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8201412203200
DOI 10.6846/TKU.2014.00793
論文名稱(中文) 從戰略研究途徑看反全球化:以桃園RCA污染事件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Anti-Globalization in Strategic Approach: Case of Taoyuan RCA Incid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鄧傑漢
研究生(英文) Chieh-Han Teng
學號 60033020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8
論文頁數 13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施正權
委員 - 翁明賢
委員 - 顧立民
關鍵字(中) 反全球化
RCA
汙染全球化
多國籍企業
關鍵字(英) Anti-Globalization
RCA
pollution globalizati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反全球化研究為主軸,以戰略研究途徑作為分析之架構,探究反全球化論述中多國籍企業與民族國家政府之間的互動關係,並佐以桃園RCA污染事件作為實證案例。
在反全球化的研究方面,藉由檢視多國籍企業與國家在環境變遷之下角色、權力與目標的變化,本研究發現多國籍企業與國家之間的權力消長同時體現在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回顧全球化理論與戰略途徑分析多國籍企業與國家的變化,一方面可以驗證全球化論述中認為在驅使全球化的過程中,政治力量大於經濟力量的事實;另一方面則是帶出當時環境下的結構,做為後續台灣RCA案例分析的前提。
案例分析部份,由冷戰期間至1970年台灣RCA在台設廠為一時點作為戰略分析途徑中之環境分析部分的歷史脈絡。在RCA母公司面臨成本上升與國際競爭激烈的同時,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在長期依賴美援之下也半強迫地開放外國資本進入台灣。台灣RCA公司在台灣設廠時期,中華民國政府並未盡到其維護社會秩序之職責。由許多報導與研究皆可得知在1970至1992年撤廠之前,台灣RCA公司多次違規卻並未有強制力量迫使污染者改善,僅在事件爆發之後才藉由輿論的力量使相關汙染者賠償與修補當地環境,然而政府在此事件中仍有其建樹,譬如對於相關法規皆藉由此事件之爆發而有了可觀的進步。
環顧整起桃園RCA污染事件,屬於典型跨國資本將本應在母國支付的社會成本藉由全球化輸出至發展中國家而造成汙染全球化的案例。台灣在當時的確藉由RCA投入的資本獲得經濟、技術上的幫助,但卻也為這22年的經濟發展承受同樣時間的環境、勞工成本。唯一值得慶幸的效應也許是藉由此事件促成對於工業污染與職業災害觀念的重視與相關法規的完善。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topic of anti-globalization by using strategic analysis approach.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and nation states and make Taoyuan RCA pollution incident as the case of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of anti-globalization, by examining actor, power and purpose’s change of MNCs and nation stat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 this research discover that both of MNCs and nation states are facing increase and decline of their power in different parts. Review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NCs and nation states in chapter one to three, this thesis have two results. First, in the power of driving globalization ahead, political factor is bigger than economic factor. Second, in those part, the thesis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how Taoyuan RCA pollution incident happened.
In the case analysis, this thesis sets limitation of time period from the end of Cold War to 1970, which is the time that RCA establish factory in Taiwan, as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part in strategic analysis approach. In one hand, RCA faced the increase of cost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in the other hand, Republic of China (ROC) was half made to liberate its market because of the dependence of U.S.. When RCA in Taiwan, ROC government was not an appropriate actor in stabilize the society. By reviewing many news and research, this thesis realizes that between 1970 and 1992, the shut-down of RCA factory, Taiwan RCA violated the law several times and the government did not have the power to make the polluter to improve their behavior and only fine the polluter and revert the environment after the incident appear on the media.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advance like relevant laws and rules were improved and perfect after this incident.
