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1201622424400
DOI 10.6846/TKU.2016.00640
論文名稱(中文) 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以漢學家的詮釋所展開的反思
論文名稱(英文) Modern "Me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trospection—For interpretation of Sinologists made to reflec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1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羅惠齡
研究生(英文) Hui-ling Lo
學號 800010059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1-15
論文頁數 18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
委員 - 曾昭旭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陳德和
委員 - 王樾
關鍵字(中) 孟子




葛瑞漢
華靄仁
安樂哲
關鍵字(英) Mencius
Xin
Xing
Tan
Ming
Angus C.Graham
Irene Bloom
Roger T.Am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儒學,長久以來一直擔負著傳統中國人心靈之存在秩序與價值秩序安立者的角色。然而,從先秦時期兩位儒家原始心靈孔子、孟子,為儒家思想奠立基礎與宏規之後,歷代儒者對儒家思想,都有不盡相同的理解和引申。馴致二十一世紀,面對西方強勢文化的衝擊,不僅中國的政治、經濟要學習西方的現代化,就是傳統的義理之學,也要參照西方哲學的問題意識、語言概念,建立起足以與西方重要哲學系統,相提並論、異中有同的理論架構。於是,先秦儒學在當代學者不同詮釋進路下,遂成為各種型態的詮釋系統。
    本文以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以漢學家的詮釋所展開的反思為主題,茲分七章進行論述,旨在針對當代學者有關孟子研究的一些爭議性課題,試圖通過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獻分析等程序,予以廓清與重釋。首先,立基於歷史發展脈絡,掌握孟子經典文獻語義,探掇詮釋關懷的歷史意識,衡定評騭詮釋架構之義理價值。其次,藉由學術研究成績斐然的勞思光先生與當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對於孟子詮釋的差異所做的反省,深刻觸及了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此後關於孟學的探討必然是在他們基礎上的進一步躍升,並試圖為孟子智慧架構出一個開放性的理論系統。接著,追問葛瑞漢、華靄仁以及安樂哲三位漢學家,何以因著解釋傳統經典間的迥異思維,而造成各種不同理解的根據。最後,廓清傳統與當代,為其論點展開貫串鋪陳,既須疏理西方詮釋孟學所引發的爭議,同時又讓其經典發光,並提供另一資藉系統,冀望為孟學詮釋脈絡,提供更佳的論述角度。
    就孟子的學術地位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是與時俱進而言,我們確信「心」、「性」、「天」、「命」諸概念的思想,雖是迢遙於兩千多年,卻是蘊藏著許多不受時空限制的永恆智慧。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並非隱藏暗渡的彼岸世界,亦非此岸彼岸兩個世界的對峙關係,而是要活活潑潑投射到那個變化的世界,要投入到那個造化流行當中,去知變而後安變。因為存在是不可阻擋的能動過程,中國學者應基於自己的文化立場來了解中國哲學,以宏觀角度著眼,拋開侷限,轉換視角,卻顧所來徑的洞視能力與豁達工夫。如此,價值心靈憤悱向上的覺情不泯,視得孟學況味,呈顯現代人最明智的抉擇,才能免於惶惶不安而迷失於山窮水盡之中。
英文摘要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so that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has been the burden of the presence of the Chinese mind the value of order and order security role. However, since the Qin Dynasty Confucius and Mencius, the Confucian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wo original soul,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ule of Confucianism, and later thinkers of Confucianism, we have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ing.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face of the impact of western culture, not only to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modernization need to learn from the West, and even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knowledge, but also with reference to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of Western philosophy, language concepts, established to work with the We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systems,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to find the sam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us,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scholars approach under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so interpretation systems for a variety of patterns.
