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1201108524300
DOI 10.6846/TKU.2011.00697
論文名稱(中文) 帝國制式的文化鏡映──清代臺灣方志的纂修視域及其〈風俗〉類中所再現的臺人之相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ulture Reflection Under Imperial Ching Dynasty-- the Compiling Visual Field in Taiwan Gazetteer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Taiwanese People in the “Folk Custom Categor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吳宜蓉
研究生(英文) Yi-Jong Wu
學號 79703003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14
論文頁數 25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明勇
委員 - 王樾
委員 - 劉俊裕
關鍵字(中) 清代臺灣
方志
纂修
視域風俗
關鍵字(英) Qing Dynasty Taiwan
Taiwan gazetteers
compiling
visual field
custom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臺灣始被納入大清帝國的運作體系之中。這個偌大的帝國正要開始認識這處於東南沿海的小島,一個龐大的帝國機器正預備嵌合著這小小島嶼的齒輪啟動,並賦予它身為這帝國一份子所應有的節奏,但該如何「嵌合」?該如何恰如其份地讓此蕞爾小島熟悉這偌大運作體系的搏動?而大清帝國以「方志」來認識這素未謀面的島嶼,藉以掌控民情、鞏固政權,實屬必要且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政策,不過方志在作為帝國之眼時,看似以一種客觀、嚴謹、系統的方式呈現,但所有的書寫也可能被帝國固有的價值觀所役使,各事物被擺置到特定的分類範疇,其所呈現的內涵亦可能是被執筆者所形塑之後的樣貌。換言之,當觀看者觀看之時,主觀的價值取向早已讓觀看者深陷於一套習慣與限制當中,所以筆者認為,這些主觀價值取向,早在「采風問俗」前便深植在清代臺灣方志編纂人員的心中,並在方志的制式規範架構中決定其敘述的軸線。本文將探討的重點置於清代臺灣方志的纂修人員及其纂修視域的形構,除整理清代臺灣各方志書寫的區域、成書年代、修纂人員的名單外,並論述清代臺灣方志的纂修人員如何紀錄臺灣,他們心中良善的風俗是什麼樣子,他們如何敘述他們眼中所見的事實,並使它們依照自己的價值取向與帝國既定的文化模式呈現。
英文摘要
Taiwan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operation system of the Chinese Qing Empire in the Kangxi twenty third year (AD 1684). This giant empire was about to know the tiny island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coast.  A huge empire machine was ready to mesh its heavy wheels with the pinion of the small island, and activated the driven wheel by giving island the rhythms and tempos that empire’s memberships required. Question is, how to "chimera"? How to let the tiny island familiar with the rhythms of this giant and sophisticated operation system appropriately? Therefore, the Qing empire utilized Taiwan gazetteers (fangzhi方志) to understand this unfamiliar island which he had never met befor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eople and consolidate its political power. That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would be a relatively considerate and wise policy. However, as the Taiwan gazetteers (fangzhi方志) acted as the eye of the empire, it was seemingly an objective, rigorous , and systematic narratives; moreover, it was also written and influenced under inherent values and ideology of the empire. All things are placed in a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and categor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narratives represented was also shaped by the process and how compilers had illustrated. In other words, when viewers were reading, the tendency of subject values has already confined the viewers deeply in a set of customs and limitation.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the selections and tendencies of the subjective values had been already rooted deeply in the Qing Dynasty Taiwan gazetteers writers and editors’ minds before their investigation on the customary field works(cǎi fēng wen su采風問俗). Also, they had decide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directions under the Qing Dynasty gazetteers(fangzhi方志) official normative framework. The thesis put emphasis on the Qing Dynasty Taiwan gazetteers writers and editors and the compiling visual field in Taiwan Gazetteers. In addition to organizing the areas, compiling years, and the name list of writers and editors, the paper will analyze how they documented Taiwan, how they illustrated good morals, and how they reported the facts from their observations and perspectives; then to present the gazetteers based on their own value tendency and exiting cultural framework that empire establish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01

第二章	清代臺灣的政治社會與臺灣方志的纂修- -------------------------------------15
第一節	清代臺灣的政治社會-----------------------------------------------------16
第二節	清代臺灣方志的纂修概況- ---------------------------------------------24
第三節	清代臺灣各部方志的纂修緣起及其取材---------------------------39

第三章	清代臺灣方志編纂團隊的背景分析與纂修視域的形構-------------------61
第一節	清代臺灣方志纂修人員的背景分析----------------------------------61
第二節	清代臺灣方志纂修視域的形構----------------------------------------92

第四章	實相與虛相──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對臺人形象的書寫-------104
第一節	臺灣的民風與社會現象------------------------------------------------105
第二節	人民的日常生活----------------------------------------------------------126

第五章	結論-------------------------------------------------------------------------------------141

附錄---------------------------------------------------------------------------------------------------145

