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614395500
DOI 10.6846/TKU.2016.00569
論文名稱(中文) 《傳習錄》《壇經》修養論與修行觀之比較——從道德主體通過形氣主體至無限親近幾乎當下
論文名稱(英文) Self-clutivation Comparative Study of Instractions for Practical Living and Platform Sutra –from Moral Subject through Body-chi Subject to Infinely close and Almost Immediat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周君璞
研究生(英文) Chun-Pu Chou
學號 60302005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21
論文頁數 16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陳德和
委員 - 羅雅純
關鍵字(中) 《傳習錄》
《壇經》
道德主體
形氣主體
無限親近幾乎 當下
關鍵字(英) Instractions for Practical Living
Platform Sutra
Moral Sabject
Body-chi Subject
Infinely close and Almost Immediat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嘗試研擬中國傳世文獻《傳習錄》、《壇經》所曉諭之義理精神及其價值,通過當代港台新儒家之牟宗三、當代身體觀氣學論者楊儒賓和瑞士漢語學界中國哲學論者畢來德,對於文本所進行的特色詮釋、理論建構與批判視域借以反芻,從而得出能與當代社會文明,欠缺生命自覺所產生的種種疑難雜症,試圖找尋一盞明燈照亮無明迷人之心。

其次,本論文重視以作者本身直接與文本發生哲學、義理的交流、探索生命、文化向度;其次借鑑近當代學者第二序詮釋,間接地加以敘述、推論與印證當代性意涵。

	再依傳統文獻的時序觀之,唐《壇經》先於明《傳習錄》,但本論文選擇另外一種的安排:從其個人主觀意識而言,依筆者習於淡江大學當代新儒家袁保新、高柏園、周德良以及羅雅純眾先生們,所持信念將之凝鑄的義理學門下,學者本身帶有儒者本位、儒家學派性格在先,實所難以避免。而由此通孔穿隧前行所遇之重重阻礙與困境,造就筆者適時適度抽離以佛家、佛教和道家學派的觀點進行調適與自我辯證;從其客觀研究發展而言,倘若將其《壇經》置於《傳習錄》之前,勢必產生使人以為本論文從佛教內部佛理與外部歷史軌跡接續宋明理學,視為一種帶有以佛攝儒的假想存在。無可厚非,上述不排除筆者對於某些文義闡釋,可能帶有儒者性格去潤飾佛家的軌跡存在,不可排除地視為以儒攝佛,但無須緊張的是,此二家學派、兩大系統至終歸逆返於本論文終極核心宗旨:「修養論」與「修行觀」等工夫義上,此等並不會只停留在此先前預設之通孔,而是冀望達成其會通、融貫之可能。

故本論文重視以作者本身直接與文本發生哲學、義理的交流、探索生命、文化向度;其次借鑑近當代學者第二序詮釋,間接地加以敘述、推論與印證當代性意涵。方法論的提出,採法國漢語學界漢學家畢來德的「主體性範式的全面反思」、「經驗重構論」(學者蕭振邦命名)以及當代新儒家學者高柏園「道家型態的中介:讓異質意識形態通過『平臺』得到互為話語權的空間,形成會通的可能。」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and the argumentation spirit of Instractions for Practical Living and Platform Sutra. By the Mou Tsung-San, Yang Rur-Bin and Jean François Billeter's annotation features,we try to find a beacon to illuminate the heart that produce incurable diseases which is lack of conscious life.