Thesis in Modern "Me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trospection as the theme,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discussed, the purpose for the contemporary scholars in many controversial issues concerning Mencius research, trying to introspection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Document analysis procedures, clarified and reinterpreted. First, starting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Mencius master document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are, interpretation of ideological value judgment architecture. Then, let the achievements of outstanding academic research Professor Lao Sze-kwang and Professor Mou Zong-san , made to reflect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 deeply touching to the problems inherent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then, the discussion about Mencius, it must be before then, based on further in their attempt to make the wisdom of architecture Mencius an open theoretical system. Next, Angus C. Graham, Irene Bloom and Roger T. Ames three scholars raised the question, why are not the sam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lassics, cause a variety of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basis. Finally, to clarify the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explain the western 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 caused controversy, while letting Mencius allows us to reference, hoping to make Mencius interpret context, to provide a better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In Chinese history, Mencius always have the best academic status, though two thousand years of thought,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Xin, Xing, Tan, Ming in Mencius' Philosophy, it is treasure eternal wisdom. Not a fantasy can not be achieved, not from the real world, more than two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in the world, but to lively projected onto the changing world, into the nature of good fortune to know and like change change. Because there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unstoppable,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use its position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ulture philosophy,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overall viewing angle, abandoning restrictions, the ability to change and time of observation. Thus, a sense of spiritual value, the more will get a higher Mencius knowledge, show the modern smartest choice, it will not get lost in uneasy predica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當代孟子學文獻的專著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6
第二章  當代孟子學詮釋的爭議問題	18
第一節  關於「心」、「性」、「天」、「命」的文獻解讀	18
一、盡「心」文獻的理解	18
二、知「性」文獻的認識	20
三、知「天」文獻的剖析	23
(一)自然之天	24
(二)義理之天	24
(三)主宰或命運之天	25
四、立「命」文獻的領悟	26
第二節  勞思光「德性我」的肯認	29
一、萬物皆備於我的心性	30
二、客觀限制觀念的天命	32
第三節  牟宗三「道德主體」的建構	36
一、本心性體的啟迪締創	36
(一)心的「自由的意志」	37
(二)心乃為「智的直覺」	38
(三)心是其「道德本心」	38
(四)心就是一「無限心」	39
二、貞定的天與框限的命	41
第四節  即命立義以彰其心性天	44
一、對於勞思光在「心」、「性」、「天」、「命」的反省	44
二、對於牟宗三在「心」、「性」、「天」、「命」的檢討	45
(一)關於「道德的形上學」的評判	45
(二)關於儒家心的自主自律的定位	46
(三)笛卡兒式的本有觀念之「心」的道德法則	47
(四)關於「天」盡其獨立的地位和意義	48
(五)關於「立命一知天一知性」的存有學性格	48
第三章  葛瑞漢的《孟子》詮釋	52
第一節  問題之提出	52
第二節  文獻的依據	53
一、《呂氏春秋》及《左傳》之論述概念	54
二、楊朱「全性保眞」及子華子「全生為上」之脈絡淵源	57
三、諸說理論預設的重衡	59
第三節  詮釋的重點	61
一、生命進程之聖人與我同類的詮釋危機	61
二、對於「心」、「性」、「天」、「命」諸概念之因應侷限	63
(一)性與生	63
1、「性」源於「生」之語音上的變化	63
2、本性(nature)	64
3、生之謂性(Inborn is what meant by nature)	64
(二)性與故	65
(三)性與氣	67
三、葛瑞漢對於《孟子》中關於「性」的善與不善之詮釋	68
(一)性善論	68
(二)性無善無不善	70
(三)性可以為善,可以不為善	71
(四)有性善,有性不善	73
(五)小結	75
第四節  批判和反省	79
一、關於人「特有的生命進程」之評述	79
二、本質主義的窠臼	82
(一)本質還是存在關係的釐定	82
(二)人的意義的覺識	83
第五節  承西啟東的立論疏理	85
第四章  華靄仁的《孟子》詮釋	88
第一節  問題之提出	88
第二節  詮釋的重點	91
一、華靄仁對於《孟子》中「性」的詮釋	91
二、華靄仁對於《孟子》中關於「性」的善與不善之詮釋	92
(一)性善論	93
(二)性無善無不善	94
(三)性可以為善,可以不為善	95
(四)有性善,有性不善	97
(五)小結	98
第三節  批判和反省	104
一、生物學意義還是文化學意義	104
二、普遍性還是特殊性	110
三、本質主義還是存在哲學的詮釋進路	116
第四節  承前啟後的價值廓清	120
第五章  安樂哲的《孟子》詮釋	122
第一節  問題之提出	122
第二節  詮釋的重點	125
一、生命的進程	125
二、安樂哲對於《孟子》中關於「性」之詮釋	127
第三節  批判和反省	131
一、生物學意義還是文化學意義	131
二、普遍性還是特殊性	134
三、本質主義還是存在哲學的詮釋進路	137
第四節  繼往開來的新構釐定	144
第六章  由義命之歷史律動以言心性天	147
第一節  關於心的能動性以及命的動態義	147
第二節  關於善性源自天賦的肯斷	152
第三節  關於善性有其先天善端的肯定	157
第四節  心性天命之意義無盡藏	162
第七章  結論	167
參考書目	172
參考文獻
壹、古籍文獻

(周)呂不韋撰,(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4
      年。
(漢)毛亨傳,(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詩集傳》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10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第六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周人麒:《孟子讀法附記》(四輯三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崔紀:《讀孟子箚記》(叢書集成續編)卷三十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9年。



貳、當代專書

(一)、中文專著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4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話林》(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王邦雄等著:《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7年。
王邦雄等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10年。
