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6201623083200
DOI 10.6846/TKU.2016.00617
論文名稱(中文) 從淡水重建街中探究新博物館的懷舊與展示
論文名稱(英文) An Exploratory New museum of Nostalgia and Exhibition from Tamsui ChongJian Stree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張哲豪
研究生(英文) CHE-HAO CHANG
學號 60205038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7
論文頁數 9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李明穎
委員 - 紀慧君
關鍵字(中) 新博物館
文化產業
展示
懷舊
關鍵字(英) Cultural Tourism
The New Museum
Nostalgia
Exhibi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全球化與科技化的風潮帶動下,產業主軸轉向創新與知識共濟的型態,而臺灣的文化產業近幾年逐漸發展,透過政府與民間力量的規劃,帶動文化產業園區的興起。在文化旅遊中,新博物館也激起了觀光的熱潮,因應時代的改變,博物館也有不同的發展方式,不再只是以前單純的典藏、保存、供人觀覽,而是透過地方資源的結合,將地方、生態、社區博物館統整,將博物館所孕育的資源及文化,帶入地方過去的歷史脈絡,從社區關懷與連結地方情感的方式,並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點出時代的故事與背景,更貼近當地民眾的心與帶動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 
    觀光發展帶動了旅客與當地居民共同的目標,隨著文化資產相關的法律保護下,在具有懷舊意象的淡水重建街中的故事背景,除了擁有歷史背景的文化,加上空間與街道的懷舊意象,透過文化產業的發展產生新的藝文意象,在保有歷史風貌的空間中,經歷了年代累積了復古文化的面貌,將文化產業又再添上一種舊與新的空間對話,透過田野調查法去探究其透過何種方式被形塑出懷舊的符號與意象,並如何表達出懷舊的意義,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英文摘要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tourism trend, driven by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industries s, while Taiwan's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through the planning and civil government forces, leads the rise of 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n cultural tourism, the new museum has sparked a boom in tourism,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times, the museum also has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not just a mere collection before, but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the place, ecology, community museum integration, resources and culture nurtured by the museum, past the place into historical context. 

 Linking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care emotion, and storytelling presented in a way to point out the story of the times background, closes to the heart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industries.

 Thing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 goals travelers with local residents, in the case study of Tamsui cultural quarter, as protected under the relevant laws and cultural assets in a nostalgic image of freshwater reconstruction. Street construed with nostalgic images of space and streets, generates new imagery art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Hence, it maintains the historic look of the space,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years of cultural settings. I found that cultural industry added another one kind of field for dialogue.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I also explored the ways exhibiting the symbols and imagery of nostalgia and how to express a nostalgic sens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問題意識	4
第三節、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四節、研究流程	6
第貳章 文獻檢閱	7
第一節、博物館到新博物館	7
第二節、懷舊	20
第三節、展示	25
第四節、文化資本	3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研究觀念與設計	42
  第二節、研究流程	43
第肆章 研究分析	45
  第一節、淡水重建街的文本與背景	45
  第二節、空間、地方與展示	4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8
參考文獻	85
附錄	95

圖片目錄
圖4-1從淡水福佑宮通往重建街	49
圖4-2淡水重建街前段	49
圖4-3從重建街高處往下眺望淡水河畔	51
圖4-4重建街紅磚民房展示出特殊的空間環境	53
圖4-5重建街前段(讚滿重建街程許忠先生家古厝)是明顯的街屋之一	56
圖4-6重建街牆面塗鴉	57
圖4-7重建街地勢起伏	57
圖4-8重建街14號市定古蹟之一	61
圖4-9重建街屋內設計階梯狀	6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Mike Crang
著)。
王志弘譯(1995)。《人文地理學辭典選譯》,台北。(R.J. Johnston, Derek Gregory,and David M.Smith 著)。
王嵩山(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書寫》。
台北:稻香。
王啟祥(2002)。〈從休閒觀點析論博物館觀眾開發的困境與對策〉,《博物館學季刊》,16:4,121-131。
王龍德(2012)。《以生態博物館作為苗栗縣圳頭社區發展策略之研究》。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宛莉(2010)。《冬山河地區觀光發展對當地文化景觀及居民地方依附影響之探討》。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美蓮(2008)。《文化遺產旅遊遊客懷舊傾向、涉入、體驗、滿意度及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光中(2009)。〈文化地景與社區發展〉。《科學發展月刊》,439,38-45。
李淨慈(2011)。《凝視太巴塱:拼貼一個部落的神話與地景》。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李如茵(2015)。《「礦城的記憶與傳播」,新博物館對地方意義之建構─以黃金博物館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怡儒(2001)。《台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市:南天。
李佩芸(2012)。《遊客懷舊情緒、幸福感與地方依附之相關研究─以台南老屋為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林育如(2009)。《博物館感動經驗與其精神價值:四個案例之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伶(2005)。《花蓮松園別館之地方感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雨澄(2005)。《影舞者的夢醒時分:小眾影迷習癖與場域之分析。》國立交 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
