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7200915131600
DOI 10.6846/TKU.2009.00728
論文名稱(中文) 從飲食論述探討台灣當代飲食文化意涵-由九○年代末談起
論文名稱(英文)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Food Culture in Taiwan since the Late 90'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沈岱樺
研究生(英文) Dai-Hua Shen
學號 69408004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8
論文頁數 11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吳怡國
委員 - 魏玓
關鍵字(中) 飲食論述
場域
文化中介者
品味
象徵鬥爭
關鍵字(英) food discourse
field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taste
symbolic struggl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為了更清楚瞭解全民瘋食尚的背後,隱藏了哪些文化意涵以及透過研究進一步地瞭解食物品味是如何被建構的。因此,問題意識在於台灣當代的飲食風貌是如何被呈現、談論的?並援引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的「場域」概念,將飲食視為一個文化場域進行探索,並試圖以文化史的書寫方式告訴讀者自六○年代至今的台灣飲食文化風貌呈現為:由懷舊情懷走向生活態度、由烹飪實踐走向生活美學。再透過文化中介者的品味詮釋,瞭解此一詮釋過程的中介活動是如何被進行,以及背後進行詮釋的人是否更鞏固飲食品味的現狀,這即是本論文的研究問題所在。

研究發現,飲食場域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不同作用力相互交織或鬥爭,才得已呈現當代此一樣貌。從Bourdieu的理論視野中,理解空間中佔有相同位置或鄰近位置的行動者,會被放置在相似的狀況且受制於相似的制約條件,並因此可能有相似的習性與利益。因此,筆者進一步地從烹飪家、食評家、飲食作家、美食記者等人的飲食相關論述當作分析對象,並視之為文化中介者的成員,為一般大眾生產象徵事物,並且佔據社會空間中上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社會大眾較難去質疑文化中介者的論述,因為文化中介者在贏取象徵權力的同時,也以超然、中立的姿態,確立了象徵暴力的客觀運轉。使人們誤認且認知其正當性與權威性,並掩蓋了深刻潛存之物質條件的不平等與文化資源的分配不均。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meanings behind the “food-mania”, and the way how taste of food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refore, the core problematic is how food scenario is represented and discoursed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y appropriating the French sociologist Bourdieu’s concept “field”, this thesis hence consider food as a cultural field. Furthermore, from a cultural history approach, this thesis tries to elaborate the food scenario in Taiwan since 60’s: from the nostalgic to lifestyle, and from cooking practice to life aesthetics. Final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aste from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we will realize the way of how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re constructed and whether these interpretations reproduce or strengthen status quo of the taste of food.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it has been through the intertwined and struggled within the different forces for decades, then constru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field.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Bourdieu, agents who have the same social positions in social field will be embedded in the same social conditions and context, in that way then they might have the similar habitus and interests. According to this, the author, by analyzing the food discourse form the chefs, food critics, food writers, and food journalists, argues that these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produce the symbolic constructs for the popular. However, when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once won the symbolic power, they also gain the symbolic violence beneath the neutral and objective gesture at the same time, so it is much harder for normal people to critic the discourses of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that makes people misrecognize the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as nature, hence that will deeply cover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5
壹、	相關文獻回顧………………………………………6
一、	飲食與歷史…………………………………………6
二、	飲食與消費…………………………………………8
三、	飲食與品味…………………………………………10
四、	飲食與文化中介者…………………………………12
五、	小結…………………………………………………14
貳、	研究問題……………………………………………14
第三節	理論背景與研究方法………………………………17
壹、	理論背景……………………………………………18
貳、	研究方法與架構……………………………………22
一、	新聞性平面媒體……………………………………23
二、	飲食文化創作文本…………………………………24
三、	訪談資料……………………………………………25

