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1201121584400
DOI 10.6846/TKU.2011.00704
論文名稱(中文) WebQuest結合Google協作平台於地理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Google Sites with WebQuest in geography teach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黃美尹
研究生(英文) Mei-Yi Huang
學號 7977400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07
論文頁數 16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慶帆
委員 - 許淑娟
委員 - 黃雅萍
關鍵字(中) WebQuest
Google協作平台
地理教學
關鍵字(英) WebQuest
Google Sites
geography teach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運用WebQuest於Google協作平台進行地理教學活動之情形,了解學生對於Google協作平台進行WebQuest之學習歷程及感受並請專家對協作平台及學習歷程做評鑑。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並分兩階段實施。對象為國七,共30位學生,研究工具包含教學活動設計、自編的學習者評鑑問卷、專家評鑑問卷、教學反思札記等。此外,也以訪談、觀察及文件蒐集等方式,再輔以量化的資料佐證,以進行資料的分析與討論。主要研究結果有以下發現: 
(一)研究者以WebQuest的教學流程結合Dick&Carey的系統化設計模式,有助於規劃WebQuest之教學設計。
(二)採用行動研究進行WebQuest教學有助於解決教學困境並提升教師專業知能。
(三)大部分學生對於WebQuest結合協作平台融入地理教學抱持著正向、肯定的態度。
(四)大部分專家學者對於WebQuest結合協作平台融入地理教學亦抱持著正向、肯定的態度。
(五)WebQuest教學結合協作平台能有助於地理教學資訊的應用。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分別對WebQuest、地理教學、協作平台提出建議。
英文摘要
The research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WebQuest on Google Sites in terms of geography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feelings of studnets’learning process of the WebQuest on Google Sites and, and experts’ evaluation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platform. 
    Two phas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quantative study includes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self-made laerners questionnaire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 of expert, notes and other teaching refl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qualatative study is also conducted, including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ary collection. The data is further analysed in the study.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the following results:
(A)The use of WebQuest teaching process which is in accordance to Dick & Carey’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facilatative to the teaching design of WebQuest. 
(B)The use of WebQuest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lemma during teaching and enhanc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background competence of teachers. 
(C)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hold positive and affirm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integration of WebQuest an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teaching in geography.
(D) The majority of scholars with professions are also positive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WebQuest an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teaching in geography.
(E)WebQuest teaching collaboration platfor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on geography teach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some conclusions and constructive insights in terms of the WebQuest, geography teaching, and collaborative platform,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o that, limitations that can be further discussed are also mentioned for tuture stud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V
圖目次	VII
表目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WEBQUEST之內涵及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GOOGLE協作平台的介紹	20
第三節 資訊融入國中地理教學	25
第四節 協作平台與WEBQUEST相結合的探討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4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5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資料的分析與編碼	62
第四章 研究歷程、結果與分析	70
第一節 探討WEBQUEST課程規劃及協作平台建置歷程	70
第二節 教師運用協作平台進行WEBQUEST 的教學情形	91
第三節 專家對WEBQUEST 結合協作平台的建議情形	105
第四節 探討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感受與合作情形	111
第五節 教學省思與自我成長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2
參考文獻	126
附錄一  一、二階段教案	134
附錄二  WEBQUEST合作學習歷程自評評量表	150
附錄三  WEBQUEST教學方式學生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151
附錄四  小組討論紀錄表	152
附錄五  WEBQUEST學習任務成果評量表	153
附錄六  專家評鑑問卷表	154
附錄七  電腦基本素養調查問卷	158
附錄八   學習者評鑑問卷	160
附錄九   實施階段反思日誌表摘要	162
附錄十   學生作品	163

 圖目次
圖 2-1-1 WEBQUEST 設計流程圖 ......................................... 12
圖3-2-1 研究架構圖 ................................................ 46
圖3-2-2 行動研究螺旋循環思考架構圖 ................................ 47
圖3-2-3 流程圖 .................................................... 48
圖4-1-1 第一階段簡介畫面 .......................................... 82
圖4-1-2 第一階段任務畫面 .......................................... 82
圖4-1-3 第一階段過程畫面 .......................................... 82
圖4-1-4 第一階段資源畫面 .......................................... 83
圖4-1-5 第一階段評鑑畫面 .......................................... 83
圖4-1-6 第一階段結論畫面 .......................................... 83
圖4-1-7 第一階段學生作品區畫面 .................................... 84
圖4-1-8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WEBQUEST 簡介頁 ............................ 84
圖4-1-9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WEBQUEST 任務頁 ............................ 85