    Furthermore, we pay attention the communication of rationalist and pholosophy with the author and text to explore the life. Moreover, through the present scholars’ second explain, the thesis indirect narrative the mean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傳習錄》與《壇經》修養論與修行觀思想比較研究之價值 ......................... 1
一、 就《傳習錄》與《壇經》著書旨趣、成就經典之處說 ..................................................... 1
二、 《傳習錄》與《壇經》之前人研究回顧 .............................................................................. 4
三、 《傳習錄》與《壇經》全文為我們一生奠基永恆精神義理 ............................................. 6
第二節、方法論的提出 ................................................................................................... 8
一、 方法論的提出概述 .................................................................................................................... 8
二、 本論文採用之方法論之詳述 ................................................................................................... 8
三、 論畢來德詮釋模式之限制性提出 ......................................................................................... 13
第二章、先於《傳習錄》、《壇經》實踐論述的取徑——從古代到當代提出工夫義
的詮釋模型 .......................................................................................... 17
第一節、《傳習錄》、《壇經》思想修養論、修行觀的地位 .......................................... 17
一、 分論《傳習錄》思想中——「修養」地位的重要性 ........................................................ 17
二、 分論《壇經》思想中——「修行」地位的重要性 ............................................................ 22
三、 綜論實踐中的主體論述之地位評價——析評以及再建構杜保瑞工夫理論的分判 ...... 25
第二節、逆覺體證一種主體共法的範式——從《傳習錄》到《壇經》詮釋的展開 ...... 28
一、 逆覺體證基本義理之介紹 ..................................................................................................... 28
二、 逆覺體證性徵界定與申論——加以觀之當代性意義 ........................................................ 29
三、 逆覺體證對於《傳習錄》修養論之詮釋 ............................................................................ 44
四、 逆覺體證對於《壇經》修行觀之詮釋 ................................................................................. 48
第三節、「形氣主體」一種現象表徵通向內裡的展開——從「道德主體」、「作用是性」
議題論述展開 ................................................................................................. 51
一、 儒家身體觀「形氣主體」基本義理之提出 ........................................................................ 51
二、 論朱熹「作用是性」以及再省察——「道德主體」與「形氣主體」互為涵攝之可能
56
第三章、論儒家思想《傳習錄》中的修養觀 ..................................................... 61
第一節、論王陽明「知行合一」說——從其生活場域與實踐情境體察「靜」、「動」之間
61
一、 問題的導出 .............................................................................................................................. 61
二、 論「知行合一」基本義理即其反思 ..................................................................................... 62
三、 牟宗三對於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詮釋 ............................................................................ 72
四、 唐君毅對於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詮釋 ............................................................................ 74
五、 「知行合一」詮釋轉向的提出 ............................................................................................. 77
第二節、論《大學》「格物致知」修養論——以朱熹、王陽明為展開 ......................... 80
一、 問題意識的導出——格物致知不往兩造較勁處講,從化紛爭為立論 .......................... 80
二、 古代經教與義理疏解——如何以漢宋立場從執天秤兩端之平衡 ................................... 82
三、 現代詮釋的當代定位——「格物致知」的詮解仍然停滯不前 ....................................... 85
四、 格物致知對於現代學術詮釋的可行性如何? .................................................................... 91
第四章、論佛家思想《壇經》中的修行觀——論六祖壇經心之無念無相無住以修
行與慧解之不二觀之研究為核心 ......................................................... 92
第一節、概述《壇經》〈定慧品〉所傳達之佛理意涵及其問題 .................................... 92
第二節、定慧體用與緣起性空之關係 ........................................................................... 94
一、 從牟宗三論佛教體用義理解 ................................................................................................. 94
