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7201101150600
DOI 10.6846/TKU.2011.00727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航空母艦發展
論文名稱(英文) China's Aircraft Carrier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區肇威
研究生(英文) Siew Wai, Au
學號 69633035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4
論文頁數 2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中斌
委員 - 施正權
委員 - 沈明室
關鍵字(中) 中共海軍
航空母艦
海權
海軍戰略
制海權
關鍵字(英)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PLAN)
aircraft carrier
sea power
naval strategy
command of the se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共在改革開放後,一直為其海洋戰略的實踐做新的界定與發展。本研究希望從中共的海軍現代化,剖析其航空母艦的發展計畫,並且從中了解改革開放之後對中共海軍戰略思維的改變與影響。
至目前為止,大部分研究中共航空母艦發展者,大部分都著重在硬體建設與中共建造航艦的目的。本研究著重在中共航空母艦發展時,其海軍在海權思想的改變在這個部分所扮演的角色。希望可以通過本研究把中共海權發展需求與其航空母艦的發展串聯起來。
本研究發現,中共的航艦發展模式,是結合美國、法國、俄羅斯等航艦在各方面的優點,整合成為其特有的航艦發展模式。而將來自行建造的航艦,不排除是以法式中型航艦為藍本起造。同時,進入新世紀的中共海軍,已經擺脫繼承自蘇聯海軍的發展模式,走出自己的道路。航艦與潛艦之間的所謂鬥爭,並非是一種你死我活的權鬥,僅是在經費缺乏、技術能力不足等原因所造成的過程。
英文摘要
Since after the economic reform, China trying to redefined and develop it's maritime strategy. There was "no question" the Chinese navy was growing in capability and capacity. From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PLAN’s aircraft carrier ambition how to influence and transform the Chinese naval strategy.
Previous researche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hardware development and purpose of carrier building, but Chinese sea power ideology i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progress. This thesis will link up these two elements.
As result, I find out that Chinese aircraft carrier is an end product, by integrating from United States, French and Russia's carrier technologies, and absorb the accomplishment which had build up by these pioneer 70 years ago. PLAN no longer follow the steps of Russian Navy, but the path by its own. This will reflect from it's first aircraft carrier, which will refer to French, but Russian.
Conflict between surface warship (especially carrier) and submarine are no longer an issue, is just an outcome of financial and technology incompetence. This already solve when China economy stand up to world top 3 and ranked in top 10 Most Powerful Countr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背景探討
貳、研究動機
叁、研究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回顧與概念界定.............................4
壹、海權理論
一、馬 漢
二、柯 白
二、中共海權
貳、航空母艦
叁、名詞界定
一、海 權
二、制海權
三、海洋戰略與海軍戰略
四、航空母艦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時間範圍
二、主題範圍
貳、研究限制
一、文獻蒐集
二、研究變數的限制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19
壹、研究途經
貳、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架構.............................21
壹、概念架構圖
貳、章節安排
第二章 航空母艦的發展與運用經驗...........................24
第一節 美國航艦發展
壹、萌芽期(1922-1941)
貳、崛起期(1941-1945)
叁、獨霸期(1945-至今)
第二節 法、俄航空母艦發展...........................34
壹、 法國航艦
一、自行建造
二、經驗尚不足夠
貳、俄羅斯航艦
一、持續爭論的航艦計劃
二、自始至終一艘航艦
第三節 航空母艦的運用經驗...........................46
壹、航艦軍事行動運用
一、防空作戰
二、反潛作戰
三、水面作戰
四、對岸作戰
貳、航艦非軍事行動運用
一、災區救援
二、裝備運送
三、武力展示
四、情報收集、偵察
五、軍事外交
六、緊急發電
第四節 小結...........................53
第三章 中共航艦發展之動力...........................55
第一節 突破地緣戰略困境................55
壹、東北亞
一、俄羅斯
二、日 本
三、朝鮮半島
貳、台 灣
叁、南海—麻六甲海峽—印度洋
肆、西太平洋
第二節 具備海權發展條件................66
壹、生 產
貳、航 運
叁、海外基地
第三節 海權思想之演變................74
壹、中共海軍發展
一、蘇援階段(1950-1960年)
二、自立階段(1960-1976年)
三、現代化階段(1976年後)
貳、中共海權思想之建立
一、重新建立海權思想
二、以外來海權思想為精粹
第四節 中共海軍的遠洋化................92
壹、漸行漸遠的海軍
貳、從實務中累積遠洋海軍經驗
叁、航艦為主體的海軍
第五節 小結................105
第四章 中共航艦發展工作...........................107
第一節 航艦發展理論辯證工作...........................107
壹、論證工作小組的建成
貳、實務論證工作
第二節 外購航艦歷程...........................112
壹、澳洲
貳、俄羅斯
一、基輔級
二、瓦雅哥號
叁 其他
第三節 航艦戰鬥群的建設...........................118
壹、航空母艦
一、修復瓦雅哥號
二、自造航艦
貳、作戰艦隻
一、驅逐艦
052B型(旅洋I級)
052C型(旅洋II級)
二、巡防艦
三、潛 艦
四、油彈補給艦
叁、艦載機隊
一、戰鬥機
二、預警機
肆、後勤配套
一、基 地
二、人員訓練
三、造艦技術
四、指管通情系統
第四節 小結...........................147
第五章 對中共航艦的評估及討論...........................149
第一節 中共航艦的影響...........................149
壹、增快船艦現代化速度
貳、提升國際外交地位
叁、振興經濟科技發展
肆、滿足民族主義之需求
伍、提升海軍投射能力
第二節 未來航艦的使用評估...........................158
壹、主權與利益維護手段
貳、外交與威懾工具
叁、發揮軟實力平台
第三節 中共航艦的助力與阻力...........................160
壹、助 力
一、自掌技術
二、資金充足
三、堅定的政治決心
貳、阻 力
一、關鍵技術
二、人員訓練
三、後勤設備
四、指管通情系統
第四節 小結...........................170
第六章 結 論...........................1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1
第二節 研究結果分析...........................176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176
附錄一 參考書目...........................179
附錄二 大事年表...........................199
表目錄
表1-1 戰略研究概念...........................20
表2-1 美軍出訪軍艦類型與次數(2006 年)...................52
表3-1 全球商船隊排名...........................69
