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8200909155900
DOI 10.6846/TKU.2009.00687
論文名稱(中文) 唐代武寧軍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Wu Ning Defense Command in Ta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江依璇
研究生(英文) Yi-Hsuan Chiang
學號 69306001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7-20
論文頁數 16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何永成
委員 - 王樾
委員 - 康才媛
關鍵字(中) 武寧
徐州
運河
軍亂
中原防禦型
關鍵字(英) Xuzhou
Wu Ning Defense Command
Canal
Arbitrary matt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徐州地區自古便是軍事重地,隋代建立後,隨著運河的開發,徐州地區因位處運河與淮河的交通樞紐,故地位大為提昇;入唐後,特別在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後,徐州的固守成為一個重要的關鍵。德宗貞元四年(788)於徐州設立節度,貞元十六年(800)廢節,順宗永貞元年(805)再度建節,並賜名「武寧」。張愔成為第一任武寧節度使,領徐、泗、濠三州,憲宗元和四年(809)增領宿州。隨後領地雖屢有增減,但大致以徐、泗、濠、宿四州為範圍。
    武寧鎮建節後,由於轄區與淮西與淄青兩鎮接壤,故一直是唐中央積極努力穩固的地區,但在穆宗長慶二年(822)王智興以武力得到武寧節度使後,徐州自此進入不被朝廷完全掌控時期,特別是在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王智興離職後,從832到862這三十年間,武寧地區共發生三次武力驅逐節度事件,與同時期的鄰鎮宣武、淮南相比,頻率非常高。朝廷對它們驅逐藩鎮的變亂屢次採取姑息的態度,直到懿宗咸通三年(862)王式擔任節度使後,他到任後,幾乎殺盡了武寧的軍人,朝廷遂順勢廢除武寧,僅留將士三千人鎮守於徐州鎮守,其餘的分屬兗海及宿州。
    武寧被廢節後,許多軍人多成為草寇,並與江淮私鹽盜賊結合,造成當時嚴重的社會事件,又因當時的西南邊患問題,導致防守西南的徐州兵叛變,在咸通九年(868)發生叛變,攻入徐州,且與前述群體相糾結,史稱「龐勛之亂」。雖然動亂僅為時一年即告平息,但朝廷為此卻動員了大批的軍力,甚至求助於外族沙陀。龐勛亂平後,有鑑於廢節鎮後兵員的不足,朝廷決定重新在徐州立節,定名「感化」,很明顯的就是希望此地能夠受朝廷之感化,成為中央的助力。但此後唐室自顧不暇,雖徐州軍士仍以武力的方式驅逐節度使或擅據一方,唐中央實以無力再顧及此一地區之局勢。
    唐中央對感化軍的控制力在昭宗景福元年(892)完全瓦解,其原因就在於徐州為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所奪取,自此直到唐被朱全忠於哀帝天祐四年(907)所篡,徐州一直為朱全忠所控。
    本文著重於貞元四年到天祐四年間徐州地區與朝廷的關係,特別在武寧建節後,官員為何會被派遣到徐州擔任節度使,以及武寧在唐中葉後的歷史地位。此外,武寧鎮為何會是中原地區的藩鎮中,被朝廷視為最難以控制的節鎮;武寧軍人屢次驅逐節度使的原因又是為何,這都是本文中所要討論的。
英文摘要
Xuzhou reg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military strategic point since long time ago,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i Dynasty,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nal, the position of Xuzhou was getting more important due to becoming a transport hub of the canal and the Huaihe River. By Entering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after Rebellion of An Lu-shan and Shih Sze-ming in 755 years, Defending Xuzhou had become an significant key to avoid incasions. In 788 years, Defense Command was established in Xuzhou, and cancelled in 800 year. In 805 years, Defense Command was established once again and granted as “Wu Ning”. Chang Yin was the first Wu Ning Supply Commissioner. The Supply Commissioner dominated Xuzhou, Sizhou, and Hauzhou. From 809 years, Suzhou was also dominated. After that, there were several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of the territory, however, the ambit was approximately in these four regions mentioned abov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Defense Command in Wu Ning, it had been the region that the Tang authorities enthusiastically worked hard to secure due to it was bounded by Huai Shi and Tzu Ching. Nevertheless, in 822 years, after Wang Chih Hsing acquired the Wu Ning Supply Commissioner by armed force, Xuzhou, from that on, was no longer dominated by the authorities, particularly the three decades from 832 to 862 years after Wang Chih Hsing left he’s position, the Supply Commissioners had been banished by armed force for three times, it is highly more frequent comparing to Shiuan Wu and Huai Nan in the same period. The authorities over-tolerated the armed rebellion of Supply Commissioner until 862 years; Wang Shih was nominated as the new Supply Commissioner. He murdered all the soldiers in Wu Ning after he arrived and the authorities made use of this opportunity to abolish Wu Ning Defense Command and left only three thousand soldiers guarding Xuzhou, and the rest belong to Yen Hai and Suzhou.

