光凝視形成的成因與結果,以此相互呼應並進行探討。
  本研究先就社群網路下的觀光凝視對於受眾的旅行體驗與策略的影響進行探討,在此可以歸納出下列三個部份:(一)、媒體的升級;(二)、社群中意見領袖的展演;(三)、載具下的擬像與碎形。並以此進一步討論所形成的再脈絡化,在此可以歸納出下列兩個部份:(一)、社群中資訊的視覺化;(二)社群的影響與被數據化的景點。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旅遊在時間和空間的鉗制減少,習慣與方式皆產生了改變,形成了再脈絡化的旅遊行為。將上述進行整合與歸納後進行未來三角的建構,並以此為基礎建構出未來情節的描繪,並勾勒出一級玩家、科幻失樂園、雲端的人與一個人的地球,個別對應著想望、拒絕承認、整合與變異四個不同的類型的未來情節。
英文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edia, the rise of opinion leadership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as become easier. The influence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also shaped the tourist gaze with the audience under social media. The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digital symbol and figure. The digital figure is corresponding McLuhan’s theory of “ the media is the message”. It also refers to Jean Baudrillard’s concept of “simulacra”. Digital figure part and the emergence of code affect the tourist gaze’s results and outcome so as to echo each other.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which social media has shaped the audience’s travel experience and their strategies: the upgraded media, the presence of opinion leadership and the pieces of simulation beneath the vehicle. The paper also discovered two aspects of how social media re-contextualized by the tourist gaze. First,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of social media. Second, the digitalization of scenic spot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Finally, applying methodology of futures triangle, the research concludes with four integrated futures scenarios: e “ready player one”, “lost paradise”, “man of the cloud”, and “the last man on earth”,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ferred, disowned, integrated and outlier scenarios, respective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媒介探討	6
一、媒體的定義與媒介性質	6
二、媒體與再脈絡化	8
第二節 社群下的擬像	9
一、擬像的次序	10
二、符號指向與再現	11
第三節 社群下的觀光與旅行	14
一、觀光與旅行	14
二、觀光凝視的產生	16
三、社群下的數位身體	17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1
一、數位民族誌	21
二、半結構訪談法	22
三、未來三角分析法	23
四、情節分析法	24
第三節 資料選取與分析	26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28
第一節 觀光與旅行的實際感受與界定	29
第二節 社群網路下的觀光凝視對於受眾的旅行體驗與策略的影響	32
一、媒體的升級	32
二、社群中意見領袖的展演	36
三、載具下的擬像與碎形	38
第三節 社群網路下觀光凝視所造成旅遊行為的再脈絡化	41
一、社群中資訊的視覺化	41
二、社群的影響與被數據化的景點	44
第四節 社群網路下觀光凝視的未來情節	47
一、未來三角的建構概述	48
二、以未來三角分析社群網路下的觀光凝視	51
三、整合式情節分析法	52
四、整合式情節分析說明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6
第一節研究結論	6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9
參考文獻	70
附錄一 訪談大綱(經營者)	74
附錄二訪談大綱(使用者)	77
附錄三 研究資料保密同意書	80

 
圖目錄
圖一 研究流程圖	20
圖二 未來三角分析法	23
圖三 整合性情節分析的情節類型	25
圖四 社群網路下觀光凝視對於旅遊意象的未來三角分析	51
圖五 社群網路下觀光凝視對於旅遊意象的整合式情節分析	54

