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2200800150800
DOI 10.6846/TKU.2008.00612
論文名稱(中文) 清代澎湖海防經營(1684~1895)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ast Guard Management of Penghu in Ching Dynasty (1684~1895)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陳燕翎
研究生(英文) Yen-Ling Chen
學號 69106003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1-17
論文頁數 16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宗賢
委員 - 張素玢
委員 - 林呈蓉
關鍵字(中) 澎湖海防
海防經營
軍事佈防
砲臺
關鍵字(英) Coast Guard of Penghu
Management of Coast Guard
Military Arrangement
Artillery batte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澎湖,一個位於東太平洋上且先天地理條件無法自給自足的蕞爾小島,靠著其極佳的地理位置,戰略價值不斷地升高,終於登上國際的舞臺。在帆船年代,它是中國沿海居民賴以為生的漁場之一,也是海上航行的重要指標;在海盜橫行的年代,它時而是官方捍衛沿海地區的前哨站,時而又淪為的海盜的淵藪。澎湖是海上貿易的中繼站,往北可與日本通商,往西可和中國沿海交易,使它成為海上貿易者垂涎的顯著目標,是海上針路上一顆絢爛的珍珠,亦成為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到明初,澎湖扮演著福建外港的角色,即東南海防的第一道防線,然而明太祖突如其來的「墟澎」舉動,使得東南海防危機持續不斷,倭寇、海盜、荷蘭人利用空虛的澎湖帶給明朝沿海極大的威脅。好不容易結束荷蘭短暫佔領澎湖後,天啟朝汲取「墟澎」後不利的結果,再一次的把澎湖納入福建海防的體系中。以馬公港為中心的防禦圈已然成形,經明鄭時期而臻至成熟,清朝、日治時期至今依然沒有改變這樣的情勢。
澎湖之發展始終與軍事息息相關,並發展而成為具獨特性的角色。清初臺灣初入版圖,澎湖是清廷「護臺、制臺」海上兵站,臺灣的崛起,澎湖自身條件的侷限,漸漸地轉變其角色而成為附屬於臺灣的配角。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在中國和各國勢力的碰撞中,屢次直接或間接的泱及澎湖,作為大陸與臺灣聯絡的橋樑,其戰略地位與價值再一次地攀上高峯,清法戰爭後澎湖改設總兵,建媽宮城,築新式砲臺,澎湖軍事地位進入嶄新的一頁。無奈近代中國在一次次戰爭的屈辱中,始終無法力挽狂瀾,澎湖的前途隨清朝在風雨中飄搖,乙未澎湖之役決定了澎湖最後的命運。
澎湖為一群島,島嶼、澳口多,地勢低平,在陸地上幾乎是無險可守,然其周遭的海流、水道、天然的港澳,恰巧構築了護衛澎湖的海上長城。如何善用這些自然的條件以彌補不利澎湖的因素,就成了清代經營澎湖海防的重要課題。清廷從「重陸防」到「重海防」的轉變是歷經多次殘酷考驗所換來的體悟,等到清廷明白海防崩潰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時,錯誤的海防觀念、態度與作法,想要振衰起弊拱衛澎湖防早為時已晚。透過清代對澎湖海防的經營的情況,能夠清楚的了解澎湖在軍事上擁有的戰略價值。
英文摘要
Penghu (Pescadores) is located in East Pacific Ocean and she cannot supply herself.  However, sh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e to particular geographical feature for strategics. She is a main fishery for in-shore people of China; meanwhile, she is a landmark for navigation and a trading transferring stop as well. From Sung Dynasty to early Ming Dynasty, Penghu is the outport of Fukien Province, and becomes the first defending line for South-eastern Sea Guard of China. But after the Hongwu Emperor gives up the authority of Penghu, pirates, Japanese pirates or even Dutch Governor carry an extremely threat when they occupy her.
There is always a clo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development and Penghu. In the early Ching Dynasty, Taiwan (Formosa) comes under the authority of Ching for the first time and Penghu turns into the depot at sea to protect and control Taiwan. As time goes by, the limited resources make Penghu be affiliated to Taiwan. Starting from the Opium War (1840-1842) to the Sino-Japanese War (1894-1895), Penghu i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worldwide military forces despite direct or indirect. Therefore, the value of Penghu climbs up another significant part for her location. After Guerre franco-chinoise, the Ching Governor set up ambans, establish Makung City and build new cannons. Thus, the military status of Penghu achieves a brand- new milestone.