After the abolishment of Wu Ning Defense Command, Many former soldiers became bandits and allied with the salt thieves in Jiang Huai region. These people brought about serious social issues. Meanwhile, the trouble on the frontier in the southwest border resulted in the betrayal of the soldiers guarded in Xuzhou. The gangsters got together and captured Xuzhou in 868 years, known as ”Rebellion of Pang Shiun”. The rebellion was put down after one year, though the authorities mobilized a large number of armed forces, even resorted outside clan, Shatuo. After putting down Rebellion of Pang Shiun, the authorities saw that the lack of military forces due to abolishment of Defense Command, they decided to establish Defense Command again in Xuzhou and granted as “Gan Hua”. It is obvious that the Defense Command was wished to be inspired by the authorities and to become an auxiliary. But hereafter, the Tang authorities was busy enough with it’s own affairs, although the soldiers in Xuzhou was still using armed forces to banish Supply Commissioner, the Tang authorities was no longer able to take care of the situation in this region.
The control of Tang authorities to the military force in Gan Hua was completely collapsed in 892 years. The reason was that Ju Chiuan Jung, the Xuan Wu Supply Commissioner, acquired Xuzhou by armed forces. Since then until Tang Dynasty was usurped by Ju Chiuan Jung, Xuzhou was dominated by Ju Chiuan Jung all the times.
This thesis emphasized on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zhou region and the authorities, especiall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Wu Ning Defense Command, Why was an official sent to Xuzhou as a Supply Commissioner? And how was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Wu Ning after Mid Tang Dynasty? Besides, Why was Wu Ning Defense Command the most difficult Defense Command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authorities of all the Defense Command in Central China? Why the military forces banished the Supply Commissioners for several times? These were all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001
第二節  史料分析與研究回顧......................0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008

第二章  大徐州地區的變化與發展
第一節  大徐州地區自然地理略論..................009
  一、自然地理..................................009
  二、農業發展..................................010
  三、氣候......................................012
第二節  大徐州地區行政區域的改變................017
第三節  唐代大徐州地區水運及人口的發展..........022

第三章  武寧軍建節前徐州地區的發展
第一節  安史之亂前徐州的發展并徐州刺史的派遣....027
第二節  安史之亂至德宗建中二年間徐州刺史的任命..033
第三節  張建封與徐、泗、濠三州的建節............041

第四章  武寧軍的建鎮與試圖自主時期
第一節  武寧的建鎮..............................055
第二節  王智興治理下的武寧......................070
第三節  武寧軍的自主行為表現時期................084

第五章  龐勛之亂後武寧軍的變化
第一節  徐州重新建節鎮前的情況與發展............111
第二節  感化軍建鎮後的發展......................122

第六章 結論.....................................139

參考書目........................................145

附錄............................................157
附表一  唐初到長慶二年節度副使表................157

圖目次
圖(2-1)  大徐州地區水文圖.......................024
圖(4-1)  元和四年(809)武寧州縣分佈圖..........062
圖(4-2)  元和十五年(820)武寧鎮鄰近諸鎮分佈圖..076
圖(5-1)  龐勛亂事路線、波及區域圖...............121
 
