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6201400334900
DOI 10.6846/TKU.2014.00812
論文名稱(中文) 國家認同與臺灣意識關係之探討-以歷次總統大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The Cases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李建興
研究生(英文) Chien-Hsing Lee
學號 69927017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06
論文頁數 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五岳
委員 - 趙春山
委員 - 邱坤玄
關鍵字(中) 中華民國
臺灣
國家認同
臺灣人
臺灣主體意識
關鍵字(英)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Taiwanese
Taiwan Ideolo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臺灣現行國號就是中華民國,但是在國家認同上卻始終未獲得全體人民的共識,部分人士則以臺灣作為這塊土地的國號,就在中華民國與臺灣兩者混用的情況下,產生國家認同上的分歧。臺灣經過歷代殖民者的統治,生活在臺灣的先民逐漸誕生出一種初步的臺灣意識,提供了臺灣人民對於本身認同的依據,但也在政治、經濟、以及社會文化等三個層面影響了國家認同。
    本論文將以五次總統大選為例,分別探討臺灣意識如何地,從統獨與族群因素影響國家認同的走向。目前,臺灣與中國大陸,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的軍事對峙,發展成隔海分治,各自發展屬於自我的歷史記憶,逐步產生「我群」、「他群」的分別,也為日後臺灣在國家認同的分歧上埋下伏筆。
    自1996年我國舉行首次的總統直選,目前總共進行了五次的總統直選、兩次的政黨輪替,在選戰中發現到主要競爭政黨,對於國號用語仍有分歧,但綜觀來說,內涵仍不跳脫臺灣主體意識。臺灣與中國大陸目前交流人數逐年攀升,經貿往來也日益頻繁,惟臺灣民眾對臺灣人認同卻逐年攀升,更值得我們去觀察。
    最後,我們發現,臺灣最主要的兩個政黨,國、民兩大黨將臺灣由「地理名詞」的層面,延伸至「國號」層面,影響中華民國做為國號「唯一」的地位。目前臺灣意識的高漲,使得中華民國在內涵上有所轉變,現在雖然是官定的國號,卻尚需輔以臺灣二字加以說明,顯現出中華民國不管在對外或對內均遭受認同上的挑戰。我們在中華民國與臺灣用法的等同,使得臺灣也能代表中華民國,卻使得部分臺灣人民將中華民國做為備而不用的國號。
英文摘要
The country,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is the current title. But it has never been to get the consensus in the national identity among all the people. Some people places the country name of this land as Taiwan. In the situation of mixture amo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produces divergence on national identity differences. After successive colonial rule in Taiwan, Taiwan's ancestors gradually gave birth to a preliminary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providing the people in Taiwan a basis for its own identity.It also affects in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parts for the country identity.
The country has undergone five direct presidential elections since its first in 1996, and changed in the ruling party twic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rms for the country during the campaign among the two major parties competing.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eaning was still in the Taiwanese ideology.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s currently the number has increased steadily now, with more frequent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But the people of Taiwan showed increased on the Taiwanese identity year by year, which worth our observation.
