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712334000
DOI 10.6846/TKU.2017.00657
論文名稱(中文) 探討社群使用者之資訊分享意圖-以臉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Exploreing the Intention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bout Community Users- Evidence from Facebook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吳佩倫
研究生(英文) Pei-Lun Wu
學號 60304004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8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意文
委員 - 陳宥杉
委員 - 張敬珣
委員 - 陳意文
關鍵字(中) 臉書
社會支持
分享態度
主觀規範
資訊分享
關鍵字(英) Facebook
Social Support
Share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Information Shar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臉書社群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研究主題,而與資訊分享相關之研究,也較多以臉書社群為例,且亦有部份研究成果,然而深入其中探討社會支持、分享態度與主觀規範等對資訊分享意圖影響的相關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將以臉書社群使用者做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
本研究以社會支持與理性行為理論作為研究基礎,主要目的在於瞭解臉書社群使用者現況與資訊分享意圖,探討社群使用者社會支持、分享態度與主觀規範之感受度,對於資訊分享意圖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方法採用量化之問卷調查方式,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臉書使用者在社會支持感受程度上,受到年齡、教育程度以及使用行為變數(接觸臉書時間、平均一天瀏覽時間)影響。
2.臉書使用者在分享態度感受上,僅受到教育程度的影響。
3.臉書使用者在主觀規範感受上,受到年齡、教育程度與平均一天瀏覽時間影響。
4.臉書使用者在資訊分享意圖行為表現上,未受到使用行為變數之影響,但受到年齡與教育程度影響。
5.臉書使用者在分享態度、主觀規範的感受與資訊分享意圖皆呈現顯著且正向影響。
英文摘要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probing into the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is mor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researche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sharing take Facebook for example. There is a lack of relevant researches on the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sharing attitude and sensibility of subjective norm on intention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takes Facebook us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and rational behavior,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cebook users and intention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upport of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sharing attitude and sensibility of subjective norm on intention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social support of Facebook users is affected by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behavioral variables. (total browsing time and average daily browsing time)
Second, sharing attitude of Facebook users is only affected by education level.
Third, sensibility of subjective norm is affected by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average daily browsing time.
Fourth, intention of information sharing of Facebook users is affected by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but isn't affected by behavioral variables. 
Fifth, sharing attitude and sensibility of subjective norm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intention of information shar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虛擬社群	9
第二節 社群網站	16
第三節 社會支持	18
第四節 理性行為理論	21
第五節 資訊分享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1
第四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32
第五節 研究設計	35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37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1
第一節 使用者特性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41
第二節 臉書使用狀況分析	43
第三節 各構面之描述性分析	44
第四節 信度分析	48
第五節 相關分析	51
第六節 獨立樣本T檢定	51
第七節 單因子變異數	52
第八節 迴歸分析	58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60
第二節 研究討論	6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4
第二節	學術意涵	66
第三節	實務意涵	66
第四節 未來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69
附錄一 研究問卷	76








表目錄
表 2- 1社會支持類型	18
表 2- 2 社會支持相關文獻	20
表 2- 3理性行為理論相關文獻	23
表 3- 1 社會支持各構面之衡量題項與參考文獻	32
表 3- 2 分享態度各構面之衡量題項與參考文獻	33
表 3- 3 主觀規範各構面之衡量題項與參考文獻	34
表 3- 4分享態度各構面之衡量題項與參考文獻	34
表 3- 5信度參考表	37
表 3- 6 社會支持之各構面信度分析前測	39
表 3- 7 分享態度之信度分析前測	39
表 3- 8 主觀規範之信度分析前測	40
表 3- 9 分享意圖之信度分析前測	40
表 4- 1 性別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41
表 4- 2年齡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41
表 4- 3教育程度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42
表 4- 4基本資料描述分析整理	42
表 4- 5使用者接觸臉書的時間	43
表 4- 6臉書使用者平均一天瀏覽臉書的時間	43
表 4- 7臉書成員使用臉書頻率	44
表  4- 8臉書使用情形之描述性分析	44
表 4- 9社會支持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44
表 4-10分享態度之描述性分析	46
表 4-11主觀規範之描述性分析	46
表 4-12分享意圖之描述性分析	47
表 4-13臉書使用者對各構面之感受程度	47
表 4-14信度參考表	48
表 4-15社會支持之信度分析	48
表 4- 16分享態度之信度分析	50
表 4- 17主觀規範之信度分析	50
表 4- 18分享意圖之信度分析	50
表 4- 19變項相關係數分析	51
表 4- 20各構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表	52
表 4- 21 年齡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53
表 4- 22 不同年齡對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53
