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1201014472500
DOI 10.6846/TKU.2010.00566
論文名稱(中文) 白先勇小說中的成長經驗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xperience of Growing up in Pai Hsien-Yung’s Novel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林容青
研究生(英文) Jung-Ching Lin
學號 79400011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12-26
論文頁數 14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指導教授 - 蘇敏逸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石曉楓
委員 - 呂正惠
關鍵字(中) 白先勇
寂寞的十七歲
孽子
成長經驗
成長小說
關鍵字(英) Pai Hsien-Yung
Lonely Seventeen
Crystal Boys
Growing Experience
Bildungsroma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白先勇於1963年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留學前所寫的短篇小說,創作於1958~1962年共計有十一篇,可說是白先勇以文學形式總結他個人童少時期與青春期階段,所親身體悟與觀察的生命樣態之呈現,而皆以探索自我及心靈的掙扎壓抑為主題,內容經常描述有關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啟蒙經驗。
  長篇小說《孽子》則以李青、小玉、吳敏、老鼠四位約莫十七、八歲的青少年為小說主要人物,故事以李青因為「同性情欲」被父親放逐離家為起始,小說情境前後雖只歷時九個多月,然而在這段時間裡,四位主要人物精神上或多或少都產生了轉變。
  本論文將探討白先勇小說中人物的成長經驗,他們在經歷兒童期與青少年期所遭遇的困境與考驗之後,心靈上的轉變與成長。
英文摘要
Pai Hsien-Yung wrote 11 volumes of fiction from 1958 to 1962. He completed these works before he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in America in 1963. 
  He presented his novels in literature whose contents included his growth experiences, his childhood and puberty. The themes of his novels described his exploring and struggling when he was a teenager. Mostly, the novels he depicted related to children and teenagers’ enlightened experiences.
  In Pai Hsien-Yung’s long novel Crystal Boys, there are 4 main teenage characters named Li Qing, Xiao Yu, Wu Min and Lao Shu. The story started from a young man named Li Qing, whose family kicked him out because his sexual orientation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s. In this novel, Li Qing’s situation lasted 9 months, yet after nine months, these four people had changed mentally in different degree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growth experiences of characters in Pai Hsien-Yung’s novels. After experiencing difficult trials in their childhood and puberty, they obtain growth experiences and became ma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論文架構	14
第二章 自我原型與化身的成長論述	17
第一節 自我原型的文學理論與成長書寫	17
第二節 白先勇早期小說的自我原型與化身	23
第三節 《孽子》的美少年原型	29
第三章 破繭中的成長磨難	35
第一節 來自於對身體的自卑:成長與缺陷的傷害	35
第二節 童年時期驚恐的情感經驗與性啟蒙	44
第三節 青少年的成長危機	57
第四章 孽子的放逐與回歸	71
第一節 孽子的愛慾與青春	71
第二節 孽子的道德發展之路	103
第三節 歸宿:還諸於「情」的父子和解	118
第五章 結論	130
參考文獻	13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白先勇的作品
小說類:
白先勇,《孽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99年,增訂一版。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臺北:允晨文化出版,2000年,增訂一版。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年重排版。
白先勇,《紐約客》,臺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
散文類:
白先勇,《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白先勇,《明星咖啡館》,臺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
二、	專書
Larry E. Dumont,羅竹茜譯,《有子十五二十時》,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Rene&Wellek,梁伯傑譯,《文學理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社,1999年。
毛連塭,《生活教育與道德成長》,臺北:心理出版社,1994 年。
王晉民,《白先勇傳》,臺北:幼獅文化,1994年。
巴赫金(Mikhail Bakthin),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教育,1998年。
王煥琛、柯華葳,《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1999年。
王溢嘉,《情色的圖譜》,臺北:野鵝出版社,2001年。
王玲玲、徐浮明,《最後的貴族 白先勇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4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圖騰與禁忌》,臺北:志文出版社,1998年。
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