Penghu is composed of many islands and has bays and ports. There are no natural shelters on the flat land. However, the ocean currents, ditches and bays around her construct strong barrier, preventing from enemy invasion. It also becomes a major subject for Ching Dynasty to make use of these natural conditions. We can realize that Penghu owns strategic value in details result from the coast guard management of Ching Dynas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目次................................................I
圖目錄............................................III
表目錄.............................................IV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1
第二節 相關研究成果回顧.........................................2
第三節 章節簡介.................................................4
第一章 清代(1684)以前澎湖海防經營...................7
第一節 澎湖地理位置.............................................7
一、澎湖之自然地理形勢.................................................................................8
二、澎湖聚落空間演變與軍事佈防...............................................................18
三、澎湖位置之重要性...................................................................................24
第二節 宋元明時期對澎湖海防之經營..............................29
一、宋元時期對澎湖之經略...........................................................................30
二、明代海防政策與對澎湖之經略...............................................................35
第三節 荷蘭人在澎湖與明朝的反制和設防..........................41
一、荷蘭二度佔領澎湖與明廷的談判...........................................................42
二、天啟後(1624)明朝在澎湖的戍防.............................................................51
第二章 清初澎湖之海防經營(1684~1873) ...............59
第一節 明鄭時期對澎湖海防之經營................................59
一、明鄭時期的澎湖防務...............................................................................59
二、鄭清澎湖島上的決戰...............................................................................62
第二節 清初澎湖海防(1684~1849) .................................67
一、臺灣棄留議下之澎湖...............................................................................67
二、臺灣民變中澎湖海防角色的轉變...........................................................69
第三節 淸初澎湖防務............................................72
一、營制的調整...............................................................................................72
二、兵力佈防...................................................................................................73
三、防禦工事...................................................................................................83
四、巡哨...........................................................................................................87
II
第四節 鴉片戰爭對澎湖海防之影響................................90
一、戰時澎湖之戍防.......................................................................................91
二、鴉片戰爭後澎湖之防務...........................................................................94
三、清初對臺灣、澎湖消極的海防政策.......................................................98
第三章 清後期澎湖之海防(1874~1895) ................101
第一節 從漠視到關注:牡丹社事件的體悟.........................101
一、日軍侵臺與清廷之因應.........................................................................101
二、牡丹社事件對澎湖海防的影響.............................................................107
第二節 清法戰爭前後澎湖之海防.................................113
一、清法戰爭與澎湖之防務.........................................................................114
二、清法戰爭澎湖之役.................................................................................121
第三節 甲午戰爭前澎湖之海防...................................124
一、清法戰爭澎湖之役的善後措施.............................................................125
二、清日乙未澎湖之役.................................................................................132
三、「船堅砲利」下海防的轉變...................................................................140
第四章 澎湖海防經營:以金龜頭砲臺為例.............145
第一節 金龜頭砲臺.............................................145
一、金龜頭砲建置始末.................................................................................145
二、金龜頭砲臺之戰略價值.........................................................................146
第二節 從金龜頭砲臺建築裝備看澎湖海防經營.....................147
一、配置.........................................................................................................148
二、武器裝備.................................................................................................150
三、軍力佈署.................................................................................................151
四、由砲臺看澎湖的海防.............................................................................152