表 4- 23教育程度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54
表 4- 24不同教育程度對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55
表 4- 25接觸臉書時間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55
表 4- 26平均一天瀏覽臉書的時間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56
表 4- 27平均多久使用一次臉書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57
表 4- 28社會支持、分享態度、主觀規範對資訊分享之迴歸分析	59
表 5- 1 本研究假說實證	60
表 5- 2人口控制變項與臉書使用狀況對各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63
 
圖目錄
圖1- 1台灣12歲以上民眾曾經上網比例趨勢圖	1
圖1- 2台灣歷年經常上網人口數成長趨勢圖	2
圖1- 3社群網站使用年齡	2
圖1- 4各年齡層瀏覽與造訪傾向度	3
圖1- 5各社群網站使用概況	4
圖1- 6台灣使用者擁有社群帳號比例	5
圖1- 7 研究流程圖	8
圖2- 1 虛擬社群成員發展階段	13
圖2- 2 理性行為理論	22
圖3- 1研究架構圖	3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參考文獻
1.	戈立秀(2007)。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	吳明隆與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3.	施文玲(2006)。社會交換理論之評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	柯秀佳(2014)。從使用與滿足理論探索影響臉書使用者持續使用地標打卡之意圖的因素。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雙月刊。
6.	孫足承(2009)。網路社群資訊交換行為模式。世新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7.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6)。歷年個人及家庭上網行為趨勢分析。
8.	張之秀(2010)。探討影響Facebook使用意圖之因素-以理性行為理論為觀點。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9.	張瑞麟(2002)。虛擬社群強化社群成員歸屬感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	 廖啟化(2011)。以動機與社會支持觀點探討社交網站的資訊分享行為-以Facebook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	郭亭君(2009)。以信任觀點探討部落格使用者分享意圖之研究。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	 陳榮宗(2003)。國民小學教師應用資訊管理的可行策略及其障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3.	古必鵬(2009)。網路社群資訊分享行為之探討:以GOGOBOX網路社群平台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	杜強、賈麗艷(2012)。SPSS統計分析完全學習手冊。佳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15.	黃浩傑(2002)。線上社區資訊共享與交換行為之研究:以MP3論壇網站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
16.	黃翊媗(2011)。遊戲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研究-以巴哈姆特魔獸世界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	溫金豐、崔來意(2001)。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及工作倦態之研究:社會支持效應。財團法人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4,65-91。
18.	萬金生、楊景雍(2002)。網際網路虛擬社群的研究:以喜市(SeedCity)論壇中「旅遊」與「美食」討論區為研究對象。
19.	董彥欣(2010)。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及其對品牌形象、購買意願之影響:以KKBOX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	熊震宇(2014)。以理性行為理論、擴充科技接受模型探討從眾行為對APP遊戲使用行為之影響以Candy Crush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管理在職專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	蒲逸生(2005)。台北市國民中學籃球校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	劉士華(2009)。以社會支持理論探討影響教師開發數位教材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	潘宗裕(2006)。興趣型虛擬社群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某網路論壇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4.	蔡至欣(2011)。資訊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5.	江欣茹(2014)。影響社群媒體持續使用意圖之研究:理性行為理論觀點。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6.	蔡佳妃(2013)。雲林縣國中教師網路社群資訊分享行為之研究-以社群網站Facebook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7.	蔡碧素(2008)。虛擬社群績效預測模式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8.	鄭雅靜(2013)。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互惠關係、互賴關係及主管支持對補教業知識分享意圖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9.	盧玉玲(2012)。社群信任對虛擬社群資訊分享意願之影響。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0.	吳孟展(2011)。虛擬社群中使用者互動及資訊分享行為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1.	呂孟蘋(2009)。台灣網路社群系統行動化發展之市場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2.	呂蕙年(2006)。從網路行銷之觀點探討網路社群經營-以無名小站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3.	阮媺涵(2009)。以社會認知理論觀點探討社會支持及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行為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4.	林佩臻(2015)。以社會交換理論探討文創平台創作者分享意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5.	林東建(2010)。虛擬社群意是與社會支持對虛擬社群知識分享影響之研究:以單車虛擬社群為例。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6.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 。貓頭鷹出版社。
37.	邱皓政(201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38.	張春興與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東華出版社。
二、	網路資料
1.	創世紀市場研究顧問(2016)。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創市際調查報告。(最後瀏覽日期:4月5日2017年)取自:https://rocket.cafe/talks/78006
2.	資策會(2017)。2015年第4季我國網際網路用戶發展概況。(最後瀏覽日期:4月5日2017年)取自:https://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9023
3.	資策會(2017)。台灣人特愛用FB、Line平均擁4個社群帳號。(最後瀏覽日期:4月5日2017年)取自:htps://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k=2&n_ID=9095


三、	英文參考文獻
Adler, P. Richard and Christopher, Anthony.(1999). Internet Community Primer Overview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Harper Collins Publishing Inc. 
