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2021021000
DOI 10.6846/TKU.2020.00535
論文名稱(中文) 諮商學習者對母女關係經驗之探討- 從自身個案反思開始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n self reflection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 focus on counseling learner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李思儀
研究生(英文) Ssu-Yi Li
學號 60569064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20-07-01
論文頁數 11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貴傑
委員 - 藍挹丰
委員 - 邱惟真
關鍵字(中) 母女關係
諮商學習者
關鍵字(英)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Consunseling learn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要探討諮商學習者母女關係之經驗探討-從自身個案反思開始,採用質性研究中半結構式訪談方式進行。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滾雪球的方式,邀請三位符合本研究條件受訪者。
本研究結果發現分為以下諮商學習者在人際經驗中觸動母女關係的經驗可分為以下歸納: 
一、	諮商學習者接案中觸動母女關係經驗:主要為諮商學習者接案中引發對母親情感性的經驗連結,其中包含:心理上的相似性、物理時空背景相似性、非口語描述的相似性
二、	親密關係伴侶中觸動母女關係經驗
三、	朋友關係中觸動母女關係經驗
四、	工作職場中觸發母女關係經驗
本研究結果發現諮商學習者的互動歷程以下歸納:母女關係互動經驗、諮商學習前和母親互動經驗、促進諮商學習者與母親互動的因素與轉變。
本研究結果發現諮商學習者反思內涵包含:諮商學習者對自身母女關係的覺察、諮商學習者對個案經驗的覺察、督導對諮商學習者經驗的覺察。
最後第五章節中以研究者建議進行描述:諮商學習者、助人工作者、實務工作者、未來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以及研究者個人反思。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individual cases’ self¬-reflection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us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invited three respondents who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study in a way of snowball sampl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urned out that the following experiences of consulting learners who triggered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in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ummaries:
1. The experience of triggering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 the case of the consultation learner; mainly causing from consulting learners’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their mothers,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similarity, physical spatial, temporal background similarity and non-spoken language Descriptive similarity
2. Triggering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 partners
3. Triggering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in friendship.
4. Triggering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in the workpla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urned out that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consulting learners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experienc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experience before consulting learning, and factors and changes that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ulting learners and their moth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urned out that the consulting learners’ self-reflection includes, the learners’ awareness of their ow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the learners’ awareness of the cases’ experience, and the supervisor's awareness to the learners’ experience.
The final chapter 5 is described by the researcher’s suggestions; consulting learners, helpers and practical workers, suggesting for future follow-up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ers’ personal reflec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母女關係	7
第二節	諮商學習者相關內涵	13
第三節	諮商學習者母女關係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25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1
第五節 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34
第六節 可信度與有效性	3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2
第一節 個人故事	42
第二節	母女關係的觸動	53
第三節	諮商學習者與母女關係的互動歷程	67
第四節	諮商學習者的反思	82
第五章  研究者結論與建議反思	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1
第三節	研究者的自我反思	93
參考文獻	100
中文部分	100
外文部分	103
附錄	105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105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106
附錄三 研究參與同意書	107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08
附錄五 訪談札記(日誌)	109
附錄六 研究檢核回饋書	110

表目錄
表 1:女性主義對母女關係觀點分析	9
表 2:不同學者對於諮商發展階段論述與內涵	15
表 3:研究參與者相關資料	28
表 4:主軸編碼舉例	37
表 5:跨個案分析舉例解釋	37
表 6:評分者間信度分析	38
 
圖目錄
圖 1:研究流程圖	3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Crossley, M. 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朱儀羚等譯)。臺北:濤石。(原著出版於 2000)。
王孝予(2017)。穿越母女關係的迷霧: 一段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與價值的敘說之旅。實踐大學,台北市。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吳芝儀、李奉儒(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濤石。
易之新(譯)(2002)。生命的禮物(原作者: Yalom, I. D.)。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2)。
吳雅慧(2006)。碩士層級諮商新手於全質實習的諮商困境與因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麗娟(2003)。一個諮商員的專業養成:一個「人」的成長─從Human doing到Human being。中華輔導學報,14,1-30。
呂宿菁(2007)。情緒經驗與專業發展:一個諮商師的自我敘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明峰(2014)。諮商學習者對諮商心理師專業成長的省思。諮商與輔導,(346),47-49。
李花環(2000)。諮商員專業發展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靜如(2009)。從依附理論談大學生的感情輔導。諮商與輔導,(288),35-38。
李佳儒(2004)。小樹之歌~諮商學習者在專業實習中心路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宋佩禹(2007)。諮商學習者在自我與專業之間碰撞敘說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官妙嬬(2018)。單親家庭中的母女關係紐帶。中山醫學大學,高雄市。
林麗珊(2003)。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
林玉婷(2016)。從母女關係的回看,到自我的轉變。玄奘大學,新竹市。
林妙穗(2004)。實習諮商員的個案概念化與自我覺察能力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宋黛(2010)。諮商學習者在諮商學習困境之調適歷程。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素玉(2000)。大四實習諮商員在個別諮商實習期間的諮商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鶴玲、李香潔(1999)。台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395–433。
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1998),V. Satir、J. Banmen、J. Gerber和M. Gomori(著):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91年)
洪莉竹、陳秉華(2003)。諮商員專業發展歷程之文化反省經驗。教育心理學報,35(1),11-17。
秋美珊、黃冠翰、吳典龍(2009)。準諮商心理師駐地實習之困境與成長。台灣心理諮商季刊,1(4),45-54。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孫頌賢(2008)。諮商師的成熟發展歷程-視框焦點的移動。輔導季刊,44(1),65-71。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起之旅。臺北:麗文。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的蛻	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靜怡(1998)。專業實習課程對準諮商員諮商能力發展之分析研究-以彰化師大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靜怡、蕭文(2000)。專業實習課程對準諮商員諮商能力發展之分析研究-以彰化師大為例。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1,1-36。
張玄竺(譯)(2015)。母女不易碎:寫給天下媽媽vs.女兒的不傷心關係學(原作者:Tannen, D.)。台北:大寫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6)
許雅惠(2009)。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依附內在運作模式與人際衝突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2),27-46。[Hsu, Y. H. (2009).
