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6201411060500
DOI 10.6846/TKU.2014.00814
論文名稱(中文) 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低年級教學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ction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ing Learning Community into Lower Primary Teaching on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林淑娟
研究生(英文) Shwu-Jiuan Lin
學號 70173027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06
論文頁數 16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徐新逸
委員 - 廖遠光
委員 - 李世忠
關鍵字(中) 學習共同體
合作學習
問題解決能力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Learning Community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檢視國小低年級實施學習共同體之可能性,透過研究者所任教的國小一年級導師班共28名學童為研究對象,並經過「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協同課程設計,選定國小一年級的生活領域課程,設計為期六週的單元教學活動,及進行六周期之循環。本研究亦透過親師間的搭配與合作,讓學生練習解決老師所提出的各種實境或虛設的問題,採用學習共同體主張之合作學習模式,使學習者在討論中相互學習,期望小組成員間能發揮群體智慧的思考、彼此建構知識。同時藉著一連串教學歷程的行動反省,記錄教師如何將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習活動的歷程。本研究提出應用於國小低年級之教學模式,並探討應用學習共同體理念融入生活領域教學後,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教師的專業能力之實際影響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同且喜愛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方式。藉由合作學習的小組討論,學生明顯提升學習意願,學習成果也呈現多元創意;遇到問題時懂得求助同伴、分工合作以尋求共同解決。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歸納出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小低年級之教學模式,包含: 學習共同體融入Polya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分組與領導、記錄與分享、遊戲與獎勵、課堂秩序、實施時間及討論議題等七項教學設計原則。此外,本研究的實施發現有助於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表達與質疑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增進師生間與同學間之互動。
再者,本研究亦發現實施學習共同體時,透過教師共組的「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在共同備課、彼此觀課及事後議課等過程中,不但可收群策群力的功效,對於教師的專業能力亦能產生同步成長的情形。最後,本研究並分別針對日後有意實施學習共同體之教師、學校、教育當局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言。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possibility of practicing learning community in low grade primary school by adopting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aking 28 Grade 1 students of the researcher’s clas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her team curriculum by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 chose Grade 1 Life domain curriculum, and designed a six-week unit teaching activity. This study also asked students resolve all kinds of reality or unreal problems purposed by the teacher and adop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community to urge students mutually study through discussion in the hope that team members could think by developing thei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to build up knowledge. Meanwhile, through a series of teachers’ reflection-on-ac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it recorded the process of how teachers transformed their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into learning activity. In the end, this study asserted the teaching approach applied to low grade curriculum and investigate the actual effects on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ctivity and teachers’ profession after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community into teaching of Life domai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most students endorsed and enjoyed this learning style of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hat their learning inclination was highly enhanced, their learning achievement was multi-creatively promoted, their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y is mutually developed by team discussion ou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generalized a conclusion that learning community was appropriate for the teaching approach to low-grade teaching, which included seven principles of teaching design—course design and teaching, grouping and leadership, recording and sharing, game and reward, class order, schedule of implemen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issues. Besides, the practice of this study wa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abilities to think, to express, to question, and to solve problems as well as teacher-student or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Further, this study also discovered that in the practice of learning community,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 established by teachers, teachers involving preparing, observing and arguing lessons not only understand its effectiveness but also enhanced their profession. In the end, this stud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schools,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ttempting to put learning community into practice, respective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
