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8200911135000
DOI 10.6846/TKU.2009.00743
論文名稱(中文) 混搭城市 都市混合使用空間之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 Mix and Match City An Investigation of Mixed Used in C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羅明忠
研究生(英文) Ming-Chung Lo
學號 69636058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25
論文頁數 11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
委員 - 江冠勳
委員 - 施宣光
關鍵字(中) 都市設計
混合使用
常民文化
由下而上
類型學
密集城市
後現代都市
關鍵字(英) Urban Planning
Mixed-Use
Culture of Ordinary People
Bottom-up
Typology
Intensive City
Post Modern C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現代的都市多半在現代主義的影響下所規劃出來的。這些都市在都會化的過程中大致都經歷過人口大量的移入都市,居住的空間開始不敷使用,進而都市開始向外擴展等等的過程。台北的城市發展起步較緩慢,但是仍然是在現代主義的觀念底下所做的城市規劃,然而在同樣的概念底下所規劃的台北,卻呈現與西方城市不同的樣貌。台北是一個看似混亂的城市,與CIAM所提出的功能分區的概念南轅北轍,不同的功能會同時在同一棟建築物中出現,住宅與商業活動緊密的混合在一起。然而,因為近年來油價高漲,西方城市住宅與商業區的過度分離,造成必須以汽車來解決交通所產生耗費石油過多的問題,於是開始出現反省這種功能分區的生活方式,反倒是像台北這樣住商混合的空間,竟然意外的變成另一種較適合人們居住的都市空間。
    
    台北的特色就是一個便利的城市,住宅和店鋪的混合是由於早期台灣的街屋的店鋪所延伸而來的一種生活方式。隨著都會化的腳步這樣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建築的設計仍舊是習慣將一樓規劃為店鋪使用。商業活動為了要吸引人潮,一開始是用招牌來吸引人潮,隨著消費者品牌的提升,對於商業空間所營造出來的氛圍除了應用在室內設計的空間之外,也延伸到了建築物的表面,於是台北的都市特色就是有著不同風格的裝飾混搭在舊建築物的立面上。

    存在於台北的舊建築加上具有符號性質的裝飾立面形成一種特殊的建築與都市狀態,造成這樣住商混合與建築立面混亂的狀態背後是由下而上的自發過程,並有其有趣的常民文化的背景。本研究透過案例的蒐集再依據建築的形式作為分類的依據,分為混合街屋、混合公寓、大樓底下的混合、混合大樓、高架橋底下的剩餘空間、廟宇的混合以及特殊混合等七類。在設計的操作上,混合公寓提供新的混合使用觀點作為住商混合的新方式,透過將舊式的公寓的改裝來探討混合使用的另類觀點。混合街區則是以都市更新為基礎,透過非完全拆除舊房子的方式,保留大部分的舊建築,將新建築架設置在舊建築之上的另一種模式。
英文摘要
Most modern cities plan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ism. These cities in the process have experience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to the city, living in inadequate space, and then the city began the process of expansion etc….  Taipei’s urban development started slowly, but still in the concept of modernism’s urban planning. However, the same concept in the planning under Taipei city and the Western cities are having a different appearance.  Taipei looks like a chaotic city, and much different from CIAM’s concept-functions.  Different functions will also be in the same building, to help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close mixed use.  Because high oil price in recently years, the Western city of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areas of over-separation, caused by motor vehicle must be generated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 of consuming too much oil, they began to reflect on the life of such functions, but rather as Taipei this mixed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space has become another kind of accident is more suitable for people living in urban space.

  Taipei has a convenient feature of the city, a mixture of residential and shops in Taiwan as a result of the early house type which first floor planned for shops from a way of life extension.  With metropolis’s steps, the way of life does not change so much that first floor still planned for shops.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order to attract the consumers, first using signs, then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consumer brands for commercial space by the atmosphere cre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in addition to space, but also extends the surface of the building.  Therefore, Taipei city features a mix of different styles of decoration in the old building façade. 

