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7201009571200
DOI 10.6846/TKU.2010.00578
論文名稱(中文) 從朱子的讀書法論其修養工夫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Cultivation from Zhu Xi’s Reading Metho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呂銘崴
研究生(英文) Ming-Wei Leu
學號 69501034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5
論文頁數 14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祖漢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劉錦賢
委員 - 曾昭旭
委員 - 楊祖漢
關鍵字(中) 朱子

讀書法
博學
精熟
虛心
讀書次第
切己

動力根源
關鍵字(英) Zhu Xi
Xin
Reading Method
extensive learning
proficient
hsu-xin
the order of Reading
personal concern
respect
the emotions of respect and fea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旨在通過對朱熹的讀書法的分析,來重新審視其工夫理論,進而反省這樣的一種工夫他的意義與限制為何。論文共分五章,結構上,第一章為緒論部分,主要針對朱熹思想發展、前人研究與問題以及研究方法做一敘述,而於二、三、四章展開文獻的討論與詮釋。第五章則對全文討論做一簡短回顧,並略述其工夫論的當代教育價值。
對於朱熹關於心的理解,主導著我們對於朱熹工夫論的認識,因此我們首先經由對朱熹中和舊說文獻的分析,指出了朱熹學與孟子學二者之間的差異,並且說明了朱熹理氣二分、與心性情三分的基本理論架構。在這種架構下,朱熹依著「氣強理弱」的觀點解釋了惡的來源,說明了吾人道德修養的目的,其目的正在恢復心與性理之間的本來貫通的狀態。接著我們分析了朱熹關於心的「知覺」在哲學中的意義,並依循陳北溪「心是理氣之合」的說法,來重新解釋朱熹對於心的規定,以此說明心與性理之間溝通的可能性。
在朱熹的讀書法上,我們由博學、精熟、虛心、讀書次第還有切己作為中心,將圍繞於此的十二項與讀書法有關的議題逐步進行說明,並以之呈現出讀書法的輪廓與實踐的具體步驟。我們認為朱熹說的博學是關聯著聖人氣象與心性論的要求,精熟則與恢復本來貫通的狀態有關,至於虛心的說法則可用以說明朱熹強調的讀書,與我們現今理解的純粹知識性閱讀不同,它更重在體會經典中的道德意義,以此來逐步涵養我們的生命。最後在先讀《四書》,後讀史書的讀書次第中,我們注意到讀書本身就是道德實踐,同時是強調不斷自我體會、涵養的一種生命的學問。
在論述了格物致知與讀書法的關聯之後,我們將眼光轉往朱熹對於敬的理解上,以探尋在他的學說中,關於道德行為的可能動力來源,以提供在他律倫理學系統的劃分下,道德行為在朱熹學說中產生的可能基礎。並且對這份源自心對於性理的認識,進而產生的一種敬畏之情給出評價。
英文摘要
The thesis aims at reconsidering cultivation from Zhu Xi in his reading method and deeply reflecting its meaning and limitation. Five chapters are included in the thesi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to Zhu Xi’s thought development,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and some descriptions of research method. The discussion and elaboration of research review are developed in chapter two, three and four. The last part, chapter five, is a quick review of the thesis and a full discussion about the values of his cultivation in modern educ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Zhu Xi’s opinion about mind leads us to know his cultivation theory. In this case, the first thing we need to differentiate Zhu Xi’s school from Mencius school in terms of the discussion in earlier research. The research puts more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Zhu Xi’s Li-Qi dichotomy and Xin-Xing-Qing trichotomy.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Qi jiang li ruo, Zhu Xi explains the origin of and the purpose of our ethical cultivation—to recover the consistent condition of Xing-li.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Zhu Xi’s perspective and meaning toward consciousness in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Chen, Bei-Xi, he argues that “mind as synthesis of Li-Qi”. This thesis tries to use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about Zhu Xi’s definition of mind and to tell the possibilit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mind and Xing-li in terms of Chen’s arguments.
