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7201414442400
DOI 10.6846/TKU.2014.00782
論文名稱(中文) 從「偶像」到「英雄」:專題式學習融入國中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From "Idol" to "Hero":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Character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王雅瑩
研究生(英文) Ya-Yin Wang
學號 70175009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26
論文頁數 19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劍涵
委員 - 許維素
委員 - 張雅芳
關鍵字(中) 專題式學習;品格教育;英雄/偶像;小團體輔導
關鍵字(英) Project-based Learning
Character Education
Hero/Idol
Small Group Guida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專題式學習融入國中品格教育之歷程與實施成果,研究目的包括:(1)規劃與實施專題式學習方案融入國中品格教育小團體輔導課程,並分析實施過程中所遭遇之困境和因應策略;以及(2)探討專題式學習融入國中品格教育的小團體輔導課程之實施成效,包含學生在「知善」、「愛善」與「行善」之表現情形。本研究以參與研究者小團體共十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My Hero」與「Design For Change」為研究實施專題,在研究過程中透過觀察記錄、訪談、錄影、學生作品、自我檢核表與省思札記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和分析。
經由為期一年的專題式學習融入國中品格教育行動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My Hero」專題由「偶像」切入,有助於連結至對「英雄」品格核心價值的探討。
二、「Design For Change」專題的教學步驟能有效協助成員進行品格挑戰行動。
三、成員在「知善」層面能認識偶像、英雄與自我的品格核心價值,並依據個人的品格核心價值進行道德推理,並做出道德決定。
四、成員在「愛善」層面能藉由對品格的實際「體驗」來協助個人肯定與欣賞品格核心價值,進而到達「樂於為善」之狀態。
五、成員在「行善」層面能確實完成「My Hero」之發表與「Design For  Change」品格挑戰行動,達成品格教育的「知行合一」。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和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品格教育教學實務之建議為善用學生「重要他人」的品格影響力,並給予學生執行「品格行動」的機會。
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為融入不同學習領域及採用其他專題內容進行研究。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character education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plan and implement two learning projects on character education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through small groups, and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as well as coping strategies; (2)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at project-based learning experience, including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knowing the good”,” desiring the good” and “doing the good”. Research participants are ten students in the small group of “My Hero” and ” Design For Change” as the learning projects.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rom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videotaping, student products, checklists, and self-reflection journals.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is action research study:
1. In “My Hero” project, "idols"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heroes" regarding core 
value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2. Teaching steps in” Design For Change” were helpful for members to implement their character challenge actions.
3. From the “knowing the good” perspective, members could understand core values of character in “idol”,” hero” and “self”. They could also do moral reasoning and make moral decisions based on individual character values.
4. From the “desiring the good” perspective, members could appreciate the core values of character by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njoy doing the good”.
5. From “doing the good” perspective, members can finish “My Hero” posts and ” Design For Change” character challenge action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in character education.
Finally,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1. Teaching practices in character education are recommended to use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significant others", as well as give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perform "character actions".
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investigation similar topic in different learning areas and learning project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品格教育	13
第二節 「偶像」及「英雄」與品格教育的理論基礎	26
第三節 專題式學習	34
第四節 專題式學習融入品格教育的相關研究	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程序	49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5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8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8
第一節 專題式學習融入國中品格教育小團體輔導方案及實施困境與因應策略	78
第二節 專題式學習融入國中品格教育小團體輔導課程之實施成效	10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8
第二節 建議	165
參考文獻	169
中文部分	169
英文部分	173
附錄	176
附錄一 專題式學習融入品格教育之教學方案	176
附錄二 國中品格教育核心價值調查問卷	188
附錄三 團體過程記錄表	192
附錄四 教學省思札記	193
附錄五 學生自我檢核與回饋表	194
附錄六 學生訪談記錄表	195
