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712183200
DOI 10.6846/TKU.2017.00655
論文名稱(中文) 學思達教學法應用於高職進修部學生國文科學習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Using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on Chinese Instruction in Taiwan Vocational Continuation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陳依彤
研究生(英文) Yi-Tong Chen
學號 79701013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3
論文頁數 1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崔成宗
委員 - 顏瑞芳
委員 - 趙衛民
關鍵字(中) 學思達
翻轉教學
高職學生
國文教學
張輝誠老師
關鍵字(英)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Flipped Classroo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為「學思達教學法在高職進修部國文教學之研究實踐」,探討學思達教學法對高職學生國文科學習能力之影響。以筆者實施學思達之經驗和學生學習興趣及課堂參與影響為主。兼採中西方教育理論和國文教材教法,理論與實務並重。期許研究出教學成效更高的學思達課堂進行方式。
由於學思達教學法這個名詞才剛推出就廣受學校老師的歡迎,但是效果不應只是由老師評價,學生自評結果也相當值得探討,因此本研究將以學生觀點來探討此教學法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1)探討不同高職生的個人背景、家庭背景與同儕關係對學思達教學法學習成效的差異情形;(2)探討不同高職生的自我覺察與職能探索對參與學思達教學法的差異;(3)透過本研究分析結果,提供教育相關當局更多學思達教學法的資訊。
經筆者不斷探索更佳的教學方式,並實踐於課堂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學生對以學思達進行國文教學多持正面看法,並從中提高對國文學習的興趣與上課的專注力。但時間一久出現彈性疲乏狀況,筆者建議除了學思達教學之外,教師應施行多元教學來不斷地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對傳統評量方式的建議:未經妥善設計的選擇題,往往偏重零碎記憶,容易讓學生思考僵化。對學生的評量宜多採用問答題形式,讓學生勇於表達自己多元的想法,並藉此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本研究之成果,筆者進一步從教學回饋問卷中反思學思達教學法,並對高職國文教師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is “The Study of Using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on Chinese Instruction in Taiwan Vocational Continuation High School”.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the explore effect of learning capability of using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on Chinese Instruction in Taiwan Vocational Continu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searcher’s experience of using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learning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This research use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and teaching practicum of Chinese,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important. The researcher hope to find the more effective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assroom.
Share Start Teaching Method, which was just created , is very popular among teachers; however,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shouldn’t be evaluated by teachers only, it should also be assessed by students themselves. Therefore, the study will explore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Share Start Teaching Method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Share Start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students’ personal background, family background, peer relationship
(2)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participate in Share Start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students’ self-awareness and career exploration.
(3)	Through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will provide more findings of Share Start Teaching Method to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fter the researcher continued to explore the better teaching method and used in the class,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students exposed to the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had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became much interested and concentrated in Chinese class. 
However, The students became tired after a long time in the class. Besides Share Start Teaching Method, teachers should use multiple teaching to trigger students’ study motivation.