林怡君(2007)。《客家族群休閒文化與休閒風格之研究─以台中縣東勢鎮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賢、王維靖、劉沛瑜、王乃玉(2009)。〈重新檢視一般遊客旅遊決策模式 —
以襲產觀光遊客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2:4,81-104。
林政弘(2005)。《臺灣地區博物館經營管理政策》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彥辰(2005)。《雲林縣古坑鄉華山社區發展與地方感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滿圓(2008)。《台灣公有歷史性建築再利用的另一個春天》。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
林盈如(2014)。《苗栗銅鑼客家文化園區跨文化傳播之接收分析》。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男、許毅璿(2007)。〈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 附」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5:1,41-71。
杜宜芳(2003)。《年輕人對於懷舊商品認知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岑(2007)。《探索不同世代於懷舊空間的情感詮釋─以台灣故事館為例》。
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玲霞(2005)。《文化資本與書籍消費的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真剛(2002)。〈試論生態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及其在中國梭嘎的實踐〉,《貴州民族研究》,4,42-48。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子育(2008)。《博物館社區非觀眾的經驗與想像─基隆市「陽明海洋文化藝 術館」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世昌(2011)。《以生態博物館發展地方觀光遊憩策略之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宜君(2011)。《文化傳播與社區營造:馬偕街之場域形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 客家魅力: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觀點、策略與案例》。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3,頁21-76。
高淑玲(2011)。《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耿鳳英(2003)。〈身體、行為與博物館展示〉《博物館學季刊》,17:4,35-45。
陳妘芯(2013)。《鹿港老街之真實性、懷舊情感與地方依附之關係探討─從居民與遊客觀點》。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貞吟(2004)。《懷舊體驗之情緒與價值─以遺跡觀光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博士論文。
陳虹廷(2008)。《城鎮發展下的連結與解散─蒜頭糖廠地景變遷與空間再結
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韋利(2011)。《博物館與無形文化遺產保護之研究:以臺灣傳統戲曲類博物館選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蓉(2006)。《遊客觀光意象與地方依附感關係之探討‐以高雄縣美濃鎮為
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憶萱(2010)。《華人遊客文化資產懷舊意向及其旅遊行為之探討─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如(2010)。《真實性對觀光意象及地方感影響之探討~以礦業遺產觀光中黃金博物園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雕文(2015)。 《從政治契機與認同感凝聚的角度看網路社會運動:以重建街守護運動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光余(2001)。《博物館組織概論》。台中市:舜程印刷。
張文采(2011)。〈建築‧藝術‧博物館〉,《博物館簡訊》,56:11-15。
張正俅(2008)。《 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的傳播分析—以淡水古蹟群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碧玲(2010)。《文化資本對文化保存承諾之影響》。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湘怡(2010)。《從文化資本與資訊資本探討閱聽眾收視行為─以板橋地區有 線電視新聞頻道為例》。
張家甄(2005)。《古蹟與歷史建築再利用為餐飲設施之文化與空間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張譽騰(2011)。《博物館學12 堂課》。台北市: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張譽騰(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張譽騰(2003b)。《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郭子嘉(2007)。懷舊氣氛豐富度、懷舊情緒與購買意圖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禎祥(1996)。〈社區博物館〉,《現代美術》,67,64-69。
章綺霞(2014)。《以ZMET 探討文化地景如何形塑旅遊目的地意象─以八卦山 國家風景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許功明(1998)。《博物館與原住民》。台北市:南天。
許惠晴(2011)。《新博物館空間中觀覽者文化資本、資訊尋求行為與目的地意象之研究─以淡水馬偕街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傳陽(2014)。《傳播:新博物館與地方》。新北市:韋伯文化。
許靜波(2007)。〈論文化景觀的特性〉。《地理環境研究》,4,73-77。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質性研究導論》。台北:高等教育。(Corrine Glesne
著)
曹弼晴(2015)。《文化展示與地方性建構─以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光華、陳貞吟、張永富(2004)。〈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旅客懷舊體驗的內涵與價值〉。《戶外遊憩研究》,17(4),43-69。
曾慈慧、沈進成、陳麗如(2011)。〈礦業遺產觀光中真實性對觀光意象、地方 感與遊後行為意圖之影響〉。《戶外遊憩研究》,24:3,79-111。
曾薏丞(2011)。《文化消費空間─解讀「家」的意象:以無印良品與宜家家居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睿怡(2011)。《段義孚論「家」之形成與意義─一個生態學觀點的考察與研究》。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碩士論文。
黃光男(2002)。《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著(200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
程柏舒(2005)。《遺跡觀光遊客懷舊情感及其影響因素─以舊山線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學系碩士班論文。
賀雯萱(2004)。《從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概念探討台北縣平溪鄉菁桐村礦業景觀路徑經驗之展示架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采婕(2012)。《集體記憶與文化地景-以戰後北投公園的變遷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
趙偉伶(2005)。《哈瑪星社區文化發展之研究—生態博物館學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蔡怡君譯(1996:16)〈從古物的守護神到流行的風向板─談博物館通俗化的利弊〉(Lowenthal, Davis 著)《博物館學季刊》,10:2。