第二章	回溯早期飲食論述…………………………………27
第一節	烹飪為實踐性的技巧………………………………29
壹、	首位電視烹飪節目主持人:傅培梅………………29
貳、	早期食譜社教意味濃厚……………………………33
第二節	紙上談饞:記憶的舌頭……………………………35
壹、	饞人說饞:唐魯孫(1908-1985)………………36
貳、	鄉愁滿溢:梁實秋(1902-1987)………………39
參、	肚大能容:逯耀東(1933-2006)………………42
第三節	已非舊時味…………………………………………45
壹、	憶吃宏文:懷舊的滋味……………………………46
貳、	飲饌品味的遞嬗……………………………………48

第三章	當代飲食論述………………………………………50
第一節	媒體談吃景象蓬勃…………………………………51
第二節	飲食成為一種生活態度……………………………54
壹、	文化學習空間增加…………………………………55
貳、	飲食書寫喚起生活態度……………………………62
第三節	飲食是生活美學的體現……………………………65

第四章	文化中介者與品味形塑……………………………71
第一節	文化中介者的內部實踐……………………………71
壹、	提倡「新美食學」(new gastronomy)…………72
貳、	新美食家的反思性(reflexive)實踐 …………76
第二節	品味論述之建立……………………………………79
壹、	產地:講究風土……………………………………80
貳、	餐桌:注重品質……………………………………84
第三節	品味即權力展現……………………………………87
壹、	中介者的象徵鬥爭…………………………………87
貳、	品味再製階層關係…………………………………93

第五章	結語與研究建議……………………………………96
第一節	飲食場域下的象徵鬥爭……………………………97
第二節	文化中介者的象徵權力……………………………99
第三節	飲食研究的未來……………………………………101

參考文獻 ………………………………………………………105
附錄一	訪談大綱……………………………………………114
附錄二	傅培梅相關著作……………………………………116
附錄三	唐魯孫作品介紹……………………………………118