二、 「緣起性空」別於大乘、如來藏思想的解讀——從「佛性」導出「界論」、「場所哲學」
之探究................................................................................................................................................. 97
第三節、論定慧不二之工夫義——從有執以無執,無執無相對至於絕對境界 ........... 103
第四節、論慧能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以牟宗三與唐君毅詮釋分論 .... 106
一、 牟宗三——空性與佛性:本體論、宇宙論的雙向論述 ................................................. 106
二、 唐君毅——內外不住、三際念斷:從工夫復本體一路 ................................................. 108
第五節、慧能修養論之定位與發展............................................................................. 110
第五章、從「道德主體」與「作用的保存」通過「形氣主體」至「無限親近幾乎
當下」 ................................................................................................ 112
第一節、論「作用的保存」基本義理與道家實踐動力的背景 .................................... 112
一、 「作用的保存」從「無」的境界下凝成 .......................................................................... 112
二、 「作用的保存」基本義理疏理及其二序詮釋之反省 ...................................................... 115
三、 「作用的保存」之共法範式的提出 ................................................................................... 128
第二節、論楊儒賓「形氣主體」以孟子「盡心、養氣與踐形」兼論畢來德詮莊子哲學「
無限幾乎當下」之意義 ................................................................................ 131
一、 問題的導出 ............................................................................................................................ 131
二、 楊儒賓「踐形」的傳統註釋及其反思——踐形以生色,養勇以不動心,盡心以通天地
合流 132
三、 論畢來德「無限親近幾乎當下」基本意義即其反思 ...................................................... 137
第三節、論牟宗三「道德主體」、「作用的保存」與楊儒賓「形氣主體」會通之嘗試及其
二序詮釋之反省 ........................................................................................... 143
第六章、結論.................................................................................................... 156
參考文獻 ......................................................................................................... 15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以時代先後排序)
唐‧弘忍 1993 《最上乘論》,《大正藏》,第四十八冊,臺北:新文豐。
唐‧神秀 1983 《大乘無生方便門》,《大正藏》,第八十五冊,臺北:新文豐。
唐‧慧能 1976 《六祖壇經敦煌流行本合刊》,臺北:慧炬。
唐‧慧能 2012 《壇經》‧賴永海主編‧尚榮註,臺北:聯經。
宋‧朱子 1983 《大學或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子 1989 《周易本義》,臺北:華聯,影印國子監刊本。
宋‧朱子 2014 《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
宋‧普濟 1986 《五燈會元》,臺北:文津。
明‧王守仁原著;明施邦曜輯評;王曉昕、趙平略點校 2009 《陽明先生集要》,北京:中華書局。
明‧王守仁著;明‧施邦曜輯評;王曉昕、趙平略點校 2009 《陽明先生集要》,臺北:中華書局。
明‧王守仁著;林安梧導讀 1987 《傳習錄》,臺北:金楓。
明‧王守仁著;葉紹鈞點校 1994 《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明‧胡廣 1983 《大學章句大全》,《四書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黃宗羲 1987 《明儒學案》,臺北:里仁書局。
明‧黃宗羲 1989 《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二、近人專著(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專著
〔日〕岡田武彥著;錢明審校;楊田、袁斌、孫逢明譯 2000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四川:重慶出版社。
〔日〕松本史朗 1989 《缘起空--如来藏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社。
〔日〕阿部正雄著;王雷泉、張汝倫譯 1992 《禪與西方思想》,臺北:桂冠圖書。
〔法〕畢來德著;宋剛譯 2011 《莊子四講》,臺北:聯經。
〔法〕畢來德著;宋剛譯 2015 《沉默的中國》,高雄:無境文化。
〔法〕畢來德著;周丹穎譯 2011 《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高雄:無境文化。
〔美〕J.P.蒂洛著;古平、肖峰等譯 1989 《哲學──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美〕S.E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J.菲澤(James Fieser)著;鄧曉芒、匡宏譯 2014 《西方哲學史——從蘇格拉底到沙特及其後》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Phiosophy,臺北:五南圖書。
〔英〕畢來德 2005 《中國書法藝術》,Genève:Skira。
〔瑞士〕M.Bocheński著;王弘五譯 1992 《哲學講話》,臺北:鵝湖出版社。
〔韓〕崔在穆著;錢明譯 2011 《東亞陽明學的展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丁福保 1981 《佛學大辭典》,臺北:新文豐。
王邦雄 2013 《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 2008 《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 2003 《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
王學卿 2015 《靜坐、讀書與身體——理學工夫論研究》,臺北:萬卷樓。
