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2200816194900
DOI 10.6846/TKU.2008.00674
論文名稱(中文) 從九二香港會談論中共對台談判策略
論文名稱(英文) Beijing’s Negotiating Tactics against Taiwan based on ’92 HK Talk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陳天聲
研究生(英文) Cheng Tien-sen
學號 79324026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1-11
論文頁數 19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錫堂
委員 - 洪陸訓
委員 - 鄭安國
關鍵字(中) 中共
談判
談判的原則
談判的策略
關鍵字(英) China
Negotiations
principle of negotiations
strategies of negoti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海兩岸,自一九四九年對峙至今,五十餘年,在二十世紀末的歐洲諸國,逐漸放棄了它們所倡導的主權國家觀,而邁向跨國界的統合。想想歐洲的成功,身為同文同種的中華民族,是不是應該開始思考,除了戰爭之外,有沒有其他的選項,有沒有和平的可能?要和平,勢必要經過談判階段,要如何創造雙贏局面!
中共談判風格的形成,馬列思想是其理論,統一戰線是其運用,中國文化是其根本。在談判行為上,向來先行提出原則,要求對方接受,若要談判成功,只有自己讓步。在談判策略運用上,可謂多變靈活,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接受談判,並不是為了要解決爭端,求取勝利才是主要目的。
在兩岸事務性協商中以「九二香港會談」最為重要,這是兩岸唯一一次就「一個中國」問題來進行討論。
海協會代表建議雙方應就「一個中國」有所「表述」,在協商過程中,由於雙方對「一個中國」表述問題均無交集,致使談判陷入僵局。
陸委會鑒於兩岸對「一個中國」問題難有共識,決定授權海基會代表向海協會建議在彼此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各自以口頭方式說明立場』解決問題,此即所謂的「一中各表」。
海協會經研究後尊重並接受海基會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的建議,至於口頭表述的內容將另行協商。
「在兩岸互動過程中,這是一件何等重大的事情—大陸接受台灣的建議,成為兩岸數十年來第一個政治妥協!」
如今,為了是否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正處在十字路口,如何化解僵局,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初國際關注焦點。兩岸關係是前進抑或倒退,關鍵就看雙方執政當局能否展現真誠,從穩定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對話、協商仍然是最佳方案。
惟有拋棄政黨之私及意識型態,以談判代替對抗,攜手合作,兩岸關係才有一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筆者以為「『一個中國』的原則,才是維持台海平靜的重要基礎。」只有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才能維持『和平競爭』。
英文摘要
The political standoff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has been going on for over 50 years since 1949. Sarcastically,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broken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sovereignty state and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 inter-state union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need to consider alternative options for peace rather than going to war. A win-win situation always requires continuous dialogues and negotiations.
The way Beijing authorities negotiate is based on Marx -Lenin theory, rooted o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utilize their tactics of united front. When negotiating, the Beijing authorities always make clear their button lines first, then force their opponents to accept. To avoid the negotiations from breaking down, their opponents have no choice but to make a concession. To the Chinese, achieving victory seems more important than solving problems.
    Of all the cross-strait functional dialogues and negotiations, ’92 Hong-Kong talk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event, which was the only occasion where the issue of “one China” was discussed.
  At that meeting, the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RATS) suggested that both sides interpret their own position on “one China”. However, the talks went into a deadlock as no consensus was reached on their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  
    Since it was unlikely to reach a consensus, the Taipei-based Mainland Affair Council authorized the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SEF) to propose to the ARATS that “both sides adhere to its own position of one China and express it orally”. This is the so-called “one China,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s”.
The ARATS accepted the SEF’s proposal and agreed that how “one China” would be interpreted by both sides could be negotiated at a later time.  
This is a significant event throughout the cross-strait interactions as China accepted Taiwan’s political offer for the first time.
    Toady, the existence of “’92 consensus” is questioned by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government, which has already hurt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How to mend the relations can be a major even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true willingness by both governments to break the deadlock is the key to move cross-strait relations forward. Dialogues and negotiations are still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relations.
Putting aside ideology and unilateral interests and replacing confrontation with dialogues are the only way to bring a positive hope to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ne China” formula is the key to maintaining stability. Only following the “one China” policy can lead to peaceful competi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基本概念界定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分析架構的建立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8
 第二章 中共對台談判策略的回顧 ﹍﹍﹍﹍﹍﹍﹍﹍﹍﹍﹍19
第一節 兩航談判   ﹍﹍﹍﹍﹍﹍﹍﹍﹍﹍﹍﹍﹍﹍﹍﹍﹍19
第二節 金門協議   ﹍﹍﹍﹍﹍﹍﹍﹍﹍﹍﹍﹍﹍﹍﹍﹍38
第三節 海基、海協兩會成立前之漁事糾紛談判﹍﹍﹍﹍﹍﹍47
第四節 兩會成立後之漁事糾紛談判   ﹍﹍﹍﹍﹍﹍﹍﹍﹍59
 第三章 從「九二香港會談」看中共談判略之設計﹍﹍﹍﹍83
第一節 中共談判策略的思維   ﹍﹍﹍﹍﹍﹍﹍﹍﹍﹍﹍﹍83
第二節 「確立一個中國」的原則  ﹍﹍﹍﹍﹍﹍﹍﹍﹍﹍﹍92
第三節 國家統一實踐的框架 ﹍﹍﹍﹍﹍﹍﹍﹍﹍﹍﹍﹍107