表3-2 中共海軍1960年代兵力結構...........................76
表3-3 中共海軍1970年代兵力結構...........................77
表3-4 中共海軍1990年代兵力結構...........................81
表3-5 中共與美國軍事摩擦事件...........................96
表3-6 中共海軍未來可能的發展路線.........................98
表3-7 中共海軍2010年代兵力結構...........................104
表4-1 軍事事務革命「多重革新模式」之航艦作戰............107
表4-2 共軍外購航艦年表...........................118
表4-3 瓦雅哥號航艦改裝進度表...........................120
表4-4 美國喬治‧布希號形成戰力時間表...................123
表4-5 法軍利比亞行動中的航艦戰鬥群成員..................125
表4-6 巴西聖保羅號航艦戰鬥群成員.........................126
表4-7 中共航艦戰鬥群成員預測...........................126
表4-8 各國航艦戰鬥群作戰艦隻比較.......................134
表4-9 各國航艦戰鬥群艦載機比較..........................140
表5-1 中共領導人有關航艦發展談話........................164
圖目錄
圖1-1 中共「改革開放」海權圖解...........................9
圖1-2 海權三角模式...........................12
圖1-3 研究範圍...........................18
圖1-4 概念架構圖...........................22
圖2-1 美國航艦發展路線...........................32
圖2-2 法國航艦發展路線...........................38
圖2-3 俄羅斯航艦發展路線...........................45
圖3-1 中共2010年穿越島鏈活動態勢圖......................58
圖3-2 東南亞各國與中共在南海的領海主張界線...............62
圖3-3 中共關鍵海上生命線(SLOCs)...........................63
圖3-4 島鏈形成概念圖...........................65
圖3-5 2006 年至2010 年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統計...........67
圖3-6 珍珠鏈分佈圖...........................72
圖3-7 五國海軍主力艦艇數量統計...........................103
圖4-1 瓦雅哥號2008年初飛行甲板狀態.....................121
圖4-2 瓦雅哥號2010年10月21日飛行甲板狀態................122
圖4-3 瓦雅哥號2011年6月21日飛行甲板狀態.................122
圖5-1 海上作戰能力評估...........................155
圖5-2 中共國防預算統計(1996-2009)...................162
參考文獻
中文官方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0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朱達意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手冊(海軍分冊)》。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
4.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中文專書
1.	A.J. Barker原著,《偷襲珍珠港》。台北市:星光出版社,2000年。
2.	Bernard Brodie原著,《海軍戰略指南》。台北市:國防部,1964年。
3.	Colin Gray原著,《海權與戰略》。台北市:海軍學術月刊社,1992年。
4.	David Muller Jr. 原著,《中共之海權》。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8年。
5.	E.B. Potter原著,《尼米茲傳(上冊)》。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5年。
6.	________,《海上悍將海爾賽》。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5年。
7.	Frank Hough原著,《島嶼浴血戰》。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4年。
8.	Marc Cerasini原著,《戰爭的未來》。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4年。
9.	Stephen Howarth原著,《美國海軍史(1775-1991)》。北京:世界知識出版,1995年。
10.	Tom Clancy原著,《核子潛艦之旅》。台北市:星光出版社,2000年。
11.	丁傳明,《世界海軍艦艇集粹》。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	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6年。
13.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戰爭、戰略分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
14.	木津徹編,《世界的航空母艦》。台北市:星光出版社,2005年。
15.	王生榮主編,《金黃與蔚藍的支點:中國地緣戰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	司徒慕文,《中國三軍實力》。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17.	左立平、王校軒編著,《世界海軍百年風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18.	叢 丕,《舊日本海軍綜合事典》。戰艦雜誌社,2007年。
19.	平可夫,《中國製造航空母艦》。香港:漢和出版社,2010年。
20.	______,《孤家寡人的中國外交》。香港:漢和出版社,2010年。
21.	伊‧馬‧卡皮塔涅茨原著,《「冷戰」和未來戰爭中的世界海洋爭奪戰》。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年。
22.	曲 明,《2010年兩岸統一》。台北市:九儀出版社,1995年。
23.	曲立樹主編,《航空母艦及其剋星》。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3年。
24.	江畑謙介,《中共擁有航空母艦的時日》。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年。
25.	何樹才編著,《外國海軍軍事思想》。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
26.	吳東林,《中國海權與航空母艦》。台北市:時英出版社,2010年。
27.	李 枏,《現當代西方大戰略理論探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
28.	李志德,《海風泱泱:從忠義計畫到拉法葉艦的故事》。台北市:商周出版,2006年。
29.	李際均,〈陸防與海防同等重要〉,《戰略與探索(第2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
30.	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三冊)》。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5年。
31.	沈明室,《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台北市:慧眾文化出版,1995年。
32.	______,〈中共積極防禦戰略的根源、演變與傳統〉,《2006年解放軍研究論壇匯編》。台北市: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2006年。
33.	______,《中共軍事思想的中西戰略傳統》。台中市:天空數位圖書出版,2009年。
34.	______,〈中共珍珠鏈戰略的檢視〉,《中共崛起對亞太地緣戰略的影響:我國的回應與策略》。台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2010年。
35.	林長盛,《解放軍的武器裝備》。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
36.	林中斌編,《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市:學生書局,2002年。
37.	美國國防大學編,雷湘平等譯,《海軍戰略》。北京:海軍出版社,1990年。
38.	軍事科學院編譯,《蘇聯軍事百科全書:戰爭理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
39.	奚明遠譯,《福克蘭戰爭的教訓》。台北市:黎明文化出版,1985年。
40.	孫建中主編,《艦載武器》。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0年。
