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2200611091800
DOI 10.6846/TKU.2006.00596
論文名稱(中文) 藝術電影迷與台灣電影消費階層化現象之研究:以布迪厄(Bourdiue)文化社會學為研究取徑
論文名稱(英文) Art Film Fans and the Stratification of Film Consumption in Taiwan: Using Bourdieu’s Sociology of Culture as a Research Approach.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吳廷勻
研究生(英文) Ting-Yun Wu
學號 69008004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06
論文頁數 14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魏玓
委員 - 馮建三
委員 - 林麗雲
關鍵字(中) 布迪厄
迷研究
閱聽人
文化消費
階層化
台灣電影
關鍵字(英) Bourdieu
Fan study
Audience
Cultural consumption
Stratification
Taiwan cinem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企圖瞭解並分析當前台灣藝術電影消費文化的形成脈絡背景,以及藝術電影迷的社會特徵和文化實踐。另一方面則從傳播研究中閱聽人分析的反省出發,藉用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布迪厄的文化社會學理論,以其強調結合結構(客觀)和行動(主觀)的研究取徑和分析架構,作為適當的理論和分析工具。

    研究發現,藝術電影迷文化實踐的主動性,與社會空間中的結構和場域關係密不可分、息息相關。藝術電影迷主動性的展現,必須仰賴於一個成熟的藝術電影消費場域構成。同時,社會空間中家庭和學校兩大重要結構在藝術電影迷的實踐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它們是藝術電影迷在鑑賞藝術電影時生存心態和資本獲取的主要來源。

    藝術電影迷能在電影消費場域中佔有支配性的社會地位,是透過其迷文化發展出的一個象徵性結構。在此象徵性結構中運用語言的象徵性和不同象徵性實踐的中介,而促使一個生活風格社群的興起,並與其他場域的閱聽人口有著既矛盾又衝突的互動關係。

    儘管藝術電影迷能在藝術電影消費場域中展現閱聽人的主動性,但是結構的限制仍在,亦即場域構成的物質基礎和符號系統會規範著閱聽人的行動實踐。同時,透過社會場域和文化場域之間異形同體的轉換邏輯,使得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將被集中鎖定在不均等的分配管道中,而導致台灣電影消費階層化的現象。
英文摘要
The thesis aims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sumer culture of art film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al practice of art film fans.

     Additionally, based on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audience research tradition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e thesis takes contemporary French sociologist Bourdieu’s cultural theories, of which the research approach and analysis framework effectively combine structure/objective aspect and agent/subjective aspect of the human society, as an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and analysis tool.

     The evidence illustrates that cultural practice of art film fans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structure and related fields in the social space. They posses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film consumption by developing a set of symbolic structures through their fan practice.

     Even though art film fans seem to act freely in the field of art film consumption, the limits set by structures still exist. The material base and symbol system, which  constitute the field, will to some extent condition the fan’s actions. Meanwhile, by the inter-exchangeable logic of the homology between social field and cultural field, the economic capital and cultural capital are distributed unequally to social agent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that therefore causes stratification of film consumption in Taiwa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迷作為一種主動閱聽人…………………………………………………..5
第三節	再思考主動閱聽人研究…………………………………………………14
第四節	問題意識…………………………………………………………………19

第二章	應用布迪厄………………………………………………………………21
第一節	布迪厄的概念工具………………………………………………………23
第二節	布迪厄的文化社會學……………………………………………………32
第三節	應用布迪厄:本文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42

第三章	藝術電影的文化消費場域………………………………………………45
第一節	藝術電影在台灣…………………………………………………………45
第二節	藝術電影文化消費機制的建制化………………………………………54
第三節	藝術電影消費團體的現象………………………………………………66
第四節	小結……………………………………………………………………….75

第四章	成為藝術電影迷………………………………………………………….78
第一節	藝術電影迷的養成過程………………………………………………….79
第二節	藝術電影迷觀影經驗的閱聽主動性…………………………………….87
第三節	藝術電影迷文化消費的地景現象………………………………………106
第四節	小結………………………………………………………………………116

第五章	結論、展望與研究限制…………………………………………………118
第一節	社會空間、場域與閱聽人主動性………………………………………118
第二節	文化愛好的象徵性結構及其運作邏輯…………………………………122
第三節	實踐中的結構和場域:場域的異形同體及社會階層再製……………124
第四節	理論的展望與突破………………………………………………………128
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29