In Zhu Xi’s Reading Method, the focus is put on extensive learning, proficiency, hsu-xin, the order of reading, and personal concern. Twelve related reading issues are contained to sketch the outline and concrete steps for practice. To be more specific, in Zhu Xi’s perspective, extensive learn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mand of Disposition of the Sages and Ontology; proficiency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covery of consistent condition of Xing-li; and hsu-xin can be used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 of the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Zhu Xi’s and what we assume today. Zhu Xi considered that we study to experience the mortality from masterpieces so that we can cultivate our lives. The last reading method, the order of reading and personal concern, Zhu Xi recommended to read Sus-shu first, then historical records. Meanwhile, it can be noticed that study itself acts as a way to make ethics realized while we are continually self-actualized in the study.
At last, in order to seize the possible foundation of ethical behaviors in his theory to support his heteronomous ethics, we shift the focus fro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e-wu-chih-chih and reading methods to Zhu Xi’s perspective and understanding of Respect. In addition, with the Respect from our minds toward Xing-li, we will generate the emotions of respect and fear, commenting on its pro and c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近人研究........................................3
	一、錢穆先生對朱子讀書法之理解..................3
	二、唐君毅先生對朱子讀書法之理解................5
	三、牟宗三先生對朱子讀書法之理解................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9
第四節	朱子的生平與思想傳承...........................11
第二章	朱子論心的涵義.................................15
第一節	諸家對朱子論心意義之理解.......................16
	一、唐君毅先生對朱子論心意義之理解.............16
	二、牟宗三先生對朱子論心意義之理解.............19
	三、錢穆先生對朱子論心意義之理解...............21
	四、陳來先生對朱子論心意義之理解...............22
	五、金春峰先生對朱子論心意義之理解.............24
第二節	朱子論心的發展與「氣強理弱」義的關懷...........26
	一、中和問題與朱子心性學的發展.................27
	二、「氣強理弱」義的關懷.......................37
第三節	理與氣合,方成箇心.............................44
第三章	朱子讀書法的涵義及其地位.......................57
第一節	朱子「讀書」的涵義及其在工夫論中之地位.........57
第二節	讀書法的基本理解與實踐意義.....................61
	一、博學與精熟.................................61
	二、虛心.......................................76
	三、讀書次第與切己.............................89
第三節	德性涵養與認知活動............................106
第四章	讀書法與工夫實踐的結合........................108
第一節	讀書法與工夫實踐..............................108
第二節	從讀書法的理解見格物致知的涵義................110
第三節	持敬涵養與道德實踐的動力問題..................121
第四節	動力來源的反省................................133
第五章	結論..........................................135
第一節	各章回顧......................................135
第二節	朱子讀書工夫的當代教育價值....................138
參考書目...............................................14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作者年代排序〉 
 
1.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8 月第 2 版) 
2.  宋.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第 1 版) 
3.  宋.朱熹:《四書集註》(台南:大孚書局,2000 年 2 月初版) 
4.  宋.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2 月第 5 次印刷) 
5.  宋.張洪等編:《朱子讀書法》,《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709 冊子部儒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6.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12 月) 
7.  宋.陳亮  《陳亮集》(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 12 月) 
8.  宋.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4 月) 
9.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1 月第 1 版) 
10.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7 月第 1 版) 
11. 宋.葉適:《習學記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849 冊子部雜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2. 元.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709 冊子部儒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3.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12 月第 1 版) 
14. 明.呂柟:《朱子抄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715 冊子部儒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5.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台北:華文書局,影印清道光刊本,1968 年) 
16.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 9 月第 1 版) 
17.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 12 月第 1 版) 
18.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年 9月臺 1 版) 
19.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 10 月第 1 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8 月 30 日修訂 2 版) 
2.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6 年 5 月初版) 
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年 10 月初版) 
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3月壹初版) 
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二冊)(台北:正中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3月壹初版) 
6.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台北:正中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3月壹初版) 
7.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 8 月初版) 
8.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年 7 月初版) 
9.  牟宗三譯註:《純粹理性批判》(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年 8 月再版) 
