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2202012301600
DOI 10.6846/TKU.2020.00610
論文名稱(中文) 虛擬實境融入合作學習策略提升國一學生生物科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Integrating VR into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Enha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in Biology for Grade Seven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1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蔡卉咨
研究生(英文) Hui-Tzu Tsai
學號 70573008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9-12-13
論文頁數 8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瓊穗(cschang@mail.tku.edu.tw)
委員 - 盧秀琴(luchowch@tea.ntue.edu.tw)
委員 - 沈俊毅(dannyshen1202@gmail.com)
關鍵字(中) 虛擬實境
合作學習
學習滿意度
學習成效
關鍵字(英) Virtual Reality
Coope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Satisfaction
Learning Accomplish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虛擬實境融入合作學習策略教學,對國一學生在生物科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國一學生四個班級為研究對象,分別以虛擬實境教材融入分組合作學習教學與傳統教學進行教學設計,進行二週細胞分裂單元教學。研究結果發現,虛擬實境教材融入分組合作學習對生物科學習成效無顯的差異,但對生物科學習滿意度有正向提升,可提升學習者觀察力,有助於學習者了解課程內容,是良好的教學輔助工具。最後,本研究對實施虛擬實境融入合作學習教學提供建議。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VR (virtual reality) into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seven grade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Biology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is adopted with four classe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taught cell division in two weeks, using integrating VR  into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pedagogy. Four classes will b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Biology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althoug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ur classes on learning accomplishment in Biology, the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VR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s, learners’ observational ability, and learners’ realization of the learning content.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d a clear pictur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the integration VR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虛擬實境	7
第二節  合作學習策略	13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2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2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0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9
第一節 不同教學法對生物科學習成效之影響	39
第二節 不同教學法對生物科學習滿意度之影響	42
第三節 虛擬實境教材融入生物科學習滿意度之影響	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結論	54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57
參考文獻	59
一、中文部分	59
二、英文部分	64
附錄一  生物學業成就量表	67
附錄二  生物科學習滿意度問卷	72
附錄三  VR學習滿意度問卷	74
附錄四  細胞的分裂教案	76
附錄五  細胞分裂學習單	87
表次
表3-1-1研究樣本人數統計表	23 
表3-1-2生物科基本能力成績統計表	23
表3-3-1實驗設計	28 
表3-3-2研究問題與研究工具對照表	29 
表3-4-1生物學業成就測驗之審題專家	32
表3-4-2生物學業成就測驗試題分析表	32
表3-4-3分組合作學習職務分配	35 
表3-4-4傳統講述教學流程	36
表3-4-5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流程	36
表4-1-1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習成效前後測成績摘要表	39 
表4-1-2生物科學習成效前測、後測比較表	40
表4-1-3不同教學媒體與教學方法對生物科學習成效主要效果檢定表	41
表4-2-1生物科學習滿意度量表統計表	42
表4-2-2不同教學媒體與教學方法對喜歡程度之主要效果檢定表	43
表4-2-3學習滿意度喜歡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資料	44 
表4-2-4不同教學媒體與教學方法對投入程度之主要效果檢定表	44
表4-2-5不同教學媒體與教學方法對勝任程度之主要效果檢定表	45
表4-2-6不同教學媒體與教學方法對滿意度程度之主要效果檢定表	45
表4-2-7 G1虛擬實境教材融入講述教學	46
表4-2-8 G2分組合作學習教學	47 
表4-2-9 G3虛擬實境教材融入分組合作學習教學	49
表4-3-1虛擬實境滿意度量表(一)之描述性統計資料	52
表4-3-2虛擬實境滿意度量表(二)之描述性統計資料	53
圖次
圖3-2-1  研究架構	25
圖3-2-2  研究流程圖	27
圖3-4-1  DNA纏繞影片	30
圖3-4-2  細胞分裂影片	31
圖3-4-3  細胞分裂螢光染色影片	31
參考文獻
于富雲(2001)。從理論基礎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教育資料與研究,38,22-28。
尹枚君、王亭茵(2006)。師範院校生應用合作學習於資訊融入教學課程之研究。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429-460。台北市:五南。
王子華、楊依婷、唐文華、張美玉、林志明(2007)。虛擬實境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不同自然科學習動機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TANET-2007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http://itech.ntcu.edu.tw/Tanet%202007/9/359.pdf
王亦穹(2013)。教育,沒有標準答案。臺北市:圓神。