第四節  研究貢獻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習共同體的定義	11
第二節  學習共同體的學理依據	17
第三節  學習共同體的教育理念	29
第四節  學習共同體的實施現況及相關研究	38
第五節  問題解決能力的定義、步驟及評量	45
第六節  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5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5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7
第六節  教學設計與試教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1
第一節  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小低年級之教學模式	81
第二節  學習共同體對國小低年級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92
第三節  學習共同體對國小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影響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4
附錄	145
【附錄一】觀察紀錄表	145
【附錄二】第一週分組學習單	147
【附錄三】第二週分組學習單	148
【附錄四】第三週分組學習單	149
【附錄五】第四週分組學習單	150
【附錄六】第五週分組學習單	151
【附錄七】第六週個人學習單	152
【附錄八】學生回饋問卷	153
【附錄九】家長同意書	155
【附錄十】第一週課程教案	156
【附錄十一】第二週課程教案	158
【附錄十二】第三週課程教案	160
【附錄十三】第四週課程教案	162
【附錄十四】第五週課程教案	164
【附錄十五】第六週課程教案	166
【附錄十六】各組樹葉拼貼畫作品	168

 
表次
表2-1:學習共同體定義整理表…………………..........……………………………15
表2-2:學習共同體的合作學習與傳統的合作學習比較表…………..……………36
表2-3:Polya問題解決的四階段歷程........................................................................49
表2-4:問題解決能力評量表......................................................................................50
表3-1:本研究的編碼系統..........................................................................................69
表3-2:教學活動進度分配..........................................................................................74
表3-3:試教第一週學習單問題解決評量結果…………………..…………………79
表4-1:第一週學習單問題解決評量結果…………….…………………………….93
表4-2:第二週學習單問題解決評量結果……………………....………………..…96
表4-3:第三週學習單問題解決評量結果…………………....………………..…..100
表4-4:第四週學習單問題解決評量結果…………..…………..…………………102
表4-5:第五週學習單問題解決評量結果…………………………………………105
表4-6:第六週學習單問題解決評量結果…………………………………………107
表4-7:六週問題反應次數統計表……….…………………………….…………..110
表4-8:各組問題解決評量結果六週統計表………………………………………111

 
圖次
圖3-1:Kemmis與McTaggart模式.............................................................................59
圖3-2:班級座位安排..................................................................................................61
圖3-3:研究流程圖......................................................................................................66
圖4-1: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小低年級之教學模式………...........……..………....91
圖4-2:各組問題解決評量結果六週統計趨勢圖…………..……….…………….11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尤寬宏(2013)。以日本授業研究模式施行數學教學藉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雅奇(2003)。六頂思考帽訓練課程對提高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麒富(2009)。應用直觀式Scratch軟體提升國小學童問題解決能力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朱則剛(1994)。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臺北市:師大書院。
朱敬先(2007)。幼兒教育(六版)。臺北市:五南。取自: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2uDjRZhssuEC&printsec=frontcover&dq=inauthor:%22%E6%9C%B1%E6%95%AC%E5%85%88%22&hl=zh-TW&sa=X&ei=MrdoUcu2GbGciAfpqYHQBw&ved=0CDUQ6AEwAQ#v=onepage&q&f=false
江美惠(2005)。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對資優學生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
余秋花(2013)。國小低年級生活教育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107-108。
吳秀娟(2006)。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童創造力、問解決能及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信雄(2011)。海洋冒險故事教學方案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呂金燮(2000)。資優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實作評量之建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刋,19,279-308。
李育嘉(2002)。國小自然科師生互動行為與學童知識、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季湄(譯)(2003)。靜悄悄的革命—創造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學習課程。吉林:長春。
李昱昀(2012)。圖像表徵式動畫教材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數學焦慮、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麗君(2012年12月28日)。數位原生如何教與學?專書給你答案。淡江大學秘書處新聞稿。取自:http://www.ac.tku.edu.tw/news/news.php?Sn=600
李震甌(2002)。高低學習成就學童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季永明(2003)。資訊科技融入問題解決教學活動對國小生能力及態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世華、黃寶園(2002)。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4(1),21-42
林志穎(2005)。杜威的社會論教育理念之探討。南大學報,39(1),41-61。
林佩璇(2012)。課程行動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林項爵(2009)。海闊天空的下一代-培養孩子的關鍵能力。北縣教育,66,31-34
林碧珍(1989)。國小學生數學解題的表現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麗華等人(2012)。臺北市國高中試辦學習共同體及授業研究學校跨國參訪成果報告(日本第2團),未出版。取自: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ct.asp?xItem=38697900&ctNode=57446&mp=104001
林寶山(譯)(1989)。民主主義與教育 (原著:John Dewey,1916)。台北:五南。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原著:John Dewey)。台北:五南。
金吉祥(2004)。提供鷹架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問題解決能力及概念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施皇羽(2004)。國小高年級不同學習風格學童其科學實驗活動自覺問題解決能力與科學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柯華威(2003)。導讀。載於劉佩雲、簡馨瑩(譯),問題解決的教與學。(原著:Beau Fly Jones, Claudette M. Rasmussen, and Mary C. Moffitt)。臺北市:高等教育。