First, the two major parties, KMT and DPP, extended “Taiwan” from a geographical term to the nation title. It affected the status of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only title. Second, the booming of Taiwanese ideology changed the meaning of Republic of China. Being the current nation title,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aiwan was needed. Third, the identity of Taiwan and Republic of China made Taiwan can also represent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made parts of the people put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abandoned nation title. The three points found wer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動機	1
二、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7
第二章   當前臺灣意識之剖析	9
第一節  社會文化層面	9
第二節  政治層面	14
第三節  經濟層面	18
第三章   大選國家認同探討的統獨因素	25
第一節  1996年首次民選	25
第二節  2000年大選	28
第三節  2004年大選	35
第四節  2008年大選	39
第五節  2012年大選	45
第四章   大選國家認同探討的族群因素	51
第一節  1996首次民選	51
第二節  2000年大選	57
第三節  2004年大選	60
第四節  2008年大選	63
第五節  2012大選	67
第五章	 結論	73
參考書目	78
附錄	83

表目錄
表2-1我國對大陸進出口貿易統計表	19
表4-1大陸地區人民短期停留入境表	69
圖目錄
圖4-1  四大族群競爭圖	51
圖4-2  1996年總統候選人臺灣意識支持結構圖	56
圖4-3  2000年總統候選人選民臺灣意識支持結構圖	59
圖4-4  2004年總統候選人選民臺灣意識支持結構圖	62
圖4-5  2008年總統候選人選民臺灣意識支持結構圖	66
圖4-6  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圖	7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王甫昌,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 (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王榮霖,脫胎換骨-馬英九的政治長跑與總統路(臺北:凱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2008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邵宗海,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吳家恆主編,破曉-2000陳水扁勝選大策略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李功勤,艱困與榮光-臺灣政治發展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臺灣和兩岸關係(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李登輝,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李登輝,慈悲與寬容(臺北:臺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林武郎主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7年)。
林添貴譯,卜睿哲(Richard C.Bush)原著,臺灣的未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施正鋒,臺灣人的民族認同 (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施正鋒主編,臺灣國家認同 (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5年)。
施正鋒,臺灣政治建構 (臺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施正鋒,臺灣民族主義 (臺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
姚睿譯,任雪麗(Shelley Rigger)原著,台灣為什麼重要?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臺北:貓頭鷹出版,2013年)。
高美英譯,Harris M.Cooper著,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陳陸輝、游清鑫、黃紀主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陳福成,解開兩岸10大弔詭 (臺北:黎明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郭洪紀,臺灣意識與中國情結(臺北: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連戰,連戰的主張 (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連戰,改變,才有希望 (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慧英,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 (臺北:天下文化書坊,2000年)。
張亞中,兩岸政治定位探索 (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虞義輝,臺灣意識的多面向(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黃年主編,從漂流到尋岸(新北:聯合報社,2011年)。
趙春山主編,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政策 (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劉臺安,引爆臺灣之戰(臺北:跨世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蔡朝明主編,馬總統執政後的兩岸新局論兩岸關係新路向(臺北:遠景基金會,2009年)。
蔡學儀,兩岸經貿之政治經濟分析(新北:新文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賴香吟譯,若林正丈著,蔣經國與李登輝(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蕭新煌,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蕭萬長,專業治國:為下一代打造臺灣的太平盛世(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二、研究論文
伍致翰,「臺灣國家認同的變遷對兩岸關係的影響(1996~2011)」,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李瑞清,「臺灣認同的發展(一九九六年至~二00八年)」,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金燕,「論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整合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陳曙東,「兩岸現實中的「臺灣」特殊主權地位問題」,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許仁宗,「兩岸統一政策演變之研究(1991-2006)-以”一個中國”原則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許崇豪,「臺灣總統大選對大陸政策的影響,從2000至2008年」,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楊仲立,「中共「反臺獨」政策之研究(一九七九~二0 0二)」,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三、中文期刊