41.	海軍裝備部飛機辦公室、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編,《國外艦載機發展回顧:2005~2006》。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8年。
42.	袁玉春、田小川、房兵,《航空母艦》。台北市:世潮出版社,2005年。
43.	馬 漢,楊珍譯,《海軍戰略論》。台北市:軍事譯粹社,1979年。
44.	_____,奚明遠譯,《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台北市:海軍學術月刊社,1990年。
45.	高西可夫,《國家海權論》。台北市:黎明文化出版,1985年。
46.	國防大學編,《2008年解放軍研究論壇彙編》。桃園:國防大學,2008年。
47.	張序三主編,《海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
48.	張海麟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學術》。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
49.	曹雄源主編,《全球戰略觀察》。八德市: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2008年。
50.	陳書海、張正滿,《航空母艦:海軍史上的里程碑》。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
51.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桃園:國防大學,2003年。
52.	陳霖等編,《世紀之交話航母》。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年。
53.	陸儒德,《中國海軍之路》。大連:大連出版社,2009年。
54.	章示平,《中國海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3年。
55.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5年。
56.	______,《戰略研究入門》。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57.	______,《戰略家》。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0年。
58.	黃彩虹,《航空母艦》。北京: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年。
59.	楊建華編著,《世界軍事地理要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年。
60.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2001年。
61.	翟文中,《台灣生存與海權發展》。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9年。
62.	齊鴻章,《海權與國防建設之研究》。台北市:國防研究院,1967年。
63.	劉永輝主編,《國外航空母艦作戰指揮》。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年。
64.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65.	______,《劉華清軍事文選(上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年。
66.	______《劉華清軍事文選(下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年。
67.	劉達材,〈贏得冷戰勝利的海洋戰略〉,《第二屆二十一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1992年。
68.	霍小勇,《軍種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6年。
69.	戴 旭,《海圖騰:中國航母》。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年。
70.	_____,《C形包圍》。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年。
71.	鞠海龍,《亞洲海權地緣格局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中文期刊
1.	James Holmes、Toshi Yoshihara,胡向春編譯,〈海權論視角下的中美海洋戰略與博弈〉,《現代艦船》,2C期(2010年2月)。
2.	Jeff Chen、平可夫,〈中國正式啟動建造「特種大型軍用船舶」〉,《漢和防務評論》,2007年9月。
3.	Massimo Annati,〈全球攻擊潛艦發展計畫〉,《國防譯粹》,第37卷第10期(2010年)。
4.	Tim Robinson,〈亞太地區空中預警機現況〉,《國防譯粹》,第38卷第5期(2011年)。
5.	Urmila Venugopalan,〈中共突破印度洋港口〉,《國防譯粹》,第37卷第7期(2010年)。
6.	于 瀛,〈國外航母技術新發展專家訪談錄〉。《現代艦船》,7A期(2005年7月)。
7.	天 一,〈繼承還是超越:淺析中國防空驅逐艦的後續發展〉,《艦載武器》,2010年9月。
8.	王 偉,〈海洋戰略與海上力量〉,《現代艦船》,7A期(2005年7月)。
9.	_____,〈航母,海權時代大國的選擇〉。《現代艦船》,11A期(2005年11月)。
10.	王 瑾,〈瓦良格:由慢三變作探戈〉,《兵器知識》,2007年3月。
11.	王海珍,〈「戴高樂」航母的衣食住行〉,《艦船知識》,2007年12月。
12.	王素娟,〈全球化時代與中國海權〉,《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7年)。
13.	王偉濤,〈中美海軍上將握手大海〉,《當代海軍》,2007年10月。
14.	王崑義,〈三個海洋的戰爭:中共海洋戰略的轉向與美中碰撞〉,《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10期(2010年)。
15.	王曆榮,陳湘舸,〈中國和平發展的海洋戰略構想〉,《求索》,2007年7月。
16.	平可夫,〈發展中國家航母運用:失敗的經驗、教訓〉,《漢和防務評論》, 2009年12月。
17.	江 雨,〈碧海揚威:中國海軍驅逐艦技術進步的作用〉,《艦載武器》,2007年11月。
18.	_____,〈中國海軍反潛作戰體系〉,《海陸空天慣性世界》,2011年3月。
19.	_____,〈從「烏里楊諾夫斯克」看「瓦良格」的進化前景〉,《艦載武器》,2011年4月。
20.	江 暢,〈中共海軍戰略思想演進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2期(2002)。
21.	沈明室,〈中共在印度洋擴建港口的戰略意涵〉,《陸軍學術雙月刊》,2008年5月。
22.	平可夫,〈閱兵式、航母建造與胡錦濤政治〉,《漢和防務評論》,2009年5月。
23.	正 宏,〈打造中國強大海軍〉,《瞭望新聞週刊》,2004年第30期。
24.	白 馬,〈中國海軍要走向遠洋〉,《艦船知識》,2007年5月。
25.	白 馬、原 靜編譯,〈蘇/俄航母建造經驗〉,《艦船知識》,2011年6月。
26.	米哈伊爾•巴拉巴諾夫,水之道編譯,〈江河日下的俄羅斯海軍水面艦隊〉,《現代艦船》,2C期(2007年2月)。
27.	何曉麗,〈無預警無航母:卡-31預警直升機〉,《現代艦船》,4A期,(2011年4月)。
28.	余 陽,〈中共是否要圓航母夢?〉,《廣角鏡》,第352期(2002)。
29.	克里斯蒂.曼巴爾,丹 杰譯,〈中國海軍早期航空母艦設想〉,《艦載武器》,2005年7月。
30.	吳佩環、吳義福,〈項莊舞劍,直擊日美「奪島」演習〉,《現代兵器》,2006年2月。
31.	吳紅民,〈龍遊五洋:中國海軍發展新論〉,《艦載武器》,2005年9月。
32.	吳殿卿,〈兩代海軍司令員關於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對話〉,《軍事歷史》,2008年6月。
33.	希巴帕達•拉斯,王順義編譯,〈中國與航母的「約會」〉,《現代艦船》,2C期(2007年2月)。
34.	李 杰,〈俄海軍航母與戰略核潛艇誰將是「老大」?〉,《當代海軍》,2008年8月。
35.	_____,〈航母在非戰爭行動中能發揮多大作用(下)〉,《當代海軍》,2009年2月。
36.	李 洛,〈斯大林狂想曲:蘇聯海軍的紙面戰巡(上)〉,《戰艦》,總第4期(2008年5月28日)。
37.	李 晨,〈中國大陸航空母艦計劃揭密〉,《尖端科技》,第307期(2010年3月)。
38.	李大光、史保江,〈解讀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當代海軍》,2011年2月。
39.	李世勤,〈中共新型潛艦未來發展之研究〉,《國防雜誌》,第20卷第9期(2005年9月)。
40.	______,〈從海洋戰略觀點論中共潛艦部隊之發展〉,《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2期(2008年4月)。
41.	李紅軍,〈航空母艦的非傳統應用與未來發展〉,《現代艦船》,8A期(2008年8月)。
42.	杜朝平,〈此生未了緣:蘇聯核動力航母發展密史〉,《兵器》,2005年4月。
43.	______,〈法國航母發展之路〉,《艦載武器》,2004年7月。
44.	杜樂冬編譯,〈解析中國海軍052C蘭州級導彈驅逐艦〉,《現代兵器》,2007年7月。
45.	沈巍崗、劉亦翔,〈不斷擴張的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艦船知識》,2006年5月。
46.	京 雨,〈西方各主要國家航母發展特點〉,《現代艦船》,3A期(2005年3月)。
47.	卓緯恩,〈論我國海軍當代海洋戰略〉,《海軍學術月刊》,2003年10月。
48.	周晨鳴,〈現代航母與海洋戰略〉,《海陸空天慣性世界》,增刊(2009年)。