圖4-1-10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WEBQUEST 資源頁 ............................ 85
圖4-1-11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WEBQUEST 過程頁 ............................ 85
圖4-1-12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WEBQUEST 評量頁 ............................ 86
圖4-1-13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WEBQUEST 結論頁 ............................ 86
圖4-1-14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教師頁教材區 .............................. 87
圖4-1-15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教師頁進入協作平台區 ...................... 87
圖4-1-16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教師頁教師日誌區 .......................... 87
圖4-1-17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教師頁教師日誌區 .......................... 88
圖4-1-18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教師頁工作分配表 .......................... 88
圖4-1-19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教師頁小組進度表 .......................... 88
圖4-1-20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教師頁小組討論記錄表 ...................... 89
圖4-1-21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影音紀錄 .................................. 89
圖4-1-22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學習後回饋區 .............................. 90
圖4-1-23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表格填寫 .................................. 90
圖4-1-24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小組進度表及小組討論紀錄表 ................ 90
VIII
圖 4-1-25 第二階段協作平台小組學習成果 .............................. 91
圖4-2-1 第一階段電腦教室觀察情形(電腦教室觀察981213) ............ 93
圖4-2-2 電腦教室上課情景情形(電腦教室觀察981215) ................ 94
圖4-2-3 第一階段第一組學習單簡報 ................................... 95
圖4-2-4 第二階段電腦教室情景 ...................................... 102
圖4-2-5 第二階段第一組報告情形 .................................... 103
IX
表目次
表2-1-1 WEBQUEST 的任務分類表 ....................................... 14
表2-1-2 國內WEBQUEST 相關的碩士論文 ................................ 15
表2-2-1 WEB 1.0 與2.0 的比較 ....................................... 21
表 2-2-2 協作平台頁面形式表 ....................................... 23
表 2-2-3 編輯頁面工具列 ........................................... 24
表2-2-4 更多動作整理表 ............................................ 25
表2-3-1 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地理概念分析表 .................... 27
表2-3-2 地理教育資訊融入相關研究 .................................. 30
表2-4-1 WEBQUEST 教學網頁製作方式與功能表 ........................... 37
表2-4-2 網頁式與協作平台WEBQUEST 比較 .............................. 41
表2-4-3 WEBQUEST 應有的功能與GOOGLE 協作平台表 ....................... 42
表3-2-1 電腦基本素養問卷分析表 .................................... 50
表3-4-1 系統化教學模式在WEBQUEST 教學的適用性 ...................... 52
表3-4-2 WEBQUEST 協作平台功能介紹及設計理念 ......................... 57
表3-4-3 GOOGLE 呈現WEBQUEST 的工具 ................................... 59
表3-4-4 資料編碼ㄧ覽表 ............................................ 65
表3-4-5 研究目的及資料分析對照表 .................................. 66
表3-4-6 研究進度表 ................................................ 68
表4-1-1 第二階段「分析台灣區域差異」步驟 .......................... 71
表4-1-2 認識台灣單元架構表 ........................................ 73
表4-1-3 認識台灣單元架構表 ........................................ 74
表4-1-4 台灣地理篇單元整理 ........................................ 75
表4-1-5 課文段落教學探討與分析表 .................................. 77
表4-1-6 第二階段單元六結合WEBQUEST 教學策略 ........................ 78
表4-2-1 小組自評、互評情形 ........................................ 95
表4-2-2 兩階段的比較表 ............................................ 98
表4-2-3 WEBQUEST 教學任務修改情形 .................................. 101
表4-2-4 單元六104 小組成績 ....................................... 103
X
表 4-3-1 專家介紹表 ................................................ 105
表4-3-2 專家評鑑首頁面向 .......................................... 106
表4-3-3 專家評鑑簡介面向 .......................................... 106
表4-3-4 專家評鑑任務面向 .......................................... 107
表4-3-5 專家評鑑過程面向 .......................................... 107
表4-3-6 專家評鑑資源面向 .......................................... 107
表4-3-7 專家評鑑評量面向 .......................................... 108
表4-3-8 專家評鑑結論面向 .......................................... 108
表4-3-9 專家評鑑協作平台WEB2.0 功能面向 ........................... 108
表4-3-10 專家評鑑綜合看法面向 ..................................... 109
表4-3-11 專家建議事項表及說明表 ................................... 110
表4-3-12 二階段學習者評鑑比較表 ................................... 114
表4-3-13 二階段自評表回應狀況 ..................................... 115
表4-5-1 T1 協作平台討論990618 討論情形 ........................... 117
表5-1-1 專家評鑑表整體得分表 ...................................... 11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宜珍(1999)。應用網路資源於國中地理科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芬、賴進貴(2000)。高中地理教師地理資訊能力之研究。中華地理資訊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D版),台南:成功大學。
史春秀(2004)。基於WEQ學習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山西師範大學學報,18(3),45-48。
朱榮富(2006)。WebQuest學習管理系統設計及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態度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延平(1999)。多媒體在教育上的運用。資訊與教育雙月刊,72,15-25。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知識論對教學與教學研究的意義。教育研究雙月刊,49,39-45。
