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816165300
DOI 10.6846/TKU.2018.00573
論文名稱(中文) 孔子「生生之仁」的詮釋及其開展
論文名稱(英文) “Ren (Humanity) of the Creative Creativity”of Confucius:Its Interpretation and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孔令宜
研究生(英文) Lin-yi Kung
學號 805010039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8-06-14
論文頁數 17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昭旭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王邦雄
委員 - 林安梧
委員 - 殷善培
委員 - 周德良
關鍵字(中) 孔子

生生之仁
唐君毅
牟宗三
關鍵字(英) Confucius
Ren (Humanity,仁)
Ren (Humanity,仁) of the Creative Creativity
Jung-yi Tang
Zong-san Mou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孔子之前的天命觀,由人格主宰之天的外在權威,逐漸轉向形上理則之天的內在理則。孔子天人關係的新轉向,係指孔子對軸心文明的哲學突破。孔子以「仁」建立人的主體自覺性,由仁者愛人實踐不已的歷程中,以「生生之仁」落實內在超越性。關於孔子的義命觀,「義命對揚」呈現弔詭性,命限與義理之命分立的兩端,經由「即命顯義」達到辯證的消融。孔子五十知天命,「天生德於予」,自覺到上天生生之德所賦予的義理之命。「據於德,依於仁」,透過仁心的實踐彰顯內在的德性。「義命對揚」,彰顯仁者在氣命的限制中對生生仁德的體證。《論語》的中心思想為「仁」,隱涵本體論的高度。「生生」一詞,源自《易傳》:「生生之謂易」。「生生之德」,源自《易傳》:「天地之大德曰生」,乾元大生之德與坤元廣生之德,合而言之,為動力因、目的因,展現宇宙論、存有論、價值論的意義。至宋明儒,提升至「生生之仁」的本體論高度。孔子哲學中「仁」即「生」、「生」即「仁」的創造性原理,即以創造性原理的生生來闡明孔子仁學。「生生之德」就是「生生之仁德」,即是「生生之仁」。「顯諸仁,藏諸用」,宇宙生化大道透過仁心的大用顯發出來,體仁繼善成性。以「生生之仁」而言,益能顯發生生不息的實踐動力,生命動態的創造歷程即人生價值實現的歷程。仁心需要由合理合宜的言行,落實於廣大的禮文世間。透過漢儒與宋儒注《論語》「繪事後素」不同的詮釋進路,探討孔子的文質觀。從傳統質與文的本末觀,發展到善與美的體用觀,導向仁者的本體美學、本體詮釋學,於創健不已的仁者生命氣象朗現人格美學。唐君毅先生以一肫懇之仁心,以儒家天德流行境為工夫呈顯的最高境界,歸根於孔子、孟子的仁心本性,即盡性立命義,生生仁德通死生幽明。牟宗三先生以《論語》、《孟子》、《中庸》、《易傳》逐步建立先秦儒學的「本體宇宙論」,即「道德的形上學」,從工夫起始,下學上達。「仁」與「天」的關係,透過古德「仁是生道」的說法,以「仁」做生命中的常道、常體,由此建構「仁體」的本體義。踐仁知天,「仁」與「天」透過「生」為中介,「仁」是「生道」,「生道」是「天」,故「仁」是「天」。孔子仁學是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孔子仁學以創造性原理的生生之仁的本體詮釋學,參與孔漢思所推動的全球倫理。筆者以後設思維,經由儒學思想史的重要論題,「生生之德」、「生生之仁」,回歸原典,進行梳理。儒家的善吾死,在善吾生,儒家言「生生」,人生有限即無限。
英文摘要
This dissertation tackles the idea of Ren (Humanity,仁)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creativity (生生) of Confucius . This dissertation exposits the topic of creative creativ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Onto-Hermeneutic and reexamines the interpretation history of Ren. It reexamines the interpretation history of Ren as creative creativity in the different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fucius philosopher, sach as Tang Jungyi, Mou Tsung-san. The idea of creative creativity of Ren is not only a theory of subjectivity, but also an onto-hermeneutical understanding and praxis of human being. Ren as creative creativity is not only a theory of subjectivity, but also one kind of praxis.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wo special chapter to exposit the idea of praxis: Ming (Destiny, Fate,命) and beautiful (美) that are related with . “Separation of Yi and Ming” (義命分立) and the onto-aesthetics of ren-personal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4
第二章  孔子天人關係的新轉向……………………………………………………8
    第一節  前言……………………………………………………………………8
    第二節  宗教人文化的過程………………………………………………..…..9
    第三節  孔子學說的超越面相…………………………………………….….21
    第四節  中國軸心突破之特色………………………………………………..31
    第五節  結語…………………………………………………………………..35
第三章  孔子義命對揚之生生仁德的生命體證………………………………….36
    第一節  前言…………………………………………………………………..36
    第二節  客觀存在命限的實然………………………………………………..36
    第三節  主觀價值意義的應然………………………………………………..39
    第四節  義命對揚的辯證相即………………………………………………..44
    第五節  結語………………………………………………………………......47
第四章  孔子「生生之仁」的價值性創造體系——以《論語》、《易傳》為核心……………………………………………………………………………………..49
    第一節  前言………………………………………………………………......49
    第二節  天地大生廣生的生生之德……………………………………….….50
    第三節  生即仁  仁即生的創造性原理……………………………………..57
    第四節  顯諸仁  藏諸用的仁體……………………………………………..62
    第五節  結語…………………………………………………………………..68
第五章  從鄭玄與朱熹注「繪事後素」探討孔子的文質觀與人格美學………..69
    第一節  前言…………………………………………………………………..69
    第二節  禮文為重與素質為先的詮釋進路…………………………………..69
    第三節  孔門儒學人文教的仁學人格論……………………………...……...77
    第四節  結語………………………………….……………………………….87
第六章  唐君毅「仁者型」生命性情對孔孟仁道思想的詮釋…………………...90
    第一節  前言…………………………………………………………………..90
    第二節  體驗式的詮釋……………………………………………………..…90
    第三節  歸宗於儒:天德流行境……………………………………………..97
    第四節  孔孟仁心本性的價值之源………………………………….……...103
    第五節  結語…………………………………………………………………111
第七章  牟宗三論「踐仁知天」……………….…................................................113
    第一節  前言………………………………………………………………....113
    第二節  實踐的智慧學…………………………………………...…...…..…113
    第三節  「仁」與「天」生生之道的中介嵌結關係………………………116
    第四節  生活化的儒學………………………………….………………...…123
