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8201023074200
DOI 10.6846/TKU.2010.00561
論文名稱(中文) 未竟之境 - 看不見的烏托邦
論文名稱(英文) Unfinished Paradise - Invisible Utopi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李明憲
研究生(英文) Ming-Hsien Lee
學號 69736004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6
論文頁數 34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林盛豐
委員 - 賴怡成
關鍵字(中) 中和
永和
花園城市
烏托邦
關鍵字(英) Zhonghe City
Yonghe City
Garden City
Utopi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兩難城市 ( Dilemmatic City ) 』為出發點,探討雙和(中和市、永和市)過去的城市規劃與實際生活的困境,雙和隨著時代的演變、工具的進步、政策的轉變、民意的崛起,所變成的另一種地景都市主義 ( Landscape Urbanism ) 表現。
『兩難城市』主要是表述在這個城市中總是存在著選擇,這些選擇有時互相矛盾,有時處境尷尬,更有時是對立的狀況,這樣的選擇或決定所產生的結果有是一道環環相扣且層層相連的複雜經過所衍生出來的,結果影響生活,生活影響社會,最後社會影響世界。而這種未知結果的選擇總是必須有一些取捨,當下也必須有一些決定,任何事的一體兩面總是得不到完美,並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問題並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因此這個世界雖並不可能有烏托邦的存在,但美好的生活卻是可以共同創造的。而規劃師的美好幻想卻可視為一種烏托邦現象,除了地形外,城市規劃還透過不同看法與工具、文化展現不同的獨有風貌。雙和過去因便利的地理位置而被視為台北市的臥房城市 ( Bedroom City ),負擔不起台北市高房價的大量外縣市城鄉移民就往雙和不斷得湧入。國家與城市主體的的缺席,放任給地方政治的作用,使得這裡過去規劃的美好的花園城市夢想完全破滅。
設計論述主要從規劃理論的空間想像--「烏托邦」的回顧,對焦於「兩難城市」的都市現象書寫,包括種種疊加在地圖的資訊與地圖本身的空間關係的建構,指出真實世界中的疑旨,引導了紙上建築的操作,再現了「雙和」的轉變機制。
英文摘要
The present paper take ”Dilemmatic C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discuss past urban planning and the difficulty of practical life in Twins Cities which is Zhonghe City and Yonghe City. The Twins Cities has turned another kind of Landscape Urbanism displays along with the time evolution, tool's progress, the policy changing, public opinion rising.
 
”Dilemmatic City” is mainly indicating that always has the choice in this city. These choices sometimes mutually contradictory, awkward, even make the opposition condition. The result by such choice or the decision influence life; life affect society and finally social impact world. However, this unknown result’s choice always must have to decided. Everything has two different sides and cannot be perfect. More, along with the time progress, the problem has not reduced instead increases. Therefore, although this world is impossible to have the Utopia existence, but we all can create the happy life together is for sure.

But the designer’s fantasy may regard as one Utopia phenomenon, besided the treeain, the urban planning also penetrates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tool and cultural different to show city’s own style. The Twins Cities had regards as Taipei’s Bedroom City because of its facilitated traffic by geographical position. Nowaday, people who could not bear the high house price in Taipei massive immigrant toward The Twins Cities unceasingly. Therefore, the great “garden city” , used to planned for Twins Cities, its image was disillusioned completely.

The paper will penetrate the discussion of the Utopia, cities changing by aerial photos and imagination through paper architecture to make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metropolis, or to has the new imagination, or new possibility to the metropoli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正文
●第一章 變調的理想城...........2

●第二章 Dilemmatic City.......82
第一節 便<->滅.................83
第二節 真<->假................107
第三節 去<->留................119
第四節 毒<=>藥................131
第五節 質<->值=時.............145
第六節 安<->擔................155
第七節 城市<=?=>程式..........161
第八節 乏<->盈................171

●第三章 雙和2020.............190

結論..........................248

附錄..........................254
●第一章 文學上的理想國.......255
第一節 烏托邦.................255
第二節 桃花源.................256
第三節 香格里拉...............256
●第二章 Tessuto Urbano.......263
第一節 科比意的飛機...........263
第二節 谷鴿與鼴鼠.............283
第三節 設計師的理想城.........327

