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1201011273800
DOI 10.6846/TKU.2010.01294
論文名稱(中文) 李碧華長篇小說中的女性書寫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Female Writing in LI BI-HUA’s Nove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翁慧娟
研究生(英文) Hui -Chuan Weng
學號 79400003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16
論文頁數 11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指導教授 - 蘇敏逸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徐秀慧
關鍵字(中) 李碧華
長篇小說
女性書寫
關鍵字(英) LI BI-HUA
Novel
Female Writ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李碧華以一位女性作家的立場,結合專欄記者、電影編劇等多重經歷,在她筆下構建出無數的有情男女,其著作豐富,受到廣大讀者喜愛。本論文以李碧華長篇小說作為研究範疇,採資料蒐集、文獻探討、以及文本分析進行討論,探究其筆下女性形象的特質、女性人物的情愛觀、女性意識及情慾書寫,擴大鑑賞的角度。
  第一章是緒論,主要在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及目的,針對前人研究進行文獻分析、界定文本的選擇範圍,並對李碧華的生平及作品中的流行文化現象進行探討。
  第二章討論李碧華長篇小說中的女性命運及形象,從文本中可歸納出李氏筆下的女性在身世方面多為無根飄零的命運、感情、身心受創,故在女性角色的形塑有著較灰暗的色彩。
  第三章探討作品中的女性情愛觀,涵蓋女性對愛情的堅貞、勇敢追求,被背叛及復仇等多重觀點。
  第四章則著重在分析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及情慾書寫,討論女性叛逆心靈到多重視角中的女性、女性自主與依附關係的分析,及女性情慾自主等議題。最後總結李碧華長篇小說在女性書寫上的定位及貢獻。
英文摘要
Li Bi-Hua, also known as Lilian (Lillian) Lee, is a female novelist, a columnist, as well as a screenwriter. With her multiple experiences, she has developed plenty of affectionate male/female characters, and created many popular and beloved works.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her novels, apply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ng,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extu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viewpoints on love of her female images, women consciousness, and erotic writing, which broaden the appreciation perspectives toward her work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otive and purpose, defines the scope of text selection by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pop culture phenomenon in her life and works.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fate of women and the female images in her novels. It can be summed up from the context that most of Li’s female characters have rootless and wandering fates. Moreover, most of them experience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trauma. Those are how she shapes her female characters in much more gloomy tone.  
  Chapter Three explores the viewpoints of women in love. There are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women’s resolution and chastity to pursuit love, of women’s revenge after being betrayed. 
  Chapter Four analyzes women’s consciousness, passion, and sexuality in her novels; it also discusses women’s rebellious spirit. Furthermore, it analyzes female subjectivity versus attachment, and the sexuality autonomy of femininity. Lastly, to conclude the positioning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Li’s novels to female writ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1
第四節 李碧華的生平及其創作	13
第二章 李碧華長篇小說中的女性命運與形象	23
第一節 無根飄零的女性	23
第二節 感情受創的女性	29
第三節 義無反顧的女性	38
第四節 小結	40
第三章 李碧華長篇小說中的女性情愛觀	41
第一節 鍥而不捨追求所愛	43
第二節 愛情中的被背叛者	52
第三節 愛情中的復仇者	56
第四節 愛情的被啟蒙者、自主者、第三者	59
第五節 小結	64
第四章 李碧華長篇小說的女性意識與情慾書寫	65
第一節 女性叛逆心靈	66
第二節 多重視角中的女性	74
第三節 「自主」或「依附」曖昧不明	81
第四節 女性情慾的自主解放	86
第五節 小結	100
第五章 結論	102
第一節 巔覆古典、重思女性定位	102
第二節 以多重視角敍述女性	104
第三節 以女性受害,譏諷政治(?)	106
第四節 李碧華在創作上的局限	108
參考文獻	109
參考文獻
一、李碧華小說作品
李碧華,《胭脂扣》,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1月。
李碧華,《青蛇》,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6年。
李碧華,《秦俑》,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李碧華,《生死橋》,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李碧華,《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3月。
李碧華,《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5月。
李碧華,《胭脂扣》,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5月。
李碧華,《生死橋》,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6月。
李碧華,《秦俑》(新版),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9月。
李碧華,《糾纏》,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10月。
李碧華,《川島芳子--滿洲國妖艷》,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0年7月。
李碧華,《誘僧》,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3月。