王曉昕主編 2011 《王陽明與陽明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史作檉 2014 《史作檉的六十堂哲學課——中國哲學精神溯源》,臺北:典藏藝術。
白金銑 2009 《唐代禪宗懺悔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印 順 1978 《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印 順 1981 《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
牟宗三 1954 《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牟宗三 1979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83 《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97 《才性與玄理》,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2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蘊含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3 《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
牟宗三 2003 《佛性與般若(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3 《佛性與般若(下)》,臺北:聯經。
牟宗三 2009 《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2009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
牟宗三 2012 《理則學》,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 1999 《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書局。
余英時 2014 《論天人之際》,臺北:聯經。
余英時 2014 《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
吳 怡 2015 《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
吳光主編 2009 《陽明學綜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吳汝鈞 2010 《禪的存在體驗與對話詮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吳汝鈞 2013 《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吾 淳 2010 《中國哲學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 杜 1985 《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
李生龍 2012 《新譯傳習錄》,臺北:三民書局。
杜保瑞 2013 《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杜維明 2013 《青年王陽明:行動中的儒家思想》,北京:新華書店。
周裕鍇 1999 《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屈大成 2000 《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臺北:文津。
姜允明 2007 《王陽明與陳白沙》,臺北:五南圖書。
韋政通 2012 《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文化。
唐君毅 1976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77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78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78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84 《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2005 《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2010 《人生之體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 1994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 
祝鴻禧 2008 《文言文辭典》,臺北:五南圖書。
袁保新 1997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
袁信愛 2005 《中國哲學史》,臺北:文津。
高柏園 1991 《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
高柏園 2001 《禪學與中國佛學》,臺北:里仁書局。
張君勱著;江日新譯 1995 《王陽明──中國十六世紀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臺
張新民主編 2015 《陽明學刊.第七輯》,四川:巴蜀書社。
郭慶藩 1985 《莊子集釋》,臺北:華正出版社。
陳 來 1997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 來 2013 《有無之境——王陽明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永革 2009 《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立勝 2008 《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陳榮捷 2013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榮華 2011 《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
陳榮華 2012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陳德和 2005 《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
陶國璋 1995 《生命坎陷與現象世界》,臺北:書林出版。
勞思光 1998 《哲學淺說》,香港:友聯。
勞思光 2012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
彭國翔 2003 《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曾昭旭 2003 《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黃連忠 2002 《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慶明 1993 《實然應然問題探微》,臺北:鵝湖。
黃慶明 2000 《形上學講義》,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
楊伯峻 2002 《孟子譯注》,臺北:五南出版社。
楊儒賓 1999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楊儒賓 2004 《身體與社會》,臺北:唐山出版社。
