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7202111125000
DOI 10.6846/TKU.2021.00511
論文名稱(中文) 當偶像走入生命:資深歌迷生命歷程之質性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Idol in My Life: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Veteran Music Fans' Life Cours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林佳宣
研究生(英文) Chia-Hsuan Lin
學號 60669055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25
論文頁數 1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怡君
委員 - 陳劍涵
委員 - 陳才
關鍵字(中) 資深歌迷
生命歷程
追星
偶像
迷文化
關鍵字(英) veteran music fans
life course
star-chasing
idol
fando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資深歌迷的追星行為對其生命歷程之影響,瞭解在資深歌迷的形塑過程中形成的脈絡與轉變,透過生命歷程觀點,呈現青少年至成人階段偶像崇拜與個人身心發展的重要關聯,透過資深歌迷自身闡述,理解他們喜愛偶像的原因與動機,同時探究成長階段下支持偶像心態與行為的轉變,以及如何詮釋偶像對其生命歷程的影響。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方式,進行主題式資料分析,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3位受訪者,年齡達30歲以上,已經進入職場工作,且持續支持特定台灣歌手時間達10年以上,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探索這群資深歌迷不同的生命故事與經驗,以另一種角度凝視台灣的追星文化。研究結果條列為七點如下:
一、資深歌迷將偶像投射成身邊重要他人,形成特殊的追星歷程
二、迷群有如小型社會,歌迷從中培養社會化的能力與態度
三、偶像與生命事件的連結,為生命低潮與挫折帶來支持的力量
四、偶像在資深歌迷的生命歷程中扮演著生涯角色的楷模
五、資深歌迷的追星行為隨著年齡增長從瘋狂趨向理性
六、歌迷對偶像的情感具有個別主觀性的意義化
七、回顧過往追星歷程,資深歌迷有正向的省思與收穫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veteran fans' star-chasing behavior on their life course, and understands the context and changes formed in the shaping process of veteran fans. By using the viewpoint of life course,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dol worship and pers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veteran fans,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and motives of loving idols, at the same time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supporting idols in the growth stage, and how to interpret the influence of idols on their life course.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depth interview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the data collection method to conduct thematic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invites 3 interviewees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by purposive sampling. These interviewees must be 30 years of age or older, have entered the workplace and have continued to support certain Taiwanese singers for more than 10 year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explore the different life stories and experiences of this group of veteran fans. Look at Taiwan’s star-chasing cultur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listed in seven points as follows:
I.Veteran fans project their idols into important others around them, and create a special course of star chasing.
II.The fandom group is like a small society. The fans build their ability and attitude of socialization.
III.The connection between idols and life events makes he power to support life's down and frustration.
IV.Idols play a role model in the life of veteran fans.
V.The star-chasing behavior of veteran fans changes from craziness to rationality with age.
VI.Fans’ emotions towards idols have individual subjective meanings.
VII.Looking back on the past history of star chasing, the veteran fans have positive reflections and gai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迷的形成	11
第二節 迷的理論	13
第三節 迷的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生命歷程理論與相關研究	26
第五節 迷的生命歷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4
第五節 資料分析	46
第六節 資料檢核	4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0
第四章 資深歌迷生命歷程故事	51
第一節 個案A-林宥嘉歌迷的生命歷程故事	51
第二節 個案B-五月天歌迷的生命歷程故事	67
第三節 個案C-方文琳歌迷的生命歷程故事	79
第四節 以生命歷程觀點之綜合討論	96
第五章 研究結論、反思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3
第二節 研究者的反思	10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6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121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25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126

 

圖目錄
圖3-1 研究流程圖	45
圖3-2 B的訪談逐字稿	47
圖4-1 林宥嘉(左)、A(右)及研究者(上)的合照	52
圖4-2 B高中時期與五月天合照	67
圖4-3 五月天專場演唱會與暑期音樂會票根	70
圖4-4 五月天澳洲場演唱會票根	73
圖4-5 1993年嘉義稻草人民歌餐廳C初見文琳	81
圖4-6 方文琳國際歌友會通訊錄及入會申請簡章	83
圖4-7 方文琳國際歌友會刊物	83
圖4-8 2020歌友會聚餐C一家三口與文琳合照	85
圖4-9 追星好友阿秋寄給C的卡片	86
圖4-10 C的家庭圖	87
圖4-11 方文琳的家庭圖	87
圖4-12 文琳的著作書籍《琳聽覺者的聲音》	92
圖4-13 A的追星生命線	99
圖4-14 B的追星生命線	100
圖4-15 C的追星生命線	100
圖5-1 研究者的追星生命線	113

