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2200601483200
DOI 10.6846/TKU.2006.00642
論文名稱(中文) 權力意義的翻轉與重構:周星馳電影的無厘頭語言解構策略
論文名稱(英文) Reconstruct and reverse the meaning of power: The de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kuso language in Stephen Chow's mov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闕靜君
研究生(英文) Ching-Chun Chueh
學號 69208021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04
論文頁數 1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廖金鳳
委員 - 張珮琪
關鍵字(中) 周星馳
電影
權力
無厘頭
德希達
傅柯
關鍵字(英) Stephen Chow
film
power
kuso
Foucault
Derrid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周星馳電影帶出了無厘頭式的電影風潮,文本中嬉戲式的對話、拼貼的橋段,與違背慣例的敘事結構,都一再衝撞著主流電影敘事的既有規範。基於形式上對於觀影過程中,主客體關係上的權力改變與文本意義的改寫特質,本文將從Foucault的權力觀點與Derrida的解構策略去針對該無厘頭語言進行文本分析。

    本文首先透過語言學與電影研究上,去重新釐清一個「無厘頭語言」在電影文本中的呈現方式為何,經由相關分析,大致能概括為:(一)演員對白的「無厘頭」特徵:劇中角色們的對話中,有一些台詞是不被預期的,甚至它的出現乍時會破壞整齣戲的內在自足性。(二)電影敘事本身的反邏輯特徵:影段的連結上,會有所唐突的觀影經驗,即不符合對既往敘事類型片的預期效果。

    根據上述定義,於是分別在人物對話上與影段的連結上提出個別的分析。研究發現,所謂的「無厘頭」在文本中的作,履行著文本自身解構的功能,對權力與意義做出一種新的表述方式。周星馳電影往往針對先前原典的閱讀,進行某種改寫與竄寫,透過無厘頭語言,進行自身的文本解構,並生產出新的意義,使原先的敘事中心價值意義由此產生鬆動,在意義的翻新中,敘事權威發聲源的位置,也不再穩固地根植。此外,無厘頭語言的發生,使得一種嵌附於主流電影敘事文本的既定權力關係,產生干擾;敘事中的不可信賴特質讓過往慣例的觀影權力關係產生轉變,符徵的遊戲,不斷打破慣有的觀影預期,使得觀影者需要採取一種介入的視野,將原本看似遙遠、龐大且具本質性的事物,當成更廣泛、更深刻的人們思維與實踐的產物,主客體的距離與視角,產生異動,而這樣的權力變化,正是一項觀眾賦權的形式表徵。
英文摘要
Stephen Chow’s movies have introduced a Kuso for movies with illogical humor.  The frivolous conversations, scenes that are pieced together, and unconventional narrative structures in the text break the existing rules of mainstream narrative movies.  In this article, a text analysis on the language of illogical humor will be used based on Foucault’s power theory and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strategy to explain the power shift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s well as the attribute of rewriting textual meaning during a viewer’s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first of all, re-defines the way illogical language is presented in a cinematic text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s and cinematic studies.  Through related analys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1.the “illogical humor” in actors’ lines: some lines are unexpected in the dialogues of roles.  The abrupt appearance of those lines tends to destroy the self-sufficiency of the drama. 2. The illogic of cinematic narratives: the viewing experience of bluntly-connected scenes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anticipatory effects of narrative movie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bove, individual analyses on dialogues and scene conjunction are provided.  This study finds the function of “illogical humor” in a text carries out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text itself and results in a whole new way to express power and meaning.  In Stephen’s movies, the classic readings are usually rewritten and alerted.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illogical humor, the text itself is deconstructed, which leads to a new meaning that crumbles the core value of the original narrative.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newing meanings, the source of narrating no longer maintains its authority.  Additionally, 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of illogical humor has caused an interruption to the existing power relation embedded in the narrative text of mainstream movies.  The unbelievable attribute of narrative has changed the power relation of viewing in the past.  The game of symbols continues to alter the viewing expectation of the past, forcing viewers to take an involved perspective to see the seemingly distant, enormous and substantial things as the products of men’s extensive deep thinking and implementation.  As the distance and angle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change, this kind of power shift stands for a symbol of empowering view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12
第二章  90年代香港電影的新潮流:「周星馳電影」
第一節  香港電影簡史與類型特徵……………………………………25
第二節 「周星馳電影」的類型概念………………………………… 32
第三節 「無厘頭」的電影敘事特色………………………………… 38
第三章 「無厘頭」的權力作用
第一節  話語情境的策略…………………………………………… 42
第二節 「誰」在說故事………………………………………………51
第三節 「無厘頭」之於權力網絡…………………………………… 58
第四章 「無厘頭」的解構策略
第一節   閱讀原典,解構原典………………………………………63
第二節   意義的鬆動…………………………………………………68
第三節   不只是一種姿態……………………………………………73
第五章	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7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82
附錄…………………………………………………………………… 84
參考書目……………………………………………………………… 9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毛怡紅 譯(1999)。《後現代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原書P Koslowski. (1988). Die Postmoderne Kultur)
中年不嗆(1993)。<論《唐伯虎點秋香》的搞笑法則>。《影響》,40,81-82。
王志弘 譯(1992)。《權力的凝視》。《當代》,74 :97-115。
王玉齡、黃海鳴 譯(1997)。《藝術解讀》。臺北:遠流(原書Jean-Luc Chalumeau. (1991).  Lectures de L’Art.)
