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7201515510100
DOI 10.6846/TKU.2015.00576
論文名稱(中文) 《中論》與《老子》的實踐策略探析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Strategies in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and Laoz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高子嬿(慧意康)
研究生(英文) Zi-Yang (Yi-Kang Hui) Kao
學號 60001044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2
論文頁數 9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指導教授 - 蔡耀明
委員 - 蔡耀明
委員 - 林建德
委員 - 周德良
關鍵字(中) 中論
老子
實踐
因果
動機
聖人
關鍵字(英)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Laozi
practice
cause and effect
motive
sa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以《中論》和《老子》為底本,以因果邏輯之分析理路,並且特別強調以改變初發價值概念之角度,將二文本中實踐的可能性、採取何做為而得以實踐,之內容更顯明出來,並於分析後,歸納二文本實踐的要點。
    第一章緒論中,尤其對於因果的概念,本文以三性作為三種理解層次之分類依據,此三性為:具累積、具變相、超時空;三種理解因果之淺至深之層次為:跳躍式的因果概念、為「名」所限之因果概念、趨於不生之因果概念。此概念於本文有二大關鍵:第一、對於文本的詮釋,底本之作者與詮釋者二方,對於因果之概念之理解之層次之不同,此為諸種詮釋結果不同之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後者之理解層次。第二、鑒於第一點之後,若無法對文本有善巧的理解、詮釋,那麼要善巧的實踐文本的內容則是緣木求魚,因此,對於因果概念的理解程度,是該讀者能否掘發文本中之實踐策略的重要關鍵之一。關於改變價值概念,本文以審視前賢研究之成果、近代西方哲學觀待詮釋學之看法,並和於受本文特別強調的因果邏輯之概念(尤其依上段所提及之因果三性),歸結出:真欲實踐文本中理論之境界,則須從改變價值概念為始,即為從初發之心就需轉變成同調於文本之價值概念,或稱為:將自己的動機與文本所示之內容一致。然而此辦法,幾乎不見於其他論著中被強調,對於本文,此要點是給予欲求進步、突破者之提醒。
    基於如上之理論,以四大步驟:動機、次第、修心、心要,分別於第二、三章中,展開對青目釋中之《中論》和王弼注版之《老子》之實踐策略之分析與探究。其中,將《中論》述及看似常人難以摸著邊的空性之理與境界,經分析而知若從價值層面改變,則達悟空性之實則即不遠;對於似玄談玄論之《老子》,將其含藏之修心辦法析出後,則不再如此的玄妙,而是有理可循,並且依上述邏輯推論,例如無用之用、虛心、自然等概念,其含藏之大用、聖人之氣度等,則瞭如指掌。並於第四章將《中論》與《老子》二者之實踐策略做比較,知其二皆是以解構陳見為辦法,並且,二書之作者對因果理解之程度是頗有差異,因此二書各述之聖人之境界是不同。
    總之,本文欲將宗教理性化、理性修行化、修行實際化、實際可能化、可能生命化。尤其強調基於因果之邏輯,並且應重視其三性,從改變價值概念、次第性的前進,才能踏實、如期望地將文本之理論實踐出來;並且,無論是對文本或日常事件,其分析、評判之過程中皆亦應如此思維與處事。如此建言,是願我等總能吉祥、如意。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is based on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and Laozi, analyzing by cause and effect logic principles, and emphasizing the change of initial concept of value. By these ways, expecting to summarize the possibilities of practice, what are the best practical ways and the principles of practice described in both books, and sum up the essentials at last.
In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the focus is about the concept of cause and effect. There are three properties, which ar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including of cumulative, forming, and without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which are jump causal concept, the concept limited by "name", tends "not arising(不生)" of the concept. This concept has two major points in this article: first,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ause and effect between the author and interpret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unit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results, especially the latter’s level of understanding. Second, given after the first point, if unable to have the full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then the possible of practice the concept to be impractical. Therefore,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cept of cause and effect is the important key point. For the changing of valu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ults of well-known researches,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and concepts described herein and in particular stressed the causal logic of the subject (especially the three properties showed in the front paragraph). In conclusion, for practicing the theory of the text, one should start with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value, that is one should start with one's motivation. However, this approach is seldom or never mentioned in other studies. This point is for inspiring those who are eager to pursuit their better futures.