結論..............................................153
參考文獻......................................................157
一、 史料.................................................................................................157
二、 專書.................................................................................................162
三、 期刊論文.........................................................................................164
四、 學位論文.........................................................................................167
圖目錄
圖 一-1 澎湖群島位置圖................................................7
圖 一-2 澎湖群島圖...................................................11
圖 一-3 澎湖輿圖.....................................................23
圖 一-4 清中葉媽宫市區空間分布圖.....................................24
圖 一-5 17 世紀澎湖島圖..............................................28
圖 一-6 鄭和航海圖中的平湖嶼.........................................29
圖 一-7 1623 年島澎湖地圖............................................49
圖 一-8 風櫃尾荷蘭城堡放大圖.........................................50
圖 一-9 風櫃尾荷蘭城堡模擬圖.........................................50
圖 一-10 明天啟(1624)後澎湖戍防圖.....................................57
圖 一-11 1644 年荷人所繪「澎湖圖」....................................58
圖 二-1 1683 年鄭清澎湖海戰圖........................................66
圖 二-2 清代前期澎湖佈防圖...........................................81
圖 二-2 清代澎湖巡哨海巡圖...........................................89
圖 二-3 清代澎湖巡哨陸巡圖...........................................90
圖 三-1 媽宮城配置圖................................................130
圖 三-2 光緒十三(1887)年新造的澎湖砲臺位置圖........................132
圖 三-3 澎湖各戰役軍隊進攻路線圖....................................144
圖 四-1 金龜頭砲臺..................................................149
圖 四-2 《福爾摩沙戰火》中「馬公港軍備圖」..........................149
圖 四-3 清代金龜頭砲臺配置圖........................................150
表目錄
表 一-1 澎湖歷年沉船表...............................................13
表 二-1 康熙21 年~康熙22 年明鄭陣營逃往福建投誠表....................63
表 二-2 康熙二十五年澎湖兵力佈防表...................................74
表 二-3 康熙三十五年至五十一年澎湖兵力佈防表.........................75
表 二-4 康熙五十九年澎湖兵力佈防表...................................76
表 二-5 乾隆五年至十六年澎湖兵力佈防表...............................78
表 二-6 乾隆三十四年澎湖兵力佈防表...................................79
表 二-7 康熙至乾隆年間澎湖佈防兵力比較表.............................82
表 二-8 康熙五十九年澎湖防禦工事表...................................84
表 二-9 康熙至乾隆年間澎湖防禦工事比較表.............................86
表 二-10 同治七年澎湖兵力佈防表......................................95
表 二-11 康熙、乾隆、同治三朝澎湖佈防兵力比較表.......................97
表 三-1 福州船廠在中法合作時期造船表................................112
表 三-2 清法戰爭澎湖清軍兵力佈署表..................................120
表 三-3 同治七年與光緒十三年澎湖汛口兵力佈防比較表..................128
表 三-4 乙未清日澎湖守軍佈署表......................................135
表 三-5 比志島混成支隊編組概況......................................137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丁日昌,《撫吳公牘》,臺北:華文書局,1968。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卜大同,《備倭圖記》,《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員工福利委員會,1972。
巴泰等修,《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
文慶等輯,《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王元穉,《甲戌公牘鈔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王必昌總輯,《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王臨亨,《粵劍編》,《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禮主修,《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朱純臣監修,《明實錄,熹宗實錄》,臺北:史語所校勘本,中文出版社,1962。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宋濂,《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7。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李光地,《榕村續語錄》,《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李鴻章,《李文忠公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杜臻,《澎湖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沈有容輯,《閩海贈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沈景鴻等編輯,《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
沈雲,《臺灣鄭氏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沈葆楨,《沈文肅公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汪大淵著,蘇繼廎校釋,《島夷誌略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周于仁、胡格,《澎湖志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周必大,《文忠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周凱輯纂,《廈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乙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林焜熿,《金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林豪,《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