    第五節  結語………………………………………………………..………..126
第八章  儒家仁道思想的普世價值……………….…...........................................128
    第一節  前言………………………………………………………...……….128
    第二節  仁者愛人的人文精神………………………………………...…….128
    第三節  生生之仁:天人合一的終極關懷………………………………….134
    第四節  君子傳統儒家文化的當代詮釋…………………………………....139
    第五節  結語…………………………………………………………………143
第九章  結論……………………………………………………………………....145
    第一節  本論文研究成果之總結………………………………….………...145
    第二節  本論文之限制及發展期許…………………………………..……..150
參考書目……………………………………………………………………………15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0月)。
[魏]王肅:《孔子家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
[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唐]楊倞注,(清) 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12月)。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陸九淵:《象山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7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3月)。
[宋]朱熹:《近思錄》(臺北:金楓出版社,1997年5月)。
[宋]朱熹撰,[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明]王守仁撰,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讀四書大全說》(長沙:岳麓書社,1988年)。
[清]阮元校勘:《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8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1月)。
[日]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

二、專著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8月)。
王邦雄:《緣與命》(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3月)。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 (上) (下) 》(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8月)。
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2004年11月)。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 (上) (下)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方穎嫺:《先秦之仁義禮說》(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5月)。
孔祥林:《圖說孔子》(山東:山東友誼出版社,2010年4月)。
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與演變:以子思為中心》(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4月)。
成中英:《中國現代化的哲學省思——「傳統」與「現代」理性的結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2月)。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成中英:《創造和諧》(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6月)。
成中英:《美的深處——本體美學》(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成中英、楊慶中:《從中西會通到本體詮釋:成中英教授訪談錄》(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8月)。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二) 》(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9月)。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錄音整理:《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9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一) 》(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8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7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9月)。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12月)。
牟宗三等著:《文化傳統的重建——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8年7月)。
牟宗鑒:《儒學價值的新探索》(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8月)。
牟宗鑒:《新仁學構想——愛的追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
匡亞明:《孔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伍曉明:《「天命:之謂性!」——片讀《中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伍曉明:《吾道一以貫之——重讀孔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
朱俊藝:《孔子天命鬼神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6月)。
余治平:《忠恕而仁:儒家盡己推己、將心比心的態度、觀念與實踐》(Achieving Humanity through Loyalty and Considerateness)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1月)。
李幼蒸:《仁學解釋學——孔孟倫理學結構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李杜:《儒學與儒教》(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
李杜:《中國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新附篇——儒學的過去與未來》(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6月)。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李承貴:《中國哲學與儒學》(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2月)。
李煥明:《易經的生命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5月)。
李凱:《孟子詮釋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10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8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6月)。
李澤厚:《論語今讀》(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10月)。
吳怡:《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5月)。
吳洲:《中國古代哲學的生態意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吳冠宏:《從儒理到玄義——《論語》與《世說新語》之詮釋理路的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7年10月)。