王慧如:《孟子「談辯語言」的哲學省察》,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
史次耘:《孟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五十自述》,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
牟宗三:《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年。
伍曉明:《「天命:之謂性!」片讀《中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向世陵、馮禹:《儒家的天論》,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李明輝:《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語孟子道德思想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
        1994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儒家經典詮釋方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
李晨陽:《多元世界的儒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李維武:《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李瑞全:《當代新儒家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瑞全:《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新北市:鵝湖出版社,2013年。
李季林:《楊朱、列子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
李凱:《孟子詮釋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杜維明:《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
         年。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
         年。
吳康:《孔孟荀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吳汝鈞:《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姜濤:《管子新注》,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與當代發展》,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年。
冒懷辛:《孟子字義疏證全譯》,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南懷瑾:《孟子與公孫丑》,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
南懷瑾:《孟子旁通》,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南懷瑾:《孟子與離婁》,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年。
南懷瑾:《孟子與萬章》,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年。
南懷瑾:《孟子與盡心篇》,臺北:南懷瑾文化,2014年。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代世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世界》(下冊),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徐復觀:《中國學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3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
         年。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徐元皓:《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初版。
徐洪興:《孟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洪興:《孟子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駱建人:《論孟新詮》,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
梁啟超:《儒家哲學》〈飲冰室合集〉卷12,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8年。
梁濤:《孟子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0年。
梁韋弦:《孟子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陳夢家:《尚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2年。
陳福濱:《中國哲學「命」論專題》,臺北:哲學與文化,2011年。
陳特:《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陳來:《竹簡《五行》篇講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陳德和:《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陳昇:《孟子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2年。
陳嘉映:《普遍性種種》,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年。
許宗興,《孟子的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許建良:《先秦儒家道德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孟子》,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傅斯年:《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傅斯年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年。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0年。
項退結:《海德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
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景海峰:《新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思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3年。
曾振宇:《孟子新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2003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張二遠:《天命人性論》,北京:國家圖書館書版社,2013年。
羅雅純:《朱熹與戴震孟子學之比較》,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
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楊國榮:《孟子的哲學思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波:《孟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照:《孟子——雄辯時代的鬥士》,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楊任之:《尚書今譯今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
鄧秉元:《孟子章句講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翟廷晉:《孟子思想評析與探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蔡仁厚:《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謝君直:《郭店楚簡儒家哲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
鍾振宇:《道家與海德格》,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
譚宇權:《孟子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歐陽禎:《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二)、外文專著

(德)Wolfgang Ommerborn,Gregor Paul and Heiner Roetz:Das Buch Mengzi im Kontext 
            der Menschenrechtsfrage.Munster:LIT Verlag,2011.
(英)Arthur Waley, Three Ways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Doubleday, 1956 (1939), 
            p154 and The Way and its Power.
(美)Donald J. Munro. A Chinese Ethics for the New Century [M].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5.
(美)Edward O. Wilson: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1985.
