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8200914595700
DOI 10.6846/TKU.2009.00691
論文名稱(中文) 獵人學校-體驗式環境教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可能性
論文名稱(英文) The Hunter School - the possibility of a tribal-experienc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柯亞璇
研究生(英文) Ya-Hsuan Ko
學號 69536086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9
論文頁數 15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鄭晃二
委員 - 施正鋒(ohio3106@ms8.hinet.net)
委員 - 汪明輝(t24019@ntnu.edu.tw)
關鍵字(中) 部落學校
集會所
魯凱族
排灣族
關鍵字(英) tribal school
assembly hall
Rukai Tribe
Paiwan Trib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是透過位於台東排灣族拉勞蘭部落的獵人學校學習環境問題與潛力分析,探討當代原住民教育中族群文化發展的問題。透過文獻分析對於台灣體制內教育環境與原住民部落教育學習之議題作為討論的空間架構;另一方面也試圖從架構中分析影響台灣原住民學生學習動力與自我族群認同之教育價值觀點與問題,並進而提出當代社會文化距離與生活觀點不同在部落族群文化發展所帶來的衝擊。最後,以教育、族群文化與學習空間之分析向度提出部落體驗式之環境教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可能性。

研究背景從早期原住民傳統教育環境變革,在受到各階段外來殖民者控制的因素,而改變部落其原本社會組織的教育環境與文化發展價值觀,到近代研究者接受台灣體制內教育不同的文化學習經驗,以及參與國家政策在部落執行的相關文化工程經驗。從中提出此兩種不同學習環境型態對原住民部落族群文化發展的影響關係來進行分析。

研究方法主要採取兩個案例的研究分析,一為研究者出生的霧台部落魯凱族片刻生活經驗,二為參與拉勞蘭部落獵人學校課程及部落祭典體驗中所發現的族群文化發展契機,並交叉比對兩者之差異,再藉由部落教育環境中族群文化發展的相關議題與文獻蒐集做深入的探討。

在台灣原住民學習環境的變遷因素中,瞭解部落的族群文化在國家政策的運作下固然有其發展機制的重要性,而在本研究透過教育、族群文化與學習空間三個分析面向之問題意識中,也發現體驗式教育環境影響族群文化發展之重要因素如以下三項:

(一)部落自主性的學習機制,重建部落社會組織中族群的生活方式與空間使用,創造原住民部落新時代文化發展的族群社會倫理。

(二)重構原住民部落祭典儀式的發展意涵,可以有效的提昇族群對自身文化較高的學習行為,並共同推動部落的族群文化發展。

(三)排灣族「集會所」的學習情境,是延續部落族群文化發展的重要教育空間。
英文摘要
Abstract of thesis content:

The primary goal of the research for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problem of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aborigine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potential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a hunter school of Taitung's Paiwan Lalauran tribe. As a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 this research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on the issue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within Taiwan's system and Taiwanese aboriginal tribal education. Additionally, within the framework, it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educational values and problems that influenc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ribal identification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students. The study further brings up the conflict within tribal culture development brought about by differenc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differences in life perspectives. Lastly, through the dimensions of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ethnic culture, and learning space, it raises the possibility of a tribal-experienc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The background for this research was thus: from early times, the traditional aborigin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has been undergoing change; with both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values of original aboriginal social structure being influenced by being controlled at different times by different foreign colonialist powers. Against a modern backdrop, the researcher accepted the foreign culture education experience within the Taiwan system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ence of cultural projects related to national policies administered amongst the tribes, and from this brought forth for analysis these two differ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s and how the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ribal culture.

The primary method of research was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following two cases:

1) The researcher's brief experience of early life in the Wutai Rukai Tribe, 
2) The turning point in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discovered during participation in tribal ceremonies and classes of the Lalauran tribe hunter school.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cases, review in-depth the issues and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trib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hanging factors of the Taiwan aborig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it must be understood that although subject to the oper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of tribal ethnic culture still retain their importance. Through this research's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of analyzing education, ethnic culture, and learning space, it also discovers, within the experiential-base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thre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are found:

1. Autonomous tribal learning mechanisms rebuild the ethnic lifestyles and space usage of the tribal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create an ethnic social theory of a new cultural development era for aborigine tribes.

2. The meaning of development of rebuilding tribal ceremonial rituals lies within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ribal cultural self-learning, jointly promoting the tribe's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3.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the Paiwan assembly hall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space for continuing tribal ethnic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一位魯凱族裔的學習記憶	4
第二節 研究內容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21
第二章 問題分析:原住民學習環境的機會	22
第一節 原住民的殖民教育	23
第二節 弔詭的教育政策	28
第三節 原住民教育空間的變革	37
第四節 新的「文化學習」型態	42
第五節 自主性學習的教育環境	56
第三章 研究案例:獵人學校的參與式觀察	58
第一節 我是魯凱族	59
第二節 拉勞蘭部落的獵人學校	68
第四章 分析面向	91
第一節 教育政策	92
第二節 族群文化	95
第三節 學習空間	106
第五章 結論	112
第一節 部落與學校之間	112
第二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6
附錄	120
附錄一 訪談	120
附錄二 青年會階級組織圖	143
附錄三 青年會簡史	144
附錄四 獵人學校參與菲律賓國際交流體驗活動	146
附錄五 獵人學校體驗課程表	150





