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1201014250600
DOI 10.6846/TKU.2010.01303
論文名稱(中文) 後冷戰時期中國參與東南亞區域組織之策略
論文名稱(英文) China's Strategy towards Southeast Asia Reg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蔡孟君
研究生(英文) Meng-Chun Tsai
學號 79424001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16
論文頁數 20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漢
委員 - 陳鴻瑜
委員 - 顏建發
關鍵字(中) 東南亞國協
東亞峰會
權力平衡
睦鄰外交
關鍵字(英) ASEAN
East Asia Summit
Balance of Power
Good-Neighbor Diploma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與東協在2009年8月簽署「投資協議」之後,象徵著雙方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過程完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按預定時程在2010年啟動。從1978年中共十三大確立「改革開放」方向迄今,中國的外交戰略從過去的孤立與不結盟,轉向務實對外開放,進而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希望融入國際社會而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對於主導區域事務的意願與信心都增強。
對中國而言,東南亞具有地緣政治上的關鍵性。與鄰國的經濟合作有利於彼此發展,更可合力因應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等經濟打擊;另外,透過區域整合建構出具影響力的「東亞秩序架構」,則及全亞洲之力即足以抗衡美國霸權;再者,透過合作所帶來的穩定,讓中國贏得發展的時間與空間,可實現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重大戰略目標,甚至可迫使台灣回到統一的軌道上。目前,中國透過與東南亞的雙邊與多邊合作,建構起包括「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東協加三」、「東亞峰會」、「東協區域論壇」等合作機制,甚且進一步朝向東亞區域整合發展,對區域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針對中國對東南亞的戰略意圖與睦鄰外交作為,本文將以現實主義與權力平衡之角度,研析中國上述戰略之內涵與策略,探究東南亞國家及區域大國對中國崛起之認知與相應戰略,以及中國與東南亞的主要行為者在「東亞峰會」平台上的互動過程,瞭解中國睦鄰外交之成效、及面臨之挑戰,並就台灣在中國之戰略佈局下之角色與可操作策略進行探討。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he strategy and patterns of China’s involvement in regional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ASEAN polic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The study focuses on China’s Strategic participation in several AESAN-initiated and –driven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 namely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ARF), AESAN-China cooperation, the ASEAN Plus Three and East Asia Summit.
Since the Chinese Communists establishe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direction in 1978, China had gradually abandoned the diplomatic isolation and non-aligned, and became pragmatic, open and more active in involve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China is devoted to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become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for the lead of regional affairs. China’s perceptions and policies toward reg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going through significant changes, from caution and suspicion to optimism and enthusiasm. Beijing now views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 as useful diplomatic platforms that can be utilized to advance its own regional policy objectives.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expanding political influence, distinctive diplomatic voice, and increasing involvement in regional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 are key developments in Asian affairs. Bilaterally and multilaterally, Beijing’s diplomacy has been remarkably adept and nuanced, earning praise around the region. As a result, most nations in the region see China as a good neighbor, a constructive partner, a careful listener, but also a possible regional hegemon and powerful military threat. Therefore the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tend to adopt both the “flexible hedge” and “soft balancing” strategies toward China to obtain the benefit from cooperation and avoid being marginaliz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提要…....…………………………………………………i
英文提要…………………………………………………………ii
目次………………………………………………………………iii
圖目錄……………………………………………………………iv
表目錄……………………………………………………………v
附件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4
第三節 研究範圍.………………………………………………15
第四節 文獻回顧.………………………………………………16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36
第二章 中國對東南亞的戰略構想與政策
第一節 後冷戰初期的戰略構想與政策………………………39
第二節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戰略構想與政策……........59
第三節 911事件之後的戰略構想與政策……………………..69
第四節 小結……………………………………………….....83
第三章 後冷戰時期東南亞區域組織之變遷
第一節 區域性國際組織之發展………………………………88
第二節 東南亞區域組織之發展與變遷………………………98
第三節 中國對東南亞區域組織之認知與態度……………..115
第四節 小結…………………………………………………..122
第四章 中國在「東亞峰會」中的角色
第一節 東亞峰會之形成背景…………………………………126
第二節 中國參與「東亞峰會」之策略………………………139
第三節 中國與東亞權力結構的轉變…………………………145
第四節 小結……………………………………………………165
第五章  結論…………………………………………………168
附件與參考文獻………………………………………………175
圖目錄
圖1-5-1 研究架構圖……………………………………………37
圖2-4-1(A) 2001-2005年東協前十大直接外資來源國家...87
圖2-4-1(B) 2006-2008年東協前十大直接外資來源國家…87
圖3-1-1 各類東亞主義內涵關聯圖.......................95
表目錄
表2-1-1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建交時間表………………………47
表2-1-2 冷戰後中國東南亞國家官員互訪情形………………47
表2-1-3 南沙群島主權爭端國佔領島礁表……………………56
表2-1-4 冷戰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貿易額……………………58