參考資料......................338


圖目錄
【圖 p.4-1】雙和地圖
【圖 p.6-1】巨大量體的集合式住宅與式微的執法空間
【圖 p.8-1】頂溪捷運站的共構建築
【圖 p.10-1】1904年台灣堡圖描繪
【圖 p.12-1】1957年永和市都市計畫描繪
【圖 p.14-1】堡圖套疊中和鄉都市計畫
【圖 p.16-1】現今雙和邊界關係與水圳圖
【圖 p.17-1】現今雙和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圖
【圖 p.19-1】雙和現況交通與捷運計畫圖
【圖 p.21-1】雙和現況學校與開放空間圖
【圖 p.23-1】雙和生活機能分佈圖
【圖 p.25-1】雙和生活機能分佈圖(醫療診所)
【圖 p.27-1】完工與興建中捷運站步行範圍圖
【圖 p.32-1】一張報紙的空間
【圖組p.34】四號公園
【圖組p.36】四號公園,居民參與公園設計
【圖 p.40-1】在雙和的三次GPS軌跡圖
【圖 p.41-1】推測交通使用方式圖-1
【圖 p.44-1】推測交通使用方式圖-2
【圖 p.45-1】淡水重建街
【圖 p.46-1】淡水重建街
【圖組 p.47】福和公園
【圖 p.48-1】福和公園空照圖
【圖組 p.50】永和國防部福利品供應處周邊
【圖組 p.52】廟美綠林小徑
【圖組 p.54】今日雙和
【圖組 p.56】烏托邦的雙和
【圖組 p.58】雙和空間簡介
【圖組 p.60】雙和空間簡介
【圖組 p.62】福和公園
3
【圖組 p.64】福和公園與其車流
【圖 p.66-1】秀朗郵局
【圖組 p.68】秀朗郵局
【圖 p.70-1】國防部福利品供應處
【圖組 p.72】國防部福利品供應處周遭
【圖組 p.74】永和路與信義路口
【圖組 p.76】1957都計公三
【圖組 p.78】1957都計公三現況
【圖組 p.80】廟美街丁字路
【圖 p.85-1】晚禱(局部)
【圖 p.86-1】晚禱(局部)
【圖 p.87-1】巴西甘蔗田
【圖 p.90-1】Taipei Nobody 信義計畫區
【圖 p.92-1】Taipei Nobody 台北車站市
【圖 p.93-1】Taipei Nobody 永安市場站
【圖 p.100-1】巴西甘蔗田
【圖 p.101-1】《玉米變能源》
【圖 p.102-1】生質玉米
【圖 p.104-1】為取得能源所做的燃燒
【圖 p.106-1】為取得能源所做的燃燒
【圖 p.112-1】永和 中興街 (韓國街)
【圖 p.114-1】中和 華新街 (泰緬街)
【圖 p.122-1】不散
【圖 p.124-1】老台北市立棒球場CG
【圖 p.125-1】Fenway Park
【圖 p.126-1】甲子園棒球場
【圖 p.127-1】老台北市立棒球場CG
【圖組 p.128】老台北市立棒球場
【圖 p.134-1】不散
【圖 p.136-1】福和戲院場目表
【圖 p.138-1】不散
【圖組 p.140-1】淡水重建街
【圖 p.142-1】三芝 飛碟屋 內部空間
【圖 p.144-1】三芝飛碟屋
【圖 p.148-1】台北的大量(私人)交通工具
【圖組 p.152】印度的大眾(私人)交通工具
【圖 p.153-1】施工中
【圖 p.158-1】『機車騎士遭撞飛20M 翻滾兩圈自行爬起牽車』
【圖 p.159-1】充滿監視器的城市
【圖 p.160-1】電影: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海報
【圖 p.165-1】左至右分別是8吋、5.25吋、3.5吋的磁片
【圖 p.166-1】電影『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Logo
【圖 p.168-1】電影『阿凡達(Avatar)』海報
【圖 p.170-1】Google Earth上的下曼哈頓
【圖 p.174-1】秀朗國小校園巡禮
【圖 p.175-1】帶我們渡湖的船長
【圖 p.175-2】景區販售商品的小小販
【圖 p.179-1】語言不是距離,我們與當地小孩玩成一片
【圖 p.181-1】納西族的神山-玉龍雪山
【圖 p.182-1】麗江 大研古城
【圖 p.184-1】山的背後是新城,兩城天際線互不干擾。
【圖 p.185-1】吳哥小孩互相分享他們的戰利品
【圖 p.186-1】德里郊區的小孩與羊。
【圖 p.186-2】衣架就是麗江小孩的玩具。
【圖 p.188-1】捷運沿線如淡水、竹圍、關渡等地方因交通醫療方便
【圖 p.194-1】俗稱的大台北區域範圍
【圖組 p.202-1】捷運沿線減少車道增加開放空間
【圖 p.204-1】改善區域套疊使用空間
【圖 p.206-1】規劃後開放空間與交通改善圖
【圖 p.214】福和公園與屋凸花園