許慧雯(2010):青少年依附、自尊、自我清晰度與社會焦慮之關係探討。中原大學,桃園縣。
陳依芬、黃金蘭、林以正(2011)。忍的情緒調控策略與心理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35,3-56。
陳增穎 (2005)國內二十年來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員養成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輔導季刊,41(4),1-7。
陳彥君 (2005) 。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玉粉(2013)。母女關係的結與解:一位金門女子的自我敘說。中原大學,桃園縣。
陳景花(2017)。新手治療師的個案概念化技能:以概念構圖為監督策略。諮商 	輔導季刊,53(3),71-82。
陳巧芸(2013)。諮商學習者對諮商學習者人際互動經驗的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金燕(1996)。諮商實務工作者對「自我覺察」的主觀詮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9,193-246。
曾怡雅(2010):大學生分離個體化、父母依附、及生涯自我認同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曾淑芳(1999)。準諮商員諮商輔導學習經驗之分析研究–以彰化師大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鎧宇(2012)。諮商關係學習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與省思之敘說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黃淑清(2001)。諮商專業知識與專業「人」的覺察。輔導季刊,37(3),47-55。
黃一庭(2012)。諮商心理師的成年考驗:全職實習之實踐與反思。台灣心理諮商季刊,4(1),39-51。
黃于真(2019)。母女關係對自我的影響:探討生病、情緒、人際和信仰之敘說研究。玄奘大學,新竹市。
黃意雯(2007)。諮商學習者人際知覺與學習困境及其轉化之敘說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蔡金蓮(2009)。高中職學生家庭系統分化、自我概念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之關係研究。台南科技大學,台南市。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鄒金鳳(2000)。《親密戰爭?》由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駱惠旋(2017)。解開共構命運:以分離-個體化回觀母女關係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藍珮瑄(2009)。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成就動機、自我照顧與全職實習經驗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外文部分
Bowlby, J. (1973).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London, UK: Hogarth Pres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NY: Basic Books.
Buss,D.M. (1985).Human mate selection.American scientist,73, 47-51.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lieszner, R., Usita, P. M., & Mancini, J. A. (1996). Diversity  and dynamics  inlate-lif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In Roberto (Ed.), Relationships  be- tween in late life (pp. 5-24). NY: Harrington Park Press.
Chodorow, N.(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ollins , Patricia Hill(1991).Black feminist thought:Knowledge , consciousness , and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 . New York: Routledge.  
Corey, G., Corey, M. S., &Callanan, P. (2002).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infant. New York: Basic Books. 
Corey, G (2004).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 台北:雙葉(原著出版於2001)。
Corey, G. (2016).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台北:雙葉。(原著出版於2016)。
DeKanter, R. (1993). Becoming a situated daughter. In J. vanMens-Verhulst, K.Schreurs, & L. Woertman (Eds.), Daughtering and mothering: Female subjectivity reanalyzed (pp. 26-34). London: Routledge.
Dryer,D.C., & Horowiz.,L.M.(1997).When do opposites attract? Interpersonal comple-mentarity versus simila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592-603.
Gilligan,C.(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Gelso & Carter(1985). The relationship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Components, consequences, and theoretical antecedent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3(2), 155-243.
Jordan, J. V. (1997).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In J. V. Jordan (Ed.),Women’s growth in diversity: More writings from the Stone Center (pp. 9-24).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Jordan, J. V. (1991). The meaning of mutuality. In J. V. Jordan, A. G. Kaplan, J. B. Miller, I. P. Stiver, & J. L. Surrvey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s from the Stone Center (pp. 81-9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 Surrey, J. L. (1991).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s from the Stone Center. New York, NY: Guildford Press.
Koltter, J . A. , & Brown, R, W. ( 1996) . Introduction to Therapeutic Counseling.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Kerckhoff, A., & Davis, K. E. (1962) Value consensus and need complementarity in mate sele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295-303.
Kvale,S. (2010). 訪談研究法(陳育含譯)。臺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
Meyer, D., & Ponton, R. (2006). The Healthy Tree: A Metaphorical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 Wellbei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8(3), 189-201.
Miyako(譯) (2019)。弒母情結–互相控制與依存的母女戰爭(原作者: 斎藤環)。台北市:聯合文學
Rich,A.(1986).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NY: Norton.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CA: Sage
Surrey, J. (1993).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Themes in psychotherapy. In J. van Mens-Verhulst, K. Schreurs, & L. Woertman (Eds.), Daughtering and mothering: Female subjectivity reanalyzed (pp. 114-124). London: Routledge.
Skovholt, T. M. & Ronnestad, M. H. (1992). Themes in therapist and counselo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 505-515.
Stoltenberg, C. D.& Delworth, U.(1987). Supervising counselors and therapists: A development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Kiesler, D.J. (1996). Contemporary interpersonal theory and research: Personality, psychopat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Yalom, I. D. (2002). The gift of therapy: 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