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101200909370900
DOI 10.6846/TKU.2009.00751
論文名稱(中文) 國民小學學童資訊能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Information Competency Required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李弘毅
研究生(英文) Hung-Yih Lii
學號 79410020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05
論文頁數 16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蔡秉燁
委員 - 黃雅萍
委員 - 盧東華
關鍵字(中) 國民核心素養
資訊能力
資訊素養
知識結構
詮釋結構模式
關鍵字(英) Key Competencie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Competency
Knowledge Structures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建構當前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及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階層結構化學習地圖。首先,採用「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架構,針對27項現今「九年一貫國小資訊教育課程分段能力指標」,透過三次德懷術專家諮詢修正,在四個面向、八個子面向暨研究者依子面向說明所劃分之21項標準下,最後共計建構出24項指標。其次,採用問卷調查法,先探討任兩指標間之學習因果關係,再利用「詮釋結構模式」(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ISM)工具來自編半結構問卷,針對德懷術專家群調查,接著彙整結果並繪出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階層結構化學習地圖。
    本研究運用本土理論建構之「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成果,結合並更新現今「九年一貫國小資訊教育課程分段能力指標」,除符合教育部明訂之以基本能力為核心架構,來作為學校教育的課程與教材之修訂原則外,更冀盼藉由學者專家與實務工作者之經驗與意見,使本研究兼顧理論與實務,確實達成九年一貫課程教育改革目標的發展契機,在未來達成個人與團體「成功的生活與健全的社會」之願景。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確認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架構下國小學童所應具備之資訊能力指標。
二、確認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架構下國小學童所應具備資訊能力指標間之學習因果關係。
三、建立台灣國民核心(素養)能力架構下國小學童所應具備之資訊能力階層結 構化學習地圖。
本研究未來研究建議如下:
一、針對研究中遭遇問題之建議:
  (一) 本研究採用「全方位的國民核心能力(素養)之教育研究」之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架構,其他研究者亦可選擇經南北兩區專家座談會結論所建議之三個面向的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作為架構。由於兩者面向內容有所不同,亦建議採用結合兩者之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架構。
  (二) 本研究採用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由於能力指標篩選方式嚴格,建議最後再採用研討會或座談會方式,針對專家群能力指標意見相左之處,再當面加以澄清。
  (三) 建議以專家訪談方式取代本研究第二部分之問卷調查。
  (四) 有些能力指標不易明確區分出其學習年級區塊,甚至出現有連續跨年級學習或中止現象。因此,能力指標須更具體化或整體考量。此外,針對區分學習年級區塊時,所發現之國小學童資訊能力呈現M型社會現象,建議實施國小學童資訊能力之學力測驗及補救教學等配套措施,以謀求改善。
  (五)後續應進行國小學童資訊能力實證調查研究,以明瞭資訊教師對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之看法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應用本研究之建議:
  (一)建置學習資源網站與分級制網路學習社群並作為國小學童資訊能力培育依據。
  (二)作為國小學童資訊能力評鑑依據並擬定資訊能力檢核表與定期調查國小學童資訊能力現況。
  (三)參照本研究發展學術論壇並規劃證照制度。
英文摘要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at elementary school , and to draw hierarchy attributes of the leanning map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priority relation between any two indicators in learning order.  First,using framework of “Taiwanese Key Competencies” which focus on 27 indicators of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Competence Indicators or Benchmark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fter three surveys using Delphi technique on experts’ opinions 24 competence indicators were generalized under 4 sections, 8 categories, and 21 standards which the author concluded from 8 categories.
     Secondl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nclud the priority relation between any two indicators, and then us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to compile a semi-structural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 to draw hierarchical attributes of the leanning map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 
     This study apply the result of local theory “Taiwanese key competencies” to integrate, and then to update “Grade 1-9 Curriculum Competence Indicato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Not only did the study conform to the Core framework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establish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being the principles of adjusting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but also we expect that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provide their experiences and opnions which can incorporate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is stud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rade 1-9 Curriculum education reform and to futher accomplish the vision of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in the future.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A. To develop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aiwanese Key Competencies.
B. To clarify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any two Inform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priority in learning order.
C. To draw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f attribute in the leanning map based on Taiwanese Key Competencies at elementary school.