柯華威(2012)。有水,就跨過去。親子天下,32。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7&nid=1604&page=1
洪文東(2000)。從問題解決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屏師科學教育,11,52-62。
洪文東(2006)。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43,26-42。
孫于正(2012)。韓國與學習共同體的相遇。載於黃郁倫、鍾啟泉(譯),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254-261)。臺北市:天下。
孫元濤(2011)。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理念、原則與策略。教育發展研究,22,52-57。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30-52。
柴蘭芬、林志哲、林淑敏(譯)(2006)。教育心理學(原著:Anita Woolfolk)。臺北市:培生。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翠鴻(2012)。興味淋漓,其樂也陶陶:「學習共同體」理念在班級經營的應用。新北市教育,5,35-39。
高熏芳(主編)(2012)。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高廣孚(1984)。杜威教育思想。臺北市:水牛。
康華珍(2012)。問題本位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與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以社會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文芬(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學習風格與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建偉(2000)。論基於網絡的學習共同體。北京市:中國遠程教育,2000增刊,52-54。取自:http://www.being.org.cn/theory/netgtt.htm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瓊方(2011)。從21世紀關鍵能力淺談未來學校。資策會數為教育研究所。取自:http://www.epark.org.tw/epark_technology_page.php?id=20110107105211
張瀞文(2012年9月26日)。日教育大師佐藤學分享對台灣教育的三個觀察。YAHOO奇摩新聞(引自親子天下)。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6%97%A5%E6%95%99%E8%82%B2%E5%A4%A7%E5%B8%AB%E4%BD%90%E8%97%A4%E5%AD%B8--%E5%88%86%E4%BA%AB%E5%B0%8D%E5%8F%B0%E7%81%A3%E6%95%99%E8%82%B2%E7%9A%84%E4%B8%89%E5%80%8B%E8%A7%80%E5%AF%9F.html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再版)。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BLOG/Article/ArticleDetail.aspx?proid=1&aid=1
教育部(2013)。分組合作學習問卷「後測」。教育部合作學習工作坊。取自:http://www.coop.ntue.edu.tw/download.php?np=2
莊舒閔(2004)。問題本位學習對國一學生科學學習與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以「消化」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純鳳(2013年3月6日)。學習共同體 學生無感變有感。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7220
許順欽(2003)。科學玩具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以促進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許維倫(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教學對國小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以社會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昇飛(2004)。社會建構主義在國小語文教學上的實踐與省思。教育研究資訊,12(6),3-31
陳峰津(2011)。杜威教育思想與教育理論。臺北市: 五南。取自:http://tkuleis5.lib.tku.edu.tw:7080/wunanc/wunankm?0001152F9699030100000300002000A000000001000000000^ 
陳雅慧(2012a)。「學習共同體」是什麼?親子天下電子報。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435
陳雅慧(2012b)。改革,從桌子轉90度開始。親子天下,38,114-117。
陳裕民(2012)。節能減碳數位遊戲之發展及其對國小學童相關概念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瑄喻(2012年9月15日)。學習共同體 互動多了、瞌睡少了。聯合報。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2756
彭康益(2010)。運用線上組織圖提昇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小六年級資優班濕地專題研究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望超(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瑞媛(2010)。國小學童符號表徵能力、數學成就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立元(2005)。實施動作分析模式課程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黃仲義(1987)。近代西洋教育思想。臺北市:臺灣。
黃秀麗(2013年3月6日)。活化教育 臺北教育局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自立晚報。取自: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artid=20130306joanne001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273,21–41。
黃郁倫(2011)。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3。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著:佐藤學)。臺北市:天下。
黃郁倫(2012)。借鏡日本:十二年國教的下一步-學習共同體的革命。親子天下,24,44-47。
黃淑馨(2012)。日本學習共同體與臺灣教育的對話。日本參訪心得報告。日新國小。
楊孟泰(2004)。Big Six模式之線上合作學習系統應用在問題解決能力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振富(譯)(2002)。學習型學校-上(原著:S.Peter)。臺北市:天下。
楊碧雲(2012年9月10日)。學校教育改革方案-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學習型城市網電子報,31。取自:http://www.lct.tp.edu.tw/files/15-1001-808,c54-1.php#B1
葉惠如(2013)。國中數學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甄曉蘭、曾誌華(1997)。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報,3,179-208。
趙健(2005)。學習共同體-關於學習的社會文化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
趙梅華(2002)。電腦冒險遊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與成尌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劉月紅(2008)。課堂學習共同體中的 ”互動”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蘇州大學,蘇州市。
劉佩雲、簡馨瑩(譯)(2003)。問題解決的教與學。(原著:Beau Fly Jones, Claudette M. Rasmussen, and Mary C. Moffitt)。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貞似(2013)。變革歷程中教師關注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劉智豪、卓淑梅(2012)。喚回自己成為教師的熱情與使命—學習共同體之啟發與應用。教師天地,180,82-83。
劉湘川、許天雄、林原宏(1993)。問題解決的研究與教學。國教輔導,33(2),13-18。
歐用生(1997)。教師如何面對教育改革。國民教育,38(1),2-6。
歐用生(2012a)。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21-147。