楊儒賓 2014 《自然概念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楊儒賓 2014 《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楊儒賓 2016 《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 2013 《東亞靜坐的傳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楊儒賓主編 2009 《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出版社。
楊儒賓主編 2013 《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葉遠厚 2005 《身心修養之道——王陽明心學的受用與詮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
劉宗賢、蔡德貴著 2009 《陽明學與當代新儒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笑敢 2006 《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貴傑 2006 《佛教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劉貴傑 2013 《禪宗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蔡仁厚 2013 《王陽明哲學》,北京:九州出版社。
蔡仁厚等著;李明輝主編 1996 《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鵝湖月刊社出版。
鄧克銘 2012 《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鄧克銘 2014 《心性與言詮:禪宗思想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鄭曉江 1994 《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蕭振邦 2009 《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鵝湖。
賴錫三 2013 《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錢 穆 2011 《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
鮑世斌 2004 《明代王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簡端良 2008 《聖境與佛境:康德與惠能的對話》,臺北:文津出版社。
釋聖嚴 1984 《禪的體驗》,臺北:東初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日〕藤井倫明 〈朱熹「格物致知」說的工夫論進路詮釋〉,《國文學報》第45期,2009年5月。
〔法〕Jean Frai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 〈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Switzerland:日內瓦大學Université de Genève。
〔法〕Jean Levi著,宋剛譯 〈無限親近與幾乎當下:簡評畢來德兩部《莊子》研究〉,《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Paris:法國社會高等研究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毛子水 〈致知在格物:一句經文說解的歷史〉,《輔仁學誌》,1982年11月。
王夢純 〈《六組壇經》「是」字判斷的考察〉,《綜合天地》,2007年,1月。
王遠地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意義與影響〉,《咸寧學院學報》第3期,2010年,3月。
任汝平,陳小玲 〈《壇經》人生價值論〉,《宜春學院學報》第5期,2008年,10月。
何乏筆 〈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
吳 穎 〈《壇經》中心的概念〉,《學海》第5期,2010年,9月。
吳汝鈞 〈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上)〉,《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期,2009年。
吳汝鈞 〈批判佛教:新的闡釋與反思(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期,2010年。
吳建明 〈陽明良之學探析——兼論慧能心性論之學〉,《鵝湖月刊》第4卷,2007        年,10月。
吳肇嘉 〈牟宗三「作用的保存」概念所蘊涵之道家認識觀〉,《耕莘學報》第9期,2011年,6月。
李如密 〈用心教學的智慧壇經禪悟頓教思想及其教學影響〉,《石家莊法商職業學院教學與研究(綜合版)》第2期,2001年,4月。
李彥儀 〈牟宗三對王陽明「致良知」的理解與詮釋-以〈致知疑難〉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2009年,3月。
李美燕 〈敦煌本《壇經》自性生萬法的美學意涵〉,《鵝湖月刊》第4期,2005年,10月。
杜保瑞 〈王陽明言知行合一的本體工夫意旨〉,《哲學與文化》第2期,2014年,2月。
杜保瑞 〈對王陽明批評朱熹的理論反省〉,《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4期,2011年10月。
周君璞 〈論《六祖壇經》心之無念、無相、無住——以修行與慧解之不二觀之研究為核心〉,「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第二十六屆,2015年9月。
周君璞 〈論「逆覺體證」援引「克己復禮」工夫修養之新詮〉,第一屆「三校青年儒學研究會議」, 2015年1月。
林永勝,賴錫三 〈當代臺灣新儒學宗教向度的多元詮釋與建構者:楊儒賓教授的研究特色和方法學的檢討〉,《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第四輯,臺北:博揚出版,2014年1月。
邱敏捷 〈《壇經》的作者與版本——印順與胡適及日本學者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國立臺南大學「人文研究學報」》第2期,2007年,10月。
邱敏捷 〈從達摩禪到慧能禪的演變——印順與胡適及鈴木大拙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第5期,1996年,7月。
姜丹丹 〈身體、想像與催眠——畢來德與莊子的思想對話〉,《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4期,2012年12月。
柯進傳 〈佛陀禪修悟道之科學意義探究〉,《藝見學刊》第1期,2011年,4月。
柯進傳 〈佛教輪迴的現世意義詮釋〉,《藝見學刊》第3期,2012年,4月。
秦 萌 〈解讀敦煌本《壇經》中的「三無」〉,《浙江學刊》第2期,2009年。
耿靜波 〈陸王心學與早期禪宗心性論關係的再考察——以王陽明和神秀慧能為中心〉,《雲南社會科學》第1期,2003年,7月。
袁長瑞 〈《大學》一書思想的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第8期,1999年8月。
袁保新 〈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主體性嗎?──試論儒學在後現代語境中的自我定位〉,《鵝湖學誌》第51期,2013年12月。
袁保新 〈當代儒學詮釋的分化及其省察〉,《宗教哲學》第53期,2010年9月。