The suggestions were made as follows:
A.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e study’s probleam
1. The study suggestion futhur search can use either three sections which concluded by expert conference in North and South areas, or combine with the framework of Key Competencies of「Key Competencies’ Overarching educational studies」which was used by this research.
2. The study administered three times by adapting Delphi technique.  Suggest that the futher research should use symposium and expert conference to clarify the different opnions among experts.
3. Suggest use expert interview instea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 which wa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4. Some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can’t be discriminated from grade 3~6 learning areas; Cross-grades learning or discontinuing can be found.  Therefore, inform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should be more specific or overall considering.  Besid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dminister Basic Competency Test or Remendial Instructions program to improve“M-shape Society” phenomenon in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s.
5. The futher research should continue to investigate into survey research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ather Information Teachers achieve a significance level on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s or not.   
B. Suggestions on applying this study
1. Set up Resource network and learning community web base on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which constructed by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student’s preparation.
2.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constructed by the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student’s evaluation, and information competence checklist.  Also, it can test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regularly.
3. Student’s information competence indicators constructed by the research can be developed the elementary school Academic Forums and built up certific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資訊素養之探究 11
一、 資訊能力之意涵 11
二、 資訊素養之由來與澄清 13
三、 資訊素養的意義與演進 16
四、 資訊素養之目的與內涵 21
第二節 資訊素養之相關標準與指標 23
一、國外資訊素養之相關標準 23
(一)AASL/AECT的資訊素養標準 23
(二)ALA的資訊素養標準 25
(三)ITEA的科技素養標準 28
(四)ISTE之全國教育科技學生綱領(標準 35
(五)小結 36
二、國內資訊素養之相關指標 37
(一) 指標的意涵 37
(二)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分段能力指標 37
(三) 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 38
第三節 國民核心能力(素養)之探究 39
一、國外國民核心能力最新研究現況 39
(一)DeSeCo計畫之發展與目的 39
(二)DeSeCo國民核心能力之三項廣泛的分類與使用的組合 41
(三)現代生活之能力以及需求定義成能力的內部結構 42
(四)DeSeCo計畫之活動順序與DeSeCo計畫中心點的四個主要活動 44
(五)DeSeCo之包羅萬象概念的參考架構 45
(六)DeSeCo國民核心能力所歸類的三大類九小項所需的能力 46
(七)核心能力有關教育的部份 48
(八)「互動地使用工具」分類中與資訊能力相關部分 49
(九)小結 51
二、國內國民核心能力最新研究現況 52
(一)國科會之「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 52
(二)政大高等教育之核心能力(素養) 56
(三)小結 61
第四節 知識結構之探究 63
一、教育改革與知識結構之關係 63
二、知識結構能促進有意義學習 64
(一)結構是知識構成的基本架構 64
(二)知識結構有助於有意義學習 65
(三)有意義學習與長期記憶兩者關係密切 66
三、專家與生手解決問題之知識結構差異 67
四、教師知識結構化能進學生學習遷移 68
五、課程基本能力指標需知識結構化 70
第五節 詮釋結構模式之探究 71
一、使用詮釋結構模式建構知識之因 71
二、詮釋結構理論之意義與重要性 71
三、應用詮釋結構模式之相關研究 7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8
第二節 研究方法-選用德懷術 8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6
第五節 研究資料統計與分析 8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0
第一節 研究結果 90
一、德懷術與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篩選 90
(一)德懷術實施與結果 90
(二)適於當前環境之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 103
二、國小學童資訊能力階層結構化學習地圖 107
(一)自編指標01表 107
(二)初步指標階層分析 108
(三)國小學童資訊能力階層結構化學習地圖建構 109
第二節 討論 115
 一、對照本研究建構之指標 115
 二、對照本研究之指標系統架構 116
 三、小結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0
第一節 結論 120
一、確認台灣國民核心能力架構下國小學童所應具備之資訊能力指標120
二、確認台灣國民核心能力(素養)架構下國小學童所應具備之資訊能
力指標間之學習因果關係 121
三、建立台灣國民核心(素養)能力架構下國小學童所應具備之資訊能
力階層結構化學習地圖 121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122
一、針對研究中遭遇問題之建議 122
二、應用本研究之建議 124
參考文獻-------------------------------------------------------------------------------------127