表2-2-1 中國與東南亞六國雙邊合作聯合聲明之內容………61
表2-2-2 東協國家與南海利益相關國對南沙主權爭端之立場..65
表2-2-3  1993-2002年東協與中國雙邊貿易額………………68
表2-3-1-A  2001-2008年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額(東協的統計)..80
表2-3-1-B  2001-2008年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額(中國的統計)…80
表2-3-2 中國與東協關係發展大事記…………………………126
表3-1-1 區域主義類別及其差異………………………………91
表3-1-2 東亞三大區域主義之比較……………………………96
表3-1-3 東亞主要國家對「東亞共同體」與「東亞貿易區」的看法.…97
表3-2-1 冷戰後東南亞各國國內生產總值………………………101
表3-2-2 金融風暴對東協國家經濟之衝擊………………………103
表3-2-3 東協的大國平衡作為……………………………………108
表3-3-1冷戰後中國對區域經濟組織的參與及角色演變………120
表3-3-2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多邊合作機制………………………121
附件表
附件1:《中國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175
附件2:《南海各方行為宣言》…………………………………178
附件3:《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聯合宣言》—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180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丁偉等著,《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五南出版社(台北),2007年。
2.王志民等著,《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政治因素及中國的對策》,世界知識出版社(北京),2009年。
3.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唐山出版社(台北),2000年。
4.王冠雄,《南海諸島爭端與漁業共同合作》,秀威資訊(台北),2002年。
5.田弘茂主編,《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業強出版社(台北),1996年。
6.伍貽康等著,《三足鼎立?全球競爭體系中的歐美亞太經濟區》,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2001年。
7.朱聽昌等編,《中國周邊環境與安全戰略》,時事出版社(北京),2002年。
8.朱松柏編,《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台北),2003年。
9.朱陽明主編,《亞太安全戰略論》,軍事科學出版社(北京),2000年。
10.江啟臣、洪財隆編,《東亞經濟整合趨勢論叢》,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台北),2009年。
11.李威儀譯,毛思迪(Moisher, Steven W.)著,《中國新霸權--中國的企圖:支配亞洲及世界(Hegemon: China’s Plan to Dominate Asia and the World)》,立緒文化(台北),2001年。
12.宋愛群譯,懷特(Martin Wight)著,Hedley Bull, Carsten Holbraad 編,《權力政治(Power Politics)》,世界知識(北京),2004年。
13.宋鎮照,《東南亞區域研究與政治經濟學:現狀、議題、發展與研究方法》,海峽學術出版社(台北),2007年。
14.宋鎮照,《臺灣與亞太之政治經濟:秩序、定位、挑戰與出路》,海峽學術出版(台北),2004年。
15.余忠勇等譯,《2001-02戰略亞洲:權力與目的》,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台北),2002年。
16.何大明譯,黎安友(Andrew J. Nathan)、陸伯彬(Robert S. Ross)著,《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麥田(台北),1998年。
17.阮宗澤,《中國崛起與東亞國際秩序的轉型》,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年。
18.金燦榮主編,《多邊主義與東亞合作》,當代世界出版社(北京),2006年。
19.周永生,《經濟外交》,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2004年。
20.周煦編,《後冷戰時期中共對外政策》,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台北),1994年。
21.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2版,五南(台北),2004年。
22.林金枝編,《華僑、華人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1993年。
23.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五南出版社(台北),2007年。
24.胡宗山,《國際關係理論方法論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北京),2007年。
25.胡鞍鋼、門洪華編,《中國:東亞一體化新戰略》,浙江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9月。
26.胡樹祥編,《中國外交與國際發展戰略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9年。
27.曹雲華、唐翀,《新中國-東盟關係論》,世界知識(北京),2005年。
28.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93年。
29.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山東人民出版社(山東),2004年。
30.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與現勢》,晶典文化(台北),2004年。
31.張蘊嶺主編,《未來10-15年中國在亞太地區面臨的國際環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3年。
32.張蘊嶺編,《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8年。
33.趙晨,《東南亞國家聯盟—發展成立同主要大國的關係》,中國物資出版社(北京),1994年。
34.趙春山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中華歐亞基金會(台北),2006年。
35.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時事出版社(北京),2004年。
36.陳欣之,《東南亞安全》,生智文化/台北,1999年。
37.陳怡仲等譯,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全球政經濟--掌握國際經濟秩序(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桂冠(台北),2004年。
38.陳奕平,《依賴與抗爭—冷戰後東盟國家對美國戰略》,世界知識(北京),2006年。
39.陳鴻瑜,《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渤海堂(台北),1997年。
40.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台北),1997年。
41.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國立編譯館(台北),1997年。
42.韋民,《民族主義與地區主義的互動--東盟研究新視角》,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年。
43.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月旦出版社(台北),1999年。
44.葉自成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出版社(北京),1998年。
45.鄭宇碩編,《後冷戰時期的中國外交》,天地圖書公司(香港),1999年。
46.翁明賢,《國際組織新論》,五南(台北),1995年。
47.蔡東杰,《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五南(台北),2007年。
48.陸建人編,《東盟的今天與明天:東盟的發展趨勢及其在亞太的地位》,經濟管理出版社(北京),1999年。
49.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北京),2004年。
50.國玉奇譯,B.П.丘德諾夫(俄)著,《地緣政治學與世界秩序》,重慶出版社(重慶),2007年。
51.國防部史編局譯,〈中共、美國及東亞安全政策》,《亞太安全譯文彙輯-Ⅰ》,國防部史編局(台北),1997年。
52.蔡瑋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國立政治大學(台北),2005年。
二、外文書籍
1.Acharya, Amitav,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Routledge (NY), 2001.
2.Balassa, Bel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Richard D. Irwin Ltd. (US), 1961.