蔡柏儀(2013)。《認知地圖中的記憶空間與地方意象─以南投縣竹山鎮林圮埔老街為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系環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淑真(2006)。《中堆客家聚落文化景觀的圖式與重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蔡怡玟(2011)。《淡水老街的慢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蔡源煌(1992)。《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
蔡文輝、李紹嶸(2013)。《社會學概論 修訂四版》。台北:三民書局。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
劉子菁(2008)。《遺跡觀光中懷舊情感是否需要真實性》。國立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百苓(2008)。《以生態博物館檢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伶(2003)。《台灣旅遊活動的階層區分現象》。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沛瑜(2007)。《客家襲產旅遊度假區之懷舊意象─以北埔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劉俊志(2004)。《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差異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哲男(2007)。懷舊物件迷懷舊傾向對其消費態度之影響─以古董機車為例。
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8)。〈習性與偶成性:P. Bourdieu 與N. Luhmann 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維公(1991)。《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潘小琴(2007)。《社會階層與文化消費關係─以台灣藝術消費品味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劉維公(2001)。《迎接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台北市:藝術館。
鐘士佳、高育芸、李英弘(2006)。〈高雄市城市光廊場所依戀之研究〉。《中華建築學刊》,2:2,3-15。
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兼論美國二座社區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2(4),89-103。
蘇峰山編(2002)。《意義、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嚴采馨(2013)。《藝文咖啡館經驗空間、地方感與創業認同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書目
Altman, I., & Low, S. M. (1992) Place attachment. New York: Plenum Press.
Alexander, J. C.&Steven Seidman;吳潛誠總編校(1997)。《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台北:立緒。(譯自Cultural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
Baker, S. M. & Kennedy, P. F., (1994). Death by nostalgia: A diagnosis ofcontext-specific cas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1, 169-174.
Bocock, R.(1992).Consumption and lifestyle. Social and cultural forms ofmodernity. Oxford: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1972).Esquisse d’une theories de la Pratique. Precedee de troisetudesd’ethnlogie Kabyle. Geneva:Droz.
Bourdieu, P. (1980) Le Capital. 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31:2-3.
Bourdieu, P. (198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 tr. R. Nice, Poetics,12:311-56.
Bourdieu, P.,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G. (Eds), Handbook of Theory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1989).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 Nice,Trans.).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P(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R. Nice, Trans.). Oxford :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Wacquant, Loic J. D.(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l Sauer(1925)〈The Morphology Landscape〉《en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7(2).
Davis, F., (1979), Yearning for Yesterday: Sociology of Nostalgia. New York: Free Press.
Holak, S. L. & Havlena, W. J., 1998, Feelings, Fantasies, and Memories:An Examination of The Emotional Components of Nostalgia,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2 (3), pp.217-226
Holbrook, M. B.,& Schindler, R. M.(1989)Some exploratory findings on the
93
development of musical tast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6(1),119-124.
Lamont, T. and Lareau, A.,(1998).”Capital: Allusions, 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sociological Theories 6:153-158.
Julia D. Harrison (1993) 〈Ideas of museums in the 1990s.〉《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 ship》,13:160-167.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Tuan, Yi-Fu. (2011)Introductio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pp.3-7).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uan, Y. F. (1979)Thought and landscape: The eye and the mind’s eye. In D. W. Meing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pp.89-102).New York: Oxford.
Tuan, Yi-Fu.(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Urry, John(2002)。《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台北市:書林出版。

三、 網路資料
淡水文化基金會:
http://www.tamsui.org.tw/culture/176.htm
淡水老街藝術街坊:
http://www.tamsui.org.tw/arts/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3
淡水社區報:
http://www.tamsui.org.tw/125-1.html
淡水維基百科:
http://tamsui.dils.tku.edu.tw/wiki/index.php/重建街
新北市政府:
http://www.ntpc.gov.tw/ch/index.jsp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