第四章 從「九二香港會談」看中共談判策略之運用﹍﹍﹍﹍113
第一節 「一個中國」原則的實踐  ﹍﹍﹍﹍﹍﹍﹍﹍﹍113
第二節 以事務議題為幌,掛勾政治議題是真  ﹍﹍﹍﹍123
第三節 分化台灣的談判陣營 ﹍﹍﹍﹍﹍﹍﹍﹍﹍﹍126
第五章 政黨輪替後兩岸對「九二共識」之解讀與爭議  ﹍﹍131
第一節 台灣朝野對「九二共識」之解讀 ﹍﹍﹍﹍﹍﹍﹍131
第二節 大陸方面對「九二共識」之解讀  ﹍﹍﹍﹍﹍﹍﹍134
第三節 關於「九二共識」之爭議﹍﹍﹍﹍﹍﹍﹍﹍﹍﹍﹍1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9
第一節 結論 ﹍﹍﹍﹍﹍﹍﹍﹍﹍﹍﹍﹍﹍﹍﹍﹍﹍﹍﹍159
第二節 建議 ﹍﹍﹍﹍﹍﹍﹍﹍﹍﹍﹍﹍﹍﹍﹍﹍﹍﹍﹍161
附錄  ﹍﹍﹍﹍﹍﹍﹍﹍﹍﹍﹍﹍﹍﹍﹍﹍﹍﹍﹍﹍﹍﹍﹍﹍165
參考書目  ﹍﹍﹍﹍﹍﹍﹍﹍﹍﹍﹍﹍﹍﹍﹍﹍﹍﹍﹍﹍﹍﹍193
圖目錄
                                                         
