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2200610571900
DOI 10.6846/TKU.2006.00595
論文名稱(中文) 以公民權視野檢視台灣媒體改革運動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Examining Taiwan’s Media Reform Movements: A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ship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王華理
研究生(英文) WHA-LI Wang
學號 69108001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06
論文頁數 14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魏玓
委員 - 管中祥
委員 - 林麗雲
關鍵字(中) 媒體改革運動
公民權利
文化權
公民與消費者
新自由主義
關鍵字(英) media reform movement
citizenship
cultural rights
citizen and consumer
neo-liberal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從完整公民權的角度討論台灣媒體改革運動,分析台灣媒體改革運動所訴求的權利關係及其對台灣媒體環境的意涵。公民權利代表的是公民參與社會的基本權利,而公民權的概念發展至今,已有學者提出「文化公民權」概念以補充之,認為保障人民接近使用物質與符號資源的權利,才能使每個公民能夠平等地參與社會。這正突顯出媒體改革運動的重要性,基於這項認識,本文以公民權觀點切入分析台灣媒體改革運動。

    本論文嘗試兼顧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論述和理論預設,以及其政經歷史條件的分析。因此,首先探討過去二十餘年台灣社會運動的整體概況與歷史,及其與政經背景、社會生態變化過程之間的關係。再由歷史角度分析台灣媒體生態的變化,以及媒體改革運動的生成過程和特徵。接著,回到抽象層次,以公民權概念的視野分析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訴求,及其隱含的媒體改革想像。並且指出文化權可以充實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內涵,彌補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對公民平等參與公共事務的傷害。最後,試著提出文化權的可行性及應用方式,檢討國家、市場與媒體改革間的關係,繪製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新藍圖。
英文摘要
The thesis examines Taiwan’s media reform mov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ship and aims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 of the rights the various media reform groups strive for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aiwan’s media environment. Citizenship is the basic right to enable every citizen participat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cess equally and actively. While cultural citizenship is to ensure people accessing symbol and material recourses to fulfill that end. That demonstrates not only the importance of media reform but also an examination of media reform mov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ship.

     The thesis combines and connects the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publicized by some major media reform movement groups in Taiwan with their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s. Therefore, the thesis firstly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s social movements at large and the shifts of Taiwan’s political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Secondly,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aiwan’s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 media reform movements are examined, which can provide the contextual explan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media reform appeals. Thirdly, by the use of related theories of citizenship,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discourse and its ideology proposed by different media reform groups.  The thesis finally concludes that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cultural rights, which was originally to supplement with the constituents of citizenship, can also fulfill and reinforce Taiwan’s media reform movements and contrast with the reactionary nature of currently fashionable neo-liberalist ideology, which recognizes public only as consumer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rights can help to redraw the blueprint of Taiwan’s media reform movement and achieve its ultimate goa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起起…………………………………………………………….1
  第二節  公民權利的提出與演進…………………………………………….3
  第三節  社會運動是公民權的運動………………………………………….7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14
  第五節  章節安排…………………………………………………………….15
第二章  台灣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發展歷程
  第一節  政治轉型過程與台灣社會運動…………………………………….17
  第二節  台灣社會運動的類型與發展……………………………………….21
  第三節  1990年代後台灣的政治經濟結構轉變……………………………37
  第四節  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與消費者身份……………………………….46
  第五節  小結………………………………………………………………….52
第三章  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台灣媒體生態變化與媒體改革運動歷史………………………….54
  第二節  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發展類型…………………………………….70
  第三節  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發展特徵…………………………………….75
  第四節  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成效與影響………………………………….84
  第五節  小結………………………………………………………………….89
第四章  台灣媒體改革運動與公民權利
  第一節  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主張與行動策略…………………………….90
  第二節  傳播權利與媒體改革想像………………………………………….107
  第三節  媒體公民與消費者………………………………………………….112
  第四節  文化權概念的引進與再反思……………………………………….117
  第五節  小結………………………………………………………………….121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3
  第二節  國家、市場與媒體改革的關係…………………………………….125
  第三節  文化權的應用……………………………………………………….128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1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133
英文參考書目…………………………………………………………………….138
網路資料………………………………………………………………………….139
附錄
附錄一  深度訪談對象….………………………………………………………141
附錄二  媒體改革運動者訪談大綱…………………………………………….142

圖表目錄

圖1-1:研究架構………………………………………………………………..13
表2-1:台灣社會運動與政治、經濟環境變遷關係…………………………..37
表3-1: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發展條件與運動方式…………………………..84
表3-2: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成果與效應……………………………………..88
表4-1: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公民權與想像…………………………………..112
表4-2:媒體公民與消費者面臨的問題………………………………………..117
圖5-1:「言論自由與自由化」運動關係圖……………………………………126
圖5-2:「公民參與及公共化」運動關係圖……………………………………127
圖5-3:「媒體監督與批評」運動關係圖………………………………………127
圖5-4:落實文化權原則與精神的媒體改革藍圖……………………………..13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資料

