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1614022600
DOI 10.6846/TKU.2016.00566
論文名稱(中文) 運用教師提問教學法、學生出題策略提升國中八年級學生閱讀素養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 of Questioning Instruction and Student-Generated Questions Strategy on the Eighth Graders’ Reading Literacy—An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劉思嫻
研究生(英文) Szu-Hsien Liu
學號 70373005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5
論文頁數 1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純萍
委員 - 沈俊毅
委員 - 林千立
關鍵字(中) 教師提問教學法
學生出題策略
閱讀素養
關鍵字(英) the questioning instruction
the student-generated questions strategy
reading litera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2009年PISA 結果報告書中學生閱讀表現分析,都比香港和上海表現為差,尤其以省思與評鑑表現較為弱勢。在閱讀策略方面以控制、摘要為臺灣學生較缺乏的閱讀策略。而教師提問教學法能促使學生多層次思考,學生出題策略讓學生針對閱讀文章出題,有理解培養和理解監控兩個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提問教學法、學生出題策略提升八年級學生閱讀素養之影響。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19位學生。第一階段針對兩課文言文與兩課白話文進行教師提問法與學生出題策略之教學,教案修正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第二階段針對兩課白話文與兩課文言文進行教師提問法與學生出題策略之教學。本研究以觀察、訪談等質性資料,輔以擷取2006、 2009年PISA閱讀素養試題為前後測來分析對學生閱讀素養之影響,以學習感受量表來了解學生在教師進行提問教學、學生出題策略時的學習感受。研究結果顯示(一)學生在教師進行提問教學時的學習感受良好,覺得課程活潑有趣,與同學討論可以聆聽不同意見。(二)教師進行提問教學法與學生出題策略對學生閱讀素養有正向的影響,比較前、後測結果有提升。提升幅度最高的是閱讀歷程為省思與評鑑的試題,雖然省思與評鑑在前後測中答對率都是最低的,進步也是最多的,而在國文成就測驗上也有提升。教師進行提問教學法時能增加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引發學生對文本思考、協助學生澄清文本重要概念。教師進行學生出題策略時能促使學生反覆閱讀文本、使學生思考文本重點、促使學生深入思考。(三)學生在教師進行學生出題策略教學時的感受良好,覺得出題能發揮創意、有成就感,部分學生對出題感覺困難。
英文摘要
In the 2009 PISA exam, Taiwanese students have poorer performance in reading than students in Hong Kong and Shanghai, especially in the categories of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Further examining their reading strategies, Taiwanese students show lower performance in the aspects of controlling and summarizing. Prior studies suggested that questioning instruction may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the readi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hile the student-generated question strategy may improve their skills in comprehension and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during reading.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oth questioning instruction, and the student generated question strategies on the eighth graders' reading literacy.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is adopted. Nineteen eighth graders in a junior school in Taipei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There are two phases of this study. First, both strategies were applied to four lessons, two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wo in written vernacular Chinese. The teaching plans were discussed and revised 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the first stage.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modified teaching plans were practiced in another four lesson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oth questioning strategies,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and observed and students’ feedback was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fter class.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was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class by the assessment modified from PISA 2006 and 2009.The findings are listed below. (1) students show positive perception toward the teacher-generated question instruction. They found that the course was interesting and allowed them to discuss and share opinions with their peers. (2) Students show positive perception toward the student-generated question strategy. They felt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the strategy allowed them to show their creativity. However, some students felt challenged to design questions on their own.  (3)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pre-test and the post-test of reading literacy, both strategies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especially in the categories of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The questioning instruction can increas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n the text, trigger their thought about the texts and clarify some key concepts of the texts for them. The student-generated question strategy can encourage them to read the texts several times and conclude the key points themselves and thus think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文獻探討…………………………………………………………………….8