圖2-1 海基會組織系統圖﹍﹍﹍﹍﹍﹍﹍﹍﹍﹍﹍﹍﹍﹍﹍﹍﹍66
圖2-2 行政院大陸政策與大陸工作組織體系圖 ﹍﹍﹍﹍﹍﹍﹍﹍67

表目錄
                                                          
表2-1兩航談判第一次談判經過與內容分析﹍﹍﹍﹍﹍﹍﹍30
表2-2兩航談判第二次談判經過與內容分析 ﹍﹍﹍﹍﹍﹍31
表 2-3兩航談判第三次談判經過與內容分析 ﹍﹍﹍﹍﹍﹍﹍32
表2-4海基會董事一覽表  ﹍﹍﹍﹍﹍﹍﹍﹍﹍﹍﹍﹍﹍62
表2-5海基會監事一覽表﹍﹍﹍﹍﹍﹍﹍﹍﹍﹍﹍﹍﹍﹍65
表 4-1「海基會」、「海協會」第一次商談共識與分歧表﹍﹍﹍117
表4-2 海基會與海協會在「香港會談」中的立場比較﹍﹍﹍﹍118
表4-3 海基會與海協會就「一個中國」原則所提表達方案對照表﹍120
表 5-1 大陸方面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內容談話 ﹍﹍﹍﹍137
表5-2「海基會」版本兩會協商「一個中國」問題經過 ﹍﹍﹍142
表 5-3「海協會」版本兩會協商「一個中國」問題經過 ﹍﹍144
表5-4 兩岸對「一個中國」之看法 ﹍﹍﹍﹍﹍﹍﹍﹍﹍﹍﹍147
表 5-5 民進黨政府「跨黨派小組」會議關於「九二共識」問題之意見﹍152

附錄目錄

附錄一 華航貨機事件紀要 ﹍﹍﹍﹍﹍﹍﹍﹍﹍﹍﹍﹍﹍﹍﹍﹍165
附錄二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174
附錄三 葉劍英提出的九點方案 ﹍﹍﹍﹍﹍﹍﹍﹍﹍﹍﹍﹍﹍﹍177
附錄四 鄧小平談中國大陸和台灣統一和平設想﹍﹍﹍﹍﹍﹍﹍178
附錄五 金門協議﹍﹍﹍﹍﹍﹍﹍﹍﹍﹍﹍﹍﹍﹍﹍﹍﹍﹍﹍﹍﹍180
附錄六 「國家統一綱領」全文 ﹍﹍﹍﹍﹍﹍﹍﹍﹍﹍﹍﹍﹍﹍181
附錄七 海基會、海協會兩會為成立前兩岸漁民漁事糾紛案件統計表﹍﹍﹍﹍﹍﹍﹍﹍﹍﹍﹍﹍﹍﹍﹍﹍﹍﹍﹍﹍﹍﹍﹍﹍﹍﹍﹍﹍﹍183
附錄八 近年來海基會處理的兩岸漁事事件中的非法案件﹍﹍188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一)專書
1.丁樹範,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2002年)
2.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香港:歷史資料,1972年)
3. 王銘義著,不確定的海峽-當中華民國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4. 王章陵,共黨策略與研究(台北: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民國75年)
5. 王覺源,辯證法及其應用(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62年12月)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增訂本)(香港:三聯書店,1987年)
7. 白魯恂著,中共的商業談判作風-一個文化心理的剖析,鍾祖康譯,
二版(香港:田園書屋,一九九一年七月)
8. 石之瑜、李念祖,實踐兩岸關係(台北:正中書局,1994 年)
9. 朱浤源主編,撰寫薄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10.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11.包宗和,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12.列寧,左傾幼稚病,列寧選集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3.吳安家,「研究大陸問題的方法」,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幼獅文化事
業公司73年10月,2版)
14.沈建中,「檢視中共海協會對台談判功能—從海協會談判隊伍分析」,共黨問題研究,24,卷3期(1998 年3 月)
15.范麗青,辜汪會談(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年11月)
16.海協會,“九二共證”歷史存證(大陸:九州出版,2005年6月)
17.陳慶,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9年)
18.陳德昇,「兩岸事務性談判之分析-台北與焦唐會談的省思」,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圖書公司,1994 年) 
19.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台北:永業,1992年)
20.柯漢(Herb. Cohen), You Can Negotiate Anything,談判的技巧,謝瑤玲
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5年)
21.黃中天,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4月)
22.景衫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詞典(北京:中國國際出版社,1991年)
23.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2003年7月)
24.張五岳,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2003年9月)
25.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
26.張強,談判學導論:談判的理論與實踐(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2年)
27.楊開煌,出手-湖政權對台政策(台北:海峽出版,2005年5月)。
28.楊開煌,崢嶸-兩岸關係之鬥爭與對策政策(台北:海峽出版,2001年10月)
29.趙建民,中共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83年)
30.齊辛著,華航談判的政治鬥爭(香港:90年代雜誌社,197期,1986年6月)
31.潘錫堂,中共外交與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4月)
32.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出版,2003年10月)
33.魏承思,兩岸密使五十年(香港:環球出版,2005年)
34.蘇起,危險邊緣(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3年12月30日)
35.劉必榮,談判第二版(臺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80年6月5日)