王亭茵(2001)。師範院校生應用合作學習於資訊融入教學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王德慈(2015)。合作學習教學對四年級不同學業成就學童學習「奇妙的光」單元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經明(1999)。媒體與身心障礙兒童。特殊教育季刊,72,10-12。
江武雄(1996)。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以「科學教育專題研究」為例。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第二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科學 教育中心發行。http://www.bio.ncue.edu.tw/c&t/issue1-8/v2-1.htm
吳世光、陳建和(2002)。影像式虛擬實境之發展及其在觀光產業應用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 8(1),109-125 。
李文正(2016)。合作學習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學習「電磁作用」單元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致誠(2007)。國小中年級學生社會學習領域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沈潔華(2005)。以虛擬實境發展國小地球運動課程之設計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吳武典(1998)。教育改革與特殊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3,197-220。
杜鴻國(2017)。AR/VR與MR的技術趨勢。電腦與通訊,107。
李日順(2001)。國中地理科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成效之研究-以台中縣立順天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顯昌、林浪津、陳世杰(2017)。 AR/VR互動感知技術。電腦與通訊,107。
林生傳(1992)。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圖書。
林秀美(1996)。電腦模擬一個具有潛力的學習環境。視聽教育雙月刊,38(3),16-25。
林啟超(2011)。「高職學生學業動機調節量表」構念效度驗證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4),75-101。
林靜萍(2005)。小組合作解題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高俊傑(2012)。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對籃球策略認知與學習動機影響之探討。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7(2),23-40。
高強華(1998)。教師新思維論文選輯。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梁朝雲、李恩東(1998)。虛擬實境的發展與種類。視聽教育雙月刊,40(3),18-26。
唐子晴(2018)。HTC DEEPQ和北醫聯手,成立全球第一間VR解剖教室。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1464/htc-deepq-build-the-first-vr-class-in-the-world
孫光天、傅榮財(2007)。虛擬實境教學在國中自然科教學之效益研究。TANET 2007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http://itech.ntcu.edu.tw/Tanet%202007/9/234.pdf
張文哲譯(2007)。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春興、簡茂發(1969)。自我能力與性格的了解對大學成績的影響—Atkinson氏成就動機理論的實驗研究。心理與教育,3,89-99。
張春興 (2000)。教育心理學 (重定版十六刷)。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市:臺灣東華。
張琇如(2016)。合作式數學學習的內、外在動機路徑分析。臺灣數學教師,37(1),13-30。
張新仁(2014)。分組合作學習-改變課堂教學生態的希望工程。師友月刊,599,36-43。
張維倫(2012)。結合合作學習與5E學習環的生物教學。中等教育,63(1),120-139。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期刊, 4,1-10。
張懿婷(2016)。國中公民科實施分組合作學習之實驗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3(2),29-44。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https://cirn.moe.edu.tw/Guildline/index.aspx?sid=11
陳勇全、廖冠智(2013)。昆蟲知識學習之虛擬實境教材設計與ARCS探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5(1),51-68
陳淑英(1993)。教學媒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陳淑英。
陳琇姿、林素華(2006)。合作學習對國一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怡華、林弘昌(2018) 。國內科研人員參加學術倫理課程之學習動機對研究倫理態度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4(4),88-109
曾兆興(2010)。國民中小學學生思考風格對學習滿意度之影響。學校行政,70,69-92。
曾靖越(2018)。無縫空間的沈浸感:虛擬實境。國教新知, 65(3),105-120。
曾雯靖(2009) 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生物生殖單元學習成效及自然科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吉模(2004)。現行資訊融入教學推展的問題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28,86-95。
游嘉豪(2009)。「空間冒險」數位遊戲之教學融入與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黃仁竑、游寶達(1995)。遠距教學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資訊與教育,50,24-27。
黃志清(2002) 。應用模擬動畫輔助國中理化實驗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
溫麗香、林玉瓊(2003)。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學校舞蹈教學上的應用。大專體育,69,21-26。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台灣學術精英的看法。科學教育學刊,15(6),627-646。
廖述盛、黃秀美、賴崇閔(2011)。虛擬實境結合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行動化醫學教育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9(3),237-256。
潘淑琦 (201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研究與省思。屏東教大科學教育,33,27-40。
劉 新、林如愔、李秀玉、楊雯仙、張永達(2006)。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與實務。科學教育月刊,294,34-46。
劉馨韓、楊鎮華、唐文華、蔡旻諺(2014)。擴增實境月相觀測系統對於提升月相概念之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6(2),51 – 66。
蔡俊傑(2011)。以自我效能理論探討青少年健身運動社會支持與滿意度之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9,23-48。