2.	Suggestions about traditional evaluation: Not properly designed choice questions emphasis on fragment memory and let the students’ thinking turn rigid. We should use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students evaluation, let students express their multiple thoughts bravely, and work out the ability of problem solv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researcher reflects the Share-Start teaching method from students’ learning survey,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follower research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5
一、 研究範圍	5
二、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文獻	8
一、 專書	8
二、 單篇論文	11
第二章 教學背景調查與分析----以學生為對象	16
第一節 家庭背景資料分析	16
第二節 學生自我覺察與職能探索	20
第三節 國文科學習力調查分析	26
第四節 國文課程與專業課程學分之比較	32
第三章 學思達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	33
第一節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概述	33
一、 翻轉教室的緣起與發展	33
二、 翻轉教室的誤解	35
三、 翻轉教室可能面對的難題	36
四、 小結	37
第二節 學思達教學法	38
一、 學思達的意涵與緣起	38
二、 採用學思達的理由	39
三、 學思達教學法的流程與特色	41
四、 小結	51
第三節 教學結果分析與探討建議	53
一、 現場教學分析與建議	53
二、 學思達滿意度調查結果	60
第四章 學思達國文教學法之設計與實踐	65
第一節 與世推移的爭辯----以〈漁父〉之教學為例	65
一、 課前準備:客製化教學引導	65
二、 以問題為主軸的教學法	66
三、 課中實踐:與世推移辯論會	66
四、 課後補充教學與觀察	70
五、 教師觀課後自省	72
第二節 理想世界的寄託----以〈桃花源記〉之教學為例	74
一、 課前準備:客製化教學引導	74
二、 課中教學活動: 以問題為主軸的教學法	75
三、 延伸教學活動設計	78
四、 教師課後自省	80
第三節 詩情中的隱喻 ---- 以〈再別康橋〉之教學為例	81
一、 課前準備:客製化教學引導	81
二、 課中引導準備	82
三、 課中討論:以新詩修辭學為主軸的舉例教學法	82
四、 延伸教學	87
五、 學習回饋	88
六、 課後教師自省	89
第四節 散文的寫作技巧----以〈髻〉之教學為例	90
一、 課前準備:客製化教學引導	90
二、 以「對比與象徴的散文寫法」提問教學:	93
三、 課後學生作業	94
四、 寫作學習觀察	95
五、 教師自省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一、 結論	101
二、 建議	106
	
參考書目	108
一、教學革新相關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08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08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10
四、單篇論文	111
五、網路資料	113
附   錄	114
附錄一:學思達教學法上課問卷-1	114
附錄二:學思達教學法上課問卷-2	115
附錄三:家庭背景問卷	116
附錄四:翻轉課程-滿意度問卷	117
附錄五:國文學習力問卷	118
附錄六:傳統講述教學法與學思達教學法學生回饋意見表	129
附錄七:〈漁父〉學習單-學生作答狀況	120
附錄八:〈桃花源記〉學習單-學生作答狀況	121
附錄九:〈再別康橋〉學習單-學生作答狀況	122
附錄十:〈髻〉學習單-學生作答狀況	123
表    次
表 2-1-1學生家庭經濟調查統計	16
表 2-1-2 學生父母親學歷調查統計	17
表 2-4-1進修部國文科與專業學習學分數比較	32
表 3-2-1傳統講述教學與學思達教學的比較表格	50
表 4-1-1形音義部分講義	70
圖    次 
圖 2-1-1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統計圖	16
圖 2-1-2學生家長學歷統計圖	17
圖 2-1-3父母親對子女的課業關心程度統計	18
圖 2-1-4父母對子女自我選擇與職能探索的影響統計	19
圖 2-2-1父母對子女現階段就業之影響統計	20
圖 2-2-2高三學生畢業後對就業/升學抉擇傾向統計	21
圖 2-2-3學生對共同課程之壓力調查統計	22
圖 2-2-4學生對目前學習成就感之統計	23
圖 2-2-5學生想從事自己課程相關的工作之統計	24
圖 2-2-6學生從事與父母相關的工作意願之統計	24
圖 2-2-7學生清楚自己將來要工作的類別之統計	25
圖 2-3-1同學對國文課程的乏味程度之統計	26
圖 2-3-2同學比較重視的科目之統計	26
圖 2-3-3同學比較感興趣的科目之統計	27
圖 2-3-4同學之間的情誼統計	28
圖 2-3-5同學之間比較成績之統計	28
圖 2-3-6國文老師影響同學間思考之統計	29
圖 2-3-7同學喜歡國文老師之統計	29
圖 2-3-8問卷題目統計之一	30
圖 2-3-9同學在國中學習方式的接受度之統計	30
圖 2-3-10同學國中時期國文成績之統計	31
圖 2-4-1國文課程與專業課程學分之統計圖	32
圖 3-2-1傳統教學與學思達教學的流程比較圖	50
圖 3-2-2學思達教學法的操作與應用	52