表目次
表(2-1)  玄宗天寶八年(749)天下十道正倉、異倉、常平倉所藏糧量..............................................011
表(2-2)  玄宗開元時期大徐州地區貢賦物品.........012
表(2-3)  東漢至唐大徐州地區水災表...............013
表(2-4)  晉至唐大徐州地區旱災表.................015
表(2-5)  晉至唐大徐州地區蝗害表.................015
表(2-6)  隋大業五年至唐元和八年大徐州地區戶數表.025
表(3-1)  唐高祖武德至玄宗天寶間徐州刺史表.......027
表(3-2)  安史之亂期間(755~763)徐州刺史表......037
表(3-3)  代宗寶應至大曆十一年前徐州刺史表.......039
表(3-4)  德宗建中元年(780)至貞元四年(788)徐州刺史表................................................042
表(3-5)  張建封任徐泗節度使任內文職人員表.......045
表(4-1)  安史之亂後至貞元十六年間父子、兄弟、宗人相繼的藩鎮節度使表........................................056
表(4-2)  元和時期宿州刺史表.....................063
表(4-3)  長慶二年(822)至大和六年(832)武寧鄰道節度表................................................077
表(4-4)  元和八年(813)河南道戶數表............079
表(4-5)  泗、濠兩州長慶二年(822)至大和六年(832)刺史表................................................080
表(4-6)  大和六年(832)至咸通三年(862)間天下藩鎮軍亂表................................................085
表(4-7)  大和六年(832)至咸通三年(862)間武寧、宣武、淮南節度使表........................................090
表(4-8)  大和六年(832)到咸通三年(862)武寧節度使表................................................098
表(5-1)  懿宗咸通三年(862)至咸通十一年(869)徐州刺史表................................................111
表(5-2)  咸通十一年(870)到景福二年(893)感化節度使表................................................122
表(5-3)  昭宗景福二年(893)至唐亡(907)武寧(感化)節度使表..............................................135
參考文獻
一、史料 :
元  稹(唐),《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1版2刷。
王  溥(宋),《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12月初版。
王  讜(宋),《唐語林》,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初版。
王定保(五代),《唐摭言》,收於《學津討原》第23函,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
王欽若等撰(宋),《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8月1版3刷。
司馬光(宋),《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1版6刷。
司馬遷(漢),《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6月2版。
白居易(唐),《白居易集》,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80年10月初版。
朱  禮(元),《漢唐事箋》,收於《宛委別藏》60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初版。
吳闓生(民國),《尚書大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3月初版。
宋敏求(宋),《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初版
李  昉(宋),《太平御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初版。
李  昉(宋),《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1版9刷。
李  昉(宋),《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1版3刷。
李吉甫(唐),《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1版2刷。
李百藥(唐),《北齊書》,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2月5版。
李延壽(唐),《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4版。
杜  佑(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1版3刷。
沈  約(梁),《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5版。
阮藩濟等撰(民國),《孟縣志》,據民國二十一年(1932)刊本印行,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房玄齡(唐),《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5版。
林  寶(唐),《元和姓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3月初版。
姚汝能(唐),《安祿山事蹟》,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初版。
姚思廉(唐),《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5月2版1刷初版。
柳宗元(唐),《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初版。
皇甫枚(唐),《三水小牘》,收於《抱經堂叢書》第6函,據清乾隆盧文弨輯刊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初版。
范  曄(南朝宋),《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10月初版。
計有功(宋),《唐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版1刷。
孫光憲(五代),《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1版2刷。
徐  松(清)《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8月初版。
班  固(漢),《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二版。
馬端臨(元),《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二版。
崔致遠(唐),党銀平校注,《桂苑筆耕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初版。
崔唯嶽等撰(明),《宿州志》,據東洋文庫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序刊本手抄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初版。
張大齡(明),《唐藩鎮指掌》,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9月初版。
梅守德等撰(明),《徐州志》,據明朝嘉靖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初版。
董皓等編(清),周紹良等新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裴庭裕(唐),《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1版3刷。
趙翼(清),王樹民校證,《二十二史劄記校正(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1版3刷。
劉  肅(唐),《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月1版4刷。
劉禹錫(唐),《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1版3刷。
劉昫等撰(後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1版7刷。
樂  史(宋),《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初版。
歐陽修(宋),《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1版7刷。
歐陽修、宋祁合撰(宋),《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1版7刷。
蔣偕輯(唐),《李相國論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初版。
蕭子顯(梁),《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5版。
勵廷儀(清),《唐律疏義》,臺北:西南書局,1973年3月二版。
薛居正(宋),《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1版6刷。
韓  愈(唐),《順宗實錄》,收於《海山仙館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初版。
韓  愈(唐),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魏  收(北齊),《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5版。
魏徵、姚思廉合撰(唐),《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5版。
魏徵等撰(唐),《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3月初版。
嚴型等修(清),《宿遷縣志》,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印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蘇  軾(宋),《蘇東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4月初版。
顧祖禹(清),《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初版。

二、墓誌:
周紹良、趙  超等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1版1刷。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銘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1版2刷。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編,《千唐誌齋藏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1版1刷。
陳長安主編,《隋唐五代墓誌匯編.洛陽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1版1刷。