附錄一  受訪者訪問大綱…………………………………………………………132
附錄二  受訪者名單與基本資料…………………………………………………134

參考文獻……………………………………………………………………………142

 
圖表目錄

表2.1  布迪厄分析不同次階級在文化消費上對立的選擇………………………41
表3.1  1996-2000年影展統計一覽表…………………………………………….56
表3.2  2001-2003年影展統計一覽表…………………………………………….57
表3.3  2004年影展統計一覽表…………………………………………………...60
表3.4  2005年影展統計一覽表…………………………………………………...62
表3.5  BBS站上「文藝青年與普普青年假說」一文中網友部分發言…………74
表4.1  受訪藝術電影迷的基本資料………………………………………………79
表4.2  受訪藝術電影迷的最高學歷………………………………………………79
表4.3  受訪藝術電影迷與電影相關的特殊學、經歷……………………………80
表4.4  受訪藝術電影迷在電影消費的支出狀況…………………………………99
表4.5  大學生概估每月的收入金額……………………………………………...111
表4.6  大學生概估每月的支出金額……………………………………………...111
表4.7  大學生概估每月支出於娛樂休閒費部分………………………………...11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原書Crang, Mike [1998].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王信惠(1997)。《布爾迪厄的語言象徵性權力概念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王湘茹、李寶慧(1990)譯、Allen, Rober著。〈電視觀眾角色的新詮釋〉,《當代》,51:52-69。
王雅蘭(2004年11月19日)。〈金馬影展 套票熱賣〉,《民生報》,網路版。
朱元鴻(1997)。〈這雙腳所經驗的階層:美學判斷初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1:111-129。
朱全斌(2001)。〈從主體、認同看質化的閱聽人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1:69-79。
朱國華(2004)。《權力的文化邏輯》。上海:三聯書店。
朱華瑄譯(2005)。《迷文化》。台北,韋伯。(原書Hills, Matt [2002]. Fan Cultur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宋丁儀(2002)。《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李永熾(2002)。〈波迪爾與文化再生產〉,《當代》,174:18-23。
李明明(1989)。〈藝術批評的本與末—藝術學方法探討之一〉,《當代》,44:10-17。
李根芳、周素鳳(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ohn [2001].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Harlow, England , New York: Prentice Hall.)
杜榮瑞(1978)。《中國學生電影觀賞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珊(2002)。〈商業影展的興起與運作: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觀點〉,《電影欣賞》,113:44-54。
周希平(1986)。《電影觀賞行為之研究與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搏成〉,《新聞學研究》,56:105-134。
周新富(2003)。《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及其在台灣地區之驗證》。高雄:復文。
林玉鵬(2005)。《全球化時代下的民族國家電影:文化公民權視野的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宗德譯(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原書Smith, Philip [2001].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
林芳玫(1996)。〈閱聽人研究--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6:1-25。
林玠良(2003)。《人、運動、流行文化與城市的光合作用—街頭籃球運動的深層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原書Slater, Don [1997].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Oxford, UK: Polity Press ;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林逸叡(2003)。《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福岳(1996)。〈閱聽人地理學--以「民族誌法」進行閱聽人研究之緣起與發展〉,《新聞學研究》,52:167-186。
邱天助(1992)。〈Bourdieu複製理論的辯證邏輯〉,《社會教育學刊》,21:233-281。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台北:韋伯。(原書Lewis, Jeff [2002]. Cultural studies - the basic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唐維敏譯、Miller, William著(1990)。〈後現代與溝通理論〉,《當代》,51:26-41。
唐慧音(2002)。《影展潮:一個行銷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孫治本(2004)。《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台北:唐山。
孫智綺(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堂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atrice [2002]. Pierre Bourdieu vie euvres concepts les grands th'eoriciens. Paris : Ellipses.)
翁秀琪(1993)。〈閱聽人研究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與方法〉,《新聞學研究》,47:1-15。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馬雅琦(2001)。《金馬獎對台灣華語影片銷售票房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2a)。《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高宣揚(2002b)。《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張士達(2004年2月29日)。〈台北電影節限量護照 楊祐寧17分鐘賣光光〉,《中國時報》,網路版。
張士達(2004年3月22日)。〈台北電影節登場 熱鬧十足〉,《中國時報》,網路版。
張士達(2005年10月17日)。〈金馬影展套票開賣啦〉,《中國時報》,網路版。
張士達(2005年5月29日)。〈關穎一身熱辣辣 城市電影護照13分鐘賣光光〉,《中國時報》,網路版。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倫(2004)。〈影展落幕之後〉,媒體小舖電子報,第147期。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原書Bocock, Robert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ohn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張錦華(2001a)。〈從Bourdieu 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質性研究〉,《傳播文化》,9:61-106。
張錦華(2001b)。〈閱聽人分析與主體/結構的辯証性-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觀點及其修正〉,《性別、心理、及文化─本土女性主義的開展科際學術研討會》。
教育部統計處(2004)。《大學生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
曹明正(2002)。《日本影視文本的媒體再現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瑞琳(2002)。〈應用波笛爾〉,《當代》,174:24-39。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陳柳朱(1997)。《論布爾迪厄與紀登斯關於行動與結構的理論》。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逸淳(2004)。《論社會分類:從涂爾幹到布迪厄》。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蓓之(1991)。《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
彭佳琪(1999)。《電影閱聽人之生活型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雄屏編著(1988)。《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
賀華(1989)。〈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藝術社會學之一隅〉,《當代》,44:18-26。
馮建三(1993)。〈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傳播與管理研究》,2:2:97-104。
馮建三譯(1993)。《大眾文化的迷思》。台北:遠流。(原書Swingewood, Alan [1977]. The myth of mass culture.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Morley, Davi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馮建三譯(2000)。《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Jhally, Sut [1990].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New York : Routledge.)
楊世凡(1991)。《人物言說與台灣新電影--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啟政(2002)。〈生產的政治經濟學到消費的文化經濟學:從階級作為施為機制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學季刊》,28:154-193。
劉維公(1991)。《文化消費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維公譯(1992)、Honneth, Axel著。〈片段化的象徵世界—波迪爾文化社會學的省思〉,《當代》,77:14-31。
蔡雅純(1995)。《階級與文化消費關係之探討—以台灣古典音樂文化工業產品消費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筱薇(2004)。《藝術電影觀賞者之消費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樁譯(1992)、Garnham, Nicholas and Williams, Raymond著。〈波迪爾的文化社會學〉,《當代》,77:32-41。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盧悅珠(2005年7月5日)。〈台北電影節票房破600萬〉,《中國時報》,網路版。
蕭旭智(1999)。《從實體到關係—Pierre Bourdieu之實作理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芬芳(1995)。《日常生活的社會(再)團體化—對布迪厄(P. Bourdieu品味觀點之探討與反省》。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守誠(1993)。《台北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魏玓(2003)。〈每一個牢籠都有出口〉,《誠品好讀》,38:78。
魏玓(2005)。〈影展看到飽 電影文化有多好〉,《動腦》,345:16。
顧玉珍譯(1995)、Meehan, Eileen著。〈商品閱聽人與真正的閱聽人--一場盲點論戰〉,《當代》,114:18-31。