10. 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年 5 月再版) 
11.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4 月第 1 版) 
12.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Ⅱ: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4 月第 1 版) 
13.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年 8 月) 
14. 束景南:《朱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1 版) 
15.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年 6 月初版) 
16. 李明輝:《康得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年 5 月出版) 
17.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3 月初版) 
18.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4 月初版) 
19.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 5 月初版) 
20.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 9 月第 1 版) 
2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年 11 月全集校訂版) 
2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年 9 月全集校訂版) 
2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年 9 月全集校訂版) 
2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0 月初版) 
25. 馬丁‧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年 4 月第 3 版) 
26. 康德著,李秋零譯:《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台北:商周出版,2005 年 4月 6 日初版) 
27.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年 9 月第 2 版) 
28. 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12 月第 1 版) 
29.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 9 月第 1 版) 
30.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年 9月第 1 版) 
31.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 7 月) 
32. 陳特:《倫理學釋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 3 月初版) 
33. 陳榮捷:《朱子門人》(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年初版) 
34.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年 4 月初版) 
35. 陳榮捷:《朱熹》(台北:三民書局,1990 年 2 月初版) 
36.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年9 月) 
3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 年 2 月初版) 
38.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台北:漢光文化,1992 年) 
39.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2 月初版) 
40.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年 8 月初版) 
41.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年 3 月出版) 
42.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年 8 月增訂 3 版) 
43. 潘立勇:《朱子理學美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 1 版) 
44.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10 月初版) 
45.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年 3 月增訂版) 
46.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 年) 
47. 錢穆:《學籥》,《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年) 


二、論文期刊〈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  吳展良:〈朱子的認識方式及其現代詮釋〉,《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反向格義與全球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 5 月) 
2.  李明輝:〈朱子對「道心」、「人心」的詮釋(下)〉,《鵝湖月刊》卷 33 期 4(台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07 年 10 月) 
3.  李明輝:〈朱子對「道心」、「人心」的詮釋(上)〉,《鵝湖月刊》卷 33 期 3(台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07 年 9 月) 
4.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 年 5 月) 
5.  李紀祥:〈《近思》之「錄」與《傳習》之「錄」〉,《人文學報》期 20、2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1999 年 12 月-2000 年 6 月) 
6.  杜保瑞:〈朱熹經典詮釋中的工夫理論〉,《揭諦》期 11(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2006 年 6 月) 
7.  林敬文:〈近思錄中的教育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 18 期 3(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5 年 3 月) 
8.  林維杰:〈朱子〈讀書法〉中的詮釋學意涵〉,《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 年 12 月) 
9.  林維杰:〈朱熹經典詮釋中的工夫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卷 17 期 2(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 年 6 月) 
10. 林維杰:〈萬物之理與文章之理:朱熹哲學中形上學與詮釋學的關聯〉,《揭諦》期 4(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2002 年 7 月) 
11. 邵東方:〈朱子讀書解經之詮釋學分析──與伽達默爾之比較〉,《朱子學的展開──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年 6 月) 
12. 張慧芳:〈朱子的心性觀與格物致知〉,《靜宜人文學報》期 8(台中:靜宜大學文學院,1996 年 7 月) 
13. 張慧芳:〈朱子的理氣觀〉,《靜宜人文學報》期 2(台中:靜宜女子大學文學院,1990 年 10 月) 
14. 張鍠焜:《朱子讀書法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5. 楊祖漢:〈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期 1(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 年 3 月) 
16. 楊祖漢:〈朱子理一分殊論的現代意義〉,《艮齋學論叢》輯 5(首爾:韓國艮齋學會,2006 年 8 月) 
17.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期 33(台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04 年 12 月) 
18. 楊祖漢:〈從朱子的「論敬」看朱子思想形態的歸屬〉,《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年 6 月) 
19. 楊儒賓:〈臺灣戰後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總期 76(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0 年 11 月) 
20. 楊儒賓:〈格物與豁然貫通──朱子〈格物補傳〉的詮釋問題〉,《朱子學的展開──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年 6 月) 
21. 趙顯圭:《朱熹人文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年) 
22. 蔡仁厚:〈朱子的工夫論〉,《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 年 5 月) 
23. 謝大寧:〈「詮釋」與「推證」──朱子格物說的再檢討〉,《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期 6(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 年 12 月) 
24. 權相赫:《朱子人格教育思想體系》(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 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