49.	易予聖,〈解放軍部署航空母艦之探研:從經濟安全及用兵思維解析〉,《尖端科技》,第312期(2010年8月)。
50.	林宗達,〈中國國慶閱兵對台軍事防衛之涵意〉,《共黨問題研究》,1999年11月。
51.	河 佑,〈中國最大綜合補給艦「青海湖」號參觀記〉,《現代艦船》,3A期(2011年3月)。
52.	長 城,〈「中華神盾」 出征索馬里解謎〉,《廉政瞭望》,2009年2月。
53.	姜上洲,〈中國海軍的發展戰略:建設近海防禦型的海上武裝力量〉,《廣角鏡》,第315期(1998年12月16日)。
54.	姚光侖等,〈2015年法國海軍全面轉型〉,《環球軍事》,第4期(2009年)。
55.	思 海,〈走向大洋:21世紀的中國海上力量〉,《現代艦船》,4B期,(2007年4月)。
56.	流 水譯,〈蘇/俄航母密史〉,《現代艦船》,5A期(2005年5月)。
57.	胡元生,〈航空母艦在政治與軍事上所扮演的角色〉,《三軍聯合月刊》,第21卷第1期(1983年)。
58.	胡清輝,〈中共海軍現代化及其海權戰略的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7期(2002年7月)。
59.	苗 龍、粵 儒,〈中國現代護衛艦的發展之路:護衛艦的技術躍變,匿蹤軍艦「江凱」級的問世〉,《軍事連線》,2008年1月。
60.	唐復全、伍軼,〈中國海防戰略探要〉,《中國軍事科學》,第5期(2007年)。
61.	孫 璐,〈中國海權內涵探討〉,《太平洋學報》,2005年10月。
62.	宮玉濤,〈國際救援在當今〉,《百科知識》,第13期(2008年)。
63.	師小芹,〈理解海權的另外一條路徑〉,《和平與發展》,第1期(2010年2月)。
64.	徐 敏,〈美國海軍艦艇的「國際之旅」〉,《艦船知識》,2006年11月。
65.	海 桅,〈從168艦看中國通用驅逐艦的發展〉,《艦載武器》,2006年10月。
66.	海 德編譯,〈「庫茲涅佐夫」號在幹甚麼?〉,《現代艦船》,8B期(2010年)。
67.	秦 鷗,〈中國引進蘇-27戰機始末〉,《共產黨員:下半月》,第1期(2010年)。
68.	馬振坤,〈中共軍力擴張與限制〉,《國防雜誌》,第21卷第6期(2006年12月)。
69.	高 月,〈佈局謀勢經略海洋:論當代海洋戰略的中國模式〉,《現代艦船》,5B期(2007年)。
70.	高 飛,〈早期航空母艦的探索〉,《艦船知識》,第4期(2010年)。
71.	_____,〈航母誕生的「難產」期〉,《艦船知識》,第5期(2010年)。
72.	區肇威,〈從中共新一代驅逐艦發展看解放軍海軍戰略改變〉,《尖端科技》第284期(2008年4月)。
73.	______,〈航空母艦:解放軍海軍的下一步計劃?中國建造航艦的最新發展剖析〉,《軍事連線》,第6期(2008年12月)。
74.	______,〈美國海軍下一代兩棲突擊艦的過渡艦:馬金島號(LHD-8)展開服役〉,《軍事連線》,2009年11月。
75.	______,〈俄國有意採購法國西北風兩棲登陸艦〉,《軍事連線》,第18期(2009年12月)。
76.	______,〈從中共新型醫療艦觀其「軟實力」的施展〉,《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3卷第6期(2009年12月)。
77.	______,〈解放軍168編隊啟航:新武器裝備上場剿海盜〉,《尖端科技》,第308期(2010年4月)。
78.	______,〈印度洋護航任務後,中國海軍的發展新動向〉,《軍事連線》,第22期(2010年5月)。
79.	______,〈中國海軍艦隊已突破第一島鏈〉,《軍事連線》,第23期(2010年6月)。
80.	______,〈俄羅斯東方2010演習聚焦亞洲〉,《尖端科技》,第312期(2010年8月)。
81.	______,〈美韓黃海演習挑起北京神經〉,《尖端科技》,第312期(2010年8月)。
82.	______,〈漫長的中國航艦之路:幾代接力的世紀工程〉,《亞太防務》,2010年12月。
83.	張 欣、王子涵,〈中國航母夢的城市地標〉,《瞭望東方週刊》,第388期(2011年)。
84.	張文木,〈中國的海權觀〉,《海洋世界》,第4期(2007年)。
85.	______,〈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海權〉,《戰略與管理》,第1期(2003年)。
86.	______,〈論中國海權〉,《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10月。
87.	張明德,〈「超級大黃蜂」前傳〉,《現代艦船》,2B 期(2010年)。
88.	張國強、黃義凱、蕭建助,〈中共建構航母戰力的可能性分析-淨評估觀點〉,《國防雜誌》,第23卷第1期(2008年2月)。
89.	惟 峰,〈中國大海軍時代即將來臨〉,《國際展望》,第23期(2007年)。
90.	陳 虹,〈中國國際救援隊赴印尼救援簡述〉,《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7卷第1期(2005年3月)。
91.	陳立強,〈中共海軍建軍與海洋戰略發展研究析〉,《國防雜誌》,第14卷第11期(1999年)。
92.	陳冠茂,〈俄羅斯放棄航母原因初探〉,《現代艦船》,2B期(2005年)。
93.	陳偉華,〈軍事研究的現況與展望〉,《國防政策評論》,第4卷第1期(2003年秋季)。
94.	陳偉寬,〈中共發展航母之意圖及威脅〉,《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3卷第4期(2009年8月)。
95.	______,〈試論中共海軍在海洋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海軍學術月刊》,第39卷第11期(2005年11月)。
96.	陳雪松,都 凱,〈中國的海權意識與海軍發展建設〉,《軍事歷史》,第4期(2008年)。
97.	陳萬軍、張春亭,〈訪新任海軍司令員石雲生中將〉,《瞭望新聞周刊》,第8期(1997年)。
98.	章 佳,〈評馬漢的海權說〉,《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2000年)。
99.	彭碧波、鄭靜晨,〈全球化時代災害醫療救援新發展〉,《中國應急救援》,第4期(2008年)。
100.	黃 江,〈論現代制海權〉,《中國軍事科學》,第16卷第2期(2003年)。
101.	楊 雷,〈中日東海爭端的背後〉,《艦船知識》,2006年6月。
102.	葉自強,〈對中共建造航空母艦的探討〉,《海軍學術月刊》,2002年6月。
103.	管 帶,〈戰略與系統的評估:南海問題(1)〉,《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10期(2010年)。
104.	_____,〈戰略與系統的評估:南海問題(2)〉,《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11期(2010年)。
105.	_____,〈龍與象的博弈:印度海軍和海權戰略對華影響(1)〉,《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1期(2011年)。
106.	_____,〈龍與象的博弈:印度海軍和海權戰略對華影響(2)〉,《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2期(2011年)。
107.	_____,〈偏見與傲慢〉,《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4期(2011年)。
108.	_____,〈利益邊疆與海軍〉,《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5期(2011年)。
109.	_____,〈護衛艦對中國海軍遠洋行動能力的影響〉,《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101期,2011年5月。
110.	_____,〈驅逐艦對中國海軍遠洋行動能力的影響〉,《海陸空天慣性世界》,第101期,2011年5月。
111.	翟文中,〈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9期(1997年6月)。
112.	______,〈從海軍專業評析中國發展航艦的軌跡與得失〉,《尖端科技》,第282期(2008年2月)。
113.	劉 兵,〈中國為英國新航母造巨型龍門吊〉,《艦船知識》,2011年6月。
114.	劉 釗,〈約瑟夫‧奈「軟實力」理論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啟示〉,《唯實》,第3期(2008年)。
115.	劉 清,〈蘇式航母甲板作業與作戰使用分析〉,《現代艦船》,9A期(2010年)。
116.	劉一建,〈制海權理論及發展趨勢〉,《中國軍事科學》,第18卷第1期(2005年)。
117.	劉中浩,〈從浩瀚藍水絲路—論中共海洋戰略發展〉,《海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4期(2004年4月)。
118.	劉江平,〈中國海軍:從近岸駛向近海〉,《環球軍事》,總154期(2007年7月)。
119.	劉星華,〈地緣戰略下的中國海權!〉,《現代軍事》,第9期(2009年)。
120.	劉偉峰,〈從中共購買「瓦雅哥號」航艦看其航母未來發展〉,《海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8期(2004年8月)。
121.	劉華清,〈中國航母的可行性研究〉,《當代軍事文摘》,第3期(2005年)。
122.	劉新華,〈試論中國發展海權的戰略〉,《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6月。
123.	劉達材,〈馬漢著「海軍戰略論」之研析〉,《海軍學術月刊》,第28卷第4期(2004年4月)。
124.	劉燕麗、李 杰,〈航母編隊的編成及其發展〉,《現代軍事》,2007年7月。
125.	樊傳聲,〈如何有效運用C4ISR能量提升戰場管理之聯合作戰效能〉,《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0卷第3期(2006年6月)。
126.	歐陽平,〈法國航母「挺費錢」〉,《艦船知識》,2011年1月。