3.Carr, Edward H.,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 A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cmillan and Company Ltd.(UK), 1962.
4.Chufrin, Gennady, ed., ASEAN-Russia Relations, ISEAS (Singapore), 2006.
5.Collins, Allen, The Security Dilemmas of Southeast Asia, ISEAS(Singapore), 2000.
6.Devare, Sudhir T.,India & Southeast Asia: Towards Security Convergence, ISEAS (Singapore), 2006.
7.Fawcett ,Louise and Hurrell, Andrew, eds.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Y.), 1995.
8.Gilpin, Rober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US), 1987.
9.Grant, Richard L., ed.,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to the 21st Century, CSIS(U.S.),1993.
10.Gray, Colin S. & Sloan, Geoffrey ,eds., Geopolitics: Geography and Strategy, Frank Cass Publishers(UK), 1999.
11.Harding, Harry, ed.,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1980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2.Hettne, Björn, András Inotai, and Osvaldo Sunkel, eds., Globalism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Palgrave McMillan Press, Ltd., 1999.
13.Hsiao ,Hsin-Huang & Ling ,Cheng-Yi ed.,Rise of China, Routledeg (London), 2009.
14.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Ross Robert S. ,ed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Routledge(UK), 1999.
15.Mansfield, Edward D. & Milner, Helen V., ed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Y), 1997.
16.Nye, Joseph S. Jr., ed., 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 Little Brown & Company (U.S.), 1968.
17.Nye, Joseph S. Jr.,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Longman(U.S.), 2000.
18.Mahan, Alfred Thayer,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Little Brown and Company(U.S.), 1890.
19.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4th ed., Alfred A. Knopf Press(NY),1967.
20.Percival, Bronson, The Dragon Looks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New Century, 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London), 2007.
21.Russett, Bruce M., 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s: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logy, Rand Mcnally & Company (U.S.), 1967.
22.Secerino, C. Rodolfo,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SEAS(Singapore), 2006.
23.Shambaugh, David,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U.S.), 2005.
24.Shinn, James, ed., Weaving The Net ,Conditional Engagement with China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NY), 1996.
25.Stoessinger, John G., The Might of Nation: World Politics in Our Time, Random House (U.S.), 1975.
26.Sutter,, Robert G., Chinese Policy Priorit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U.S.), 2000.
27.Tellis, Ashley J. and Wills, Michael eds., Strategic Asia 2004-05,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U.S.), 2004.
28.Tellis, Ashley J., ed., Strategic Asia 2007-08, National Bureau of Asia Research (U.S.), 2007.
29.Tellis, Ashley J., ed., Strategic Asia 2008-09, National Bureau of Asia Research(U.S.), 2008.
30.Waltz ,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S.), 1979.
31.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Y), 1959.
三、中文期刊
1.王慧媞,〈冷戰後區域性國際組織的特點及其作用〉,國際政治,1999年第5期,頁42-46。
2.卡斯楚(Renato Cruz De Castro),雷衍華譯,〈從東南亞視角看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一個新興合作型強國前景的探討〉,南洋問題研究,2005年第2期,頁1-15
3.田中青,〈東亞合作與中國戰略利益〉,當代亞太,2003年第5期,頁41-46。
4.石之瑜,〈懲越戰爭與中共對現狀的接受〉,共黨問題研究,22卷第1期,1996年1月,頁72-77。
5.江啟臣,〈2000年後亞太區域架構的發展與演變:兼論對台灣的政治經濟意涵〉,全球政治評論,第21期,2008年1月,頁83-106。
6.江啟臣,〈澳洲亞太共同體構想的戰略虛實〉,太平洋企業論壇簡訊,2008年 6月號,頁6-7。
7.何曜,任曉,〈均勢理論反思—兼論國際政治研究方法論〉,美國研究,1997年第3期,頁104-120。
8.李文志、蕭文軒,〈大湄公河流域爭霸戰:大湄公河經濟合作的推展及其戰略意涵〉,台灣東南亞學刊,第2卷第1期,2005年,頁83-125。
9.李勵圖,〈東協與南海爭議〉,國家政策雙周刊,第96期,1994年10月,頁14-15。
10.李國雄,〈「中國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分析〉,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2005年4月,頁14-19。
11.李國雄,〈東協安全機制的演變與區域秩序〉,問題與研究,第34 卷第9 期,1995年9 月,頁21-40。
12.李瓊莉,〈東亞「新區域主義」的發展對APEC的影響:從東亞高峰會觀之〉,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3期,2005年12月,頁33-43。
13.李瓊莉,〈「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發展動向與我國的參與〉,戰略安全研析,第32期,2007年12月,頁33-36。
14.宋興洲,〈東南亞國協與區域安全〉,全球政治評論,第25期,2009年1月,頁1-52。
15.宋鎮照,〈解析後冷戰時期東協對外政經發展策略〉,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4 期,1997年10月,頁34-60。
16.宋鎮照,〈台海兩岸與東南亞國家之關係與策略〉,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5期,1996年5月,頁15-28。
17.宋鎮照,〈從全球化與區域化分析東協的台海兩岸發展策略選擇〉,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151-187。
18.宋鎮照,〈中共與東協雙贏共識的契機與變數〉,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69期,1997年7月,頁4-5。
19.吳祖田,〈「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與回顧〉,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8期,1998年8月,頁35-48
20.吳玲君,〈美國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經濟與政治的互動關係〉,美歐月刊,第10卷第7期,1995年7月,頁40-52。