AMG (2005)。《關於另類媒體發電機》。另類媒體發電機(Alternative Media Generator)網站。網址:http://www.bigsound.org/amg/,上網時間:2005年9月。
phraisee (2004)。《媒體自律的一小步?》。與媒體對抗網站。網址: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portal.php?author_id=335,上網時間:2005年9月。
王甫昌 (1999)。〈社會運動〉,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01-531。台北:巨流。
王振寰 (1993a)。〈台灣新政商關係的成型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123-163。
王振寰 (1993b)。〈廣播電視媒體的控制權〉,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頁:75-128。台北:澄社。
王振寰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振寰、方孝鼎 (1992)。〈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1-29。
王華理 (2004)。〈從文化公民權角度檢視台灣媒體改革運動論述〉,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年會》。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王震寰 (1992)。〈社會權與社會運動〉,《當代》,69:53-64。
王蘋、丁乃非、倪家珍、隋炳珍 (1998)。〈誰的基金會、什麼樣的社會運動?夾在歷史和社會變革中關口上的「婦女新知」〉,《當代》,127:90-96。
台社編委會 (2004)。〈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3:1-27。
江宜樺 (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
江詩菁 (2005)。〈另一種聲音—黨外雜誌反抗國民黨「文化霸權」的發展脈絡(1975-1989)〉,《台灣史料研究》,24:52-100。
何明修 (2003a)。〈民間社會與民主轉型:環境運動在台灣的興起與持續〉,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29-68。台北:新自然主義。
何明修 (2003b)。〈政治民主化與環境運動的制度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217-275。
何榮幸 (1995)。〈自主性新聞專業團體的組織過程與實踐經驗──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為例〉,《新聞學研究》,52期。網址: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52/09.asp,上網時間:2005年9月。
余陽洲 (2004)。〈閱聽人當家作主—單兵作戰篇〉,成露茜、羅曉南(編),《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頁:213-224。台北:正中。
吳維寧 (2000)。《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以解嚴後民間教改運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銓 (1993)。〈台灣的廣播電視藍圖〉,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頁:519-553。台北:澄社。
汪明輝 (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95-136。台北:新自然主義。
周碧娥、姜蘭虹 (1989)。〈現階段台灣婦女運動的經驗〉,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79-102。台北:巨流。
林玉鵬 (2003)。〈文化公民權之檢視與反思:以台灣電影政策為例〉,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年會》。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林麗雲 (2000)。〈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究》,3:89-148。
林麗雲 (2003)。〈坐而言,起而行:「無盟」的實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145-170。
林麗雲 (2005)。〈鼓浪前進,沖刷「劣岸」—台灣無線電視改革運動(1988-2004)〉,《台灣史料研究》,24:175-195。
凌佳琪 (2003)。《福利國家、公民資格與消費文化的衝擊》。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正光 (1989)。〈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03-126。台北:巨流。
徐嘉宏 (2003)。《台灣民主化下國家與媒體關係的變遷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 (1993)。〈台灣的地下媒體〉,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頁:441-517。台北:澄社。
翁秀琪等 (2001)。《電視改造無望?無線電視公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行政院新聞局委託報告。
高承恕 (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20。台北:巨流。
康照祥 (2005)。《媒體識讀》。台北:揚智文化。
張茂桂 (1989a)。《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茂桂 (1989b)。〈台灣「反核運動」之評析〉,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89-210。台北:巨流。
張晉芬 (2001)。《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張毓芬 (1998)。《女人與國家—台灣婦女運動史的再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黃浩榮 (2001)。《監督媒體DIY—抗爭媒體的六大實例》。台北:法蘭克福。
許木柱 (1989)。〈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
陳世敏 (2001)。〈代序:對準媒體的「罩門」〉,張錦華、黃浩榮著,《監督媒體DIY—抗爭媒體的六大實例》,頁:2-5。台北:法蘭克福。
陳炳宏 (2001)。《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傅麗英 (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恩 (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
程宗明 (2003)。《批判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與數位化的思辯》。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馮建三 (1993)。〈公共電視〉,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頁:317-410。台北:澄社。
馮建三 (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5。台北:唐山。
馮建三 (1998a)。《大媒體I,媒體工業與媒體工人》。台北:元尊文化。
馮建三 (1998b)。《大媒體II,媒體社會運動》。台北:元尊文化。
馮建三 (2005)。《有NCC,媒體未必變好》。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77,上網時間:2005年10月。
黃長玲 (2003)。〈重新管制的政治:全球化與民主化下的台灣勞工運動〉,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69-94。台北:新自然主義。
黃榮村 (1989)。〈台灣地區環保與消費者保護運動特色與互動〉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55-78。台北:巨流。
黃煌雄、黃勤鎮 (2005)。《我國影音媒體政策及其執行績效總體檢》。台北:監察院。
路犁 (2004)。《駁「給台灣一個機會—支持公共化」之謬誤》。與媒體對抗網站。網址: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portal.php?author_id=4,上網時間:2005年9月。
管中祥 (2003)。《全球資本下地方文化的衰退與再生產--以新店地區有線電視地方頻道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管中祥、張時健 (2005)。〈新自由主義下的台灣媒體改革運動〉,《台灣史料研究》,24:196-236。
管中祥、劉昌德 (2001)。《媒體反對運動》,媒體小舖網站。網址:http://www.benla.idv.tw,上網時間:2005年9月。
管中祥、魏玓 (2001)。〈「傳播學生鬥陣」與媒體運動—社會、媒體與「傳播學生鬥陣」〉,《當代》,162:46-57。
蔡孟真 (2005)。《初探首次政黨輪替之後報業與政治關係的版圖》。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論文。
閱盟聲明稿 (2004)。《請閱聽大眾一起抵制台新銀行、保險其所有相關產品》。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網頁。網址: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viewforum.php?f=31,上網時間:2005年9月。
盧世祥 (2003)。《討論問題,不要抹黑----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的回應》,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apr/18/today-o3.htm,上網時間:2005年9月。
蕭新煌 (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58。台北:巨流。
瞿宛文 (2004)。〈後威權下再論「民營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3:29-59。
瞿宛文、洪嘉瑜 (2002)。〈自由化與企業集團化的趨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33-89。
瞿海源 (1990)。〈社會結構變遷與社會運動〉,詹火生等(編),《當代社會變遷與問題》,頁:169-19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瞿海源 (1993)。〈解析廣播電視工會的問題〉,鄭瑞城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頁:279-316。台北:澄社。
瞿海源 (1999)。〈澄社十年〉,《當代》,141:60-71。
魏玓 (2003)。〈當市場和國家攜手:2002年台灣媒體產業觀察報告〉,《當代》,191:64-73。
羅世宏 (2003)。〈廣電媒體產權再管制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1-48。
蘇嫻雅 (2004)。《煞不住的下衝列車:台灣媒體批判》。台北:米羅文化。
顧玉珍、張毓芬 (1999)。〈台灣原住民族的土地危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221-292。
顧燕翎 (1998)。〈婦運的策略、路線與組織:婦女新知基金會「家變」的檢討〉,《當代》,127:97-103。