127.	潘前之,〈陳紹寬海防思想論析〉,《軍事歷史研究》,第4期(2007年)。
128.	潘攀桂,〈馬島戰爭的經驗和啟示〉,《軍事歷史》,第1期(2001年)。
129.	潘鏡芙,〈水面艦艇的發展和展望〉,《船舶工程》,總第27卷增刊(2005年)。
130.	編輯部,〈中日船隻釣魚台撞擊事件影片〉,《尖端科技》,第316期(2010年12月)。
131.	編輯部,〈艦船專家劉華清與中國航母發展歷程〉,《現代艦船》,3A期(2011年)。
132.	蔣復華,〈研析中共海軍戰略〉,《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6期(2008年12月)。
133.	鄭大誠,〈戰略研究之挑戰與回應〉,《國防政策評論》,第4卷第3期(2004年春季)。
134.	魯 明,〈2010年世界海洋軍事形態回顧及2011年展望〉,《當代海軍》,第2期(2011年)。
135.	黎曉川,〈[戴高樂]號航母編隊〉,《兵器知識》,2005年7月。
136.	龍 辰,〈馬漢與美國海軍戰略〉,《現代艦船》,2B期(2008年)。
137.	應紹基,〈近期中共海軍研製大型驅逐艦之研析〉,《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1卷第6期(2005年8月)。
138.	戴 旭,〈空中化才是現代軍隊之本〉,《兵器知識》,12A期(2009年)。
139.	薛 健、王偉民,〈試論中國和平崛起道路上的海洋戰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專輯(2006年3月)。
140.	鍾 堅,〈共軍最大的築港工程:亞龍海軍基地〉,《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5期(2008年5月)。
141.	離子魚,〈航空母艦與遠洋海軍〉,《現代艦船》,10B期(2005年)。
142.	羅世偉,〈江凱改型護衛艦及其後續艦展望〉,《艦載武器》,2008年2月。
143.	羅建波,〈軟實力與中國外交〉,《新遠見》,第5期(2008年)。
144.	叢 丕,〈太平洋之冠:美國海軍「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通覽〉(上),《戰艦》,第2期(2007年11月)。

中文報章
1.	李忠謙譯,〈中共積極興建三亞海軍要塞圖霸南海〉,《青年日報》,2008年5月6日,第6版。
2.	〈中共艦載戰機「殲十五」曝光〉,《青年日報》,2011年4月27日,頁5。
3.	〈中國軍艦赴春曉油田巡邏〉,《成報》,2010年9月21日,A04版。
4.	〈中國首艘航母7月1日出航?〉,《海峽都市報》,2011年4月18日,A31版。
5.	〈世代交替 掌握海權法國航艦發展現況〉,《青年日報》,2009年9月7日,第7版。
6.	〈瓦良格號航母頻曝光於媒體 軍迷盼早日試航〉,《中國新聞社》,2011年4月25日。
7.	〈俄海軍計畫成立五至六個航母群〉,《青年日報》,2008年4月8日,第5版。
8.	〈俄羅斯製 Su-33 MiG-29K Ka-27〉,《青年日報》,2008年3月17日,第3版。
9.	〈美國緊盯中國海軍擴張:隨時應付軍事挑戰〉,《中國時報》,2006年2月12日,A13版。
10.	〈軍方將領:中國將研建航母艦隊〉,《文匯報》,2006年3月10日,A06版。
11.	〈軍方將領:中國將研建航母艦隊〉,《文匯報》,2006年3月10日,A06版。
12.	〈索馬里護航編外艦員功不可沒廣船青年技工劉志君隨「微山湖」艦護航239天,排除故障100多項〉,《南方日報》,2010年2月3日,A10版。
13.	〈漢級噪音大易泄行蹤〉,《聯合早報》,2004年11月12日。
14.	戴慶成,〈中國破解「馬六甲困局」了麼?〉,《星島日報》,2010年6月27日,A14版。
15.	大陸新聞中心,〈中共全尺寸仿尼米茲航母模型〉,《中國時報》,2006年12月20日,A17版。
16.	大陸新聞中心,〈中共海軍橫越大西洋 環球行第一站 建軍史頭一遭〉,《聯合報》,2002年7月16日,A13版。
17.	大陸新聞中心,〈維修太貴,中共曾拒法贈航母〉,《中國時報》,2007年1月14日,A17版。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4年中國的國防〉,《解放軍報》,2004年12月28日,第1版-第3版、第6版。
19.	王志鵬,〈論中共海洋戰略之變革〉,《青年日報》,2008年8月13日,第7版。
20.	王信力,〈中共海軍發展航空母艦之研析〉,《青年日報》,2011年2月16日,第7版。
21.	王崑義,〈中共競逐中亞能源 點燃與強權爭奪戰火〉,《青年日報》,2007年10月14日,第3版。
22.	王進雨,〈韓造船三大指標被中國全面超越〉,《法制晚報》,2011年2月17日,A30版。
23.	王烱華、蔡文英,〈中國10軍艦繞行日外島示威〉,《蘋果日報》(台灣),2010年4月21日,A21版。
24.	亓樂義,〈中共自製航母 艦載機是指標〉,《中國時報》,A13版。
25.	亓樂義,〈中自製航母 還要過五關〉,《中國時報》,2009年1月28日,A3版。
26.	亓樂義,〈航艦夢廿年,戰略定位仍不明〉,《中國時報》,2005年4月11日,A13版。
27.	呂炯昌,〈解讀美戰略意涵 航艦部署成關鍵〉,《青年日報》,2011年3月17日,第7版。
28.	邁 德,〈法飆風戰機 功能先進 新世紀空防先鋒〉,《青年日報》,2008年5月5日,第6版。
29.	社 論,〈中共強化南海戰力威脅日增 我應持續建軍備戰預為因應〉,《青年日報》,2008年4月21日,第2版。
30.	范劍平,〈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介於8%-9%〉,《上海證券報》,2009年1月5日,A01 版。
31.	倪樂雄,〈榮耀屬於你,扭轉宿命里的自卑:命運多舛的中國軍事現代化〉,《東方早報》,2006年12月31日,06版。
32.	孫宗勝,〈交通部官員吁建國家油船隊〉,《東方早報》,2005年11月12日,財經要聞第5版。
33.	區肇威,〈中國秘密修復航母艦〉,《東方日報》,2006年2月2日,D17版。
34.	劉 斌,〈利比亞危機凸顯中印石油儲備不足〉,《南方都市報》,2011年3月2日,第C16版。
35.	張晏彰,〈國安局長證實─中共「 瓦雅格號 」航母 預計年底出海〉,《青年日報》,2011年4月26日,第2版。
36.	張聖岱,〈現代中共海軍,瞄準藍色遠洋〉,《聯合報》,2002年7月16日,A13版。
37.	陳萬軍、吳登峰,〈海軍人才培養打造「航空母艦」〉,《新華社》,2011年05月09日。
38.	楊偉中,〈中國船舶再啓資產整合 擬購龍穴造船〉,《上海證券報》,2011年3月4日,第9版。
39.	雷鳴、嚴德勇,〈千軍萬馬搏殺無形戰場:廣州軍區組建首支專業網上對抗分隊加大訓練難度〉,《解放軍報》,2011年5月17日,第01版。
40.	劉 屏,〈大陸自建航母 為期不遠 足球場露餡 意味烏克蘭專家進駐〉,《中國時報》,2011年4月9日,第A14版。
41.	歐陽梅芬、陳怡妏,〈中國12船巡釣島,日艦跟監〉,《蘋果日報》(台灣),2010年9月30日,A22版。
42.	滕先鋒,〈中國打造海上「軟實力」〉,《揚子晚報》,2008年11月20日,綜合新聞版。

中文網站
1.	〈中國海軍司令吳勝利上將:歡迎繼續關注中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發展〉,《漢和每日動態》,2011年5月20日,http://www.kanwa.com/mrdt/
showpl.php?id=900,瀏覽日期:2011年5月21日。
2.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年2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gb/
ndtjgb/qgndtjgb/t20110228_402705692.htm。瀏覽日期:2011年4月16日。
3.	〈巨艦即將出航 圓70年中國人航母夢〉,《新華網》,2011年04月06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4/06/c_121247200.htm,瀏覽日期:2011年04月06日。
4.	〈交通運輸部:我國有17個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億噸〉,《中華航運網》,2009年1月6日,http://www.chineseshipping.com.cn/statdata/
view.asp?id=199050,瀏覽日期:2009年1月6日。
5.	〈東海艦隊配備卡31直升機〉,《中華兵器大全》,2010年11月22日,http://www.cnweapon.com/html/news/2010-11/news52854.html,瀏覽日期:2011年1月10日。
6.	〈俄媒稱中國新型航母將搭載運7改進型預警機〉,《中國評論新聞社》,2011年5月19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6/
9/8/7/10169871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698719&mdate=0519095928,瀏覽日期:2011年5月19日。
7.	〈艤裝〉,《台船國際造船公司》,http://www.csbcnet.com.tw/csbc/Ship/
Ship06_new.aspx,瀏覽日期:2011年4月22日。
8.	〈2006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6年12月,http://www.gov.cn/zwgk/2006-12/29/content_486759.htm,瀏覽日期:2011年5月12日。
9.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航運總運力位居世界前列〉,《中國新聞網》,2008年7月11日,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sz.chinanews.
com.cn/no1_port/2008-07-11/2/146453.html,瀏覽日期:2008年12月31日。