蔡文榮(2001)。拼圖式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科教學之成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1),125-149。
賴崇閔、黃秀美、廖述盛、黃雯雯(2009)。3D虛擬實境應用於醫學教育接受度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3),341-361。 
謝旻儕、林語瑄(2017)。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在醫護實務與教育之應用。護理雜誌,64(6),12-18。
簡妙娟(2003)。合作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403-463。台北市:心理。
蘇郁嵐、陳李綢(2007)。國中生社會地位、合作與競爭對其英語科學業成就、社會焦慮、成就動機及歸因風格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9,111-127。
Amabile, T. M. (1993). Motivational synergy: Toward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the workpla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3, 185–201
Burdea, G. (1993).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Electro’9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J.
Carl, L.E., & Anderson, T. (1994). The Virtual Reality Casebook. NY: Van Nostrand Reinbold.
Chris Dede.(2009).Immersive interfaces for engagement and learning.Science,323,66-69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Dennis, J. R., & Kansky, R. J. (1984). Electronic slices of reality: The instructional role of computerized simulations. In J. R. Dennis & R. J. Kansky (Eds.), Instructional computing: An acting guide for educators.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Descy,D.E.(1992).Instructional media utilization,classroom learning,and teacher burnou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44 575)
Dexter, S. L., Anderson, R. E., & Becker, H. J.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 221–238.
Domer, D. E., Carswell, J.W., & Spreckelmeyer, K. F.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2600)
Fengfeng, Ke, Sungwoong, Lee, & Xinhao, Xu. (2016).Teaching training in a mixed-reality integr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2, 212-220.
Fujita-Stank, P.J. & Thompson, J.A.(1994).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noncredit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30646)
Gossett, M., & Fischer, O (2005). Bringing together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between two school. Strategies, 19(2), 27-30
Gutiérrez, F., Pierce, J., Vergara, V. M., Coulter, R., Saland, L., Caudell, T. P., et al. (2007). The effect of degree of immersion up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s for medical education. Studies in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 125, 155-160.
Heinich, R., Molenda, M., & Russell, J.D. (1989).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instruction.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Press.
Heinich,R.,Molenda,M.Russell,J.,Smaldino,S.(2002)Instrctional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7th Edition).Columbus,OH:Merrill Prentice Hall.
Hwang, G. J., & Wu, P. H. (2012). Advancements and trends i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research: A review of publications in selected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10.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3(1), E6-E10.
Jerrold F.Kemp,Deane k.Dayton,Ron Carraber and Richard F.Szumski,Planning and Producing Instructional Media,Fifth edition,Harper and Row,Publishers,New York,1985,P.5-6.
Kalawsky, R. S. (1993). The Science of Virtual Reality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Workingham, England: Addison-Weslry
Lee, J. (1999).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simulation: A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26(1), 71-85.
Lu, Baifang , Fan, Zhaowei , Zheng, Jianmin & Li, Lin.(2006) Bio-Native shape modeling and virtual reality for bio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 Graphics, 6(6),  251-265.
McClelland, D. C. 1985. How motives, skills, and values determines what people do. American Psychologist, 40, 812-815.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Samuel Bowles,Herbert Gintis (2016).A cooperative Species: Human Reciprocity and Its Evolution合作的物種:人類的相互性及其演化,譯者: 蔣馥朵台北 : 五南。
Walter A.Wittich and Charles F.Schuller,Instructional Technology,Fifth edition,Harper & Row,Publishers,New York,San Francisco,London,1973,p.33-3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