吳進安:《孔子之仁與墨子兼愛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
吳經熊:《哲學與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3月)。
杜保瑞:《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8月)。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6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性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2月)。
杜維明著,彭國翔編譯:《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1月)。
杜維明:《否極泰來:新軸心時代的儒學資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
林存光:《孔子新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林安梧:《問心:我讀孟子》(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1月)。
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臺北:明文書局,1995年5月)。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4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1996年7月)。
林安梧:《教育哲學講論》(臺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9月)。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7月)。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
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12月)。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3月)。
金安平著,黃煜文譯:《孔子——喧囂時代的孤獨哲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月)。
周海春:《《論語》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周群振:《儒學源流溯始——古代儒家的心性思想》(臺北:鵝湖月刋社,2010年4月)。
施友忠:《哲學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7月)。
洪漢鼎譯,伽達瑪 (Gadammar) 著:《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年10月)。
唐君毅:《病裏乾坤》(臺北:鵝湖月刋雜誌社,1980年9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一)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3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10月)。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 (上) (下)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5月)。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6月)。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6月)。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4月)。
唐君毅:《青年與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8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唐君毅:《哲學概論 (上) (下)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10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6月)。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 (上) (下)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9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二)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9月)。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9月)。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10月)。
唐端正:《解讀儒家現代價值》(香港:商務印書館,2011年7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2月)。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高柏園:《中庸的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2月)。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徐志銳:《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7月)。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 (上) (下) 》(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10月)。
徐復觀:《爾雅臺答問》(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3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11月)。
韋政通:《孔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10月)。
秦家懿 (Julia Ching)、孔漢思 (Hans Küng) 合撰:《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2月)。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
郭齊勇:《中國儒學之精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1月)。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2月)。
張其盷:《孔子新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崗出版社,2011年8月)。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聖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張舜清:《儒家「生」倫理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5月)。
張善穎:《孔子心目中的天命》(What Mandate of Heaven Means to Confucius) (美國: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2013年2月)。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6月)。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2月)。
陳來:《孔夫子與現代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3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12月)。
陳來:《陳來儒學思想錄:時代的回應和思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
陳來:《仁學本體論》(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6月)。