Based on above theories, the four major steps are motivation, order, cultivation of the mind, the essence of mind,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strategies in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commentated by Ching Mu(青目) and Laozi commentated by Wang Bi(王弼) are describ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Among them, the theory of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seem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However, after analyzing in this article, it is practicable if one would chang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value. For the paradoxical text of Laozi, it is no longer so mysterious but rational to follow after analyzing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ind. According to this logical inference, “function of uselessness(無用之用)”, “purification of mind(虛心)”, “nature(自然)”, and so on, with its “the greatful use(大用)”,and the mettle of a sage, are understandable easily.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between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and Laozi are compared in chapter IV. Both of the texts are based on the way to deconstruct stereotypes. In addition, both autho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cause and effect. Therefore, these two texts described differently for the levels of saints.
In brief, this article is describing about religion can be rational, rational can be practical, practical can be actual, actual can be possible, possible can be alive, especially, emphasizing on the logic of cause and effect, as well as focusing on three properties. From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value and moving forward step by step,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would be practical. Moreover,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zing process in daily life should follow the same proposal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wish you the bes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論》與《老子》的實踐策略探析
目次
凡例
目次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主旨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一、關於《中論》與《老子》中實踐議題之前賢研究	2
二、問題意識	4
(一)歷史的意涵	4
(二)作業動機之效應	5
(三)小結	7
第三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	7
一、材料	7
二、研究限制及對策	8
(一)限制:合理的「無理的不同意」	9
(二)對策:重建「價值」與「動機、辦法、宗旨」間之關聯之概念	11
三、本文研究方法	12
(一)以「動機」做為文本旨趣的響導	12
(二)以「次第」審驗文本之理路與邏輯	13
(三)以「修心」作為「理論」與「實踐」之中介嵌結	13
(四)以「心要」融貫文本意涵之精華	14
四、討論範圍	16
第四節 研究目標與價值	16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6
第六節、關鍵概念闡釋與界說:「因果」之邏輯概念	17
一、日常生活運用之因果概念	17
二、本文主要運用之因果概念	18
三、小結:因果概念之三種層次	20
(一)跳躍式的因果概念	21
(二)為「名」所限之因果概念	21
(三)趨於不生之因果概念	22
第貳章、《中論》中的實踐策略	23
第一節 動機	23
一、《中論》的作者與造論因緣	23
(一)因虛心而成就一切:以《中論》觀因緣品第一為例	23
(二)因大悲心而如意:以《中論》觀邪見品第廿七為例	26
(三)因善巧而無所侷限:以《中論》觀四諦品第廿四為例	27
(四)小結:外部動機、內部動機	28
二、從《中論》開顯出之主旨與其意涵	29
(一)隨緣之生活:以《中論》觀本住品第九為例	31
(二)如如的對待智慧:以《中論》觀四諦品第廿四為例	32
(三)依假名而善說:以《中論》觀如來品第廿二為例	33
(四)小結	35
第二節 次第	36
一、《中論˙觀時品第十九》三種科判	36
二、《中論˙觀時品第十九》之六偈之各次第之分析	38
三、內部次第	41
四、外部次第	42
五、小結	42
第三節 修心	43
一、摒棄三毒˙勤觀自心	44
二、如一慈悲為體相˙圓滿福慧為要訣	45
三、因果為眼˙中道為情	45
第四節 心要	46
一、由小至大: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	46
二、由大至小: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	48
第五節 本章小結	50
第參章、《老子》中的實踐策略	51
第一節 動機	51
一、《老子》作者與造論因緣	51
(一)短句與類句的拉鋸戰	51
(二)內容的多樣性	54
(三)比較意識	54
(四)小結:外部動機、內部動機	55
二、從《老子》開顯出之主旨與其意涵	56
(一)不明而起的自省學處	56
(二)似答似問的似指道術	58
(三)表簡內密的成聖秘笈	58
(四)小結:外部動機、內部動機	60
第二節 次第	61
一、《老子》「如何說」開顯之次第	62
(一)《老子》「曰」:牽連關係用之曰	62
(二)《老子》「謂」:善訂定名稱之謂	63
(三)《老子》「言」:能載亦能覆之言	63
(四)《老子》「名」:客主二源成之名	64
(五)《老子》無「曰」「謂」「言」「名」:勸人聽理於不言	65
二、內部次第	66
三、外部次第	66
四、小結	66
第三節 修心	67
一、慎思俗名見˙見心俗應省	67
二、了知名不符實˙善用不實之名	68