王唯(1997)。《戲劇原理與評析》。臺北:小報文化。
王瑋(1989)。<威龍鹿鼎記>。《影響》,31,137-138。
王德春、孫汝建、姚遠(2000)。《社會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
王德威 譯(1993)。《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原書 Michel Foucault. (1993). L’archeologie du savior.) 
石計生(2003)。《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臺北:左岸文化。
朱光潛(1989)。《談美》。臺北:大漢。
朱元鴻、馬彥彬、方孝鼎、張榮熙、李世明 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臺北:巨流(原書Steven Best﹠Kellner Douglas. Postmo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s.)
江曉雯(2004)。《當代世界電影文化》。北京:中國電影。
何兆熊(2002)。《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外語教育
李天鐸、謝慰雯 譯(1997)。《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臺北:遠流(原書Robert  Lapsley;Michael Westlake.(1998). 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
李根芳、周素鳳 譯 (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原書John Storey.(1998).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n Introduction.)
李亞梅 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制度與片廠製作》。臺北:遠流(原書Thomas Schatz. (1981). Hollywood Genres: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李顯立 譯(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臺北:遠流(原書Tim Bywater;Thomas Sobchack.(1989). An Introduction to Film Criticism:Major Critical Approaches to Narrative Film.)
李顯立等 譯(1999)。《電影敘事》。臺北:遠流(原書David Bordwell. (1985).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李樾(1986)。<解構不是虛無,是積極的轉換運動>。《當代》,4,18-20。
李永熾(1986)。<德西達與日本>。《當代》,4,34-41。
李幼蒸 譯(1997)。《野性的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 Claude Levi-Strauss(1962). La Pensee Sauvage.)
李幼蒸 譯(1991)。《寫作的零度》。臺北:桂冠(原書 Roland Barthes(1991). Le Degre Zero de I’Ecriture Elements de Semiologie.)
李焯桃(1985)。《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吳珮慈 譯(2001)。《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遠流(原書Jacques Aumont﹠Michel Marie(1988).L’Analyse Films.)
金丹元等(主編)(2004)。《新世紀影視理論探索》。上海:學林。
金立鑫(2002)。《語法的多視角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林文淇 譯(1998)。《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遠流 (原書Graeme Turner. (1998).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周星馳的fan屎(2004)。《我愛周星馳》。臺北:商周。
周掌宇、於欣怡(2004)。《快樂之神周星馳》。臺北:牧村。
姚一葦(1979)。《戲劇論集》。臺北:台灣開明。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臺北:書林。
邱靜美(2000)。<年輕且危險:複論香港電影>。《電影欣賞》,104,26-33。
胡克、張衛、胡智鋒(主編)(2000)。《當代電影理論文選》。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段寶林(1992)。《笑話:人間的喜劇藝術》。臺北:淑馨。
唐者盧帥(2002)。<漫談香港電影美學語彙>。《電影評介》。
唐維敏(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臺北:五南。(原書 Klaus B. Jensen﹠Nicholas W. Jankowski (eds). A Handbook of Qualiti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孫惠柱(1999)。《戲劇的結構》。臺北:書林。
孫松榮(2003)。<隱形卓別林的複數身/ 聲體>。《電影欣賞》,116,40-44。
孫周興、孫善春(編譯)(2004)。《德法之爭:迦達默爾與德里達的對話》。上海:同濟大學
奚密 譯(1986)。<德希達論解構>。《當代》,4,21-29。
徐通鏘(2004)。《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大明、高海洋 譯(2001)。《會話策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原書 John J.Gumperz. (1982). Discourse Strategie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臺北:五南 
高宣揚(2001)。《當代社會理論(上)(下)》。臺北:五南。
高承恕等(主編)(1997)。《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臺北:聯經。
梁良(1998)。《論兩岸三地電影》。臺北:茂林。
梁祥美 譯(1994)。《存在主義》。台北:志文。(原書 松浪信三郎。Existentialism.)