In sum, Taoyuan RCA incident is a classical pollution-globalization case that multinational capital produce negative outcome to developing country. ROC was thrived after that period, however, after this 22-year boost, ROC society pay the cost of environment and labo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圖表目次	VII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二、文獻回顧	4
三、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8
四、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1
五、研究架構	13
第一章 反全球化理論	15
第一節 回顧經濟全球化	17
第二節 超全球主義論	24
第三節 懷疑論	27
第四節 反全球化論	32
第二章 多國籍企業在全球化環境中的戰略分析	52
第一節 全球環境的關鍵轉變	52
第二節 多國籍企業的角色分析	59
第三節 多國籍企業的權力分析	64
第四節 多國籍企業的運作分析	66
第三章 民族國家政府的戰略分析	74
第一節 民族國家政府的環境分析	74
第二節 民族國家的角色分析	80
第三節 民族國家的權力分析	85
第四節 民族國家的運作分析	86
第四章 反全球化理論個案驗證與分析	92
第一節 美國RCA公司外移的原因	92
第二節 戰後國際情勢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影響	93
第三節 RCA來台前的中華民國	94
第四節 桃園RCA污染事件概述	100
第五節 RCA公司造成之正、負面影響	102
第六節 中華民國政府與台灣RCA的互動	111
結論	116
一、研究回顧	116
二、研究成果	117
三、研究檢討	120
四、建議未來可能研究方向	121
參考文獻	122
一、中文資料	122
二、外文資料	129
三、電子資料	133
 
圖表目次
圖目次
圖2.1 國際進入模式總分類	67
圖2.2 合併方式示意圖	72
圖4.1 RCA整治場址位置圖	109
 
表目次
表0.1 反全球化論述之國內論文列表	5
表1.1 全球國外直接投資年成長率	23
表1.2 1913、1950、1973、1995年以時價計算的商品貿易佔GDP比例(含進口和出口)	29
表2.1 1984-1995流入東歐發展中國家之外國直接投資	56
表3.2 2013年二十國集團平均關稅	78
表4.1 1952年至1970年外資進入簡表	99
表4.2 桃園RCA汙染事件大事紀	100
表4.3 台灣RCA公司營收與外銷(1974-1989)	10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一)專書
1.	Boxberger, Gerald、Klimenta, Harald。全球化的十大謊言。胡善軍、許建東譯。北京市:新華出版社,2000年1月。
2.	Friedman, Thomas L.。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3.	Griffin, Ricky W.、Pustay, Michael W.。國際企業:管理導向。台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4.	Held, David、McGrew, Anthony。全球化與反全球化。林祐聖、葉欣怡譯。台北市:弘智文化,2005。
5.	Held, David、McGrew, Anthony。治理全球化:權力、權威與全球治理。林佑聖譯。台北縣:瑋柏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
6.	Pieterse, Jan Nederveen。發展理論:解構與重構。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謝明珊、陳彥蓁譯。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2。
7.	Robinson, Richard D.。國際企業經營策略論。劉泰英監譯。台北市:華泰書局,1986。
8.	Vietor, Richard H.K.。國家競爭力:全球經濟中的國家策略、結構以及政府。李隆生、張逸安譯。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9.	Yip, George S.。全球經營策略。徐中琦編譯。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0。
10.	丁立行。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實務與因應對策。台北市: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11.	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民族國家的終結。李宛蓉譯。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12.	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看不見的新大陸:知識經濟的四大策略。王德玲、蔣雪芬譯。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1。
13.	大衛‧邦奈爾(David Bunnell)、亞當‧布瑞特(Adam Brate)。雄霸天下:思科成功的奧秘。劉世平譯。台北市:商周出版,2000。
14.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
15.	中華徵信所。台灣企業經營風雲榜:中華民國大型企業排名20周年特輯。台北市: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16.	白潔、周禹、劉書岑。從危機中崛起:TOYOTA豐田如何以精實管理突破危局,成就汽車傳奇。台北市:上奇資訊有限公司,2013。
1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96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年報。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7。
18.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98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年報。台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9。
19.	沈鈞傳編。國際重要經貿暨金融組織。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
20.	江啓臣著。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21.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氣候變遷政治學。黃煜文、高忠義譯。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22.	吳青松著。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23.	李丹。反全球化運動研究:從構建和諧世界的視角分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9月。
24.	谷蒲孝雄。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灣的工業化。雷彗英譯。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2。
25.	貝克(Ulrich Beck)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孫治本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26.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社團法人桃園縣原台灣美國無線公司員工關懷協會。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3。
27.	林瑞雄、宋鴻樟。RCA 受僱勞工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三)。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2。
28.	林正寶、謝銘元。企業併購:國際觀點。台北市: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3。