英文部分
(二)專書
1. Issak,Alan C,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s Science,4thed,(Homewood,IL:The Dorsey Press,1985)
2. Lijphart, Arend,“Cooperative Politics and Comparative Method,”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5(December 1971)




(三)期刊
1.中共研究(中共研究雜誌社)
2.中共研究(軍情局)
3.中國大陸綜覽(共黨問題研究)
4.問題研究(政大國關中心)
5.展望與探索(法務部調查局)
6.國政評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7.沈建中,〈檢視中共海協會對台談判功能—從海協會談判隊伍分析〉,共黨問題研究,24卷,3期(1998年3月)
8.桂京山,匪情研究(臺北:中央警官學校,中華民國76年2月)
9.「海峽兩岸關係紀要」,共黨問題研究,(臺北)第18卷,第3期
(民國81年3月15日)
10.許立倫,海基會與海協會之分析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9卷,4期(1993年4 月)
11.蕭懷湘,「中共對台談判策略中之謀略運用」,共黨問題研究,第19
卷,第2期(臺北:法務部調查局,民國82年2月)


(四)論文
1 .李英明,「海峽交流基金會的角色與功能之研究」,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杜聖聰論文,辜汪會談研究
3.吳安家,「未來中共可能談判的策略、組織及人員之模擬分析」,兩岸
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台北:1991年8月31日)
4. 黃昭能,中共海協會的角色與功能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5.許映鈞,兩岸漁事糾紛之研究,(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6.陳怡如論文,從「辜汪會談」看中共對台政策-以「人民日報」報導做分析探討
7.楊開煌,「未來兩岸可能接觸談判模式與利弊分析」,兩岸事務性、功
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台北:1991年8月31日)
8.韓國瑜,從中共「對台統戰」策略看兩航談判,(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順勢論文,1988年1月)
9.蘇清雄,兩岸漁事糾紛處理模式之探討–以漁船遭挾持事件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1月)


(五)雜誌
1.大陸情勢週報(台北),951期,1990年9月12日
2.內政部警政署編,警政白皮書90年版,(2001年11月)
3.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9月)
4.王覺源,辯證法及其應用(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62年12月)
5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政策參考資料,(1999年)
6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跨越歷史的鴻溝一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1997年)
7.曲折,1990年海峽兩岸紅十字會組織交往的歷史轉折,瞭望週刊,(1991年1月28日)
8 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兩岸關係大事紀,(民國81年4月)
9 .李俊榮,「中共對台策略演變的影響因素」,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6卷,9期(2000年9月)
10.宋國誠,「一九九三年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的評估」,中國大陸研究,37卷,2期(1994年2月)
11.兩岸關係輯要(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民國80年6月)
12.兩岸直航的問題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1年9月)
13.郭崇武,「海峽兩岸關係紀要」,共黨問題研究(臺北),18卷,3期(民國81年3月15日)
14.郭崇武,「海峽兩岸關係紀要」,共黨問題研究(台北),20卷,11期(民國83年 年11 月)
15.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年)
16.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八十年年報
17 桂京山,匪情研究,(臺北:中央警官學校,中華民國76年2月)
18.張雅君,「九○年代中共的亞太戰略」,中國大陸研究,35卷,11期(1992年11月)
19.陸委會,跨越歷史的鴻溝—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陸委會,1997年)
20.辜汪會談紀要(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1992年8月)
21.齊辛,華航談判的政治鬥爭(香港:90年代雜誌社,197期,1986年6月)
22.蕭懷湘,「中共對台談判策略中之謀略運用」,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19卷,第2期,(法務部調查局,民國82年2月)
23.顏枝梅、黃明和,「有關漁政船之管理機制談中國大陸漁政部門」,漁業推廣,第176期,(2001年5月)


(六)報紙
1.中央日報(台北)
2.中國時報(台北)
3.聯合報(台北)
4.人民日報(北京)
5.大公報(香港)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