朱晉杰(2005)。運用WEBQUEST 模式融入問題導向學習之研究—以高一「能量與生活」課程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行政院研考會(2006)。95年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學習機會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何榮桂,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3-27。
何祖鳳、陳俊榮、陳銘欽(1998)。網路教學系統評估準則之研究。遠距教育期刊,7,20-29。
吳佩玲(2007)。WebQuest在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吳俊賢(2010)。國小學童應用協同創作平台進行網路合作學習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縣。
吳欣穎(2008)。國小教師應用WebQuest進行社會科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品萱(2007)。應用WebQuest 在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以歌仔戲欣賞教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吳順火(2001)。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策略--九年一貫教學與創新。台北:台北縣政府。
呂小翠(2005)。WebQuest學習活動之個案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國賓(2008)。WebQuest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以國小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李佳純(2004)。高高屏地區國中地理新課程實施現況調查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杏芳(2007)。WebQuest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英語學習成就及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慧娟(2009)。網路教學融入七年級學生歷史學習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貴慈(1999)。網際網路在地理學上之應用-以台北市永吉國中國一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振賢(2002)。應用WebQuest理論於網路教學其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中生物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沈俊毅(譯)(2007)。M. Simonson, S. Smaldino, M. Albrighr, & S. Zvacek.  著。遠距教學與學習:遠距教育的基礎。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學政、王宜珍、黃士訪(1999)。全球資訊網在國中地理科教學上應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31,31-46。
招靜琪(2004)。WebQuest在英語教學上的運用:中學教師學習歷程之分析。師大英語教學期刊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28(4), 1-20。
林敏靖(2007)。應用WebQuest融入國小天氣單元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奇賢(2000)。虛擬學校之建構與應用。台南:中小學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應用國際研討會。
林奇賢、馬榮燦、林志能(2000)。網路學習與網路學校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表現的衝擊。資訊與教育雜誌,79,2-12。
林俊榮、陳軒正、林威伸(2009)。全民都要的Google的懶人包。台北:悅知文化。
林建仲、鄭宗文(2001)。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網路合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85,55-61。
洪文芳(2005)。多元化評量融入地理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夏林清等(譯)(2002)。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Altricer, Posch & Somekh原著)。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邱蘭莉(2006)。資訊融入國中地理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邱佳慧(2010)。應用WebQuest於部落格平台進行問題解決教學之行動研究—以社會領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施添福(1993)。中學地理教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施添福(1980)。從地理知識的基本結構看中學地理教材的性質。地理學研究,4,132 頁。
施添福(1989)。中學地理教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胡梅霖(2005)。由句式導入寫作教學之研究---以小學五年級一個班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
孫楓(2005)。WebQuest-探究式學習的一種形式。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90-92。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16,15-18。
翁大淵(2007)。WebQuest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翁瑞美(2005)。班級法庭對國小學生法治知能及其相關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張庭嬡(2008)。網路探究教學策略 e-Learning 教學設計之究—以虛擬實境科技發展歷史課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苑珍(1997)。鷹架理論在成人教學實務之應用。成人教育雙月刊,40,43-52。
張安臨(2007)。WebQuest學習活動對國小六年級社會領域學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原禎(2004)。添加網路教育味:WebQuest. 2009年7月20日 擷取自 http://140.111.66.152/train/files/200412070836551208WQ.pdf 。
張雅芳(2004)。第九章 社會學習領域中之資訊教育。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內涵及其示例(頁235-268)。台北市:師大書苑。
康興國(2007)。WebQuest教學對不同程度國中生英語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佛光大學教育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曹宇君(2007)。「WebQuest主題探索」寫作教學活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寫作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之影響。佛光大學教育資訊學系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連雅玲(2006)。教學網站學習者需求、使用與學習助益性之相關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欣汝(2009)。應用Google Docs於網路合作學習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縣。
陳柏年(2005)。網頁主題探索策略提昇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國川(1990)。我國國中地理課程設計的運作模式和內容選擇原則。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182-183。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慶帆、許意苹、林敏慧(2006,11月)。WebQuest模式結合Moodle教學平台之主題式教學研究。TANET 2006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9月25日,取自http://yang.nhlue.edu.tw/tanet2006 /paper.htm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曾振富(2001)。利用網路科技輔助國小自然科「教」與「學」之研究-以台北市中正河濱公園自然生態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蘋(2003)。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祥倫(2009)。使用Google協作平台-免費架設網站。2010 年8 月15日,取自:http://sites.google.com/site/webdesignbyfree/dang-an-gui 