  The existence of old buildings in Taipei together with the nature of the decoration with symbols to create a façad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city a special status, resulting in such a mixed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 façade and state of chaos is behind the spontaneous process of bottom-up and its interesting ordinary peopl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is research, collected through the case based on the form of construction as the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divide into mixed-shop house, mixed-apartment, mixed-first floor, mixed-building, the remaining space under the viaduct, mixed-temple as well as seven types of special mixed.  The operation in first design, mixed-apartment mixed use to provide a new mixed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point of view as a new way, through the old style apartments will be converted to explore an alternative mixed-use point of view.  Mixed blocks are based on urban renewal, through the non-complete removal of the old houses the way, to retain most of the old buildings, new buildings will be set up in the old frame building into a mode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1動機……………………………………………………02
1-1.01	我們的城市有別於西方城市……………....02
1-1.02	非CIAM城市…………………………………..02
1-1.03	密集人口城市的特殊現象………………....03
1-1.04	《東京製造》的影響………………………..03
1-2 目的………………………………………………….04
1-2.01	對都市空間的反省…………………………..04
1-2.02	對台北城市生活與都市意象的再詮釋......04
1-2.03	研究都市空間下非預期性使用…………....04
1-2.04	都市公共空間個人化使用………………....04
1-2.05	都市中複雜的個性…………………………..04
1-3研究方法…………………………………………..…06
1-3.01	觀察與拍攝……………………………………06
1-3.02	繪製概念圖……………………………………06
1-3.03	分析與歸納……………………………………06
1-4研究流程 …………………………………………….07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案例                            
2-1相關案例 …………………………………………….09
2-1.01	Parc de la Villette(解構公園)………….09
2-1.02	Rooftop Falkestrasse……………………..10
2-1.03	Double House in Utrecht………………...11
2-1.04	Berlin Voids…………………………………12
2-2相關書籍…………………………………………....14
2-2.01	都市意象………………………………………14
2-2.02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15
2-2.03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滅亡……………………..16
2-2.04	第三空間………………………………………17
2-2.05	東京製造………………………………………18
2-3相關領域……………………………………………..20
2-3.01	都市設計………………………………………20
2-3.02	後現代都市……………………………………20
2-3.03	建築類型學……………………………………20
2-3.04	非正式營造……………………………………20
第三章	研究課題-台北混合使用建築類型                   
3-1案例的蒐集…………………………………………..23
3-2案例的分布…………………………………………..24
3-2.01	案例總表………………………………………25
3-3案例的分類與分析………………………………....40
3-3.01	混合街屋………………………………………43
3-3.02	混合公寓………………………………………51
3-3.03	大廈底層的混合……………………………..56
3-3.04	混合大樓………………………………………61
3-3.05	高架橋下的剩餘空間………………………..66
3-3.06	廟宇的混合……………………………………69
3-3.07	奇特的混合方式………………………………72
第四章	 混合使用背後的成因與推測                         
4-1混搭背後的原因……………………………………..76
4-1.01	煩雜而無系統的法令…………………......76
4-1.02	對空間的極限利用…………………………..79
4-1.03	材料的臨時性與便利性……………………..80
4-2混合的意義…………………………………………..82
4-2.01	生活的便利性大於美學意義……………....82
4-2.02	商業利益大於居住品質……………………..83
4-2.03	全球化下的資本主義城市………………....83
4-3混亂背後所隱藏的秩序…………………………....85
4-3.01	違建的秩序……………………………………85
4-3.02	外牆招牌的秩序	…………………………86
4-3.03	新舊建築的秩序	…………………………88
4-4城市混合多樣的性格………………………………..92
第五章	設計操作                                          
5-1基地分析………………………………………………94
5-2混合公寓………………………………………………95
5-3混合街區………………………………………………101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建議                                 