歐用生(2012b)。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載於黃郁倫、鍾啟泉(譯),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16-20)。臺北市:天下。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主譯)(2004)。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原著:James McKernan)。高雄市:麗文文化。
鄭偉(2012)。教育生態學。新銳文創(秀威資訊)。取自: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IZa3hLI0950C&pg=PA28&lpg=PA28&dq=&source=bl&ots=o0I87OEzbY&sig=btwwKdV0TeWovRB9j-PRZJaE9Cc&hl=zh-TW&sa=X&ei=LrxoUeXUFunpiAeetIGQDQ&ved=0CC8Q6AEwAA#v=onepage&q&f=false
鄭惠珍(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盧佳鋒(2013)。國中體育課實施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以籃球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煥玉(2007)。對學習共同體理論與實踐的初探。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1),1-12。
謝立人、余安順、王國華(2007)。結合問題解決與合作學習策略實施於國中數學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13,130-151。
簡郡瑩(2012)。運用探索教育課程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與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藍悅真(2013年1月22日)。新北學習行動年友善教育環境。大紀元電子日報。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13/1/22/210968.htm
蘇秀玲(2004)。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學童的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蘇秀玲、謝秀月(2006)。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科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理工研究學報,40(1),47-68。
鐘啟泉(譯)(2003)。課程與教師。(原著:佐藤學)。北京市:教育科學。 
鐘啟泉(譯)(2004)。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原著:佐藤學)。北京市:教育科學。
鐘啟泉(譯)(2010)。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原著:佐藤學)。上海市:華東師範。
鐘啟泉、陳靜靜(譯)(2012)。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原著:佐藤學)。上海:華東師範。

貳、外文部分
DeVries et al. (2002). Developing constructivist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practical principles and activitie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NY.
Dewey, John. (1933). How we think. Boston, MA: D. C. Heath.
Dewey, John. (1962).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chool and Society.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wey, John. (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Dewey, John. (2009).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WLC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16).
Glasersfeld. (1995).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ing, In Leslie P. Steffe; Jerry Gale (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3-1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Hacker M.; & Barden, R. A. (1988). Living with technology, Albany New York, NY: Delmar.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dythe Johnson (1994). The new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N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Mills, G. E. (2010).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Parker, R. E. (1985).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classroom. Nass Bulletin, 69(479), 48-57.
Polya, G. (1957). How to solve i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olya, G. (1981). Mathematical discovery: On 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blem solving (Combined ed.th ed.). New York, NY: Wile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1965.
Prenksy, M. (2001 , October).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 9(5). Retrieved from http://www.marcprensky.com/writing/Prensky%20-%20Digital%20Natives,%20Digital%20Immigrants%20-%20ParGT.pdf
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and practice. N.J.: Prentice-Hall.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lavin, R. E. (1999).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38(2), 74-79.
Smith, P. L. & Ragan, T. J. (2005).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 NY: Merrill.
Sternberg, R. J. & Williams, W. M. (1996). How to develop student creativity.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von Glasersfeld, E.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P. Walzlawick (Ed.), The invented reality, pp. 17-40, New York, NY: Norton.
von Glasersfeld, E. (1990). An exposition of constructivism: Why some like it radical. In R. B. Davis, C. A. Maher & N. Noddings (Eds.), Constructivist View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 19-29). Reston, VA: NCTM.
von Glasersfeld, E. (1996). Introduction: Aspects of constructivism. In C.T. Fosnot (Ed.), Constructivism: theory,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er, and E. Souberman, E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5)
Vygotsky, L. S. (1981). The genesis of higher mental functions. In J. V. Wertsch (Ed. & Trans.), The concept of activity in soviet psychology (pp.144-188). Armonk, New York, NY: Sharpe.
Vygotsky, L. S. (1986). Thought and language (A. Kozulin, Ed. and Trans.).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