 
表目錄

表一:布希亞理論下的擬像與符號次序要素表	13
表二:受訪者背景資料	2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Levinson, P (2015)。數位麥克魯漢.(宋偉航,譯)。台北。貓頭鷹書房。
McLuhan, M (2015)。認識媒體 人的延伸(鄭明萱,譯)。台北。貓頭鷹書房。
Postman, N (2016)。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2nd ed.)(蔡承志,譯)。台北。城邦讀書花園。
Stevenson, N (2013)。大眾傳播理論:文化與社會的面觀(趙偉妏、陳晏茵、陳秉逵,譯)。台北。韋伯文化。
Urry, J &Larsen, J.(2016)。觀光客的凝視 3.0(黃宛瑜,譯)。台北。書林。
呂湘瑜 (2015)。打開心靈與世界的連結-「旅行與旅行書寫」的意義與價值。通識教育學報(3),61-76。
李明璁 (2011)。旅居經驗與觀光凝視的折射/轉向:台灣和日本遊學生的比較研究。2011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研究新世代發表論文。台北:台灣大學
李長潔、黃柏凱 (2018)。科學傳播中的視覺化語藝:以氣候變遷議題為例。2017科學傳播年會。台北。世新大學。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倩綺、陳宏斌&吳佳玲 (2009)。關於旅遊:視覺的語境。運動與遊憩研究4(1),94-104。
林薰香 (2010)。何謂「媒體」?-探討媒體之哲學基礎及義涵。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5),133-156。
高國魁 (2015)。布希亞的影像藝術:虛擬現實和實境電視.。現代美術學報(29),97-126。
張維安 (2001)。文字模式線上訪談的特質及限制。資訊社會研究(1),279-297。
張繼文 (2014)。是「誰」的視覺文化?論觀光凝視與視覺藝術。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舉辦之視覺藝術「中介」研討會暨文化創意動畫產業產學論壇論文集。屏東縣。
陳志萍 (2008)。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圖書資訊學研究2(2),1-15。
陳維峰 (2004)。假作真時真亦假-大眾媒體中的擬像與現代消費美學。
黃宏昭 (2016)。完美的罪行,完美的真實:Baudrillard《擬仿》一書評介。傳播研究與實踐6(2),325-348。
黃冠華 (2018)。從假體上帝到機器奴役-一個物質主義的媒體考察。傳播研究與實踐8(1),161–181
葉郁田 (2015)。尚.布希亞的超真實觀點:其觀點與當代藝術創作的再現問題-真實性的建構。現代美術學報(29),127-144。
劉平君 (2011)。資訊社會的解構實踐Derrida、Foucault和Baudrillard的觀點。資訊社會研究(20),83-108。
劉雨涵 (2018)。你follow她了嗎?Instagram網紅的人類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6),1-34
鄧建邦、陳瑞貴、陳國華、陳建甫、紀順傑、宋玫玫&彭莉惠. (2014)。未來學:理論方法與應用。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蘇碩彬 (2014)。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台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9),255-286。
 
英文文獻:
Andrew, D. (2019). Two-way street: How smartphones and the socialweb impact the traveller’s liminal gaze Mobil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7 (1) 60-75
Appleford, S, Bottum, J. R., & Thatcher, J. B. (2014).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web: Towards defin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genda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Data 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45 (1), 29–37.
Arsal, I. (2008).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 an online travel community on travel decisions: A case study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Bucher, T. (2012). A technicity of attention: How software “makes sense.” Cultural Machine, 13, 1-23
Crouch, D. Jackson, R. & Thompson, F (2005). The media and the tourist imagination: Converging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Germann, M J. (2012). Travel connections: Tourism, technology and togetherness in a mobile world. Abingdon, UK: Routledge.
Glifford, G. (1998). Works and Lives: The Anthropologist as Autho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 C.J, Chou, C. J, & Lin, P. C. (2010). Involvement theory in constructing bloggers’ intention to purchase travel products. Tourism Management, 31(4), 513–526
Hwang, Y.H. (2011). A theory of unplanned travel decisions: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on-the-go travel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ourism, 12, 283–296.
Jamal, T. & Hollinshead, K. (2001). Tourism and the forbidden zone: The underserved power of qualitative inquiry. Tourism Management, 22(1), 63–82
Lazzarato, M (2006). The machine. Transversal. Retrieved from http://eipcp.net/transversal/1106/lazzarato/en
Munar, A. M. (2013). Paradoxical digital worlds. (pp.35–53) In A. M. Munar, S. Gyimóthy, & L. Cai (Eds.), Tourism social media: Transformations in identity, community and culture. Bingley, UK: Emerald.
Myunghwa, K. & Michael, A. S. (2013). Determinants of Sharing Travel Experiences in Social Media,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30:1-2,
Tomšič, S. (2012). The technology of jouissance. Umbr(a): Technology, 2012, 143-160
Volo, S. (2010). Bloggers’ reported tourist experiences: their utility as a tourism data source and their effect on prospective tourist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6(4), 297–311
Wang, D.& Fesenmaier, D. R. (2013). Transforming the travel experience: The use of smart-phones for travel. (pp. 58–69) In L. Cantoni, & Z. Xiang (Ed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 2013. Heidelberg, Germany: Springer.
Wilken, R. (2008). Mobilizing place: Mobile media, peripatetics, and the renegotiation of urban places.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15(3), 39–55.
Xiang, Z. & Gretzel, U. (2010).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online travel information 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31(2), 179–18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