參考文獻…………………………………………………108
附錄………………………………………………………110




圖目錄                                                      
圖 1-1 以不同高度看城市…………………………...02
圖 2-1 點、線、面爆炸圖…………………………...09
圖 2-2公園由不同量體與結構組成………………....09
圖 2-3 屋頂的增建…………………………………….10
圖 2-4 內部會議室空間……………………………….10
圖 2-5 共生住宅透視圖……………………………….11
圖 2-6 現場照片……………………………………….11
圖 2-7 兩戶家庭的分區……………………………….12
圖 2-8 公共與私密的範圍…………………………….12
圖 2-9 剖面示意圖…………………………………….12
圖 2-10 概念模型………………………………………13
圖 2-11 都市意象一書………………………………..14
圖2-12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一書……………………...15
圖 2-13 高速公路與鴨子造型………………………..15
圖 2-14 熱狗造型的攤販……………………………..15
圖 2-15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16
圖 2-16 台北市建築物套繪圖………………………..16
圖 2-17 大街廓與小街廓的差異圖………………....17
圖 2-18 第三空間一書………………………………..17
圖 2-19 東京製造一書………………………………..18
圖 2-20 垂直村落3D示意圖………………………....21
圖 3-1 台北市主要道路圖…………………………….23
圖3-2 案例分布圖……………………………………..24
圖 3-3 大閘蟹招牌…………………………………….43
圖 3-4 消失的舊立面………………………………….43
圖 3-5 台大附近老舊公寓…………………………….51
圖 3-6 仁愛路巷弄內的京兆尹餐廳………………...51
圖3-7 民生社區內的舊公寓一………………………..51
圖3-8 民生社區內的舊公寓二………………………..51
圖3-9 瑞安街巷弄內的新建案………………………..52
圖3-10 天母家樂福…………………………………….56
圖3-11 中山北路的摩斯漢堡………………………...57
圖3-12 德行東路上的麥當勞………………………...57
圖3-13 萬年大樓……………………………………….61
圖3-14 忠孝東路上的商業大樓……………………...61
圖3-15 環河南路五金街……………………………...66
圖3-16 民權東路地下道……………………………...66
圖3-17 環河南路都市計畫圖………………………...66
圖3-18 環河南路建物套繪圖………………………...66
圖 3-19 重慶南路高架橋下的市場………………....67
圖3-20 建國高架橋下的陽光加油站………………...67
圖3-21 Boston Big Dig Project …………………..67
圖3-22 中山北路人行道上的寺廟…………………...69
圖3-23 地下道裡的寺廟……………………………...69
圖3-24高架橋下的土地公廟…………………………..69
圖3-25 人行道上的廟………………………………….69
圖3-26 住家頂樓的寺廟……………………………...69
圖3-27 大廈一樓的寺廟……………………………...69
圖3-28 林森北路上的薇閣汽車旅館………………...72
圖3-29 內湖的台北戀館……………………………...72
圖3-30 圍牆上的ATM………………………………....72
圖4-1 海霸王餐廳……………………………………..76
圖4-2 法規架構…………………………………………77
圖4-3 法規對應的對象………………………………..77
圖4-4 1971年的西門町………………………………..78
圖4-5 2009年的西門町………………………………..78
圖4-6 外推陽台演變示意圖…………………………..79
圖4-7 中華電信黃頁電話簿…………………………..80
圖4-8 延平北路的機車材料專賣店………………....80
圖4-9 台北都市空間架構示意剖面圖……………....82
圖4-10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概況…………………...82
圖4-11 師大路旁的新建案與一樓的速食連鎖店.....83
圖4-12 南機場夜市…………………………………...84
圖4-13 台北常見的違建位置………………………...85
圖4-14 正面型招牌限制區域示意圖………………...86
圖4-15 側懸型招牌限制區域示意圖………………...86
圖4-16 樹立廣告招牌限制區域示意圖………….....86
圖4-17 大樓底下的商店設計………………………...87
圖4-18 新舊建築的交界(瑞安街)…………………...88
圖4-19 柯比意的光輝城市…………………………...88
圖4-20 正義國宅現況照片…………………………...88
圖4-21 更新後透視圖………………………………….88
圖4-22 居安公園……………………………………….89
圖4-23 永康公園……………………………………….89
圖4-24 建築立面(台南安平港遊客中心)…….....89
圖4-25 室內裝修的立面……………………………...89
圖4-26 晶華酒店……………………………………….90
圖4-27 台北戀館……………………………………….90
圖4-26 共生住宅……………………………………….90
圖4-27 南港接待中心………………………………….90
圖4-28 凱達格蘭大道………………………………….90
圖4-29 總統府前遊行人潮…………………………...90
圖4-30 台北市公車站………………………………….91
圖4-31 IKEA Bus Stop………………………………..91
圖4-32 建成圓環……………………………………….91
圖4-33 遼寧夜市……………………………………….91
圖4-34 外牆拉皮工程………………………………….92
圖5-1 基地空照圖……………………………………..94
圖5-2 基地透視圖……………………………………..94
圖5-3 基地A位置圖…………………………………..94
圖5-4 基地B位置圖…………………………………..94
圖5-5 舊公寓原始樣貌透視圖………………………..95
圖5-6 舊公寓原始平面圖……………………………..95
圖5-7 私密與公共區域分析圖………………………..95
圖5-8 空間分區分析圖………………………………..95
圖5-9 空間需求分析圖………………………………..96
圖5-10 空間關係分析圖……………………………...96
圖5-11 彈性空間分析圖……………………………...96
圖5-12 設計概念圖…………………………………….97
圖5-13 事件時間軸…………………………………….97
圖5-14 原始平面圖…………………………………….97
圖5-15 一層平面圖…………………………………….98
圖5-16 二層平面圖…………………………………….98
圖5-17 三層平面圖…………………………………….98
圖5-18 四層平面圖…………………………………….98
圖5-19 五層平面圖…………………………………….98
圖5-20 剖面索引圖…………………………………….99
圖5-21 A-A剖面圖……………………………………..99
圖5-22 B-B剖面圖……………………………………..99
圖5-23 C-C剖面圖……………………………………..99
圖5-24 D-D剖面圖……………………………………..99
圖5-25 E-E剖面圖……………………………………..99
圖5-26 正向立面圖…………………………………….99
圖5-27背向立面圖……………………………………..99
圖5-28 3D透視圖一…………………………………..100
圖5-293D透視圖二…………………………………...100
圖5-30 3D透視圖三…………………………………..100
圖5-31 概念圖………………………………………..101
圖5-32 量體爆炸圖…………………………………..101
圖5-33 頂視圖………………………………………..102
圖5-34 北向立面圖…………………………………..102
圖5-35 東向立面圖…………………………………..102
圖5-36 南向立面圖…………………………………..102
圖5-34 西向立面圖…………………………………..102
圖5-35 透視圖一……………………………………..103
圖5-36 透視圖二……………………………………..103
圖5-37 透視圖三……………………………………..103
圖5-38 透視圖四……………………………………..103
圖5-39 透視圖五……………………………………..103
圖5-40 透視圖六……………………………………..103
圖5-41 透視圖七……………………………………..103
圖5-42 透視圖八……………………………………..103
圖5-43 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城市差異………....105