附 錄
附錄一 參與意願調查表------------------------------------------------------------------135
附錄二 第一次德懷術正式問卷---------------------------------------------------------136
附錄三 第二次德懷術正式問卷---------------------------------------------------------143
附錄四 第二次德懷術指標保留與刪除對照表---------------------------------------147
附錄五 第三次德懷術正式問卷---------------------------------------------------------150
附錄六 第三次德懷術指標保留與刪除對照表---------------------------------------154
附錄七 置於台灣國民核心能力架構之全部48項指標最終決定情形------------159
附錄八 正式問卷-國小資訊能力指標之學習優先必要順序確認---------------163
附錄九 詢問國內國民核心能力問題之回覆結果(一) ------------------------------166
附錄十 詢問國內國民核心能力問題之回覆結果(二) ------------------------------167
附錄十一 詢問國內國民核心能力問題之回覆結果(三)--------------------------- 168
附錄十二 詢問國外國民核心能力問題之回覆結果---------------------------------169

表 次
表2-1-1 資訊素養的意義之七個發展面向分析------------------------------------------19
表2-2-1 AASL 之三大類、九小項標準暨29 項指標-----------------------------------24
表2-2-2 ALA 高等教育資訊素養-----------------------------------------------------------25
表2-2-3 ITEA 的科技素養歷年發展之標準----------------------------------------------29
表2-2-4 ITEA 的科技素養標準(STL)---- -------------------------------------------------31
表2-2-5 ITEA 科技素養標準第三章與第四章-------------------------------------------32
表2-2-6 ISTE 全國教育科技學生標準(NETS for Students)之學生科技基礎標準-35
表2-2-7 美國教育研究機構之資訊素養與相關科技素養標準比較-----------------36
表2-3-1 DeSeCo 核心能力所歸類的三大類(category)九小項所需的核心能力----47
表2-3-2 政大列出台灣高等教育可能之「核心能力」指標定義與內涵說明-----57
表2-3-3 國內外國民核心能力(素養)研究之比較---------------------------------------61
表2-3-4 本研究四個層次之指標系統架構-----------------------------------------------62
表2-4-1 專家與生手之知識結構差異-----------------------------------------------------68
表2-5-1 國內運用ISM 理論之相關研究--------------------------------------------------74
表2-5-2 國外運用ISM 理論之相關研究--------------------------------------------------76
表3-3-1 專家群(一)研究學者之專家諮詢名單------------------------------------------85
表3-3-2 專家群(二)實務工作者之諮詢名單---------------------------------------------85
表4-1-1 第一次德懷術指標適當程度之順序確認--------------------------------------91
表4-1-2 第一次德懷術專家諮詢分析表--------------------------------------------------93
表4-1-3 第一次德懷術專家諮詢建議增加之指標--------------------------------------95
表4-1-4 第二次德懷術專家諮詢之分析結果--------------------------------------------97
表4-1-5「選入」指標之同意與不同意百分比------------------------------------------100
表4-1-6 「選入」指標之不同意保留原因------------------------------------------------100
表4-1-7 「未選入」指標之同意與不同意百分比---------------------------------------102
表4-1-8 「未選入」指標之不同意刪除原因--------------------------------------------102
表4-1-9 德懷術最後決定之國小學童所應具備之24 項資訊能力指標(含指標
系統架構)-------------- ----------------------------------------------------------104
表4-1-10 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因果分析關聯圖修正建議-----------------------109
表4-1-11 德懷術最後決定之24 項國小學童所應具備之資訊能力指標(不含指
標系統架構)----------------------------------------------------------------------113
表4-2-1 比較本研究、DeSeCo 計畫與AASL/AECT 資訊素養標準之指標系統
架構---------------------------------------------------------------------------------117
表4-2-2 資訊素養在本研究、DeSeCo 計畫與AASL/AECT 資訊素養標準之
歸類---------------------------------------------------------------------------------118

圖 次
圖1-1-1 我國九年一貫七大學習領域與澳洲八大關鍵學習領域-----------------------3
圖2-1-1 傳統素養、電腦素養、媒體素養、網路素養與資訊素養間之關係圖---17
圖2-1-2 資訊素養的意義之演變過程------------------------------------------------------20
圖2-3-1 DeSeCo 核心能力之三項廣泛分類----------------------------------------------41
圖2-3-2 使用在多變環境的不同組合當中之核心能力---------------------------------42
圖2-3-3 個人的目標和集體的目標與能力之架構---------------------------------------43
圖2-3-4 功能導向的能力-需求定義成能力的內部結構------------------------------44
圖2-3-5 在專家們與多國之間一項合作的、有關各種學問的努力成就
- DeSeCo 計劃的活動順序-----------------------------------------------------45
圖2-3-6 DeSeCo 計劃之包羅萬象概念的參考架構-------------------------------------46
圖2-3-7 國內國民核心能力計畫整體架構------------------------------------------------54
圖2-3-8 核心能力(素養)指標-整體模式-------------------------------------------------60
圖2-5-1 ISM 舉例關係圖---------------------------------------------------------------------72
圖3-1-1 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整體研究流程圖---------------------------------------80