    第一節閱讀素養………………………………………………………….……8
    第二節教師提問法……………………………………………………………20
    第三節學生出題策略…………………………………………………………30
第三章研究方法……………………………………………………………………39
    第一節行動研究………………………………………………………………39
    第二節研究對象………………………………………………………………42
    第三節研究架構………………………………………………………………47
    第四節研究工具………………………………………………………………51
    第五節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62
    第六節資料整理與分析………………………………………………………71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74
    第一節第一階段學習歷程及學生感受……………………………………….74
    第二節第二階段學習歷程及學生感受…………………………………….…89
    第三節行動方案對閱讀素養的影響…………………………………….…...105
    第四節研究者教與學的省思…………………………………………….…...114
    第五節綜合討論………………………….…………………………………...115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16
第一節結論……………………………………………………………………116
第二節研究貢獻………………………………………………………..……..117
第三節研究限制………………………………………………………………118
第四節研究建議………………………………………………………………119

參考文獻……………………………………………………………………………121
附錄一  教學觀察表……………………………………………………..………..126
附錄二  2006 PISA試題整理……………………………………………..………128
附錄三  2009 PISA試題整……………………………………………..…………129
附錄四  出題單………………………………………………………………..…..130
附錄五  評題單……………………………………………………………..……..131 
表圖次

表1-1-1 臺灣與亞洲各國PISA閱讀素養表現之排名……………….……………2
表2-1-1  PISA評量架構……………………………………………………….......11
表2-1-2  閱讀素養試題中閱讀歷程的分布比例(%) …………………………….13
表2-1-3  2012年閱讀素養排名、平均數、標準差、性別差異對照表…………….14
表2-1-4  臺灣與參照國家不同書面閱讀素養水準學生人數百分比對照……….16 
表2-1-5  臺灣與其他國家學生「擷取與檢索」的差異對照...…………………..…17
表2-1-6  臺灣與其他國家學生「統整與解釋」的差異對照………………….……17
表2-1-7  臺灣與其他國家學生「省思與評鑑」的差異對照………………………18
表2-2-1  教師提問法相關研究彙整……………………………………………….26
表2-3-1  學生出題之定義整理…………………………………………………….30
表2-3-2  學生出題相關研究彙整………………………………………………….35
表3-2-1  研究對象閱讀能力之SWOT分析………………………………………43
表3-2-2  段考成績班平均與全校平均之比較…………………………………….44
表3-2-3  學生問卷中Q27項目結果分析…………………………………….........46
表3-2-4  學習策略分析結果……………………………………………………….47
表3-3-1  課程與教學安排表……………………………………………………….50
表3-3-2  課程與教學安排表……………………………………………………….50
表3-4-1  協同研究夥伴訪談大綱…………………………………………………53
表3-4-2  學生訪談大綱……………………………………………………………54
表3-4-3  書面閱讀能力水準的摘要描述…………………………………………57
表3-4-4  前測試題編製表…………………………………………………………60
表3-4-5  後測試題編製表…………………………………………………………61
表3-4-6  前、後測試題分析………………………………………………………61
表3-5-1  閱讀策略簡表……………………………………………………………63
表3-5-2  閱讀素養對應的提問題幹………………………………………………63
表3-5-3  編制提問-蘇軾的記承天夜遊為例……………………………………...64
表3-5-4  出題表現標準……………………………………………………………66
表3-6-1  資料收集編碼說明………………………………………………………71
表4-1-1  第一階段學生出題評分分析……………………………………………80
表4-1-2  學習感受問卷目標設定面向分析………………………………………81
表4-1-3  學習感受問卷教材教法面向分析………………………………………82
表4-1-4  學習感受問卷教師特質面向分析………………………………………83
表4-1-5  學習感受問卷教學進行面向分析………………………………………84
表4-1-6  學習感受問卷環境設備面向分析………………………………………85
表4-1-7  學習感受問卷評量面向分析……………………………………………85
表4-1-8  教師提問教學法學習感受各面向分析…………………………………86
表4-1-9  學生出題策略學習感受各面向分析……………………………………87
表4-2-1  第二階段學生出題評分分析……………………………………………97
表4-2-2  學習感受問卷目標設定面向分析………………………………………98
表4-2-3  學習感受問卷教材教法面向分析………………………………………99
表4-2-4  學習感受問卷教師特質面向分析………………………………………99
表4-2-5  學習感受問卷教學進行面向分析……………………………………..100
表4-2-6  學習感受問卷環境設備面向分析……………………………………..101
表4-2-7  學習感受問卷評量面向分析…………………………………………..102
表4-2-8  教師提問教學法學習感受各面向分析………………………………..103
表4-2-9  學生出題策略學習感受各面向分析…………………………………..103
表4-3-1  前測試題答對率………………………………………………………..106
表4-3-2  閱讀歷程答對率分析…………………………………………………..106
表4-3-3  後測試題答對率………………………………………………………..107
表4-3-4  閱讀歷程答對率分析…………………………………………………..107
表4-3-5  成就測驗實施時間表…………………………………………………..108
表4-3-6  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國文成就測驗閱讀測驗答對率比較…………..108
表4-3-7  八年級上學期第三次國文成就測驗閱讀測驗答對率比較…………..109
表4-3-8  八年級下學期第二次國文成就測驗閱讀測驗答對率比較…………..109
圖3-2-1  七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段考閱讀測驗答對率,班級與全校比較圖……44
圖3-2-2  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閱讀測驗答對率,班級與全校比較圖……45
圖3-3-1  研究架構圖………………………………………………………………47
圖3-3-2  研究流程圖………………………………………………………………48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于富雲、邱廷榮(2011)。網路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國小古典詩課程其成效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99-128。
于富雲、劉祐興(2008)。學生出題策略與傳統練習策略對大學生學習成就;認知與後設認知策略使用之影響。台灣期刊,31,25-52。
于富雲、賴奕嬛(2014)。網路多元學生出題策略對國小學生認知策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1,1-33。
川勝亞紀(2011)。學生出題策略對非正規教育體制下成人日語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古瑞勉(譯)(2009)。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原作者:Linda B. Gambrell & Janice F. Almasi主編)。台北市:心理