陳維剛譯,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 著:《我與你》(I and Thou) (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陳德和:《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月)。
陳錫勇:《宗法天命與春秋思想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8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56年)。
陳贇:《中庸的思想》(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
梁家榮:《仁禮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釋與重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3月)。
梁漱溟等著:《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湯一介:《和而不同》(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湯一介:《儒學十論及外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上) (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11月)。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一) (二) 》(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10月)。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
曾昭旭:《孔子和他的追隨者》(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
曾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8月)。
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8月)。
曾昭旭:《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8月)。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曾昭旭:《讓孔子教我們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
曾昭旭:《有了自由才有愛——曾昭旭v.s.孟子的跨時空對談》(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10月)。
曾昭旭:《經典。孔子 論語》(臺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8月)。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
傅佩榮譯,雅士培 (Karl Jaspers) 著:《四大聖哲》(臺北:名田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元月)。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10月)。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8月)。
傅偉勳:《「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哲學與宗教」三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4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0月)。
黃慧英:《從人道到天道——儒家倫理與當代新儒家》(臺北:鵝湖出版社,2013年10月)。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1月)。
彭國翔、張華譯,赫伯特.芬格萊特 (Herbert Fingarette) 著:《孔子:即凡而聖》(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彭國翔:《重建斯文:儒學與當今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喬清舉:《儒家生態思想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國榮:《哲學的視域》(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4月)。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楊朝明:《正本清源說孔子》(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8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4月)。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經觀榮:《仁:以人為本及孔子的修己安人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8月)。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廣文書局,1995年10月)。
熊十力:《體用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1月)。
熊十力:《新唯識論 (上) (下) 》(臺北:明文書局,2000年元月)。
趙吉惠:《21世紀儒學研究的新拓展》(北京:社會科學出版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
周藝譯,漢斯‧昆著:《世界倫理構想》(Projekt Weltethos) (香港:三聯書店),1996年。
寧新昌:《境界形而上學及其限制——由先秦儒學談起》(山東:齊魯書社,2004年3月)。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4月)。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2月)。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7月)。
葉海煙:《道德、理性與人文的向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元月)。
葛榮晉:《儒學十講:孔子的處世之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
鄭志明:《當代宗教觀與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8月)。
鄭宗義:《儒學、哲學與現代世界》(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鄭家棟:《當代新儒學論衡》(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12月)。
鄭基良:《孔子仁道哲學的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6月)。
萬俊人:《尋求普世倫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黎建球:《人生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潘朝陽:《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0月)。
潘德榮:《走向理解之路》(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潘德榮、賴賢宗主編:《本體與詮釋——賀成中英先生70壽誕論文專輯》(臺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10月)。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6月)。
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6月。
賴賢宗:《儒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8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蒙培元:《蒙培元講孔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鄧曉芒:《中西文化視域中真善美的哲思》(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錢遜:《先秦儒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錢穆:《孔子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2月)。