三、近人著作:
(一)專書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8月初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9月1版2刷初版。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1版3刷初版。
王吉林,《唐代南詔與李唐關係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6年7月初版。
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北京:崑崙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王永興,《唐代後期軍事史略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9月。
王壽南,《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4月2版。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石璋如等撰,《中國歷史地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7月。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二十四,1995年5月3版。
朱  偰,《中國運河史料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7月初版。
朱玉龍,《五代十國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5月初版。
吳  晗,《歷史的鏡子-吳晗講歷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6月初版。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1版2刷。
吳海濤,《淮北的盛衰成因的歷史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
岑仲勉,《唐史餘瀋: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初版。
李  震,《中國政治國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5月初版。
李廷先,《唐代揚州史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初版。
杜文玉、於汝波合撰,《中國軍事通史:唐代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沈任遠,《隋唐制度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777年10月初版。
周道濟,《漢唐宰相制度》,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4月初版。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胡如雷,《唐末農民戰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初版。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安徽:合肥大學,2001年1月初版。
凍國棟,《唐代人口問題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凍國棟,《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唐元海等編,《淮河綜述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翁俊雄,《唐初政區與人口》,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翁俊雄,《唐朝鼎盛時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
翁俊雄,《唐後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張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初版。
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張澤咸,《晉唐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初版。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版3刷。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0月初版。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5月1版5刷。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考》,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5月1版5刷。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6月初版。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7月初版。
陳寅恪,《讀書劄記一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9月初版。
陶希聖、鞠清遠,《唐代經濟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7月初版。
章  羣,《唐代蕃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3月初版。
章  羣,《唐代蕃將研究(續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9月初版。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年8月1版8刷。
黃敏枝,《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71年12月初版。
楊  遠,《西漢至北宋中國經濟文化之南向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3月初版。
賈志剛,《唐代軍費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鄒紹麟等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劉琴麗,《唐代武官選任制度初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潘  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初版。
蔡蕃等撰,《淮河水利簡史》,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7月3版。
盧建榮,《飛燕驚龍記-大唐帝國文化工程師與沒有歷史的人》臺北:時英出版社,2007年6月初版。
盧建榮,《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6月初版。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11月初版。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初版。
謝重光,《漢唐佛教社會史論》,臺北:國際文化,1990年5月初版。
鞠清遠,《劉晏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初版。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年3月初版。
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 
1、期刊
于式平,<唐宣武鎮始末>,《史學月刊》,1997年第1期,開封:河南大學、河南省歷史學會。
井紅波,<唐代宿州的戰略地位>,《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宿州:宿州教育學院。
王力平,<關於唐後期汴亂原因的分析>,《河北學刊》,1987年第5期,石家莊:河北社會科學院。
王玉群、谷立新,<試論節度使為晚唐中樞的一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
王育民,<論唐末五代的牙兵>,《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王壽南,<論唐末桂林戍卒之亂>,《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84年第2期,臺北:政治大學。
王壽南,<從藩鎮之選任看安史之亂後唐中央政府對地方之控制>,1988年第6期,《政治大學歷史學報》,臺北:政治大學。
王德權,<中晚唐使府僚佐升遷之研究>,《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賽時,<論唐朝藩鎮軍對的三級構成>,《人文雜誌》,1986年第4期,西安:陝西社會科學院。
王賽時,<唐代中後期的軍亂>,《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石雲濤,<唐代幕府辟署制之認識>,《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許昌:許昌師專。
石雲濤,<唐後期有關方鎮使府僚佐辟署對象的限令>,《唐研究》,1997年第3卷,北京:北京大學。