三、證辨於外˙無制充內	69
第四節 心要	70
一、由小至大: 實腹、無名、無為	71
二、由大至小: 無用、自然、虛心	72
第五節 本章小結	74
第肆章、《中論》與《老子》二者之實踐策略之比較	75
第一節 《中論》與《老子》實踐策略之異同	75
一、同:皆以解構陳見為辦法	75
二、異:因果邏輯程度之差異	76
(一)因作者之理解不同而生差別	76
(二)文本字句上因果概念之差別	76
第二節  聖人之異同:佛與真人	77
一、因行者(讀者)之動機而異	77
二、以本文實踐策略觀察二位之異同	78
第三節  小結	79
第伍章、結論與展望	82
參考文獻(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84
1、佛教類	84
2、道家類	85
3、其他	86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與主要原典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4刷,《新編諸子集成》。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新編諸子集成》。
大正藏: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鳩摩羅什譯:《中論》,T30。
寂天造頌,傑操大師註,隆蓮法師譯:《入菩薩行論廣解》,ZW04。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T09。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2008年11月。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台北市:法爾,2007年4月,二版。
寂天(著),如石(譯),陳玉蛟(譯注):《入菩薩行譯注》,高雄市:諦聽文化,2007年4月,六版。
龍樹菩薩造頌,宗喀巴大師造疏,任杰漢譯:《中觀根本頌智慧論釋‧正理海》
龍樹菩薩論本,鳩摩羅什譯,青目菩薩釋論,吉藏法師疏:《中觀論疏》,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2013年5月修正版。
二、當代學界專書
1、佛教類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市:台灣商務,1997年10月。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劉小儂(譯文白話):《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市:橡樹林文化,城邦文化,2009年12月。
法尊法師:《法尊法師論文集》,台北市:大千,1997年5月。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市:東大,民國77年10月初版,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年。
嘎檔赤慶獎秋提雷洛桑饒結苡謝炯內:《嘎檔行法》,《嘎檔文集》(第12冊 嘎檔行法上冊),2010年12月,台北市:嘎檔巴,初版二刷。
嘎檔趣嘉著:《慧源全集【第二一0集】》,台北市:格魯巴,2010年11月,初版二刷。
談錫永(主編):《中論導讀(上)(下)》《傳統文化典籍導讀》第11、12冊,北京:中國書店,2006年10月。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台北市:新文豐,2003年。
龍樹(原著),鳩摩羅什(原譯),蕭振士(今譯):《中論》,台北市:恩楷,2007年,再版。
韓廷傑(注譯):《新譯大乘起信論》,台北市:三民,2000年9月。
釋印順:《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8月。
釋迦牟尼佛(著),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譯)(高昌郡),賢愚經傳承第四十四世祖暨西藏格魯巴(黃教)第二十五世大乘法王(悉利公赤珠仁波切)慧源活佛(依據藏文版賢愚經)(校訂):《慧源全集【初集】 賢愚經》,臺北:格魯巴,2000年9月。 
釋惠敏、釋果徹:《生命緣起觀-梵本《淨明句論˙第二十六品觀十二支分》初探》,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9。
釋聖嚴:《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市:台灣商務,1998年12月。
2、道家類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解析與研究》,台北市:萬卷樓,2000年。
王邦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台北市:遠流,2010年1月。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台北市:台灣商務,2004年12月。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台北市:台灣商務,2004年12月。
王邦雄:《莊子道》,台北市:里仁書局,2010年4月。
王邦雄:《莊子道》,台北市:里仁書局,2010年4月,頁235。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市:文津,1997年12月,初版二刷。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1992年4月。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台北市:文津,1997年。
熊鐡基:《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建:人民,2003。
熊鐡基:《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1995。
劉孝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 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12月,一版,二刷。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市: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09年。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上》,台北市:新文豐,1996年。
蘭喜並:《老子解讀》,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3、其他
王玲月:《憨山大師的生死觀》,台北市:文津,2005年11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市:聯經,2003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市:桂冠圖書,1989年8月。
何金蘭:《法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11月。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台北市:萬卷樓,2010年9月,再版。
祁志祥:《似花非花—佛教美學觀》,北京:宗教文化,2003年12月。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2011年。
徐岱:《美學新概念—21世紀的人文思考》,上海:學林,2001年10月。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市:三民,2011年9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市:自由,2001年。