錢遜:《「論語」講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錢穆:《民族與文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2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11月)。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年10月)。
錢穆:《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12月)。
盧雪崑:《孔子哲學傳統——理性文明與基礎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4月)。
蔣弋為、李志林譯,郝大維 (David L. Hall)、安樂哲 (Roger T. Ames) 著:《孔子哲學思微》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4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心理與性體義旨述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2年8月)。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 (上) (下)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9月)。
蔡仁厚:《中庸新詮與儒學反思》(臺中:晨星出版社,2015年7月)。
顏炳罡:《當代新儒學引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月)。
羅世烈:《孔子學說研討》(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3年3月)。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11月)。
三、期刋論文
王邦雄:〈論孔孟儒學的安身立命之道〉,《鵝湖月刋》第二七卷第六期總號第三一八 (2001年12月),頁26-33。
王俊彥:〈《論語》之「禮」的析義〉,《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993年2月),頁167-196。
王俊彥:〈《論語孟子》中的命與權〉,《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994年6月),頁111-138。
孔令宜:〈《論語》義理規模下孔顏的辯證思維〉,《東方人文學誌》第四卷第二期, (2005年6月),頁1-18。
孔令宜:〈《莊子‧齊物論》的辯證語言〉,《鵝湖月刋》第三五卷第一期總號第四○九 (莊子專號) (2009年7月),頁18-25。
孔令宜、賴賢宗:〈孔門儒學2016年北京行小記〉,《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期 (2016年9月),頁241-263。
成中英:〈論易之五義與易的本體世界〉,《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刋號 ( 2006年7月),頁1-32。
江日新:〈《「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導言 (上) 〉,《鵝湖月刋》第二三卷第一○期總號第二七四 (1998年4月),頁18-26。
江日新:〈《「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導言 (下) 〉,《鵝湖月刋》第二三卷第一一期總號第二七五 (1998年5月),頁38-46。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整理:〈先秦儒學大義 (一)〜(七) 〉《鵝湖月刋》第三十二卷第一一期總號第三八三〜第三十三卷第五期總號第三八九 (臺北:鵝湖月刋社,2007年5月〜2007年11月)。
牟宗鑒:〈新仁學構想——仁愛的追尋〉,《尼山鐸聲——「當代儒學創新發展」專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頁7-18。
余治平:〈「生生」與「生態」的哲學追問〉,《天人之辨——儒學與生態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頁43-54。
吳汝鈞:〈唐君毅先生對儒、釋、耶的判教法〉,《當代新儒家人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2月),頁199-227。
吳汝鈞:〈程明道的圓頓的一本論〉,《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二卷第二期 (1995年2月),頁128-138。
吳啟超:〈仁心何以能生出事物來?——從唐君毅的鬼神論求解,並略說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學」〉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14年10月),頁323-341。
吳啟超:〈儒家為何要對存在問題有所交代?再論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三十六期 (2016年7月),頁33-68。
沈清松:〈創造性的對比與中國文化的前景〉,《哲學雜誌》第五期 (1993年6月),頁48-71。
李承貴:〈生生:儒家思想的內在維度〉,《儒學評論》第八輯 (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頁151-166。
李軍:〈熊十力哲學本體論思想概述〉,《國際儒學論叢》第1期總第1期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8月),頁199-212。
李瑞全:〈孟子「性命對揚」章釋義〉,《中國文化月刋》第六十四期 (1985年2月),頁31-43。
李瑞全:〈唐君毅先生之心境感應理論與圓教模式〉,《新亞學術集刋第二十期: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2014年10月),頁199-222。
林安梧:〈宋明儒學分系問題初探——勞著「宋明儒學總說」之省察與試探〉,《中國文化月刋》第四十五期 (1983年7月),頁80-90。
林安梧:〈再論「儒家型的意義治療——以唐君毅先生的《病裡乾坤》為例〉,《鵝湖月刋》第二八卷第四期總號第三二八 (2002年10月),頁7-16。
林安梧:〈關於「天理、良知」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的一個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學系統為核心的展開〉,《中西哲學論衡》第二輯 (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12月),頁63-71。
林維杰:〈當代新儒家的感通論〉,《鵝湖學誌》(2017年12月),頁33-63。
袁保新:〈試論孟子心身觀在其人性論上之蘊含〉,《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5月),頁259-274。
袁保新:〈孟子道性善的釐清與辨正〉,《鵝湖學誌》第七期 (1991年12月),頁1-26。
高柏園:〈試論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鵝湖月刋》第一九五 (1991年9月),頁1-3。
高柏園:〈我心目中的孔子〉,《鵝湖月刋》第二五卷第三期總號第二九一 (1991年9月),頁36-38。
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對儒道思想之區分〉,《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2月),頁267-288。
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 (上) 〉,《鵝湖月刋》第二八卷第一一期總號第三三五 (2003年5月),頁33-40。
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 (下) 〉,《鵝湖月刋》第二八卷第一一期總號第三三五 (2003年5月),頁15-22。
殷善培:〈學為君子——孔門的成德歷程〉,《叩問經典》(臺北:學生書局,2005年6月),頁393-411。
張二平:〈熊十力的易學體用論——以「生生」之學對孔、老、佛、西的判攝和融通〉,《哲學與文化》第四十三卷第八期 (2016年8月),頁75-91。
張子立:〈論儒家「生生」的現代詮釋〉,《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6月),頁127-156。