21.吳玲君,〈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 卷第2期,2007年4-6月,頁117-139。
22.吳玲君,〈東協國家APEC政策的政經因素〉,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3期,2000年3月,頁39-55。
23.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5期,2005年9-10月,頁1-27。
24.吳玲君,〈權力優勢變化與APEC的發展〉,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6期,2009年3月,頁25-32。
25.門洪華,〈壓力、認知與國際形象—關於中國參與國際制度戰略的歷史解釋〉,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4期,頁17-22。
26.金榮勇,〈形成中的東亞共同體〉,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2005年5-6月,頁33-56。
27.金榮勇,〈東亞金融風暴對東協組織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1999年2月,頁55-68。
28.金榮勇,〈東南亞金融風暴的起因、影響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1期,1998年1月,頁1-15。
29.金榮勇,〈亞洲金融風暴與東亞經濟安全體系之建立〉,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1期,2000年1月,頁1-14。
30.倪峰,〈論東亞地區的政治、安全結構〉,美國研究,2001年第3期,頁1-17。
31.范錦明,〈日本倡議成立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省思〉,日本通產政策,1999年6月號,頁10-12。
32.施子中,〈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中共外交戰略之轉變〉,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期,2007年1月,頁8-12。
33.徐郁芬、楊昊,〈東亞高峰會成立的區域意涵與台灣的因應之道〉,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年6月,頁86-99。
34.侯敏耀,〈ASEAN+3 and China-Australia FTA〉,澳洲研究,第6期,2005年,頁41-82。
35.馬燕冰,〈東盟:下一步怎麼辦〉,世界知識,2009年第2期,頁44-45。
36.郝培芝,〈亞歐會議形成的結構性動力與意義:從新區域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1-2月,頁125-144。
37.紀蒨樺,〈從建構主義看東南亞國協對南海問題之策略〉,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1期,1993年12月,頁149-157。
38.唐世平,〈理解中國的安全戰略〉,國際政治研究,2002年第3期,頁128-135。
39.唐世平,〈再論中國的大戰略〉,戰略與管理,第47期,2001年8月,頁29-37。
40.唐世平、張蘊嶺,〈中國的地區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6 期,頁8-13。
41.郤清良,〈小國大外交—新加坡大國平衡戰略的形成與演變〉,東南亞縱橫,2005年第1期,頁7-11。
42.喻常森、王妃燕,〈中美關係正常化後東盟國家對華外交戰略之調整〉,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頁62-66。
43.郭清水,〈中國參與東盟主導的地區機制的利益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頁53-59。
44.莊禮偉,〈中國國際戰略中的東盟課題〉,當代亞太,2003年第6期,頁21-24。
45.莊國土,〈略論朝貢制度的虛幻:以古代中國與東南亞的朝貢關係為例〉,南洋問題研究,2005年第3期,2005年9月,頁1-8。
46.黃東煬,〈我國南向政策成效的回顧與展望〉,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2期,頁41-60。
47.張小明,〈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歷史演變:模式與過程〉,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頁57-71。
48.張雅君,〈中共反恐外交之實踐與成效〉,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2005年3月
49.張錫鎮,〈中國同東盟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當代亞太,1999年第2期,頁26-29。
50.張潔,〈中國能源安全中的麻六甲因素〉,國際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頁18-27。
51.湯紹成,〈1996年曼谷「亞歐會議」的後續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3期,1998年3月,頁35-44
52.陸建人,〈論中國的區域合作政策〉,當代亞太,2005年第10期,頁3-10。
53.莫大華,〈後冷戰時期東協的軍備競賽與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5期,1996年3月,頁51-64。
54.莫大華,〈澳洲參與「五國防禦安排」對東南亞區域安全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9期,1998年9月,頁19-30。
55.曹雲華,〈日本的大戰略:地區主義還是雙邊主義〉,日本學刊,1996年第1期,頁16-29。
56.曹英偉、李萍,〈俄羅斯的東亞政策探究〉,西伯利亞研究,第32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63-65。
57.陳世民,〈何謂「更貼近亞洲的日本」?〉,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第6期,2009年10月,頁19-21。
58.陳牧民,〈當和平崛起遇上台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1-26。
59.陳鴻瑜,〈東協對中共的政策〉,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19期,1995年8月,頁8-10。
60.陳鴻瑜,〈2005年東亞峰會評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期,2006年1月,頁5-11。
61.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第11期,1999年12月,頁145-180
62.楊志恆,〈中共與南海周邊主要國家的軍事交流〉,國家政策雙周刊,169期,1997年7月,頁6-8。
63.楊昊,〈新憲章規範下的東協區域主義:回顧與展望〉,台灣東南亞學刊,第5卷第1期,2008年,頁147-179。
64.楚樹龍,〈冷戰後中國戰略思維的發展〉,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9期,頁11-15。
65.趙文衡,〈經濟組織中的政治議題--由APEC建制化爭議談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3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18-24。
66.喬林生,〈福田主義與日本的東盟外交〉,日本研究,2007年第2期,頁60-64。
67.翟文中,〈南海爭議的緣起 現況與解決-(上)〉,海軍學術月刊,第39卷第8期,頁4-8。
68.翟崑,〈中國東盟共創和平與繁榮的未來〉,中國-東盟博覽,2007年第10期,頁40-47。
69.謝恩年,〈中國安全觀及其對東協認知之演變〉,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4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1-34。
70.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2001年6月,頁201-222。
71.廖舜右,〈東亞區域經濟戰略情勢之雙元取向〉,全球政治評論,第20期,頁1-24。
72.鄭柏舟,〈東協與印度之經濟暨貿易合作關係〉,東南亞經貿研究投資季刊,第26期,2004年12月,頁1-12。
73.顏建發,〈回應中國南向戰略之對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49-63。
74.蔡增家,〈日本與東協關係之轉變〉,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2期,2005年3-4月,頁103-129。
75.蔡東杰,〈東北亞區域安全結構下日本角色分析〉,亞太研究通訊,第5期,2007年7月,頁127-140。
76.蔡東杰,〈印度東進政策下的東南亞角色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第4卷第2期,2007年10月,頁3-24。
77.顧長永,〈中共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69期,1997年7月,頁2-3。
78.蘇浩,〈地緣重心與世界政治的支點〉,現代國際關係,第174期,2004年4月,頁54-61。
79.蘇長和,〈周邊制度與周邊主義—中亞區域治理中的中國途徑〉,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1期,頁7-14。
四、外文期刊
1.Bowles, Paul, “ASEAN, AFTA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Pacific Affairs, Vol. 70, No. 2, 1997, pp.219-233.