Bao, X., Bouthilier, F.(2007). Information sharing: as a type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Retrieved from http://www.cais-acsi.ca/proceedings/2007/bao_2007.pdf.
Bock, G. W.(2005).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MIS Quarterly, 29(1), 87-111.
Bock, G.W., Zmud, R. W., Kim, Y. G. and Lee, J. N.(2005).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Journal MIS Quarterly,29(1), 87-112.
Caplan, G.(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obb, S.(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Cutrona, C. E, &Russell, D. W.(1990). 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 In B. R. Sarason, I. G. Saeason & G. R. pierce (Eds), Social support: An interactional view 319-366.New York: John Wiley. 
Danah, M. B., & Nicole, B. E.(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Deci, E., & Ryam, R.(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Dixon, N. M.(2000).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Harvard Business Press.
Fishbein, M., Ajzen, I.(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Addision-Wesley, Reading, MA.

Fishbein, M., Ajzen, I.(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George, L.(2002). E-communities in distance learning. Livrary Mosaics, 13(4), 14-16.
Hagel, J. and Armstrong, A.(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ok.
Hanson, W.A.(2000). Principles of Internet Marketing,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House, J.S.(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y.
Hsu, C. L., & Lin J. C.(2008). Acceptance of blog usage: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5(1), 65-74.
Ibragimova, B., Ryan, S. D., Windsor, J.C. & Prybutok, V. R.(2012). Understanding the antecede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spectiv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 emerging transdiscipline,15. 
Karahanna, E., Sraub D. W., & Chervany, N.L.(1999).Information technology aoption acrocc time: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beliefs, MIS Quarterly, 23(2), 183-213.
Kozinets, R.(1999). E-tribalized marking?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of consump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7(3), 252-264.
Lee, F., Vogel, D., & Limayem, M.(2003).Virtual community informatic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5(1),47.
Lee, M. C.(2009).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internet banking: an integration of TAM and TPB with perceived risk and perceived bendfit.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8(3), 130-141.
Lu, Y. & Zhou, T.(2010). Examining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user loy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flow experience.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7(2), 883-889. 
Palmer, J.W.(2002).Website usability, design, and performance metric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Vol.13,No2, 51-167.
Rheingold, H.(1993).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New York : Addison-Wesley.
Ridings, C. M. & Gefen, D.(2004). Implementation team Responsiveness and user Evaluation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study of social exchange theo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1),47-69.
Rioux, K. S.(2005). Information acquiring –and sharing theory. In K. E. Fisher, S. Erdelez, & L. Mckechnie,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 Researcher’s Guide, 169-172. Medford, NJ: Information Today. 
Robert, T. L.(1998). Are Newsgroups Virtual Commun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Schwarzer, R, & Schulz, U.(2000). Berlin Social Support Scales (BSSS).Available from www.coping.de.
Sonnenwald,D. H.(2006). Challenges in sharing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Examples from command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Research. Retrived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11-4/paper270.html.
Stuckey, B. & Barab, S.(2007). New conceptions for community design. Haythornthwaite(Ed). The SAGE handbook of e-learning research , 439-465. Los Angels, CA: Sage.
Thoits, P.A.(1982).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2), 145-159.
Thoits, P.A.(1986). Social support as coping assistanc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4), 416-413.
Wang, Y. & Fesenmaier D. R.(2004). Modeling participation in an online travel communit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2(3),261-270.
Wasko, M. & Faraj, S.(2000). “It is what one does”: Why people participate and help others in electron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9(2-3),155-173. 
Will Hill.(1995). Larry Stead, Mark Rosenstein and George Furnas, Recommending and Evaluating Choices In A Virtual Community of Use. http://www.acm.org/sigchi/chi95/proceedings/papers/wch_bdy.htm. 
Wilson, T. D.(1981). On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7(1), 3-15.doi:10.1108/eb02670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