英文與翻譯參考資料

Bauman, Z.著 (2000)。歐陽景根譯 (2002),《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三聯。
Beck, U. (1992), 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Barbalet, J.M.著 (1990)。談谷琤譯 (1991),《公民資格》。台北:桂冠。
Curran, J. (1986).’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edia Reform.’ in James Curran et al (ed.) Bending Reality. London: Pluto.
Faulks, Keith著 (2000)。黃俊龍譯 (2003),《公民身份》。台北:巨流。
Gabriel, Y. and Tim Lang (1995) The Unmanageable Consumer. London: Sage.
Giddens, Anthony著 (2000)。李惠斌、楊雪冬譯 (2000),《超越左派右派》。台北:聯經。
Hackett, Robert A.著。盧永山、張大裕譯 (2003),〈收回媒體:傳播民主運動的可能性〉,《當代》,196:10-31。 
Murdock, G. (1992) ‘Citizens, consumers, and public culture’ in Michael Skovmand and Kim Christian Schroder (ed.) Media Culture: Reappraising Transnational Media. London: Routledge.
Murdock, G. (1999) ‘Rights and Representations: Public Discourse and Culture Citizenship’ in Jostein Gripsrud (ed.) Television and common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Oldfield, A. (1990)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Civic Republicanism and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later, Don著 (1997)。林祐聖、葉欣怡譯 (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
Stevenson, N. (1999)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dia: Globalization, Morality and Ethics. London: Longman.
Stevenson, N. (2001)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An Introduction’ in Stevenson, N. (ed.)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London: Sage.
Tuner, B.S. (2001) ‘Outline of A General Theory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Stevenson, N. (ed.)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London: Sage.

網路資料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網頁,上網時間:2005年10月。
網址:http://blog.yam.com/citizenwatch/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上網時間:2005年10月。
網址:http://www.mediawatch.org.tw/default.asp
台灣教授協會網站,上網日期:2005年10月。
網址:http://taup.yam.org.tw/comm/comm9503/tpdc5304.html
媒體小舖網站,上網時間:2005年10月。
網址:http://www.benla.idv.tw
媒體改造學社網站,上網時間:2005年10月。
網址:http://www.twmedia.org/
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網頁,上網時間:2005年10月。
網址: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viewforum.php?f=31
與媒體對抗網站,上網時間:2005年10月。
網址: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portal.php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