圖 3-5-1同分對分組競賽滿意度之統計	60
圖 3-5-2同學對上課的方式有助於學習知識的滿意度之統計	61
圖 3-5-3同學對講義內容滿意度之統計	62
圖 3-5-4同學對講義排版滿意度之統計	62
圖 3-5-5同學對這樣方能的國文課教學提升學習之統計	63
圖 3-5-6同學對這次上課方式國文成績是否提升之統計	63
圖 3-5-7同學就二種上課方式的選擇之統計	64
圖 3-5-8同學就這次的國文課程上課方式整體滿意度之統計	64
圖 4-1-1〈漁父〉文章結構分析	65
圖 4-1-2〈漁父〉學習單-1	71
圖 4-1-3〈漁父〉學習單-2	71
圖 4-1-4〈漁父〉學習單-3	72
圖 4-1-5汽三甲教師張○保於討論會後講評	73
圖 4-1-6學生蔡○潔於課堂發表	73
圖 4-2-1〈桃花源記〉學習單-1	75
圖 4-2-2〈桃花源記〉學習單-2	76
圖 4-2-3〈桃花源記〉學習單-3	77
圖 4-2-4子一甲分組討論〈桃花源記〉	80
圖 4-3-1〈再別康橋〉文章結構分析	81
圖4-3-2〈再別康橋〉學習回饋-1	88
圖 4-3-3〈再別康橋〉學習回饋-2	88
圖 4-4-1〈髻〉-寫作觀察-1	95
圖 4-4-2〈髻〉-寫作觀察-2	96
圖 4-4-3〈髻〉-寫作觀察-3	97
圖 4-4-4〈髻〉-寫作觀察-4	98
圖 4-4-5學思達上課觀察實況-1	100
圖 4-4-6學思達上課觀察實況-2	10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教學革新相關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佐藤學:《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2年。
佐藤學:《學習革命的最前線》,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3年。
佐藤學著,黃郁倫譯:《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3年
何琦瑜等著:《翻轉教育2.0-從美國到台灣:動手做,開啟真學習》,臺北:親子天下出版,2014年
張輝誠:《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5  年。
葉丙成:《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BTS教育新思維》,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潘奕叡、吳明隆:《翻轉教室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方炳林:《普通教育法》,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王更生:《國文教學新論》,臺北:明文書局,1997年。
王更生:《國文教學面面觀》,臺北:五南書局,2001年。
王明通:《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臺北:五南書局,1989年。
朱熹編:《楚辭集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年。
屈原:《楚辭十九卷》,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沈謙:《修辭學》,臺北:空中大學,1991年。
李家同:《大量閱讀的重要性》,臺北:五南書局,2010年。
李錫津:《創造思考教學研究》,臺北:五南書局,1987年。
林寶山:《教學論–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書局,1998年。
林寶山:《教學原理》,臺北:五南書局,2001年。
林朝鳳:《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臺北:師大書苑,1996年。
林素卿:《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麗文文化,2012年。
林進材:《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林進材:《高效能教師的教學錦囊》,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
洪昭榮:《提升創意教學之成效》,國科會研究報告,臺北:未出版,2003年。
侯吉諒總編輯:《徐志摩》,臺北:海風出版社,1992年。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臺南:金川出版社.,1986年。
耿志堅:《國中國文教學設計:討論與創思》,臺北:五南書局,1996年。
孫劍秋、馮永敏、耿志堅、蔡雅薰(2012)。創新教學與課室觀察。臺北:五南。
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2002年10月。
陶淵明:《陶淵明集》,臺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8月
梁實秋:《談徐志摩》,臺北: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黃光雄:《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公司.,1991年。
黃政傑、林佩璇:《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出版,2008年。
黃政傑:《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公司.,1997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出版,2000年。
黃錦鋐:《國文教學法》,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黃春貴:《中學國文教學實務精講》,臺北:萬卷樓,1999年。
琦君:《紅紗燈》,臺北:三民書局出版,1994年。