參考文獻- -------------------------------------------------------------------------------------------249

表   次


表 2-1-1 :1684~1895年清代臺灣的行政區演變及其轄境----------------------------26

表 2-1-2 :1684~1896年清代臺灣府縣廳志統計-----------------------------------------28

表2-2-3 :清代臺灣方志統計表----------------------------------------------------------------29

表3-1-1 :清代臺灣各方志編纂組織---------------------------------------------------------62

表3-1-2 :清康熙年間臺灣方志纂修人員的背景出身統計表------------------------64

表3-1-3 :清乾隆年間臺灣方志纂修人員的背景出身統計表------------------------71

表3-1-4 :清嘉道咸年間臺灣方志纂修人員的背景出身統計表---------------------76

表3-1-5 :清同光年間臺灣方志纂修人員的背景出身統計表------------------------81

表3-1-6 :清臺灣方志纂修人員的背景出身統計表-------------------------------------88

表3-2-1 :清代臺灣方志纂修人員臺人比例表-------------------------------------------97

表4-1-1 :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對臺人形象書寫摘要----------------------110

圖   次


圖2-2-1:清代纂修臺灣方志示意圖-----------------------------------------------------------33
圖3-2-1:紳士身分的獲得以及紳士集團的構成-------------------------------------------93

附   錄


附錄1:清康熙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45
附錄2:清雍正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50
附錄3:清乾隆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53
附錄4:清嘉慶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59
附錄5:清道光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64
附錄6:清咸豐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72
附錄7:清同治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77
附錄8:清光緒年間臺灣文人作品------------------------------------------------------------183
附錄9: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賭博」的書寫--------------------195
附錄10: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好鬥、結盟」的書寫---------196
附錄11: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奢靡」的書寫-------------------197
附錄12: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迷信」的書寫-------------------199
附錄13: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不重倫理」的書寫-------------201
附錄14: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喜食檳榔」的書寫-------------203
附錄15: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衣著」的書寫-------------------204
附錄16:清代臺灣方志<風俗>類中關於臺人「好演劇」的書寫----------------207
附錄17:清年代臺灣33種地方志/采訪冊/紀略方志纂修人員人名索引------------211
參考文獻
一、史料:
1.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
      2006)。
2.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上)(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出版公司,2006)。
3.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
2007)
4.	李丕煜、伊士琅、周于能,《鳳山縣志、臺灣志略、澎湖志略》(臺北:行政
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2005)
5.	沈茂蔭、胡傳,《苗栗縣志、臺東州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遠流出版公司,2006)。
6.	沈茂蔭、胡傳,《苗栗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7.	周元文,《增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8.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9.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0.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2006)
11.	周璽,《彰化縣志》(上)(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
    司,2006)。
12.	周璽,《彰化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3.	林豪,《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4.	林豪、薛紹元,《澎湖廳志》(上)(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
流出版公司,2006)
15.	金閎、鄭開極,《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16.	姚瑩,《東槎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17.	流出  版公司,2006)。
18.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上)(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
   版公司,2006)。
19.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6。
20.	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1.	屠繼善,《恆春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2.	陳文達,《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3.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2006)。
24.	陳文達,《鳳山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5.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2006)。
26.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7.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2006)。
28.	陳盛紹,《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29.	黃叔璥,《臺海史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3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福建通志臺灣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31.	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上)(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遠流出版公司,2006)
32.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33.	鄭用錫、柯培元,《淡水廳志稿、噶瑪蘭志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遠流出版公司,2006)
34.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
遠流出版公司,2006)

二、專著:	
1.	尹章義,《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2.	巴索.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教育、象徵控制與階級認同》(臺北:學
 富文化,2005)。
3.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上)》(臺北:撰者印,1969)。
4.	毛禮銳、沈權群,《中國教育通史》卷二(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
5.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6.	王紀彔,《清代政治的演變與史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卡西勒(Ernst Cassirer),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圖書,2005)。
8.	朱剛,《薩依德》(臺北:生智文化,1997)。
9.	何綿山,《閩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10.	李筱峰、林呈蓉,《臺灣史》(臺北:華立圖書,2003)。
11.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5)。
12.	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	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臺北:萬卷樓,2004)。
14.	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的散文軌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15.	林淑慧,《禮俗、記憶與啟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16.	林楓,范正義,《閩南文化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7.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18.	施懿琳、廖美玉編,《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篇》(臺北:里仁書局,
2008)。
19.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出版社,2005)。
20.	班固,《漢書補注》(上海:商務書局,2002)。
21.	高志彬,《臺灣方志解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22.	高志彬,《臺灣書目解題第一類(方志)》(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
23.	國家圖書館,《臺灣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
24.	張仲禮,《中國紳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5.	戚嘉林,《臺灣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7)。
26.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27.	許春金,《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2003)。
28.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29.	陳碧笙,《臺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出版社,1993)。
30.	陳碧笙,《臺灣府志校注》(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5)
31.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32.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1985)。
3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3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清朝耆類徵選篇(上)(中)(下)》(南投: 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1994)。
35.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36.	蔡志展編,《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采訪冊紀略人名索引》(台北:國立中
央圖書館臺北分館,2000)。
37.	鄭若曾,《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38.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
39.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40.	薩依德(Said W.Edward),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
41.	龔鵬程,《文學散步》(臺北:漢光文化事業,1885)。