英文部分
Ang, Ien (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New York: Methuen.
Ang, Ien (1990). The nature of the audience. In J. Downing, A. Mohammadi, & A. 
Sreberny-mohammadi (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p. 155-165). Newbury Park, CA: Sage.
Austin, B. A. (1984). Portrait of an art film audien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 74-87. 
Barker, Martin and Brooks, Kate (1998). On looking into Bourdieu's black box. In Roger Dickinson, Ramaswami Harindranath, and Olga Linne (Eds.), Approaches to audiences: a reader (pp. 218-232). London: Arnold.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Uni.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ohn G. Richardson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Bourdieu, Pierre (1987). 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of Groups,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32:1-17. Translated by L. J. D. Wacquant and D. Young.
Bourdieu, Pierre (1989).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7: 14-2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B. Thomp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Fiske, John (1992). The culture economy of fandom. In Lewis, L.A. (Eds.),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30-49). London: Routledge.
Garnham, Nicholas (2000). Emancipation,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 arguments about the media and social theo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gen, Ingunn and Wasko, Janet (2000). Introduction: Consuming Audienc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in Media Research. In Hagen, Ingunn and Wasko, Janet (Eds.), Consuming Audienc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in Media Research (pp. 198-207). US: Hampton Press, Inc.
Jenkins, Henry (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Meehan, Eileen (2000). Leisure or Labor? Fan ethnography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Hagen, Ingunn and Wasko, Janet (Eds.), Consuming Audienc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in Media Research. US: Hampton Press, Inc.
Murdock, Graham (1989). Class stratification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some motifs in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In Coalter, Fred (Eds.), Freedom and constraint: the paradoxes of leisure (pp. 133-142). London: Routledge.
Murdock, Graham (1998). Critical inquiry and audience activity. In B. Dervin et al. (Eds.),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Vol.2, London: Sage.
Murdock, Graham (2000). Reconstructing the Ruined Tower: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 and Questions of Class. In J. Curran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pp. 7–26). London: Arnold .
Shefrin, Elana (2004). Lord of the Rings, Star Wars, and Participatory Fandom: Mapping New Congruencies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Media Entertainment Culture,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21:3, 261-281.

網路部分
TRUE MOVIE http://www.truemovie.com/
小電影主義 http://filmism.com/
台灣電影中心 http://www.tfc.kingnet.com.tw/b.html
台灣電影文化協會 http://www.twfilm.org/hotspot/index.asp
台灣電影筆記 http://movie.cca.gov.tw/
神經病院的悶電影 http://myweb.hinet.net/home5/amantes6566/
國家電影資料館 http://www.ctfa.org.tw/news/news.php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