10.	周英峰,〈中國2008年進出口總值預計增長18%左右〉,《新華網》,2009年1月4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
newscenter/2009-01/04/content_10602359.htm,瀏覽日期:2009年1月4日。
11.	晏忠華,〈中國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奇深水港項目正式開工〉,《新華社》,2010年3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3/30/
content_13271921.htm,瀏覽日期:2010年3月30日。
12.	張 毅、黃競儀,〈中國連續5年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新華網》,2007年08月2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
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23/content_6591734.htm,瀏覽日期:2009年1月4日。
13.	梅 林,〈中國未來特混艦隊:廣州級新型驅逐艦〉,《搜狐軍情站》,2006年3月17日,http://mil.news.sohu.com/s2006/jqz-jnsq-1/,瀏覽日期:2007年12月31日。
14.	董瑞豐、劉德茂,〈航母折射國家戰略利益〉,《瞭望新聞周刊》,2007年4月12日,http://www.gcpnews.com/zh-tw/articles/2007-04-12/
C1165_9098.html,瀏覽日期:2011年4月25日。
15.	雷柏松,〈中國援柬埔寨金邊港新集裝箱碼頭項目正式開工〉,《新華社》,2011年3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9/
c_13769384.htm,瀏覽日期:2011年3月9日。
16.	劉海峰,〈天津港成我國北方首個四億噸港口〉,《新華社》,2010年12月22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tj.xinhuanet.com/
2010-12/22/content_21696241.htm,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2日。
17.	歐陽開宇,〈海軍少將:中國海軍類似亞丁灣護航任務可長期堅持〉,《中國新聞網》,2011年3月9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09/
2895032.shtml,瀏覽日期:2011年3月9日。
18.	羅建文,〈海軍少將尹卓:中國海軍護航或將採用低配置艦隻〉,《中國新聞網》,2010年3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
03-04/2152170.shtml,瀏覽日期:2010年4月5日。

日文官方文獻
1.	統合幕僚監部,〈中国海軍艦艇の動向について〉,《報道発表2010》,平成22年(2010年)3月19日。
2.	防衛省,〈第Ⅰ部,わが国を取り巻く安全保障環境〉,《平成21年版防衛白書》(東京:防衛省,2009年7月)。
3.	防衛省,《平成23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東京:防衛省,2010年12月17日)。

日文期刊
1.	多田智彦,〈2020年における世界の空母勢力〉,《世界の艦船》,2006年5月號。
2.	宇垣大成,〈中国初の空母となるか!? 旧ソ連未成空母「ワリヤーグ」の去就〉,《世界の艦船》,2006年5月號。

日文網站
1.	〈報道発表資料〉,《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http://www.mod.go.jp/
jso/press_top.htm,瀏覽日期:2011年3月8日。

英文官方文獻
1.	O’ Rourke, Ronald.,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 for Congres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RL33153,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8 November 2005).
2.	O’ Rourke, Ronald.,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 for Congres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RL33153,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3 February 2011).
3.	O’ Rourke, Ronald.,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 for Congres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RL33153,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 November 2008).
4.	U.S. Navy Department, Naval Warfare Doctrine, Naval Doctrine Publication 1 (Washington, D.C.: Navy Staff, 1994).

英文書籍
1.	Australian Naval Aviation Museum, Flying Stations: a story of Australian naval aviatio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Allen & Unwin, 1998).
2.	Chambers, Michael. “Rising China: A Threat To Its Neighbors?,” In 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 ed., Carolyn Pumphrey. Carlisle, PA: 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 Army War College, January 2002.
3.	Clancy, Tom. Carrier: A Guided Tour of an Aircraft Carrier, New York: Berkley Books, February 1999.
4.	Cole, Bernard and Paul H.B. Godwin. “Advanced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The PLA: Priorities And Capabil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ed. Larry Wortzel. Carlisle, PA: 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 Army War College, December 1999.
5.	Cole, Bernard. “China’s Maritime Strategy,” In People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 ed. Susan Puska.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August 2000.
6.	___________. “Right-Sizing The Navy: How Much Naval Force Will Beijing Deploy? ,” In Right Siz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xploring The Contours Of China’s Military, ed. Roy Kamphausen and Andrew Scobell.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September 2007.
7.	___________. 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Nav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0, 2nd Edition.
8.	Collins, Gabriel and Michael Grubb.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China’s Dynamic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 China Maritime Study, No. 1 (August 2008).
9.	Corbett, Julian. England in the Seven Years’ War, Vol. I. London: Longmans, 1907.
10.	____________.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Mineola, NY: Dover Publications, 2004.
11.	Crowl, Philip. “Alfred Thayer Mahan: The Naval Historian,” In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Machiavelli to the nuclear age, ed. Peter Pare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6.