29.	林炳文。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台北市:指南書局有限公司,2013。
30.	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經濟發展理論和政策的反思。蘇劍譯。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31.	林彩梅。多國籍企業論。六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32.	林建煌。企業概論。三版。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33.	林鐘雄。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台北市:林鐘雄,1998。
34.	波特(Porter, Michael E.),國家競爭優勢(上)。李明軒、邱如美譯。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35.	波特(Porter, Michael E.),國家競爭優勢(下)。李明軒、邱如美譯。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36.	里斯本集團。競爭的極限。薛絢譯。台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
37.	何美玥等。企業、政府與社會:企業高階經理人的必修課。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5。
38.	房思宏。全球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39.	胡祖慶。後冷戰時期的東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
40.	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不公平的代價。羅耀宗譯。臺北市:天下雜誌,2013。
41.	施正鋒。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經濟安全。施正鋒主編。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4。
42.	段承璞,台灣戰後經濟。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4。
43.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縣: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2003。
44.	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競爭論。李明軒、高登第等譯。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45.	孫建、王宇宙。顫慄金融史III──影響世界的金融巨頭。台北市:海鴿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
46.	孫建、王宇宙。顫慄金融史IV──公司兼併背後的資本力量。台北市:海鴿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
47.	徐千婷。貨幣銀行學:在地觀點 國際視野。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13。
48.	泰德‧史密斯(Ted Smith),大衛‧桑那菲(David A. Sonnenfeld),大衛‧佩洛(David N. Pellow)主編。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地球公民基金會譯。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4。
49.	曹常仁、邱松發、林奕汝。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
50.	許慶修。金融創新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51.	陳廣著。我家不只賣咖啡。台北市:海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52.	陳南光。貨幣銀行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13。
53.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市:麥田出版,1998。
54.	喬治‧T‧蓋斯(George T. Geis)、喬治‧S‧蓋斯(George S. Geis)。新合縱連橫:讓AT&T、新力、惠普、百視達、CNN教你如何聯盟最有優勢。蔡舜玉、丁惠民、張倩茜譯。台北市:美商麥格羅‧西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01。
55.	雅克‧阿達(Jacques Adda)。經濟全球化。周曉幸譯。臺北市:知書房,2000。
56.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涂照彥。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問題。雷彗英、吳偉健、耿景華等譯。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3。
57.	提姆‧史都華(Tim Stoward)。山姆的零售帝國:沃爾瑪稱霸全球的行銷之道。劉昕譯。台北縣:博思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58.	經濟部工業局。中華民國八十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1991。
59.	愛爾烏德(Ellwood, Wayne)。全球化反思: 粉碎假面經濟榮景。王柏鴻譯。臺北市 : 書林出版公司,2002。
60.	道恩‧柏爾(Donald A. Ball)、溫戴爾‧麥可噶勒克(Wendell H. McCulloch)、小保羅‧法蘭茲(Jr. Paul L. Frantz)、麥可‧傑閏葛(J. Michael Geringer)與麥可‧邁諾爾(Michael S. Minor)。國際企業:全球競爭的挑戰。謝國榮譯。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05。
61.	劉慶瑞編著。外商投資台灣大解構。台北市:先知文化,2002。
62.	勞勃‧史雷特(Slater, Robert)。沃爾瑪王朝:全球第一大企業成長傳奇。黃秀媛譯。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63.	蓋特曼(Michel Ghertman)。多國籍企業。林銘勳譯。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0。
64.	談世中,王耀媛,江時學等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65.	蔡進丁。全球經濟未來。臺北縣新店市:書華出版事業公司,1995。
66.	謝康。超越國界:全球化中的跨國公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7.	謝德高。微軟帝國的管理。台北縣: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2005。
68.	戴蒙(Jared Diamond)。大崩壞 : 人類社會的明天?。廖月娟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2006。
69.	戴基福。RCA 受僱勞工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一)。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1999。
70.	戴基福。RCA 受僱勞工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二)。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1。
71.	蕭峯雄。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台北市: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有限公司,1994。
(二)期刊文章
1.	林子欽、陳振惟。「受污染工業土地之風險、污名與價值:美國經驗的啟示」。住宅學報,18卷,2期(2009年12月):23-44。
2.	洪朝輝。「全球化─跨世紀的顯學」。問題與研究,第39卷,8期(2000年8月):73-84。