俞大猷,〈鎮閩議稿〉,《四庫未收書輯刊》,伍輯20,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姚瑩,《中復堂選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姚瑩,《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思痛子,《臺海思働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施琅,《靖海記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胡建偉纂輯、張光前點校,《澎湖紀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茅元儀,《武備志》,《四庫禁毀書叢刊》子部,第2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夏原吉監修,《明實錄‧太祖實錄》,臺北:史語所校勘本,中文出版社,1962。
夏琳,《閩海紀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孫繼宗監修,《明實錄‧英宗實錄》,臺北:史語所校勘本,中文出版社,1962。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秦緗業、黃以周等輯,《續資治通鑑長編補拾六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馬齊等監修,《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
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國立故宮博物院輯,《道咸同光四朝奏議》第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張廷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
張惟賢監修,《明實錄‧神宗實錄》,臺北:史語所校勘本,中文出版社,1962。
張輔監修,《明實錄‧太宗實錄》,臺北:史語所校勘本,中文出版社,1962。
張燮,《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陳子龍等輯,《皇明經世文編》,《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侃等撰,《使琉球錄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8。
陳錫仁,《皇明世法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陳懋仁,《泉南雜志》,《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章潢,《圖書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陽思謙,《萬曆重修泉州府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黃仲昭纂修,《〈弘治〉八閩通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楊英,《從征實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葉向高,《蒼霞餘草》,《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七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法軍侵臺檔案》,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季臺灣洋務史料》,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案彚錄辛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海防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明季荷蘭人侵據彭湖殘檔》,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外交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初海疆圖說》,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德宗實錄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省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兵備手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輿地彚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趙汝适,《諸蕃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趙爾巽等,《清史稿》,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
劉良璧纂輯,《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劉獻廷,《廣陽雜記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研究研究室,1958。
慶桂等監修《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
樓鑰,《攻媿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潘文鳳主修、林豪總纂,《澎湖廳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蔣元樞,《重修臺灣各建築圖說》,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
蔣良騏纂輯,《東華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蔣鏞,《澎湖續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蔡獻臣,《清白堂稿》,金門:金門縣政府,1999。
鄭若曾撰、鄧鐘重輯,《籌海圖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謝杰,《虔臺倭纂》,《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謝旻等監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883。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關天培,《籌海初集》,臺北:華文書局,1969。
寶鍳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樂天出版社,1973。
二、	專書
C.E.S著,周學普譯,《被遺誤之臺灣》,《臺灣經濟史三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
E.Garnot著,黎烈文譯,《法軍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井田麟鹿,《澎湖風土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毛利敏彥,《台湾出兵》,東京:中央公論社,1996。
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與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與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王家儉,《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王鴻楷計畫主持,《澎湖縣西臺古堡修護保存計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室,1986。
包遵彭,《中國海軍史》,臺北:臺灣書局,1970。
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荷據下的福爾摩莎》,臺北:前衛出版社,2003。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譯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
余光弘,《清代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 
余光弘,《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村上直次郎日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邦特庫著,姚楠譯,《東印度航海記》,北京:中華書局,2001。
林崇墉,《沈葆楨與福州船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周宗賢,《清代臺灣海防經營的研究》,臺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1。