圖3-1-2 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建構流程圖---------------------------------------------81
圖4-1-1 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因果分析01 表---------------------------------------107
圖4-1-2 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因果分析關聯圖-------------------------------------108
圖4-1-3 國小學童資訊能力指標階層結構圖-------------------------------------------112
圖4-1-4 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資訊能力指標學習地圖區塊-------------------------114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宏(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佩瑜(2004)。教師線上知識庫之設計與建置-以高中國文科為例。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悅(2006)。解釋結構模型在人力資本量化中的應用。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3。
    2007年9月26日,取自: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heblgdxxb200603038
王義欽(2005)。報業導入全面品質管理之關鍵成功因素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方炎明(1978)。知識結構與課程發展。載於瞿立鶴、鄭世興(主編),教育原理(655-675頁)。臺北:偉文。
方顥璇(2004)。公立幼稚園實行資訊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53。
白子玉(2000)。二十一世紀圖書館的終身任務:由電子出版發展趨勢談資訊素養教育。佛教圖書館館訊,23。2006年8月24日,取自:http://www.gaya.org.tw/journal/m23/23-main3.htm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7,22-48。
李忠憲(2006)。資訊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研究報告。三玉國小自然與資訊領域專屬網站,未出版。2006年8月24日,取自:http://plog.syups.tp.edu.tw/plog/index.
php?op=Default&postCategoryId=2&blogId=1
李國鼎(1984)。三十年來經建計劃及經建機構變遷的回憶。自由中國之工業, 61(3)。
Thomas L. Good與Jere Brophy著(1999)。當代教育心理學。(李素卿譯)。臺北:五南。
Lefrancois,GR著(1998)。教學心理學。(李茂興譯)。臺北:弘智。
李隆盛(2004)。中美中小學生活科技標準之比較。科技與人力教育的創新。臺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賴春金(2000)。國中生活科技課程計畫的研訂。科技與人力教育的精進。臺北:師大書苑。
李德竹(1994)。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與內涵。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3-0111-S002-006-TL)。臺北市:臺灣大學圖書館系暨研究所。
李德竹(1996)。我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線上目錄及其顯示格式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報告編號:NSC 79-0301-H002-4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
吳美美(1996)。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32-39。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雯玉(2004)。從品牌權益的附加價值分析宅配產業之鑑價機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沈俊宏(2005)。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余霖 (1999年3月)。九年一貫課程與能力指標-能力指標之建構與評量,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0),頁108-121。
林美英、熊漢琳、郭迺鋒(2004)。以資訊六大技能強化知識之建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2),46–58。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7-12。
林昆賢(2005)。國民小學資訊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原宏(2005)。模糊取向的詮釋結構模式之概念結構分析與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8(1),161-183。
Richard E. Mayer著(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林清山譯,曾志朗專文推薦)。臺北:遠流。
周生寶、王志平、郭俊芳(2007)。基於ISM分析法的電子市場逆向物流中國論文在線。大連海事大學數學系,遼寧省大連市(116026)2007年04月25日。2007年9月 26日,取自:
http://www.paper.edu.cn/paper.php?serial_number=200704-619
周苡靖(2004)。國民小學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以雲林縣北港鎮各國小為例。國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裕宏(2006)。洪裕宏(計畫主持人)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能力: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2006年8月24日,取自網站 http://mli.ym.edu.tw/competence/index.htm
高錦雪(1999)。由『技術』和『素養』談大學圖書館的使用者服務:由一個研討會的論文的論文及討論說起。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3(3),4-1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倪惠玉(1995)。國民小學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譽勝 (2005)。台灣中小型軟體公司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臺北。
陳世彬(2001)。知識管理之探究—我國政府研考部門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
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游家政(1999)。再造「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
    想與可能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6,4-18。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張一蕃(1997年6月20日)。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6年8月24日,取自:
 http://eteacher.edu.tw/resource/FILES/lite009.htm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郁蔚(2003)。從資訊素養標準探討我國小學資訊教育課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2),58-72。
張浩(無日期)。信息(資訊)素養再認識。揚州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2007年12月15日,取自: www.ictedu.cn/resource/eportfolio/personal/张%20浩/张浩-小论文2--信息素养再认识.doc
張進良、張克敏、何高大(2003)。從美國資訊素養談我國大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
。載於湖南科技大學教育系,電化教育研究,8,72-74。2007年12月15日,取自:http://edutech.xmu.edu.cn/exam/040809/exam.txt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1-25頁)。
台北:學富。
黃炳煌(1984)。課程理論之基礎。臺北:文景。
詹志禹(2007年5月)。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核心能力與新素養。吳靜吉(主持人),「未來發生堂」系列活動之五—搶先體驗未來教室研討會。政大科管所暨創新與創造力發展中心。
溫明麗、黃乃熒、林建福、黃純敏、黃桂君、陳怡如、梁瑞芸譯 (2005)。教育心理學-教育的行動研究。(Richard D. Parsons, Stephanie Lewis Hinson, Deborah Sardo-Brown 原著)二版一刷。臺北:洪葉。
楊欣燕(2006)。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
(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
129-168。
潘慧玲(2006)。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能力: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全方位國民核心能力之教育研究。潘慧玲(共同主持人),國科會整合型專題研究計畫。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7年8月24日,取自: http://mli.ym.edu.tw/competence/[Midterm report]Educational research on key competence a pedagogical perspective.pdf
劉子鍵審訂、劉旨峰校訂、魏立欣譯(2004)。教育科技融入教學。Roblyer, M. D. 原著(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3rd ed.)。臺北:高等教育。
劉明洲、陳志銘、黃振榮、劉安峰、紀鳴曉(2006)。以能力指標為導向之中小學生資訊能力評量系統。劉明洲(主持人),數位學習、創意生活。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國立花蓮大學學習科技研究所。2008年6月23日,取自:http://210.240.185.196/infoweb/e107_files/downloads/docs/94-95Reports/NHLUE.doc
蔡秉燁(2007)。促進理解之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高雄:復文。
羅曼堤口述/單小懿整理(2008年5月7日)。全球最有影響力女人 傳授高適應力秘訣。商業週刊,1068期,60-62。
薛順利、徐渝、蘇軍(2006)。逆向物流戰略的解釋結構建模研究Investig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Strategy with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2),219-223。2007年9月26日,取自:         http://www.ceps.com.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1&jnlptype=4&jnltype=31&jnliid=1264&issueiid=32739&atliid=458881
鍾靜蓉(2002)。詮釋結構模式於構造化教材設計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無日期)。臺北市:教育部。2006年8月24日,取自: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total.shtml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頁(無日期)。教育部a。2006年8月24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basic/basic8.php。
九年一貫課程資訊議題 (無日期)。教育部b。2006年8月24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discuss/discuss2.php
ISM介紹網頁(無日期)。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網站。2007年9月26日,取自:
http://www.gmu.edu/departments/ t-iasis/biblio/biw40.htm
Jim Flowers (無日期)。美國伯州立大學伯州立大學之ISM課程介紹網站。2007年9月26日,取自:http:// www.bsu.edu/web/jcflowers1/rlo/tainter pretive.htm
電腦技能基金會(無日期)。ICDL證照網。2007年9月26日,取自:http://www.icdl.com.tw/index.asp。
Carol C. Kuhlthau(1999)。Literacy and Learning for the Information Age。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民國88年5月13~14日) ,頁420。
何敏華(2005)。澎湖縣爭取設置觀光特區附設博弈業之公共事務整合架構分析與管理策略。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澎湖。


西文文獻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January 10, 1989, Washington, DC) . Retrieved March 15,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la.org/ala/acrl/acrlissues/acrlinfolit/infolitoverview/introtoinfolit/introinfolit.cfm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00).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March 26,2005,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la.org/ala/acrl/acrlstandards/standards.pdf
Anukul Mandal, S.G. Deshmukh (1994). Interpretive Matrix:A Tool to Aid Interpretation of Management and Social Research.Production Management, 14 (6), 1994, 52-59, © MCB. University Press, 0144-35779410062086.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Insight/viewContentItem.do?contentType=Article&hdAction=lnkhtml&contentId=848794