三、期刊論文:
1.	尹章義,〈清修臺灣方志與近三十年所修臺灣方志之研究比較〉,《臺灣開發史》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頁233-269。
2.	尹章義,〈臺灣檳榔史〉《歷史月刊》第35期,1990.12,頁78-87。
3.	方  豪,〈修志專家與臺灣方志的修纂〉,《方豪六十自定稿(上)》(臺北:撰
者印,1969),頁622。
4.	方  豪,〈清代中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卷3(1978),頁4-16。
5.	方  豪,〈清代前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卷2(1978),頁5-15。
6.	方  豪,〈清代後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卷4(1978),頁3-16。
7.	方  豪,〈清初臺灣士人與地方志〉,《方豪六十自定稿(上)》(臺北:撰者印,
1969),頁621-646。
8.	王幼華,〈清代台灣文學中的民變與動亂〉《臺灣文藝》183期,頁77-101。
9.	王志楣,〈點校說明〉《恆春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
公司,2006),頁13。	
10.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1.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
央研究院籌備處,1952),頁1-21。
12.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卷31
(2003.06),頁141-168。
13.	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的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卷4第4
期(1993.012),頁97-139。
14.	李祖基,〈清代巡臺御史制度研究〉《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二集(1990),
頁114-115。
15.	李豐楙,〈儀式、演劇與祭祀〉,《傳統藝術》44期(2004),頁8-12。
16.	周婉窈,〈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第
40期(2007)〉,頁93-148。
17.	林開世,〈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卷18
第2期(2007.06),頁1-60。
18.	施懿琳,〈從《臺灣府志》〈藝文志〉看清領前期臺灣散文正典的生成〉,《臺
灣文學學報》第4期(2003.08),頁1-36。
19.	洪健榮,〈清修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理論基礎及論述取向〉,《中國歷
史學會史學集刊》卷32(2000.07),頁119-154。
20.	高志彬,〈臺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述略〉,《臺灣文獻》卷49第3期
(1998.09),頁187-206。
21.	張勝彥,〈臺灣清代地方志之研究──以康熙年間所編之臺灣府志為例〉,《人
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卷10第5期(2000.02),頁15-34。
22.	莊仲雅,〈裨海紀遊:徘徊在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卷4第3期(1993.09),
頁59-77。
23.	莊吉發,〈從淡新檔看臺灣的行政區域的調整〉,《臺灣文獻》卷49第4期
(1998.12),頁127-147。
24.	莊勝全,〈清康熙台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
卷56第3期,頁27-59。
25.	許雪姬,〈臺灣錄營〉《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專刊》54期,頁109-110。
26.	郭博信,〈戲劇與觀眾〉,《文史哲學報》30期(1981),頁148-206。
27.	陳其南,〈檳榔文化的深度探索〉聯合報, 1999.12.7,14版文化。
28.	湯熙勇,〈論康熙時期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台北文獻直字》第114
期(1995),頁25-53。
29.	黃秀政,〈清代臺灣的分類械鬥事件〉《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2),頁29-80。
30.	詹素娟,〈族群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卷
6第4期(1995.12)。
31.	廖炳惠,〈異國記憶與另類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另類現代
情》(臺北:允晨文化,2001),頁11-12。
3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方志總論〉《文獻專刊》卷3第2期,(南投: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1955)。
33.	劉志琴,〈禮俗文化的再研究〉《史學理論》第1期(2005),頁30-40。
34.	劉紀蕙,〈導讀:觀察者的技術與主體位置〉收錄於強納森.拉瑞,《觀察者
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臺北:行人出版社,2007),
頁3。
35.	鄭喜夫,〈清代福建人與臺灣方志〉,《臺灣風物》卷20第2期(1970.02)。
36.	鄭喜夫,〈臺灣行政區劃之沿革〉,《中國地方自治》卷58第 8期(1997.8),
頁3-8。

三、學位論文:
1.	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6)。
2.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
究所博士論文,1991)。
3.	張鈺翎,〈清代臺灣方志之藝文志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2003)。
4.	莊勝全,〈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台灣的書寫與認識〉(臺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27-59。
5.	許博凱,〈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臺灣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治〉,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6.	陳維君,〈清代筆記中的故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6)。
7.	盧胡彬,〈清代臺灣方志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5)。
8.	藍偵瑜,〈清代來臺文人特殊性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21-01-20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21-01-20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