2.Buszynski, Leszek, “ASEAN’s New Challenges ”, Pacific Affairs, Vol.70, No.4, Winter 1997-1998, pp.555-577.
3.Buszynski, Leszek, “Russia and Southeast Asia: A New Relationship”,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8, No.2, pp.276-296.
4.Feinberg, Richard, "Seeking Balance: Two Decades of the APEC Forum," Global Asia, Vol.3, No.1, pp.1-13
5.Goldstein, Avery,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s Emerging Choice”,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8, 2001, pp.835-864.
6.Heller, Dominik, “The Relevance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for Regional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Nol.27, No.1, 2005, pp.123-145.
7.Layne, Christopher, “From Preponderance to Offshore Bal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2, no. 1, Summer 1997, pp.86-124.
8.Lee, Lai To,”East Asian assessments of China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3, No.2, 1997, pp.251-262.
9.Medeiros, Evan S.& Fravel, M. Taylor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82, Issue 6, Nov/Dec 2003, pp.22-35.
10.Pape, Robert A., “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0, No.1, Summer 2005, pp.7-45.
11.Segal, Gerald, “East Asia and the “Constrainment’ of Chin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4, Spring 1996, pp.107-135.
12.Severino, Rodolfo C.,〈ASEAN Beyond Forty: Toward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9, No.3, 2007, pp.406-423.
13.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 No.3, 2004, pp.64-99.
14.Storey, Ian James, “Living with the Colossus:How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Cope with China”, Parameters, Winter 1999-2000, Vol.29,Issue 4, pp.111-115.
15.Toshi Yoshihara and James Holmes, “Command of the Se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rbis,Fall 2005,Vol.49, No.4, pp.677-693.
五、學位論文、研究報告與研討會論文
1.江啟臣,〈東亞區域主義對APEC的影響〉,《「世局變化下的APEC與我國參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台北),2005年12月20日。
2.吳素馨,〈後冷戰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國協合作夥伴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2001年。
3.宋燕輝,〈南海地區安全戰略情勢之發展與現況〉,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台北),2003年3月29日。
4.林正義,〈論文評論:21 世紀初期中國與東盟的關係〉,「新世紀‧新發展‧新願景─亞太情勢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台北),2001年9月25日。
5.林正義,〈十年來南海島嶼聲索國實際作法〉,「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與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台北),2003年3月29日。
6.林若雩,〈台灣在東亞區域整合的危機與挑戰〉,「東亞區域整合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遠景基金會(台北),2005.11.23-24,頁120。
7.洪淑芬,〈2005國際情勢報告〉,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台北),2006年1月。
8.徐郁芬,〈東亞內自由貿易區之建構與實踐:一個新區域主義的分析途徑〉,「2005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10月1-2日。
9.楊志恆,〈中共對東南亞的戰略安全佈局〉,《政策報告No.920009--中共南亞、東南亞睦鄰政策對兩岸關係之影響》,中華歐亞基金會(台北),2003年9月。
10.施偉仁、楊昊,〈東亞地區微型區域主義的發展:以湄公河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建構為例〉,「2005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政治學會(台北),2005年12月1-2日。
11.黃奎博,〈中共與東協未來之政經關係〉,《政策報告No.920009-中共南亞、東南亞睦鄰政策對兩岸關係之影響》,中華歐亞基金會(台北),2003年9月。
12.黃奎博,〈美國的亞太政策〉,「2002年美國亞太政策展望」座談會發言稿,遠景基金會(台北),2002年3月21日。
13.張耀徽,〈從大國外交格局與東協規範分析中國的東南亞戰略選擇〉,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4.潘宜澤,〈東亞區域變遷與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之形成〉,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5.蔡政文,〈南海情勢發展對我國國家安全及外交關係影響〉,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RDEC-REC-089-033),2001年11月。
16.蔡宏明,〈台灣開展全球策略聯盟佈局的挑戰與對策〉,「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經濟部,2005年2月。
17.謝福進,〈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東協的戰略安全關係〉,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18.Blumenthal, Dan & Friedberg, Aaron,”An American Strategy for Asia”,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U.S.), Jan 12, 2009.