12.	Dutton, Peter. Scouting, Signaling, and Gatekeeping: Chinese Naval Operations in Japanese Wate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Law Implications, Newport, RI: U.S. Naval War College, February 2009.
13.	Fontenoy, Paul.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Inc., September 2006.
14.	Godwin, Paul H.B. and James Lilley. “The PLA Force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flections on Technology, Doctrine,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 ed. David Shambaugh. Armonk, NY: M.E. Sharpe, October 1999.
15.	Gordon, John, IV, Peter Wilson, John Birkler, Steven Boraz and Gordon Lee. Leveraging America’s Aircraft Carrier Capabilities,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06.
16.	Gray, Colin. Strategic Studies: a Critical Assessment,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2.
17.	Hall, Timothy. HMAS Melbourne,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George Allen & Unwin, 1982.
18.	Hobbs, David. “HMAS Sydney (III): a symbol of Australia’s growing maritime capability”, In The Navy and the N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Navy on modern Australia, ed. David Stevens and John Reeve.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5.
19.	Holmes, James, and Toshi Yoshihara. Chinese Naval Strategy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UK: Routledge, September, 2007.
20.	Hundley, Richard. Past Revolution, Future Transformations: What Can the History of Revolutions in Military Affairs Tell Us about Transforming the U.S. Military?,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1999.
21.	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1. London: Routledge for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March 2011.
22.	Kaplan, Robert. “Power Plays in the Indian Ocean: The Maritime Comm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 Contested Commons: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wer in a Multipolar World,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January 2010.
23.	Kim, Duk-Ki. Naval Strategy in Northeast Asia: Geo-strategic Goals, Policies and Prospects, London: Frank Cass, February 2000.
24.	Lewis, John, and Xue Litai. China’s Strategic Seapower: The Politics of Force Moderniza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5.	Linberg, Micheal, and Daniel Todd. Brown-, green-and-blue water fleets: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y on naval warfare, 1861 to the present, Westport, CT: Praeger Publishers, November 2001.
26.	Lincoln, Margarette. Representing the Royal Navy: British Sea Power, 1750-1815,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27.	Lind, Lew. The Royal Australian Navy: Historic Naval Events Year by Year,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Reed Books, 1986, 2nd Edition.
28.	Lykke, F, Jr., and Joseph Cerami.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ilitary Strategy,” In U.S. 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 ed., James Holcomb Jr. Carlisle, PA: 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 Army War College, July 2004.
29.	MacDonald, Julie, Amy Donahue and Bethany Danyluk. Energy Futures in Asia, Washington, D.C.: Booz Allen Hamilton, November 2004.
30.	McDevitt, Michael. “The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Context Driving PLA Navy Building,” In Right Siz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xploring the Contours of China’s Military, ed. Andrew Scobell and Roy Kamphausen. Carlisle, PA: 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 Army War College, September 2007.
31.	Medeiros, Evan, Roger Cliff, Keith Crane, and James Mulvenon. A New Direction for China’s Defense Industry,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01.
32.	Mulvenon, James, Murray Scot Tanner, Michael Chase, David Frelinger, David Gompert, Martin Libicki and Kevin Pollpeter. Chinese Responses to U.S. Military Transform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06.
33.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Nav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hington, D.C.: August 2009.
34.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0, Washington, D.C.: August 2010.
35.	Polmar, Norman. Aircraft Carriers: A History of Carrier Avi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ld Events, Vol. I: 1909-1945, Dulles, VA: Potomac Books Inc., October 2006.
36.	_____________. Aircraft Carriers: A History of Carrier Avi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ld Events, Vol. II: 1946-2006, Dulles, VA: Potomac Books Inc., October, 2006.
37.	Potter, E.B. ed. Sea Power, Annapolis, MD: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February 1982.
38.	Spinetta, Lawrence. “The Malacca Dilemma”: Countering China’s ‘String Of Pearls’ With Land-Based Airpower, Montgomery, AL: School Of Advanced Air And Space Studies Air University, June 2006.
39.	Starr, Chester.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n Ancient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40.	Wortzel, Larry. “PLA ‘Joint’ Operational Contingencies In South Asia, Central Asia, And Korea,” In Beyond the Strait: PLA Missions other than Taiwan, ed. Roy Kamphausen, David Lai and Andrew Scobell. Carlisle, PA: 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 Army War College, 30 April 2009.

英文期刊
1.	Andrew, Martin. “The Dragon Breathes Fire: Chinese Power Projection,” China Brief 5, Issue 16 (19 July 2005).
2.	Annati, Massimo. “China’s PLA Navy the (R)evolution.” Naval Forces 25, Issue 6 (2004).
3.	Bussert, James. “China Builds Destroyers around Imported Technology.” Signal Magazine, (August 2004).
4.	___________. “China Debuts Aegis Destroyers.” Signal Magazines (July 2005).
5.	Cole, Bernard. “The Moderniz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Navy (PLAN) and Taiwan’s Security.” Taiwan Defense Affairs 2, No.2 (Winter 2001/02).
6.	Collins, Gabe. “China Seeks Oil Security with New Tanker Fleet.” Oil and Gas Journal 104, Issue 38, (October 2006).
7.	Collins, Gabriel and William Murray. “No Oil for the Lamps of China?.”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61, No. 2 (Spring 2008).
8.	Erickson, Andrew and Andrew Wilson. “China’s Aircraft Carrier Dilemma.”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59, No. 4 (Autumn 2006).
9.	Erickson, Andrew and Michael Cha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hina’s Naval Modernization.” Joint Force Quarterly 50, Third Quarter (2008).
10.	Frewen, John. “Chinese Aircraft Carriers and the Australia-U.S. Allianc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Joint Force Quarterly 59, 4th Quarter (October 2010).
11.	Garver, John. “China’s Push to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China Quarterly (December 1992).
12.	Grubb, Michael, and Gabriel Collins. “Chinese Ship Building Growing Fast, But How Good Is It?.”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 134, No. 3 (March 2008).
13.	Holloway, James. “CVN=Indispensable National Asset.”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132, No. 9 (September 2006).
14.	Holmes, James and Toshi Yoshihara.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Indian Ocean: An Emerging Strategic Triangle?.”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61, No. 3 (Summer 2008).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han’s Lingering Ghost.”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135, No. 12 (December 2009), pp. 41-42.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ina’s Navy: A Turn to Corbett?.”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136, No. 12 (December 2010).
17.	Hsiao, L.C. Russell. “Project 048: China’s Secret Aircraft Carrier Command?.” China Brief 9, Issue 7 (2 April 2009).
18.	Ji, You. “The Debate Over China's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 China Brief 5, Issue 4 (15 February 2005).
19.	Kaplan, Robert. “Center Stag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eign Affairs 88, Issue 2 (March/April 2009).
20.	Klare, Micheal. “The Next Great Arms Race.” Foreign Affairs 72, No. 3 (Summer 1993).
21.	Kopp, Carlo. “Advances in PLA C4ISR Capabilities.” China Brief 10, Issue 4 (18 February 2010).
22.	Kraft, Terry. “It Takes A Carrier: Naval Aviation and the Hybrid Fight.”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135, No. 9 (September 2009).