照片3-01  舊好茶部落的石板屋。	62
照片3-02  小獵人A-MA與舊好茶石板屋的生活。	62
照片3-03(左)  1978年,舊好茶部落魯凱族人遷村的環境-新好茶部落,也就是所謂的「模範山地村」。	63
照片3-04(右)  2001年,研究者到新好茶部落的好茶國小,早已成為部落小朋友放假回部落玩耍的基地。	63
照片3-05(右)  拉勞蘭部落航照圖	70
照片3-06(左)  獵人學校臨時集會所內部空間。	72
照片3-07 (右)  臨時集會所內吊掛男青年配件物品的位置。	72
照片3-08(左)  獵人學校位於部落後方山林的學習環境。	76
照片3-09(右)  部落正下方的太麻里海邊。	76
照片3-10(左)  拉勞蘭部落排灣族收獲祭。	81
照片3-11(右)  祭典鞦韆活動。	81
照片3-12(左)  女青年協助部落祭典準備中午用餐的食物材料。	82
照片3-13(右)  男青年協助部落祭典搬運豬隻。	82
照片3-14(左)  獵人學校的男、女青年共同支持反核活動。	87
照片3-15(右)  撒可努帶領部落青年男女。	87
附錄四照片-01(左)  搭乘菲律賓「公車」前往菲律賓原住民部落。	146
附錄四照片-02(右)  菲律賓公車的另類「享受」與體驗。	146
附錄四照片-03(左)  菲律賓公車「意外」的體驗,卻是一種「休息」的好機會。	147
附錄四照片-04(右)  菲律賓公車休息的機會。	147
附錄四照片-05(左)  進入到菲律賓部落「自行搬運」的路程。	147
附錄四照片-06(右)  前往部落的水路行程。	147
附錄四照片-07(左)  菲律賓原住民部落的兒童。	148
附錄四照片-08(右)  獵人學校學員與菲律賓原住民部落居民。	148
附錄四照片-09(左)  獵人學校在菲律賓國際會議活動。	149
附錄四照片-10(右)  菲律賓國際會議活動現場。	149
參考文獻
E . Patricia Tsurumi
1999《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Japanese colonial in Taiwan,1895-1945);林正芳譯,宜蘭市:仰山文教基金會。
Patton Quinn Michael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冠桂圖書公司。
人本教育札記
2008《三重人本青少年基地-幫助孩子找力量》〈原住民代表集結.聲援中城案受害家庭〉台北,43-47。
中華民國獵人學校協會
  2004〈中華民國獵人學校協會簡介〉,未出版。
王震武、林文瑛
1999《教育改革的台灣經驗-國民教育的政策及行政措施分析》台北市:業強出版社。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浦忠勇、雅柏甦詠
2004《「原」氣淋漓的文化辯論--鄒族兄弟的沉思》台北市:黎明文化。
林茂生
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新自然主義。
林頌恩
  2006〈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部落教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汪明輝
  2004〈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意函〉《原住民族正名研討會論文》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汪秋一
  2006〈營造學習型部落之現況與展望〉《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部落教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汪誌紋
  2007《阿美族文化空間之研究-以傳統祭典、原住民文物館及文化園區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瑾
  2006〈部落集體認同的新型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與歷史詮釋〉台   
灣大學森林暨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芬
2007《消失中的都市部落?:台東市馬蘭社阿美族生活空間的形成與轉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玉婷
2003〈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大學組織規劃與運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亞榮隆.撒可努
  1998《山豬 飛鼠 撒可努》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拉勞蘭部落青年會--獵人會所〉《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部落教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施政峰、許世楷、布興‧大立
  2002〈原住民族的歷史重建〉《從和解到自治》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陳枝烈、謝雪紅
  2006〈美國部落學院的發展對台灣原住民部落大學的啟示〉《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部落教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順生
2008〈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之分析-以國民小學原住民文化教材布農族篇為例〉
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宏
2007〈部落、學校與家庭對原住民教育的影響-以阿里山山美部落為例〉華南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永忠
2005〈兒童「空間建構」學習營隊企劃與執行之研究-以人本基金會兒童「築巢」梯隊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彭雅君
  2003〈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實踐的斷裂~以互助國小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許佩賢
  2005《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
夏黎明
1999〈台東市馬蘭社阿美族的傳統集會所與部落社會的中心性〉《東台灣研究》  
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段義孚
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2006《逃避主義》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程佳惠
2004《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孫大川
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市:聯合文學。
孫守偉
  2008〈檳榔產業與部落發展之研究-以崙埤村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論文。
張琦琪
2000〈推動原住民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耀宗
  2003〈台灣原住民教育史研究(1624-1859)----從外來的殖民教化談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旭正
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黃雅平
2006〈以多元文化理論探討我國原住民教育政策之論述與實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黃志偉
2001〈文化傳承的種子─原住民學童學習母語歷程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晃二
2003《攜手造家園-社區》台北市:秋雨文化。
2005《先將社區做好:縣市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台北市:社區營造協會。
劉映晨
  2003〈台東市地區原住民部落之研究-從部落教育看文化復振〉台東大學教育
究所碩士論文。
潘禹璐
  2006〈交通建設等同於經濟發展的迷思之研究-以台十一線長濱村外環道拓寬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嘉璘
2005〈臺灣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以升學加分和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獵人學校
   2007<關於獵人學校>http://tw.myblog.yahoo.com/huntersku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