3.	韓德強。「反經濟全球化思辯」。在全球化、反全球化與中國:理解全球化的複雜性與多樣性。龐中英主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三)學位論文
1.	卞中佩。「在英雄傳略之外:台灣資訊科技工業『奇蹟』的歷史結構起源」。碩士論文,世新大學,2001。
2.	宋姿頤。「電子業女工罹患乳癌與子代生殖影響之流行病學研究」。博士論文,台灣大學,2008。
3.	李志強。「從中山先生引進外資的主張論美援與台灣政治發展的關係」。碩士論文,政治大學,1996。
4.	高秀如。「反全球化思潮與運動之分析」。碩士論文,中興大學, 2010年1月。
5.	高碩泰。「美援與一九七零年代美國外交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1980。
6.	吳佳樺。「民主化、新自由主義與貨幣政策:歷史角度下我國中央銀行維穩原則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 2012。
7.	徐儀芬。「日本汽車進入大陸市場模式之分析-以日本豐田汽車、三菱汽車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8。
8.	翁良杰。「開發中國家新興產業的發展歷程:台灣資訊半導體產業分析」。碩士論文,政治大學,1997。
9.	段旭銘。「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以半導體產業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大學,2000。
10.	許紹峯。「有害廢棄物污染與環境管制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以桃園RCA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2001。
11.	黃佳晴。「社會傾銷之研究-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策略與國際分工」。碩士論文,銘傳大學,2006。
12.	黃延林。「多國籍企業全球化危機管理戰略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營運安全管理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7。
13.	黃仲豪。「臺商國際化策略與進入模式互動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1997。
14.	黃榮華。「近五十年來中美外交關係之演變」。碩士論文,文化大學,1984。
15.	張薰之。「全球化下第三世界貧窮問題之研究︰從全球正義理論探討」。碩士論文,中興大學,2009。
16.	張惠美。「在台美資企業對台灣企業發展之影響」。碩士論文,政治大學,1991。
17.	陳美娜。「美國反全球化運動:環保主義之衝擊」。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4。
18.	陳駿霆。「美國與台灣資訊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化模式比較研究--以戴爾、惠普、宏碁、華碩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7。
19.	陳穎逸。「地下水中含氯揮發性有機物之分析:吹氣捕集/氣相層析質譜分析評估與在RCA廠地下水污染事件之應用。碩士論文,臺灣大學,2000。
20.	陳景堯。「產業活動中的政府角色:以台灣的電子業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1996。
21.	陳振惟。「從國外經驗探討台灣受污染不動產之估價」。碩士論文,臺北大學,2006。
22.	劉宗旻。「臺灣電子產業貿易發展與國際分工趨勢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大學,2009。
23.	廖家敏。「RCA健康問題之社會建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2007。
二、外文資料
(一)專書
1.	Barlow, Maude, Blue Gold: The Fight to Stop the Corporate Theft of the World’s Water.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2.
2.	Barrett, Richard E. Autonomy and diversity in the American State on Taiwan. In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ed. Edwin A. Winckler and Susan Greenhalgh. New York: M.E. Sharpe, 1988.
3.	Bhagwati, Jagdish. 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4.	Buckley, Peter J. and Mark 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1976.
5.	Frederick T. Knickerbocker, 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6.	Chang, Ha-Joon. Bad Samaritans: The Myth of Free Trade and the Secret History of Capitalism. New York: Bloomsbury Press, 2008.
7.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Growth Report: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Growth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US: Washington, DC, 2008.
8.	Cowie, Jefferson. Capital Moves: RCA's Seventy-Year Quest for Cheap Labo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9.	DeNavas-Walt, Carmen, Bernadette D. Proctor and Jessica C. Smith,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2. Washington, D.C.: U.S. Census Bureau, 2013.
10.	Dunning, John 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1.	Hirst, Paul and Grahame Thompson.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 UK: Blackwell Publishes Inc, 1996.
12.	Held, Davi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	Held, David and McGrew, Anthony ed.. Governing Globalization: Power, Authority, and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 Polity, 2002.
14.	Hymer, Stephen Herbert.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MIT Press, 1976.
15.	Krugman, Paul. Pop Internationalism.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6.
16.	Kindleberger, Charles Poor.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7.	Leary, Micheal K.O’. The Politics of American Foreign Aid.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1967.
18.	Maddison, Angus. 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19.	Pauly, Louis W. and Simon Reich. “National structures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e behavior: enduring difference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1 (1999): 1-30.