陳峰津:《教育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陳惠邦:《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98年。
陳品卿:《國文教材教法》,臺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蔡啟達:《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魏靖峰:《創意教學–國文篇》。臺北市:幼獅,2001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任怡霏《「問題本位學習」應用於高中國文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佩瑜:《學思達翻轉教學法在國中學生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行動研究~以國文科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2014年。
陳昀淯:《「問思教學法」融入高中國文教學 ─以〈與陳伯之書〉、〈勸和論〉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曾婉玲:《以學生觀點探討影響學思達教學法學習成效及學生參與翻轉教學的意圖》,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程子曦:《學思達教學法對高職學生國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5年。
葉昭岑:《學思達教學法運用於國中九年級地理科學生學習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四、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呂麗雪:〈準備好要公開了嗎?公開觀課與教師專業成長之探討〉,《師友月刊》第572期,2015年,頁59-61。
周靖麗:〈「看見閱讀新視界」社群經驗分享〉,《教師天地》第188期,2014年01月,頁59-61。
林素珍: 〈高中學生閱讀型短文寫作之抽樣分析──以所犯的缺失為主要探討範圍〉《東吳中文學報》,第18期,2009年,頁265-292。
金不換:〈學思達初探—從張輝誠老師的做法談起〉,《人本教育札記》,第318期,2015年,頁46-49。
姜明翰:〈由教材檢討高職國文教育的定位問題〉,《國文天地》,第28期2013年,頁41-55。
涂真瑜:〈眾聲喧譁的教育美學-建構以學定教的課堂風景〉,《教師天地》188期,2014年,頁6-8。
洪若烈等:〈Vygotsky 近側發展區(ZPD)的理論意涵及其在教學研究上的啟示〉,《國小主任儲訓班專題研究集》第105期,2007年,頁310。
張雅婷:〈心智圖法在高職國文範文教學上之應用--以<廉恥>為例〉,《育達學報》28期(2014年12月),頁1-15。
張輝誠:〈從瑣碎走向實學--如何運用學思達教學法來翻轉論、孟課程〉,《中山女高學報》14期,2014年,頁75-88
張輝誠:〈學思達的理論與實務〉,《中山女高學報》第14期,2014年,頁51-73。
張輝誠:〈學思達教學法(教學現場大翻轉)--我的十五年教學生涯之後的全新改革〉,《中山女高學報》13期,2013年,頁101-113。
張輝誠:〈學思達教學法講義製作示例〉,《中山女高學報》13期,2013年,頁115-139。
張輝誠:〈學思達翻轉教學法--我的十五年教學生涯之後的全新改革〉,《教師天地》191期(2014年07月),頁37-43。
陳玟樺:〈看見翻轉教育的三個關鍵字〉,《教師天地》194期(2015年02月),頁67-71。
葉丙成:〈成功翻轉你我教室〉,《教師天地》191期(2014年07月),頁34-36。
薛雅慈:〈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59卷第1期,頁101-140。
五、網路資料
學思達 官方網站
(http://lte-taiwan.weebly.com/)
學思達教學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80188175346334/)
教育部 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66CF66105892BEF0)
王政忠:〈「翻轉教育」必須有效,否則只是一場熱鬧〉,The News Lens 關鍵評     論(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092)2015年03月17日發表。
田美雲:〈「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資料庫(ttp://ctld.ntu.edu.tw/fd/teaching_resource/page1_detail.php?bgid=&nid=300)
張益勤:〈107課綱上路 國中小家長必知5個轉變〉(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026/1727516)2017年1月18日發表。
張輝誠:〈翻轉,從不打斷孩子發問開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643)
陳佩瑜、龔心怡:〈翻轉吧,國文!學思達教學法對國中學生國文學習之行動研究〉,《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第9期,(http://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4ab3a273-a140-4138-9894-24a07104db6d)
數位學習無國界(http://chinese.classroom-aid.com/)
薩爾曼•可汗: 在TED大會上的分享《用影片重塑教育》 (http://www.ted.com/talks/salman_khan_let_s_use_video_to_reinvent_education?language=zh-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