朱 磊、張獻國,<唐代宣武軍亂特點和原因分析>,《理論月刊》,2008年第12期,武漢: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何敦鏵,<唐代藩鎮割據及其形成的政治原因>,《歷史教學問題》,1988年第6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吳海濤,<隋唐時期淮北地區農業經濟的繁榮>,《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徐州:徐州師範大學。
宋剛強,<試論唐代藩鎮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成都:四川教育學院。
李宗保、曾 敏,<淺析唐末藩鎮的特點>,《唐都學刊(社會科學學刊)》,1992年第3期,西安:西安聯合大學、西安市教育委員會。
李宗保、曾 敏,<試論唐末藩鎮對昭宗朝政局的影響>,《史學月刊》,1993年第3期,開封:河南大學、河南省歷史學會。
李崇新,<試論唐末五代晉梁爭雄的政治策略博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南京:南京理工大學。
李煥青,<唐憲宗中興與藩鎮政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1年第3期,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
周懷宇,<論隋唐開發淮河流域交通的國策>,《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合肥:安徽大學。
尚永亮,<唐五代貶官之時空分佈的定量分析(社會科學版)>,《上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上海:上海大學。
林偉州,<唐河北道藩鎮的設置、叛亂與轉型—以安史之亂為中心>,2007年11月,臺北:新材料.新問題.新潮流:第八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邱鳴皋、魏裕功,<徐州歷代戰紀(選登)(哲學社會科學版)>,《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79年第1期,徐州:徐州師範學院。
姜 密,<唐代成德鎮的割據特點>,《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7月第3期,石家庄:河北師範大學。
胡如雷,<唐末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歷史研究》,1963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苑汝杰、張金桐,<唐代河朔幕府納士與士人入幕心理>,《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2月第1期,鹽城:鹽城師範學院。
夏 炎,<唐代刺史的軍事職掌與州級軍事職能>,《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4期,上海:南開大學。
孫繼民,<唐代行軍統帥僚屬制度及其對藩鎮形成的影響>,《河北學刊》,1992年第6期,石家莊:河北社會科學院。
孫繼民,<關於唐憲宗元和時期割據藩鎮的戶口申報-兼評《中國人口史.隋唐五代時期卷》>,2004年6月,《江漢論壇》,武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祖大祥,<唐代藩鎮賞賜述論>,《人文雜誌》,1992年第2期,西安:陝西社會科學院。
郝 黎,<唐代淄清鎮的特點>,《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青島:青島科技大學。
郭殿崇,<張建封幕吏考>,《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徐州:徐州師範學院。
郭殿崇,<唐徐州《使院新修石幢記》考>,1988年第4期,《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徐州:徐州師範學院。
陳明光,<論唐代方鎮“進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5年第1期,廈門:廈門大學。
陳長征,<論唐代中後期藩鎮內部的軍事集權>,《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臨沂:臨沂師範學院。
傅 玫,<試論唐代藩鎮割據形成的原因>,《歷史教學》,1965年2月號,天津:歷史教學社。
程 志,<論中唐藩鎮的本質和作用>,《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6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程 志,<晚唐藩鎮與唐朝滅亡>,《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程喜霖,<唐代桂州戍卒兵辯論析>,《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月第1期,武漢:湖北大學。
馮金忠,<唐代儲帥制度考論>,《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集》,2006年11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馮漢鏞,<唐代劍南道的經濟狀況與李唐的興亡關係>,《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1期,北京:中國會科學院。
黃清連,<忠武軍:唐代藩鎮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黃壽成,<唐肅宗時河東朔方兵變事探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西安:陝西師範大學。
賈豔紅,<試論唐代河朔三鎮割據的階段性特點>,《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煙台:煙台師範學院。
齊勇鋒,<唐中葉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陝西師大學報》,1985年第1期,西安:陝西師範大學。
齊勇鋒,<中晚唐賦入“止於江南八道”說辨疑>,《唐史論叢(第二輯)》,1987年1月,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劉希為,<隋開通濟渠流經徐州>,《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徐州:徐州師範學院。
劉建偉,<唐代武寧鎮的依附性和遊離性(哲學社會科學版)>,《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1期,徐州:徐州師範學院。
樊文禮,<試論唐河朔三鎮內外矛盾的發展演變>,《內蒙古大學學報》,1983年第4期,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
樊文禮,<唐朔方節度使略論>,《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
樊文禮,<安史之亂以後的藩鎮形勢和唐代宗的藩鎮政策>,《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4期。,煙台:煙台師範學院
樊文禮,<試析李克用在晉汴爭霸中失利的原因>,《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4期,煙台:煙台師範學院。
盧建榮,<中晚唐藩鎮文職幕僚職位的探討-以徐州節度區為例>,《第三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1993年6月,臺北:文津出版社。
盧建榮,<唐代彭城劉氏宗族團體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7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盧建榮,<地方軍事化對唐代後期淮北地區政治與社會的衝擊(780~89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9年6月總第27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戴顯群,<唐代桂州戍卒起兵的性質>,《史學月刊》,2000年第2期,開封:河南大學、河南省歷史學會。

(三)學位論文   
尤志仁,<唐代平盧淄青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朱祖德,<唐代淮南道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李顯輝,<唐代藩鎮使府節度行軍司馬考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4月
陳奕亨,<唐五代河南道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陳奕亨,<國家政策與地域社會變動─唐五代忠武軍個案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建廷,<唐代浙東變亂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陸長瑋,<唐代中後期區域政治地理及相關問題研究-以若干方鎮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4月
曾現江,<唐後期、五代之淮蔡軍人集團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曾賢熙,<唐代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12月

三、日文期刊專著 :
伊滕正彥,<節帥の生き方-武寧節度使王智興の場合>,《木村正雄先生退官記念:東洋史論集》,東京:木村正雄先生退官記念事業会東洋史論集編彙委員会,1976年
築山治三郎,《唐代政治制度の研究》,大阪:創元社,昭和42年(1967)3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