圖表目錄

【圖1-1】:社會位置空間及生活風格空間…………………22
【表1-1】:本研究深度訪談對象……………………………25
【表2-1】:傅培梅電視節目之演變…………………………32
【圖3-1】:飲食文化空間……………………………………61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2004)。《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原書Brooker, P.〔1999〕.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Arnold)
王宣一(2003)。《國宴與家宴》。台北:時報。
王紹中(2001)。〈買賣歲月,吃喝過日〉,《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台北:遠流。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編)(1947)。《台灣省政府公報》。台北:台灣省政府秘書處。
朱柔若譯(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原書Neuman, W. L.〔1997〕.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Allyn and Bacon)
池宗憲(2002)。《台灣茶街探源》。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燕和(2007)。〈台北:城市中的現代廟會〉,《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李光堯(1998)。〈色香味的影音呈現〉,《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4:7-9。
李猛、李康譯(2009)。《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P.&Wacquant, L.〔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林文月(1999)。《飲膳札記》。台北:洪範。
林怡秀、甘立德(2008)。〈口慾時代 達人領門〉,《ELLE》。台北:樺榭。
林欣怡、陳裕鳳譯(2009)。《慢食新世界》。台北:商周。(原書Petrini, C.〔2005〕.Buono, pulito e giusto. Torino:Giulio Einaudi Editore.)
邱文寶譯(2008)。《餐桌上的風景:歷史傳說、名廚軼事和經典烹飪交織的美食文化》。台北:三言社。(原書Civitello, L.〔2003〕.Cuisine and Culture: A History of Food and People. Hoboken, N.J:John Wiley and Sons.)
柳綠蔭(1968)。〈增廣梅花宴〉,《婦女雜誌》,1:68。
柳綠蔭(1969)。〈西菜中吃〉,《婦女雜誌》,3:83。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1997)。〈學問尋繹的措辭學與專家學者〉,《社會科學的措辭》。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唐魯孫(2000a)。《天下味》。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b)。《酸甜苦辣鹹》。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c)。《故園情(下)》。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d)。《唐魯孫談吃》。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e)。《中國吃》。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f)。《什錦拼盤》。台北:大地。
孫寅瑞(2001)。《牛肉成為台灣漢人副食品的歷史觀察》。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1997〕.Premiè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French: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徐仁全(2007)。〈吃出競爭力〉,《遠見雜誌》。台北:天下遠見。
郝譽翔(1999)。〈婉轉附物,迢悵切情-論林文月《飲膳札記》〉,《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尉遲秀譯(2008)。《戀酒事典》。台北:大塊。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1991〕.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Arnold)
張錦華(2002)。〈從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主體/結構辯証關係的研究〉,《傳播文化》,9:61-105。
張馨之(2005)。《文化產業全球化-以《Taipei Walker》生活情報誌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文薔(2002)。〈談《雅舍談吃》〉,《雅舍談吃》。台北:九歌。
梁實秋(1985)。《雅舍談吃》。台北:九歌。
許舜英(2008)。《我不是一本型錄》。台北:漫遊者。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台北:桂冠。(原書Barthe, R.〔1957〕Mythologies. Paris:Editions du Seuil.)
郭俊明(2004)。《普洱茶在台灣之興起》。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台灣菜」〉,《台灣史研究》,15 (3):139-186。
陳玉箴譯(2005)。《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化與量化方法論》。台北:韋伯。(原書Jenson, K.(ed)〔2002〕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don:Routledge.)
陳其澎(2005)。〈移植的空間‧移植的認同:台北市的味覺地圖〉,「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新竹:交通大學。
陳建豪(2007)。〈不景氣時代-全民瘋食尚〉,《遠見雜誌》,252:290-293。
陳思和(1999)。〈試論現代散文創作中的談「吃」傳統〉,《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
陳柔縉(2005)。《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
陳柔縉(2006)。《宮前町九十番地》。台北:時報。
傅培梅(1969)。〈怎樣做粽子〉,《婦女雜誌》,9:48。
傅培梅(1969)。〈豬油年糕和春捲的做法〉,《婦女雜誌》,6:44。
傅培梅(2000)。《五味八珍的歲月─傅培梅傳》。台北:橘子。
傅學仁(2004)。《台灣葡萄酒消費文化分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桐(2006)。〈主題饗宴:文學宴〉,《飲食》,16:27。
焦桐(編)(2003)。《台灣飲食文選II》。台北:二魚文化。
焦桐(編)(2008)。《2007台灣飲食文選》。台北:二魚文化。
舒國治(2008)。《窮中談吃》。台北:聯合文學。
黃瑞祺(2005)。〈紀登斯現象〉,《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
逯耀東(1987)。《祇剩下蛋炒飯》。台北:圓神。
逯耀東(1992)。《已非舊時味》。台北:圓神。
逯耀東(1998)。《出門訪古早》。台北:東大。
逯耀東(2001)。《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台北:東大。
楊儒門(2009)。〈正視農業,才能解決問題〉,《糧食戰爭》。台北:高寶。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
葉怡蘭(2003)。《Yilan的台灣生活滋味》。台北:玉山社。
葉怡蘭(2005)。《尋味‧紅茶》。台北:積木。
葉怡蘭(2008)。《極致之味-Yilan的18堂飲食課》。台北:皇冠。
葉家興、謝伯讓、高薏涵、謝佩妏譯(2009)。《糧食戰爭》。台北:高寶。(原書Patel, R.〔2007〕.Stuffed and Starved. Malaysia:Schwartz Publishing Pty.)
董彭年(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
廖咸浩(2006)。〈蒹葭流金〉,《飲食》,16:26。
漢寶德(2006)。《美,從茶杯開始:漢寶德談美》。廣西:師範大學。
趙旭東、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原書Giddens, A. 〔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UK:Polity Press.)
趙俠碧(1968)。〈十月菜單〉,《婦女雜誌》,1:4。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
蔣勳(2005)。《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台北:遠流。
蔣勳(2006)。《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台北:遠流。
蔣艷蓉(2000)。《從餐飲版面探討台灣飲食文化之變遷─以中國時報、民生報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鄭瑞城等著(1993)。《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
鄧景衡(1995)。《台灣飲食文化系譜》。台北:結構群。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
賴守誠(1993)。《台北市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守誠(2005)。〈食物、品味塑造與社會群體的建構:以大眾文化產品推薦「客家菜」為例〉,二○○五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之發表論文。
賴守誠(2007)。〈烹飪文化資本、文化中介者與食物品味:以台灣食物文本的當代轉型為例(1961-2005)〉,二○○七年文化研究年會發表論文。
錢欽青(2006)。《吃出風格》。台北:聯合文學。
謝忠道(2005)。《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台北:果實。
鍾叔河(編)(2005)。《知堂談吃》。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鍾怡雯(1999)。〈記憶的舌頭-美食在散文的出沒方式〉,《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
鍾鳳美(2003)。《梁實秋先生的事蹟與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良憶(2002)。《青春食堂》。台北:皇冠。
韓良憶(2008)。《吃東西》。台北:皇冠。
韓良憶譯(2004)。《牡蠣之書》。台北:麥田。(原書Fisher, M.F.K. 〔1988〕. Consider the oyster. San Francisco : North Point Press.)
韓良憶譯(2007)。《食物的歷史》。台北:左岸。(原書Fernández-Armesto, F, A. 〔2001〕.Food: A History. UK:Pan Books.)
韓良露(2005)。《韓良露私房滋味》。台北:麥田。
韓良露(2007)。〈春日潤餅環島行〉,《飲食》,20:85。
簡相堂(編)(2006)。《2006年食品產業年鑑》。新竹: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簡媜總策劃(2009)。《吃朋友》。台北:印刻。
嚴長壽(2008)。《我所看見的未來》。台北:天下遠見。