附錄七 品格五環圖學習單	196
附錄八 偶像影響力分析學習單	197
附錄九 品格教育小團體研究家長同意書	198
表次
表2-2 1 青少年四種偶像與榜樣人物示意	28
表2-4-1 專題式學習融入品格教育的相關研究	45
表3-1-1 第一階段研究小團體內容與流程	55
表3-2-1 研究對象國中學校品格教育推廣SWOT分析表	60
表3-2-2 第一階段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63
表3-2-3 第二階段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64
表3-4-1 行動研究階段與資料蒐集對照表	68
表3-4-2 訪談地點與時間一覽表	70
表3-4-3 編碼系統說明表	73
表4-1-1 第二階段研究之小團體實施內容與流程	88
表4-1-2 「My Hero」的實施困境及因應策略	88
表4-1-3 「Design For Change」的實施困境及因應策略	88
表4-1-4 其他實施困境及因應策略	88
表4-2-1 第二階段成員品格核心價值前後對照表	114
表4-2-2 第一階段成員回饋表統計結果彙整表	154
表4-2-3 第二階段成員回饋表統計結果彙整表	154
圖次
圖2-1 1 良好品格之成分	20
圖2 2-1 從以人物為核心到以特質為核心的社會學習和依戀轉化圖	33
圖2 3-1 DFC行動步驟歷程圖	40
圖2 3-2 DFC案例一「Super Helper」圖像	42
圖2 3-3 DFC案例二「愛無礙:你是我的天使」圖像	43
圖2 3-4 DFC案例三「我要的幸福」圖像	44
圖2-4-1 專題式學習發展階段	48
圖3-1-1 行動研究循環圖	53
圖3-1-2 品格教育小團體教學方案架構圖	55
圖3-1-3 研究架構與程序圖	58
圖3-4-1 研究者英雄宣傳單範例圖	72
圖4-2-1 第一階段成員「英雄宣傳單」成品	105
圖4-2-2 第二階段成員「英雄宣傳單」成品	106
圖4-2-3 「My Hero」「Star of Character」專頁	135
圖4-2-4 第一階段「My Hero」發表完成比例	136
圖4-2-5 第二階段發「My Hero」表完成比例	136
圖4-2-6 「My Hero」故事發表人物種類比例	138
圖4-2-7 「My Hero」網站發表作品	139
圖4-2-8 第一階段DFC挑戰行動執行內容概念圖	140
圖4-2-9 拒菸卡及連署書	141
圖4-2-10 入班宣導情形	141
圖4-2-11 朝會宣導情形	142
圖4-2-12 影片宣導情形	143
圖4-2-13 海報宣導情形	144
圖4-2-14 廁所標語宣導情形	145
圖4-2-15 「拒菸30」活動宣導情形	147
圖4-2-16 第二階段DFC挑戰行動方案流程圖	147
圖4-2-17 影片拍攝情形	149
圖4-2-18 環保影片內容	150
圖4-2-19 觀看宣導影片情形	15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2012-2013 iEARN中文版專案手冊(2012)。2013年4月16日,取自http://taiwaniearn.org/index.php/publish/137-2012-13-iearn
丁立宇(2010)。青出於籃-品格教育融入籃球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千代文教基金會教育小組(2006)。品格教育的蝴蝶效應。台北市:千代文教。
上游出版社教育編輯小組(2009)。品德教育書。台北:上游。
王金國(2011)。品格教育:理論與活動設計。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怡茹(2013)。以體驗學習模式引導的品格教育課程:國小課後托育中心學童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嘉蘋(2004)。九年一貫下,缺角的品德教育。學生輔導月刊,92,96-105。
方榮爵(2006)。科技專案學習(Technology Project-Based Learning)。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3),20-31。
朱碧蓮(2013)。繪本融入幼兒園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我的英雄計畫(The My Hero Project)(2013)。超譯英雄:這些你可能沒有聽過的人,他們都是英雄眼中的英雄。新北市:大喜文化。
何琦瑜、鄭一青(2004)。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市:天下。
吳武典(2007):品格教育的反思。研習資訊電子報,24(1),17-32頁。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04)。團體輔導。台北市:心理。
吳佳蓉(2012)。偶像崇拜歷程及其對自我發展之影響─以兩位個案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翠玲(2005)。乘著iEARN 的翅膀,以英文與世界接軌。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2013年4月16日,取自http://ajds.nsysu.edu.tw/1000212268/ncku_iearn/t1_iearn.htm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1994)。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彰化縣:品高。
李坤崇(2011)。認知情意技能教育目標分類及其在評量的應用。台北市:高等。
李佳璇(2010)。動畫教材應用於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關懷為核心價值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華(譯)(2012)。D. Rangachari著。童心協力,翻轉地球(I CAN: Stories of How Children Are Changing Their World)。台北市:凱信企管。
李婉淳(2013)。網路專題式學習實施模式與成效評估。研習資訊,28(6),19-26。
周愫嫻(2004)。少年犯罪。台北市:五南。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林念儀(2013)。國小六年級學生實施「誠實」、「可靠」、「勤奮」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新竹市某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萬億、萬韻如(2004)。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台北市:五南。
林碧君(2012)。兒童傳記融入國小五年級品格教育教學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邱淑娟(2006)。2006 iEARN世界年會及青年高峰會:iEARN與專案式學習。中山女高學報,6,121-139。
岳曉東、張宙橋、黃成榮(2003)。香港與內地中學生偶像崇拜中性別與年齡的影響分析。教育研究學報,1,97-112。
岳曉東、黃成榮(2005)。生命教育之偶像崇拜探討。香港:香港城市大學青年研究室。
岳曉東(2007)。追星與粉絲─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岳曉東(2010)。論百年來中國大陸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變遷。青年研究,373,70-79。
岳曉東(2010)。偶像榜樣化教育─談青少年追星行為之引導策略。亞洲輔導學報,17 Nos. 1 & 2,23-40。
胡玉玲(2011)。運用遊戲實施幼兒園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合作」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11)。落實品格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台北市:千代文教。
徐西森(1997)。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台北市:心理。
徐新逸(2001)。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式學習與教學創新。台灣教育,607期,頁25-34。
唐薇芳(2005)。花田協奏曲~從整潔工作到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孫繼、思筆(1995)。人生的偶像崇拜。台北縣:新雨。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值得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教育部(2004)。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13年11月10日,取自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教育部電子報(2009)。融合21世紀技能的教學法 -美國專題式學習介紹。電子校園報(E-School News)專題報導,353期。2013年4月1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3135