朱全斌,「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臺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第五十六集(1998年1月),頁35-63。
曹俊漢,「四組總統候選人民意支持率之分析」,政策月刊,第14期(1996年3月),頁6-8。
張傳賢、黃紀,「政黨競爭與臺灣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間的聯結」,臺灣政治學刊第15卷第1期(2011年6月),頁3-71。
湯晏甄,「「兩岸關係因素」真的影響了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嗎?」,臺灣民主季刊,第10卷第3期(2013年9月),頁92-102。
黃秀端,「從選舉結果分析選民的投票行為」,政策月刊,第15期(1996年4月),頁7-8。
龐解,「「臺灣共識」與2012年總統大選」,中山學報,第32期(2012年8月),頁2-10。

四、報章評論
中國時報,2011年10月4日,版A2。
民眾日報,1995年7月17日,第4版。

五、研究網站
王銘義,「中共官方首度對我大選表態」,中時電子報,1999年12月13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vote2000/main/88121301.htm。
王銘義,「主要總統候選人大陸政策重點比較表」,中時電子報,2000年2月18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vote2000/main/beef-ml2.htm#22。
王建民,「“臺灣主體意識”對島內政治與兩岸關係的影響日益嚴峻」,中國評論新聞網(北京),2012年5月5日, http://hk.crntt.com/doc/1020/6/2/6/102062671.html?coluid=137&kindid=7790&docid=102062671&mdate=0511165400。
王寓中,「馬自稱臺灣總統 後又改口」,自由時報電子報,2009年6月3日,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08280。
中時電子報,「選將透視」,http://vote.chinatimes.com/2012/people/president.aspx?id=1。
中時電子報,「跨世紀中國政策白皮書」, 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newgov/paper/520-2.htm#c。
江惠貞,「連戰:四不一沒有 是奴顏卑膝」,中時電子報,2003年12月21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decision2004/politics/htm/92122101.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海峽兩岸關係紀要」,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2832&ctNode=5611&mp=1&xq_xCat=1998。
邵心傑、吳俊峰、李欣芳,「馬英九改口 坦承曾有綠卡」,自由時報電子報,2008年1月29日,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85779。
李道成、林則宏,「朱鎔基警告臺灣人民 切莫一時衝動以免後悔」,中時電子報,2000年3月16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vote2000/main/89031618.htm。
李祖舜、劉永祥、孟祥傑,「「臺灣」重返UN 藍也推公投」,聯合電子報,2007年6月29日,http://mag.udn.com/mag/vote2007-08/storypage.jsp?f_MAIN_ID=272&f_SUB_ID=2295&f_ART_ID=74695。
李欣芳,「蔡提兩岸論述:和而不同 和而求同」,自由電子報,2011年2月24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4/today-fo7.htm。
施曉光,「宋:連署過門檻會參選到底」,自由電子報,2011年10月22日,https://tw.news.yahoo.com/%E5%AE%8B-%E9%80%A3%E7%BD%B2%E9%81%8E%E9%96%80%E6%AA%BB-%E6%9C%83%E5%8F%83%E9%81%B8%E5%88%B0%E5%BA%95-202326619.html。
唐在馨、王貝林、邱紹雯、陳儀珊,「謝再批一中市場禍臺:少數外省權貴將臺灣中國送作堆」,自由時報電子報,2008年3月2日,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92904。
陳慧萍、李宇欣,「顧腹肚?顧佛祖?民進黨兩岸政策陷入兩難」,自由電子報,2012年1月17日,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2012/specials/election/cont.php?nt=0&pt=90&type=a&no=554838。
郭淑媛,「扁:1中1臺加外蒙 是兩邊三國」,中時晚報電子報,2003年12月21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decision2004/politics/htm/921221n2.htm。
無作者,「謝長廷:馬綠卡仍有效,希勿做不利臺灣之事」,南方快報,2008年1月31日,http://www.southnews.com.tw/polit/ma_in_9/00/00297.htm。
無作者,「連戰:兩岸現階段最好平行發展」,中時電子報,2003年10月23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decision2004/politics/htm/92122101.htm。
蒯轍元,「警惕馬英九的「B型臺獨」」,亞洲週刊第23卷第43期,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f&Path=2217677212/43af1.cfm。
維基百科。(2013)。<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8%E5%B9%B4%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B8%BD%E7%B5%B1%E9%81%B8%E8%88%89#.E5.85.B6.E4.BB.96.E6.94.BF.E8.A6.8B)(2013/3/28)。
維基百科。(2014)。<臺灣正名運動>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AD%A3%E5%90%8D%E9%81%8B%E5%8B%95)。
劉性仁,「西方族群意識概念之探討─以臺灣地區個案分析為例」,百度文庫,2013年4月11日,http://wenku.baidu.com/view/19ed25114431b90d6c85c7fd.html。
劉永祥,「任雪麗:最後一刻…馬是安全選擇」,聯合電子報,2011年12月16日,http://mag.udn.com/mag/vote2012/storypage.jsp?f_MAIN_ID=453&f_SUB_ID=5129&f_ART_ID=360993。
「總統在國民大會綜合答覆」,總統府新聞稿,1998年12月08日,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5717&rmid=514。
「總統發表〈大格局的臺灣人〉二二八事件五十七週年紀念專文」,總統府新聞稿,2004年2月28日,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9277&rmid=514&word1=%E4%BA%8C%E4%BA%8C%E5%85%AB%E4%BA%8B%E4%BB%B6&sd=2004/02/28&ed=2004/03/01。
「大陸地區人民短期停留入境表」,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2年12月31日,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3124190374.xl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