白金聲(2004)。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中國:林業。
林思綺(2013)。以PISA試題的閱讀理解歷程進行提問教學設計研究—以康軒版國中七年級國文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宜篇(2011) 網路學生出題融入生命教育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寶山(2003)。實用教學原理。台北市:心理。
安蓮心(2011)。網路學生出題策略輔助外籍生華語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江宗瑾(2009)。SQ3R教學策略融入網路讀書會對提昇國小學童閱讀素養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縣。
吳芳瑜(2011)。讀報教育提昇學生閱讀素養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宛珊(2015)。網路學生出題結合回饋設計對國中國文科學習成效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何琦瑜、錢欽昭(2012年9月)。二十一世紀所需的素養。親子天下,96,12-1
何佳怡(2009)。提升國中生國文「反思與評價」閱讀素養之教學策略研究-以PISA閱讀試題分析為架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怡佩(2014)。建構式提問單在國中國文教學之應用-以文言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宜珍(2011)。閱讀教學策略與閱讀態度之影響研究-以新竹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源順(2014)。認識PISA與培養我們的素養。台北市:五南
李岳霞(2013年10月)。提問與討論 戒掉「皮毛式」閱讀。親子天下,50,152-154
李明桓(2009)。線上學生出題題型在國小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周美玲(2013)。多層次提問教學融入國語科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邱佳琪(2015)。從PISA中文研究的文獻分析探討閱讀素養研究之發展前景。台灣教育。4。42-44。
洪琮琪(2001)。網路出題與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洪蘭、曾志朗(2000)。兒童閱讀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專論】。現代教育論壇,592-595。
洪松舟、盧正芝(2008)。提問:教師有效教學的基本能力。中國教育學刊,2,30-34。
柯至芸(2013)。提問教學策略應用於國小五年級國語課程對學童閱讀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孫秀娟(2012)。國小五年級提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張玉成(2005)。發問技巧與學生創造力之增進。教育資料集刊,30,181-200。
張芳全(2006)。教育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173-210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瀞文(2013年10月)。國中推閱讀 難在哪裡?親子天下,50,170-173
張育綾(2007)。學生網路出題於國小英語學科對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郭麗玲(1994)。小學老師如何做閱讀指導。書苑季刊。21,19-25。
郭玥妦(2002)。引導式閱讀策略融入網路讀書會於提升國小五年級閱讀素養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惠珍(2012)。閱讀教學中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昱霖(2010)。台北市國中國文教師使用閱讀素養教學策略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怡君(2009)。學生網路出題結合練習活動對國小學童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怡琪(2011)。多層次提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童冠榮(2005)。電腦輔助學生於出題中學習之系統設計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黃國秀(2014)。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國中生中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以PISA試題的閱讀歷程為架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
黃美雪(2013)。有層次提問教學運用於國小四年級國語科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楊晏婷(2011)。瀏覽出題機制融入網路學生出題歷程隊國中英語學習影響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鄒慧英、黃秀霜、陳昌明、張貴琳(2011)。學生閱讀表現分析。載於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主編),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台北市:心理。
鄒慧英、黃秀霜、張貴琳、江培銘(2011)。閱讀素養與學生的投入、習慣、策略關係的探討。載於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主編),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台北市:心理。
廖秋蓮(2007)。利用提問教學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臺灣PISA 國家研究中心(2013)。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臺北市:心理
臺灣PISA 國家研究中心(2010)。取自http://pisa.nutn.edu.tw/link_rank_tw.htm)
趙鏡中(2011)。提升閱讀力的教與學。台北市:萬卷樓
劉雪芬(2013)。提升臺灣國中生閱讀能力之政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劉芳妃(1998)。合作擬題活動融入國一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秀瑛(2007)。問題解決在資訊課程之應用—以程式語言單元為例。高中資訊學科中心電子報,19。
潘冠蓉(2011) 線上學生出題關鍵詞提示策略對國中生公民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蔣德仁(2013)。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概論。台北市:五南
鄭圓鈴(2013)。有效閱讀。台北市:天下雜誌
魯志鯤(2005)。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其評價方法。高等農業教育,8,69-72。
賴奕嬛(2010) 不同線上學生出題導引策略融入國小學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謝進昌(2015)。有效的中文閱讀理解策略:國內實徵研究之最佳證據整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33-77。
羅文岑(2012)。國中國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以PISA2009閱讀素養評量內涵為教學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二、外文文獻
Chall,J.(1996).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New York:McGraw-Hill.
Mills, G. E. (2007).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0). Report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NIH Publication No.00-4769).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