邵循正,《中法越南關係始末》,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張玉璜,《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曹永和,《中國海洋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符宏仁計畫主持,《澎湖縣國定古蹟湖西拱北礮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臺北:符宏仁事務所,2005。
許佩賢譯,《攻台戰記—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1995。 
許雪姬,《清代台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許雪姬,《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
陳正在,《臺灣海疆史研究》,廈門:廈門出版社,2002。
陳正祥,《臺灣地誌》下冊,臺北:南天書局,1993。
鈕先鍾,《戰略家:思想與著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楊仁江,《澎湖縣國定古蹟馬公金龜頭砲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澎湖:澎湖縣政府,2004。
楊金森、范中義著,《中國海防史上、下冊》,北京:海軍出版社,2005。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董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興衰史》,北京:三聯書店,2002。
蔡平立,《(增訂新編)澎湖通史》,臺北:聯鳴,1987。 
鄭永常,《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
戴逸,《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軍事卷》,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三、	期刊論文
中村校志著、許賢瑤譯,〈關於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2001),頁187~203。 
包樂史(Leonard Blusse),〈中國夢魘—一次撤退,兩次戰敗〉,《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九輯,臺北,2005.05,頁139~167。
包樂史(Leonard Blusse),〈追尋被遺忘的台灣社會之本源-一個荷蘭台灣史學者的研究報告〉,《當代》,103(臺北,1994.11),頁70~91。
包樂詩(Leonard Blusse),〈明末澎湖史事探討〉,《臺灣文獻》,24:3(南投,1973.09),頁49~52。
李毓嵐,〈徐宗幹對臺灣營務班兵之整頓(一八四八~一八五三)〉,《臺灣文獻》52:1(南投,2001.03),頁539~564。
村上直次郎著、許賢瑤譯註,〈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2001),頁1~21。
卓克華,〈清代澎湖海防經營與西嶼東臺的歷史研究 (上)〉,《硓古石》,5(澎
湖,1996.12),頁45~63。
卓克華,〈清代澎湖海防經營與西嶼東臺的歷史研究 (下)〉,《硓古石》,6(澎
湖,1997.03),頁2~15。
周宗賢,〈澎湖諸礮臺建置始末〉,《淡江學報》33,(臺北,1994.03),頁
51~106。
周明德,〈天氣對「澎湖癸亥海戰」之影響〉,《臺灣風物》37:3(臺北,1987.9),
頁63~76。
周翔鶴,〈關於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鄭澎湖海戰的天氣及相關方法論問題的探
討〉,《臺灣研究集刊》2002:1(福建,2002),頁93~96。
岩生成一著、許賢瑤譯,〈在臺灣的日本人〉,《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
5:2(臺北,1998.12),頁77~92。
林偉盛,〈荷蘭人據澎湖始末(1622-162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16(臺北,1999.05),頁1~45。
林偉盛,〈雷理生司令官日誌〉,《臺灣文獻》,54:3(南投,2003.09),頁
139~187。
林會承,〈澎湖的砲臺〉,《硓古石》15(澎湖,1999.06),頁2~30。
林會承,〈澎湖的聚落單元:兼論清代澎湖的地方自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集刊》81(臺北,1996),頁53~132。
林會承,〈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硓古石》
25(澎湖,2001.12),頁25~35。
施偉青,〈關於澎湖癸亥海戰的氣候問題〉,《臺灣研究集刊》1997:2(福建,1997),
頁74~77。
徐曉望,〈論晚明對台灣、澎湖的管理及設置郡縣的計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14:3(北京,2004.09),頁108~115。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中的澎湖〉,《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澎湖,2002),頁418~432。
翁佳音,〈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臺
北:中央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9 年),頁59~92。
翁佳音,〈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硓古石:澎湖
縣文化局季刊》,25(澎湖,2001.12),頁36~51。
張守真,〈乙未之役澎湖的淪陷〉,《硓古石》1,(澎湖,1995.12),頁16~24。
曹永和,〈澎湖在海洋發展史上的地位〉,《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澎湖,2002.04),頁4~6。
曹永和著,陳宗仁、陳俐甫譯,〈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台灣〉,《台灣風
物》48:3(臺北,1998),頁91~115。
許雪姬,〈媽宮城的研究〉,《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澎湖縣立文化
中心,1989),頁27~49。
許雪姬,〈劉璈與中法戰爭〉,《臺灣風物》35:2(1985.6),頁1~28。
許毓良,〈”西仔反”在臺灣—清法戰爭的基隆、淡水、澎湖之役〉《臺北文獻直字》
150(臺北,2004.12),頁299~344。
許毓良,〈清末臺灣的海防(1861-1895)--以湘、淮系的人事互動為例〉,《政大
史粹》1,(台北,1999.06),頁53-80。
陳正茂,〈中法戰爭與澎湖〉,《光武學報》25(臺北,2002.03),頁437~472。
陳正茂,〈明代澎湖群島海防地位之探討(1)〉,《硓古石》17(澎湖,1999.12) ,
頁48~65。
陳正茂,〈明代澎湖群島海防地位之探討(2)〉,《硓古石》18(澎湖,2000.03),
頁32~41。
陳知青,〈澎湖設巡司日期三考〉,《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3 期(臺北,
1981.05),頁51~57。
陳信雄,〈澎湖宋元瓷器研究概況〉,《雄獅美術》,178 期(臺北,1985.12),頁
34~39。
楊開煌,〈臺灣在中國海防思想中之角色初探〉,《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1,
(台北,1993.05),頁138~145。
葉振輝,〈1683 年鄭清澎湖之勝敗分析〉,《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
輯》(澎湖,2002.04),頁333~346。
葉振輝,〈乙未中日戰爭澎湖之役〉,《硓古石》28(澎湖,1992.09),頁32~56。
葉振輝,〈中法戰爭澎湖之役〉,《硓古石》20(澎湖,2000.09),頁35~61。
蔡采秀,〈史實乎﹖論述乎﹖--評陳小沖<1622-1624 年的澎湖危機>〉,《硓古石》,17(澎湖,1999.12),頁17~25。
鄭喜夫,〈八閩通志關於澎湖之記載-兼介元代彭湖巡檢陳信惠傳二篇〉,《硓古石》7(澎湖,1997.06),頁2~7。
鄭喜夫,〈明鄭時代澎湖之防務〉,《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
銘傳》(臺北,2003.04),頁69~108。
鄭喜夫,〈臺湖最早的職官〉,《硓古石》7(澎湖,1997.06),頁42~44。
賴福順,〈中國文獻與「澎湖論」〉,《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頁30~48。
賴福順,〈流中航線研究(下)〉,《臺灣文獻》54:2(南投,2003.06),頁233~268。
四、 學位論文
許雪姬,〈明清兩代國人對澎湖群島的認識與防戍〉,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海防〉,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蔡文騰,〈軍事佈防的變遷—以澎湖為探討中心(1945 年以前)〉,臺北,國立中
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