報章雜誌:
《MY LOHAS》(2009年5月)。〈拜訪農夫市集〉,17:26-37。
《婦女雜誌》(1968年10月)。〈家事一得〉,1:65。
《婦女雜誌》(1970年6月)。〈家事一得〉,22:54。
《吃在台灣》(1992年6月)。〈五味調和、人人都是烹調好手〉,30:106-111。
《商業周刊》(2005年3月14日)。〈美力時代〉,903:68-78。
《經濟日報》(1969年6月26日)。〈傅培梅食譜,中英文對照〉,09版。
《人間福報》(2009年3月27日)。〈美食團 不花錢社交〉,家庭版。
《中國時報》(1999年6月1日)。〈韓良憶:當我開始想寫一些零散的飲食文章〉。
《中國時報》(2008年2月25日)。〈美食天堂 觀光客聞香朝聖〉,T3版。
《中國時報》(2009年3月13日)。〈Discovery收視率最高主廚 奧利佛改革學生午餐 列為健康示範〉,A7版。
《聯合報》(1971年8月9日)。〈孔子圖像國劇臉譜 複製名畫右老書法 還有中華地圖培梅食譜〉,09版。
《聯合報》(2001年9月17日)。〈主題品書 飲食文學寫手上菜 文字的滋味〉,30版。
《聯合報》(2001年9月17日)。〈飲食文學寫手上菜〉,30版。
《聯合報》(2001年10月1日)。〈每周新書金榜 有良心的肚子 《肚大能容》 逯耀東著 東大圖書公司〉,30版。
《聯合報》(2007年8月22日)。〈南村落飲食文化課 堂堂爆滿〉,A14版。
《聯合報》(2007年9月14日)。〈美食作家講堂 巧克力,認識深奧哲學〉,E1版。
《聯合報》(2008年5月26日)。〈韓良露 徐仲 慢食的傳道者〉,A6版。
《聯合報》(2008年5月26日)。〈側記 用慢食向在地文化叩門〉,A6版。
《聯合報》(2009年2月20日)。〈桃園機場賣餐飲 讓我覺得沒面子〉,A4版。
《聯合晚報》(2000年5月7日)。〈民視新園地 供唱將飆歌〉,10版。
《聯合晚報》(1991年6月8日)。〈「傅培梅」三個字,幾乎已經成為「中國菜」的代名詞了〉,15版。