張宇樑、吳樎椒合譯(2011)。John W. Creswell著。研究設計: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台北市:學富文化。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261-322。
張燕文(2007)。繪本應用於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許芯瑋、社團法人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2012)。給孩子改變世界的機會。台北市:凱信企管。
郭怡玲(2006)。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婉琳(2012)。運用戲偶於國小低年級品格教育。國立臺東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黃明信、徐新逸(2001)。國小實施網路專題式學習之成效與發展。研習資訊,18(6),29-43。
黃美雯(2004)。青少年偶像崇拜。2013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g9254012/new_page_52.htm
黃政傑(2008)。新品格教育─人性是什麼。台北市:五南。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葉學志(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5-14。
楊荊生(2011)。社會改造從品格教育做起。中華禮儀,24,43-45。
鄒慧英(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原則談專題學習。摘自九年一貫課程新思維(頁131-164)。台南:翰林出版社。
蔡美華(譯)(2008)。Geoffrey E. Mills著。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台北市:學富文化。
蔡清田(主譯)(2004)。James McKernan著。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市:麗文文化。
鄭如雯(2008)。專題式學習探析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國教輔導,39(5),8-14。
劉焜輝主編(1997)。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三民。 
盧柏成(2007)。情境感知專題學習活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羅國俊(2006)。國民中學品格教育活動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體驗為主的小團體探索教育實施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英文部分
Adams-Price, C., & Greene, A. L. (1990). Secondary attachments and adolescent self concept. Sex Roles, 22(3–4), 187–198.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rron, B. J. S. (1998). Doing with understanding: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problem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Learning Sciences, 7(3,4),271-311.
Blumenfeld, P., Soloway, E., Marx, R., Krajcik, J.,Guzdial, M., & Palincsar, A. (1991).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3-4.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id, P.(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 18(1),32-42.  
Carr, T., & Jitendra, A. K. (2000). Using hypermedia and multimedia to promote project-based learning of at-risk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36 (1), 40-44.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Fromm, A. (1967) Ability to Love. New York:Farrar,Stress,danGerous.
John W. Thomas. (1991).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Autodesk Foundation.
Jones, B. F., Rasmussen, C. M., & Moffitt, M. C. (1997). Real-life problem solving.: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Krajcik, J. S., Czeniak, C., & Berger, C. (1999). Teaching science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a project-based approach. Boston: McGraw-Hill College.
Morgan, A. (1983). Theoretical aspects of project- bas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4(1), 66-78.
Schultze, Quentin, Roy M. Anker, James D. Bratt, William D. Romanowski, John William Worst, and Lambert Zuidervaart (1991). Dancing in the dark: Youth,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electronic media. Grand Rapids, MI: Willam B. Eerdmans.
Schunk, D. H., & Hanson, A. R. (1985). Peer model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self-efficacy and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3),313–322.
Staff, Jeremy .(2008). Too Cool for School? Violence, Peer Status and High School Dropout. Social Forces, 87(1) 445-471
Steinberg, A. (1997). Real learning, real work . New York: Routeledge
Thomas, J. W., Mergendoller, J. R., & Michaelson, A. (1999). Project-based learning:A handbook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Novato, CA: Th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Waks, S. and Sabag, N., (2004) Technology Project Learning Versus Lab Experimentatio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Volume 13, Number 3. September 2004, pp. 333 - 342  
Wan, M. P. (1997). Constructing love relationship with idols. Hong Kong Anthropologist, 19, 25–31. 
Yue, X. D. & Cheung, K. C. (2000). Selection of favorite idols and models among Chinese young peopl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Hong Kong and Nanj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4 (1), 91–9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