梁其姿(1986)。<悲觀的懷疑者>。《當代》,1:18-21。
梁秉鈞(1989)。<都市文化與香港文學>。《當代》,14,14-23。
陳原(1984)。《社會語言學》。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
陳墇津 譯(1995)。《言說的理論》。臺北:遠流(原書Theories of Discourse)
陳清僑(1998)。<批評、體制與比較文學的出路:香港當前的歷史困境>。《當代》,29,20-29。
陳健宏譯(1993)。<巴赫汀論當前文化研究>。《當代》,84,70-79。
陳儒修、郭幼龍 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臺北:遠流(原書Robert Stam.(2000). 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
陳鼓應(1992)。《存在主義》。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莊文瑞(1986)。<傅柯論「監獄的誕生」>。《當代》,1:34-36。
崔君衍 譯(1995)《電影是什麼》。臺北:遠流(原書Andre Bazin. (1985). Qu’est-ce que le cinema?)
曹其敏(1993)。《戲劇美學》。臺北:五南。
莫付歡等(2003)。<影像中的世俗狂歡>。《柳州師專學報》。Vol.18 No4。
黃美序(1995)。《戲劇欣賞》。臺北:三民。
黃志明等(1992)。<喜劇電影(上)>。《影響》,25,43-60。
黃志明等(1992)。<喜劇電影(下)>。《影響》,26,105-160。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臺北:三民。
黃瑞祺(2002)。<「現代與後現代」專題導言>。《歐美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三期,387-392
黃道琳(1986)。<知識與權力的毀解>。《當代》,1:22-34。
黃道琳(1998)。《李維史陀》。臺北:桂冠
黃建業、張偉男(1992)。《電影經驗》。臺北:書林。
童道明(主編)(1995)。《戲劇美學》。臺北:洪葉。
彭懷恩、張力可 譯(2000)。《社會學思想史》。臺北:風雲論壇(原書Alan  Swingewood. (1994). A Short History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彭懋龍(1993)。<香港‧日本‧法國電影業現況>。《影響》,36,93。
彭輝(1994)。<低谷中的香港電影>。《電影評介》,3,45。
馮建三 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臺北:遠流(原書 David Morley.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 ﹠Cultural Studies.)
曾敬超(1992)。<《逃學威龍2》:威力幽默的搞笑劇本>。《影響》,26,99-100。
曾偉禎 譯(1999)。《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原書Kristin Thomas﹠David Bordwell. (1983). Film Art:An Introduction)
游惠貞、李顯立 譯(1994)。《電影意義的追尋》。臺北:遠流(原書David Bordwell. (1989). Making Meaning: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nema.)
游惠貞 譯(1995)。《開創的電影語言》。臺北:遠流(原書David Bordwell. The Cinema of Eisenstein.)
張方 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原書Steven Cohan etc.(1997). Telling Storie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London:Routledge.)
張正平 譯(2000)。《他者的單語主義:起源的異肢》。臺北:桂冠(原書Jacques Derrida. Monolingualism of the Other;or, The Prosthesis of Origin )
張寧 譯(2004)《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原書Jacques Derrida. L`ecriture et la difference)
張錦華、劉容玫 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臺北:遠流(原書 Liesbet van Zoonen. Feminist Media Studies.)
張覺明(1997)。《電影編劇》。臺北:揚智。
張漢良(1986)。<德希達‧書寫‧與中文>。《當代》,4,30-33。
張燕(2003)。<代言人‧無厘頭‧溫情:閱讀「周星馳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35-42。
張雅萍 譯(2001)。《大眾電影研究》。臺北:遠流 (原書Joanne Hollows, Mark Jancovich. (Ed.) (1995). 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 )
張梨美 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臺北:遠流(原書Robert Stam etc.(1992).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葉泰宏(1996)。《對西方傳統知識真理觀的解構策略-傅柯、李歐塔的批判解構策略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葉威廉(1989)。<現代到後現代:傳釋的架構>。《當代》,44,74-88。
楊大春(1995)。《傅柯》。臺北:生智。
楊大春(1999)。《德希達》。臺北:生智。
楊大春(1997)。《解構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楊大春(1998)。《文本的世界-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臺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恆達、劉北成 譯(1998)。《立場》。臺北:桂冠(原書Jacques Derrida. Positions)
詹明信(1997)。《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臺北:三聯書店。
董健、馬俊山(2004)。《戲劇藝術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葛小資(1995)。<迎接港片的挑戰>。《電影評介》。5,21。
齊滬揚、陳昌來(主編)(2004)。《應用語言學綱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鄧建平(1997)。<喜劇之神自導自演食神>。《電影評介》,7,43。
廖金鳳 譯(1999)。《電影百年發展史(上)(下)》。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原書Kristin Thomas﹠David Bordwell. (1994). Film History:An Introduction.)