線上資訊:
南村落網站。上網日期:2009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southvillage.com.tw/about_0001.html。
國際慢食協會網站。上網日期:2009年5月11日。取自http://slowfood-taiwan.myweb.hinet.net/。
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上網日期:2009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index.php。
王瑞瑤(2009年1月14日)。〈光怪陸離的美食評鑑〉。上網日期:2009年5月30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09/01/14/368439.html。
王瑞瑤(2009年2月17日)。〈愛台灣,代價知多少?〉。上網日期:2009年5月30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09/02/17/376675.html。
葉怡蘭(2002年9月13日)。〈我的無敵私房乾拌麵〉。上網日期:2009年6月1日。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378。
葉怡蘭(2002年10月1日)。〈玩「鹽」〉。上網日期:2009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80。
葉怡蘭(2006年11月1日)。〈莎喲娜啦,料理東西軍〉。上網日期:2009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600。
葉怡蘭(2006年12月27日)。〈沉醉,威士忌〉。上網日期:2009年6月1日。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607。

外文文獻:
Appadurai, A. (1981). Gastro-politics in Hindu South Asia. American Ethnologist, 8,494-511.
Appadurai, A. (1988). How to Make a National Cuisine: Cookbooks in Contemporary Indi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0 (1),3-24.
Appadurai, A. (1993). Consumption, duration and history. Stanford Literature Review, 10,11-33.
Ashley, B. Hollows, J. Jones, S. & Taylor, B. (2004). Food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Barthes, R.(1961). Toward a Psycho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Food Consumption. Food and Culture (pp.20-27). New York: Routledge.
Beardsworth, A. & Keil, T. (1997).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Food and Eating. Sociology on the Menu (pp.47-70). New York: Routledge.
Bell, D. & Valentine, G. (1997).Consuming geographies: we are where we eat. London: Sage.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 (1998). Practice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1980). A Diagram of Social Position and Lifestyl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255-259.
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ohn G. (Eds),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Cronin, Anne M. (2000).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Citizenship: Gender, Images and  Rights. London: Routledge.
Du Gay, Paul (ed.). (1997). Production of Culture / Cultures of Production. London: Sage.
Fanstasia, R.(1995). Fast Food in France. Theory & Society, 24(2),201-243.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erguson, Priscilla Parkhurst. (1998). A Cultural Field in the Making: Gastronomy in 19th-Century Fr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4,597–641.
Fischler, C. (1981). Food Preferences, Nutritional Wisdom and Sociocultural Preferences. In Walcher, D. & Kretchmer, N. (Eds.), Food, Nutrition and Evolution: Food As an Environmental Factor in the Genesis of Human Variability (pp.59-67). New York: Masson Publishing.
Fischler, C. (1988). Food, Self and Identity.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27(2),275-292.
Goody, Jack. (1982). Cooking, Cuisine, and Clas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nham, N. (2000). The media as cultural industries. In Emancipation,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Arguments about the Media and Soci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ré, R.&Langenhove, L. (1999). Positioning theory.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Mennell, S. Murcott, A. & van Otterloo, A. (1992). The Sociology of Food: Eating, Diet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Mintz, S. (1985).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Viking.
Mintz, S. (1994). Eating and Being: What Food Means. In Harriss B.(Eds), Food: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pp.102-115).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Morris, M. & Ogan, C.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39-50.
Montanari, M. (2006) Food Is Cul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arayan, U. (1995). Eating cultures: incorporation, identity and Indian food, Social Identities, 1,63-86.
Roche, D. (2000). A History of Everyday Things: the birth of consumption in France, 1600-180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ler, J. (1979). The Semiotics of Food in the Bible. In Robert Foster & Orest Ranum (Eds), Food and Drinking in History: Selections from the Annales, Economiks, Civilisations (pp.126-138). Edited by. Baltimore: Penguin.
Tomlinson, A. (Eds) (1990). Consumption, Identity, and Style: marketing, meanings, and the packaging of pleasure. London: Routledge.
Warde, A. (1997). Consumption, Food and Taste: Culinary Antinomies and Commodity Culture. London: Sage.
Welsch, R. (1981). The Interdependence on Foodways and Architecture: A Foodways Contrast on the American Plains. In Food in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thnological Food Research (pp.365-276). Edinburgh: John Donald.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