19.Emmers, Ralf, “Maritime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trategic and Diplomatic Status Quo”, Institute of Defence and Strategic Studies(IDSS) ,Working Paper, No. 87 , September 2005.
20.Gill, Bates, Green, Michael, Kiyoto Tsuji, &Watts, William,“Strategic Views on Asian Regionalism: Survey Results and Analysis”, CSIS, Feb 2009.
21.Kurlantzick, Joshua, ”China’s Charm: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 Policy Brief No.47,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June 2006.
22.Iida, Masafumi, ed.,”China’s Shift: Global Strategy of the Rising Power”, Joint Research Series No.3,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IDS)(Japan),2009.
23.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7)”,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 May 23 2007.
24.Tsunekawa, Jun, ed.,”The Rise of China: Responses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Japa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IDS)(Japan), April 2009.
25.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 September 2002.
六、中文與外文報紙
1.人民日報,〈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1978年12月22日通過)〉,1978.12.24,第1版。
2.人民日報,胡錦濤,〈十七大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2007.10.25,第1版。
3.人民日報,張蘊嶺,〈東亞合作的發展及其意義〉,2003.03.28,第3版。
4.人民日報,〈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1992.10.21,第3版。
5.人民日報,〈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2005.09.15,第1版。
6.人民日報,社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2006.08.24,第1版。
7.人民日報,〈美國亞洲外交位置前移〉,2009.02.20,第3版。
8.人民日報海外版,陸建人,〈東亞合作 10+3是主管道〉,2007.01.13,第1版。
9.人民日報海外版,翟崑,〈從東亞合作看統籌兼顧〉,2007.11.23,第1版。
10.中國時報,〈緬甸棄權 東協峰會菲接辦〉,2005.07.27,A11版。
11.中國時報,林若雩,〈東亞新區域主義形成〉,2005.12.14,A15版。
12.中國時報,〈美日同盟關係 擴及印澳〉,2007.05.03,A5版。
13.中國時報,〈日本、東協東京宣言,致力擘建東亞共同體〉,2003.12.13,A11版。
14.中國時報,〈東協加三擬發展為東亞高峰會或東亞自由貿易區 吳作棟:台灣可被考慮納入〉,2000.11.26,A3版。
15.中國時報,梁東屏,〈東亞峰會 美國止步 中國當家〉,2005.11.14,A13版。
16.中國時報,〈東亞峰會參拜效應 溫家寶遇小泉 就是不說話〉,2005.12.13,第A13版。
17.中國時報,〈十年內 日與東協簽經合協定〉,2002.11.05,A2版。
18.中國時報,〈分析師:簽訂兩岸經合協議 有助東協貿易〉,2009.03.04,A12版。
19.工商時報,社論,〈東亞自由貿易區構想凸顯出的國際政經戰略〉, 2000.11.17,第3版。
20.台灣時報,〈溫家寶:東亞共同體有可能實現〉,2009.10.25,第11版。
21.自由時報,〈東協十加六 亞太催生共同體〉,2009.10.26,第A08版。
22.自由時報,〈日眾議員:東亞共同體 不應排台〉,2009.11.19,A02版。
23.青年日報,〈泰支持東帝汶2012年成東協會員〉,2009.01.13,第5版。
24.青年日報,蔡裕明,〈澳洲強化南海戰略 五國聯防協定功能轉型〉,2009.07.12,第3版。
25.青年日報,〈謝明輝:東亞經濟區域整合在即 簽署協議有其迫切與必要性〉,2009.03.03,第2版。
26.青年日報,〈澳洲提議創立亞太共同體 亟求強化區域影響力〉,2008.09.07,第3版。
27.國際金融報,張頎,〈東亞離自由貿易還有多遠〉,2002.12.11,第4版。
28.經濟日報,〈日與東協自由貿易區,十年內建立〉,2002.09.14,第4版。
29.解放軍報,張文木,〈國力‧資源‧海權〉,2006.02.14,第6版。
30.聯合報,〈東協簽憲章 邁向歐盟化〉,2007.11.21,第15版。
31.The Strait Times, S. Pushpanathan, “Keeping the Momentum Going,” 2005.12.29, p.28.