馬 寄 〈《壇經》的頓悟成佛論〉,《重慶科技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7年,6月。
高柏園 〈實踐之學與逆覺體證〉,「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儒學與哲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論文, 2015年12月。
高柏園 〈論牟宗三先生對老子形上思想之定位〉,《鵝湖學誌》第29期,2002年12月。
張培鋒 〈《六祖壇經》與道家、道教關係考論〉,《宗教研究》第2期,2008年。
張慧珺 〈天道自然,見性識心《莊子》與《壇經》之異同〉,《文化散論歷史月刊》第262期,2009年,10月。
張衛紅 〈從《壇經》看頓教禪法的修持要求〉,《浙江學刊》第2期,2005年,3月。
張藝曦 〈明中晚期古本《大學》與《傳習錄》的流傳及影響〉,《漢學研究》第1期,1996年,6月。
許錦民〈《壇經》中蘊含的心理學思想〉,《廣東培正學院學報》第4期,2010         年,12月。
許鶴齡 〈李二曲與顧寧人論證「體用」二字探析兼論其「體用全學」與惠能「定        慧等學」之會通〉,《輔仁大學哲學論集》第36期,2003年,7月。
許鶴齡 〈陽明《傳習錄》與惠能《壇經》之義理交涉〉,《哲學與文化》第29期,        2002年,3月。
陳 復 〈廣大和諧的中華文化:方東美先生論王學的機體主義〉,《華梵人文學報》第10期,2009年,7月。
陳 復 〈論唐君毅對王陽明心學的詮釋與評價〉,《哲學與文化》第5期,2010年,5月。
陳平坤 〈聖嚴禪教之安心法門「看話禪」與「無住」思想是融貫的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6期,2003年,10月。
陳德和 〈當弗朗克遇上老子──意義的治療與作用的保存〉,《鵝湖月刊》第384        期,2007年,6月。
曾春海 〈朱熹理學與佛學之交涉〉,《哲學與文化》第9期,1999年,9月。
曾昭旭 〈聖之時者解〉,《鵝湖月刊》第91期,1983年1月。
黃信二 〈論陽明「致良知」哲學之基礎:以《中庸》為詮釋座標的分析〉,《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9期,2003年9月。
黃冠閔 〈試論畢來德的與莊子詮釋——一個現象學的批判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
黃敏浩 〈王龍溪〈天泉證道紀〉所衍生的問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期,2011年,12月。
楊祖漢 〈王龍溪對王陽明良知說的繼承與發展〉,《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12月。
楊祖漢 〈論王陽明的聖人觀〉,《鵝湖學誌》第2期,1988年,12月。
楊儒賓 〈無心之諍——〈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2000年9月。
葉海煙 〈佛教中道觀的根源義、普遍義與終極義-從印順導師的觀點進入〉,《玄奘佛學研究》第20期,2013年,9月。
趙威維 〈敦煌本《壇經》善知識的角色研究〉,《宗教哲學》第70期,2004年,        12月。
趙海麗 〈王陽明「山中觀花」說正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12月。
劉述先 〈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
劉滄龍 〈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5期,2016年1月。
潘小慧 〈經典導讀《傳習錄》〉,《哲學與文化》第8期,1997年,8月。
蔡彥仁 〈口語宗教經典及其詮釋問題 ——以《六祖壇經 》為例〉,《通識教育季刊》第3期,1997年,9月。
蔡家和 〈朱子與陽明的孟學詮釋差異之比較〉,《哲學與文化》第41卷,第5期,2014年5月。
鄧克銘 〈王陽明之天理觀的新義及其實現〉,《鵝湖學誌》第28期,2002年,6月。
鄧克銘 〈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2月。
鄧克銘 〈禪宗之「無心」的意義及其理論基礎〉,《漢學研究》第1期,2007年,6月。
鄭再發 〈格致說的認識論與治平之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1年12月。
蕭美齡 〈由《六組壇經》看禪宗的不立文字(上)〉,《鵝湖月刊》第11期,2008        年,5月。
蕭美齡 〈由《六組壇經》看禪宗的不立文字(下)〉,《鵝湖月刊》第12期,2008        年,6月。
蕭振邦 〈由詮釋的角度看《莊子四講》─回應畢來德《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 期,(桃園市: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2012年)。
蕭振邦 〈由詮釋的角度看《莊子四講》─回應畢來德《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2012年。
賴錫三 〈「境界形上學」的繼承、釐清和批判與道家式存有論的提出〉,《鵝湖月刊》第270期,1997年,12月。
賴錫三 〈「實有姿態」的解消轉譯與「道家式存有論」的詮釋還原(上)〉,《鵝湖月刊》第272期,1998年,2月。
賴錫三 〈「實有姿態」的解消轉譯與「道家式存有論」的詮釋還原(下)〉,《鵝湖月刊》第275期,1998年,5月。
賴錫三 〈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學」        的整合道路〉,《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
賴錫三 〈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期,2012年,9月。
賴錫三 〈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清華學報》第38期,2008年,3月。
釋昭慧 〈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兼論印順導師由緣起性空論以證成「一乘究竟」        的可能性〉,《弘誓雙月刊》第72期,2004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沈士勛 2008 《當代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考察:以「基源問題研究法」為中心》,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林明宜 1996 《《傳習錄》中「心」字的意涵及其用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孫 湘 2011 《《六袓壇經》運用於心理治療之效能研究--以「無相頌」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曾明德 2005 《陽明學:以傳習錄與年譜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欣 2003 《禪宗境界美學—以《六祖壇經》為中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黃綺雲 2012 《從《壇經》尋找生命教育之本體與開發》,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楊麗娜 2004 《《傳習錄》內聖思想研究—以生命實踐學為切入角度》,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蕭安琪 2011 《陽明良知學的意義治療─以《傳習錄》為核心的展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