佛洛姆(Erich Fromm),《愛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2003年。
白秀玲、柯淑敏,《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2006年。
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周華山,《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7年。
阿德勒(Alfred  Adler),劉樂群譯,《面對問題兒童的挑戰》,臺北:志文出版社,1999年。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臺北:志文出版社,2006年。
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約翰‧阿姆斯壯(John Armstrong),卲宗瑩譯,《愛情的條件》,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袁良駿,《白先勇論》,臺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莊慧秋等,《中國人的同性戀》,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2年。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陳金定,《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
張健、謝綉華,《中西小說理論要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許應華、鹿憶鹿、胡衍南,《現代文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8年。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圖書,1994年。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 白先勇同志小說論》,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赫洛克(Elizabeth B. Hurlock),胡海國編譯,《青少年心理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87年。
裴裴,《文學概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
趙衛民編撰,《文學概論講義》,臺北:僑務委員會中華函授學校,2002年。
蔡德輝、楊士隆,《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1994年。
劉俊,《悲憫情懷 白先勇評傳》,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劉秀娟編著,《兩性教育》,臺北:揚智文化,1999年。
劉俊,《情與美 白先勇傳》,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
隱地編,《白先勇書話》,臺北:爾雅出版社,2008年。
三、	期刊
王慧芬,〈青春身體與族群認同──白先勇同志小說探析〉,《南榮學報》,第9期,2006年3月。
呂正惠,〈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幼獅文藝》,第492期,1994年12月。
呂正惠,〈青春期的壓抑與「自我」的挫傷──二十世紀六○年代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反思〉,《淡江中文學報》,第十九期,2008年12月。
李孟智、李啟澤,〈青少年同性戀〉,《健康世界》,第129期,1996年。
林佳蓉,〈殘缺人性的雕塑──論白先勇的小說「藏在褲袋裡的手」〉,《華夏學報》,第36期,2001年12月。
林幸謙,〈第三性、原罪與救贖──白先勇談同性戀者的時代挑戰〉,《文學世紀》,第3卷第8期,2003年8月。
柯慶明,〈情慾與流離──論白先勇小說的戲劇張力〉,《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
夏志清,〈白先勇論(上)〉,《現代文學》,第39期,1969年12月。
袁則難,〈兩訪白先勇〉,《新書月刊》,第5期,1973年2月。
陳長房,〈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第492期,1994年12月。
梅家玲,〈少年台灣:八、九○年代台灣小說中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家國想像〉,《漢學研究》,第34期,1998年12月。
張堂錡,〈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成長意識──以郁達夫、丁玲、巴金作品為例〉,第558期,2000年6月。
焦蘭慧記錄整理,〈邊緣人物的心靈歷險──談《寂寞的十七歲》‧《唐老亞》〉,《幼獅文藝》,第495期,1995年3月。
黃文倩,〈從出走到走出──論白先勇《孽子》的結構與語言藝術〉,《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1期,2004年3月。
楊照,〈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臺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第511期,1996年7月。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第511期,1996年7月。
廖咸浩,〈非西方成長小說的試煉:在反叛與扎根之間〉,《幼獅文藝》,第558期,2000年6月。
蔡培春、張玉玲,〈新新人類的人際關係〉,《教師天地》,1997年4月。
龍應台,〈淘這盤金沙──細評「孽子」〉,《新月書刊》,第6期,1984年3月。
謝家孝,〈黑暗王國的神話──訪白先勇探討《孽子》〉《中國時報》,1983年9月12日。
四、	學位論文
王啟享,《白先勇小說之酷兒美學》,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李卓夫,《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佳軒,《從白先勇孽子到公視孽子》,桃園: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公權,《《孽子》與改編劇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周淑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杜靜怡,《半世紀來臺灣青少年犯罪之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吳柳蓓,《自我控制、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宜正,《白先勇《孽子》中人物的倫理之愛》,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侯世昌,《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洪淑敏,《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