(美)孟旦:《當代中國「人」的概念》,The Concept of Pers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n Arbor: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79。


(三)、外文譯著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
            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德)海德格爾著,郜元寶譯:《人,詩意地安居》,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
            年。
(德)海德格爾著,陳小文、孫周興合譯:《面向思的事情》,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2年。
(德)迦達默爾(Gadamer Hans-Georg)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7年。
(英)葛瑞漢:〈孟子人性論背景〉《中國哲學和哲學文獻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Singapore: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6。
(英)葛瑞漢:《反思與答覆》(Reflections and Replies)載H.Rosemont‚Jr﹒(ed)
            Chinese Texts and Philosophical to Angus C.Graham‚La Salle‚IL:Open
            Court‚1991.
(英)葛瑞漢著,程德祥等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0年。
(英)葛瑞漢:《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2003年。
(美)安樂哲:《中國哲學問題》,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著,彭國翔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
            典儒學與道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江文思、安樂哲編著,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05年。
(美)安樂哲,溫海明譯:《和而不同:中西哲學的會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9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北京:學苑出版
            社,2004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期望中國─對中西文化的哲學思考》,上海:學林出版
            社,2005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白詩朗:《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美)倪德衛:《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年。
(美)余紀元:《德行之境:孔子與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2009年。
(美)姜新艷:《英美世界中的中國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年。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
            民出版社,2002年。
(法)弗朗索瓦‧于連:《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年。
(美)撒穆爾‧伊諾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澤:《西方哲學史:從蘇格拉底
            到薩特及其後》,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



參、期刊論文

丁成際:〈淺析孟子性善說的三個維度〉,《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0卷第5期,2006年10月。
王邦雄:〈由論語「天」、「天命」與「命」之觀念談生命之有限與無限〉,《鵝湖
         月刊》第1卷第5期,1975年11月。
毛國民:〈論孟旦對中國哲學中人性基點的解讀〉,《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第1期,
         2008年1月。
石永之:〈牟宗三與孟子〉,《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6月。
田辰山:〈中西文化差異與儒學的與時俱進〉,《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4卷第5期,2007年9月。
田智忠、胡東東:〈論「故者以利為本」以孟子心性論為參照〉,《福建師範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7年。
安樂哲、羅思文:〈早期儒家是德性論的嗎?〉,《國學學刊》(社會科學版)第
20卷第2期,2010年1月。
米滿月:〈威爾遜生物人性論的方法探析〉,《湘南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5卷第1期,2014 年2月。
朱榮智:〈孟子論天命〉,《孔孟月刊》第42卷第2期,2003年10月。
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月刊》第58、59期,1989
年4、5月。
沈清松:〈德性倫理學與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2卷
         第11期,1995年11月。
李明輝:〈中西比較哲學的方法論省思〉,《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6年。