聖嚴法師:《學術論考》,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三、碩博士學位論文
丁瑞國:〈試論老子思想對情緒管理的主張及實踐〉,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王幸婷:〈老子的守柔觀〉,天主教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林怡妏:〈王弼《老子注》的形上學與當代詮釋〉,台北市: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11年。
林建德:〈《老子》與《中論》之哲學比較─以語言策略、對反思維與有無觀為線索〉,台北市:台灣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7年7月。
郭穎:〈老子的苦樂觀〉,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哲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鄭進興:〈西方龍樹學三個詮釋典範之研究—以《中論》二十五品十九及二十頌為探討線索〉,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1年7月。
蕭美玲:〈心知與氣化—《莊子》思維與言說方式之省察〉,桃園縣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四、期刊及單篇論文
尹志華:〈從老學史看“六經注我”的詮釋方法〉,《中國哲學與文化》,v.5,2009年06月,頁61-74。
王邦雄:〈《莊子˙秋水》何以見外?〉,《鵝湖學誌》第45期,2010年,12月,頁103-121。
王邦雄:〈《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頁15-31。
田海平:〈鏡子隱喻與哲學轉向三題〉,《學術研究》2002年第1期。
江雪蓮:〈人性的注疏——休谟因果論的人性論特徵和心靈哲學傾向〉,《浙江學刊》,2010年第03期。
吳汝鈞:〈現代學者的中觀學研究及其反思〉,收於《印度佛學研究》,台北市:學生,1995年,頁107-204。
林鎮國:〈中觀學的洋格義〉,收於《空性與現代性》,台北市:立緒,1999年,頁181-210。
邱敏捷:〈以「空」解老析論〉南大學報第39卷第2期,人文與社會類,2005年,頁1-27。
孫壽:〈 “無情”與“心鏡”:莊子的審美心胸思想〉,《浙江學刊》2011年第1期。
張和平:〈“天籁”新解〉,《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陳秀蓉:〈瑪哈希內觀禪探析〉,《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0卷第3期,2012年3月,頁83-111。
游祥洲:〈論「身土不二」與深層深太倫理學的建構並探索其多元應用面向—從「不二法門」的觀點切入〉,《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0卷第3期,2012年3月,頁1-37。
溫彥軍:〈以心齊物 用心若鏡——略談莊子的《齊物論》〉,《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2期。
萬金川:〈中觀知見書目舉隅〉,《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1998年,頁232-291。
廖本聖:〈至尊.法幢吉祥賢著《宗義建立》之譯注研究〉,《正觀雜誌》第三十二期,2005年3月25日,頁5-149。
劉嘉誠:〈《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第03期,1999年,頁69-91。 
劉豔芬:〈試論鏡花水月在佛教中的象徵意義〉,《宗教學研究》第200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98-201。
蔡耀明:〈《大般若經‧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多分》的禪修教授:做為佛典「摘要寫作」的一個練習〉,《中華佛學學報》第17期,2004年,頁49-93。
蔡耀明:〈《佛說不增不滅經》「眾生界不增不減」的修學義理〉,《台大哲學論評》,第二十八期,2004年10月),頁100。
蔡耀明:〈「研究方法」課程的規劃理念〉,《法光》第163期,2003年4月,第2版。
蔡耀明:〈以《雜阿含經》為依據探討「解開而認知世人」與「出離而超脫人世」在條理的一貫〉,《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7輯,2012年7月,頁3-33。
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學緒論〉,《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2001 年,頁17-40。
蔡耀明:〈佛教研究的進展程序在操作步驟的釐定〉,《正觀》第25期,2003年6 月),頁201-209。
蔡耀明:〈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哲學雜誌》第32期,2000 年5 月,頁114-126。
蔡耀明:〈解讀有關《首楞嚴三昧經》的四篇前序後記:以《首楞嚴三昧經》相關文獻的探討為背景〉,《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8期,2003年,頁1-42。
蕭振邦:〈《莊子》有美學嗎?:重構《莊子》美學〉,《鵝湖學誌》第47期,2011年12月,頁1-40。
蕭振邦:〈道家美學思想基型-《荘子》的美學觀〉,《鵝湖學誌》第20期,1998年6月,頁1-70。
聶雅婷:〈莊子的「觀照」思想研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65-82。
嚴瑋泓:〈論龍樹「空義」的證成與其實踐意涵--以《中論》為基礎的探討〉,《史學理論研究》第2卷,2001年1月1日,編修日期2004年4月16日。
五、中譯文獻
(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1997) Dabney Townsend(著),林逢祺(譯):《美學概論》,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公司,2008年。
(美)所羅門(Solomon,R. C.)著,張卜天譯:《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讀》,廣西師範大學,2011年1月,第3版。
梶山雄一著,李世傑譯:〈中觀思想的歷史與文獻〉,《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中觀思想》,台北市:華宇,1985年。
六、數位及網路資料
佛典的引用主要依據「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的電子佛典系列(2011年之版本)。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 
七、外語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t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2)
M. Heidegger, Sein und Zeid, in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and 2 (Frankfurt am Main: Klostermann, 197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