23.	Lai, David. “China’s Maritime Quest.” Op-Ed (1 June 2009).
24.	Lewis, Jim. “China Extends Its Reach.”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136, No. 7 (July 2010).
25.	Li, Nan, “Scanning the Horizon for ‘New Historical Missions’ .”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136, No. 4 (April 2010).
26.	Li, Nan, and Christopher Weuve, “China’s Aircraft Carrier Ambitions: An Update,”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63, No. 1 (Winter 2010).
27.	McVadon, Eric. “China’s Maturing Navy.”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59, No. 2 (Spring 2006).
28.	Owens, Mackubin Thomas. “Toward A Maritime Grand Strategy: Paradigm for A New Security Environment.” Strategic Review (Spring 1993).
29.	Storey, Ian, and You Ji. “China’s Aircraft Carrier Ambitions: Seeking Truth from Rumors.”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57, No. 1 (Winter 2004).
30.	White, H. L. “Naval Electrical Power In Commercial U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aval Engineers 42, Issue2 (May 1930).
31.	Wildenberg, Thomas. “Midway: Sheer Luck or Better Doctrine?.”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58, No. 1 (Winter 2005).

英文報章新聞
1.	Bokhari, Farhan. “Pakistan turns to China for naval base.” Financial Times, 22 May 2011.
2.	Dickie, Mure, and Martin Dickson. “China hints at aircraft carrier project,” Financial Times, 16 November 2008.
3.	“Mainland Firm Buys Aircraft Carrie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3 September 1998.
4.	Perry, Tony. “Hunting beyond Red October,” Los Angeles Times, 21 October 1997.
5.	Sage, Adam. “President Sarkozy ditches Franco-British carrier project.” The Times, 21 June 2008.
6.	“Suspicion Over Tight Security Around ‘Casino’ Aircraft Carrier in China,” Agence France Presse, 12 May 2002.
7.	“Ukraine Denies Talks on Carrie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 February 1993.
8.	Will, George. “The ‘blue national soil’ of China’s navy,” Washington Post, 18 March 2011.

英文網站
1.	“1985 - HMAS Melbourne, Aircraft Carrier - Phase 1 - Study Foreign Technology.” GlobalSecurity.org.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
world/china/cv-phase-1.htm (accessed 23 May 2008).
2.	Agence France-Presse. “Chinese PLA Navy Less Assertive: U.S. Admiral.” Defense News, (12 April 2011). http://www.defensenews.com/story.php?i
=6218034&c=SEA&s=ASI (accessed 12 April 2011).
3.	Albon, Christopher. “When USS Lexington Powered A City.” Conflict Health (17 June 2010). http://conflicthealth.com/when-uss-lexington-powered-a-city/ (accessed 12 March 2011).
4.	Axe, David. “War is Boring: New Chinese Naval Ships a Window into Evolving Strategy.” World Politics Review (12 November 2008). http://www.worldpolitics
review.com/Article.aspx?id=2908 (accessed 15 November 2008).
5.	Bajoria, Jayshee. “The China-North Korea Relationship.”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ackgrounder (updated 7 October 2010). http://www.cfr.org/
publication/11097/chinanorth_korea_relationship.html (accessed 9 March 2011).
6.	Beaufort, Phil. “French Destroyer Forbin Joins Kearsarge ESG.” U.S. Africa Command (28 March 2011). http://www.africom.mil/getArticle.asp?art=6343&
lang=0 (accessed 28 March 2011).
7.	Birkler, John, and John Schank. “The Carrier Shortage, Headlines over the Horizon.” Atlantic Monthly (July/August 2003). http://www.theatlantic.com/
past/docs/issues/2003/07/rand.htm (accessed 26 May 2011).
8.	Bussert, James. “China Enters the Aircraft Carrier Club.” Signal Magazine (April 2010), http://www.afcea.org/signal/articles/templates/Signal_Article_Template.
asp?articleid=2246&zoneid=292 (accessed 2 May 2010).
9.	 “Chinese shipping.”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shipping (accessed 1 January 2009).
10.	“CinCP report of damage to ships in Pearl Harbor.” HyperWar. http://www.ibiblio.org/hyperwar (accessed 30 December 2010).
11.	“Clemenceau.” GlobalSecurity.org.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
/europe/clemenceau.htm (accessed 8 June 2008).
12.	Fisher, Richard Jr. “China’s Carrier of Chance.” China Brie 2, Issue 6 (14 March 2002). http://www.jamestown.org/publications_details.php?volume_id=18&issue
_id=646&article_id=4621 (accessed 7 June 2008).
13.	_______________. “Report from MAKS 2009: Betting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 (11 September 2009). http://www.
strategycenter.net/research/pubID.214/pub_detail.asp (accessed 15 September 2009).
14.	Fulghum, David. “New Chinese Ship-Based Fighter Progresses.” Aviationweek.com (28 April 2011). http://www.aviationweek.com/aw/generic/
story_generic.jsp?channel=defense&id=news/asd/2011/04/27/02.xml&headline=New%20Chinese%20Ship-Based%20Fighter%20Progresses (accessed 28 April 2011).
15.	Harris, Tom. “How Aircraft Carriers Work.” HowStuffWorks. http://science.
howstuffworks.com/aircraft-carrier2.htm (accessed 13 April 2011).
16.	Kaplan, Brad. “China’s Navy Today.” Sea Power (25 May 2008). http://
www.navyleague.org/seapower/chinas_navy_today.htm (accessed 4 June 2008). 
17.	Kubota, Yoko, Aizhu Chen and Xu Wan. “Japan says China oil production in disputed field regrettable.” Reuters. (9 March 2011) http://uk.reuters.com/article/
2011/03/09/japan-china-idUKL3E7E90ER20110309 (accessed 9 March 2011).
18.	Leake, Christopher. “A new power on the high seas... China to build its first aircraft carrier as Britain scraps hers.” Daily Mail (18 December 2010).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339895/A-new-power-high-seas--China-build-aircraft-carrier-Britain-scraps-hers.html (accessed 20 December 2010).
19.	Meconis, Charles. “U.S.-China Confidence-Building More Important Than Detargeting.” Global Beat Issue Brief, No. 39 (14 July 1998), http://www.bu.edu/
globalbeat/pubs/ib39.html (accessed 10 April 2011).
20.	“Opération Harmattan.”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C3%
A9ration_Harmattan (accessed 26 April 2011).
21.	Roy, Bhaskar. “China’s Defence White Paper–2010 A Preliminary Analysis.” South Asia Analysis Group, Paper no. 4417, 8 April 2011, http://www.southa
siaanalysis.org/papers45/paper4417.html (accessed 12 April 2011).
22.	“Secret Sanya – China’s new nuclear naval base revealed.”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15 April 2008). http://articles.janes.com/articles/Janes-Intelligence
-Review-2008/Secret-Sanya--China-s-new-nuclear-naval-base-revealed.html (accessed 3 May 2008).
23.	Siniff, Thomas. “The privately owned vehicles of Sailors assigned to the aircraft carrier USS Nimitz (CVN 68) are parked aboard Nimitz.” US Navy (2 December 2010). http://www.navy.mil/view_single.asp?id=94782 (accessed 23 March 2011).
24.	“Task force.”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sk_force (accessed 30 March 201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