20.	Rodrik, Dani. 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7.
21.	Root, Franklin R.. Foreign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New York: AMACOM, 1982.
22.	Seitz, John L. Global Issue: An Introduction. UK: Wiley & Sons Ltd, 2012.
23.	Stiglitz, Joseph. “How to fix the Asian economies.” New York Times. 31 Oct 1997.
24.	Stopford, John M. and Susan Strange. Rival States, Rival Firms: Competition for World Market Shar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5.	Strange, Susan. States, Firms and Diplomac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ed. Jeffry A. Frieden and David A. Lak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26.	Tarzi, Shah M. Third World Government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Dynamics of Host’s Bargaining Powe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ed. Jeffry A. Frieden and David A. Lak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27.	United Nations. We the Peoples. New York: th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2000.
28.	Vernon, Raymo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 1966.
29.	Went, Robert. Globalization: Neoliberal Challenge, Radical Responses. London: Pluto Press, 2000. 
30.	Winckler, Edwin A. and Susan Greenhalgh ed. Autonomy and diversity in the American State on Taiwan.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by Richard E. Barrett. New York: M.E. Sharpe, 1988.
(二)期刊文章
1.	Buckley, Peter J. and Mark C. Casson. “The Internalisation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Review of the Progress of a Research Agenda after 30 yea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9.
2.	Vernon, Raymond. “The 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in a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ume 41, (1979).
3.	Caves, Richard 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 vol. 38, issue 149 (1971). pages 1-27.
4.	Dunning, John H..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 Vol. 25, No. 3 (Nov., 1973), 289-336.
5.	Rugman, Alan M.. “Internalization as a General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Re-Appraisal of the Literature.”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Vol 116 (1980), 365-379.
6.	Dunning, John H.. “Explaining Changing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In Defense of the Eclectic Theory.”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 Vol. 41 (1979).
7.	Dunning John H..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11 (Spring - Summer, 1980), pp. 9-31.
三、電子資料
(一)文章
1.	「公共財的勝利:為平息玻利維亞水公司民營化爭端 跨國企業撤銷違約求償」。環境資訊中心,2006年01月24日。檢索於2013年12月2日。http://e-info.org.tw/node/2391。
2.	Helman, Christopher. “The World's Biggest Oil Companies, 2013.” Forbes. November 17, 2013. Accessed April 19, 2014. http://www.forbes.com/sites/christopherhelman/2013/11/17/the-worlds-biggest-oil-companies-2013/.
3.	iThome。「近200位學者專家連署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產業」。iThome。2014年4月17日。檢索於2014年4月27日。www.ithome.com.tw/news/86469。
4.	Krugman, Paul. “Liberty, Equality, Efficiency.”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9, 2014. Accessed April 27, 2014. www.nytimes.com/2014/03/10/opinion/krugman-liberty-equality-efficiency.html?src=xps.
5.	Ragnarok。「網頁瀏覽器市占率統計(2011年6月)」。Ragnarok。2011年8月15日。檢索於2014年4月16日。http://ragnarok.3dsydesign.com/31/web_browsers_usage/。
6.	Skylei。「微軟蘋果十次重要合作揭秘:曾共同抵制藍光」。騰訊科技。2010年10月30日。檢索於2014年4月16日。http://tech.qq.com/a/20101030/000138.htm。
7.	Piketty, Thomas. “Save capitalism from the capitalists by taxing wealth.” Financial Times. March 28, 2014. Accessed April 27, 2014. www.ft.com/intl/cms/s/0/decdd76e-b50e-11e3-a746-00144feabdc0.html#axzz301UCcwDn.