張祥龍:〈仁與藝〉,《「孔子與當代」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頁91-104。
陳來:〈孔門易學的不同詮釋與發展〉,《本體與詮釋》第二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頁91-104。
陳佳銘:〈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生死學研究》第九期 (2009年1月),頁45-80。
陳德和:〈孔子的創造性人文主義——兼論教育的常道與典範〉,《鵝湖月刋》第二五卷第三期總號第二九一 (1999年9月),頁43-46。
陳榮波:〈易經的宇宙規律與人生智慧〉,《中國文化月刋》第九十七期 (1987年9月),頁93-102。
陳榮捷:〈中國形上學之綜合〉,《中國文化月刋》第三十一期 (1982年5月),頁39-53。
傅佩榮:〈方東美先生論「生生之德」〉,《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六期 (2007年6月),頁89-101。
曾昭旭:〈我之受益於唐君毅先生者〉,《鵝湖月刋》第三卷第期總九號第三十三 (唐君毅先生紀念專號) (1978年3月),頁35-36。
曾昭旭:〈文化意識宇宙中的巨人——唐君毅〉,《中國新文明的探索:當代中國思想家》(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5月),頁262-278。
曾昭旭:〈論唐君毅先生的心性實踐及予我之感發〉,《鵝湖月刋》第二三卷第八期總號第二七二 (1998年2月),頁2-6。
曾昭旭:〈論宗教與人文發展的辯證關係〉,《鵝湖月刋》第三○卷第八期總號第三五六 (2005年2月),頁21-25。
曾昭旭:〈論忠恕與仁的本質關連——從本體論到工夫論〉,《鵝湖月刋》第三一卷第一期總號第三六一 (2005年7月),頁35-40。
曾昭旭先生:〈論實然世界與應然世界的辯證相即——兼論經典義理的創造性詮釋〉,《第十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貴陽:孔學堂,2017年10月)。
勞悅強:〈從學術、修養、信仰論孔門儒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十輯 (廣西:漓江出版社,2012年9月),頁103-130。
項退結著,王靈康譯:〈「生生之謂易」的商討〉,《東方雜誌》(1990年1月),頁18-21。
景海峰:〈儒家詮釋學的當代發展〉,《中國詮釋學》第八輯 (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頁133-147。
黃冠閔:〈唐君毅的仁道詮釋——感通論與德性工夫〉,《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哲學:工夫論與內在超越性》(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年2月),頁43-79。
楊生照:〈從孔孟到《易》、《庸》——錢穆論先秦儒學衍化及其當代啟示〉,《重寫儒學史——「儒學現代化版本」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頁178-190。
楊自平:〈從受用角度考察唐君毅先生由疾病證悟人生〉,《當代儒學研究第19期》(2015年12月),頁165-195。
楊祖漢:〈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紀念〉,《鵝湖月刋》第四十三卷第八期總號第五一二 (2018年2月),頁1-2。
楊澤波:〈孟子思想的探微與思考〉,《中國文化月刋》第245期 (2000年8月),頁38-54。
董金裕:〈希聖觀念與注重孝道精神的現代詮釋〉,《第一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9月),頁588-598。
葉海煙:〈中國哲學的歷程觀——以方東美的觀點為例〉,《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六期 (2007年6月),頁103-115。
劉昌元:〈仁的當代解釋:一個批判的回顧及新的嘗試〉,《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 (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頁134-160。
劉宗賢:〈孔子的仁道理想與中庸的協調機制〉,《儒林》第一輯 (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頁73-83。
劉錦賢:〈子夏之學行述論〉,《興大中文學報》第35期 (2014年6月),頁1-34。
蔡方鹿:〈宋代理學對儒家仁說的繼承發展及其現代價值〉,《儒學評論》第五輯 (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頁277-284。
劉國強:〈唐君毅的哲學方法〉,《鵝湖月刋》第二0卷第一期總號第二二九 (1994年7月),頁35-39。
葛榮晉:〈孔子論「仁」及其現實意義〉,《國際儒學研究》第15輯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2月),頁98-106。
蒙培元:〈重新解讀孔子的天人之學〉,《中國儒學》第一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6月),頁119-134。
賴賢宗:〈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和易學體用論〉,《哲學門》總第十五期第八卷第一冊 (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2007年9月),頁273-293。
賴賢宗:〈唐君毅論儒家的精神性:聚焦於《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的一個簡論〉,《當代儒學與精神性》(廣西:廣西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頁121-133。
賴賢宗:〈太極圖與無極圖的文獻與哲學詮釋:自然與人文的對話──易之五義的本體詮釋與象徵詮釋〉,《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頁385-412。
賴賢宗:〈本體美學與樂教:中國美學的當代詮釋與實踐〉,《「現代化與全球化語境中的倫理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11月30日-12月1日)。
賴賢宗:〈從《論語》中的仁即生到仁學的生生之德的本體詮釋〉,《「理解、知識與真理」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6年7月16-17日),頁48-63。
蔡仁厚:〈唐君毅先生的生平與學術〉,《鵝湖月刋》第三卷第十期總號第三十四 (唐君毅先生紀念專號之二) (1978年4月),頁23-28。
顏炳罡:〈仁為禮之本源 禮為仁之表徵——略論孔學的本質〉,《鵝湖月刋》第二五卷第三期總號第二九一 (1999年9月),頁17-20。
蕭振邦:〈闡釋《孟子》性善論並重構其推論〉,《鵝湖月刋》第四十三卷第七期總號第五一一 (2018年1月),頁1-16。

四、學位論文
林久絡:《王門心學的密契主義向度──自我探索與道德實踐的二重奏》,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林日盛:《程明道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唐經欽:《孔孟天論之歷史省察與當代詮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陳淑雅:《從「生生之仁」論羅近溪的哲學思想》,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楊晨輝:《孔子心性概念分析》,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謝君讚:《先秦儒、道義理的當代詮釋與反思──以典範轉移、冥契主義與樂園思想為核心》,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五、西文著作:
Hans Kung and Karl-Josef Kuschel, eds., A Global Ethic:The Declaration of the 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London:SCM Press Ltd., 1993).
Hans Küng,Projekt Weltethos,München,Pieper,1990。
Hans Küng/ Karl-Josef Kuschel,Erklärung zum Weltethos,München,Pieper,1993。
Hermann Häring,Hans Küng: Grenzen durchbrechen,Mainz,199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