七、官方網站
1.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2.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gzly.mofcom.gov.cn
6.中華人民共和國「東亞思想庫網絡網站」,http://www.neat.org.cn/chinese/gywm/index.php?topic_id=001004
7.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http://www.ctasc.org.tw
8.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9.APEC, http://www.apec.org
10.ASEAN Secretariat, http://www.aseansec.org
11.Asian Development Bank, http://www.adb.org
12.Secretary of State, U.S., http://www.state.gov
13.the White House, U.S., http://www.whitehouse.gov
八、中文及外文網站資料
1.BBC中文網,〈越南巨資訂購俄國潛艇和戰機〉,2009.12.16,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09/12/091216_vietnam_russia_submarines.shtml
2.BBC中文網,〈亞太安全會議 美中印為討論焦點〉,2007.05.31,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00000/newsid_6707700/6707787.stm
3.人民網,〈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2004.04.24,http://www.people.com.cn/BIG5/qiche/2466687.html
4.人民網,〈胡錦濤: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亞洲〉,2002.04.24,http://past.people.com.cn/BIG5/shizheng/16/20020424/716864.html
5.人民網,〈商務部:今年中國-東盟貿易額將突破1000億美元〉,2004.10.21,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7/2934956.html
6.人民網,〈中國將加入泛亞鐵路網 總長81000公裡聯通28國〉,2006.04.13,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8/4294908.html
7.大紀元,〈澳洲總理亞太共同體構想涵蓋台灣〉,2008.06.12,http://www.epochtimes.com.au/b5/8/6/12/n2151881.htm
8.大紀元,〈東亞峰會考慮俄羅斯入會問題 現仍有爭議〉,2006.07.26,  http://epochtimes.com/b5/6/7/26/n1399741.htm
9.大紀元,〈台經濟部:台菲經濟走廊有助台商打進東協市場〉,2005.12.08, http://www.epochtimes.com/gb/5/12/8/n1147592.htm
10.中央社,〈東協憲章生效 7年邁向共同體將面臨諸多挑戰〉,2008.12.28,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SearchDate=&pNewsID=200812280205
11.中央社,〈APEC推動亞太自貿區進程仍在研究階段〉,2009.02.20,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SearchDate=&pNewsID=200902200311
12.中央社,〈東亞高峰會擬與區域機制發展更大共同體〉,2009.10.25,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0910250169
13.中央社,〈東協外長提出可參與東亞高峰會的三項條件〉,2005.04.11,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SearchDate=&pNewsID=200504110158
14.中央社,〈東亞峰會宣言尚未獲得共識〉,2005.12.09,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SearchDate=&pNewsID=200512080132
15.中央社,〈日本在東協高峰會推動東亞共同體〉,2009.10.24,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0910240153
16.中央社,〈東亞高峰會擬與區域機制發展更大共同體〉,2009.10.25,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0910250169
17.中央社,〈李顯龍:亞太區新架構應以東協為中心〉,2009.10.26,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0910270008
18.中國水利科技網,〈大湄公河次區域進入實質性開發〉,2002.06.28,http://www.cws.net.cn/CWSnews/newspro/newsview.asp?s=6310
19.中國評論新聞網,〈日中爭主導權 東亞峰會宣言起草起分歧〉,2005-12-06,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6&
kindid=26&docid=100068833
20.中國評論新聞網,〈溫家寶:中國無意謀求東亞合作主導權〉,2005.12.13,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0/7/1/5/100071555.html?coluid=
0&kindid=0&docid=100071555
21.中國評論新聞網,〈楊潔篪:溫家寶今次出訪 取得三大成果〉,2009.10.26,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1/5/0/101115068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15068&mdate=1026084124
22.中國評論新聞網,〈東盟有望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2009.04.09,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9/3/8/2/100938267.html?coluid=
7&kindid=0&docid=100938267
23.中國評論新聞網,〈姜恩柱:中國無意圖與任何國家進行軍備競賽〉,2007.03.04,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1/9/9/100319907.html?coluid
=7&kindid=0&docid=100319907
24.中國評論新聞網,〈美國外交高官首次表態 明確要進東亞共同體〉,2009.10.15,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0/4/5/101104580.html?coluid=7&kindid
=0&docid=101104580
25.中國評論新聞網,〈泰世界日報:日澳簽安全協定 針對中國崛起〉,2007.03.20,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3/1/5/100331582.html?coluid
=7&kindid=0&docid=100331582
26.中國評論新聞網,〈陸克文赴日介紹亞太共同體 計劃將涵蓋台灣〉,2008.06.12,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6/7/0/3/100670364.
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670364
27.中國評論新聞網,〈溫家寶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原則〉,2009.10.25,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1/4/7/101114789.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1114789&mdate=1025170353
28.中國評論新聞網,〈李光耀:維持東亞穩定,須保持中美日三方平衡〉,2009.11.02,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2/2/0/101122021.html?coluid=7&kindid
=0&docid=101122021
29.中國新聞網,〈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道路從未動搖 三戰略最重要〉,2003.11.04,http://chinanews.com/n/2003-11-04/26/364474.html
30.中國新聞網,〈溫家寶表示應研究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2003.10.07,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10-07/26/354368.html
31.中國新聞網,〈溫家寶在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七大倡議〉,2004.11.29, 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4/2004-11-29/26/511066.shtml
32.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洪財隆,〈第三條路? 開放型區域主義 (Open Regionalism) 的緣起、內涵與進展〉,2003.04.16,http://www.ctasc.org.tw/05subject/s_02_02.asp
33.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洪財隆,〈台灣參與「東協加三」才是正道〉,2008年6月2日,http://www.ctasc.org.tw/05subject/s_21_23.asp 