 
表目錄
表2-1 Erikson社會發展階段	16
表2-2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	19
表2-3 生命歷程基本概念	27
表2-4 生命歷程相關研究列表	30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整理	39
表3-2 研究資料代碼對應表	48
表4-1 個案追星生命事件類型統計表	101
表5-1 受訪者的追星投射類型比較	10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育培(2000)。「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背離與賦歸—青少年「追星」心態與對策試探。廈門教育學院學報,1,19-21。
王靖雅(2018)。資深榮民生命歷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潔媛、楊培珊(2014)。從生命歷程觀點探討客家高齡者入住機構之適應感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7,1-27。
田禾、馬春華(譯)(2002)。大蕭條的孩子們。南京:譯林出版社。(Elder, G.H.)。
朱龍祥、陸洛(2000)。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心態與行為初探。應用心理研究,8,171-208。
吳佳蓉(2012)。偶像崇拜歷程及其對自我發展之影響—以兩位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宋昀姮(2013)。少女時代台灣女迷的跨國認同與性別展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李孟儒(2011)。少年未升學未就業經驗的意涵:生命歷程理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李嘉宜(2016)。從非迷到著迷-女球迷形塑歷程之探究:形成脈絡、認同與實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筱婷(2016)。台灣哈韓族的跨國追星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岳曉東(2007)。追星與粉絲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邱炳坤、李俊杰、李欣霓、黃美珍、楊宗文、陳子軒…顏伽如(譯)(2018)。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台北:五南。(Sharan B.Merriam & Elizabeth J.Tisdell, 2015)。
邵琮淳(2002)。網路歌迷社群認同之研究—以交大機械歌迷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101-157。
洪蘭(譯)(2019)。邁向圓滿。台北市,遠流。(Martin Seligman)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第八版)。台北市,雙葉。(Gerald Corey)
孫名之(譯)(1998)。同—性:青少年與危機。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Erik H. Erikson)。
馬慧君、張世雄(2006)。變遷社會中的女性–一個生命歷程的研究觀點。國際文化研究,2(2),59-97。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力元(2007)。歌迷社群認同在網路追星日記中的呈現及互動。玄奘大學資訊傳播學報,4,51-70。
張可婷(譯)(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Hennie Boeije)。
張芬芬(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Mattew B. Miles & Michael Huberman, 1994)。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智雅(2000)。偶像崇拜與青少年認同-以台灣流行音樂歌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醫學院,花蓮市。
張詠欣(2019)。中高齡父親照顧八仙塵爆子女之心路歷程:從生命歷程理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張煜麟(2015)。生命歷程觀點的媒體迷敘述研究。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197-213。
張繐礠、蔡馨沂、劉奕蘭(2016)。「青少年偶像崇拜量表」之信度與效度考驗。測驗學刊,63(2),111-132。
張寶君(2010)。大學生偶像崇拜的調查與思考。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8),91-92。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書局。
郭靜晃(2006)。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妍利(2012)。「韓流」過境下的迷文化:探討「迷」群與網路科技的互動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彭子欣(2017)。偶像崇拜與崇拜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游恆山(譯)(2014)。心理學。台北市:五南。(Richard J. Gerrig)。
程琪媛(2019)。台灣韓國演藝偶像迷的成年追星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趙蕾、宋景堂(譯)(2001)。性慾三論。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Sigmund Freud)。
蔡馨沂(2012)。偶像崇拜在青少年同儕關係與自尊、歸屬需求之間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鄭君仲(2001)。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鄭喬瑋(2013)。以生命歷程觀點探討早年失學高齡者學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盧思浩(2015)。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台北市:發現文化。
蕭景容(2003)。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二、英文文獻
Atwater, E. (1992). Adolescenc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ronfenbrenner,U. (1960).Freudian theori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Child Development,31,15-40.
Bulmer, M. (2008).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eswell, J.W. (2013).Qualitative inquiry & research design (3rd ed.).Thousand Oaks, CA:Sage.
Elder, G. H., Jr. (1988). 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Missouri: San Val.
Elder, G. H., Jr. (1998). The life course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 W. Dam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1, 942-969.
Elder, G. H., Jr. Johnson, M. K., & Crosnoe, R. (2004).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 In Mortimer, J. T. & Shannhan M. J. (Eds.), 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 (p. 3-19). New York: Springer.
Freud, S. (2000). (New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New York:Oxford Unsiversity Press.
Guba, E.G. & Lincoln, Y. S. (1981) Effective evaluati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valuation results through responsive and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rrington,C.L., &Bielby,D.D., &Bardo,A.R. (2011). Life course transitions and the future of fando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14(6),567-590.
Hills M. (2002). Fan cultures. Lonton:Routledge.
Hutchison, E. D. (2010). Dimensions of Human Behavior: The Changing Life Cours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Kagan,J. (1990).The concept of identific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65(5),296-305.
Kelle,U., & Kluge, S.(1999).Vom einzelfall zum typus: Fallvergleich und fallkontrastierung in der qualitativen sozialforschung. Opladen: Westdeutscher Verlag.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yer K. U. (2003). ʻThe Sociology of the Life Course and Lifespan Psychology:Diverging or Converging Pathways?ʼ, in U.M.Staudinger et al.(eds.),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pp.463-481. Boston:Springer.
Mussen,P.H.&Parker,A.L. (1965).Mother nurturance and girls’incidental imitative learn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 (1),94-97.
Yin, R. K. (201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5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三、網路資料
派派趴趴走(2016)。[追星] 成為迷妹後學會的50件事情(上)。取自痞客邦部落格,https://paipai1119.pixnet.net/blog/post/451391498
派派趴趴走(2016)。[追星] 成為迷妹後學會的50件事情(下)。取自痞客邦部落格,https://paipai1119.pixnet.net/blog/post/451399694
蔡琛儀(2020)。直擊/蘇打綠分身魚丁糸睽違3年開唱「僅800幸運兒入場」 上百粉絲「擠爆窗邊」!取自東森新聞網,https://star.ettoday.net/news/1774299#ixzz6aMcibQig
蕭采薇(2014)。五月天公益演唱會門票秒殺,粉絲夜排整晚…被店員插隊。取自東森新聞網,https://star.ettoday.net/news/375600#ixzz6aMbnZagO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