BALL STAT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DEFINED.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bsu.edu/web/jcflowers1/rlo/tainterpretive.htm
Bolaños R., Fontela E., Nenclares A. and Pastor P. (2005).Us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 i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groups, Management Decision.43(6), 877-895.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meraldinsight.com/Insight/viewContentItem.do?contentT ype=
 Article&contentId=1508878
DeSeCo., Jun. 25, 2003.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 Retrieved March 26,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s://www.pisa.oecd.org/dataoecd/47/61/35070367.pdf
Dominique S. Rychen, Laura H. Salganik (2003).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pp. 63-108). Göttingen, Germany: Hogrefe & Huber. 
D.S. Rychen(2003). Key competencies:Meeting important challenges in life.
D.S. Rychen and L. H. Salganik (eds.),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pp. 65). Göttingen, Germany: Hogrefe & Huber. 
Heinz Gilomen (2003). Concluding remarks. D.S. Rychen and L. H. Salganik (eds.),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pp. 181-186). Göttingen, Germany: Hogrefe & Huber.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0a).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cnets.iste.org/students/s_stands.html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0b).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cnets.iste.org/index.shtml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2).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teaconnect.org/TAA/Publications/TAA_Publications.html#Standards
James V. Hansen, Lynn J. Mckell, Lester E. Heitger(1979). Computer-Aided Analysis for Design of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Management Science, 25(11), 1069-
1081.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025-1909(197911)25%3A11%3C1069%3AICAFDO%3E2.0.CO%3B2-H
Killion, J. (1998, December). Learning depends on teacher knowledge. N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Council/Results. 17(4), 1-2. Retrieved December , 10,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sdc.org/library/publications/results/res12-98killion.cfm
Mandal, A., Deshmukh, S. G. (1994). Vendor selection us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14 (6), 52-59.
Marcy P. Driscoll, MP (2005). Ps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 (3r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Publishers.
Nussbaum, Claire A.; Smith-Lawrence, Paula (1983). Computer Assisted Integration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ontreal, Canada, April 11-15, 1983). Retrieved March 26,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custom/portlets/recordDetails/detailmini.jsp?_nfpb=true&_&ERICExtSearch_SearchValue_0=ED231787&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no&accno=ED231787
Jones, P. H. and Dye, K.M.C. (2000). A methodology and system for designing organizational ontologies: Using knowledge-based tools for construct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redesignresearch.com/orgontos.htm
Smith, P. L. and Ragan, T. J ., (2005). Instructional Design. (3rd ed.). New York: Wiley Publishing Inc. 287-288.
Soarch(2007). concept star:ISM.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sorach.com/ism.html
Sushil(2005, Apr-Jun). Interpretive Matrix: A Tool to Aid Interpretation of Manage-
ment and Social Research. Global Journal of Flexible Systems Management; 6 (2), 27-30.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ndianjournals.com/ijor.aspx?target=ijor:gjfsm&volume=6&issue=2&article=003
Teacher's In-Depth Content Knowledge. (2008, November, 20).Integrating New Tecnologies Into the Methods of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ntime.uni.edu/model/teacher/teac2summary.html
Warfield, J. N. (2007). ISM. Retrieved September 26,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gwu.edu/~asc/warfield/#background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