34.多維新聞網,〈中菲越三國攜手勘探南海能源〉,2005.03.29 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gb/MainNews/Forums/BackStage/2005_3_28_22_20_31_938.html
35.李宜靜,〈印度和東協敲定FTA最終文案 預定今年完成簽署〉,2009.08.06,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do/www/readDoc?document_id=101279
36.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網,〈越南對南沙油氣進行招標 中國表示嚴重關注〉,2007.04.10,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2004&Itemid=33
37.林若雩,〈中國在東南亞華文媒體的文化霸權〉,中華歐亞基金會「和平論壇」,2005.11.23,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2:5&webitem_no=1518
38.政大國關中心,「2007年度國際及中國大陸情勢發展評估報告」,2007.01.01,http://iir.nccu.edu.tw/index.php?include=article&id=2279
39.政大國關中心,「2008年度國際及中國大陸情勢發展評估報告」, 2008.01.01,http://iir.nccu.edu.tw/index.php?include=article&id=2310
40.洪財隆,〈台灣參與「東協加三」才是正道〉,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2008.06.02,http://www.ctasc.org.tw/05subject/s_21_23.asp
41.香港財經日報,〈法新社:中國經濟將在兩年內超越日本〉,2009.10.21,http://www.businesstimes.com.hk/a-20091021-39729/1256086603
42.金融時報中文網,〈澳大利亞計畫發展遠程巡航導彈〉,2009.05.05,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6205
43.馬尼拉標準今日報(Manila Standard Today) ,2005.08.06,http://www.manilastandardtoday.com/?page=index
44.星島環球網,〈「日本新加坡論壇」共識 美應加入東亞高峰會〉,2009.02.25,http://www.stnn.cc:82/hot_news/gd_20090225/200902/t20090225_985357.html
45.星島環球網,〈印度與越南簽訂國防協議 展現東進政策〉,2007.07.12,http://www.stnn.cc:82/glb_military/200707/t20070712_574079.html
46.高崇雲,〈中共積極介入東南亞教育之研析〉,中華歐亞基金會「和平論壇」,2005.11.23,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2:5&webitem_no=1517
47.張蘊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協定生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 2005.07.20,http://iaps.cass.cn/XueShuWZ/showcontent.asp?id=357
48.陳柳甯,〈困擾中國的南海爭端〉,軍事文摘,2006.01.23 http://www.jswzmil.com/2006-1/200612394530.htm
49.陳鴻瑜,〈中國對東南亞「經濟外交」之成效與展望〉,中華歐亞基金會,2004.11.25,http://w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30;&webitem_no=991
50.	陳鴻瑜,〈東南亞會成為中國文化霸權下的俘虜嗎?〉,中華歐亞基金會「和平論壇」,2005.1123,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2:5&webitem_no=1519
51.鉅亨網,〈溫家寶:東亞共同體不可能一蹴而就〉,2009.10.26,http://news.cnyes.com/dspnewsS.asp?fi=%5CNEWSBASE%5C20091026%5CWEB1509
52.廖文中,〈中共軍力現代化對亞太地區之影響〉,中華歐亞基金會,2004.06.25,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2:5&webitem_no=823
53.經濟參考報,梁國勇,〈放眼世界著眼亞洲經營東亞〉,2009.11.16,http:// xinhuanet.com/gd/2009-11/16/content_191556.htm
54.新華網,〈中國的發展 亞洲的機遇—在博鼇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2004.04.24,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6/content_1439621.htm
55.新華網,「萬隆會議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宣言」,2004.06.09,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6/09/content_1515866.htm
56.新華網,崔天凱,〈中國在地區安全中的作用〉,2005.08.03,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5-08/03/content_3302169.htm
57.新華網,〈東亞峰會大國外交總動員 親美立場礙峰會〉,2005.12.12,http:// 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2/12/content_3911013.htm
58.新華網,〈胡錦濤在越南國會的演講〉2005.11.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1/01/content_3716199.htm
59.新華網,〈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京舉行 胡錦濤作重要講話〉,2006.08.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8/23/content_4999294.htm
60.新華網,〈普京稱俄羅斯參與亞太一體化進程是戰略選擇〉,2005.11.17,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1/17/content_3796667.htm
61.新華網,〈中國—東盟高級防務學者對話會中方專家呼籲以合作姿態妥善解決南海問題〉,2009.03.30,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30/content_11101913.htm
62.新浪網,〈2009中國外交:著力經營和諧周邊〉,2009.01.01,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101/01525709261.shtml
63.華盛頓觀察週刊,徐琳,〈美日印牽手,中國海軍何處去?〉,2007年第11期,2007.03.28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
1706&charid=2
64.聯合早報,邱震海,〈胡錦濤訪越:中越美微妙互動〉,2005.11.08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sino_us/pages5/sino_us051108.html
65.聯合早報,〈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崔天凱:中國不會利用東亞峰會排擠美國〉,2005.12.01,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sino_us/pages5/sino_us051201.html
66.羅布落格,羅致政,〈專訪張子超文字稿〉,2004.04.16,http://www.wretch.cc/blog/loblog&article_id=1815980
67.Asia Times Online, Charles McDermid, ‘US finger on the pulse’, Mar 3, 2009, http://www.atimes.com/atimes/Southeast_Asia/KC03Ae01.html
68.DefenseNews, Wendell Minnick , ‘China, Thai Spec Ops Forces Train’, 2008.07.15, http://www.defensenews.com/story.php?i=3628257
69.Forbes, ‘UNDP says China's growing economy threatens poorer neighbours’,2006.06.29, http://www.forbes.com/work/feeds/afx/2006/06/29/afx2851015.html
70.PINR, Federico Bordonaro, “Asia's Dawning Multipolar System Increases Australia’s Geopolitical Importance", http://www.pinr.com/report.php?ac=view_report&report_id=509&language_id=1
71.“The Australian-Indonesian Security Agreement -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Research Paper 25, 1995-96, http://www.aph.gov.au/library/pubs/rp/1995-96/96rp25.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