【圖 p.216-1】屋凸花園頗面圖
【圖組 p.218】福和公園
【圖 p.220-1】秀朗郵局
【圖組 p.224】秀朗公園賣場郵局
【圖組 p.228】福和戲院(改善圖)
【圖組 p.230】福和戲院的混合使用示意圖
【圖組 p.232】福和戲院剖面圖
【圖組 p.234】烏托邦福和戲院
【圖 p.236-1】未來空照圖的可能形式
【圖組 p.238】未來都市架構
【圖組 p.240】未來都市烏托邦
【圖組 p.242】可改變式天幕
【圖 p.244-1】烏托邦
【圖組 p.246】雙核新花園城市
【圖 p.255-1】《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封面
【圖 p.256-1】頤和園長廊的蘇式彩畫:桃花源
【圖 p.257-1】俗稱的大台北區域範圍
【圖 p.257-2】中甸
【圖 p.258-1】中甸
【圖 p.259-1】中甸
【圖 p.260-1】玉龍雪山
【圖組 p.261】約瑟夫.洛克鏡頭下的香格里拉
【圖 p.262-1】約瑟夫.洛克鏡頭下的香格里拉
【圖 p.262-2】《消失的地平線》上的香格里拉地圖
【圖 p.263-1】Creation of world center of comunication
【圖 p.264-1】史稱第一張斜角空照圖
【圖 p.265-1】Nadar乘熱氣球俯拍城市。
【圖 p.266-1】Neubronner將微型相機裝置在鴿子身上
【圖 p.266-2】Lawrence用風箏為大地震與大火六週後的舊金山拍攝空照圖
【圖 p.267-1】1914到1918年間的空中攝影照片中幾乎都用於偵察
【圖 p.268-2】美軍對關渡一帶所做的偵測空照圖
【圖 p.270-1】美軍拍攝轟炸中的台北城
【圖組 p.272】美軍拍攝的大台北空照圖與手繪圖
【圖 p.274-1】Google Earth 介面
【圖 p.276-1】Google Map 介面
【圖 p.280-1】Google streetview 街景車
【圖 p.282-1】Google streetview 對隱私的處理
【圖 p.282-2】Google streetview 介面
【圖 p.285-1】Babylon in Iraq
【圖 p.286-1】Timgad
【圖 p.289-1】N&ouml;rdlingen
【圖 p.290-1】Dinkelsb&uuml;h
【圖 p.290-2】Rotenburg
【圖 p.293-1】Amsterdam 空照圖
【圖 p.294-1】舊Amsterdam手繪圖
【圖 p.294-2】Venezia空照圖
【圖 p.297-1】Palmanova UD空照圖
【圖 p.297-3】碉堡與城鎮
【圖 p.297-2】Alba Iulia空照圖
【圖 p.298-1】Yogyakarta空照圖
【圖 p.298-2】Perote空照圖
【圖 p.299-1】Letchworth Garden City空照圖
【圖 p.300-1】Welwyn Garden City空照圖
【圖 p.303-1】Canberra
【圖 p.305-1】Canberra空照圖
【圖 p.306-1】New Delhi空照圖
【圖 p.311-1】Grenade-sur-Garonne空照圖
【圖 p.312-1】Chandigarh空照圖
【圖 p.314-1】Bras&iacute;lia空照圖
【圖 p.317-1】Soomaaliya 空照圖
【圖 p.318-1】Mogadishu 空照圖
【圖 p.321組】Dubai 海岸線與內陸綠洲空照圖組
【圖組 p.323】Bahrain與Arabia空照圖
【圖 p.325-1】North Korea
【圖 p.325-2】美國傳聞中的51區
【圖 p.326-1】加拿大與阿拉斯加邊境
【圖 p.326-2】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圖 p.327-1】過去以身體為依據規劃都市
【圖 p.328-1】過去以自然為紋理依據規劃都市
【圖 p.329-1】古老曼陀羅圖形為基礎的城市平面-印度齋浦爾(Jaipur)
【圖 p.329-2】有粉紅城之稱的齋浦爾(Jaipur)
【圖 p.329-3】14世紀中期Aztec首都Tenochtitlan
【圖 p.330-2】義大利Sabbioneta復原圖
【圖 p.330-2】勒杜(Claude-Nicolas Ledoux)的理想城市規劃
【圖 p.331-1】田園城市
【圖組 p.332】柯比意的光輝城市
【圖 p.333-1】巴西利亞都市計畫圖
【圖 p.334-1】東京灣計畫
【圖 p.335-1】梁思成 北京城牆公園
【圖 p.335-2】曼哈敦圓頂
【圖 p.336-1】建築電訊
【圖 p.336-2】SITE