8.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RCA工人職業性癌症事件答客問」。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01年5月21日。檢索於2014年5月21日。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939。
9.	杜繼平、林育群。「RCA職工系列專訪之一「我要向RCA討公道!」一訪RCA自救會會長梁克萍女士」。批判與再造。2005年7月15日。檢索於2014年5月15日。http://critiqueandtransformation.wordpress.com/2005/07/15/rca%E8%81%B7%E5%B7%A5%E7%B3%BB%E5%88%97%E5%B0%88%E8%A8%AA%E4%B9%8B%E4%B8%80%E3%80%8C%E6%88%91%E8%A6%81%E5%90%91rca%E8%A8%8E%E5%85%AC%E9%81%93%EF%BC%81%E3%80%8D%E4%B8%80%E8%A8%AArca%E8%87%AA%E6%95%91/。
10.	批判與再造。「第五期:【RCA職工系列專訪之四】嚴寒未摧傲霜枝—訪RCA自救會黃春窕女士」。批判與再造。2004年3月1日。檢索於2014年5月15日http://critiqueandtransformation.wordpress.com/2004/03/01/%E7%AC%AC%E4%BA%94%E6%9C%9F%EF%BC%9A%E3%80%90rca%E8%81%B7%E5%B7%A5%E7%B3%BB%E5%88%97%E5%B0%88%E8%A8%AA%E4%B9%8B%E5%9B%9B%E3%80%91%E5%9A%B4%E5%AF%92%E6%9C%AA%E6%91%A7%E5%82%B2%E9%9C%9C%E6%9E%9D/。
11.	阿藹。「比海嘯影響更深遠的第三世界的債務危機」。獨立媒體。2005年01月07日。檢索於2013年12月2日。http://www.inmediahk.net/node/7576。
12.	苦勞網。「WTO關門議事 親商決策受詬病」。苦勞網。1999年12月06日,檢索於2012年10月21日,www.coolloud.org.tw/node/12145。
13.	桂強理編。「貨幣戰爭經典案例回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鉅亨網。2010年10月14日。檢索於2013年12月21日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01014/kcc8y4sehmvw8.shtml。
14.	袁明仁。「台商如何在大陸發展加盟連鎖店--以星巴克咖啡在中國的加盟佈局為例(上)」。台商張老師刊物,96期(2006年6月)。檢索於2014年4月17日。http://www.chinabiz.org.tw/News/GetJournalShow?pid=162&cat_id=174&gid=85&id=1292。
15.	袁明仁。「台商如何在大陸發展加盟連鎖店--以星巴克咖啡在中國的加盟佈局為例(中)」。台商張老師刊物,97期(2006年7月)。檢索於2014年4月17日。http://www.chinabiz.org.tw/News/GetJournalShow?pid=162&cat_id=174&gid=84&id=1264。
16.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RCA污染事件始末」。司改雜誌。2001年10月15日。檢索於2014年5月13日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597。
17.	晧宇。「美國人貧富收入差距創歷史新高」。BBC中文網。2013年9月10日。檢索於2013年12月1日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09/130910_america_income_inequality.shtml。
18.	黃鎮台。「全球化下台灣經濟發展的新思維」。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創刊號(2002年10月。檢索於2014年6月6日。http://old.npf.org.tw/monthly/0201/theme-121.htm。
19.	彭明輝。「自由貿易對誰好?」。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2014年3月28日。檢索於2014年4月30日。mhperng.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28.html。
20.	趙守博。「關於基本工資的一些意見-兼論基本工資之不能廢」。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10月22日。檢索於2014年4月30日http://www.npf.org.tw/post/3/11511。
21.	廖靜蕙報導。「2012糧食自給率再退1% 仰賴進口、飲食西化問題難解」。環境資訊中心。2013年10月1日。檢索於2014年4月27日。e-info.org.tw/node/93132。
22.	龐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種全球化──對“反全球化”現象的調查與思考」。人民網。2001年1月11日。檢索於2013年3月25日www.people.com.cn/BIG5/jinji/31/181/20010111/376512.html。
23.	蘋果日報。「【沃草】兩岸快遞大咖「順豐速運」是中資 經濟部堅持不認」。蘋果日報。2014年4月22日。檢索於2014年4月27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40422/384038/%E3%80%90%E6%B2%83%E8%8D%89%E3%80%91%E5%85%A9%E5%B2%B8%E5%BF%AB%E9%81%9E%E5%A4%A7%E5%92%96%E3%80%8C%E9%A0%86%E8%B1%90%E9%80%9F%E9%81%8B%E3%80%8D%E6%98%AF%E4%B8%AD%E8%B3%87%E7%B6%93%E6%BF%9F%E9%83%A8%E5%A0%85%E6%8C%81%E4%B8%8D%E8%AA%8D。
24.	蘇慧君。「蘇慧君:貧富差距的擴大,並非發展經濟的必要之惡」。天下雜誌。2014年4月18日。檢索於2014年04月27日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4/article/1283。
(二)相關網站
1.	“Microsoft News Center” http://www.microsoft.com/en-us/news/
2.	“Starbucks” http://www.starbucks.com.tw
3.	“Stores.org” http://www.stores.org
4.	“Toyota-global” http://www.toyota-global.com
5.	“The World Bank” http://www.worldbank.org/
6.	“Walmart” http://corporate.walmart.com/
7.	「聯合國」www.un.org
8.	「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http://www.cbc.gov.tw/
(三)影片
1.	蔡崇隆,奇蹟背後。台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