廖炳惠(1992)。<希望‧回憶‧複述>。《當代》,71,26-37。
蔡錚雲(2000)。<從現代到後現代>。劉平君 記錄。《博士班研究沙龍六月份講座演講》,中華傳播學會。
蔡洪聲、宋家玲、劉桂清(主編)(2003)。《香港電影八十年》。北京:北京傳播學院。
蔡偉鼎 譯(2002)。《德希達與歷史終結》。臺北:貓頭鷹(原書Stuart Sim. (1999). Derrida and the End of History.)
魯曉鵬(2000)。<香港離散電影及其外>。《電影欣賞》,105,15-22。
滕立平 譯(1991)。《現代主義失敗了嗎》。臺北:遠流(原書Suzi Gablik. Has Modernism Failed?)
潘德榮(2002)。《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
潘秀通、潘源(2005)。《電影話語新論》。北京:中國電影
劉北成、楊遠嬰 譯(1992)。《瘋癲與文明》。臺北:桂冠(原書Michel Foucault. Surneiller et punir. )
劉北成等 譯(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原書Michel Foucault著
劉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
劉森堯 譯(1991)。《電影藝術面面觀》。臺北:志文(原書 Stephenson, Ralph. The Cinema as Art)
劉藩國(2003)。《從文化觀點出發:以多元角度看後現代電影》。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森堯 譯(1996)。《電影語言》。臺北:遠流(原書Christian Metz.(1994). Essais sur signification au cinema.)
鄭培凱(1991)。<多元文化真難>。《當代》,66,24-35。
賴俊雄(2005)。《晚期解構主義》。臺北:揚智。
錢俊 譯(1995)。《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臺北:桂冠(原書 Hubert L Dreyfus﹠Rainbow Paul. (1993). Maich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錢捷 譯(2005)《胡塞爾德《幾何學的起源》導引》。臺北:桂冠(原書Jacques Derrida. (1987) . Edmund Husserl L`origine de la Geometrie Traduction et Introduction)
簡政珍(1994)。《電影閱讀美學》。臺北:書林。
鍾明德(1998)。《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書林。
羅卡、吳昊、卓伯棠(1997)。《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大學。
嚴平(2002)。《詮釋學》。臺北:桂冠。(原書 Richard E. Palmer. Hermeneutics. )
譚亞明(2004)。<周星馳現象研究>。《新世紀影視理論探索》。上海:學林。
竇欣平(2004)。《周星馳外傳》。北京:新華。
譯者不詳(1992)。<電影、政治與意識形態>。《當代》,73,90-119。(Kellner, Douglas 著)
譯者不詳(2002)。<變成好萊塢?新紀元的香港電影>。《電影欣賞》,105,23-28。(Kleinhans, Chuck 著)

英文部分:

Altman, Rick. (1999). Film/ Genre.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
Bordwell, David. (2003). Planet Hong Kong. Boston:Harvard College
Cheung, Esther M.K. (Ed.) (2004). Between Home and World.Hong Kong:A Reader in Hong kong Cinema.
Dancyger, Ken﹠Jeff Rush. (1991).Alternative Sriptwriting:Writing Beyond the Rules. 
Eagleton, Terry. (1993).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Fillmore, C. (1971).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 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 
Goffman, Erving. (1967).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 face Behavior. New York:Garden City
Gutting, Gary. (2001). French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rtley, John. (2002).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The Key Concepts. London:Routledge.
James, Fredric. (1988).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Studies in Culture: An Introductory Reader, ed. Ann Gray and Jim McGuigan. London: Arnold, 1997, pp.192-205.
Jenks, Chris. (1993).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Keith Grant, Barry (Ed.) (2003). Film Genre Reader Ⅲ.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McKee, Robert. (1997). Story.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Neale, Steve. (2003). Genre and Hollywood. London:Routledge.
Reaske, C. R. (1966). How to Analyze Drama.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Talor, Lisa﹠Willis, Andrew. (1999). Media Studies: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 
Williams, Raymond. (1988). Key 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HarperCollin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