李翔海、盧興:〈20 世紀中國哲學的一個面相——從牟宗三、勞思光看港臺地區
         的中國哲學研究〉,《學術研究》第7期,2008年。
何淑靜:〈論孟子「盡心知性以知天」如何可能〉,《鵝湖學誌》第7期,1991年
         12月。
何恬:〈此山之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英美孔子研究〉,《孔子研究》第2
         期,2009年。
辛麗麗:〈善的形上學追問——孟子善惡觀的道德解析〉,《齊魯學刊》第4期,
         2006年。
吳濤:〈英國漢學家葛瑞漢的中國學研究〉,《北方文學》中旬刊,2012年5月。
周浩翔、呂巧英:〈「即心言性」與「盡性立命」——唐君毅論孟子的性命觀〉,《宜
         賓學院學報》第14卷第7期,2014年7月。
金春峰:〈中國哲學之與「兩個世界」〉,《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卷
         第3期,2006年5月。
胡永中:〈從孟子到牟宗三——復旦大學楊澤波教授訪談〉,《中共石家莊市委黨
         校學報》第10卷第9期,2008年9月。
胡治洪、丁四新:〈辨異觀同論中西-安樂哲教授訪談錄〉,《中國哲學史》第4
         期,2006年11月。
胡淼森:〈先秦儒學的外推-超越悖論〉,《殷都學刊》第2期,2008年3月。
胡偉希、田超:〈儒學的內在超越性與歷史總體問題──從分析牟宗三、李澤厚、
         安樂哲諸觀點出發〉,《河北學刊》第31卷第2期,2011年3月。
姜廣輝:〈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1991年1月。
徐冰:〈中國本土思想中的情感與真實-對葛瑞漢和漢森的回應〉,《北京青年政
         治學院學報》第13卷第4期,2004年。
孫興義、張國慶:〈孟子詮釋思想再探索〉,《文藝理論研究》第2期,2011年。
駱建人:〈孔孟「義命分立說」之見理與「義命不二說」之見道層次〉,《孔孟月
         刊》,2011年2月。
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民主評
         論》9卷1期,1958 年。
袁保新:〈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22卷第
11期,1995年11月。
袁保新:〈當代儒學詮釋的分化及其省察〉,《宗教哲學》第53期,2010年9月。
馬育良:〈先秦儒家對於「情」的理論探索〉,《安徽大學學報》(哲社會科學版)
         第25卷第1期,2001年1月。
梁濤:〈竹簡《性自命出》與《孟子》「天下之言性」章〉,《中國哲學史》第4
         期,2004年。
梁濤:〈先秦儒家天人觀辨証—從郭店竹簡談起〉,《哲學與文化》第32期,2006
         年1月。
梁濤:〈「以生言性」的傳統與孟子性善論〉,《哲學研究》第7期,2007年。
梁濤、楊海文:〈20世紀以來的孟學史研究〉,《文史哲》第6期,2010年。
陳麗桂:〈郭店楚簡《性自命出》所顯現的思想傾向〉,《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 
          1999年3月。
陳徽:〈「以才論性」與「因情定性」孟子性善論之致思理路〉,《安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4年4月。
陳贊:〈性善: 一種引導性的概念—孟子性善論的哲學意蘊與方法內涵〉,《現代
         哲學》,2003年1月。
陳榮華:〈海德格在世存有(In-der-Welt-sein)與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揭諦》
         第14期,2008年2月。
陳代波:〈「無義無命」—試論孟子的積極命運觀〉,《中文自學指導》第5期,2003
         年10月。
陳代波:〈儒家命運觀是消極宿命論嗎?〉,《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年2月。
陳志強:〈論孔孟的義命觀—從義命分立到義命不二〉,《毅圃》第47期,2005
         年9月。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命」論研究〉,《揭諦》第8期,2005年4月。
羅思美:〈孟子的哲學─天道觀〉,《孔孟月刊》,第31卷第8期,1993年4
         月。
羅惠齡:〈論安樂哲〈孟子人性觀念新詮〉──以周濂溪的「人性論」為例〉,《第
         七屆有鳳初鳴──漢學多元化領域之探索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
羅惠齡:〈論安樂哲〈儒家非超越性的天道觀〉──以牟宗三「超越內在」為例〉,
        《衍學集》第6期,2013年7月。
羅惠齡:〈《孟子》義命思想詮釋--以〈梁惠王〉為例〉,《嘉南藥理大學儒學與
         文化兩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14年5月。
華藹仁:〈《孟子》的實踐性和精神性〉,《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4年2月。
馮耀明:〈本質主義與儒家傳統〉,《鵝湖學誌》第16期,1996年6月。
張鵬偉、郭齊勇:〈孟子性善論新探〉,《齊魯學刊》第4期,2006年。
楊澤波:〈二十世紀孟子研究中「西學化傾向」的發展和趨勢〉,《傳統文化與現
         代化》第3期,1999年。
楊澤波:〈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道德底蘊——以孟子為中心〉,《天津社會科學》
         第2期,2006年。
楊澤波:〈孔孟建構道德形上學的差異及引申的兩個問題〉,《中國哲學史》第4
         期,2007年。
楊澤波:〈論人性中的自然生長傾向——關於性善論詮釋的一個補充性說明〉,《中
         國哲學史》第1期,2010年。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7年。
楊海文:〈「距楊墨」與孟子的異端批判意識〉,《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2期,2014年。
溫海明:〈安樂哲比較哲學方法論簡論〉,《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