表目錄                                                      
表 3-1 案例表001-006……………………………….25
表 3-2 案例表007-012……………………………….26
表 3-3 案例表013-018……………………………….27
表 3-4 案例表019-024……………………………….28
表 3-5 案例表025-030……………………………….29
表 3-6 案例表031-036……………………………….30
表 3-7 案例表037-042……………………………….31
表 3-8 案例表043-048……………………………….32
表 3-9 案例表049-054……………………………….33
表 3-10 案例表055-050……………………………..34
表 3-11 案例表061-066……………………………..35
表 3-12 案例表067-072……………………………..36
表 3-13 案例表073-078……………………………..37
表 3-14 案例表079-084……………………………..38
表 3-15 案例表085-090……………………………..39
表 3-16 案例類型表………………………………….40
表 3-17 案例分析表001……………………………..45
表 3-18 案例分析表024……………………………..46
表 3-18 案例分析表036……………………………..47
表 3-19 案例分析表069……………………………..48
表 3-20 案例分析表058……………………………..49
表 3-21 案例分析表064……………………………..50
表 3-22 案例分析表055……………………………..54
表 3-23 案例分析表084……………………………..55
表 3-24 案例分析表042……………………………..58
表 3-25 案例分析表015……………………………..59
表 3-26 案例分析表016……………………………..60
表 3-27 案例分析表033……………………………..63
表 3-28 案例分析表047……………………………..64
表 3-29 案例分析表075……………………………..65
表 3-30 案例分析表023……………………………..68
表 3-31 案例分析表072……………………………..70
表 3-32 案例分析表081……………………………..71
表 3-33 案例分析表021……………………………..73
表 3-34 案例分析表086……………………………..74
參考文獻
李文勝
2000 《建築規劃設計分類法規解析》 台北:詹氏書局。
李清志
2001 《台北Lost & Found:都市偵探的世紀末台北觀察》台北:田園城市。
邱宏哲
2000 《台灣住宅違章建築演變與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研究所。
貝島桃代+黑田潤+塚本由晴 
2001《東京製造MADE IN TOKYO》 台北:田園城市。
林昆鼎
2004 《改裝城市》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怡
2004 《擁擠台北的市民空間哲學》碩士論文,淡江建築研究所。
季鐵男
2002  《Urban Flash 都市行動》 台北:田園城市。
陳冠中
2005 《移動的邊界》 台北: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
馬世芳等
1998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台北:大塊文化。
顏良年
2006  《台灣住宅違章建築演變與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
Chaslin ,Francois
2003 《庫哈斯談庫哈斯》(Deux Conversations Avee Rem Koolhaas et caetera);林宜萱譯,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Helsel ,Sand
2004 《台北策略》(Taipei Operations) 梁應權與胡頂立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Haydn, Florian and Robert Temel, eds
2006   《Temporary Urban Spaces: Ideas for the Flexible Use of the City. 》 Basel Birkhauser/Princeton Arch.
Jacobs  Jane
2007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滅亡》 吳鄭重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Parker Simon
2007  《理論與經驗:遇見都市》 國立編譯館主譯  王志弘  徐苔玲合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Pile Steve, Brook Christopher, and Mooney Gerry
2009  《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 失序》 王志弘譯,台北:群學
Venturi , Rober
1979   《建築中之複雜與矛盾》 葉庭芬譯,臺北 : 尚林出版社。
1997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被遺忘的建築形式的象徵主義》(Learning from Las Vegas) 賀承軍譯,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