表目錄
【表 p.32-1】市民享有開放空間面積與生活機能推測演進圖
【表 p.95-1】台灣各項用品每年每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公斤數據
【表 p.130-1】老台北市立棒球場大事記
【表 p.151-1】代表性城市捷運(地鐵)價位表
【表 p.188-1】北中南都會區90至99歲人口及占全人口百分比表。
【表 p.192-1】IT時代,大台北的分工
【表 p.193-1】IT時代,大台北的分工
【表 p.196-1】現況空間與未來城市服務需求分析
【表 p.200-1】中永和各級學校開放空間表
【表 p.235-1】理想國的特性對比
參考文獻
Bill Gates,1995,《TheRoadAhead》。London:Viking出版

Charles Baudelaire,1997,《穿過生活城市的混亂(TheParisianProwler:LeSpleenDeParisPetitsPoemesEnProse)》。Georgia:UniversityofGeorgia出版

David Harvey,2000,《SpacesofHope》。UnivofCaliforniaPr出版

Jane Jacobs,吳鄭重譯,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DeathandLifeofGreatAmericanCities)》。台北:聯經出版

Kostof Spiro,1999,TheCityShaped:UrbanPatternsandMeaningsThroughHistory。NewYork:Thames&Hudson

L&eacute;vi-Strauss,1955,《TristesTropiques》。Paris:Plon

李維史陀(L&eacute;vi-Strauss),王志明譯,1989,《憂鬱的熱帶(TristesTropiques)》。台北:聯經出版

Manuel Castells,1983,《The Cityandthe Grassroots: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出版

Manuel Castells,1983,《TheCityandtheGrassroot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出版

RichardSennett,黃煜文譯,2003,《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Fleshand Stone:The Bodyand the Cityin Western Civilization)》。台北:麥田

RobertVenturi,1966,《ComplexityandContradictioninArchitecture》。NewYork: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Press

RolandBarthes,1964,《&Eacute;l&eacute;mentsdes&eacute;miologie》。Paris:Seuil出版

SteenEilerRasmussen,1959,《ExperiencingArchitecture》。Cambridge,Mass.:MITPress,William J.Mitchell,1995,《City of Bits:Space,Placeand the Infobahn》。Cambridge,Mass.:MIT出版

米契爾(WilliamJ.Mitchell),1998,《位元城市》。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台灣省三重永和建設計畫委員會,1969,三重永和建設計畫研究報告

朱天心,1997,《古都》。台北:印刻出版

佐佐木正人.等(MasatoSasaki),黃友玫譯,2008,《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生態學的設計論》。台北:漫遊者文化,大雁出版

阮慶岳,2004,《恍惚:廢墟.殘物.文學》。台北:木馬文化出版

拉斯母生(S.E.Rasmussen),漢寶德譯,1997,《體驗建築(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台北:臺隆書局

保羅利科,2004,《歷史與真理(Historireetverit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上海:臉譜出版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2008,《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Civilizations)》。台北:左岸文化

甯育華,2007,《我在麗江有個門牌號碼》。台北:太雅生活館出版

廖盈琪,1999,《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論文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10-09-14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10-09-14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