卷第1期,2009年1月。
劉玉宇:〈對兩種思想史研究的考察——史華慈與葛瑞漢先秦思想史研究比較〉,
        《現代哲學》第3期,2004年。
劉玉宇:〈論先秦哲學研究中的差異論取向——基於當代英美學者視角的考察〉,
        《學術研究》第7期,2012年。
劉單平、曾振宇:〈他者視域下的儒學經典:《孟子》英譯本比較研究〉,《孔子研
         究》第4期,2011年。
劉玉寧:〈對葛瑞漢和陳漢生先秦哲學「理性」的考察〉,《孔子研究》第6期,
         2007年。
趙清文:〈儒家倫理是「角色倫理」嗎?〉,《學術界》第175期,2012年12月。
趙法生:〈孟子性善論的多維解讀〉,《孔子研究》第6期,2007年。
蔡世昌:〈比較哲學視域中的孟子「人性」概念〉,《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第20
         卷第2期,2008年8月。
蕭淳鏵:〈釋孟子書中的命〉,《孔孟月刊》第28卷第9期,1990年5月。
謝君直:〈郭店楚簡的〈窮達以時〉所蘊含的義命問題〉,《東吳哲學學報》第
         15期,2007年2月。
戴璉璋:〈儒家天命觀與其涉及的問題〉,《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十周年紀念文集》,1999年12月。
韓振華:〈從宗教辨難到哲學論爭--西方漢學界圍繞孟子「性善」說的兩場論
         戰〉,《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240期,2012年6
         月。
韓振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方漢學界關於孟學的三次爭論〉,《中南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14年4月。
韓國茹:〈非超越的宗教──安樂哲古典儒學宗教性思想探析〉,《社會科學戰線》
         第8期,2009年。
顧紅亮:〈孟子性善說的他者哲學詮釋〉,《孔孟月刊》第44卷7、8期,2006
         年4月。
諶中和:〈從殷周天道觀的變遷談周人尚德與殷人尚刑〉,《哲學與文化》第11期,
         2000年1月。
盧興:〈牟宗三與勞思光儒學觀之比較〉,《齊魯學刊》第5期,2008年5月。



肆、學位論文

李美燕:《孟子內聖之學中「心」、「性」、「天」、「命」觀念的研究》,臺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9年。
李凱:《孟子的詮釋思想》,山東:山東大學中國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林玫玲:《先秦哲學「命論」思想之探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7
         年。
林佩儒:《先秦德福觀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林淑燕:《孟子生命哲學之探析—以「心、性」為核心》,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
         碩士論文,2010年。
姜達:《原始儒家的基礎倫理學——從海德格基礎存有學重塑儒學詮釋架構的一
         項試探》,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洪櫻芬:《人的實現-論雅斯培「存在」的實現與孟子「人性」的實現》,臺北:
         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洪岱暄:《孔孟儒學義命關係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張怡琦:《孟子心性義理之探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羅雅純:《朱熹與戴震孟子學之比較研究 ──以西方詮釋學所展開的反思》,臺
         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黃稚真:《孟子的道德哲學—「心、性、天」之形上論據與道德實踐》,臺北:輔
         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黃華彥:《不同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從社會學觀點論牟宗三以及郝大維和
         安樂哲在中西文化類型學論述上之差異》,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7年。
曾春蓮:《比較視域中的中國哲學--安樂哲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中國哲學
         系博士論文,2012年。
楊鶴瀾:《美國漢學家安樂哲的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年。
楊柳:《人性與修養——孟子性善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系
         博士論文,2011年。
廖曉煒:《孟子性命之辨探析》,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傑:《葛瑞漢的關聯思維之再詮釋——以《論道者》為例》,上海:上海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2014年。
鄭雅憶:《《孟子》「心」「性」「情」「才」概念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
         碩士論文,2012年。
鄭哲易:《從能所主客架構解釋《孟子》中的義命問題》,臺北:政治大學政治學
         系碩士論文,2012年。
謝爾遜:《葛瑞漢關于先秦思想的研究——以《論道者》為例》,廣州:中山大學
         中國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蘇彥蓁:《康德、孟子與荀子人性論比較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
         2011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