李碧華,《霸王別姬》(全新版),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李碧華,《誘僧 (破戒)》,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9月。
李碧華,《破戒》,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3年9月。
李碧華,《青蛇》(全新版),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3年10月。
李碧華,《吃貓的男人》,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7。
李碧華,《吃眼睛的女人》,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5月。
李碧華,《吃貓的男人》,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7年11月。
李碧華,《吃眼睛的女人》,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碧華,《流星雨解毒片》,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2000年9月。
李碧華,《餃子》,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8月。
李碧華,《餃子》,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2005年3月。
李碧華,《最後一塊菊花糕》,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11月(4版)。
二、專書
大江健三郎著;王成譯,《小說的方法》,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8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伍寶珠,《書寫女性與女性書寫--八、九十年代香港女性小說研究》,台北市:大安出版社,2006年。
艾曉明、黃維梁編,《戲弄古今:討論李碧華的三部傳奇小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5年。
周伯乃,《情愛與文學》,台北市:東大出版社,1984年。
陳岸峰,〈李碧華小說中的情慾與政治〉,陳國球編《文學香港與李碧華》,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出版社,2000年。
陶然主編,《面對都市叢林--香港文學文論選》,顏純鈎〈香港女性寫作的一種景觀〉,香港:香文學出版社,2003年。
越稀方,《小說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合著,《追跡香港文學》,英國牛津市: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劉登翰,《香港文學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
蔡登山,《色戒愛玲》,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三、期刊論文
丁穎,〈粲然綻放的壇奇葩--從《胭脂扣》解讀李碧華及其創作〉,《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6年2月,頁29-32。
方美芬,〈從《色戒愛玲》談創作者的「靈魂偷渡」〉,《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7期,96年11月號,頁36-39。
王劍叢,〈獨特的人生體驗與荒誕書寫─李碧華小說論〉,《香江文壇》,總第41期,2005年10月號,頁47-51。
王瑩,〈無止找尋的精神皈依--李碧華:從《胭脂扣》到《煙火三月》〉,《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2003年5月,第34卷第3期,頁139-143。
朱崇科,〈戲弄:模式與指向,李碧華「故事新編」的敍事策略〉,《當代》,2002年7月,179期,頁124-139。
艾尤,〈搖擺的女性慾望:在"自主"與"依附"之間--對李碧華小說的一種解讀〉,《香江文壇》,2005年12月,總第42期,頁13-15。
余傘,〈李碧華的十一點〉《博益月刊》,創刊號,1987年9月,頁4-5。
呂冰心,〈饒有新意的重寫─我看李碧華的《青蛇》〉,《開封大學學報》,2004年6月,第18卷第2期,頁43-46。
李子,〈李碧華小說論〉,《紅巖》,2003年第4期,頁61-63。
李小良,〈穩定與不定—李碧華三部小說中的文化認同與性別意識〉,《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4期,1995年12月,頁101-111。
李佩樺,〈戲弄古今:看李碧華與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集刊》,第4期,1995年12月,頁129-152。
俞劍釗,寧惠〈論李碧華《青蛇》主題的表現〉,《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年12月,第23卷第4期,頁26-30。
孫曉燕,〈小說與電影:從離間到暗合─簡論李碧華的小說創作與電影藝術之關係〉,《華文文學》,2003年2月,總第55期,頁4-7。
孫曉燕,〈李碧華的小說創作印象〉,《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0年3月,頁76-77。
袁良駿,〈簡評新浪漫派李碧華〉,《江漢論壇》,2006卷第6期,2006年,頁107。
馬淑貞,〈繁花似夢─李碧華與張愛玲散文比較解讀〉,《香江文壇》,總第31期,2004年7月號,頁16-19。
區肇龍,〈試論李碧華《胭脂扣》中所呈現的愛情觀和歷史意識〉,《文學研究》,2006春之卷創刊號,2006年,頁114-120。
張海麗,〈李碧華《青蛇》裏的中國書寫〉,《香江文壇》,總第29期 ,2004年5月號,頁37-39。
梅兒,〈以靈慧,創造詭異的世界:奇情才女李碧華和她的作品〉《香江文壇》,第3期 2002年3月,頁32-33。
郭旭勝,〈淺談李碧華《霸王別姬》的文化悲劇〉,《香江文壇》,總第31期,2004年7月號,頁13-15。
陳岸峰,〈李碧華《青蛇》中的「文本互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65期 ,2001年6月號,頁74-81。
陳蕊,趙小琪〈李碧華作品中的二元對立結構論〉,《香港文學》,2006年4月1日,總第256期,頁71-75。
陳艷,〈別樣的香港書寫─論李碧華小說〉,《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總第103期,頁61-63。
彭智文,〈論李碧華《霸王別姬》及其電影改編〉,《香江文壇》,總第38期,2005年4月號,頁47-49。
黃亞星,〈邊緣的懷舊者--李碧華小說的意識結構〉,《華文文學》,2004年6月,總第61期,頁68-74。
黃美儀,〈論〈魂兮歸來:歷史迷魅與小說記憶〉中的解構與結構〉,《思辯集》第六集,2003年3月,頁189。
楊彥華,〈李碧華與香港書寫〉,《長治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23卷第3期,頁46-47。
賈穎妮,〈飲食男女別樣情—評李碧華言情小說的新女性主義視角〉,《華文文學》,2004年1月,總第60期,頁36-38,48。
賈穎妮,〈新女性主義的高揚─評李碧華言情小說的視角〉,《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5年1月,頁64-67。
賈穎妮,〈魂歸何處—論李碧華小說對女性命運的探討〉,《當代文壇》,第3期,2004年,頁102-104。
劉瑛,〈愛恨痴纏的前世今生─論李碧華小說的宿命觀〉,《當代文壇》,第3期,2004年,頁61-63。
劉劍梅,〈香港的暖昧與狹邪—李碧華作品的香港情結〉,《明報月刊》,1998年4月號,頁28-30。
嚴英秀,〈魚對水的絕望:論李碧華小說的兩性書寫〉,《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10月,26卷5期,頁17-19。
四、學位論文
丁穎,《情殤燭照下的浮生世相──試論李碧華情愛小說的多重訴求》,2007年5月,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樺,《香港作家李碧華小說之研究》,2005年,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2003年,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蔣興立,《李碧華電影小說之空間研究》,2006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聶焱,《李碧華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和歷史家國意識》,2006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