黃彥達(2002)。CRM 與大量客製化。2010 年8 月5 日,取自: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152
黃彥達(2006)。Web 2.0 革命(四)Google 典範。2010 年8 月9 日,取 
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345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勝發(2002)。網路多媒體結合-問題導向的WebQuest策略教學-以高雄市鄉土教材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4(1),47-49。
黃雅萍(2007)。鷹架理論在WebQuest教學策略的應用與分析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5,46-57。
黃瑋苹(2003)。以多元智慧分組合作學習對網路專題學習成果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縣。
楊佩芬(1998)。從建構主義理論學習理論探討超媒體在教學上的應用。美國資訊科學學會台北學生分會會訊,11,42-60。
楊明德、江支弘、張丙元(2000)。地理資訊系統之網路教學課程設計。中華地理資訊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D版),成功大學。
葉重新(2005)。學習動機與學習行為。載於教育心理學(頁281-308)。台中:葉重新。
劉尹婷(2007)。運用網頁主題探究學習促進大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劉鴻喜(1990)。自然地理。台北:三民。
劉淑芝、范重慶(2005)。基於WEQ的探究式教學研究。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2(3),84-86。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歐陽鍾玲(2007):〈概念構圖應用於中學地理教學策略之研究〉,《地理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47:59-79。
樊修容(2008)。WebQuest學習課程在大學生學習成效及學習滿意度之個案研究-以學習風格為核心。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台北縣。
蔡瑞玲(2007)。批判思考融入公民科WebQuest教學方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鄭惠蘭(2005)。運用WebQuest網路教學模式進行主題探究實驗活動之研究:以國一生物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鄧順日(2006)。以WebQuest 融入國小四年級昆蟲單元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領導與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詩穎(2005)。WebQuest在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設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賴美雅(2008)。概念圖式與純文字式摘要學習單融入WebQuest學習活動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認知、寫作與動機之影響。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薜家圓(2001)。中等學校地理科地形單元電腦網路教學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鍾明娟(2009)。資訊融入國中地理科教學之學習成效-以「人口」與「第一級產業」單元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美菁(2006)。WebQuest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高層次思考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蘇芳如(2004)。國中地理科電化教學資源的設計與應用--以透明投影片(T.P.)及簡報式課程軟體(Microsoft PowerPoint)之設計與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pp.1-5。

貳、英文部份
Carano,K. T. and Berson,M.J.(2007).Breaking Stereotypes: Constructing Geographic Literac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through Technology.The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Heldref  Publications.
Dodge, B. J. (1995).Some thoughts about WebQuests. Retrieved October 12, 2008, from http://webquest.sdsu.edu/about_webquests.html
Dodge, B. J. (2001). "FOCUS: Five Rules for Writing a Great WebQuest."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8(8): 6-9,58.
Dodge, B. J. (2002).The WebQuest design process.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8, from http://webquest.sdsu.edu/designsteps/index.html
Dodge,B.J.(2004). The WebQuest Design Process.[Online].Available:http://webquest.sdsu.edu/designsteps/index.html(99.10.02)
Descy, D. E. (2003). Web-based organizational tools and techniques in support of learning. Library Trends, 52(2), 362-366.
George Simens (2002).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Elearning. Retrieved March 20, 2009, from http:// http://www.elearnspace.org/
Johnson D.W., Johnson R. T. & Stanne M. B.(2000).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A Meta-Analysis. Retrieved October 2, 2009, from http://www.tablelearning.com/uploads/File/EXHIBIT-B.pdf
Kimberly, L. & Cleborne, D. (2002). WebQuests: Can they be used to improv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students?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19(1/2), 101-117.
King, K. P.(2003). The WebQuest as a means of enhancing computer efficac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4439)
Lipscomb, G.(2003). “I Guess It Was Pretty Fun” using WebQuests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Clearing House, 76(3), 152-155.
MacGregor, S. K., & Lou, Y.(2004).Web-based learning: How task scaffolding and web site design support knowledg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37(2), 161-175.
MarchT(1997).The WebQuest Design Process.2009年7月15日 擷取自 http://tommarch.com/writings/wq_design.php 
Milson, A. J. and P. Downey (2001).WebQuest: Using Internet Resources for Cooperative Inquiry.Social education 65(3): 144 
Tim O’Reilly(2005).What Is Web2.0.from:
(http:// http://oreilly.com/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Retrieved July 15 , 2010.)
Piercy, E. C. (2004).Using WebQuests to promote active learning.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35(5), 200-201.
Somekh, B.(1995). The Contribution of action research to development in social behaviors: A position paper on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1(3), 339-356.
McNiff, J.(1997).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London: Routledge.
McNiff, J., & Whitehead, J. (朱仲謀譯) (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台北:五南。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